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06 09:47:12

序论:在您撰写写作教学体系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写作教学体系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网络 论文写作 评估体系

1 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检验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重要方式。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发挥英语专业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保障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高职高专外语系课程改革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高校校园网宽带的不断升级,使基于网络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成为可能。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参与研究和写作的整个过程才能建构自己的学术研究理念和实践技能。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发挥建构主义理论对网络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整合网络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网络技术、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评价体系

基于网络的论文写作教学新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他们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促进自身认知结构发展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应是主动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像建构理论下的情境创设、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人与人的协作关系都是随时空转换而不断变化的。而以往论文写作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整个阶段的教学结果,不能对教学过程起到跟踪、监控、检测和指导的作用。为了弥补终结性评价的缺陷和不足,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科学地、理性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衡量每一名学生。运用更具个性发展的评价策略,激发学习者潜意识中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众多更具特色的学习个体融于网络学习这个大环境中。

3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维评价体系的评价方式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维评价体系其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评价资料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而完成。评价体系:

(1)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建构主义主张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研究,发挥首创精神,实现自我反馈学习者每一次实现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也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肯定、否定、再否定的辩证评价过程。这种自我评价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标的明确、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由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的作用。教师评价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引导,科学、更合理、更客观。

(2)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提高评价的说服力。建构主义重视个性发展,提倡多情境解决问题,主张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一般分五个步骤:

1)选题;

2)搜集材料;

3)论文提纲的撰写;

4)撰写初稿;

5)修改初稿、完成论文。

根据Willis的任务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把选题分为前期写作任务,搜集材料,论文提纲的撰写以及撰写初稿分为写作期,而修改初稿、完成论文分为任务后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把论文质量监控和管理分成3个方面: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监控;论文写作过程质量监控;论文写作中期检查和学生意见反馈。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监控主要任务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同时在论文写作各个阶段进行论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涉及毕业论文选题、写作方法、规范格式、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等。论文写作过程质量监控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就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如定期抽取某个小组,了解其组员毕业论文撰写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论文写作中期检查和学生意见反馈表。在论文写作进展到中期时,教师自己填写其中检查表,对自己的进度、组织安排、质量监控等各个方面进行自查。学生意见反馈表主要涉及教师的态度、科研水平、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组织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4 实施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首先是通过网络监控毕业设计的选题。学生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填写毕业设计选题表,并通过e-mail发给指导教师。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和岗位性,毕业设计选题应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基本原则是结合英语专业特点,符合本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不应该只是单一的语言技能,更应该是英语语言技能与文秘、商务、旅游等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此外,题目难度应适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同时题目还要求有科学性、实践性、针对性、创新性。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对选题进行审批。

其次是对设计过程的管理。毕业设计前期,管理部门落实管理选题工作并监督进展情况,提供标准来确定各种表格填写是否规范。根据毕业设计进度要求,学生网上提交选题报告。教师在网上进行评阅,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毕业设计中期,学生网上提交设计稿并汇报设计情况。教师通过检查工作进度,了解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网上指导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可考察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原则性错误能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对部分态度不认真或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帮助和教育。通过网络,教师可全面审阅学生的书面材料,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达思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关键环节如设计方法、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结论等环节进行指导时,指导教师通过存储的学生的初稿进行评阅并做批注,最终论文定稿。毕业设计后期,指导教师可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进度缓慢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同时决定毕业设计答辩的具体安排等。

5 建立评估体系,导向规范评价

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应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依据毕业设计的质量要素,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我系建立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体系包括6个评估要素,细分为18个评估项目(见表1)。

6 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评估体系的实施效果

我系学生毕业设计始于2006年,几年以来,我系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取得了如下成效:

(1)进一步完善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关文件。我系制定了有关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毕业设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使毕业设计工作有章可循。

(2)充分发挥了系、教研室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作用。毕业设计有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而系、教研室两部门在过程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系是宏观监控组织,教研室则针对高职英语专业特点,加强了对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和检查,制订了毕业设计工作的相关细则。

(3)加强了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保障与评估。在贯彻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过程中,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不断提高。1)提前选题时间,选题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准备阶段,并充分利用寒假开展社会调研工作,增强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并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及时选择或更换题目。实践结果表明,提前选题时间,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才能;同时,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查阅、调研文献资料,提前进入角色,为第六学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奠定较扎实的基础。2)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教学督导组成员、主管教学系主任、教务处有关人员深入到各专业查阅有关毕业设计的教学文件,了解设计的选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编写了毕业设计指导用书,规范了毕业设计的撰写形式。4)在毕业设计工作结束后,教务处对当年的毕业设计进行抽查、审阅,了解当前毕业设计质量以及存在的不足,评出系、校级优秀毕业设计。5)在毕业设计工作结束时,组织专家组按照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对当年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评分,明确现状,找出差距,及时改进,不断提高。

毕业设计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我系毕业设计质量的稳步提高,毕业设计的成绩分布合理,设计优秀率保持在10%左右,良好率稳定在60%以内,中等率在20%及格与不及格率控制在10%左右。理论性题目保持在40%以内,而实践性题目稳定在60%以上。

参考文献

[1] Airasian Peter W. Classroom Assessment[M].New York: MeGraw---Hill,1991.

[2] Cohen Andrew D. 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Classroom[M].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4.

[3] 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

[4] 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促进发展,2007(29).

第2篇

摘 要:近年来国内高校传媒专业发展迅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切实提高影视传媒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当下高校专业教学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立足影视传媒专业文学写作教学实践,通过明确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性教学理念,突出专业教学特色,尝试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改变专业考核形式等途径,力求探索出构建具有实践性的教学体系,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毕业就业能力。

关键词:文学写作;同质化;传媒特色;专业结合;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42-02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媒体的迅猛发展,普通高校传媒专业招生也呈现井喷之势,“到2005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已有1994年以前的66个发展到661个,其中2004年一年间增加了202个专业点”[1]。但绝大多数中国高校的传媒专业正面临着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

资深记者出身现为著名新闻教育者的陈婉莹表示“新闻系培养出来的人就业很紧张,很多单位都不愿意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认为当前的新闻教育存在“专业基础薄弱”、“技能训练不足”、“不读新闻文本”、“专业理念淡薄”的四大缺失[2]。这些问题作为传媒艺术类的专业,不仅和新闻专业同病相怜而且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因此在基础教学中落实传媒专业学科的实践性有极大的意义。

一、传媒艺术专业基础写作教学概况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基础写作》一直作为普通高校人文学科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既有助于专业论文的写作也能成为就业的优势所在已成为许多大学师生的共识。但这种写作意识主要局限于应用文。

传媒艺术专业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媒体要求的综合性人才,简言之即能说会写强制作,显而易见,写作能力即是媒体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因此《基础写作》一直是普通高校广电编专业的通识课之一,也是广电编专业的必修课,通常开设在大一年级,为以后开设的《网络新闻编辑》等课程打好写作基础。因其课程本身的实践性要求,一般高校在设置写作理论课的同时配套有相应的实践课时。

目前市面上高校《基础写作》教材多按照写作理论、新闻文体写作(消息、通讯等)、文学文体写作等内容顺序进行编排,如陈亚丽《基础写作教程》、董小玉《现作教程》等。这种编排较好地体现了从写作理论到写作实践的过度,同时也基本满足了一般人文专业包括传媒专业的写作要求。

二、影视传媒专业文学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传媒专业的写作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熟悉写作活动的动态过程,并能自觉地以传播工作者的‘眼光’审视生活、表现生活;应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评论的文体特点和写作规律;应熟练地撰写散文、微型小说、剧情介绍”,这种目标显然是基于培养合格传媒人才。

在文学写作实践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这一写作教学目的并非易事。传媒艺术学生大多数文化课基础薄弱,文学写作能力普遍较差。不仅如此,艺术生在文化学习中还普遍存在着自律性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习惯、文化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通过笔者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学写作教学的实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同质化教学。在过去大多数高校,一些新闻传媒专业一直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分支,即使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新闻传媒专业开始发展成为独立院系,其绝大部分师资仍然是来源于原来的中文教师,因此其在基础写作教学上仍然停留在中文专业人才的培养思维模式上,这样忽视了传媒专业的实际及培养目标的写作教学难以达到传媒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这种教学弊端尤其体现在文学写作上,如果说新闻文体的写作还能够较好地体现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那么在文学写作上则很容易雷同于一般中文教学,即把传媒学生当中文学生来教。这种同质化教学抹煞了传媒艺术专业及学生群体的特性。而实际上,无论是在学生的基础层次还是培养理念上,二者相差甚远。

2.质疑文学写作教学存在的意义。写作能否通过教学来提高?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声音。2009年复旦大学在全国首开先河开设“创意写作硕士”,旨在培养高水平的写作人才,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许多作家对于写作能否通过培养提高的讨论。很多师生都承认通过模仿等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而对于文学写作教学的作用,包括许多成功的作家都以自身的事例提出质疑。这种思想也影响了高校学子学习文学写作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不将文学创作能力作为专业能力的传媒学生更是对文学写作的教学产生消极排斥情绪。许多传媒艺术类学生对文学写作教学对于传媒艺术专业的意义存在怀疑,一些文学写作教师也认为文学写作应当在广电编专业写作教学中删减,导致在影视传媒专业的文学写作教学中,文学写作教学敷衍应付,某些文学写作理论教学变成了文学理论课或鉴赏课,长此以往,文学写作教学在传媒艺术专业教学中成了一块鸡肋。

传媒艺术专业文学写作教学亟待新的转机。那么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践,影视传媒专业的文学写作如何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服务呢?

三、凸显传媒特色的文学写作教学尝试

以董小玉所编《现作教程》为例,文学文体写作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影视文学等几种文学体裁的创作。文学与传媒的天然紧密关系使得在广电编专业中构建有专业特色的文学写作教学体系成为可能。教师要从教学理念上树立正确的意识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实现与本专业的最大结合,最终达到传媒教学目标的实现。

1.树立传媒专业意识。教师的教学理念将直接影响其教学实践,影视传媒专业的文学写作教学是为培养本专业合格人才服务的,因此要牢记广电编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撰稿、编剧、制作及节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影视传媒专业是实践性强的学科,广电编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表现又具备一定的制作能力,本专业又能提供相关设备,这些都是广电编专业的优势所在。因此教师应当利用这些优势在文学写作教学中贯穿传媒专业的特点开展教学,大大促进教学效果。

2.凸显传媒艺术专业特色。在散文、小说、诗歌这些纯文学的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之与专业结合。

(1)积极建立文学写作与传媒艺术专业教学环节中的结合点。例如散文写作教学,作为重要的文体之一,学生已经在中学阶段了解了关于散文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基本的散文写作及鉴赏能力,许多学生对于散文写作也具备一定的散文写作经验。如果仍旧重复进行散文理论讲解、散文鉴赏及散文技能分析的教学,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失去了高校专业教学提升拓展的意义。

散文写作与传媒艺术专业的结合点是什么呢?传统的散文写作教学以散文文本为教学主体,文稿写作为主要训练手段,而传媒专业文学写作教学则可以适当选择电视散文作为教学形式的尝试。电视散文是视听语言与文学语言高度结合的艺术形式,运用电视的形式介入散文创作,并对文字解说词和画面编辑都有较高的艺术要求,尽管电视散文与散文在写作上因载体形式等不同有不同的写作要求,但传媒学生具备画面拍摄、剪辑等专业技能,鼓励学生通过策划、写作、拍摄等手段自己动手制作散文,将散文的写作融入到专业技能中。传媒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文学与传媒之间的结合,在电视散文制作的过程中也会更加认识到文学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而电视散文的最终制作质量将直接显示出创作者的审美思维和传情达意的表现能力。这种审美能力是散文和电视散文的共同要求和终极追求,因此电视散文的创作不会影响学生的散文文学写作思维,反而会加强学生对这种审美艺术的感悟。充分运用传媒专业的特色及优势,加强文学写作的教学。如在诗歌写作中,传统的诗歌写作教学主要是鉴赏与模仿训练,教学效果低下。在当前大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氛围下,部分传媒学生认为诗歌学习远离传媒专业应用,对诗歌学习兴趣较低,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寻求诗歌教学与专业应用的结合。如在诗歌教学中,诗歌鉴赏是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鉴赏诗歌名作,使学生充分感悟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但传统的高中诗歌鉴赏分析法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思维创作诉求,若将诗歌赏析由传统的文本分析转变成视听语言的表达,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诗歌艺术的整体感悟更能促进其专业技能练习。如设想将诗歌《错误》拍摄成MV,请设计其分镜头脚本。分镜头脚本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若要设计出优秀的分镜头脚本必须要充分理解原作诗歌,揣摩创作者的意图,最终选择适宜的画面、音乐等表现手段,体现出与原作忠实一致的风格,这也是文学鉴赏中的二次创作的体现。而脚本创作还涉及镜距、镜位等的选择说明,所以合格的分镜头脚本是一次诗歌写作和专业创作的双重检验。同样诗歌MV和诗歌鉴赏都为了训练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意象、情感的艺术感悟和实践表达,同样都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思维。

(2)探索文学写作与传媒艺术专业教学考核环节的结合点。教学环节中转变思维,积极寻求文学写作与专业实训之间的结合点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文学写作的积极性。而在教学考核环节若能体现出文学写作与传媒艺术专业的结合点,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大胆积极的文学写作与专业技能之间的结合尝试。在文学写作试题设置上,侧重体现文学写作在传媒专业中的实践运用要求和技能考核,如在小说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在影视圈中小说翻拍影视的热潮,通过改编成影视剧本的小说与原著比较对小说写作技巧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将小说改编成小品、话剧等形式。

笔者曾设置了这样的考题:

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冯巩、王宝强等演的小品《公交协奏曲》剧本来源于一位在校大学生的小小说。请阅读以下一则小说(略),以此为蓝本发挥创造力将之改为小品、戏剧或影视故事等。(允许内容编排、人物设置等合理增删改动)。

3.明确文学写作教学的定位。传媒艺术专业的文学写作不是为培养专业作家而应该是广播电视编导体系教学中的一环。因此认识到传媒艺术专业的文学写作教学是服务于这个系统,是为培养综合人才服务的,所以文学写作教学应该是立体综合的。

文学与传媒的渊源紧密深厚,传媒学生必须要加强文学修养及提高文学综合能力的学习,为今后就业工作练好内功,文学写作是传媒专业的基础通识课,有效的文学写作教学将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解说词创作及文案策划等能力。最终培养出真正具有较强就业能力能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目教学法;实践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用人单位都希望找到高素质、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各个高校也在着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尤其注重大学生六种能力的培养。六种能力主要包括适应社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事务处理能力、口语写作表达能力。而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事务处理能力和口语写作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当今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必要能力之一。塞万提斯曾说“笔乃心灵之舌”,写作不仅是个人意志的外在体现,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有力展示。[1]由此可知,应用文写作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必修课程。为提高大学生的从业水平,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不容忽视。商品经济的发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书写工具的电脑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向应用文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率的管理工作,日益重要的信息交流,都需要规范的高质量的应用文,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有较高应用写作能力的从业人员。[2]在工作中,应用文无处不在,每位大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大学生应用文写作做能力的提高有待于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本文主要从岗位的角度,结合项目教学法,分析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一、岗位与项目教学法结合的重要性

(一)职业的与应用文种结合

据网络资料显示,按照目前对职业的划分,职业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六大类。当然,划分标准和依据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在此就不赘述了。每个职业范围内有各种岗位。岗位原指军警守卫的处所,现在泛指职位。职位,即机关或团体中执行一定职务的位置,并承担相应的工作。每位大学生毕业之前,都应该有一个职业规划,职业不同,对应用文文种的运用也不同。大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除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实训外,更重要的是突破原有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体系的瓶颈,找到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岗位与项目教学法结合

按照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可开展项目式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授课。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含义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全参与项目,“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另一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以后,学生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内容

(一)小组分工教学

应用文写作项目教学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课堂上开展小组分工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完成相关项目的写作。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例如,按照应用文体的大类,可以分为行政公文组;事务文书组;公关礼仪文书组;专用文书组。每一个小组负责对文种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写法及注意事项、写作例文、写作实训进行集中学习,了解以后,能够熟练运用。

(二)工作室教学

1.工作室教学内容阐述

以工作室的形式进行教学,将学生按不同写作项目分为不同的工作室,工作室独立完成各自项目,同时各工作室之间根据项目情境展开交流与合作。工作室的划分,以工作岗位为依据。不同的专业,工作岗位不同。以汉语专业为例,常见的工作岗位有教师岗、办公室文员岗、行政助理岗、编辑岗、记者岗等等,因此,成立的工作室依次为教师工作室、办公室文员工作室、行政处理工作室、编辑工作室、记者工作室等等。每个工作室负责学习与本岗位有关的所有应用文种,掌握写法,识别正误。以教师工作室为例,此工作室的学生必须掌握教案文种的相关知识,包括教案的界定与作用,教案的特点与分类,教案的写作要求,教案的写作范例。此外,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工作室的学生还应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

2.工作室教学体现培养的差异性

在整个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工作室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培养,体现培养的差异性。培养的差异性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客观规律,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必然结果。也只有使在校学生接受差异性的教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的技能专长,避免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打上“批量产品”的标签。只有高等学校的培养具有差异性,其毕业生才能有特色,才会在就业市场具有竞争力。[3]此外,通过工作室的组建,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另一方面,工作室内的学生团结合作,可增加彼此的凝聚力。有差异性的学习与培养,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让我学”转变为“我想学”。

三、构建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按照项目教学法,构建多元化考评体系。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考评方式以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这样以来,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无法考核。新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项目教学法,考核以多元化形式进行。

(一)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注重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其中平时过程性考核以完成项目的进度与分工的科学性为主,可占总成绩的50%;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以完成项目的质量与团结合作情况为主,可占总成绩的50%。平时过程性考核时间不固定,突显项目教学法的特征。期末终结性考核包括统一考试和课堂汇报。统一考试以最常用的文种为主,题型以“根据材料写应用文种”为主,不再考究应用文理论知识。

(二)课堂汇报和课后练习相结合

课堂汇报形式灵活,可以通过项目的形式R报,主选一个汇报人,也可按照工作室或者小组分工不同,集体汇报一个项目。为提高汇报质量,要求采用多媒体形式,制作精美的PPT,准备规范的教案。成绩根据汇报的情况评分。课后练习以加分的方式呈现,学生利用课外之余,对比较感兴趣的文种进行自学,做相关的练习检验自学效果。

(三)学生考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

原有的应用文写作考评以教师一人为主,学生基本不参与。依据岗位需求和项目教学法的不同,学生也可参与成绩考评。学生分小组或者工作室汇报时,本组或者本工作室的人员不参与考评,其他小组或者工作室的人员均可对汇报进行评分。教师给出评分标准,学生根据听课的情况评分。最后的成绩将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平均,这样以来,学生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更有效。

四、搭建校外实践实训平台

根据岗位需求,结合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搭建校外多元化的实践实训平台。根据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只讲不练或者简单的课堂练习已经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文水平了。为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文写作人才,需高度重视校外实践实训平台的搭建。一方面,各高校力争与政府机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合作,建设一批专业技能实践实训基地,建构起学校与社会、校内与校外互动的技能训练模式。这样以来,以工作室开展的项目教学成果可以得到有力的检验。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到校外企业、机关、社区、农村开展短期见习,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应用文的使用情况,判断应用文种使用的正误。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提前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加深应用文的了解,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项目编号:本文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6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与质量工程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JY05。

作者简介:郑小琼(1983-),女,汉族,四川绵阳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任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巴蜀文化。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代应用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裴显生主编.《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周成霞主编.《岗位应用文写作》[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参考文献

[1]王洪泉.《大学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探索,2012,(9).

[2]施秋香.《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研究性实践教学》[J].长春:应用文写作,2015,(7).

第4篇

论文摘 要: 中西方文化不同,思维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了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但是,很多英语学习者由于不了解这种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别,在写作中总是试图把汉语的语言规则套用在英语表达上,结果错误频出,造成了我们所说的中式英语。本文作者运用英汉对比的方法,通过对学生习作进行错误分析,探讨了致使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同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加深,频繁的国际交往对英语写作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纵观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英语的写作水平不高。而中国式英语更是当今大学生在写作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倘若不予改正,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我在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产生的现象和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英汉对比的相关理论,希望对学生写出正确的英文有所帮助。 

一、英汉对比理论 

以外语教学为主要目的的对比分析的发展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行为主义占据主导地位,而对比分析的理论依据自然要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探求。行为主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新知识的习得基于旧知识,前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将对后一项学习任务进行的顺利与否产生影响。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迁移”现象。基于此,行为主义学者提出了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理论”,同时将此种现象划为:①有害迁移;②有益迁移;③零迁移。按照结构主义语言学及行为主义学者的有关理论,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习得主要是一个从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迁移的过程。若母语同外语结构不同,则产生有害迁移;若两者的某些结构相同,则产生有益迁移。促进有益迁移,克服有害迁移,同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外语使用习惯是外语教学的目的。 

二、当前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是最薄弱的一环,即便老师多次传授给学生英语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可是,从学生的四、六级考试中的作文写作来看,学生的平均得分率在很大程度上低于及格的标准,更同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相差甚远。写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如下。 

1.词汇方面错误的原因 

汉语和英语的词汇体系并没有对等,它们属于不同的语系。可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母语,通常会使用汉语的词汇完善目的语的不足。在写作中,学生往往运用汉语进行思考,通过语际间的转换,将汉语词汇的意义用英语表达出来。此种有意识地运用母语表达的方式就导致母语的负迁移。 

2.句法构造方面错误的原因 

学生对英汉句子构造上的区别不了解,导致他们在英语写作中不由自主地使用母语的句法规则组织语言和构造句子,从而出现许多句子缺少主语,甚至中式英语的现象。英语注重形合,通常状况下在进行句子的衔接中会利用连接词与语法。英语句子大都存在主语,句式虽变化多样,可是主次分明;汉语强调意合,不注重主语而注重句子的主题,汉语主张通过语义表达句子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衔接通常依靠前后意思的照应或者内容层次,当语义清楚时,往往将句子的主语省略。 

3.语篇方面错误的原因 

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上有着差异,也会影响语篇的结构。汉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可谓螺旋式,其篇章结构运用的是归纳式结构,易言之,先交代次要、背景以及与文章相关的信息,再说主要、任务及文章的主体,最后画龙点睛,表明主题。但是,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可谓直线型,在文章的写作中,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其次采用有关的信息予以证明论点。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为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习者具有充足数量及形式的语言输入。在写作教学中,应将阅读看作输入,写作过程当作输出。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阅读不同形式的英文材料,让他们通过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对比,逐步地积累在表达英语思想时的语言素材,进而掌握篇章组织技巧。 

2.注重语言的模仿 

通过模仿外国人的表达,不仅能够加强对该语言的感性认识,然后大脑对这些感性认识进行总结和整理,而且进一步取得语言自身的理性认识。 

3.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 

教师应有意识地整理学生在不同阶段学到的词汇,通过串成群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鼓励学生使用新词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应在讲解词汇的过程中添加词汇结构属性等方面的介绍,将对词汇的讲解同相关的语境产生联系,最好不要在英语和母语词汇间建立直接联系,要利用学到的英语对新词进行解释,将重点放在易产生负迁移的词汇上。 

总之,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为学生进行词汇的讲解和篇章的翻译,更要注重加强学生分析英美民族思维的能力,引导他们养成同英语习惯相吻合的思维习惯,规避汉语式的思维模式,努力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从文化差异层面审视英汉写作差别与英语写作教学[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第5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分析研究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专门的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个专业尤其是文秘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之一。应用文写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够将其运用,解决问题,为他们走上职业道路服务。所以教师在教学应用文写作这一学科时,要始终秉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注重转变教学理念、体系,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做到因材施教、科学施教,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应用文写作概述及其意义

顾名思义,应用文的含义包括三点:“应付生活、用于务实、文章”。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文这一文体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课。我们可以这样说: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处理公、私事务时惯用的或者是固定使用的格式文体之一。机关、团体、个人相互之间以及公私之间的往来等都需要用一些约定俗成的术语、体裁写文章,并使用信守、交际等语言文字,都可以称为应用文。所以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文写作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观念、教学体系陈旧落后,对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职业教育的教材琳琅满目,但大都雷同,缺乏深度,没有权威性和教学参考价值,造成教学的投入跟收效不成正比,跟工作的实际内容严重脱节。加上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写作中使用的对象、内容、语言、写作方式以及形式等都是特定的,较为规范的,在基础课程中只占从属地位,因而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一课程是无用的,学习起来很枯燥,教师不好好教,学生也不好好学。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这也是目前教师队伍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的很优秀,有的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有些教师没有更新知识的动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发展。导致应用文写作教学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无不与我们教学中一贯使用的依例说法、范文教学有关系,必须引起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

3.教学的手段相对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的应试教育、单一化教育、灌输式教育等教学的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很落后,没有突出创新训练,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三、构建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的具体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必须跟人打交道,要学会有效处理信息并积极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用文写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具备这种素质,那么几乎无法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相适应。文秘专业的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以及能力的要求都是定向的,因此需

要应用文写作教学源于实际并用于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教

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当前的人才录用过程里面,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抑或是一般企业,具有应用文写作特长的人都是优先录用的,因而学校及教师、学生都应当重视应用文写作。

2.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

教学中,占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因此,作为教授应用文写作的教师,首先必须自己精于应用文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在写作方面拥有较为精湛的技能,能够勇于创新,能够掌握先进的教学手

段。换句话来说,也就是作为应用文教师需要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教学。作为语文教师,也可以参加一定的培训,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才能够游刃有余地从事日常的教学。另外,作为教授应用文的教师,不能与传统模式之下的教育者一样,专心地待在自己的象牙塔里面搞科研,对于窗外的事情不闻不问,而是应当多学习,找时间给自己“充充电”。也只有掌握了最前沿的信息,才能够将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当中,多参加一些关于应用文的写作活动,才能够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经验、加深自己的体会,才能够将自己发展成为一名全面、优秀的教师,而这正是学校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的关键所在。

3.构建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追溯至我国古代,教学方法所秉持的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开展教学。所以教师应当仔细分析学生的个性、共性,对应用文写作进行适时的教学改革,构建良好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因人制宜为原则,在课堂上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系统化,并让学生熟练把握写作方式,使他们拥有较高水平的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要搞清楚学生的基本信息,明确学生的个性、共性,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在走进教室上课之前,不仅仅要透彻地理解教材的大纲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还需要仔细查看学生的登记表,通过让学生做书面作业、谈心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方向以及对本课程教学体系的要求等等,分析学生的个性,从而找出班级学生之间的共性。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以往写作的应用文带到课堂当中,帮助自己成功把握学生的基础状况。教师只有很好地了解了学生的这一系列的基本情况,才能够因人制宜地安排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虽然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很多的专业都要学习,拥有统一的教材及学纲,但是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和学纲,要重视不同专业对于该课程的不同需求,很好地满足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的需求。

另外,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优化教学方法。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大多都是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完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事倍功半。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中心,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不管是对基础写作知识的讲授,还是运用通用的或专业的文体进行写作,教师都应当多使用讨论式、提问式等方法,尤其是在教学病文修改、例文分析等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

最后,教师还应当不拘一格,理论联系实践,将课内的内容跟课外的实际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2)科学施教

科学施教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科学的、高效的方式方法,旨在提升教学的质量及水平。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应用文写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科学施教的方法来看,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包括讨论法、讲授法、正反对比法、引导自学法、情景模拟法、竞赛法、社会实践法等等。因此,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应当做到科学施教,敢于突破传统的模式,针对不同的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

鉴于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缺少正规训练的“先天不足”,循规施教尤为重要。笔者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初步摸索出“先口头,后笔头;先片段,后成文;先简单,后复杂”“先规矩而后方圆”等方法。也就是指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环节,教师应当首先进行口头讲述,之后再指导学生动笔练习;先将应用文分为几个片段教学,当学生掌握细节之后再进行整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从简单的写作入手,不能急于求成,要争取做到层层递进,带领学生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慢慢学习,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攀登,依据进步的程度提出新的要求、目标,使学生循序渐进、牢固地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增加应用文写作的生动性、直观性,开启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当下,很多学生在写作上都存在一个通病,即写作的基础薄

弱,没有得到有序且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虽然一些学生在以前学习过应用文的写作,然而几乎都是走着“以史为师”这一传统老路。同时,写作本身是有一定规律的,即“文本同而未异”。其中的“本”就是一般的写作规律,就是指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技能;而“未”就是写作需要遵循的特殊规律,是不同文体的各种写法。换言之,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是“纲”,不同文体的写作是“目”。纲举目张,以纲带目,这也是写作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当前应用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仔细分析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

施,构建出一个高效而科学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提升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许雷.浅谈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0.

[2]瓦好.提高中职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

[3]何顺勇.“五步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交通职业教育,2009.

第6篇

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作战的计划,要力求写得符合要求。有些同学常写“1.事情的开始;2.事情的经过;3事情的结果”一类的“提纲“.这太空洞,对作文没有什么用处,不成其为“提纲”。也有同学把提纲写成文章的内容提要,这又太繁琐,也不好。还有的同学把提纲写得呆板、生硬,缺少变化,缺少特色,这样的提纲当然也不算好提纲,也会严重影响作文的质量。

应该如何写提纲才合要求呢?

一、提纲要切题。例如,有同学写《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提纲是这样写的:1.“有心”就是有明确的目的;2.“有心”就是有正确的方法;3“有心”就是有认真的态度和创造精神。认真审一下题便可知道,这一种提纲就比较切题。

二、提纲要体现体裁特点。假如要以《门》为题分别写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则其提纲,应该分别体现出不同的体裁特点。

议论文提纲:

总说“门”启迪我们要入好、把好人生的扇扇大门。

知识、生活、社会的大门,门门入好:①入好知识门,才能获得知识;②入好、生括门,才会懂得生活;③人好社会门,才可能成为社会的好成员。

家庭、国家、思想的大门,门门把牢:①把好家门防风雨盗贼;②把好国门防敌人侵犯;③把好思想门防腐蚀变质。4 努力入好、把好扇扇人生的大门,让生命的航船远航。

说明文提纲:

l.门有古老的历史——与人类向时出现。

2.门有独特的构造——由门面、门框、门袖等构成。

门的种类多种多样——按质地分,有金属门、非金属门;按作用分,有多用途门和专用门;按位置的所属物分,有建筑物的门、交通工具的门、其它器具的门。

门正向轻巧、牢固、美观、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记叙文提纲:

首先,舅舅家是一扇寒伧的小门;

后来,有了一扇红漆大门;

现在,新楼前是一扇威武的大铁门。

三、提纲要简洁。写提纲要根据需要或详或略。但详不是繁琐哆嗦, 略也不是空洞无物,要

做到不管详略,都力求简洁、精炼。

例如有同学写《十年以后返校来》时,其提纲是:

1、宣传窗内,有声有色地放映看历届校友和在校三好生的动人事迹。

2、展览厅里,小爱迪生们的小发明干奇百怪,琳琅满目;

3、图书馆名著荟萃,座无虚席......

第7篇

【关键词】网络 论文写作 评估体系

1 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检验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重要方式。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发挥英语专业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保障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高职高专外语系课程改革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高校校园网宽带的不断升级,使基于网络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成为可能。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参与研究和写作的整个过程才能建构自己的学术研究理念和实践技能。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发挥建构主义理论对网络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整合网络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网络技术、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评价体系

基于网络的论文写作教学新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他们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促进自身认知结构发展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应是主动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像建构理论下的情境创设、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人与人的协作关系都是随时空转换而不断变化的。wWw.133229.COM而以往论文写作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整个阶段的教学结果,不能对教学过程起到跟踪、监控、检测和指导的作用。为了弥补终结性评价的缺陷和不足,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科学地、理性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衡量每一名学生。运用更具个性发展的评价策略,激发学习者潜意识中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众多更具特色的学习个体融于网络学习这个大环境中。

3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维评价体系的评价方式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维评价体系其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评价资料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而完成。评价体系:

(1)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建构主义主张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研究,发挥首创精神,实现自我反馈学习者每一次实现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也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肯定、否定、再否定的辩证评价过程。这种自我评价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标的明确、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由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的作用。教师评价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引导,科学、更合理、更客观。

(2)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提高评价的说服力。建构主义重视个性发展,提倡多情境解决问题,主张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一般分五个步骤:

1)选题;

2)搜集材料;

3)论文提纲的撰写;

4)撰写初稿;

5)修改初稿、完成论文。

根据willis的任务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把选题分为前期写作任务,搜集材料,论文提纲的撰写以及撰写初稿分为写作期,而修改初稿、完成论文分为任务后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把论文质量监控和管理分成3个方面: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监控;论文写作过程质量监控;论文写作中期检查和学生意见反馈。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监控主要任务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同时在论文写作各个阶段进行论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涉及毕业论文选题、写作方法、规范格式、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等。论文写作过程质量监控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就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如定期抽取某个小组,了解其组员毕业论文撰写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论文写作中期检查和学生意见反馈表。在论文写作进展到中期时,教师自己填写其中检查表,对自己的进度、组织安排、质量监控等各个方面进行自查。学生意见反馈表主要涉及教师的态度、科研水平、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组织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4 实施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首先是通过网络监控毕业设计的选题。学生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填写毕业设计选题表,并通过e-mail发给指导教师。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和岗位性,毕业设计选题应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基本原则是结合英语专业特点,符合本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不应该只是单一的语言技能,更应该是英语语言技能与文秘、商务、旅游等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此外,题目难度应适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同时题目还要求有科学性、实践性、针对性、创新性。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对选题进行审批。

其次是对设计过程的管理。毕业设计前期,管理部门落实管理选题工作并监督进展情况,提供标准来确定各种表格填写是否规范。根据毕业设计进度要求,学生网上提交选题报告。教师在网上进行评阅,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毕业设计中期,学生网上提交设计稿并汇报设计情况。教师通过检查工作进度,了解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网上指导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可考察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原则性错误能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对部分态度不认真或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帮助和教育。通过网络,教师可全面审阅学生的书面材料,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达思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关键环节如设计方法、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结论等环节进行指导时,指导教师通过存储的学生的初稿进行评阅并做批注,最终论文定稿。毕业设计后期,指导教师可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进度缓慢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同时决定毕业设计答辩的具体安排等。

5 建立评估体系,导向规范评价

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应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依据毕业设计的质量要素,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我系建立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体系包括6个评估要素,细分为18个评估项目(见表1)。

6 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评估体系的实施效果

我系学生毕业设计始于2006年,几年以来,我系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取得了如下成效:

(1)进一步完善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关文件。我系制定了有关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毕业设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使毕业设计工作有章可循。

(2)充分发挥了系、教研室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作用。毕业设计有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而系、教研室两部门在过程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系是宏观监控组织,教研室则针对高职英语专业特点,加强了对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和检查,制订了毕业设计工作的相关细则。

(3)加强了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保障与评估。在贯彻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过程中,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不断提高。1)提前选题时间,选题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准备阶段,并充分利用寒假开展社会调研工作,增强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并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及时选择或更换题目。实践结果表明,提前选题时间,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才能;同时,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查阅、调研文献资料,提前进入角色,为第六学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奠定较扎实的基础。2)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教学督导组成员、主管教学系主任、教务处有关人员深入到各专业查阅有关毕业设计的教学文件,了解设计的选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编写了毕业设计指导用书,规范了毕业设计的撰写形式。4)在毕业设计工作结束后,教务处对当年的毕业设计进行抽查、审阅,了解当前毕业设计质量以及存在的不足,评出系、校级优秀毕业设计。5)在毕业设计工作结束时,组织专家组按照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对当年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评分,明确现状,找出差距,及时改进,不断提高。

毕业设计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我系毕业设计质量的稳步提高,毕业设计的成绩分布合理,设计优秀率保持在10%左右,良好率稳定在60%以内,中等率在20%及格与不及格率控制在10%左右。理论性题目保持在40%以内,而实践性题目稳定在60%以上。

参考文献

[1] airasian peter w. classroom assessment[m].new york: megraw---hill,1991.

[2] cohen andrew d. 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classroom[m].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4.

[3] 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

[4] 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促进发展,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