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3 19:23:30
序论:在您撰写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教育心理;对外汉语;要素;成果;进步
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同时它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它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教学过程和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还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正常学生群里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但其具体的研究范畴是围绕着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展开而展开的,那么,如果我们想发挥出教与学的有利相互作用就必须搞清楚这一过程包含的要素。一般来说,这一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基本上将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这三大过程交织在一起。
再来看外语教育心理学,显然是教育心理学中语言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方面。这里我们有必要分清几个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基本概念。首先,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一组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首先接触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其次,我们来区分一下母语与外语,这是一组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两个概念。母语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一般是指外国的语言。通过对比分析这四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母语不一定是第一语言,外语也不一定是第二语言,我们不能将它们互相等同。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再来思考,本文是想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心理,首先要对对外汉语教学做出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这里指的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并且是一种针对外国人进行的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中、强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接下来就分别从教育心理学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中包含的五个重要要素来分析,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果的进步。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的教育心理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个人因素体现出来的影响教学效果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生理、认知、情感三大方面。下面来分别看一下它们是怎样影响学生学习的。
(一)从生理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跟语言习得有关的生理因素主要就是年龄,我们都知道目前比较受学术界认可的语言习得“关键期”也叫“临界期”假说,是由伦尼伯格提出的。他的理论认为,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此比较容易习得语言。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这一假说现在也被广泛运用到第二语言学习中,所以,一般认为,2-12岁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所以,这就启发我们,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角色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存在的,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具有不同优势。但是每个学习者都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也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认为所有人的学习语言最佳年龄段是固定的,也不是学习语言越早越好,还要看后天的学习时间长短和努力程度。我们一定要分析教学对象,根据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从认知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一般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
1.智力因素
大体来说,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人的智力水平多用智商来表示。尽管智力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教师还是应当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有所了解,要特别鼓励智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培养他们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2.语言学能因素
如果教师发现某些学生其他科目成绩都不错,但学习外语却十分吃力,这就说明其缺少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即语言学能,它包括对语音编码解码的能力、语法敏感性、强记能力和归纳能力等。语言学能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速度,老师要了解学生哪部分的语言学能不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强化记忆,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
3.学习策略因素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我们可以看学习者是否有求解的意识,首先,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任务预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求知欲;其次,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容易自己推理,造成母语的负迁移等问题,教师要及时纠正;另外;实践和记忆是学习语言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师一定要带领大家进行大量的练习,从模仿、重复到记忆,以达到学习效果。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师范教育性质,国内大多数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都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虽然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具有师范教育的性质,但是在其课程设置中,和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相比,其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像其他师范类专业那样学习教育心理学就会存在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能将这门课程的内容和其他语言类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必须学科化,即从教育心理学转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本文试图从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探讨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以期抛砖引玉。
一、学科取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探索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与发展趋势
每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都会给教育心理下一个定义,无疑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笔者对教育心理学给予的定义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这里对这一定义中的核心词“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做一说明。首先,这一核心词包含了教学中涉及的两大因素,即学习的因素和教学的因素。其中,学习的因素包括学生、学习内容等方面,教学的因素即教师教学这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学效果或学习效果的达成并不是由学习因素或教学因素单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这两者共同决定的。其次,这一核心词中的“相互作用”说明了这两个因素起作用的方式不是简单相加的方式,而是相互匹配的方式。当学习因素和教学因素相互匹配时,学习效果或教学效果最好;当学习因素和教学因素不匹配时,学习效果或教学效果较差。换句话说,当学习因素改变时,教学因素必须随之改变,以达到学习因素与教学因素的最佳匹配。也可以说,教育心理学就是探讨因材施教的问题,但它又不局限于此,因为学习因素包括学生特点,也包括学习内容等方面。就教育心理学的上述定义来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必须探讨如何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国别、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学生)和学习内容(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展开教学的心理学规律。由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开设教育心理学课,单纯讲授一般的教育心理学内容是不够的,必须从教育心理学走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
上面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的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应转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下面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为这一观点提供支持。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ichard Mayer)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在其所撰写的著作名称中得以鲜明体现。梅耶1999年出版的一本非常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的名称是The promis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learning in the content areas,国内版本的中文译名为《教育心理学的生机——学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这本书中,梅耶指明了教育心理学从一般教育心理学走向学科教育心理学的趋势,整本书涵盖了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教育心理学规律。这本书虽然没有涵盖外语学习的教育心理学规律,但它的意涵却是清晰明了的。
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目标和发展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教育心理学必须是学科取向的。
(二)从教育心理学到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
综上分析,教育心理学要发挥其作用,必然要从一般教育心理学走向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课来说,就是要建构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般来说,教育心理学应该涵盖学生发展、学生差异、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学业评估这五个相互联系的部分。那么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就要在此基础上将与专业有关的内容纳入其中。在学生发展部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二语获得的心理学规律,探索不同年龄阶段的国外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差异部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除探索一般的学生差异对教学策略的影响外,还要探索不同母语学习者的汉语教学策略,如我们教授韩国、日本等国的汉语学习者时,教学策略、教材编写都应有针对性的变化。在学习心理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该着重探讨的是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掌握听、说、读、写技能等方面的心理学规律,这些心理学规律和学习数学、学习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心理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的是外国学生的课堂管理问题以及汉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教学设计问题。在学业评估方面,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应着重探讨的是如何通过考核促进外国学习者掌握相应的汉语知识和技能。如果脱离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这些独特的内容讲授一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教育心理学无用的认知,导致学生在将来的教学中不重视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二、整合取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专业学习与教育心理学的结合
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决定了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要将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在讲授其他专业课(主要是教学类专业课)的时候要探寻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在讲授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时候要探寻其中的心理学理论可为哪些专业课中强调的教学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当学生能够将其他专业课的知识与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整合起来时,学生便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了深层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培根倡导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整合起来的知识才能运用,才是力量。
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课包括语言类的专业课,也包括教学类的专业课,上面所提到的专业学习主要是指教学类的专业课,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等,这些课程中罗列了诸多对应的教学策略,而这些教学策略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往往来自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因此,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应从这些课程中汲取所需要的教学材料、教学案例,分析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具体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在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授课中使用它们,并逐渐积累,形成专业学习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双向表格,如表1所示。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应该在空白处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教育心理学还可为其他教学类专业课程提供什么教学策略。
(二)教学方法的整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教学内容上的建构决定了教学方法上的建构。其他专业课的教师并未完全清晰教育心理学理论,而教育心理学教师在其他专业课方面可能有知识上的欠缺。此时,这种看似有局限性的学生培养模式,却恰恰为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了机会。虽然教育心理学教师可能对其他教学类专业课程不是十分熟悉,但是只要明晰教育心理学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就足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育心理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将两类课程进行整合,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联系,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教师一样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类专业课学习与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双向表格”中的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将使学生的学习生涯和工作生涯都会有所受益。当然,每个单一的学生是无法在短短的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类专业课的学习与教育心理学课的学习的整合的,此时,合作学习就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教育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进行整合的研究主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这些主题,教师再提供平台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收获将达到最大化,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会实现教学相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应从一般的教育心理学走向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寻求与其他专业课内容的整合,而在教学内容上要实现教育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内容的整合,在教学方法上就必须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
要实现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的学科取向和教学模式的整合取向,教育心理学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以及学生的三方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三方的合作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这三方合作,共同挖掘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案例,不断分享、建构,使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逐渐清晰,对其他专业课教师教授他们的课程也会有所帮助,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内涵。最后,通过合作,共同完成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或各种教学文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发展将会大有裨益。
论文摘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正常学生群里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但其具体的研究范畴是围绕着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一般来说,这一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分别从教育心理学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中包含的五个重要要素来分析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果的进步。
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同时它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它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教学过程和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还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正常学生群里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但其具体的研究范畴是围绕着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展开而展开的,那么,如果我们想发挥出教与学的有利相互作用就必须搞清楚这一过程包含的要素。一般来说,这一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基本上将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这三大过程交织在一起。
再来看外语教育心理学,显然是教育心理学中语言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方面。这里我们有必要分清几个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基本概念。首先,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一组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首先接触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其次,我们来区分一下母语与外语,这是一组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两个概念。母语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一般是指外国的语言。通过对比分析这四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母语不一定是第一语言,外语也不一定是第二语言,我们不能将它们互相等同。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再来思考,本文是想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心理,首先要对对外汉语教学做出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这里指的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并且是一种针对外国人进行的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中、强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接下来就分别从教育心理学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中包含的五个重要要素来分析,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果的进步。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的教育心理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个人因素体现出来的影响教学效果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生理、认知、情感三大方面。下面来分别看一下它们是怎样影响学生学习的。
(一)从生理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跟语言习得有关的生理因素主要就是年龄,我们都知道目前比较受学术界认可的语言习得“关键期”也叫“临界期”假说,是由伦尼伯格提出的。他的理论认为,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此比较容易习得语言。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这一假说现在也被广泛运用到第二语言学习中,所以,一般认为,2-12岁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所以,这就启发我们,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角色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存在的,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具有不同优势。但是每个学习者都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也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认为所有人的学习语言最佳年龄段是固定的,也不是学习语言越早越好,还要看后天的学习时间长短和努力程度。我们一定要分析教学对象,根据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从认知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一般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
1.智力因素
大体来说,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人的智力水平多用智商来表示。尽管智力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教师还是应当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有所了解,要特别鼓励智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培养他们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2.语言学能因素
如果教师发现某些学生其他科目成绩都不错,但学习外语却十分吃力,这就说明其缺少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即语言学能,它包括对语音编码解码的能力、语法敏感性、强记能力和归纳能力等。语言学能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速度,老师要了解学生哪部分的语言学能不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强化记忆,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
3.学习策略因素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我们可以看学习者是否有求解的意识,首先,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任务预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求知欲;其次,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容易自己推理,造成母语的负迁移等问题,教师要及时纠正;另外;实践和记忆是学习语言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师一定要带领大家进行大量的练习,从模仿、重复到记忆,以达到学习效果。
4.交际策略因素
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尤其是初级汉语学习者,他们掌握的词汇量还不是很多,在遇到自己无法用汉语表达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交际策略:回避、简化、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语义替代、描述、造词、重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等待、体势语等。
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交际策略鼓励和培养,并且要紧密配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从情感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作为个体因素的情感因素,一般包括:动机、态度和性格三个因素。
1.动机因素
动机是指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这也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有的是为了升学,有的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有的是为了旅游临时性的学习,有的是为了贸易等,教师要根据学习不同的需求和感兴趣的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结合鼓励、表扬等外部动力加以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适当运用竞争机制,展开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一步鼓励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态度因素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褒贬好恶,并反映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态度一般包括:学生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对目的语的态度,对课程和教师、教材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有好感,而且教师要提升个人魅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不要让学生感觉学习汉语太枯燥又难学,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态度,不利于学生学习。
3.性格因素
性格因素主要体现在个性特征方面,有的同学性格内向,有的同学性格外向,有的同学自尊心很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内向的同学要鼓励其多参与课堂活动。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可能地排除学生的心理屏障,教师要有正确的奖罚措施,不要用不恰当的言语行为造成学生的焦虑、自尊心受挫等。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心理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教师,是一名学习的示范者、教学的组织者和研究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与学习者。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对外汉语教师身份的认同、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调适与自我控制、具有教育独创性、具有情绪稳定性、能克服文化冲突以及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和有效的适应。
教师只有在保证心理素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指导者的角色功能。
三、从教学内容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除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汉语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包括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每一种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师都要掌握针对汉语各方面的特点以及教学难点,根据各个内容的教学原则,综合针对不同方面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汉语语音的特点是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等。这些特点都是汉语与印欧语系的语言做比较得出的结果,所以对于很多本国语言没有声调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的声调就是学习难点,也是教学重点。教师要首先排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有些学生听别人说难学,就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教师要尽量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害怕学”过渡到“想要学”。
四、从教学媒体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教学媒体就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教学内容信息的介质或工具,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为教师和学生传递信息提供了辅助作用,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反映在课堂上,教学媒体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比如:板书、投影仪、计算机、录像、图画等多媒体手段。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讲解配合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且有吸引力,这也是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心理负担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媒体,既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
五、从教学环境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它可以是物理环境也可以是心理环境。而这两类环境又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存在,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构成要素。狭义的教学环境特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我们这里主要说其狭义的教学环境。就座位模式而言,我们知道西方的座位模式和中国的传统的座位模式不一样,他们通常一个班上只有10-20个左右的学生,座位也是围绕老师呈拱形排开的,不像国内课堂一排一排、一行一行排列整齐。所以,在教授西方学生汉语时,也要把每班人数控制在10个左右,座位模式也要随意些,让学生保持一个相对习惯、轻松的心态下学习,这就是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之一。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建立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影响,这样才能塑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
本文开始从介绍教育心理学为切入点,先理清楚教育心理学的范畴,在深入研究其分支之一,即语言教育心理学,从而引出外语教育心理学,本文最终是要介绍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所以还要讲清楚跟语言有关的几个重要易混淆的概念,接下来,就集中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方面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这样有利于教师通过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教师找到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心理障碍,保证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正常学生群里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但其具体的研究范畴是围绕着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一般来说,这一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分别从教育心理学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中包含的五个重要要素来分析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果的进步。
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同时它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它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教学过程和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它还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正常学生群里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但其具体的研究范畴是围绕着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展开而展开的,那么,如果我们想发挥出教与学的有利相互作用就必须搞清楚这一过程包含的要素。一般来说,这一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基本上将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这三大过程交织在一起。
再来看外语教育心理学,显然是教育心理学中语言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方面。这里我们有必要分清几个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基本概念。首先,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一组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首先接触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其次,我们来区分一下母语与外语,这是一组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两个概念。母语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一般是指外国的语言。通过对比分析这四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母语不一定是第一语言,外语也不一定是第二语言,我们不能将它们互相等同。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再来思考,本文是想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心理,首先要对对外汉语教学做出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这里指的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并且是一种针对外国人进行的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中、强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接下来就分别从教育心理学的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中包含的五个重要要素来分析,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成果的进步。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的教育心理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个人因素体现出来的影响教学效果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生理、认知、情感三大方面。下面来分别看一下它们是怎样影响学生学习的。
(一)从生理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跟语言习得有关的生理因素主要就是年龄,我们都知道目前比较受学术界认可的语言习得“关键期”也叫“临界期”假说,是由伦尼伯格提出的。他的理论认为,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此比较容易习得语言。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这一假说现在也被广泛运用到第二语言学习中,所以,一般认为,2-12岁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所以,这就启发我们,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角色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存在的,不同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具有不同优势。但是每个学习者都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也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认为所有人的学习语言最佳年龄段是固定的,也不是学习语言越早越好,还要看后天的学习时间长短和努力程度。我们一定要分析教学对象,根据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从认知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一般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
1.智力因素
大体来说,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机能,是成功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组成的综合能力。人的智力水平多用智商来表示。尽管智力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教师还是应当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有所了解,要特别鼓励智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培养他们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2.语言学能因素
如果教师发现某些学生其他科目成绩都不错,但学习外语却十分吃力,这就说明其缺少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即语言学能,它包括对语音编码解码的能力、语法敏感性、强记能力和归纳能力等。语言学能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速度,老师要了解学生哪部分的语言学能不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强化记忆,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
3.学习策略因素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我们可以看学习者是否有求解的意识,首先,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任务预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求知欲;其次,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很容易自己推理,造成母语的负迁移等问题,教师要及时纠正;另外;实践和记忆是学习语言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师一定要带领大家进行大量的练习,从模仿、重复到记忆,以达到学习效果。
4.交际策略因素
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尤其是初级汉语学习者,他们掌握的词汇量还不是很多,在遇到自己无法用汉语表达的时候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交际策略:回避、简化、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语义替代、描述、造词、重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等待、体势语等。
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交际策略鼓励和培养,并且要紧密配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从情感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作为个体因素的情感因素,一般包括:动机、态度和性格三个因素。
1.动机因素
动机是指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这也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有的是为了升学,有的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有的是为了旅游临时性的学习,有的是为了贸易等,教师要根据学习不同的需求和感兴趣的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结合鼓励、表扬等外部动力加以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适当运用竞争机制,展开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一步鼓励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态度因素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褒贬好恶,并反映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态度一般包括:学生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对目的语的态度,对课程和教师、教材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有好感,而且教师要提升个人魅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不要让学生感觉学习汉语太枯燥又难学,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态度,不利于学生学习。
3.性格因素
性格因素主要体现在个性特征方面,有的同学性格内向,有的同学性格外向,有的同学自尊心很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内向的同学要鼓励其多参与课堂活动。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可能地排除学生的心理屏障,教师要有正确的奖罚措施,不要用不恰当的言语行为造成学生的焦虑、自尊心受挫等。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心理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教师,是一名学习的示范者、教学的组织者和研究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与学习者。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对外汉语教师身份的认同、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调适与自我控制、具有教育独创性、具有情绪稳定性、能克服文化冲突以及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和有效的适应。
教师只有在保证心理素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指导者的角色功能。
三、从教学内容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除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汉语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包括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每一种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师都要掌握针对汉语各方面的特点以及教学难点,根据各个内容的教学原则,综合针对不同方面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汉语语音的特点是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等。这些特点都是汉语与印欧语系的语言做比较得出的结果,所以对于很多本国语言没有声调的学生来说,汉语拼音的声调就是学习难点,也是教学重点。教师要首先排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有些学生听别人说难学,就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教师要尽量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害怕学”过渡到“想要学”。
四、从教学媒体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教学媒体就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教学内容信息的介质或工具,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为教师和学生传递信息提供了辅助作用,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反映在课堂上,教学媒体一般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比如:板书、投影仪、计算机、录像、图画等多媒体手段。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讲解配合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且有吸引力,这也是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心理负担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媒体,既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
五、从教学环境角度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
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它可以是物理环境也可以是心理环境。而这两类环境又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存在,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构成要素。狭义的教学环境特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我们这里主要说其狭义的教学环境。就座位模式而言,我们知道西方的座位模式和中国的传统的座位模式不一样,他们通常一个班上只有10-20个左右的学生,座位也是围绕老师呈拱形排开的,不像国内课堂一排一排、一行一行排列整齐。所以,在教授西方学生汉语时,也要把每班人数控制在10个左右,座位模式也要随意些,让学生保持一个相对习惯、轻松的心态下学习,这就是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之一。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建立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影响,这样才能塑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
本文开始从介绍教育心理学为切入点,先理清楚教育心理学的范畴,在深入研究其分支之一,即语言教育心理学,从而引出外语教育心理学,本文最终是要介绍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所以还要讲清楚跟语言有关的几个重要易混淆的概念,接下来,就集中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方面来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这样有利于教师通过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教师找到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心理障碍,保证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游戏心理学 对外汉语教学 应用
游戏不仅是一种消磨时间、自我放松的娱乐行为,游戏伴随着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而且是幼儿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它作为成人第二语言教学,与幼儿习得母语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语言、文字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具体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训练。此外,汉语言教育更是一门艺术的教育,它包含了情操情感方面审美体验的教育。那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减少枯燥乏味的说教和机械呆板的操练,如何将艺术的审美训练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强化学习者愉悦的审美感受、激发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这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1.关于游戏理论的学说
心理学家分析,从两岁左右开始,人类的大脑开始进行分区,到十二岁左右,人类的语言能力在大脑的分工基本完成,这就足以说明人类的游戏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是任何一所学校不足以相提并论的。儿童为什么要进行游戏?儿童游戏的实质是什么?作为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游戏与宗教仪式、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自从康德把游戏带入理论思维视野之后,很多思想家都对这一现象作了研究。总体而言,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各个学派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游戏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剩余精力的发泄和调节,因为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的新的认知结构及发展他们情感的机会,因此游戏是幼儿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方面,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及整个心理建构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儿童游戏理论在成人语言教学中也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2.游戏与教育的关系
在游戏过程中,人类延续着模仿―理解―思考―创造的模式,以认识、理解社会,寻找美的标准。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贯穿始终,婴儿的学习便是在与自我身体的游戏中开始的。比如:婴儿在四到六个月大时常会发出钢丝般的尖叫声,刺耳的声音让人难以理解,但婴儿却乐此不疲,他在自我声音的游戏中认识自己,也看到身边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便有了初次的认知经验,这便是最初的学习。此后,对语言的学习从音调开始,他慢慢地便发现音调、发音方式的变化会使身边人产生不同反映,正是在这种自我游戏与探索中,孩子的审美认知能力逐步成长起来。从这一点来看,幼儿的审美心理发展过程与人类社会从原始到现代的审美的发展过程有着相似性。柏拉图认为,儿童的心灵还不能接受书本的教育,为了对他们进行教育,人们就创造了一些真正“引人入胜的歌调”,这些歌调就叫作游戏和歌唱,以游戏来演奏。儿童时期的游戏是对儿童潜在审美灵性的一种激活。激活的程度如何,对儿童理性地、逻辑地与审美地、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尤其是后者)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那么游戏的特征是什么呢?从语言的学习过程看,游戏就是在自由的愿望下自发的好奇心与欲望的探索过程的表达,社会化的教育与审美标准的形成也是在游戏者自发的模拟交往的游戏练习中形成。因此,好的游戏参与者必然遵循自主、自愿、自由的三个特性,成人的语言教学也应遵循这个模式,合理设计的游戏教育模式将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游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汉语是有声语言,音节音调都有区分意义的作用,四声奠定了汉语音乐审美的基础。作为一种精确的有声语言,诵读具有不可或缺的教化作用,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个特点正如同美国的说唱艺术,人类总是对节奏感韵律感强的事物非常敏感,所以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散文,诵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忆理解知识,更在于体会语言美感,并将对这种语言韵律美感的审美体验内化到自己的情感表达中,从而进一步将语言的表达模式固化下来,养成一种表达习惯。因此从直觉的角度出发,诵读可以作为一种游戏进行设计,甚至可以配上舞蹈动作与配景音乐,通过这种游戏化节奏的训练,让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2)汉字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作为一种图形化的艺术,汉字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规范化练习之余,可以发挥人类喜欢创造的天赋。从感觉角度出发,可以让学生画出对汉字符号的理解,让汉语的语义美、符号美通过自我表现的方式、视觉或造型的设计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自我的表达中感受到学习乐趣。
(3)在跨文化交际中,融入深层次的人格审美,在课堂语言环境的体验和模拟中,扮演不同角色,让学习者隐含的心理情感在这种对人际社会关系的模拟过程中释放出来,并通过这种体验和模拟进行审美价值标准的判断。在碰撞和点评中,学习者会更好地发现语言与思维的差异,并由此焕发出深层次语言学习的动力。
(4)中国是一个崇尚自然的国家,从孔孟之道中,我们了解了处事之道;从老庄哲学中,我们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让学生在自然景物的审美中理解汉语的哲学基础,在对神秘事物的探索中,感受中国语言的丰富。对自然的审美与尊重,不仅仅在于环保、低碳,更在于人类关系观念的和谐,让学生在自然的赏析中表达自己,深入理解中国语言文学艺术的奥妙。
总而言之,对人类而言,游戏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教师应当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4.7.
关键词:初级阶段;听力教学
一、听力课的课程设置。听、说、读、写是人们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必要的四种技能,而听又排在了首位,由此可见听的重要。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听力课出现在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听”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一直伴随着语言的学习,初级阶段,又是打基础的阶段,这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日常交际,所以大部分的学校,都是从初级阶段开始设立听力课,从基础的汉语拼音学起,一般都开设到本二上学期为止。而到了中高年级,有的学校就取消了听力课,有的学校仍然保留听力课。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听力课应该贯穿语言学习的始终,尽管听力课的内容和形式有些枯燥和单调,但是听力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只有历经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练,才能使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完善,有的学校在本科二年下取消了听力课,将综合课、会话课、写作课保留,四种技能缺一不可,少了听力课,未免有点“遗憾”。
二、听力课的教师语言。所谓教师语言,Ellis曾说:“教师话语是教师向二语习得者在课堂中使用的特殊语言”。它的特殊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听力课上。首先是老师的语速会比平时都慢,用较慢的语言和学生沟通交流,尤其是初级阶段的开始,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慢点说,再慢点说,让他们听明白,给他们一些时间反应,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只能听懂自己老师的话,而听不懂别的人说话,因为其他人不会说这种“照顾式”的语言(语素慢、有停顿、发音更加清晰、复杂的结构简单化等等)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尽量要在学生听得懂的情况下,让学生适应正常的语速,以便日常生活中交际。听力课就是在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在自动生成学生的听力材料,教师语言和听力课教学密不可分,所以教师要重视自身语言的使用和培养。
三、听力课上的语感培养。什么是语感?熙先生认为语感是一种“感性认识”,吕叔湘先生把语感分为三类:词汇感、语法感、语音感。简单地说,语感是对语言的直觉能力,是个人在长期的言语时间中培养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例如听力课的教材中,有许多练习都是通过语气来考验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如A:你出去玩怎么也不告诉我啊?B:哎呀,你那么忙,有时间搭理我吗?问:说话双方是什么关系?A老师和学生B朋友之间C领导和下属D妈妈和儿子学生通过说话双方的语气,即使没有听明白“搭理”的意思,也能猜出他们的关系。而且语感不是静态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语感的形成可以凭借直觉来理解说话人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听力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不要一味的把重心放在知识的讲授,况且听力课不想其他课型那样,有较多的知识点,听力课的语法点不是很多,我们更应该注重“听话”能力的培养。
四、听力课上文化知识的导入。每篇课文都有文化知识做背景。黑龙江大学本科二年级使用的教材是《汉语听力教程》第三册,听力材料中涉及一些文化知识,有时,我们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些文化知识,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比如:第九课望子成龙,就可以讲一讲龙和凤在中国的象征意义,短文关于独生子女教育的调查,就可以简单的告诉学生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第十九课起名字,就可以给学生们简单的讲一讲在中国,什么样的名字算是好名字呢?在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学生对文化知识还是很有兴趣的,他们比较喜欢听这些看似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像是听故事一样,乐在其中,因此,适当的文化知识的导入,有助于学生的汉语学习,以及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
五、听力课上的师生互动。很多人反应,听力课的出勤率比较低,因为单纯的听录音、做练习题、核对答案,这样的听力模式没有新鲜感,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课堂上,多一些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多一些沟通和交流,对于听力课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听精读的部分,设计一些书中没有的问题,偶尔问一问他们对于这个某个问题的看法,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他们听的能力。听力课上师生互动比较好的方式就是问答,既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同时也给了他表达的机会。偶尔的课堂讨论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互动的方式有很多种,要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互动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 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2
1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有学者曾提出,“词汇学习在教学中应居于中心地位”,也有学者反对该观点,认为词汇必须教,但绝不能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甚至全部内容。不管是否应将词汇置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位置,词汇教学都是掌握汉语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词汇教学却并没有引起对外汉语研究者和教学者的广泛重视。据统计(张旺熹,2002),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期刊《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年至1999年20年间,汉语语法研究类的文章共355篇,而汉语词汇研究类论文共104篇;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类全部279篇论文中,专门论及词汇教学的论文14篇,仅占5%。至今,这种研究失衡的现象尚未发生重大转变。
2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难点
汉语的词汇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起步阶段,词汇学习也是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将经历的持续过程。词汇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汉语词汇量大、难于理解记忆。
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有甲级词1033个,乙级词2018个,丙级词2202个,丁级词3569个,累计8822个词。然而大纲所规定的词汇量却远不能满足留学生的交际需要。据调查(王又民,2002),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在课本中接触到的词汇量远不及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课本中接触的词汇量。要想满足日常交际的需要,留学生必须尽可能学习记忆更多的词汇。而记忆庞大的汉语词汇体系,对于学习者来讲是不小的挑战。在8000多词中有不少词有多个义项,多义词在词目中占比例近1/3,更增加了学习记忆的难度。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如何迅速有效地提高词语的理解率、记忆率以及扩大词汇量成了重要的课题。
3 认知心理学角度有效促进词汇学习的策略
词汇学习需要高效、有序的理解与记忆,杂乱无章地逐词学习是无效且费时的。以下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分别从促进词语理解以及加深词语记忆两方面来具体阐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3.1 利用正确情境,教习词汇
情境(Context)是人在认知识别过程中环绕在刺激模式周围的各种刺激物。在语词的识别中,情境即上下文。正确的情境对于词语的学习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情境为词语的释义提供了很好的背景依托。许多词如果单靠注释来理解依旧是不明确的。吕叔湘先生曾针对这一问题说道:“这有一半的确是由于注解的人注的不到家。……可是,有许多词的意义,要完全靠注解来说明,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所以不得不用例句来阐发……。”这里所说的“例句”便为词语提供了情境,从而帮助理解其准确的含义,避免因多个义项或词义相近而产生混淆。帕尔梅(Palmer,1975)从一个实验中得出结论:当人们对正在感知的对象产生歧义时,知觉系统倾向于选择与情境一致的知觉,从而摆脱由歧义带来的困难。他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词汇的教学中,正确的上下文确实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义。例如,对于在英文中都可以被释为“often”的两个常见副词――“常常”和“往往”,给学习者的理解带来较大困难。但若把两者放入具体的句子,反复比较,意思就会明了许多。例句:
①他常常在花园里散步。
②今后你一定要常常来看我!
③每到暑假,小明往往去河边游泳。
④游客到了杭州,往往要领略一番西湖的风采。
通过多个例句的比较,学习者便会从中体会到两者的不同。“常常”着重表示动作的重复频率高,但并不一定具有规律性,而“往往”则说明在某种情况下某件事情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2 运用“深层分析法”有效记忆
语言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交际。在正确理解词语的前提下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方法加深记忆,对于提升语言水平是有益的。克雷克和洛克哈特(Craik&Lockhart,1972)提出了记忆的单一储存模式的加工水平模型(Level of processing model),认为人的所有记忆内容都在单一的记忆系统中被处理。材料在该系统中储存时间的长短,由这个单一系统所进行的加工或操作的数量所决定:加工操作的程度越轻,就形成越弱的代码(Code)形式;反之,加工越多,代码的形式就越强。一个词,如果对其加工水平较浅,则可能导致与瞬时记忆相联系的代码形式,加以更深层次的处理后,则有可能变为更强的语意码。由此可知,记忆代码的强度与对该词的加工分析水平成正比,即:分析程度越深,记忆效果越好。
海特和詹金斯(Hyde& Jenkins,1969)用实验检验了这种设想,并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只要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会产生较好的记忆效果。因此,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引导学习者进行对所学词语的深层次分析,便能延长词语在人的记忆系统中储存时间。例如,记忆以下十个表现人的心情的词语或成语:
快乐、幸福、忧伤、焦虑、痛心疾首、激动、乐滋滋、烦恼、兴高采烈、矛盾。若分配学生分组按照不同的任务去记忆,如:属于“积极”还是“消极”,是否含有部首“忄”,每个词中所包含的汉字数是多少等等。使学生有意地学习这些词,并在相同的时间之后要求被试者回忆这些单词。根据海德和詹金斯的实验结论,回忆结果最好的是按照“积极”或“消极”的感受来评定每个词语的分组,理由是分析加工水平上的差异:判断是否含有部首“忄”或者含有几个汉字仅停留在词的外形结构上,属浅层加工;而判断一个词属于积极色彩还是消极色彩,不仅要思考词的含义,还须进行更深层次的语义色彩的加工,由此形成较前两者更强的语意码,产生更好的记忆效果。
虽然加工水平模型提出后受到各种质疑,有学者认为这种从浅到深逐步加工的假设并不完全成立。但是,许多实验表明,用“深层分析法”记忆信息,确实能有效延长信息的储存时间,提高记忆效率。
参考文献:
[1]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和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