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范文

时间:2022-01-29 18:34:32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自我探索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认同;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自我认同问题的关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目前国内涉及到自我认同问题的相关图书有542本,但关于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专著却较为少见;自我认同的相关论文共有4000多篇,专门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的论文有425篇,分别涉及到大学生自我认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研究等方面。现将国内研究成果罗列如下。

一、对于自我认同理论的廓清

我国部分专家学者通过翻译相关著作与文献,把西方自我认同理论引入国内,在著作方面,有孙名之翻译埃里克森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罗一静等人翻译的《童年与社会》、赵旭东等人翻译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等等。此外在国内的学术期刊中也陆续刊出国内学者发表的自我认同理论相关论文,其中以孙名之1984年在《湖南师院学报》上发表的《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述评》为开端。

国内部分学者对自我认同的概念论、结构论等方面进行了廓清,在心理学领域以韩晓峰、郭金山在《心理学探新》上面发表的《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为代表,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的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1)最基本的层面,即ego―ideality;(2)个人同一性;(3)社会同一性。已有的研究成果来说,主要集中于对有关自我认同理论某一侧面的探索,如关于本体安全的、关于解放政治或生活政治的、关于现代消费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关于风险社会的,或是对自我认同理论的述评等等。总体来说,现行的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尤其是缺乏把自我认同放在现代性理论背景下的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实证调查集中在心理学领域,多采用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的奠基人玛西亚的“同一性地位”研究方法,将个体自我同一性状态划分为成就型同一性、延缓型同一性、排他型同一性与弥散型同一性四类。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结论按时间先后顺序可罗列为如下几类。

首先,郭金山基于对吉林大学等7个地区10所大学发放的1700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的调查显示,根据年级的不同,同一性成就型大学生分布比例为6.7%15.9%、同一性延缓型大学生比例为60.0%64.7%、同一性排他型大学生比例为10.4%14.3%、同一性弥散型大学生比例为11.2%18.8%。其次,王树青通过整群抽样法,选取了3个地区7所高校的1131名学生进行施测,探索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产生影响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研究发现,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协同发生作用,其中人格、因果取向与自我不一致三个个体内部特征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起基础性作用,而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两个家庭因素在同一性状态中起中介作用。此外,还有学者就人际关系适应对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展开实证调查,进而指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越好,人际适应能力也就越好;反之,人际适应能力的增强也能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力的关系展开实证调查,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与情绪适应、人际适应等社会适应水平存在正相关,即同一性获得水平高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积极的情绪适应和人际适应能力。处于不同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其中与成就型同一性状态显著相关的人格变量分别为智慧、外向、善良;延缓性同一性状态与人格变量相关度最低,这也说明此状态下的大学生人格稳定性最差;处于排他型状态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传统、保守、顺从、缺乏主见等人格特征;而弥散型状态的大学生则表现出孤僻被动、消极悲观、拘束退缩等特点。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调查部分,虽然各位学者在数据上有所差异,但在以下几点上基本保持一致。首先,中国青年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主要还处于延缓期,大部分大学生还未建立起自我认同感;其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是一个波动的过程,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并不等于同一性发展的结束;再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三、关于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学界对引发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原因探讨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①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引发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导致当代青年自我认同危机的出现具有必然性;②网络社会的兴起使得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面临虚拟我与真实我的混淆;③当代社会泛滥的消费文化对大学生个体独立性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个体的自恋或从众心理;④现行教育过程中片面的教育目的、僵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对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忽视。

国内学界对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对策研究主要是从教育理念、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策略探讨,所提出的对策虽然具体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核心思想趋于统一,特别要提出的是教育承认理念对大学生自我认同教育的启示意义尤其值得关注。

四、研究展望

国内各领域学者分别从自身学科视角出发,在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由于学科视角的差异造成在对于自我认同问题的阐释上有稍显片面的嫌疑。未来于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鉴于其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较为广泛,必须采取多学科交叉、多领域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力图做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互补。

参考文献:

[1]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07

[2]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27

基金项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心项目“自媒体视域下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研究”(编号2015B05)。

第2篇

 

搬货物、查资料、看现场、录数据、在中心库盘点物资和现场理货,在配送中心和业务科室之间奔走忙碌……这是亿金公司大学生乔丹丹近一个月的真实写照,她在为自己的创新论文不断寻找“基础资料”。

据了解,临矿集团“青工创新工作法”评选命名表彰活动以来,受青工榜样激励,亿金公司掀起了“论文热”,大学生纷纷“秀出”工作实践中萌发的好想法。为了增加研究成果的含金量,该公司为在职的80余名大学生提供到一线学习机会,鼓励大学生深入到生产现场,掌握翔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利用工作实践充实研究成果,力求研究成果在继承、创新、提升的基础上,服务于公司经营,将企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这样的论文绝不会是纸上谈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公司效益提升是不言而喻的。”亿金公司领导向记者介绍说。通过让大学生“走基层”,引领大学生实现“创新梦”,这是亿金公司在临矿集团“管理提升”理念下的一项新措施,要求大学生俯下身子、贴近实际、在基层、到现场,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来提高论文质量。大学生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就是企业管理提升道路上的“锦囊妙计”,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打开亿金公司邮箱,已经收到的创新论文多达20多篇,皆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次无线条码的研究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将会对公司经济的再提升提供直接效益。”虽然还没有最终完成论文,但信息中心的大学生已经对自己的论文充满自信,“这次论文写作不仅让我重新梳理了大学四年的知识体系,更对理论知识如何服务于现场生产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

“只有亲身实践的才有说服力。通过企业不断引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实现自我的良好环境和平台,为青年人才发展打通渠道,把优秀理论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实现人才队伍培养和公司效益的双赢,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亿金公司领导如是说。

第3篇

                                                                                某公司掀起青工创新的“论文热”

 

搬货 看资料 记录数据 查看现场   在中心盘点一些物资 和清理现场的货物。在配送中心和业务科室之间奔走忙碌……这是亿金公司大学生乔丹丹近一个月的真实写照,她在为自己的创新论文不断寻找“基础资料”。

据了解,临矿集团“青工创新工作法”评选命名表彰活动以来,受青工榜样激励,亿金公司掀起了“论文热”,大学生纷纷“秀出”工作实践中萌发的好想法。为了增加研究成果的含金量,该公司为在职的80余名大学生提供到一线学习机会,鼓励大学生深入到生产现场,掌握翔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利用工作实践充实研究成果,力求研究成果在继承、创新、提升的基础上,服务于公司经营,将企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这样的论文绝不会是纸上谈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公司效益提升是不言而喻的。”亿金公司领导向记者介绍说。通过让大学生“走基层”,引领大学生实现“创新梦”,这是亿金公司在临矿集团“管理提升”理念下的一项新措施,要求大学生俯下身子、贴近实际、在基层、到现场,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来提高论文质量。大学生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就是企业管理提升道路上的“锦囊妙计”,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打开亿金公司邮箱,已经收到的创新论文多达20多篇,皆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次无线条码的研究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将会对公司经济的再提升提供直接效益。”虽然还没有最终完成论文,但信息中心的大学生已经对自己的论文充满自信,“这次论文写作不仅让我重新梳理了大学四年的知识体系,更对理论知识如何服务于现场生产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

“只有亲身实践的才有说服力。通过企业不断引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实现自我的良好环境和平台,为青年人才发展打通渠道,把优秀理论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实现人才队伍培养和公司效益的双赢,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亿金公司领导如是说。

第4篇

(一)确立科学的论文写作理念

马哲认为,矛盾既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这就启示人们,论文写作作为一个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问题而试图对其给出科学认识或合理解决问题的活动,无疑须将“及时发现问题、深刻揭示问题和完美解决问题”视为写作者应该确立的写作理念。该理念表明,论文写作既要正视和分析问题,更应探索问题的妥善解决方式,因为任何不能在及时发现和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去完美解决问题的论文写作,即使它创造性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及规律,但如果此写作活动只是片面地追求合规律性的科技价值而不追求合目的性的人文价值,该写作活动就会因背离了“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一写作的真实追求,而难以成为人们普遍认可和欣赏的高质量论文。

(二)提供必要的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写作方法是为完成论文写作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或程序。在论文写作中,尽管写作者会采用一些具体的写作方法譬如分析与综合、想象等,但由于一些作者受形而上学思维的影响,这些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往往呈现出单一化或固定化的倾向。而马哲思维强调用整体、联系、系统和变化发展的视野来对待写作,可以为写作者提供必要的写作方法。

(三)指明具体的论文写作路径

首先,马哲的唯实思维和辩证思维为论文写作指明了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也指明了写作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唯实思维提醒人们,论文写作只有在尊重论文创作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得以顺利展开。辩证思维则告诉人们,论文写作只有运用辩证思维,突破单一性,实现多样性,突破孤立性,实现整体性,才能达到写作目的。其次,马哲的实践思维为人们标识出了一条“在写作实践与写作计划辩证关系的展开中完成写作”的路径。论文写作是一个“写作实践—写作计划—写作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人们只有沿着这一写作路径,才能逐渐接近写作目标。

(四)激发积极的论文写作精神

首先,马哲的实践思维和唯实思维,能够让论文写作者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拥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写作精神,使写作者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和臆想之中。其次,马哲的矛盾思维能让论文写作者在承认、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拥有寻根究底、勇对困难的开拓精神,使写作者能够把那些人们不大追究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大胆的怀疑和追问,为设计新的写作方案找到突破口。最后,马哲的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能让写作者拥有对其写作的前提、基础、方法、过程或结论等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写作者以独立思考取代人云亦云、以自主建构取代依葫芦画瓢所必需的。

(五)促成有独创的论文写作成果

马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哲学,其思维特征与致力于形成独创性学术理论成果的论文写作,在尊重实践、注重批判及反思等方面是一致的,这使得马哲思维一旦融入论文写作中,就会让写作者在立足实践的同时,一方面能够展现自觉进取的意识和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将自己置于写作主体的地位,另一方面能够以实事求是、批判反思的态度去尽力发挥其作为写作主体的创新能动性,使论文写作目标由可能变为现实。这对于提升论文写作者的能动性并促其形成富有独创性的论文成果,无疑具有现实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论文写作中的哲学思维缺失状况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马哲思维运用状况,笔者经过对湖南理工学院365名大学生的论文分析及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马哲思维贫困”的现象,马哲思维的缺失状况令人担忧。

(一)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的缺失种类较多、缺失程度较大

实践思维、唯实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和反思思维是五种常见的马哲思维。为测定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运用这五种思维的程度,笔者将它们被运用的程度设定为四个可参考的项,即“运用很充分”“运用比较充分”“运用不大充分”“运用毫不充分”,并分别记4、3、2、1分。按照这种方法对大学生论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五种马哲思维在论文中运用程度的平均数值分别为2.89、2.90、3.08、1.10、1.00,其均值大多处于1分至3分之间。这说明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的缺失种类较多,而且马哲思维的运用程度都欠充分。

(二)大学生论文写作中马哲思维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有效的马哲思维教育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给每一个影响马哲思维教育的因素子项列出了四个可选答的项“很认可”“比较认可”“有点认可”“不认可”,并分别记4、3、2、1分。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马哲思维有效教育的因素按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体现为:(1)教师因素,包括马哲思维教育内容缺乏,马哲思维教育方法不当,马哲思维教育与论文写作教育脱节等,影响均值为3.54分;(2)学生因素,包括学习马哲思维无兴趣,不用心把握马哲思维,不主动在论文写作中运用马哲思维等,影响均值为3.52分;(3)学校因素,如不重视马哲思维教育在论文写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影响均值为3.39分。如果各因素分值在3分以上的为影响大,4分以上的为影响很大,那么可以看出,这三大影响因素的均值都处于影响大和影响很大之间,说明教师、学生、学校都是影响马哲思维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这就告诉我们,如果马哲教师只是一味强化其教育的德育功能而疏忽其论文写作的教育功能,或者大学生学习马哲思维态度不积极,或者高校不善于处理马哲思维教育与论文写作教育之间的关系,那么都将极大削弱马哲思维教育培养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功效。

以提升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对策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培养大学生的马哲思维以提升其论文写作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已迫在眉睫。恩格斯曾经告诫人们:“哲学思维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2]465问题是,我们在加强马哲思维教学的同时,切忌泛泛而谈,而须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有针对性地安排马哲思维培养内容

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如自以为是、探究问题能力不足、满足于即时求解等问题,借助相关的马哲思维教学,让大学生把握论文写作的技巧。其一,学会对论文写作的正本清源。马哲的唯实思维和实践思维主张人的思维必须与客观实际保持一致,并且强调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唯一活水源头,为人们写作论文给出了“本”“源”问题上的答案。所以,在马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揭示唯实思维和实践思维的科学性、客观基础和必要性,引导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尊重客观实际和实践,自觉摒弃神秘主义、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以确保自己的写作活动能够立于可靠之本、始于本来之源。其二,擅长对论文写作对象的穷根究底,即将写作对象所涉及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或第一原因发掘出来,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为此,教师可以运用马哲的辩证思维,如整体思维、联系思维和矛盾思维启发学生。其三,在论文写作中展示具体理性。为了帮助大学生揭示论文写作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应特别向大学生阐明马哲在揭示自然界、人的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时是如何运用“从抽象到具体”这一辩证逻辑思维的,使大学生面对论文写作对象时能够从对该对象的感性认识出发,经抽象思维,形成对其某一特性的简单理性认识,再通过拓展和深化,达到对该对象诸多特性乃至本质或规律的复杂理性认识。实践证明,大学生只有经常接受辩证逻辑思维的训练,其在论文写作中才能不为细枝末节所惑,而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求解出写作对象的本质与规律。其四,精于对论文参考文献的理性批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对参考文献予以理性的质疑和评判,既善于发现其不足,又要确保其合理性,使大学生自觉摆脱落后观念的束缚,培养其运用参考文献的能力。而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这一能力,教师有必要向他们阐释马哲是如何运用实践的武器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等哲学思想进行深刻批判的,使他们在领悟马哲的卓越批判能力之后,也能精于对参考文献的理性批判。其五,反思。对基于批判他人文献而形成的论文,作者要进行合规律与合目的的自我批判,自我反思,以进一步完善论文思想。

第5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答辩制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7-0170-02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呈现德育教育具体化、有形化,这是摆在高校育人工作面前的命题,这就要求高校育人工作既要遵循教育规律,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又必须通过路径创新,在方法、内容、形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云南中医学院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2013届本科毕业生起,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为什么要在毕业生中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呢?基于云南中医学院对300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选用毕业生时,录用原则排在前列的是“思想品德”。然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还有许多不足,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形式单一、方法简单、目标空泛等问题。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为创新德育评价形式提供了一个平台,毕业生通过德育答辩的形式,梳理、总结、汇报、提交大学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完成情况,获得学分,原则上德育答辩不通过者不准予毕业。

一、德育答辩的基本概念

德育答辩制度是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德育答辩是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德育方针贯穿始终的主要体现,是毕业生通过梳理专业学习、身心成长、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收获、得失及感悟,在总结中反思与成长,是对学校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毕业生德育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推行德育答辩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创新

党的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践行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具有建设性和探索性的意义。

(二)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凸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德育实践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质量,学校规定每个毕业生都要有教师指导,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参与德育答辩工作的不仅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还有校院领导、专业课教师、机关工作人员,从2013年至2016年,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指导教师已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45%,这样的全员参与,大大提高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推行德育答辩制度是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体现

德育答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德育教育有形化、可视化的具体体现,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德育答辩要求学生按照相关规定格式,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专业学习、思想道德、身心成长等教育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形成德育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用答辩的形式进行陈述,同时接受提问并作回答,由答辩评审委员会综合其平时表现,就其德育表现做出评价。毕业生通过德育答辩这个平台,可以多角度审视自我,总结成败得失,为走好新的人生征途、开创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三、德育答辩制度开展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学校党政把开展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作为检验全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手段,专题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同时还制订了《德育答辩规程》、《德育答辩论文撰写规范》、《德育答辩成绩评分细则》等相关配套文件,为开展德育答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校院两级在工作中,领导重视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动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协调配合到位。均成立“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委员会”,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负责协调指导和具体工作。学校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条件保障。

(二)精心组织,全员参与

整个答辩共分为宣传动员、论文撰写、交流答辩、总结整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明确提出时间节点要求,校领导多次到二级学院检查指导,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了答辩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制定了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提纲、德育论文撰写规范、德育答辩鉴定表、互评表等,为规范德育答辩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三)过程管理,严格要求。

1.严格遴选指导教师

德育论文指导教师按照专业论文基本要求,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教师与学生深入交换意见后确定题目,指导开题撰写,及时审读评阅。不少指导教师与学生多次面对面交谈,或在网络上保持密切交流,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总结得失。

2.严把论文质量关

要求德育论文力求用准确精练的语言,通过自我总结、交流、答辩等互动过程,促使学生对自己大学生活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反思,总结经验与体会,分析成功与失败,剖析优点与不足,许多学生还为自己制定了短期或中长期的生涯规划和努力方向,进一步理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为端正学风,明确要求论文务必本人原创,抄袭者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3.强调正面引导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明确规定对每名毕业生的德育总结陈述和答辩中存在的偏颇问题,专家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基本要求,及时纠正,以理服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4.注重总结,典型示范

推荐“优秀德育论文”印刷成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

(四)创新举措,成效显著

推行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制度,可真实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有力推进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构建,充实了毕业教育内容,对毕业生实现成才梦想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德育答辩制度的创新举措,引起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社会舆论的良好反响。应邀出席学校德育答辩工作总结汇报会的省委高校工委领导在现场点评时指出,“德育答辩给同学们的人生留下了一个很深的记忆,给他们注入了人生放飞理想与希望的动力。通过这样一个答辩过程,开启同学们的心智,传承医术,锻造品德,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一次人生境界的再提升,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成为当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应积极倡导和推广”。新华网、凤凰网、云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及新华社云南分社分别报道了云南中医学院的德育答辩工作。

四、完善德育答辩制度的思考

德育答辩制度的推行应重在过程,应贯穿大学四年、五年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其延伸至各年级的學生中,大学一年级进行德育论文选题开题、大二大三进行德育实践回顾、毕业班进行德育答辩。通过对低年级学生参与到德育答辩工作的调查得知,许多学生通过学长、学姐的感悟,清楚了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明白了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对教师来说,学生在德育答辩过程中的自我剖析,是通过其他渠道很难了解到的,特别是为辅导员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平台,大一的选题开题、大二大三的实践回顾、毕业时德育答辩,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凸显“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德育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融合入学教育、日常教育和毕业教育“首尾相连”的全程化,将德育答辩制度贯穿学生教育的始终,最终形成全过程德育教育常态化。其次,适应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新常态,积极探索推行德育答辩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把德育答辩制度的推行作为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推行德育答辩制度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而是着眼于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整体构建,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各方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德育答辩制度会日臻完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独明,李景国.论德育答辩体系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01-102. 

[2]张海燕,饶亚林.德育答辩——创新大学生德育评价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134-136. 

[3]张立忠.德育答辩: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1,4:59-61. 

第6篇

关键词:自我效能;职业决策;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综述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2000年以后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已有的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有很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应用前景,可以依据它来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可以把它作为职业咨询的工具,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职业自信心状况,可以作为职前培训和学生职业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手段,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因此,应唤起高校职业指导者及其他有关人士的关注。本文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及国内研究进展加以回顾,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概念界定

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先由Bandura, A.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①。自我效能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职业自我效能便是自我效能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②。职业自我效能是一个总称概念③,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某一职业所规定的有关内容(如该职业所需教育,某种具体职业任务等)能力的信念;另一方面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如职业决策、职业找寻等),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④。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就属于后者,它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而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making),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乔普森(Jepson,D.)⑤,他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public commitment)。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领域,继而发展出了现在的职业决策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决策过程的研究、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影响决策因素的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属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Yun-Cheng Wei和O’Neil曾提出:职业决策过程受五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家庭因素,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社会因素,包括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的影响、大众媒体;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缺乏决断能力、角色冲突;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兴趣、态度、成就动机;环境因素,包括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最终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期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Hackett和Betz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中的问题。1983年,Taylor和Betz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并指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⑦。随后,他们编制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CDMSE),主要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指导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对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他们的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1994年,他们对量表进行了修订。1996年,他们又编订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式”(CDMSE-SF)。目前该量表已成为我国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

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的介绍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还很鲜见。笔者以“职业自我效能”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学位”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主题紧密相关的论文共有十篇,现简要介绍如下:

2001年,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大的龙立荣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研究是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 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的项目特别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作为整体判断使用较好。但是由于该测验的修订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扩大样本,以获得常模数据,这是今后尚需解决的问题⑧。

在此基础上,彭永新和龙立荣又进行了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⑨。方法仍然是参照CDMSE量表,依据对高中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抽取湖北省8所中学高三年级的75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研究结论证实,该量表可以作为高中生选定大学专业出现困难时的诊断工具试用。但该测验编制仍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修订范围不够大,需要扩大样本。

2003年,浙江大学的李莉、马剑虹⑩进行了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该研究采用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CDMSE量表,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但是,文章并没有运用归因理论深入探讨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爱华(11)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的关系展开研究。该研究从成就动机的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探讨了大学生群体中目标定向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表现特点,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选择范围的关系。该研究的结果提醒我们,高校职业指导应唤起对目标定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的关注。

2007年,吉林大学的吴韬(12)进行了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该研究通过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和择业焦虑各维度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但该研究只从择业焦虑及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所以整体预测能力不强,而且只得出了择业焦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负相关关系,讨论不够深入,缺乏因果关系模型的支持。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的郭敏(13)也进行了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该研究拟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这一视角探讨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分析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她借鉴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此以外,团体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咨询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也初露锋芒。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斌(14)在他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该论文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协助女大学生克服职业发展上的心理障碍,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王金良(15)在其论文中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他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的现状出发,从实证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团体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此外,上海师大的曹丽丽(16)进行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咨询研究。该文也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团体咨询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效果。

四、研究趋势

从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来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该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梳理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的缺乏和研究手段的局限,上述的诸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将是我们面临重要课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积极关注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群体如女生、人文学科学生、农村生源学生和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的职业辅导。抽样涉及面也可以更广些,研究对象不一定只局限于学生群体,可以扩展到其他人群。比如,下岗再就业的工人等。这样,不同群体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更能说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另外,以CDMSE为依据,可以编制更多符合我们需要的相关量表,并建立全国常模和地区常模。

而且,对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可尝试采用更为先进的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深入探明各因素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结构和特点,并据此进一步研究可采用哪些有效的改进方法。

随着心理科学和职业指导学科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为完善的研究来填补该领域的空白,推动其更大的发展,从而为人们的职业选择提供更为实际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22-26.

[2]Patrick F Feehan, Joseph A Johnston. The self-directed search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999, 7(2)147-162.

[3]郭本禹,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53,(5)130-137

[4]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Jepson D.A. 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n vocational behavior: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A]. Brown SD, Lent RW. 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C].New York: Johns Willey &Sons, 1984.194-195

[6]Yun-Cheng Wei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in selecting programs in graphic communication [J].New York University, 1994

[7]Gati I, Krausz M.A taxonomy of difficulties in career decision-making [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96, 43(4)510-511

[8]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38-43

[9]彭永新,龙立荣.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3)175-177

[10]李莉,马剑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4)3-6

[11]徐爱华.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吴韬.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郭敏.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李斌.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第7篇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