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30 08:09:46
序论:在您撰写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 略论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创建 创建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 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民办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浅析 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浅析 创新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模式 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考 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探索 独立学院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创建研究 创建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思考 创建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 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思考与探索 五字法创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 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实践与启示 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美]彼得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得艺术和实务[M].三联书店,1998.
[3]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6号令.
[4]赵光年,魏坚,丁彦.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湖南省五所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问卷调查为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5]尹瑜瑜.加强规范管理,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EBOL].(2008-02-29)[2008-12-10]./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name=1817&infoid=1204509877942429
“党建+德育”。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我的中国梦”、学雷锋志愿服务和“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德育工作质量。
“党建+质量”。抓学生常规:到校读书、书写、作业;周过关、月检测;钉钉建群指导补弱。四级比例达到2:3:3:2。
“党建+班级管理”。实施党员包班级制度。学生日常行为定标准、日考核、周总结、月评价反馈会议,力争和雅学子达标率98%以上。
工作态度要踏实
《标准》明确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划分了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职责。发挥体制机制积极作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首先要有踏实的工作态度,沉下心来认真对待、踏实履行学生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第一责任、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直接领导责任等,各司其职、各尽其力。
领导班子要把联系指导学生党支部工作视为职责所在、自我所需的事情,积极参与党支部组织生活,主动指导党支部基本工作,促进学生党支部“”有指导,“两学一做”增实效;要坚持每学期给学生党员讲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一对多讲授,又有一对一交流,既集中传授理论知识,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统筹规划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做到选配有标准、培训有条件、晋升有保障。
组织员、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等要协同做好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原则,全面考察学生综合表现,突出关键时刻表现、志愿服务实践等的考察比重,制定更加全面、具体的考察标准,防止将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唯一条件;要协同做好学生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通过谈心谈话做好党员思想状况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民主评议促使党员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实施集中培训提升党员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推行实践服务促进党员在实际行动中升华理论认知,开展政治纪律和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党员政治合格、遵守纪律合格。
工作举措要扎实
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发展管理、作用发挥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事关高校党的建设“四个合格”目标要求的实现,必须以扎实举措推进,避免工作中的“一刀切”“一阵风”等不良现象。
要扎实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在创先争优上,要对学生党支部进行“三分类三升级”,结合实际情况区分学生党支部的类别,针对先进、一般、后进三类党支部分别制定创先争优计划和整改验收评估标准。在教育培养上,要避免“组织领进门,学习在个人”的现象,通过推行“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骨干教育、预备党员集中教育、正式党员先锋教育、毕业生党员旗帜教育”的党员质量提升五维体系,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教育党员。在组织生活上,既要严格按照“经常、认真、严肃”的要求进行组织,做到“”方向正确、有序规范,又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深化、创新。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要有目的性、规划性,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联系具体案例和个人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探讨、统一认知、强化信念,破除现有的形式化、片面化问题。党课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在转变授课主体、时间、形式、空间上进行适当创新,尝试让学生自己讲党课,打造网络微党课。
要扎实推进学生党员作用发挥。根据学生党员学习、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教学楼宇党员服务点”“专业班级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党员做“朋辈帮扶、互助友爱”的践行者。
要集中优秀学生党员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红色文化宣讲团、成长成才宣讲团,让学生党员走进高校面向党员学生、走进社区面向党员居民、走进乡村面向党员群众开展主题宣讲,着力传播党员好声音,聚焦党员正能量,让学生党员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
工作效果要真实
我们要努力做到态度踏实、举措扎实,但努力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显著效果。反观现实,“零出错、不担责”是一部分学生党建工作者的心态,不管有没有效果、效果显著不显著,其工作总结总带给人一种“出一策定有反响、干一项必出良效”的感觉。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学生党支部 设置模式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学生党员人数随之迅速递增,这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建工作的立足点,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生党支部,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各大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
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1],为高校党支部设置指明了方向。纵观目前高校党支部设置模式,大致可归为四种:一是按照班级设置;二是按照年级设置;三是按照专业设置;四是按照班级、年级、专业特点等混合设置[2][3]。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逐年扩招,党员人数相应增加,党支部设置模式成了高校党建工作探讨的重点。目前,多数高校一方面选取毕业班作为试点,把支部建在班上,由班内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实现了班级党支部委员会和班级团支部委员会、班委的“三合一”,大大加强了班级工作的力量,便于充分发挥班级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促进班级党团工作和班级行政工作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对大一到大三各班级采取纵向(专业)或横向(年级)结合,设置党支部,由政治辅导员或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形成“支部建在班上”与“支部建在专业、年级上”并存的“混合模式”。[4]这是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
显然以往单纯按照某一维度(班级、年级或专业)设置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个拥有几千人的大型学院来说,混合模式设置成了必然的选择,而按照怎样的形式进行混合成了“混合模式”设置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华南农业大学某学院原有党支部混合设置模式分析
以华南农业大学某学院为例,该学院拥有约3500名在校本科生,共有6个专业,120个自然班,学生党员人数大约550人左右(其中大一稳定在50人左右,大二和大三共约250人,大四约250人)。面对学生数如此巨大的学院,如何设置学生党支部对于学院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该学院的实际情况,如果按照班级进行设置则有120个党支部,此设置方案显然不适合;如果按照年级设置,则首先大一党支部无法构建,一是因为大一新生党员都是从高中发展来的,一般来说还是预备党员,按照《中国共产程》的规定,必须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才能组建党支部;二是因为大一新生党员思想上仍未成熟,支部工作经验更趋于零,所以此设置不适合;如果按照专业,最多一个专业人数可达1000人以上,最小专业只有150人左右,明显不合理。基于上述分析,该学院采取了第四种混合设置方式进行学生党支部的划分,而根据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混合设置则是工作的技巧和难点所在。下表展示的是该学院原来的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
从上表可知(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称“土管”,和社会学专业为例),人数庞大的土管专业,党支部或建立在两个年级的相邻班级上,如支部1和支部2;或建立在同一年级内的相邻班级上,如支部3至支部6;而人数较少的社会学专业,则把党支部建立在整个专业上,等等。虽然这种设置模式按照班级、年级、专业的特点进行一定的混合设置,支部人数大概在20人左右,发挥了一定的功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明显的缺点:
1.党支部设置无明显规律可循。虽然这种模式属于混合设置模式,但是该模式混合性过于随意,班级、年级、专业的混合不具规律性。
2.党支部变动性过大。由于新发展党员和毕业离校党员的需要,党支部需要每年进行一次重组,而党支部设置的无序性给重组工作带来了困难,重组后的党支部变动也非常大。
3.党员归属感不强。每年党支部的重组必然造成支部成员及支部名称的巨大变化,一个党员在大学四年里要变动若干个党支部,进而造成学生党建工作的不稳定性、非延续性[5],这样频繁变动将导致党员对支部的归属感相当薄弱。
以上缺点给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和建设带来很大的阻碍,因此探索一个最优设置模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华南农业大学某学院目前党支部混合设置模式分析
鉴于以上分析,一个党支部设置的最优模式对学院党建工作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经过研究和实践,该院创新了现有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知,该院根据班级、年级和专业的特点进行了有规律的设置,总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毕业班支部,一类是毕业班支部。对非毕业班支部,每个党支部下辖本专业一到三年级的相邻班级,支部顺序从第一党支部一直按班级数的需要排至第十二党支部;对毕业班支部,每个党支部按照年级和专业设置,即同一个年级相同专业的若干自然班成立一个党支部,支部序号接着非毕业班党支部排下去,即第十三党支部、第十四党支部……直至所有班级纳入完毕,每一个支部保持在20人左右。这种党支部设置模式综合考虑了班级、年级、专业等特点,对党支部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具有以下优点:
1.党支部设置有规律。如上分析可知,这种混合设置模式具有清晰可循的规律,使人一目了然,并能根据这个规律推演下去。
2.党支部变动性小。当毕业生离校的时候,毕业生党员这批“老兵”就会离去,而毕业生党支部这个“营盘”仍然存在。新的毕业生党员,即之前的大三学生党员,就会“进驻”到这个“营盘”当中;而相应的非毕业班党支部,会有新的大一新生党员注入这个支部,因此,无需改变支部名称,支部成员的流动性也较小,这就是所谓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3.党员的归属感强。由于党支部的人员流动性较小,每个人从大一到大三都从属于同一个党支部,只有大四的时候,才会重新抽出来重组在新的党支部,因此党员对党支部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4.有利于党支部管理。党支部设置的有序性,有利于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6]。比如每年的支部重组工作得到很大的减轻,无论是党员档案的重整,还是党务系统的调整等;由于毕业班党支部的特殊性,党支部工作的要求和规范往往与非毕业班的党支部有很大不同,因此,分开管理不仅体现了党建工作的灵活性和人性化,而且有利于非毕业班党支部的建设,等等。
5.有利于党支部建设。党支部建设有方方面面的工作,如发展党员工作、支部民主生活的开展、支部博客建设、服务群众等。党支部的相对固定性和党员的强烈归属感和荣誉感对支部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非毕业班支部由经验丰富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带着低年级学生党员开展工作,这不但能保证支部工作质量,而且能让支部的传、帮、带作用得到很好发挥;大一新生一入学,党支部马上就可以针对支部的对应班级开展工作,对新生进行慰问和深入了解,一方面尽早让新生党员加入所属党支部,另一方面为党的发展储备后续力量,等等。
实践证明,不断探索和创新最优化的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对全面提高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党支部的优化设置并不是简单按照某一个维度或者按照班级、年级、专业等进行随意组合,而是应该全局考虑学院特点,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调整优化,确保支部健康发展,学院党建工作稳步推进,为党和国家培养最优秀的党员和最具战斗力的学生党支部。
参考文献:
[1]周济.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讲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C].2003.10.
[2]史永军.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1-1.
[3]王耿锋.优化学生党支部设置方法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7):39-40.
[4]许伟通.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比较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6,19,(4):43-45.
[5]王义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5):42-44.
[6]樊敏,朱张军.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探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1,(2):60-62.
关键词: 高校党建工作 党建指导办公室 有效举措
随着目前高校关于在本科层次学生中进一步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推进从本科三年级开始按学生班设置党支部的力度及全面推进党支部在宿舍建立党小组的要求,高校党员队伍正在不断壮大,高校的学生党建事务更加繁重。根据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高效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减轻高校党建工作老师的日常事务负担,集中精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品牌,成立在党务工作者直接指导下的学生党员自我管理的学生党建工作机构――“党建指导办公室”是使党建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有效举措。
一、机构性质
学院党委研究、指导、监督和协调学生党建工作的专门机构。指导办公室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工作部门。其所有事务直接对学院党委负责。
二、机构宗旨
围绕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为工作中心,努力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创建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开创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全心全意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服务,充分发挥和凸显党员的先锋模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管理机制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成立由学院辅导员任主任、党支部书记任科长、学生党员任科员组成的学生党建工作指导办公室。指导办公室下设秘书处、组织发展科、宣传科、实践科、培训考核科和外事科等科组,具体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各项工作。具体制度如下:
1.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指导办公室例会、各科组工作例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三次全体干部工作会议。各科组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本周工作及进行下周工作部署。
2.学习制度。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全体干部学习交流会。每次由指导办公室科长、副科长主持并作中心发言,每半个月对机构成员各项能力进行培训。
3.考评制度。每年对全体干部进行一次考评,考评不称职者即时解聘,对基本称职者进行谈话教育,对年度考评优秀者进行表彰。指导办公室全体干部均列入学院党务工作者进行教育管理。
4.监督、反馈制度。在党建指导办公室门口设立意见箱,接受全体学生的监督的建议。对党员、党支部提交的材料,原则上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对于申请、咨询等,原则上在2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5.值班制度。指导办公室副主任和各科组负责人须在指导办公室轮流值班。每天值班时间为08:30-17:30。
四、职能划分
(一)秘书处
党建指导办公室秘书处是负责机构咨询、策划、管理的职能部门,协助办公室主任开展工作,担任机构内部综合协调并承担机构整体形象的部分宣传工作。制定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指导办公室各级干部的管理、考核、任免制度,独立地行使考核权和监督权。定期不定期地严格、全面考核各级干部,促进干部作风建设。秘书处是党建办的一个下属部门,其主要职能如下:
1.起草机构各项工作汇报。
2.进行各项会议的记录工作,协助办公室主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负责指导办公室调研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加强部门间联系,加强内部建设。
4.负责各种活动及例会的考勤。
5.负责指导办公室值班安排及处理日常事务。
6.收集同学们的意见,针对各种线索展开调查研究,为机构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7.贯彻指导办公室工作方针政策,协调和督促各部门履行职责。
8.定期向主任汇报有关工作,及时向各部处传达主任的有关工作部署。
9.为年度招干工作提供考试题目、考务安排等方案,公平、公开、公正地为机构吸收新干部。
10.负责办公室财务管理。
(二)组织发展科
组织发展科是党建指导办公室组织工作方面的主管部门。根据学院党委的指示和决定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贯彻上级文件、落实学院党委关于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决定的具体措施,并经学院党委审批后执行。组织发展科下设干部组、党校组、档案组,各组的主要职能如下:
1.党校组。(1)制定党校开班计划。(2)党校学员的选拔及汇总。(3)党校开班的现场布置。(4)党校开办的后勤服务工作。(5)党校期间各类人员的考勤。(6)党校论文及各项资料收集。(7)党校考试试卷批阅。(8)党校结业证书的撰写、审核及发放。(9)党校期间财务管理。
2.干部组。(1)起草党建工作及干部工作计划,负责督促和检查执行情况。(2)筹划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创建和换届选举。(3)筹划学生党员干部的考核。(4)协助校级学生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示范党员、优秀党支部评选工作。(5)进行校级学风建设优秀学生党支部及优秀学生党员的评选。(6)党内表彰、奖惩信息的收集、记录和保管。(7)组织新生入学教育党课讲座。(8)学院学生党费的收缴。
3.档案组。(1)学院学生党员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统计和利用等工作。(2)学院党委新发展党员档案的审核及审批。(3)学院预备党员转正档案的审核及审批。(4)新生党员的档案审核、接收及汇总。(5)毕业生党员档案的审核及转出。
(三)宣传科
宣传科是学生党建指导办公室主管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主要负责理论与形势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新闻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等工作。宣传科的职责可概括为:对外宣传、对内教育、对上参谋、对下指导,横向扩大联系,纵向沟通信息,自身加强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宣传科下设网络服务组、宣传组、阡陌工作室。
1.网络信息组。(1)创建及经营学院学生党建主页,并与学院主页连接。(2)根据党建主页上各模块的功能及信息特点及时更新各模块内容。(3)根据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变化及时进行模块及信息调整。(4)党务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资料录入。(5)党内半年和年终统计。
2.宣传组。(1)学生党员各项活动的摄影信息采集及新闻稿的撰写。(2)出版党员活动海报、书面公示。(3)出版及及时更新学院学生党建宣传手册。(4)学生党建主页新闻信息的收集及整理。(5)学生党建工作的校外宣传工作。(6)宣传栏每日快报及信息的更新。
3.阡陌工作室《党员之家》――半年刊。(1)《党员之家》章节的构建。(2)《党员之家》的宣传。(3)《党员之家》的征稿。(4)《党员之家》的审稿及排版设计。(5)《党员之家》的印制及下发。(6)《党员之家》的经营。
(四)实践科
实践科的工作宗旨是促进党员投身社会实践,培养党员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使党员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科学实践能力,为广大学生党员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提供平台。
1.就业服务组。(1)为每一位毕业生党员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2)负责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出登记及转出党员信息收集及汇总。(3)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信息收集及汇总。(4)毕业生党员档案的审核、封装及转出。(5)暂缓就业党员的党籍管理。(6)组织毕业生党员宣誓。(7)暂缓期满党员的联系及转出工作。
2.社会实践组。(1)预备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安排及考核。(2)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安排及考核。(3)积极分子及申请入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安排及考核。
(五)培训考核科
负责总结推广学生党建工作经验,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措施。抓好党员教育,促进党内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员思想素质。
1.组织策划支部书记培训班。
2.组织策划学院党支部委员培训班。
3.组织申报学院党建及研究创新项目。
4.开展学生党建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专题调研。
5.组织策划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竞赛。
6.协助组织部关于在新生中成立学习小组的培训安排。
7.组织院级的各项评优。
8.组织策划学生宿舍党小组的评优。
9.关于学风建设优秀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党支部的评选。
10.组织策划形势政策分析大赛。
11.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计划的执行。
12.形势政策分析大赛的策划及组织。
(六)外事科
外事科是机构的对外窗口,主要负责本机构与各院系及兄弟学校的联系与合作。为机构主办和承办各类活动寻求和邀请合适的嘉宾,组织协调各类活动,提高机构的社会影响力和形象,是机构与外界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
1.组织党建指导办公室加强内外界的沟通与联系,进行经验交流、互相学习,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发展。
2.通过毕业生党员信息的管理,初步建立党员实习、就业工作体系。
3.与校外党支部进行支部共建的筹划及组织。
4.党建讲座主讲嘉宾的联系工作。
一、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状况分析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始终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环,党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是研究生队伍的思想发展的体现。现今的研究生队伍党建工作存在效率低下,人员配置不合理,党员素质低下,工作行为被动等诸多问题。
1.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不均等,差异化现象明显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同时受到国外思想政治文化思潮的冲击,更多的学生有就读研究生的期望,我国高校也不断增加和扩大的研究生的招生比例。被招录的研究生因为其基础学历、年龄层次、社会阅历的不同,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化特点,加之研究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特殊化特点,上课之余往往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互相联系不够紧密,这对党支部的民主生活建设和日常党建活动的开展产生着了不利影响。
2.党员干部素质低下,党支部执行能力偏低
由于研究生的生源质量的差异化问题,导致党员干部素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现象。现今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识淡薄,很多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做到积极主动,反而是被动消极的。部分党员干部入职之前并没有十分成熟的掌握党支部工作方式和方法,对于党建工作并不了解,没有培训直接上岗势必会导致党支部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进而导致党支部工作推进缓慢,效率低下。
3.研究生党支部工作形式单一化严重
研究生主要在研一阶段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到了研二研三则开始进行专业实习或者从事其他专业性活动。党建工作也是在研一的时候推进的较为有力得当,因为研究生行为较统一,容易开展党支部活动。而研究生流动性强,较为分散,导致集中上课结束后分布散乱,传统的党支部工作开展模式无法将分散的研究生规制一起形成合力,从而导致党支部工作滞后不前,给党支部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4.研究生入党动机不纯,忽视入党后教育
研究生入党往往伴随着升官考试、方便择业就业等各种隐性因素,并不像本科生阶段一样入党动机单一,这样就会导致研究生同学入党之前和之后相比,积极性低下、党支部活动参与性低,一旦目的达到,便不再对党支部工作赋有热情。同时,各大高校的党建思政工作忽视了入党后的党性跟踪观察和继续教育。
二、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工作策略
以上分析了我国高校目前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和存在的不利现状,提出如下工作策略。
1.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升党员的自身素质
高校研究生要严格把好入党这一关,在入党之前,对入党学生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掌握其之前在高校的具体工作情况,是否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等。如果存在这类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入党前的思想政治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指导,加强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入党研究生的思想水平,提升党性修为,使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得到一定的程度的升华。只有党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才能更好的为党支部的建设服务,提升党支部工作效率。
2.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多渠道开展党建工作
研究生党建工作要克服单一化的模式,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开展多样化的多渠道的党建工作,多轨并举。针对国内外的焦点,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工作,如设立党支部个人博客,实时更新思想动态和国内外时政热点;开设微博,开设党支部QQ群,通过虚拟网络开展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另外,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支部活动,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并通过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如开展党的理论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知识竞赛等。此外,也可以党的理论研究为载体,进行党内建设的课题研究等。
3.加强党员干部的培养和管理,抓住核心成员提升队伍素质
党员干部是保证党支部工作顺利实施和开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党员干部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上级决策能否及时下达,工作开展和执行能够保质保量。因此,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素质提升和管理,可设置定期的党员干部例会制度,通过严格的会议制度保证上级党务工作的及时下达和布置。同时,加强党员干部的党内业务培训和学习,便于研究生党支部工作准确无误的落到实处。
4.上级领导直接干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党支部是开展党内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和组织,党支部的健全发展对于党员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党内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上级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干预,做好积极的服务和引导工作,克服生源质量差所导致的弊端,选举出能够办实事,做好事,踏实肯干的党员干部,并不断培养他们的自立自主能力,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支部干部。
参考文献:
[1]常瑞.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州学刊,2011,(9)
[2]钱昕、曹雪峰.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1)
[3]刘涛.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管理与究,2009,(8)
作者单位:
李释然(1988-),男,天津武清人,硕士,湖南大学法学院助教;
[关键词]90后 高职学生 党建工作
[作者简介]陈树根(1982- ),男,广东番禺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钱香花(1984- ),女,湖南邵阳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广东 广州 51148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55-02
学生党建工作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大学生中最为优秀的人才团结和吸收到党的旗帜下,这是各级高校党建工作的义务与责任。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出政治上过硬、具有科学文化素质与操作能力的综合性实用人才,是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的重要目标。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有着特殊的专业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是未来社会各条战线的主力军,将会从事着最为一线的劳动工作,这部分学生的思想、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特别是这部分学生都属于“90后”,开展党建工作面临的任务和形势也更为严峻。据此,针对“90”后学生特点及目前党建工作存在的弊端,探索适合“90后”学生的党建工作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90后”学生思想特征
1.入党动机多元化。目前,“90后”学生在入党动机方面呈现多元化趋势,很多学生带有强烈的功利化色彩。一方面,学生们对国家大事比较关心,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迫切要求政治上的进步。另一方面,学生们政治心理还比较稚嫩,不能正确判断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价值观念偏差,容易受到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这表现在学生们入党动机带有现实性、功利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以我院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例,学生总数中80%以上的人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很想在政治上有所进步,抱有强烈的入党愿望。但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有着多元化的入党动机,一些学生觉得党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入党就是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归属感”,认为入党之后自己与其他学生就不一样了。有些学生觉得入党以后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评优评奖的机会,对自己未来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入党动机比较务实。还有不少的学生想入党是因为,看见周围的人都想入党,别人都写了入党申请书,自己不写就会脱离大家,只是随大流。
2.缺乏政治敏锐性,对党的理论知识认识不足。衡量一个党员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就是政治素质,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中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定位为首要的工作内容。当前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很多“90后”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瞬息万变的国际事务和社会现象,缺乏明确的价值观,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没有坚定的信仰。而高职的学生入学后都比较重视专业学习,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课学习,对其他课程较为忽视,特别是像思想政治这一类的课程就更为忽视,这势必导致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修养不够,缺乏理论修养。如在我校进行调查时问学生对“科学发展观”是否了解时,只有12%的学生表示“很了解”,超过50%的学生表示“不是很了解”。学生关于今年“两会”中比较重大的问题回答“很了解”的只有16.4%的学生。这说明高职学生对政治形势平时也不注意了解。
3.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淡薄。“90后”地学生都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但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淡漠,对自身应尽的义务及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不甚明了,不能把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紧密地联系起来。“90后”地学生从小生活安逸,很多的“90后”学生害怕“吃苦”,甚至部分学生信奉享乐至上,金钱至上,价值观念严重扭曲,他们缺乏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无私奉献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大部分的“90后”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追求个性、张扬自我是这一代学生的共性。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教学理念是以培养优秀实用人才为出发点,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片面强调学生个人专业技能的发展,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等其他方面的培养。这造成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意识突出,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相对淡薄,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往往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中心,对待集体有着极大的随意性和散漫性,所有的行为都以个人的喜好和感悟为出发点,对于各种集体活动则十分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