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原则范文

时间:2023-01-16 09:24:11

序论:在您撰写教学原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学原则

第1篇

1、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教学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3、中国古代教育家对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教学原则:启发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相长原则;量力性原则。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2、教学原则对教学规律的反映不同于教学原理。这种反映不是对教学客观规律的直接反映,这种反映取决于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深刻程度,从而对教学原则的研究表现出了一种“众说纷纭”的现象:

第一,在同样的教学规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原则。

第二,由于对同一客观的教学规律认识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学原则也不相同。

第3篇

一、因材施教,关注差异。

学生存在差异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事实。随着无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外来民工涌入我市,无锡地区的许多学校都面临大量外来民工子女入学的问题,我校的外来民工子女已占在校人数的三分之一。学生的差异性随着这些外来民工子女的加入就更加突出。学习基础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行为习惯的差异等等使教师面临着新的教学问题,并接受着新的考验和挑战。于是因材施教,关注差异成为我校管理的目标,并要求在各科教学中加以落实。教学中我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在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保全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底”,但不封部分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的“顶”,从而使参差不齐的学生一个不少地获得不同的发展。具体来说我是这样操作的:

1、分层作业,殊途同归。为不同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课堂作业避免一刀切,提供A、B、C三组有梯度的作业题,让学生自己选择,这样既能降低基础差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保证他们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从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又能帮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在选择题目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己选择,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挑战,我经常暗暗地给学生提醒鼓励,让他们在不断调整选题类型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

2、课堂提问精心安排。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更需要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的参与。但教学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承受着因基础差而带来的学习困难大的压力,所以面对老师的提问,他们更担心被老师、学生冷落、歧视而游离于问题之外。因此,教师更要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备课时能为这些基础差的学生专门设计一些问题,课上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他们,并多预设几步,当他们思维受阻时多一些引导鼓励。

3、课前辅导,指导学法。“学缘于思”,如果课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想一想,课堂中他们就往往能带着问题学。每次新课前,我总要带领学习困难的学生先预习一下与新课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新课中相应的知识点,带着他们想一想、问一问、做一做,以此排解他们接受新知的困难,帮助他们创造在课上良好表现的机会,不断赢得其他同学的青睐,从而使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倍增。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他们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二、因势利导,探引结合。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我认为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和核心是要确立好探究点和处理好学生探究与老师引导的关系,学生探究空间的大小,探究目标的确立,老师在学生探究中的导引方法,切入时机等都要在备课时精心预设,做到“探”中有“引”,“引”中有“探”,探引结合,相得益彰。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我是这样处理课堂中的探引关系的。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在学生学过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很容易受前面知识的影响,把旧知迁移到新知探究中来。教学时,我就顺应学生的思路,出示“2、3、5”三个数字,先让学生把3个数字排列成三位数,要求分别能被2和5整除,学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接着我提出问题:“这3个数字能组成被3整除的三位数吗?如果能将是怎样的三位数?”结果全班学生几乎都想到了“253”和“523”两个三位数,但学生在检验中很快便发现这两个数不能被3整除!此时,接下来的探究目标定位就非常重要。教材提供的情境是让学生通过用计数器拨珠来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但我觉得这样的探究引导仍然是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做机械操作,思维强度不够,而且这种探究思路不可能来自于学生,学生只知道老师让我这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研究。一般情况下,学生是想不到借用学具去探究能被一个数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只会从数的本身去关注它由哪些数字组成,怎样排列等。所以我顺着这样的思路,把探究确立在从数本身进行研究上,当学生发现“253”和“523”不能被3整除,而且不管怎样排列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都不能被3整除时,学生提出要“换数”。于是我把其中的“3”改成“4”,让学生用“4、5、3”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结果学生发现这三个数字不管怎么排,组成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该数由哪些数字组成有关。接着,我让学生观察能被3整除和不能被3整除的两组三位数的特征,这时学生就比较容易发现能被3整除的这组数中组成三位数的三个数字相加的和都能被3整除,而另一组却不能,在初步得出上面结论的基础上,再把这一结论推广到二位数、四位数……通过推理验证,最后揭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本课教学改变了探究点,虽然老师也进行引导,但这样的引导没有牵着学生按老师教路走的痕迹,都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自然生成,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再从研究数字本身出发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而且为学生今后自己去研究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的特征积累了经验。

第4篇

关键词:;情趣教学;活动性;游戏性;开放性;自主性;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02-02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务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初中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对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情趣教学呢?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浅谈一下。

1.情趣教学的内涵

情趣包含性情,感情,兴趣,志趣等。而情趣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又指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着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使学习成为学生有情趣的活动。因此,情趣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整个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音,语调,语句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早期培养。初中阶段也是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因此,我们在情趣教育的探索中,应该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2.初中英语情趣教学原则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趣教学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即愉快性,活动性,游戏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差异性。

2.1愉快性原则。首先,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将学生潜在的需要和兴趣激发起来。称赞英语学得好的学生,表扬他们学习上的优点,学生自然愿意学得更好。对于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鼓励,以使学生体会学习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其次,教学要形象,直观。直观是遵循人类心智发展的顺序。尤其是初中学生更要形象,具体和直观,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

再次,教学还要联系日常生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从而得到快乐,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又不过度加重其学习负担,使他们感到快意。

2.2 活动性原。学习英语应在学生的交往活动中进行。让学生在交往中,充当各种不同的角色,进行语言交流,即可以提高语言交往的能力,又可以增强兴趣。这里的活动有两层意思:1.指学生自身的活动。2.是学生和他人的合作活动。英语学习,不仅帮助学生用英语去认识各种事物的名称,而且更要让学生在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中,提高语言交往的水平。过去的"哑巴外语"和"聋子外语"的弊端就在于活动太少,交往太少,互动太少。

2.3 游戏性原则。游戏在学生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游戏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雏形,模拟,预演的作用,而且是自动,自主,创造性活动,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坚持游戏原则,使学生在自由,愉快,活泼,充满情趣和幻想的教学中得到完满的发展,是父母和教师的重要责任。

2.4 开放性原则。传统教学形式太严格,古板,教材,教师,教室等都是别人规定的,固定化的,这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和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实行开放性教学,不仅要在课内进行开放性,使学生无拘无束,人人争着开口发言,活跃思想,丰富想象。而且,还要十分重视英语课外活动,这些活动组织得好,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和社会交往的范围,培养学生自主,自律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2.5 自主性原则。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现在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就是说,教师心中时刻装着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无论在备课,在课堂教学,在课后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都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应,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安排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并用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查自己教学的成败,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

2.6 差异性原则。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非常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个性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个性差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6.1 认识方面存在差异:

(1)智力因素方面:指学生智商方面的差异。

(2)语言学习潜力方面:一个人的语言潜能好,就能较快地掌握所学外语的听,说,读,写技能。

(3)语言学习策略方面:指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分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也就是指学习者直接和间接地应用于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词汇和语法的能力。

第5篇

(一)体育教学目标从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向综合教学目标转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已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既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提高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又要培养体育情感,发展个性才能,打好终身体育锻炼、良好卫生习惯的基础和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坚毅顽强、竞争进取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新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坚持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一方面指向人格的整体教养。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将来能为国家健康地工作打基础,我们眼下的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我们现在为学生设计的发展目标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甚至若干年后才能成为现实。所以,体育教学不仅有眼前的效果,还有长远的效果,而长远的效果对学生的意义更为重大。中小学体育教学都是帮助学生完成全部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近年来,终身体育的思想进入学校。要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锻炼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教学方式的高质量轻负荷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不再去追求那种大运动负荷、出力大、流大汗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小学生不喜欢运动负荷过大,和比较难学的体育技能技术,而希望高雅轻松,简单实效的体育运动方式。因此,高质量轻负荷是当代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四)体育教学是师生复杂的双边活动。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双方在行为、态度、情感以及其他心理方面产生能动的相互影响,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体育乐趣的体验,从而持之以恒。

(五)体育教学成绩的相对性。

按教育测量的观点,一次体育技能技术的测验对学生的真实水平来说,仅仅是一次抽样。体育成绩只能反映一定时间、心理、环境条件下学生真实水平的一个方面。全面地看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应在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技术、身体的健康和非智力因素是否都得到了发展。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地按规律办事,实现科学化必须构建以下新的教学原则体系来适应体育教学的改革:

(附图{图})

这个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是由体育教学目的和规律引伸出来的,每条原则都有针对性,贯彻实施这些教学原则对体育教学过程能起到调节、控制、指导作用。

一、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的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正确地规划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任务并使其具体化,其中包括原先的“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及指向人格的教养目标。依据这一原则所规划的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

二、终身体育和发展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要使学生获得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要使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的知识传递形式,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运动体验、发展个性、活跃身心;要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信和自我发展。

三、高质量轻负荷的原则。

高质量轻负荷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保证健身强身效果为前提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调节到最佳状态的体育运动方式使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行动变得轻快,使学生既发展身心,又掌握体育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四、师生双向积极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和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它表现在教学方案的执行和教学过程的调节和控制上。学生的自觉性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传授、调节和控制以及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教学的最优化来自于师生双向的积极性。

第6篇

关键词:小步教学 教学原则 中职教学

小步教学法是针对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文化基础普遍薄弱进行教学改革的一种课堂模式。小步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以学生自主的“学、练”为主,以教师的“教、讲”为辅。

纵向上分步教学,制订与学生能力相对应的小步教学目标,安排符合学生的实际的学习内容和层次,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学、教、练、讲”,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进行“测、评”。

横向上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为学生创造相互协作、互相交流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达到当堂学会的目标,从而学到学习的方法,最终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

一、小步教学法的定义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由六个环节和六条教学策略组成。六个环节为学、教、练、讲、测、评,六条教学策略为小步教学、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和当堂学会。

教师将教学目标分步,把教材内容分块,按教材呈现顺序进行小步教学。小步教学法改变过去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变“教师为主体”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先主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而后教师再补充地教;学生先尝试地练习解题技能技巧,而后老师再补充评讲或点拨。在学生的学和练、教师的教和讲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学到知识、练会技能、完成教学内容,然后进行测验。接着小组、师生互评,反馈课堂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当堂学会的目标,取得课堂教学最优化。

小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分为学、教、练、讲、测、评六个环节,有时一节课可以完成所有六个环节,有时可用两节课完成。当然还有一些变式,如习题课,因为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已学过了,就可以省略“先学后教”,不再学习基础知识,而是在先前课程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先练后讲”。在有些情况下,因内容不能分块,课堂容量较大,测和评不能当堂完成时,可在课下或下节课进行,由两节课甚至更多节课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

二、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小步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和练习是学生必须去自己尝试的过程,老师就像苏格拉底比喻的“催产婆”那样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到技能,帮助学生学到如何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同时,教师也在成长,借此学到更加方便快捷、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技能、技巧,达到教学相长。小步教学法具有相应的教学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教育本质上是唤醒人的生命意义,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为目的的活动。它直接指向人生,指向人的生命存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必须是人”。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最终目的,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总的依据和原则。

在小步教学法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原则。第一,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保护每个学生的尊严。在对学生分组时,我们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爱好,尽量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第三,坚持全面发展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分步,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学、教、练、讲”,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地发展。

2.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小步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方法。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在小步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原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以为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是为学生创造的条件的引导者;第二,保证学生主动学和练功的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第三,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练”和教师“教、讲”的比例均是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和接受的程度出发的;第四,“测、评”仍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及生生互评,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

3.整体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小步教学法的各环节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环节落实的情况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对小步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的构思,既要扎实的落实每个环节,又要每个环节有侧重;既要把握小步教学的全过程,又要完成每个环节的教学步骤。

在小步教学过程中,贯彻整体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从整体上进行备课,充分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及其他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第二,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保证小步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步策略扎实有效,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整体功能,以达到整体的教学目标。

4.调节性原则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交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信息相互输出和输入。小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和课程难易程度,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策略等作出必要、适时、恰当的调节,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学有余力时,可提高教学目标,加大学生自学自练的比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进行主动调节学习过程;学生力不从心,可降低教学目标,减小学生自学自练的比例,加大小组合作,教师引导,以及教师“教、讲”的比重,引导学生被动自我调节。

三、小结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体现了素质教育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学习基础普遍薄弱的职校学生来说,小步教学法打破了教学起点难定、教学着眼点难选、教学切入点难找的“三难”局面,解决了传统“大统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厌学、辍学等种种弊端,真正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叶澜.教育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第7篇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有法而无定法。"虽然以上原则教学工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时代的变移,教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更新,为了使数学教育更好地适应素质教学和时代的需要,我认为现在数学教育除了上述原则外还要努力执行以下原则。

一、重视过程教学原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数学知识,忽视知识结论所产生的思维过程的教学。把学习变成反复认识课本或教师规定的结论。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是一种间接的、系统的数学知识。按这些知识要经历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识,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单靠记忆现成的数学结论来完成。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很难在现成的数学结论中获取。我们只有引导学生沿着前人研究、探索的路子去思维,学生才会在"过程"中理解和消化知识。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原则

唯物辩证法讲"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灌输或塑造的过程。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所教效果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以前我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如果学生不愿参与,我们教得再好也是一种低能儿。

三、要培养学生思维训练原则

认真培养思维训练,即使时展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数学教学自身的需要。数学是高度的抽象和逻辑的严谨性为特征的封闭的演体系。人们获取或发展数学知识都是思维的结果,在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过程中应注意有序、适度、得法,形成科学的训练体系,从而是学生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判断性等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应激发学生的动机原则

数学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渗透、交织,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动机属非智力因素,它是驱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内部动力。如有强烈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形成迫切的学习愿望,就能促使自己去克服困难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就能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现象。

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着眼于教师为中心。学生一切得服从教师。所以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真正得到激励和强化。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只有我们把自己全部的爱和热情倾注在学生身上,倾注于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之间的亲密、和谐、平等、融洽的情感纽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是有句名言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多年来教学最失败的一点缺陷就是没有对学生兴趣动机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