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业农村局消防工作范文

时间:2022-07-28 10:15:32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农村局消防工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业农村局消防工作

第1篇

为贯彻落实区、市、县消防安全会议精神,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措施,维护我县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按照安委办《关于印发2019年XX县“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安委办发〔〕号)的要求,我局在11月份开展了以“防范火灾风险

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119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现将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我县农业领域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我局制订了《XX县农业农村局2019年“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动员部署。同时通过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开展消防知识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大力营造“人人重防火,处处讲安全”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消防知识、遵守消防法规、关心消防工作、参与消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干部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二、加强消防知识学习,提高单位消防安全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我局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消防法律、法规,使他们了解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掌握防火、灭火、火场逃生知识,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三、组织开展消防培训,提高职工自救、逃生能力

11月13日我局邀请鑫政安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中心在我局三楼会议室,组织开展消防灭火、疏散逃生自救培训。专业教官从火灾危险性、预防火灾的措施、逃生自救方法、扑救火灾的方法、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火灾、报火警、组织疏散逃生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练,全方面多角度的让大家学习了消防安全知识。通过此次培训,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消防安全意识、熟悉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落实整改安全隐患

第2篇

一、调整充实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消防安全工作目标

1.人人重视消防、人人参与消防、人人学会消防落到实处。

2.消除火灾隐患,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办公室、实验室、库房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

3.火险隐患整改率达100%。

4.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面达100%。要利用黑板报、宣传单、安全教育课等向全局干部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

5、消防设施、器材完好率达100%。

三、消防安全工作重点

1.加强档案库房管理;加强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根据各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进行火险疏散演练。

2.加强各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配套消防设备,完善规章制度。

3.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全局干部职工消防安全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四、消防安全工作措施

1.加强对干部职工进行《消防法》等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提高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初步掌握消防基本常识和消防技能。落实“一畅两会”(各建筑物所有安全疏散通道畅通,人员会扑救初起火灾、会报警自救逃生)的具体要求。

2.定期召开消防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布置消防工作,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把消防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到每位成员、每个部门,充分调动全局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3.每年召开一至两次消防安全工作培训会。主要对干部职工进行消防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消防知识水平,懂得火灾的起因、火险的预防、一畅两会、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火场自救逃生方法等。

4.每月不定期地派专人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器材及时更换处理。各部门负责人要经常性的对本管辖区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及时派人解决处理。

第3篇

数字化小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202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农字函﹝2021﹞229号)要求,切实抓好“数字三农”专班重点任务“肥药两制”改革集成应用,推动“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建设数字赋能,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职责分工

(一)机构人员

组长:皇甫伟国,负责小组全面工作。

副组长(常务):朱秀丽,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小组日常工作,协调对接相关单位。

副组长:宋兆祥,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子平台、农产品合格证、农业主体生产记录等工作。

副组长:余晓华,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资监管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肥药批发环节大数据统计等工作。

副组长:吴降星,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化肥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化肥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负责农药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农药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

成员:齐敬甲,“数字三农”专班成员,协助组长、副组长抓好各项工作,负责综合试点县创建、试点主体培育,筹办相关活动和会议;负责落实上级交办各项任务,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起草和信息宣传,联系网络技术开发公司做好数字化系统建设。

成员:章雯雯,负责与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的对接联系,做好调度和统计工作,完成各项交办任务。

成员:周宏华,市农业综合执法队联络员,承担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运维管理,组织开展示范农资店的创建验收,做好业务指导和操作培训,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曲龙,质监处联络员,承担农产品质量追溯子平台运维管理,配合开展试点主体培育,抓好农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记录电子台账,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高湖滨,市农技推广总站联络员,承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叠加进数字化系统,会同科教处建立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承担制定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标准和技术导则并导入数字化系统,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吕长淮,负责《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精准管控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建设方案》和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改革项目实施方案》的拟制,负责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和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对接,负责做好系统平台建设招标、实施等工作。

成员: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人员,负责做好需求对接,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与数字化系统开发相关的各项工作任务。

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科教处。

(二)工作任务

坚持从“农民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政府实现肥药双减量”的双向需求出发,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为载体,推动“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落地,加快构建快速响应、高效执行、精准追溯、科学决策的执行链,不断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能和智治水平,打造农业高质高效金名片。

二、指标体系

(一)数字化系统。在系统中设置肥药实名购买活跃度、定额施用活跃度,肥药实名购买活跃指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4个核心指标。前两者用于评价农资店、试点主体“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后两者用于评价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

(二)示范农资店。按照省厅“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评价指标体系(浙农法发〔2020〕5号),体系内包括数字化管理、绿色化服务、规范化经营3个方面共14个二级指标,对符合条件的报省厅认定为“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

(三)试点主体。按照浙江省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绿色资源、绿色管理、绿色形象5个方面,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业大类,差异化设置二级指标的内容及权重,对农业主体进行滚动式评价,在系统平台中以三色图形式展示。

(四)综合试点县。按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实施方案,在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中设置试点创建、制度创新、生产方式、资源循环、生态环境5个方面共25个二级指标,对完成创建的4个区县市报省厅进行分批认定。

三、工作体系

(一)下达计划。印发“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2021年工作计划,明确综合试点县、示范农资店、试点主体等各项目标任务,将数字化系统建设和应用作为强基固本的重点任务。

(二)组织实施。梳理“需求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改革清单”四张清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联系制度,实行“周报送、月通报、季会议、年考核”工作机制,适期召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协调会、座谈会、现场会。

(三)服务指导。依托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建立面向农业主体的“一对一”联系责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现场调研和检查,切实抓好以电子台账记录为重点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四)评价验收。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初评、省级验收”的流程开展综合试点创建评价验收。

(五)考核管理。推动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等指标纳入“五水共治”、乡村振兴实绩、平安宁波等考核体系,根据数据调度情况对区县市考核打分,压实各地政府职责。

四、政策体系

系统梳理“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有的放矢出台《关于开展“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试运行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五、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由两张画像组成,一是从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等维度,勾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画像;二是从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等维度,勾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画像,综合评价各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附件: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附件

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分任务

难点堵点

对策措施

责任单位

“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

在省厅统一建设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中,主体评价等模块以及活跃度、活跃指数等指标仍需完善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根据要求于4月下旬完成相关模块和功能建设

科教处、农业综合执法队、质监处

“肥药两制”改革千家试点主体仍有4家未录入系统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于4月下旬之前,根据各区县市提供的试点主体名单完成数据核查入库

种植业处、科教处

省市县一体化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建设仍需加快

4月底前,将今年的4个“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县率先接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

科教处、镇海区、象山县、慈溪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

宁波以及县市区使用自建平台,还未实现无缝对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负责做好有关区县市农业农村局、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负责开发地方自建平台的网络公司三方协调对接,抓紧落实具体操作方案,4月底之前完成系统转移或者系统接入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区县市农业农村局

在局“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浙政钉、浙里办应用平台上无法直接打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加强与“数字三农”专班对接,推动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接入“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和市政府数字门户,力争4月底之前系统上线并试运行

科教处、局“数字三农”专班

“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

对“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情况掌握不深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重点检查网络连接、系统安装、硬件配套、主体操作等方面,加强对不达标农资店的监管和指导。建立“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退出机制,于年底省厅发文公布农资店验收名单时进行动态调整。

农业综合执法队、种植业处、政策法规与改革处

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水平不高

在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认真开展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培训

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

部分农资店硬件设备老旧,无法正常使用

开展示范农资店建设

农业综合执法队

“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培育

各地提供的“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质量不高,相比于改革要求有一定差距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要求各地围绕生产台账记录,重点清理“空壳”合作社,结合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性家庭农场、数字化工厂建设,重新梳理选定培育对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性政策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产业信息处、政策改革处、合作经济处

大部分试点主体还未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开展生产台账电子记录

5月底前,率先在试点主体上推动合格证制度由主体追溯向过程追溯延伸,切实抓好生产记录电子台账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技推广总站

在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开展数字化系统操作和生产台账记录培训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要求各地于6月底之前落实试点主体“一对一”联系责任制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推动试点主体培育情况作为绿色食品标识认定和产销平台推介的重要依据

产业信息处、农业绿色发展中心

线上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不够

5月底之前在系统内设置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试行标准,按照配套技术导则和重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产品推荐名录提供用药指导和建议。

农技推广总站

“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未在数字化系统内叠加

6月底之前,对接省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在数字化系统实现有效叠加。

农技推广总站

试点主体培育情况缺少评价依据

7月底之前,按照省厅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管理办法并开展滚动式评价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业综合执法队

试点主体化肥减量情况缺少监测调查

11月底之前,制定出台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

农技推广总站

“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

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4月底之前,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五水共治”、平安宁波年度考核体系,每月通报各地工作进度

科教处

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

科教处

 

 

 

 

 

 

 

第4篇

数字化小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202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农字函﹝2021﹞229号)要求,切实抓好“数字三农”专班重点任务“肥药两制”改革集成应用,推动“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建设数字赋能,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职责分工

(一)机构人员

组长:皇甫伟国,负责小组全面工作。

副组长(常务):朱秀丽,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小组日常工作,协调对接相关单位。

副组长:宋兆祥,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子平台、农产品合格证、农业主体生产记录等工作。

副组长:余晓华,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资监管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肥药批发环节大数据统计等工作。

副组长:吴降星,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化肥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化肥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负责农药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农药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

成员:齐敬甲,“数字三农”专班成员,协助组长、副组长抓好各项工作,负责综合试点县创建、试点主体培育,筹办相关活动和会议;负责落实上级交办各项任务,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起草和信息宣传,联系网络技术开发公司做好数字化系统建设。

成员:章雯雯,负责与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的对接联系,做好调度和统计工作,完成各项交办任务。

成员:周宏华,市农业综合执法队联络员,承担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运维管理,组织开展示范农资店的创建验收,做好业务指导和操作培训,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曲龙,质监处联络员,承担农产品质量追溯子平台运维管理,配合开展试点主体培育,抓好农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记录电子台账,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高湖滨,市农技推广总站联络员,承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叠加进数字化系统,会同科教处建立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承担制定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标准和技术导则并导入数字化系统,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吕长淮,负责《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精准管控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建设方案》和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改革项目实施方案》的拟制,负责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和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对接,负责做好系统平台建设招标、实施等工作。

成员: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人员,负责做好需求对接,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与数字化系统开发相关的各项工作任务。

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科教处。

(二)工作任务

坚持从“农民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政府实现肥药双减量”的双向需求出发,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为载体,推动“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落地,加快构建快速响应、高效执行、精准追溯、科学决策的执行链,不断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能和智治水平,打造农业高质高效金名片。

二、指标体系

(一)数字化系统。在系统中设置肥药实名购买活跃度、定额施用活跃度,肥药实名购买活跃指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4个核心指标。前两者用于评价农资店、试点主体“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后两者用于评价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

(二)示范农资店。按照省厅“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评价指标体系(浙农法发〔2020〕5号),体系内包括数字化管理、绿色化服务、规范化经营3个方面共14个二级指标,对符合条件的报省厅认定为“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

(三)试点主体。按照浙江省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绿色资源、绿色管理、绿色形象5个方面,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业大类,差异化设置二级指标的内容及权重,对农业主体进行滚动式评价,在系统平台中以三色图形式展示。

(四)综合试点县。按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实施方案,在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中设置试点创建、制度创新、生产方式、资源循环、生态环境5个方面共25个二级指标,对完成创建的4个区县市报省厅进行分批认定。

三、工作体系

(一)下达计划。印发“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2021年工作计划,明确综合试点县、示范农资店、试点主体等各项目标任务,将数字化系统建设和应用作为强基固本的重点任务。

(二)组织实施。梳理“需求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改革清单”四张清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联系制度,实行“周报送、月通报、季会议、年考核”工作机制,适期召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协调会、座谈会、现场会。

(三)服务指导。依托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建立面向农业主体的“一对一”联系责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现场调研和检查,切实抓好以电子台账记录为重点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四)评价验收。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初评、省级验收”的流程开展综合试点创建评价验收。

(五)考核管理。推动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等指标纳入“五水共治”、乡村振兴实绩、平安宁波等考核体系,根据数据调度情况对区县市考核打分,压实各地政府职责。

四、政策体系

系统梳理“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有的放矢出台《关于开展“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试运行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五、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由两张画像组成,一是从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等维度,勾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画像;二是从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等维度,勾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画像,综合评价各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附件: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附件

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分任务

难点堵点

对策措施

责任单位

“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

在省厅统一建设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中,主体评价等模块以及活跃度、活跃指数等指标仍需完善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根据要求于4月下旬完成相关模块和功能建设

科教处、农业综合执法队、质监处

“肥药两制”改革千家试点主体仍有4家未录入系统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于4月下旬之前,根据各区县市提供的试点主体名单完成数据核查入库

种植业处、科教处

省市县一体化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建设仍需加快

4月底前,将今年的4个“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县率先接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

科教处、镇海区、象山县、慈溪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

宁波以及县市区使用自建平台,还未实现无缝对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负责做好有关区县市农业农村局、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负责开发地方自建平台的网络公司三方协调对接,抓紧落实具体操作方案,4月底之前完成系统转移或者系统接入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区县市农业农村局

在局“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浙政钉、浙里办应用平台上无法直接打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加强与“数字三农”专班对接,推动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接入“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和市政府数字门户,力争4月底之前系统上线并试运行

科教处、局“数字三农”专班

“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

对“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情况掌握不深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重点检查网络连接、系统安装、硬件配套、主体操作等方面,加强对不达标农资店的监管和指导。建立“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退出机制,于年底省厅发文公布农资店验收名单时进行动态调整。

农业综合执法队、种植业处、政策法规与改革处

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水平不高

在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认真开展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培训

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

部分农资店硬件设备老旧,无法正常使用

开展示范农资店建设

农业综合执法队

“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培育

各地提供的“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质量不高,相比于改革要求有一定差距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要求各地围绕生产台账记录,重点清理“空壳”合作社,结合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性家庭农场、数字化工厂建设,重新梳理选定培育对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性政策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产业信息处、政策改革处、合作经济处

大部分试点主体还未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开展生产台账电子记录

5月底前,率先在试点主体上推动合格证制度由主体追溯向过程追溯延伸,切实抓好生产记录电子台账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技推广总站

在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开展数字化系统操作和生产台账记录培训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要求各地于6月底之前落实试点主体“一对一”联系责任制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推动试点主体培育情况作为绿色食品标识认定和产销平台推介的重要依据

产业信息处、农业绿色发展中心

线上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不够

5月底之前在系统内设置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试行标准,按照配套技术导则和重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产品推荐名录提供用药指导和建议。

农技推广总站

“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未在数字化系统内叠加

6月底之前,对接省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在数字化系统实现有效叠加。

农技推广总站

试点主体培育情况缺少评价依据

7月底之前,按照省厅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管理办法并开展滚动式评价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业综合执法队

试点主体化肥减量情况缺少监测调查

11月底之前,制定出台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

农技推广总站

“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

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4月底之前,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五水共治”、平安宁波年度考核体系,每月通报各地工作进度

科教处

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

科教处

 

 

 

第5篇

【关键词】消防工作,形势,措施

农村火灾在全年火灾中占有相当的份量,火灾形势严峻。尤其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中国的农业人口占到全国的70%),如何控制农村火灾的发生,减少农村火灾造成的损失,是我们每一个消防工作者的义务。

农村消防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群众消防意识淡薄。在许多老百姓心中,总认为火灾与自己无关,因而忽略了学习消防知识。其次是由于乡镇领导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消防工作尚未真正延伸至农村的每个角落;在经费方面,地方政府没有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一些农村消防组织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农村火灾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也是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的必然产物,众多的火灾隐患直接威胁着人们生活和财产安全,也为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消防问题,更是沉重的农村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改变农村火灾多发严峻形势的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农村消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去抓。

各级党政领导应牢固树立“预防火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大局意识,要把消防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制定《农村消防规定》,层层签订消防工作责任状,将消防工作责任状签订到村、社、队及村民委员会,并把责任状的具体内容列入到各级党委、政府对村、队及村民委员会的考核验收评比工作中。同时,要切实强化各级政府的消防管理职能,加大对消防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和安全规章制度,明确消防责任人,任务分工到人,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各地区要以乡镇或村、社为单位,按照地域位置、村社布局、人口数量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指派专人负责组织管理,与治安联防队、民兵队伍合二为一或形成联动机制。公安消防大队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应急措施,紧紧依靠乡、镇政府和公安派出所等农村基层组织,监督和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防火工作,加强对农村义务消防队的业务培训,制定农民防火公约等规章制度,每年对消防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提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二、强化农村消防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全力增强农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政府要求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工作,要以农村用火、用电、老居民区等为重点,向村民发放宣传材料、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深入农村组织村民在道路醒目位置和标志建筑上张贴悬挂消防宣传标语,指导村民制作消防安全知识板报。???消防部门及乡镇派出所要针对农村特点,结合消防宣传“四进”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要与新闻、文化、教育、妇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公益广告、宣传栏等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直观的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宣传。重点抓好“两周一日”、重大节日、重点季节和夏秋收期间的防火宣传。

三、合理进行村镇建设消防规划。

目前,农村消防工作的混乱局面从根本上讲是当地经济条件差,消防工作无人抓,消防建设无规划,村镇建房无审验等因素综合造成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以发展的思维和前瞻的眼光来开展农村消防工作。要严格按照《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搞好消防规划和设计,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水源缺乏,道路不畅通等状况,以提高防火救灾能力。

四、抓好基层民警培训,发挥公安基层派出所的作用。

各乡镇派出所是公安队伍的最基层单位,离农村近,对各辖区农村情况熟悉,应该让他们的优势得到发挥,达到“救早、救小、救及时”的效果。一是抓好基层公安民警的消防业务培训。让他们掌握初起火灾和简单的火灾扑救技能,如液化气瓶、电气线路火灾等,使一些火灾被扑灭在初起阶段,不致于小灾酿成大祸;二是抓好公安派出所消防联队建设。公安派出所成立消防联队,配备轻便、灵活机动消防灭火装具,如手抬消防泵,小型消防车。这些装备既经济,在农村又比较实用,它既不会给基层派出所带来经济负担,同时能扑救小火、初起火灾,还可以控制较大火灾的发展。三是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的专兼职消防队作用。管好、用好、协调好他们,充分发挥专兼职消防队在社会消防中的作用。

五、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增强农村初期火灾扑救力量。

各地区可以乡镇或村、社为单位,按照地域位置、村社布局、人口数量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指派专人负责组织管理,与治安联防队、民兵队伍合二为一或形成联动机制。针对农村路窄、水源取用不便的实际情况,配备一些小型但又能自配少量灭火剂的消防车,以便能到达农村各个村组。虽说是少量的灭火剂,但能扑灭一些小型火灾,控制初起火灾的发展,发挥较好的作用。要针对消防车难以停靠农村小河、池塘取水这个实际情况,还应随车配备手抬、推车式消防泵,使农村的各种水源随时都能发挥消防水源的作用。公安消防大队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应急措施,紧紧依靠乡、镇政府和公安派出所等农村基层组织,监督和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防火工作,加强对农村义务消防队的业务培训,制定农民防火公约等规章制度,每年对消防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提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第6篇

【关键词】消防;农村;管理;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消防工作已有了较大发展,为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农村消防安全整体状况还很薄弱,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消防投入,不断改善防火安全条件,切实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以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70%以上的火灾都是由于农村村民用火、用电不慎,违反操作规定、不懂消防常识、疏于防范和管理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加强消防知识的宣传普及,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把农村消防安全理念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成为了当前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经过调研,笔者结合工作所在地的农村消防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农村消防工作格局做一简要阐述,以供借鉴。

一、认清火灾防范严峻形势,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

农村建筑物普遍存在耐火等级较低,消防水源缺少历史“欠账”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不断发生的火灾事故,尤其是亡人火灾事故,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稳定。由于受一些村民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和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农村长期以来形成在房前屋后堆放柴火、炉灰和焚烧杂物等落后习惯仍然普遍存在,导致可燃物、引火源大量增加,极易发生火灾事故。对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把“讲安全、抓经济、促稳定”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村两委到居民小组、从村主干到普通居民、从包片干部到辖区的小企业、小单位,都要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通过查找整改农村消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强化村民和企业单位的消防意识,力争农村各项工作朝着安全有序方向发展。

二、突出重大节日保卫,抓好消防组织建设

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是农村的传统佳节,民间集会游灯,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庆贺团圆、祝福来年风调雨顺本是普通百姓的平常习俗,但寒冬时节风干物燥,伴随用火不慎导致火灾事故的案例时有发生,一些火灾虽然得到及时扑救,但给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轻者村民无家可归,重者极易酿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惨剧。为扭转这一局面,农村党支部、村委会要依托村干部、村联防队和村民积极分子,组建成立义务消防队,并由村治保主任担任义务消防队队长,切实做到“平时防盗护院、战时救火救人”,形成“一队多能”的农村专兼职义务消防格局。同时要配齐义务消防队员的头盔、战斗服、消防靴等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以及灭火器、水枪、水带等基本灭火设施,还要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制作义务消防队的工作职责等制度,并进行悬挂上墙,确保义务消防队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升火灾抗御能力

当前,各地政府都把村道路面拓宽水泥硬化、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带进了千家万户,解决了群众车辆出行和饮水安全的大问题,消防部门要提前介入,把农村消防车道路面承载、消防水源不足、救火时取水难等问题,提请政府一并研究解决。此外,制定“十企联防、十户联防”制度,把农村范围内的企业和村民住宅,按每十家“捆绑”在一起,实现“有火一起救、有难一起帮”的农村网格化消防管理和应急协调机制,避免了火灾等突发性事件面前,企业“各扫自家门前雪”,村民在傻等消防车、消防队的“干等、干着急”尴尬局面,避免延误救火的最佳时机,极大限度地把火灾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营造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工作群防群治新格局,从硬件消防设施和软件机制协调上“双管齐下”,大大提升农村整体抗御火灾事故能力。

四、强化网格化消防管理,杜绝群死群伤火灾发生

各地依托综治平台,完善了以村民小组为小网格、村居为中网格、乡镇为大网格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消防检查巡查制度。通过消防监督员定期下到乡镇举办消防安全网格化培训会等有效形式,由乡镇组织网格负责人、网格巡查员、基层网格员,排查各自辖区内沿街店铺、出租房屋、家庭作坊,及时发现消防隐患,发出法律文书整改,对存在“三合一”等重大火灾隐患拒不改正的场所,提请乡镇和区直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使消防监督工作在农村得到了延伸,弥补农村小场所点多面广、警力不足的现状,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消防安全常识的知晓率、自觉做好消防工作的参与率,从源头上创新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新模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农村重大亡人火灾的发生。

五、推广开办消防夜校,普及农村群众消防意识

火灾重在“防”,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彻底地解决农村消防安全问题。在开展农村消防宣传过程中,要通过村宣传栏、村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分发宣传资料、入户宣传等多种有效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基本消防常识,用深刻的火灾案例教育引导居民,使消防安全工作深入到每个家庭。农村还可结合扫盲工作、企业员工岗前培训等,自发筹建“村民消防夜校”,依托夜校在传授村民读书认字、企业员工上岗培训的过程中,将消防知识、消防常识宣传给广大村民。消防夜校的学生可以是本村辖区内小企业、小家庭作坊的工人,也可以是农村留守的老人、儿童,他们在提高自身消防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农村企业和村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的风险,提升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安全用火用电和自防自救能力。在农村传统节日期间,村里可以利用莆田当地传统“十音八乐”、莆仙戏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编制通俗易懂的消防知识小段,扩大消防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进一步促进农村消防工作有新的进步和提高,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毕瑞华.中国农村消防工作思考[J].公安研究,2006(4):83-86.

[2]卢启华.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J].科技资讯,2006(26):214-215.

[3]王秋.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初探[J].公安研究,2007(1):77-80.

[4]王宏斌.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4(10):21-22.

[5]公安部、综治委办公室、民政部、建设部、农业部五部委《关于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4]57号).

[6]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七部委《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公通字[2007]34号).

第7篇

关键词:农村 防火工作 消防设施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54-01

人们通常认为,城市居住集中,易发火灾,损失大,但事实上县乡村消防任务也不轻。

柴火取暖、燃放烟花爆竹、电线线路老化、烧香请佛,火灾隐患相对较多。同时农村聚居往往比较分散,而且距离消防站又比较远,发生火灾后,又很难及时到达,贻误灭火时机,极易造成严重损失。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 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困难

1.1 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由于传统的文化素质,经济条件等众多原因,农村的安全知识更是少之甚少。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农村对防火知识基本停留在“火要用水灭、起火打119”这种初级阶段。再加上目前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大量老人留守,这进一步加剧了消防安全知识的传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较差,这已经成为农村消防工作“特色”难点!

1.2 建筑布置随意,耐火等级低

农村建筑房屋结构简单、布局密集而且大量存在木质结构建筑,导致农村建筑整体耐火等级偏低。再加上没有统一的规划,建筑随意布置,而且家家相连,导致防火间距不足。与此同时,农村电气线路零乱、、老化,乱拉现象严重。所以农村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极易发生垮塌等事故。

1.3 消防设施落后,消防力量薄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安消防部队的灭火任务越来越大,在加上现有编制的限制,消防部队人员和装备的增加无法跟上灭火和救援任务的增加。按照相关标准,一座消防站的保护面积应为4~7 km2,目前各基层消防大队消防站辖区保护面积均过大,一些边远地区发生火灾,由于路途遥远,很难达到开展效果。而各乡镇,特别是距县城较远的乡镇,大部分都没有按要求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有的虽然组建了,人员素质不仅较低,且未配备基本灭火装备,不能发挥义务消防队应有的作用。同时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不相适应。大部分乡镇没有制订消防专业规划,甚至一些乡镇没有制订城镇总体规划,这就造成了城镇与消防工作的不协调,同步发展,消防队伍,公共消防设施滞后。

1.4 农村用火随意,缺乏制约

农村用火随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各种节日,烟花炮竹燃放随意;二是农村老人大多信佛,烧香拜佛点蜡烛十分普遍,大多都是老太太,而且多数老年人都住在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里,在这些建筑内点蜡烛很容易引发火灾;三是烧垃圾和烧灰施肥普遍。

1.5 农村道路差,容易造成灭火救援迟

农村火灾除了路途遥远外,道路狭窄、道路无法再地图上准确显示,潜在危险较多,民房一旦发生火灾,我们的灭火力量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有的存在甚至根本没有可以让消防车通过的道路,导致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

2 农村防火新对策

农村防火工作一直都滞后于时代经济的发展,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要想一时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根据目前现有的条件,把农村消防的“短腿”补上去。

2.1 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按照目前消防工作机制,我们的防火工作基本只是做到县一级,至于乡镇街道这一级的消防工作我们大多是处于指导阶段,无法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乡镇。农村消防工作跟城市消防工作一样,都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通过立法将我们的消防各项工作切实落实到乡镇街道一级,真正形成全民消防这一工作体制。

2.2 要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农民消防安全意识

根据目前整个消防宣传来看,我们消防的宣传工作大多停留在事故的报道、城市宣传这一层次,农村消防安全宣传少之甚少。而且,我们也知道消防知识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是农村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消防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首先消防部门要利用重大节日、假日、“119”宣传日对农村进行强有力的宣传,采用发放传单、横幅、影视、广播等丰富多彩地宣传教育;其次是各乡镇政府要根据农村火灾的特定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当地普法教育的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农民消防法制观念;最后,是要依托广大的电视媒体,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始终要以提高农村群众的消防素质入手,提升农村消防安全级别。

2.3 加快多种消防队伍建设,填补农村消防力量空白

上文已经提到了,由于武警消防力量受制于编制的限制,在人员装备的扩充上无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各地,尤其是农村方面,要针对农村分布面积广、区域跨度大等客观情况,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消防队伍。依托乡镇街道和村民委员会及公安派出所、民兵、治安联防等组织力量,有条件的可以组建专兼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配备消防车辆和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同时各级政府要在财政上支持对农村消防建设,避免出现农村消防建设成为一纸空文。

2.4 加强立法,将消防纳入乡镇规划

要使农村消防工作走上法制、持续、有序的发展轨道,要制订完善农村消防工作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要根据中国农村的特点,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把消防工作具体内容写入乡规民约。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和村镇建设同步发展的观念,在规划村镇布局和商业网点、居民小区、工业园区等建设过程中,严格依照《消防法》的规定和有关技术标准,把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例如统一设立消防器材室,配备灭火器、手抬机动泵、水带、水枪、灭火器、消防斧等消防设施,重点要害场所配备消防器材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