时间:2022-10-29 07:26:35
序论:在您撰写档案统计分析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说到档案统计,我们往往会联想到每年年终都要填报的档案工作统计年报,这固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档案统计贯穿于我们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帮助我们揭示馆藏,熟悉档案门类,数量,内容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我们了解现状,预测未来,发现规律,找出不足,更好地开展工作。
当前,我们的档案统计工作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档案统计意识淡薄,上至分管领导下至工作人员对档案统计工作都缺乏认识,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二是档案统计工作没有专人负责,人员变动较大,工作随意性较大,往往影响到统计数据的上下衔接,导致数据前后不附,有失真实准确。三是档案统计人员往往身兼多职,缺乏统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不用说参加统计工作培训了。四是所谓的档案统计大多只满足于数据的综合统计,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统计分析工作等等,在此不一一详述。笔者从事档案工作以来,每年都独立或参与完成本单位档案年报的统计上报工作,也承担了很多日常的档案统计工作,在此就如何做好档案统计工作谈一些自己的感受与体会,与各位同行共勉。
要搞好档案统计,应重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档案统计台账
应根据档案统计年报的指标体系和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统计台账制度。做好档案统计工作,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保证基本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一套完整翔实的档案统计台账,可以为我们提供最原始最准确的基础数据。我们在开展档案的接收、整理、利用、保管、编研、销毁等工作时都会形成档案统计的原始材料,把这些材料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档案基本情况统计台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档案工作人员情况登记表,室存档案登记表,室存资料登记表,检索工具登记表,档案保管及保护设施登记表,档案利用情况登记表,档案编研情况登记表等等。档案统计台账要做在平时,要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和变化及时进行更新和补充,不能拖延和积压。
二、加快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档案统计工作的对象大量的繁杂的数据,仅仅依靠人工来进行汇总计算是远远不够的,档案部门要全力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注重加强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保证档案统计与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同步发展。选择一个合适的,功能强大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但能帮助我们有效管理各门类档案,而且检索速度快,还能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统计,帮助我们摆脱从前人工管理,人工统计的诸多烦琐与不便,而且效率高,无差错。
三、建立全面,系统,完整的档案目录数据库
利用档案管理软件来进行统计工作,可以保证统计数据的有效,准确,但前提是要建立全面,系统,完善的档案目录数据库。这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它要求数据录入人员一是要熟悉档案分类,对每一条目的录入要求要有准确理解,二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要认真细致,在录入时不能出错,特别是文号,分类号,保管期限等条目不能出错,否则会影响到检索时的查全,查准率,更会影响到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准确。
四、注重做好档案查阅利用情况登记
要坚持做好档案查借阅登记和利用效果登记。它不仅是整个档案工作成果的一种反映,也是我们开展档案利用情况统计的重要依据,让我们对一年的档案利用工作有一个了解,在我们所整理归档的各类档案中,哪一类的档案利用率比较高,哪一类的档案基本没有得到利用,哪一类档案没有收集归档而又多次被人查找等等,从而使我们对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有所思考,相应地在今后的收集,编研,检索等工作中有所完善和改进。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接待查阅利用时要多问,多记,登记的重点是利用档案的内容和目的。查得到的档案要登记,查不到的更要登记,上门查阅的要登记,电话或来函查询的也要登记。可以根据档案统计年报的六大利用目的把查阅登记簿进行简单分类,这样在年终进行分类统计时就可以省时省力,少走弯路。
五、重视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工作
我们常说档案统计工作重要,但是,做好档案统计工作并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利用统计数据为本单位,为社会提供服务才是实现档案价值的关键所在。当前,很多基层档案部门也都在按部就班地做着档案统计工作,但往往只停留在填报数据,汇总上报的层面,而忽略了对数据的合理分析和深入研究,档案统计分析工作基本没有开展。没有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也就找不到因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规律,就不可能用统计分析的成果去指导各项工作,档案统计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必须把档案统计工作的重点放在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上,并通过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利用价值的档案统计分析报告。档案统计分析报告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综合分析报告,二是专题分析报告。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可由易到难,先从简单一些的专题分析报告入手,比如档案利用范围与频率分析,或归档率分析,或馆(室)藏门类分析等,再逐步着手撰写涉及范围较广,内容较为复杂的对单位档案工作全过程所作的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六、加强档案统计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统计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于统计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这是统计人员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也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二是“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这是对统计人员在业务素质上的基本要求。
档案统计人员多为兼职,大多缺乏档案统计的专业知识,而且更换频繁,这是影响档案统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好档案统计工作,必须要加强档案统计队伍建设,一方面在人员的配备上,要考虑文化程度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专职档案人员来负责档案统计工作,人选要稳定,不能经常更换,除了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外,还要为他们提供统计知识的培训学习机会,提高他们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要重视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统计干部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档案统计人员也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自学统计业务知识,努力掌握档案统计知识和技能,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本着对每一个数据负责的态度,优质高效地做好档案统计工作。
参考文献
1、许爱香:试述档案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山西统计,2002年第8期,第28页
【关键词】统计分析报告;统计数据;监督职能;信息咨询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8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7020-02统计分析报告(Statistical Analysis Report),就是指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方法,以独特的表达方法和结构特点,表现所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应用文章[1]。具有以数据统计为主体,独立的结构与表达方式等特点,目前我国的基层统计报告的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统计人员的素质、数据的统计和服务的水平等方面仍然需要加以注意,及时采取对策。1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
1.1基层统计站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各乡镇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办公条件、设施、人员配备、统计经费保障方面不断加大了力度,为基层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
1.2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每个乡镇的干部负责人能够及时将上级的任务转达到位,并且监督其执行的效果和反响。
1.3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大多数乡镇能够按照统计调查制度要求组织开展统计调查,要求基层起报的实现由基层填报;统计报表手续齐全;各乡镇的基层村级报表收集较齐全。乡村数据一致、指标逻辑准确、指标纵横平衡、上报手续规范。
1.4统计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相较于以前传统的服务方式,今年来的统计服务人员已经在业务素质方面提高了很多,包括效率和态度,都有一定的提升[2]。2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统计分析得工作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从多方面看待统计分析的现状,很明显可以看出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有关部门进行反省和讨论,以希望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2.1乡镇统计员兼职较多,影响了工作开展基层统计任务繁重是统计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乡镇统计机构作为政府统计最基层的单位,工作千头万绪,很多基层统计人员都身兼数职,凡是与调查、报表沾边的任务都要承担,另外还负责驻村、包片、计生等中心工作。统计员在时间上、精力上都无法保证,这些严重影响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能投入统计工作的时间也大大减少。统计人员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基层统计力量不足与统计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形成了较大的反差[3]。
2.2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由于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导致统计业务普遍不够熟悉,工作较被动,在数据的衔接方面出现脱节现象。刚接手的统计员对网上直报程序、统计报表制度、指标含义和计算方法不太了解,以及每个报表之间、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太清楚,数据质量不高。如在上报农业报表牵涉到粮食直补和粮种补贴的油菜籽、水稻、春玉米等播种面积时,一些乡镇特别是新上岗统计员不熟悉上报流程,未与相关部门核对或未向主要领导请示,导致上报数据与实际不符。
2.3统计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部分乡镇的村级报表与统计站数据不一致。二是报表计算依据、报表手续不全,部分统计数据不实。三是数据填报不规范、指标之间不平衡、逻辑关系不对应、指标概念不清楚。四是数据上报与上年度衔接不够,个别数字出现较大异动。
2.4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服务意识不强一是统计台帐及统计资料管理不齐全不规范。部分乡镇的基层报表不全,有些报表未装订成册,统计档案不规范,电子台帐资料不够健全。二是统计服务有待加强。一些乡镇没有按期编印统计月报卡、统计公报、统计提要等,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准确有效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够,未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统计服务作用。三是部分乡镇统计员未持证上岗,没有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证培训。四是统计信息化网络建设有待加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致使信息不畅通,工作滞后。3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议及措施
3.1注意统计数据的衔接各乡镇统计站确保统计台帐与原始记录相一致、有效保障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行数据质量审核、强化责任,不能随意编造、篡改统计数据,既要客观真实反映乡镇实际发展情况,又要注意上报数据的匹配性和数据与上年度的衔接,要和相关部门及区统计局做好协调沟通,对于统计资料、统计报表的报送要经乡镇领导签字,做到严格把关。
3.2加强基层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要规范管理统计报表资料,基层统计报表一定要做到资料齐全、手续完备,数出有据、真实可信。对上一年度的各种统计报表资料,要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做到有资料封面和目录。建立和登记好统计台帐,使统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3.3做好统计资料的查漏补缺各乡镇要对照年初考核方案,将没有完善的各项报表、台帐和未完成的统计服务补充好。对于存在的差错和报表逻辑错误进行修正,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报表数据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逐一抓紧进行整改,并将各项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务求使统计基础工作取得实效[4]。4结束语
我国的基层统计分析工作中仍然是在探索中发展,每一步都走得特别笃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让实践来检验实践的成果。相关的基层统计部门也要积极学习,争取带动我国基层工作的开展,走在时代的前沿。从文章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基层统计分析工作在基层工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对于统计分析的工作是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的。这项工程不但对乡镇等企业的工作开展有很大的帮助,最关键的是,基层民众也能从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实惠,提升生活水平和质量。参考文献
[1]原蓉军.浅析基层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5(12):167.
[2]刘亚玲.浅谈统计分析方法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5(12):167.
【关键词】图书馆统计;自动化;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25-01
一、图书馆统计工作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数量性
通过数字揭示图书馆在特定时间内特定业务的数量特征,以定量和定性分析图书馆各项业务(如馆藏文献量、借阅量、读者数等定量统计及读者偏好、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等定性统计),为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多样性
图书馆统计方法多种多样,按统计研究方法分类,可分为人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等;根据统计手段分类,可分为传统人工统计、自动化网络系统统计。
(三)连续性
随着知识需求不断更新,新的业务内容在传统业务基础上不断延伸更新,其业务的相关数据不断积累。这些数据不仅是对以往工作的最真实、完整的记录,也是宝贵的历史数据,是研究图书馆服务质量、图书馆管理活动发展规律的依据。对于这些规律与特性的认识,有助于统计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图书馆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统计工作制度化
要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制度和标准,制度和标准的制订要切合实际、科学、完善,职责清晰,以规范统计工作,减少工作的随意性,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首先,图书馆管理者要对统计工作给予重视,提高统计工作地位,将视为管理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要有主要领导负责并合理分配人员,加强业务办公室与其他各部门的统计分工合作。专人对统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并负责检查、核算、汇总各部门报送的统计数据。
各部门要有兼职统计人员负责搜集原始数据、填制报表及其他统计调查工作,从而建立以业务办公室为中心的统计工作体系,实行“馆领导一部门领导一兼职统计人员”的统计工作分级管理责任制,将统计工作分配到人,做到职责明晰。分工与合作相互协调,这不仅能够减少多头统计造成的“数据打架”情况的出现,还能准确、客观地汇总分析一线数据,确保分析结果真实可靠。其次,完善报表填报制度,实行数据质量责任制。各部门要严格统计报表填报制度,按规定的填报要求、及时登记、提交本部门相关业务数据,并报送业务办公室。此外,各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业务统计台帐,按月登记主要指标数据,尤其是流通部门,更应该按日(周)登记统计台帐,做到日记录、月汇总,保存所有原始数据:数据上报后不得擅自修改,以免重复统计造成数据失真。图书馆还应加强数据质量的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对专兼职统计人员均实行责任追究制,谁出问题,谁负责,用责任意识来保持统计工作的准确性、连续性,不搞“突击”。再次,建立统计报告制度,重视统计分析工作。数据只是统计的原始形态,而统计分析报告则融合了数据、图表、实际情况、存在问题、改进建议及对未来预测等信息,更便于领导阅读、理解和利用,有利于上下级的沟通顺畅。各部门不仅要做好细致的数据统计,还要定期分析统计资料,提交阶段统计报告。例如,在每项统计调查结束或部门半年、年度总结时必须形成统计分析报告,向相关领导报告调查结果及本部门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从而为领导制订各项工作计划、布置工作任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统计分析既是整个统计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图书馆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必须加以重视,以制度严格规范。
(二)统计工作标准化
统计工作标准化主要是指统计指标、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统计格式等内容的规范化操作。图书馆可以参考评估定级所依据的《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以下简称《评估标准》)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因为《评估标准》的细则就是具体化的图书馆业务工作规范和行业标准,对于评估定级后的图书馆工作及下一次“迎评”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图书馆需要确定一套完整、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以便能全面直观地评价图书馆各部门乃至全馆的工作绩效。图书馆统计指标主要包括:图书馆基本情况统计、藏书统计、读者统计、文献流通统计、工作人员统计、经费使用情况统计及科研项目统计等。《评估标准》对这些指标进行了细化,并在细则中详细列举了具体指标对应的统计内容与方法,图书馆可以据此设置业务统计月报表及图书馆年报中表格的填报项目。随着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图书馆业务分工细致且相互联系,统计工作应将各种业务数据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归类、整理和加工,以汇总表、一览表、统计表等具体细化表形式体现,并且要保证这些细表与月报表、年报表相一致,形成相对固定的统计表格样式,以免出现“数据打架”的情况。此外,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地域内、系统内的专题工作研讨会并组织本馆内部的专题工作研讨会,以便于同行之间沟通认识、交流经验,同时根据自身实际,也可在本馆内部甚至在本地域、本系统内形成统一的统计标准模式,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实现信息共享。
1、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局领导重视统计工作,统计报表、统计分析报告和统计台账都亲自把关,使统计工作达到规范、完整、准确性。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经常在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强调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个股室与办公室相互配合,力求使统计工作达到一个新台阶。并肯定统计工作成绩,对统计工作严格要求,对统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都及时给与了大力的支持,极大的促进了审计统计工作的进步。
2、注重分析,服务社会。
局领导要求办公室负责人员按照审计决定、审计报告、审计调查报告的内容,据实填报审计台账和报表,做到台账中各统计数据与审计文书保持一致,台账数据与报表数据一致,上报数据与存档数据保持一致,如实反映审计工作。而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注意收集相关资料,选好统计分析题材,撰写审计统计综合分析报告、专题统计分析报告,按时上报。
3、规范档案,妥善保管。
关键词:信息价值 质量标准 可行性分析
由于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完整、全面、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重要的作用,统计分析工作可以实现远程操控,而不必身临其境才能实现对企事业单位的分析,这使统计分析成为了实现良好监督的重要手段。统计部门掌握大量风准确的统计资料,可以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的大量信息,如企业的运转情况、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变化的情况等。在统计部门获得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对企事业单位良好的监督功能,能够承担起监督企业单位对政府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生产和发展的完成情况.统计分析人员根据统计分析将结果用报告的形式写出来,则是实现监管人员对企业单位进行监督的方式。这样,监管人员即使没有深入企业单位内部进行调查研究,也可以根据统计分析报告对企业单位进行监督。
一、信息与核算
1.信息资料的取得
信息资料的取得以原始资料为依据,在实物量和劳动量指标下,对统计数据的统计进行原始数据的封存管理,以便统计资料用于财务和其他部门。对于原始凭证和票据都需要妥善的保存,按照价值量指标进行最终的数据整合,统计出当日、当月的生产量。
2.核算分析方法的运用
统计上的静态指标反映在动态分析上,采用核算分析的方法对专业的统计数据加以分析,以此提供给决策部门进行预测和决策等控制分析。按照概率预算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对统计指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统计指标,为资产的收益和费用的使用进行关联状态分析,基层企业统计分析的产量和资金包括实物的流动,按照统计分析的时期指标进行考量。
二、数据质量控制
1.统计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首要环节,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这个过程,它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如果设计过程的工作质量不好,就会给统计数据质量留下许多后遗症。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正确规定统计数据质量标准。数据质量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对统计数据精度所提出的要求。满足统计目的精度的统计数据就是准确的,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首先要作充分的调查,系统地收集市场和用户对统计数据的反映和实际使用效果的情况;其次要分析研究过去统计数据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主攻方向;最后要进行反复论证,考虑到统计工作中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合理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统计指标设计得是否合理,也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之一。采用统计报表搜集资料,首先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的指标要符合统计制度的规定,范围要全,分组要准,指标涵义的解释和计算方法要精确;其次要对统计报表的设计、颁发、填制、汇总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2.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原则
对于数据质量控制需要整个统计系统部门内的所有参与者进行有效的制度执行,对于出现错误的统计而导致数据层层失真的现象需要及时的纠正,以确保每个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单纯的依靠数据统计的一线人员无法使得数据在初级阶段得到很好的控制,必须在这个监督体系控制下,参与监督和数据采集样本的人员共同合作,针对数据控制中的传输问题,尽可能的将数据错误的发生消除在第一步骤上,解决全员性的数据质量控制问题,需要建立基层统计的控制体系,在这个体系的维护下,对数据采取负责制,按照工作质量标准,以合理的分工进行数据控制。与数据统计相关的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职责是确保数据的第一准确的保证,由统计体系引导的数据控制和数据合理性分析都会给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更加强的工具。数据的录入和采集按照企业的基本要求,实行每日采集,交接班制度的数据执行到位,按照数据分工明确,数据分析到位的指导原则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做到不遗留一个数据,不发生较大的数据错误,对于已发生的数据错误要及时的按照体系要求进行整改。
三、企业统计工作制度执行
1.企业统计工作制度
企业统计工作实行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可指定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并配备专(兼)职统计员。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和有关统计制度,增加统计法制意识,准确及时报送政府各类统计调查报表。依法办理统计单位登记和变更登记手续,按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年度统计单位清查核对。企业统计员应按规定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不得任用不具备统计从业资格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重视统计基础建设,改善统计工作环境,搜集整理统计原始记录,建立健全相关统计工作台帐,按照统计档案管理要求规范管理年度统计资料。积极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参与企业管理,主动提供企业发展可行性分析调研报告,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优质服务。
2.企业统计员工作职责
统计工作中,按照统计法规的要求实行统计资格执业上岗的要求,统计员须具备从事统计工作的从业资格,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继续实现对统计工作的全面掌握,在提高本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对统计知识的继续学习。由企业制定的统计工作计划,须按照计划的具备实施步骤积极制定统计业务核算和统计记录方面的具体帐目。在此,须做到统计数据的分析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没有出入。经各项制度执行的统计数据报表,不得迟报以及虚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信息资源须按照企业的综合管理进行分析处理,从统计资料出发进行分类的数据整理工作需要在生产可行性报告上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分析报告。各项报表的统计档案的管理需要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在提取报表时须经企业负责部门审核同意。
参考文献
[1]安文彩. 怎样使企业统计为生产经营服务[J]. 经营管理者. 2011(17).
【关键词】 档案统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215-02
一、当前档案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统计工作重视不够
档案统计工作一直不被人重视,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档案统计工作可有可无。部分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项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那样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个别领导甚至认为档案统计数字可大可小,很随意,有的领导只是在工作总结或工作汇报需要档案统计数字时,才想起档案统计工作,工作人员在考核业绩时才开始统计数字,因为统计数字是呈现业绩最直接、最实际的表现形式。为了本单位的利益,为了个人的眼前利益,用估计代替统计,人为地在数字上做文章,这种数字严重影响了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也误导了领导的决策,无法充分发挥档案统计的作用。不论在一般领导心中还是在大多数档案人员心中,都未把档案统计放在重要议事日程,认为档案统计工作不过是填个数字罢了,等到了年底,档案统计年报发下来,一拍脑瓜,几分钟就可以搞定,这工作没什么可提的,没什么用处,不过是应付差事罢了。如同基层档案员更换频繁一样,基层档案统计人员更是更换频繁,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只有兼职档案员,不用说档案员一换,档案统计人员也换了,就连县区档案馆从事档案统计的人员也经常是新面孔,有的县区一年一个新面孔。档案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了档案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档案统计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体现最明显的是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大部分单位的档案统计工作都由新同志担任,客观上来说新来的同志既不熟悉馆藏,又不明白统计指标的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会影响档案统计的质量,如果填报时不负责任,随意性很大,人员总数居然会不相等,按学历划分的人员总数不等于按年龄划分的人员总数,按利用目的划分的利用数之和不等于总利用数,档案统计人员责任心强一点,工作认真一点,这些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档案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的又一表现是报送不及时,反复多次催报,不催报就不报。
档案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再一体现是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其实如同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经过档案专业培训,具备档案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方能从事档案工作一样,统计工作也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统计法》更是明确要求统计人员要经过统计专业培训,参加全国统考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才能从事统计工作。从事档案统计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统计专业知识和档案专业知识,才能搞好档案统计工作。别说兼职档案员,就是县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档案统计汇总的人员几乎没人学过统计专业知识,许多人恐怕连绝对指标、相对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的概念都不清楚,又如何能搞好档案统计工作呢?
(三)基层档案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档案统计报表中的数据必须要有原始来源、有依据,建立健全各种原始台账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方法。大多数基层单位没有建立原始台账,有的档案统计人员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台账,更不用说如何建立,设有专职档案员的许多单位甚至包括县区档案馆都未建立原始台账,作为综合档案馆应建立全宗名册、出入库、资料、专门档案、检索工具、电子文件、现行文件、利用效果登记等台账,只有原始台账齐全完整,填起档案统计报表才能如数家珍、手到擒来,没有原始台账,档案统计数据就没有来源、没有出处,就无法保证档案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档案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档案统计数据质量不高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其中之一就是一张报表内数据不平,如人员总数不相等,按学历划分的人员总数和按专业技术职务划分的人员总数不相等,,按历史时期划分的档案馆藏之和不等于档案馆藏总量。质量不高的又一表现是,由于粗心导致的错误,如有的把统计单位弄错了,把万元当成元,把万字当成字。质量不高的又一表现是年度之间数据不衔接、不平衡,馆藏数量前后不一致,上年馆藏加本年进馆的减本年销毁和本年移出的数不等于本年的馆藏,革命历史档案等珍贵档案在没有进馆征集的情况下也会莫名其妙的增加、在没有移出的情况下会减少,在机构未变化的情况下,人员数量大幅变化,档案数据年年变,每一年都推说上一年搞错了。质量不高的又一表现是不清楚统计指标口径和范围,导致档案统计数据出入较大,本年复制的档案不是按档案的原始页数统计,而是按复制件的页数计算,人次和件次如何统计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来几个人就算几人次,有的同一批人只算 一人次,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有的批复和请示只算一件,有的就算二件。质量不高的又一表现是缺乏统计分析报告,大部分单位报送的档案统计报表只有一张表,既无统计说明也无统计分析报告。
(五)档案统计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 我国近年莎士比亚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近年来我国关联数据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近年来我国财商教育研究述评 我国近年来政治生态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农业(村)信息化研究热点述评 我国近年来信息系统安全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 我国保险公司近年来资产配置变化的分析和未来趋势研究 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统计分析 近年来我国地价上涨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天然气发电在我国近年来应用情况的分析 我国近年来施工伤亡事故的成因分析和对策 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近年来我国出版学学科定位问题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对于美国学前教育的研究述评 关于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业的情况研究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述评 我国近年来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我国档案信息服务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我国能源结构的统计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09-03.
[18]新浪博客.陕西省安监局长杨达才“傻笑门”和“名表门”事件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2-09-05.
(本文责任编辑:王涓)RFID技术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知识图谱
收稿日期: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