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6 11:59:38
序论:在您撰写起重机械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从多起起重机械事故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管理方面的原因①机械使用单位不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机械安全检查和验收走过场,流于形式,对起重机械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②设备产权及安装、维护单位管理能力低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履行,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安全意识淡薄,起重机械安装不规范、维护不到位。③监理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起重机械安全监理不到位,不履责。④建设单位不关心现场使用设备的安全性能,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5)安全监管单位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监督不得力。
2.操作方面的原因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技能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操作人员没有接受专业培训,不具备特种设备操作资格,对机械性能不熟悉,不能及时发现机械异常,对机械带病运行视而不见,不清楚操作规程,经常性误操作,有的甚至违规野蛮操作,这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机械安全性能方面原因目前,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性能都不太高。机械设备上很少有应用现代高科技技术保证设备使用安全的装置,机械设备出现异常和故障不能自动报警提示,有些机械设备工艺老化落后。起重设备流通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市场上供应的设备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没有保障。一些质量低劣的起重机械由于价格便宜被不法商人带入建筑施工现场,为建筑施工安全埋下隐患。
二、减少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每年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应该加以防范。要减少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1.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现阶段,我国建筑起重机械管理还比较混乱。各地、各企业管理模式不一,有的是建筑施工企业自有设备,有的是租赁设备,安装拆卸单位又是独立资质,设备管理的责任不清,管理缺失。要将起重设备管理到位,必须彻底改变当前这种乱象,严格落实各个责任单位安全生产职责。推行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维护保养由一家单位总负责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一体化”管理可以比较清晰划定单位责任,有利于提高起重机械管理专业化程度。同时,要加强起重机械安装、使用、拆卸过程管理,严格审查安装、拆卸专项方案,按照相关规范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查验收,不让设备带病运行。
2.加强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杜绝蛮干误操作。引导企业将特种作业人员吸纳为自有固定岗位职工,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尽量减少人为失误造成事故。
在监检过程中的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相关的监检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监督检验的要求。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有:没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导致对检验工作不够重视且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通常都是一笔带过而没有把先关的数据结果记录在案;对《规则》中的规章要求不能严格执行,尤其是关于开具联络单等相关文件的时候
2做好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工作的对策
2.1提高监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要求
监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高低,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还会对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造成影响。因此,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的时候,要严格要求监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对监检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不仅可以提高监检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并且还可以通过员工的素质反映企业的外部形象。同时在进行对产品监督检验的过程中还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保证检验过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监检人员在进行监督检验的工作中要严格规范自己的工作态度,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对起重机械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并且对监检出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并将总结后的数据资料制定成一份报告。而专业技能的提高主要的方式就是对监检人员进行相关的检测技能培训以及对监测仪器的设备的使用方法,使其能够达到上岗的要求并对现行的质量检测技术以及检测方法能够熟练地掌握,同时保证在进行质检的时候不会或者少量的存在人为性质的失误。
2.2检测方法科学、合理化
对制造技术实施的监测与施工验收和定期检测有所不同,制造技术主要是对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过程进行检测,因此,其方式与其他检测存在一定差异。任何一种性质的生产企业都可利用对设备进行全面逐一监测或是设备抽样的方式对其进行评定检测。如对设备进行逐一监测的方式对其质量进行控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技术文件审核。尤其是对产品设计图与强度计算书的审核工作,需根据产品的性能与技术目标进行仔细核对,保证其能达到国家相关规定。
2)原材料及元件检查。原材料和外部购买元件、协件等质量需进行严格控制,检测时应按照质量保护系统要求安排其入库或是出库。
3)机械设备金属构造的加工质量。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不仅需对其构件的焊接以及焊缝部位质量进行严格检测,还需对焊缝较为隐蔽的部位质量进行检测。
4)机械整体质量控制。其主要是对装配各个零部件的精细程度和试运行的可靠程度做严苛要求。如利用抽样对其进行检测评定,需保证抽样容积≥总容积20%。对相同产品进行大批量监测的方法,从某一程度上可将其归纳为重复检测,因此,采取抽样检测最优合适,不仅是节约了人力、财力等资源,还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
2.3对先进的检测仪器的配备
在对起重机械进行制造监督检验时,先进的检测仪器的使用,不仅可以保证质量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而且先进的检测设备同时还能够将测试结果直接反应出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检测结果的误差。。在进行对先进检测仪器的配置时,要按照起重机械的要求进行配置,并且还要对国内外最新的检测仪器进行关注并及时的更新换代。同时,还要在设备规定的使用年限期内进行使用,可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结束语
1.1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4月由供应商自行处理的外来器械钻头300件及外来器械灭菌包1000件为观察组;2012年5月-2013年4月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后处理的外来器械钻头300件及外来器械灭菌包1000件为对照组,进行不合格率抽检。
1.2方法
(1)观察组:外来器械由器械供应商自行进行清洗、包装后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灭菌。
(2)对照组:外来器械由供应商与消毒供应中心专人进行交接后,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进行清洗、消毒、检查、包装,再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用密闭式无菌物品运输车送到手术室。观察比较2组外来器械清洗不合格率与灭菌不合格率。
1.3评价标准
(1)外来器械清洗效果检查:器械清洗效果检查最常用的是目测法。在裸眼和放大十倍的光源放大镜下进行。用白纱布和棉签检查,以器械表面及关节、齿牙处光洁,未见污物、血迹、水垢、残留物和锈斑等为清洁合格,如有一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器械则视为不合格。
(2)外来器械包灭菌效果检查:灭菌后器械包胶带包裹严密,无湿包现象,无包布破损现象,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合格,包内指示卡变色合格,即可视为灭菌包合格,如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灭菌包则视为不合格。
1.4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外来器械集中管理后灭菌不合格率明显降低,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3讨论
3.1外来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器械不能准时送达:因器械供应商将同一器械先后提供给两所以上医院使用,导致外来器械不能准时送达消毒供应中心灭菌,不能及时送达手术室而影响手术。
(2)器械的清洗、消毒:外来器械必须要做去污、清洗、检查、包装和灭菌等处理。而管理前是靠供应商完成的,没有规范的制度来约束,很难达到消毒供应中心的维护标准。
(3)器械的包装:器械供应商未受过专业培训,包装器械随意性大,器械量大时没有进行有秩序的分层打包,导致器械大量堆积,灭菌合格率达不到标准。
(4)灭菌合格率下降:由于外来器械供应商将器械送达较晚,灭菌操作刚完毕,灭菌包未在灭菌锅中至少停留30min,就送到手术室,增加了湿包的几率,导致灭菌合格率明显降低。
3.2对策
(1)建立完善的外来器械管理制度:外来器械厂家相对固定,便于管理,器械厂家提供的器械要外观清洁、无污迹、无血渍、无锈、性能正常。在术前24h准时送达消毒供应中心。
(2)建立外来器械登记本:内容包括接收时间、使用时间、器械名称、器械数量、植入物数量、器械商名称、手术名称、手术患者姓名、手术操作者姓名、接收人姓名及监测人姓名。
(3)外来器械的接收:由外来器械商和负责清点的护士进行交接,交接过程中必须认真清点器械的数量、植入物数量,仔细检查器械的性能及清洁度,审验合格后,双方签名并记录。
(4)规范的器械清洗和监测:消毒供应室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和传播的关键科室,各种再生医疗器械的彻底清洗是灭菌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器械染血后2h内及时清洗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最佳选择。如不能及时清洗,应进行保湿处理。护士接收完器械后,由清洗班的护士将器械拆卸到最小化,放入加酶的清洗池中浸泡5min后,装入全自动清洗机,按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四步骤处理。对于精细和复杂的器械首先通过人工清洗,再根据标准化的流程清洗。当进行每批次清洗消毒器工作时,要记录物理参数及运转状况。
(5)器械的检查、包装:外来器械在配备前必须要经过认真的检查,以此保证器械质量,使器械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外来器械经过检查后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包装。器械须用双层包布包装,包布恰好完全将物品包裹,松紧适宜。对于盆、盘类需重叠包装物品,要做到纱布分隔。
(6)器械的灭菌、储存和发放:外来器械植入物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灭菌后的器械包由专人送入手术室,在手术室灭菌物品存放间存放。
(7)进行有效追溯,作为举证依据:建立关于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等操作过程的详细记录,关于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灭菌包可以通过条形码的方式进行跟踪追溯管理。灭菌包内的化学指示卡、包外的化学指示胶带及其所含内容,粘在患者的病历中进行保存,必要时作为医院举证责任倒置的有效依据。
4体会
汽轮机主要用于驱动发电机、压缩机、给水泵等,在炼油厂还可以充分利用炼油过程的余热生产蒸汽作为机泵的动力,这样可以综合利用热能。不管是汽轮机还是发电机转子,其两端都是由轴承支撑的,如果两端的轴承标高不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那么转子两端轴承的负荷分配就不合理。汽轮机是用蒸汽做功的一种旋转式热力原动机,具有功率大、效率高、结构简单、易损件少,运行安全可靠,振动小、调速方便、噪音较小等优点。
由于汽轮机组,尤其是大功率的带抽汽的供热式机组的真空系统较为庞大。为保持所形成的真空,抽气器则不断的将漏入凝汽器内的空气抽出,以防不凝结气体在凝汽器内积聚,使凝汽器内压力升高。当结垢过多,真空过低时,就必须停机进行清洗。一般情况下,采用酸洗后机组真空会明显改善。凡是与真空系统相连的负压系统都有可能造成泄漏,在动叶流道中继续膨胀,并减少了铜管的通流面积。凝结器冷却面结垢对真空的影响是逐步积累和增强的,因此判断凝汽器冷却面是否结垢,应与冷却面洁净时的运行数据比较。
集中在凝汽器底部及热井中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送往除氧器作为锅炉给水循环使用。蒸汽在汽轮机级内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先将蒸汽的热能在其喷嘴叶栅中转换为蒸汽所具有的动能,然后再将蒸汽的动能在动叶栅中转换为轴所输出的机械功。当凝汽器内铜管脏污结垢时,将影响凝汽器的热交换,使凝汽器端差增大,冷却水出入口温差也随之增加,冷却通流量减小,排汽温度上升,此时凝汽器内水阻增大,造成真空下降。影响机组的严密性在真空系统的技术和应用中,真空系统的泄漏是不可避免的,真空系统检漏的目的是使系统中的漏气量小到工艺要求所允许的程度。由于蒸汽凝结为水时,体积骤然缩小,从而在原来被蒸汽充满的凝汽器封闭空间中形成真空。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先在固定不动的喷嘴流道中进行膨胀加速,蒸汽的速度增加,将蒸汽所携带的部分热能转变为蒸汽的动能。
在现代大型电站凝汽式汽轮机组的热力循环中,凝汽设备起着冷源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将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并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与维持一定的真空度。负荷较轻的一边,轴瓦内的油膜将会形成不好或者根本不能建立油膜,这样就会诱发机组的自激振动、油膜振动和汽流激振等。汽轮发电机组大修或者安装时,应该根据制造厂家的技术要求,再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机组轴承标高进行认真的调整。冷端系统性能不良的原因以及对经济性的影响,提高凝汽器性能,此时应尽快采取措施,提高水位或清降杂物,维持机组经济真空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轮机组的热经济性。
凝汽器冷却水管一般清洗方法有反冲洗法、机械清洗法、干洗、高压冲洗以及胶球清洗法。凝汽器水侧换热面上经长时间运行会造成污垢积聚,不但恶化了真空,降低了汽轮机的经济性,而且能引起铜管的腐蚀、泄漏,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所以在力求防止凝汽器铜管结垢的同时,还要对形成的污垢定期进行清洗。如果循环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大幅度降低,则可能是循环水泵本身故障引起。若强合跳闸泵,应检查泵是否倒转;若倒转,严禁强合,以免电机过载和断轴。如无备用泵,则应迅速将负荷降到零,打闸停机。
偏心的推拉力,轴承座下的纵销单侧受力,容易导致纵销与键槽咬合,增大了汽缸膨胀、收缩时的摩擦力,造成膨胀不畅。为了在工质膨胀中获得较多的功,工质应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在热机的不断工作中,为了方便工质流入与排出,还要求工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缸体的跑偏、变形又加大了轴承座的偏心推拉力,产生更大的摩擦力,甚至产生毛刺,进一步恶化了膨胀、收缩的不利条件,这样就产生了恶性循环。因此,在物质的固、液、气三态中,气态物质是较为理想的工质。目前火力发电厂主要以水蒸气作为工质。由于汽缸存在轴向、横向两个方向的膨胀和收缩,长时间的单侧膨胀、收缩受阻,会造成汽缸跑偏、变形。这样直接造成汽缸的立销和猫爪横销受到剪切和挤压,检修时无法调整其间隙。工质是热机中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媒介物质,依靠它在热机中的状态变化才能获得功。
此时应打开凝结水再循环门,冷却器的冷却水量不足,使两段抽气器内同时充满没有凝结的蒸汽;降低了喷嘴的工作效率。必要时往凝汽器补充软化水。抽气器工作不正常引起真空下降的特征有:循环水出口水温与排汽温度的差值增大;抽气器排气管向外冒水或冒蒸汽;凝结水过循环度增大,关小通往除氧器的凝结水门,但经空气严密性试验证明真空系统漏气并未增加。另外,真空过低仍维持最大出力不变时,也可能使最后几级过负荷而引起叶片损坏。喷嘴磨损或腐蚀,使抽气器工作变坏。
①严格要求设备租赁单位、安装单位和产权单位为一家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保证体系,设立技术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与设备数量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以文件形式任命项目负责人、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现场人员变更时,应出具变更通知书,并经总包和监理单位同意,否则不得进行人员变更。②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使用说明书、历次检验检测和维修保养以及安装拆卸相关记录、主要零部件更换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备案证明、自检合格证明等)。③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安装/拆卸专项施工方案,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施工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与施工总承包、监理等单位共同对设备进行进场查验;安装/拆卸前应当向负责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机构办理安装/拆卸告知;安装后应进行试运行和自检,自检合格经法定检验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与施工总承包、监理等单位进行联合验收,并书面向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协助施工总承包单位办理使用登记。④安装/拆卸、附着、顶升作业前均应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过程中应由项目负责人、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实行旁站、监督,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作业。同一台设备的安装、顶升加节作业人员应当相对固定,不得随意更换。切实做好大型设备例行的检查工作和维修保养工作,排除设备自身存在的隐患。
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工程建设总承包单位)
①严格审查产权单位提供的建筑机械相关技术资料,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设备产权、设备管理、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及资格证件,严格审查起重设备的安拆方案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有指导性,确保起重机械安拆前向主管部门办理告知。②参加机械设备进场和使用前的联合验收,对安拆和使用过程进行安全检查,对安拆、附着、顶升加节等关键过程予以旁站监督,并做好标识、拉好警戒,发现存在违章、冒险作业的,应当督促立即整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停工或停止使用。加强附着锚固、加节前后的验收工作,对于违规操作或者附着锚固不符合要求的予以当场纠正。③加强使用过程中司机、信号工以及使用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对于部分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的信号工、司机甚至是使用人员严禁上岗,确保大型设备使用过程中无违章、冒险作业。
三、监理单位
①严格审查产权单位提供的建筑起重机械技术资料,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设备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及资格证件,起重机械安拆方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安拆前办理告知情况。②参加机械设备进场和使用前的联合验收。对安拆和使用过程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督促立即整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应立即责令停工或停止使用,并向建设单位甚至监督机构报告。③监理人员应当全过程旁站监督建筑起重机械的安拆、附着加节、维修保养情况。
四、结语
【关键词】科技期刊论文;摘要;期刊质量;提高
不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向国际学术刊物投稿要写摘要,国内级别较高的学术期刊也要求摘要。学位论文更是如此。论文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概括。本文主要介绍科技期刊论文摘要的组成部分、写作方法、各部分的语言特点[1]。
1.摘要的概念种类及作用
摘要是科技期刊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较短的文章才能省略。
1.1摘要的种类
摘要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随同论文―起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摘要。这种摘要置于主体部分之前,目的是让读者首先了解―下论文的内容,以便决定是否阅读全文。一般来说,这种摘要在全文完成之后写。字数限制在100―150字之间。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第二种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会议论文摘要往往在会议召开之前几个月撰写,目的是交给会议论文评审委员会评阅,从而决定是否能够录用。所以,比第一种略为详细,长度在200-300字之间。科技期刊论文摘要的开头有必要简单介绍―下研究课题的意义、目的、宗旨等。如果在写摘要时,研究工作尚未完成,全部研究结果还未得到,那么,应在方法、目的、宗旨、假设等方面多花笔墨。第三种为学位论文摘要。学士、硕士和博士论文摘要一般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写。学位论文摘要一般在400字左右,根据需要可以分为几个段落。第四种是脱离原文而独立发表的摘要。这种摘要更应该具有独立性、自含性、完整性。读者无需阅读全文,便可以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1.2摘要的作用
(1)报道论文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涵盖论文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也能了解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以便读者迅速做出判断。是否有必要阅读全文。因此。摘要使读者既浏览了大量的信息。同时又能节省精力。许多作者的科技期刊论文摘要较简略。没有注意将文章主要内容体现在摘要内。从而影响论文的交流和发表。(2)电子文献检索摘要是二次文献的著录内容。因此。摘要必须纳入足够的关键信息。如结果、观察、趋势等。使读者可参考你的工作。(3)用于审稿过程一般科技期刊编辑把论文的题目和摘要送给候选审稿人。审稿人根据摘要内容来决定是否有兴趣或者值得花时间审阅此稿[2]。
2.重视科技期刊论文摘要的编写提高期刊质量
科技期刊的语言必须规范通顺,准确得体,用词要确切、恰如其分,而且要避免非通用的符号、缩略语、生偏词。另外,摘要的语气要客观,不要作出言过其实的结论。下面从内容、结构布局和语言特点三方面着手,讨论摘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1科技期刊摘要的内容
一般来说,摘要必须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结论等内容。也就是说,摘要必须回答“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说明了什么”等问题。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这种摘要随同全文一起发表,简短精炼是其主要特点。只需简明扼要地将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分别用1-2句话加以概括即可。至于研究背景或宗旨应在论文的Introduction部分较详细介绍,不必在摘要里介绍。摘要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书写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1)摘要为科技期刊论文全文的高度浓缩。因此应字字推敲。力求做到多一字有余。少一字则不足。确保准确、简洁而充分地表述论文的主要目的、方法及取得的主要结果及意义。(2)简短精练。内容明确.完整。一般科技期刊论文摘要以200~300字为宜。但应注意不同的科技期刊论文要求也不一致。如Science要求摘要在125字或更少。(3)摘要只是文字描述。没有任何形式的说明。如图.表和注解。为方便检索系统转录。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表达式,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4)摘要的第一句话最重要。内容包括了研究动机(motivation:why do we care about the problem and the results?)和存在问题(problem statement:what problem are you trying to solve?)。因此反映你文章的研究方向和重要性。(5)应阐述论文主要的内容。内容必须精心编写。尝试许多版本。(6)要引起读者的兴趣。要原创。(7)避免不必要的话。(8)避免用可能导致读者混淆的缩略语或术语。如确有需要。应在缩写符号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其全称。(9)不应包含参考文献。(10)不应包含冗长的背景资料。(11)可以有一些数字。但不要过多。(12)再次确认摘要内容。一旦你完成摘要。需要再检查。以确保内容与论文完全相符[3]。
2.2摘要结构
一般摘要为一个自然段(one paragraph)。摘要的主要结构可以概括为下列4部分,按顺序排列:(1)存在问题和研究的主要目的(Motiva
tion/problem statement)。(2)实验设计与方法(Methods/procedure/approac
h)。(3)最重要的结果(Results/findings/product)。(4)主要结论(Conclusion/implications)。
2.3重视摘要的编写
摘要写作时所采用的时态因情况而定。应力求表达自然、妥当。写作中可大致遵循以下原则。(1)介绍背景资料或阐述研究的主要目标时。如果句子内容不受时间影响。是普遍事实。应使用现在式;如果句子的内容为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则使用现在完成式。(2)概述实验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时。通常用过去式。(3)叙述结论或建议时。可使用现在式。
办好科技期刊靠的是少数具有独立人格者,他们有时代感、国家的责任和使命感。只有具有独立性人格者才会注重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依靠某一单位供养,因被供养者的内心感受未必好,必然压制其智慧的发挥;另外时时处处都很易被人指责,或者说,很难贯彻办刊宗旨,也很难有自主决策权,在这一氛围下办成高质量期刊是不可能的。因而只有具有独立人格的办刊决策者,会以独特的智慧、眼光进行创新,走出一条与依存性人格不同的新路,使科技期刊能自我生存、自我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肖先福编著.新世纪科技期刊管理[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05:78-80.
据不完全统计,在难以发表的、已凝聚着作者心血并花费较长时间与较大财力撰写的研究论文中,约半数以上是由于统计错误致其结果与原文主要结论相违背。如一文采用某新药引产,96例足月孕妇的产后出血与新生儿低Apgar评分率均为2.1%(各2例),明显低于应用原药引产的19例,其产后出血与新生儿低Apgar评分发生率均为15.8%(各3例,χ2=7.164,P0.05),这样上述的主要结论就欠可靠而难以发表,否则论文可起误导作用。类似问题文稿中还常有出现。现就文稿中常见的统计问题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简述如下。
一、 常用的统计术语
统计学中常用的概念有总体与样本、随机化与概率、计量与计数、等级资料及正态与偏态分布资料、标准差与标准误等。如某研究采用经会阴途径测定宫颈长度,以探讨不同宫颈长度与临产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35例宫颈长度为25~34mm者与32例宫颈长为15~24mm者临产时间的均值±标准差(x±s)各为57.6±58.1与47.3±49.1小时。该计量资料,经t检验显示t=0.780,P>0.05,并未提示不同宫颈长度的临产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从标准差大于均值,显示各变量值离散程度大,呈偏态分布,故不能采用x±s这一算术均数法计算均数。经偏态转换成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后结果是:35例与32例的临产时间各为34.5±4.1与26.7±4.1小时,(t=7.778,P
二、 正常值范围及异常阈值的确定
如何选择研究对象,至少需多少例,正确统计处理和参考一定数量的病例数据,是确定正常值范围及异常阈值的四个重要因素。
1.研究对象:应为“完全健康者”,可包括患有不影响待测指标疾病的患者。如“正常妊娠”的条件:孕前月经周期规则、单胎、妊娠过程顺利、无产科并发症及其它有关合并症,分娩孕周为37~41周+6,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和Apgar评分≥7分。
2.观察数量:观察数量应尽可能多于100例;需分组者,各组人数也是如此(标本来源困难时酌情减少)。有些指标值如雌三醇(E3)、甲胎蛋白(AFP)、胎盘泌乳素(HPL)等随孕周进展而变化,应按孕周分组;邻近孕周均数相近者,可合并几周计算。若为偏态分布,应以百分位数计算,则例数应≥120例。取各孕周对象时,应考虑到所取各孕周中的例数分布大致均衡。显然,文稿中往往以少量例数求得正常值是欠可靠的。
3.统计处理:应根据所得数据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统计处理方法。属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据,可采用x±s法计算;这也适用于以一定方法能将非正态分布转换成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对无法转换的偏态资料,应采用百分位数计算法。具体计算(包括上下限初步制定)见文献。
4.对照数量:相应观察的病例数(包括分组)应不少于30例,这对制定某指标有临床意义的异常阈值尤其重要,这一点往往易被忽视。如在参考较多病例数据后,唾液游离E3的下限异常阈值应为第2.5百分位数,而非通常采用的5百分位数。否则,将会导致该指标产前监护的假阳性率增加。
三、 t检验与校正t检验(t′检验)
这是文稿中极易混淆的一类计量资料统计问题。
(一)检验的注意事项
1.t检验的意义:t检验与所有统计分析相同,其结果提示现有差别不仅仅是抽样误差所致,且提示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大小,即t0.05与t0.01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各为5%与1%。
2.统计意义与临床意义的关系:统计学有显著意义,而在临床上可能是无意义的,提示该研究应继续深入,以明确该差异是否真有显著意义;相反,统计无显著意义,而临床上却是有意义的,不能贸然轻易地下结论。应复查实验设计、方法、试剂及仪器性能、质控措施和实验数据等是否有问题,或尚需再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复测等。
3.t检验适用范围:t检验仅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包括偏态转换)和其方差是齐性资料的检验;t检验适用于可比性资料,即除了欲比较的因素外,其它所有可影响的因素应相似。
4.t检验的结果判断:判断结果不应绝对化,P0.05,分别表示可拒绝或接受原定的假设,但两者都有5%的可能性犯第一类错误;而P值越小,只能是更有理由拒绝原定的假设。
5.单侧与双侧检验:应预先制定本研究的结果是需行双侧还是单侧检验。对有把握确知某治疗措施或某指标是不会劣于现有的,才作单侧检验;若不知何者为优,应行双侧检验。因为在同一t值的界限上,单侧检验的概率(P)仅为后者的一半,也就是说单侧检验较双侧检验更易得出差别有统计意义的结论,不可随意制定。一般讲,绝大多数研究以采用双侧检验为妥。
(二)t′检验与t检验的区别
当两样本均数的方差非齐性时,应以t′替代t检验。例如:甲组32例血清某指标值为53.9±49.6(μmol/L);乙组6例的结果为26.6±7.2(μmol/L),若不考虑两样本方差大小,t检验示t=1.331,P>0.05,提示两组血清该指标的平均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先作方差齐性检验,F=47.4,Pt′0.012.875,P
四、 卡方(χ2)、校正χ2与直接概率法(或精确法)检验
这三种检验方法为一类用途较广、但也易混淆的、适用于计数资料检验的方法。应注意,鉴于总数与理论值的不同,应采用相适合的检验方法。
例1.192例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51例与22例;3475例出生体重≥3500~40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85与265例;2451例出生体重≥2500~35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22与169例。3组的构成比:难产与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78.6%、5.3%、5.0%与11.4%、7.6%、6.9%。据此贸然认为出生体重≥2500~3500g为最佳新生儿分娩体重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经χ2分析,后两组的难产与窒息率间和前两组窒息率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故可认为,单据本研究结果是难以得出上述临床上认可的结论的。这涉及到上述“统计无显著意义,而临床却是有意义”的问题,应进一步复查或增加样本测试。杜绝单纯根据百分率的大小贸然下结论。
例2.某药治疗感染衣原体(CT)的中、晚期孕妇各11例和36例,她们的新生儿感染CT数各为3例和23例。χ2检验得χ2=4.570,P
例3.以精确法替代χ2检验。某新技术测试8例卵巢内胚窦瘤患者,5例呈阳性反应;测试2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中6例阳性。χ2检验得χ2=4.042,P
五、 相关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只是以相关系数(r)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面的统计指标。无论是正相关(r为正值)或负相关(r为负值),只是经相关系数的统计意义检验(如t检验)后,当P
“相关”是表示两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提示两个变量间的从属关系。在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由X变量值推算Y,与以Y变量值推算X的回归线是不一样的;直线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一般仅适合于自变量X原测数据的范围,故绘制回归线时,X值切不能超越实测值的范围而任意延长。
可见,这两种分析,说明的问题是不同的,但相互又有联系。在作回归分析时,一般先作相关分析,只有在相关分析有统计意义(即回归有统计意义)的前提下,求回归方程和回归线才有实际意义。决不能把毫无实际意义的两个事物或两种现象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六、 数据的正确书写
1.文稿内各数据的书写必须前后一致;总数应等于各分组的数据之和。
2.对不同指标,有其不同数据精度的要求,这应结合专业知识加以判断。如新生儿出生体重是以公斤为单位,记录测定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数字即可。
3.测定数据的书写,不能超越其测量仪器测试的精确度范围。
4.同一指标的前后数据应保持同一精确度。
5.经计算,出现比预定小数点后两位数多的数字,应采取“≤4舍、≥6入”与“5‘奇’进‘偶’出”方法,以决定小数点后第三位数字是“舍”还是“入”,即5前为单数则入,双数则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