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1 11:23:52
序论:在您撰写研究性学习方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法。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一、 选题
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选题。从众多未被认识和需要研究的问题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就叫选题。选题也是一个学习、思考、创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选题的目的是要回答“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及“有无研究可能”等问题。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过程包括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明确研究方向、界定研究内容等环节。概括起来说,这些环节要围绕两项任务展开,那就是提出问题和确立课题。
研究兴趣、基础知识、合作伙伴、指导教师、研究时间
二、 设计
经过选题阶段,明确了“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接下来就是通过研究方案的设计回答“怎样研究”的问题。是对研究内容的推敲和界定;是对研究过程的分析和设计;是对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的预测和防范。确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调查法、试验法、观察法、资料研究等等)。明确任务分工和活动步骤
三、 过程
注意事项:
避免两个错误倾向。一是先验论,头脑里先有一个铁定的结论,调查知识为了搜集符合结论的材料。另一种倾向是指罗列现象,写了一大堆庞杂的材料,但没有分析归纳,这样的报告毫无意义。收集材料要实事求是,力求全面、充分。
四、 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成果是多样的,所以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也就是多种多样的了。可以是宣读论文、展示课件、演示实验过程、展示发明、课本剧等。
多用数字图表,少用模糊语言。能量化的量化,尽量用图表显示,给人清晰、明确的印象。
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的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法。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一、 选题
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选题。从众多未被认识和需要研究的问题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就叫选题。选题也是一个学习、思考、创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选题的目的是要回答“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及“有无研究可能”等问题。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过程包括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明确研究方向、界定研究内容等环节。概括起来说,这些环节要围绕两项任务展开,那就是提出问题和确立课题。
研究兴趣、基础知识、合作伙伴、指导教师、研究时间
二、 设计
经过选题阶段,明确了“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接下来就是通过研究方案的设计回答“怎样研究”的问题。是对研究内容的推敲和界定;是对研究过程的分析和设计;是对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的预测和防范。确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调查法、试验法、观察法、资料研究等等)。明确任务分工和活动步骤
三、 过程
注意事项:
避免两个错误倾向。一是先验论,头脑里先有一个铁定的结论,调查知识为了搜集符合结论的材料。另一种倾向是指罗列现象,写了一大堆庞杂的材料,但没有分析归纳,这样的报告毫无意义。收集材料要实事求是,力求全面、充分。
四、 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成果是多样的,所以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也就是多种多样的了。可以是宣读论文、展示课件、演示实验过程、展示发明、课本剧等。
多用数字图表,少用模糊语言。能量化的量化,尽量用图表显示,给人清晰、明确的印象。
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的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1、充分阅读:阅读不是简单地读课文,而是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有目的地完成个体学习,让学生了解一切显性知识和简单的隐性知识,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可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朗读指导让每个学生读出个性、读出情感,真正让阅读成为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发现问题:怀疑是获得新知的源泉,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学生个体阅读的基础上,及时抓住学生疑惑的地方,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3、探讨研究:学生对发现的问题的研读,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个人,教师在这当中既可作为一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教师活动 评价方案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来一直被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所关注的一项学习方式,包括教材的编排也为其作了准备,特别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专门创设一些课后思考或者讨论环节的内容,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对于常规的阅读,原来的教材和教学方式已经做到很好,但是对于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是新课改中一直提倡和强调的,需要老师在引导和鼓励下提高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就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教师引导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成果。
陶行知于1937年7月在重庆合川县草街子凤凰山上的古圣寺创办了育才学校。当时育才学校设立了“育才幼年研究生制”,招收幼年研究生27人,并在各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题研究。其中课题丰富,比如从残碑断砖以及和尚坟墓中考证古圣寺的历史,研究苏德战争等等。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忽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他看来“教学做”应该是统一的,这也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要求充分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扬创造和实践的精神。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要“教学做合一”,说的就是教师主导的“教”,学生主体的“学”,实践的“做”的统一。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为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方法论。
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想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活动必须符合要求且做到合理有效。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如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知识整理与信息资料的收集能力、处理和判断等。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等。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以评价“中学生近视”课题为例,要注重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积极度,以及在遇到问题时,表现出的解决问题和处理判断的能力,综合评定一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研究性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而不是主体,这一点一定要明确。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获取知识的多渠道多途径,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即所谓的“学以致用”,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风气和良好的学习技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要做到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如遇到的困难、有什么需要等,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有重点的指导。总之,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思想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做。不要设定所谓的“答案”,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淡化结果的关注度,转向对过程的体会,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师生之间的互动与默契,在引导与主动学习中达到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00. 6.
[3]石中英.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性质.课程・教材・教法2000.08.
[4]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国教育学刊.2001.1.
[5]李萌龙.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2006年第3期
[6]《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主要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一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研究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分工协作。
1.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设置
(1)高中三年内学生需要完成3-5个研究课题或项目,获得15学分。
(2)为获得研究性学习活动的15学分,学生在高中三年中需要完成270课时的学习活动,即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上学期,每周3学时,时间安排一般采用“1+2”的形式,即一节课单独排,用于集体指导、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任务的分工等活动,另2节课连排,用于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实践、交流与展示等活动。此外,还可以采用半天连排,或者一学期中某些周次分散安排、其他周次利用几天时间集中安排等方式。
对于有些课题研究无法在学校教学时间里统一安排,而必须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在校外进行的活动,学校课程管理部门和课题组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并做好相关的管理、保障工作。
建议高中一年级拿出—定的学时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通识培训,让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学习选题论证和资料综述。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1-2个大主题,长周期的项目研究。高中二年级每位学生开展1-2个大主题、长周期的项目研究。高中三年级学校可根据实际自主安排,建议从建构思维模型、改进学习策略等方面选题,并安排一定时间,用来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价和学分认定,同时为部分学生补修学分提供机会。
2.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方面。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植物保护、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研究等。
(2)社会方面。如社会关系研究、企业发展研究、社区管理、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
(3)自我方面。如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研究、中学生行为方式研究、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与师生关系研究、学生(来源:文秘站 )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研究、班级制度与文化研究、社会适应性研究等。
3.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1)可行性。根据学生自身已有知识经验、认识水平以及学校和社区条件确定研究课题。好高骛远的选题,会导致研究难以开展,对此必须加以重视。
(2)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的确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3)生活性。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身处其中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密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事物,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融合。
(4)实践性。强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健康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形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个性。
(5)综合性。一般情况下,一个课题的研究内容会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它可能是以某学科为主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考察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无论是自我问题、自然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在一个课题的研究中都应对自我、自然、社会作整体关注,通过综合性课题的选择,整合学习内容与方法,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在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的内在价值。
(6)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研究”仅仅是方式,落脚点还是“学习活动”。当学生选择了一个研究课题以后,采用什么样的研究视角、研究目标、研究的切入口、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的结果如何呈现等,应该有较大的弹性。
4.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的开发策略
(1)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开发各 种教育资源,设计活动内容。在校内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社会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素材,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要注意选择和利用一些时间性、季节性较强的事件,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活”的资源。
(2)逐渐积累,形成研究序列。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没有“教材”,但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同一学生(小组)三年当中研究的问题要形成一定的系统,要适当照顾到“自然、社会、自我”三种取向的内在平衡;不同年级以及全校所有学生所研究的问题也要保持一种合理的关系,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发展差异,避免简单的重复,避免层次安排上的混乱。
(3)适应学校和地区差异,形成自身特色。引导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一方面要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一方面要依据学校自身的办学传统和资源优势,构建有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研究内容体系,使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4)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要注意在相互借鉴、类比学习中得到启发,共同提高。鼓励邻近学校特别是同一社区中的学校开展较为紧密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5.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教研组长和全体教师。
6.实施步骤:
a)培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评价策略;
b)选题及组成小组;(学生自选或指导选题)
c)成立班级学术委员会;
d)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网站界面设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9-0073-02
研究性学习这个概念在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来了。但就算到今天,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程度到底有多高,也还是个问题。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我早有耳闻,也在实际教学中用过其中的一些方法,如分组学习、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等。但真正系统而全面地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在一次继续教育的远程网络课程中。从那之后,我试着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融入到自己所教的实际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意在分享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1]研究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获取关于探究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以个性健全发展为根本,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实际是[2]“学生中心说”理论的一种教育实践。因为在学生中心说主张:在教学要素结构中,学生是中心;在教育内容的范围上,经验是中心;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活动是中心。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正好与上述观点基本一致。
1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制作是一块重要的内容。我承担的“网页美工设计”课程主要讲解网站的界面设计,是一门必修主干课。由于我校正在进行项目课改,即通过项目的方式来学习相关软件的知识和技能。我精心选取了几类在界面设计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典型网站作为项目,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项目来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这里我将以网上商城这个项目为例来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因为网上商城跟电子商务专业结合最为紧密,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网上商城这类电子商务网站的页面布局和配色要点,掌握Photoshop软件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利用网络等各种工具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的能力。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探索和创新,用指定的内容素材设计出某网上商城的网站界面,包括网站的主页、一级页面、二级页面。
2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的和方法可按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或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来进行阐述。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见表1[3])。
3参与者特征分析
参与的学生处于高中年龄阶段,对电脑、网络使用普遍比较熟练,能较好地利用这些工具收集资料和信息。由于这是本课程的第二个项目,学生之前已经做过一个简单的项目,对Photoshop软件有一定的基础。由于这个项目内容较多,学生之间又有个性差异,因此最好分组完成,分组时要注意均衡搭配,以保证任务的完成。
4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目标:
1)了解网上商城的界面特点(从内容、格局、配色等方面)。
2)组织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出某网上商城的网页界面,要求界面整齐、美观、大方、内容充实完整,首页和子页在设计风格上协调统一配套。
为了达成以上的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分为以下研究内容:
1)指导学生分别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浏览室等途径收集具网上商城界面,经过类比、总结出这类电子商务网站的界面特点;
2)以自由组合和调配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完成网上商城的界面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工,老师加以指导和监督。
5资源准备
1)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资料室、图书室。
2)软件:部分同类型的网站界面、Photoshop、ACDSee、Word、PPT等。
6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为了更加明确、有条理地表现该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我将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活动内容见表3:
7总结与反思
以上的教学设计方案,我在11级电子商务专业的网页美工课程中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自身的心得体会:
1)在本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自己查阅、搜集资料,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充分体会到研究性学习的乐趣,使大部分学生由被动的“等老师教”向主动的“自己学”成功转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较好,与专业非常对口,加强了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了解。
3)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及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4)本项目给定了网站的内容(即大家都必须将同样的内容放到网站上),增强了可比性,为最后的评价奠定了好的基础;但本项目并没有给定样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不同的版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标准,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使完成好的学生获得认同感和成功感,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学生也得到了改进意见,可以通过修改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 研究性学习 方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94-01
在高中教育领域,研究性学习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着眼于为学生创造终身受用知识技能的方法,恰好反映了教育的基本诉求与时代的发展脉络。事实上,在教育部门所下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里面有明确规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宗旨的基础性与应用性兼备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基于这种认识,如何在常规的课堂中添加非常规的做法?研究性学习成为首要的考虑途径。
一、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来讲,研究性学习富于活动意味,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认知与处理,有师生交流、探讨的内容在里面。如果教师不能认识到这种活动化特点,只从单一认识活动角度进行处理,并把教学活动从生命活动中剥离开来,那么就无法处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应当承认,教学中确实有认识过程存在,认识过程是教学的基础,但是绝不能因此用认识过程限制发展潜能的塑造。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是人的成长过程,应当是与生活结合在一处的,教师对于教学本质的认识与利用转变,恰好表明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终结,新型师生交流、探讨模式的开始。其次,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结合更加紧密,与其说教与学双方在实施教学活动,毋宁说是在创造一种生活,教学并非知识传播的手段,而是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三,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更加强调教学双方的对话交往关系,基本不会发生课堂上教师独白的情况,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种对话交往关系的深刻状态。教师要做的就是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走向动手能力塑造、应用能力引导。
二、动手能力塑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中,有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效果如何,则要看学生动手能力达到何种程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融入研究性学习的因素,目的在于变革既有模式下课堂、教材、教师一体化,却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情况,使学生具备接受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另外,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因为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只有研究性学习才能不会导致学到的知识转眼即变成无用之术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教师应当将课堂时间留出一部分,用于学生的自主发挥,让学生敢于按照自己想法实现探索,像平面设计、绘图、简单运行程序编写等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尝试。比如有些学生对平面设计发生兴趣,即可以借助平面设计工具进行广告图片设计。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与互联网,而互联网这一巨大信息库本身即拥有无比丰富的矿藏,这些优质资源能够给教学带来海量的信息。教师自行查阅或者指导学生查阅互联网,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狭隘学习观念,支撑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究活动中去自主培养动手能力。
三、应用能力引导是研究性学习的方向
除了增强动手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带领学生深窥研究性学习的堂奥,目的是使学生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否则,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点缀,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应用能力引导是研究性学习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兴趣,而不是由教师给予学生兴趣。比如,在接触Word办公软件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制作简历的机会,让学生在完成个性化简历时主动寻找问题、处理问题,主动探索出一条与自主学习过程相适应之路。其次,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融入一些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现场处理,比如,成绩单的制作、课程表的安排,择优用之,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与竞争意识。第三,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一方面,信息素质的培养是另一方面,让学生以良好的素质应对日益复杂的信息化环境,比如,我们可以设想,若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游戏、用于病毒制作,那么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又有何用呢?教师需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添加一定数量的口头警告,让学生把握好信息的应用度、方向,切忌出现虽然兴趣产生但滥用的情况。
四、结束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面极广。只要教育资源背景是开放的,学生主体地位是明确的,研究性学习发挥的作用一般优于其他学习模式,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鲜活。借助亲身实践、亲身研究,学生能够充分感知并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以及方法技巧。而教师所要做的,正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