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2:25:41
序论:在您撰写栽培新技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灵芝;生长发育;栽培技术
灵芝又叫灵芝草,具有益心气、安神补肝、坚筋骨、利关节、治耳聋等多种功用,是主要的药用真菌。灵芝生长受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照、酸碱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代料栽培原料广泛,技术简单,经济效益显著,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我们通过对灵芝多年的研究,摸索出一套灵芝栽培新技术,现介绍如下。
1灵芝生长发育条件
灵芝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构成,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灵芝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主要有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和酸碱度等。
(1)营养。灵芝是一种腐生菌,对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具有较强的分解吸收能力。木屑和一些农作物秸秆,如棉籽壳、麦麸、米糠、玉米芯、稻草等都可作为栽培原料。
(2)温度。灵芝是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3~40℃,最适为26~28℃,子实体原基分化温度范围是22~28℃,子实体发育温度18~30℃,以25~28℃为最适。
(3)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
(4)空气。灵芝是好气性真菌,二氧化碳对子实体生长影响很大。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1%时,有促进菌柄伸长和抑制菌盖生长的作用;当达到0.1%~1%时,子实体虽能生长但形成分枝和鹿角状;超过1%,子实体发育极不正常。
(5)光照。灵芝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需要有较强散射光,菌盖和菌柄生长对光十分敏感。
(6)酸碱度。灵芝喜欢在偏酸性环境中生长,要求pH值范围3~7,最适为4~6。
2栽培季节的选择
灵芝属于高温结实性菌类,中原地区春栽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秋栽以8月中旬接种为宜。
3原料的准备
适合灵芝栽培的原料很多,常用的有木屑、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下脚料,辅料包括麦麸、米糠、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
4栽培场的选择
室外栽培的场所最好选在房前屋后排水良好、半阳半阴的场地建棚,棚上要作遮荫处理。
5培养料的配制
(1)常用配方。①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②棉籽壳78%,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③棉籽壳44%,木屑44%,麦麸10%,蔗糖1%,石膏粉1%。
(2)配制方法。按配方称取原辅料,先干拌,再湿拌,要求原辅料均匀,干湿均匀,控制含水量为60%~65%,以用力握时指缝间有水但不滴出为宜。pH值4~6。
6装袋
选用直径15~17cm,长28~30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专用袋,装袋可用手装和机械装,装料要松紧适度,用套塑料颈圈加棉塞封口或用绳子直接扎口。
7灭菌
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当温度上升到100℃时,保持8~10h,以达灭菌效果。
8接种
灭菌后将栽培袋移到无菌室或接种箱内,以无菌操作的方法,接入蚕豆大小一块灵芝栽培种,菌种与培养基紧密接触,以利于定植和生长。
9发菌
接种后的栽培袋移入培养室培养,室温应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70%,并要求在黑暗环境中培养,经常通风换气,约25~30d,菌丝可长满栽培袋。
10出芝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再培养10~15d,菌丝即达到生理成熟。菌丝生理成熟的标志是培养基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突起的疙瘩块。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搬入预先设置好的畦床内,用刀片划破薄膜袋,取出菌柱,竖放在坑内,随放随用干净湿田砂或腐殖储量较低的湿表土。填充菌柱之间的空隙,并覆盖1~2cm厚的细砂,淋水后覆盖薄膜。栽培袋埋土后,应使温度控制在22~28℃,空气相对湿度达90%~95%。5月下旬到6月上旬幼芝陆续破土而出,此时,应加强湿度和通风的管理以防湿度过小而使子实体变灰,加强通风,以利菌盖及时展开。子实体出土后,使温度保持在25~28℃,此温度下长出的子实体致密,有光泽、质量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随着菌盖的不断生长,边缘颜色逐渐加深,表面呈现漆样光泽,成熟的孢子从菌盖下方不断散发出来,便可以采集孢子或采集子实体。
[关键词] 辣椒 植物疫苗技术 栽培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151-01
甜椒、辣椒是一种高温型,需求二氧化碳较多的作物,保护地栽培有四大难题:地温偏低、二氧化碳亏缺、病虫害严重、土壤板结。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的应用,冬天20厘米地温可以增加4-6℃,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成本降低60%以上,平均增产50%-310%,平均售价提高30%,成熟期提前15天,收获期延长30天。不用化肥能高产,不用农药不得病、少得病,它是有机无公害栽培的突破性技术,该技术应用方式为:行间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具体用法如下:
一、植物疫苗配合行间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使用方法
1.菌种、疫苗用量:菌种8-10公斤/亩,疫苗4-5公斤/亩。
2.秸秆和其它物料用量:秸秆(玉米秸、杂草、树叶等)3000-4000公斤/亩,麦麸160-200公斤/亩,饼肥80-100公斤/亩。
3.反应堆操作时间:行间内置式,在定植后、盖膜前进行。
4.菌种处理方法:使用前1公斤菌种兑掺20公斤麦麸,加水 20-22公斤(有饼肥可掺入10-20公斤,增加水15-30公斤),混合拌匀,堆积发酵4-24小时就可使用。如当天使用不完,应摊放于室内或阴凉处,厚度8-10厘米,第二天继续使用,一般应在2-3天内用完。
5.疫苗的处理方法:
5.1 配方一:1公斤疫苗:20公斤麦麸:20公斤饼肥(豆饼、菜籽饼等):60公斤秸秆粉(玉米秸、豆秸等):160公斤水,五种物料掺合拌匀;配方二:1公斤疫苗:20公斤麦麸(或 50公斤饼肥):75公斤秸秆粉:170公斤水,四种物料掺合拌匀。以上两种配方可根据当地原料情况选择使用。
5.2将按配方拌好的原料堆积成高50厘米的方型堆,并在上面按20厘米见方打孔,孔径为5厘米,孔深以见底为准,使其升温。室外处理需盖膜保湿(不宜过严),室内不需盖膜。待堆温升至55℃时,及时翻堆,并掺入一倍大田细土,重新堆积打孔盖膜。当温度再次升至55℃时,开堆摊薄至10厘米厚,两天后即可使用。低温季节不必放热处理,只需堆积4-24小时就可接种。
6.行间内置秸秆生物反应堆:对于已经定植的辣椒大棚,在大行下开沟,沟宽与大行相等,起土15-20厘米,将起的土分放两边,接直添加秸秆,铺匀踏实,厚度30厘米,两头露出秸秆10厘米,以便进氧气,填完秸秆后,按每沟所需菌种量均匀撒在秸秆上,用锨拍振一遍后,把起土回填于秸秆上,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15-20厘米左右,浇大水湿透秸秆,2-3天后,然后在上面用12#钢筋(做成长80-100厘米,并在顶端焊接直径3厘米钢管T型把)打三行孔,行距20-25厘米,孔距20厘米,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待定植时按每穴疫苗用量撒入穴内,并与土壤掺匀,接着放入辣椒苗,覆土,浇水,盖膜,最后用筷子在每棵周围打孔四个。
辣椒定植一般苗龄45-50天,8-10片真叶,花蕾初现,在垄上采用行距30厘米左右,株距30厘米左右定植,株距之间相互错开,栽后用土封严封实。
二、内置式使用注意事项
1.三足、一露和三不宜。三足:秸秆用量要足,菌种用量要足,第一次浇水要足;一露:内置沟两头秸秆要露出茬头10厘米;三不宜:开沟不宜过深(20厘米左右),覆土不宜过厚(15-20厘米),打孔不宜过晚,定植后及时打孔。
2.用气:打孔是内置式反应堆增产的关键措施,只有打孔CO2气体才能从地下冒出被叶片吸收。除定植前打孔外,以后每次浇水后都要打孔,至少每月打孔2-3次,中后期大量需要CO2时,每月打孔3-4次,打孔就能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3.用水:使用内置反应堆浇水注意:第一次水要浇足,第二次水要浇匀,定植时浇小水(一棵一碗),定植后4-7天浇第三次水,第三次水要浇透。从此以后,浇水次数比常规逐渐减少到1-2倍;深冬季节晴天浇水,不能阴天浇水,每天10点-14点浇水为宜,当天浇不完,第二天继续进行。进入来年1-2月份开始断水,以免浇水降温等;三月初又恢复到比常规减少1-2倍,进入4月下旬与常规浇水相同。
4.肥料用量及要求:使用该技术禁用化肥和非草食动物鸡、猪、人等的粪便,可用牛、羊等草食动物的粪便和饼肥。研究证实:使用鸡、猪、人、鸭等非草食动物的粪便,会加速线虫繁殖与传播,导致植物发病;使用化肥会影响菌种活性,同时还会使土壤板结,加速病害的泛滥。
5.病虫防治:应用该技术头三年的大棚,一般不见病不用药,外来虫害可用化学农药防治。
注意:一般菌种与秸秆用量比为1:300-400,牛羊粪多而秸秆少的地方,可加倍用牛羊粪代替秸秆;秸秆多而牛羊粪少的地方,可增加秸秆用量1000-2000公斤。
参考文献
关键词:柑桔;管理;病虫害防治
1 建立果园
1.1 温度选择
应选择年均温度在16~21℃,日均温高于10℃,年积温达5000~8000℃,海拔在16~21℃以下,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强,pH值5.5~6.5范围,靠近水源,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果园。
1.2 实行“三大种植”
大沟,挖深、宽各1m的定植沟;大肥,每1m定植沟施农家肥或绿肥30~60kg,普钙0.5~1kg作基肥,分层施入;大苗,选高80cm、干粗1cm以上的整形分枝苗[1]。
1.3 栽植密度
山地:株行距3m×1.5m,每667m2种植148株;平地(田):3m×1.5m或宽窄行2.5m×1.5m或1.3m,每667m2种植148~250株。待树冠郁闭时再间伐。
1.4 定值
带土移栽,在夏、秋季定植。
2 果园管理
2.1 幼树管理
为使幼树迅速形成树冠,培养粗壮的枝干和良好的骨架,促使多次抽梢,需要进行摘心和短切,充分利用夏梢扩冠。每年施肥4~6次,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钾、磷肥配合。
2.2 挂果幼树的管理
为使树冠尽快达到最大营养面积,早丰产,对少花或无花的强旺树,进行拉枝、控制肥水、环割等处理。强树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弱树则相反。做到春肥速,夏肥稳,秋肥重,冬肥早。并合理修剪,以短剪为主,疏截结合,尽量多留叶片,加大主枝开张角度,保护下部枝。
2.3 盛果树的管理
为使树势健壮高产、稳产,品质好,要及时更新树冠和根系,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春梢和秋梢早发,控制夏梢。深施冬肥,并逐年增大施肥量,以有机肥、磷钾肥为主。在花期至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喷用激素或微量元素保花保果,如磷酸二氢钾,稀土、硼砂、锌肥、氮、磷、钾肥等。对病虫枝、干枯枝、衰老枝要及时剪除,并不断更新生长出新枝,挂果较多的树,适当重剪,控制花量和果量;结果少的树,要保花保果,宜轻剪[2]。
3 主要病虫害防治
3.1 加强植物检疫
坚持“预防为主,综台防治”的方针,发现有检疫对象的病虫害树及时根除并烧毁。不到疫区引种、引苗(包括籽种和接穗)。
3.2 认真做好冬季清同工作。
3.3 柑桔疮痂病
用代森锰锌(喷克、大生)为主,溴菌清(炭特灵)、百菌清等为辅;治疗可选用霉能灵(酰胺唑)。
3.4 柑桔蚜虫
用啶虫脒(农不老)和吡虫啉(达克隆)等;对已产生抗药性的柑桔蚜虫,要选用吡虫啉和灭多威复配的农药进行防治。
3.5 柑桔红蜘蛛
冬、春季柑桔红蜘蛛发生期,宜选用速螨酮+阿维菌素或噻螨酮(尼索朗)或四螨嗪(阿波罗)等进行防治较为理想。夏秋季以选用托尔克(进口苯丁锡)或克螨特(丙炔螨特)或双甲脒等为主,轻发时单用,发生量大时混配速螨酮,效果更佳,但不宜连续多次使用,尤其托尔克年使用次数应控制在1~2次。国产托尔克效果较差。夏秋季在脐橙上喷施托尔克,果实上易形成“花果”,应慎用。
3.6 柑桔蚧类、黑刺粉虱、卷叶蛾
用毒死蜱(乐斯本)+机油乳剂或吡虫啉或噻嗪酮,也可选杀扑磷(速扑杀)+噻嗪酮,效果更佳,持效期更长。
3.7 柑桔潜叶蛾
用阿维菌素+吡虫林或灭多威+吡虫啉等药剂,重发年份选用吡虫啉+灭多威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3.8 吸果夜蛾
采前3周喷氟氯氰菊酯(百树得)进行防治,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3.9柑桔炭疽病、黑点病
用代森锰锌(喷克)或溴菌清(炭特灵)、咪鲜胺(施保功)等进行防治[3]。
参考文献
1. 赵金华,化虎.华宁柑桔栽培技术要点[J].云南林业,1991(4)
[关键词] 山西省柳林县 谷子种植 栽培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54-01
谷子在我县有着广泛的种植历史,因其具备了抗旱、抗贫瘠、产量高及营养丰富等优点,受到了种植户一致喜爱。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满足温饱等问题,而是需求高质量、无污染、绿色的优质谷子。绿色谷子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具备了农药残留低、营养物质保存丰富以及施肥科学等特点,逐渐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鉴于此,本次研究主要就谷子新栽培技术进行了必要的论述,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选地和整地
虽然谷子具有抗旱和抗贫瘠的特点,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谷子的产量,应该选择那些地势平坦,土质较为肥沃的地块作为栽培的主要场所。在种植地选择过程中还要注意地块应该尽量靠近水源,并保证周围不存在高污染的化工厂等企业,保证谷子在栽培和生产过程中洁净。地块选择完毕之后就应该进行整地了,秋季应该及时对土地进行整地,第二年开春后及时的将田间存在的杂草去除,并将其清除出地外,避免其影响到谷子的生长,保持土壤的肥效,在整地过程中还要做好施肥工作,把握好施肥的时机,多施入有机肥、磷肥和钾肥,减少氮肥的施入量。在施肥过程中应该做到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证谷子优质健康的生长。
2 谷子选种和播种
2.1 谷子选种
在选种之前可以使用浓度为10%的盐水对谷子种子进行浸泡,这样能够去除混入到种子中的草籽和不饱满的种子。在谷子选种过程中应该根据本县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以及水源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适宜在本地区生产的高产量、优质和抗病性能好的谷子品种。在选种过程中,应该保证种子成熟、不早衰,种子的颜色金黄,颗粒饱满。此外,谷子种子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抗逆性,保证谷子在种植过程中有较强的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2 谷子播种
在正式进行播种之前,应该将谷子拿出在晴朗的天气下暴晒几天,然后将其放置于55度的温水中浸泡半个小时,能够有效地杀死谷子种皮表面存在的细菌。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还可以将种子置于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消毒,然后将其清洗干净之后,放置于55度温水中浸种半个小时后,拿出晾干之后就可以播种了。在合适的播种时间,及时的采用犁开沟或者机械半自动化开沟的方式进行播种,播种后覆盖上湿润的土壤并及时进行镇压,谷子的种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和气候环境综合进行确定。
3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3.1 及时进行间苗和定苗
在谷子幼苗生长到2~3叶期对于间距3~5cm的间距应该及时的进行补苗作业,等到幼苗生长到4~5叶之后应该及时的进行间苗工作,将田间混杂的幼苗中杂草和病弱幼苗及时拔出。在谷子生长到6~7叶期之后,应该及时的进行定苗,在定苗过程中可以一丛是独立存在,也可以预留单颗幼苗。
3.2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谷子在整个生育期大约需要进行三次左右的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应该选择浅耕,主要在谷子幼苗生长到4~5叶期进行,其作用主要是为了疏苗。当谷子生长到5~7叶期之后,伴随着定苗和间苗完成第二次中耕除草工作。第三次中耕的时间应该在谷子抽穗之前的12~15叶期之间进行。在三次中耕除草过程中,应该全面做到第一遍浅、第二遍深、第三遍不伤害到谷子的根系,保证田间无杂草。
3.3 追肥灌溉
在中耕过程中要结合灌溉施肥。在谷子前期的生长过程中,由于谷子养分不充足,为了培养高产优质的谷子,要求在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过程中及时的进行追肥,科学施入尿素或者有机肥,控制好化学肥料的施入量。山西地区在谷子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干旱的情况,因此,需要做好灌溉工作。在谷子生长前期如果出现干旱的现象应该适度进行灌溉。在生长后期由于雨季的来临,应该做好田地的排水工作,避免谷子的根部长时间在水中浸泡,从而导致谷子出现倒伏的现象。
4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做到科学防治,以预防为主,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在谷子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谷子病虫害主要有白发病、黑穗病和谷瘟病等几种病害,在防治过程中应该使用低毒类的农药,避免农药残留的产生,同时在谷子种植过程中还要注重作物的轮作,做好田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的拔出杂草和患病谷子,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常见的谷子虫害主要有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对于这些害虫的防治可以选择辛硫磷乳油进行防治,对于粘虫可以选择使用苏特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结语
谷子在我们日常的粮食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谷子生长过程中,需要种植户做好谷子栽培过程中各种工作,切实保证好谷子生产的质量 ,努力做到让消费者食用的舒心和放心。
参考文献
[1]宋淑贤,田伯红,张立新,刘艳丽,王建广.夏谷新品种沧谷5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科学. 2015(03)
[关键词] 菠萝 栽培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177-01
引言
菠萝是一种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在福建与台湾等地区被称之为凤梨,新马一带称之为黄梨,大陆及香港地区则称之为菠萝,菠萝的品种繁多,有70多个品种,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16世纪从巴西传入到中国。现在已经流传到整个亚热带地区。其可食部分主要由肉质增大之花序轴,螺旋状排列于外周的花组成,花通常不结实宿存的花呗裂片围成一空腔,腔内藏有萎缩的雄蕊和花柱。叶的纤维很坚韧,可供织物、制绳、结网和造纸等等。凤梨和菠萝在生物学上是同一种水果,市场上凤梨和菠萝是不同种类的水果,菠萝削皮之后有却绦枰剔除,而凤梨消掉外面的皮之后没有却蹋不需要划出一道道沟。
1 云南菠萝产业发展的现状
云南菠萝种植分布全省9 个州(市), 包括红河、西双版纳、临沧、德宏、文山、玉溪、普洱、保山、昆明, 其中红河、西双版纳、文山、临沧、德宏是云南菠萝的主产区, 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90 %以上。近年来随着一些菠萝种植技术的改良与云南的菠萝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在菠萝的年产量上也是不断的增多,很多的地区年产量明显的升高,云南的菠萝产业发展开始越来越迅速,但是在其过程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1]。
2 云南菠萝种植业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单位面积产量较低
从现如今的大体形式上看,云南的菠萝产量虽然较之于前期有所上升,但是其总体的单位产量还是较低。这个就与云南的菠萝产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云南菠萝种植业的粗放管理模式与落后的种植技术导致了单位产量的总体较低的情况出现。单位产量较低就将云南菠萝的市场经济整体的拉了下来,导致了大面积亏损的现象的发生,所以在技术的改良方面还是要抓紧。
2.2 种植分散规模小
在云南的菠萝种植之中,由于技术的落后,还有就是政府对于菠萝种植产业的不重视,导致了菠萝种植之中都是小家小户的进行种植。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菠萝种植的相对分散,分散之后就加大的管理的难度,产业化的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也较低,不利于菠萝种植业的发展。
2.3 品种单一,加工滞后
现如今的云南菠萝种植最广泛的品种就是新加坡种、无刺卡因、巴厘三个品种,种植的品种较为的单一,有的菠萝品种因为不能适应于气候或技术的落后,其产量一直较低。这就阻碍了云南整体菠萝行业的发展,导致了菠萝资源分配不均。
3 栽培技术
3.1 环境的要求
3.1.1温度
菠萝的生长需要较为湿热的温度环境,如果是较冷或者是温和的状态之下菠萝的生长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在温度上一定要注意,在冬季的时候如果温度是零下的话就绝对不适宜菠萝的生长,菠萝的茎叶需要的温度是在15-17℃,最佳适宜温度在18-29℃。4至6月之间是根系生长的最为繁盛的时期,后面温度较低的时候就开始逐渐停滞生长,到了11月份就正式的停止生长了[2]。
3.1.2水量
菠萝较为的耐旱,但是生长的过程中还是要进行一些水量的灌溉以保证可以健康的生长。在降水量在100毫米的时候就不需进行灌溉,但是如果降水量小于50毫米,就要进行灌溉防止过度的脱水。菠萝最适宜在4至6月份的时候生长,在这几月份中,降水量正好适宜于菠萝的生长,所以在菠萝的种植过程中,要注重对于降水量的观察,过多的降水量会不利于菠萝的生长。
3.1.3光照
虽然菠萝属于亚热带水果比较的耐旱,但是在菠萝种植过程中,还是要对于光照程度进行把控,过度的光照会导致菠萝的叶子干枯发黄,阻碍菠萝的生长。
3.2 技术要领
3.2.1繁殖
在生产中,主要利用支柱进行芽苗的繁殖,用于繁殖的部分有顶芽、托芽、吸芽这三个主要的部分,这三个部分在繁殖的过程中要进行分类分区,每一种类的芽就要用适合于这一种类的技术进行栽培,这样的话就可以在之后的生长过程中长的较为的均匀,不会参差不齐,利于灌溉。
3.2.2建园
在菠萝种植土地的选择上,要选择较为松散和肥沃的土地,也可以根据种植的种类的不同来选择具体的种植地段,将土地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同时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这样的话有利于菠萝的运输,拓展菠萝的市场。
3.2.3种植
在菠萝产区,全年都可以种植,但以3~9月种植较好。双行式,常用的畦和沟共150cm宽,双行单株排列。每667 m2栽植卡因种3000~4000株,菲律宾种4000~5000株[3]。
3.2.4培土
在菠萝结果之后,由于根部的位置会发生移动,吸芽的气生根也不能直接插入土中吸取养分,所以就要及时的进行培土,以此来给菠萝提供养分确保菠萝果实的健康快速生长。
4 结束语
云南的菠萝种植业是一个较为重要的产业,菠萝作为一种亚热带植物对于水分的要求较低但是在温度上的要求较高。在菠萝的种植过程之中要注意环境因素对菠萝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环境对于菠萝的有利生长。为了提高菠萝的市场竞争力就要不断的研发的新的菠萝种植栽培技术,引进新的菠萝品种提高菠萝的整体产量,推动云南菠萝产业的较快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铖.我国菠萝产业链优化研究[D].海南大学,2011.
关键词 大蒜;选种;适时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13-01
大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用途广泛。鲜食蔬菜佐餐周年供应,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可作为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以及美容化妆品的原料。有杀菌、抑菌、抗毒、健脾胃等医疗保健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对胃、肠、肝、肺、乳腺等癌症具有一定的减轻和治疗功效,从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大蒜的功效越来越广为人知,大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是由于气候原因或管理措施缺位,严重影响了大蒜的品质和商品性能。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并结合众多文献报道的新种植技术,对菏泽大蒜栽培新技术作一概述,以期为大蒜种植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 选种与整地
大蒜的产量高低与蒜种关系甚为密切,因此播种前必须选好蒜种。良好蒜种应具备的条件是:蒜瓣肥大均匀,肉质洁白坚实,无伤痕、无糖化、无光皮、蒜皮薄,呈紫红色,底部平、发芽快而齐,发芽率可达95%以上。以收获青蒜为目的的用种量为1 500~1 950kg/hm2,以收获蒜头为目的的用种量为1 050~1 125kg/hm2。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要细耕、耙平、耙实,没有明显坷垃,达到“齐、松、碎、净”。根据水源确定畦的长短,可做长80~100m、宽4.2~4.4m的畦,也可做长40~50m、宽4.2~4.4m的畦。
2 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
由于栽培目的不同,播种时间也有差异。收获青蒜的,露地栽培通常在9月上中旬播种,播种50~60d后即可采收。收获蒜头的,通常在10月上中旬播种。播种过早,气温过高,蒜种发芽出土困难,缺苗严重;播种过迟,易形成独蒜头,影响产量。播种前如能把蒜种放在0~4℃的低温条件下存放25~30d,则可大大提早其发芽和出土时间,且出土整齐。播种前要晒蒜瓣1~2d。合理密植是提高大蒜产量的关键措施,过密或过稀其产量均不高。种植大蒜的密度规格一般是:收青蒜的行株距为(13~17)cm×(7~8)cm,收蒜头的行株距为17cm×(10~12)cm。一般畦宽1.7~2.0m,畦高23~27cm。按顺序在畦面上划行开沟摆种,沟深7~10cm为宜,蒜种入土要求正直。蒜种在沟内摆好后,再施腐熟人粪尿于播种沟内,覆土。覆土不可过深,以不见蒜种为度。为了保湿、降温和防杂草生长,大蒜播种后可在畦面上盖1层稻草或草皮。当天晚上可以进行1次沟灌,水位应低于畦面3cm以下,让其自然渗透。若无沟灌条件,要先把畦床浇湿,以利发芽和生长。
3 肥水管理
追肥一般进行2次。第1次追肥在叶期,用过磷酸钙187.5kg/hm2加氯化钾112.5kg/hm2与稀薄的腐熟人粪尿7.50~11.25t/hm2混合施用,以促进蒜叶生长。第2次追肥在冬至前后进行,用过磷酸钙150kg/hm2加氯化钾75kg/hm2与碳铵225~300kg/hm2混合堆沤数天后,对水施用,或用过磷酸钙150kg/hm2加氯化钾75kg/hm2与稀薄腐熟人粪尿7.50~11.25t/hm2混合施用,以促进鳞茎的生长增大。据调查,若在第2次追肥时,能再加上熟石膏15kg/hm2与肥料一起混合施用,将对蒜头的生长和增大更有良好作用。大蒜需水量比较大,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要浇4次水。一是覆膜水。大蒜播种后需及时浇水,浇足浇透,一株不漏,浇水1 500 m3/hm2。此次水既满足大蒜种植的需要,又为覆盖地膜提供方便。二是壮苗水。一般在4月上旬左右或地温在15℃以上时浇水。三是出薹水。蒜薹刚一出尖即浇此水。四是膨大水。拔完蒜薹即浇此水。
一、形态特征
株高25~40厘米,株密生灰白色,柔毛和腺毛。叶丛生于茎基部,倒卵形,边缘有锯齿,叶面有皱纹,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形,花冠筒形微弯,蒴果卵形,种子多个细小。
二、生物学特性
野生于向阳高燥的地方,喜阳光充足温暖的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阳光不足,叶子黄、弱、薄、易感病。耐旱怕涝,适应中性或微碱性疏松肥沃的冲积土。忌重茬和涝洼积水地块。
三、选地做床
选择光照充足、地下水位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冲积土地块,前茬为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均匀撒施地面。深耕30厘米,耙细整平做床,床宽1.2米,高10厘米,搂平后以待栽种。
四、栽种
在整好的床面上,按行距30厘米开沟,沟深5~6厘米,株距15~20厘米,放一段根茎,覆土3~4厘米,每667平方米需种栽40千克左右。也可用种子繁殖,但多用于育种工作。
五、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地黄植株较矮,封行前要及时进行3次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生长。做到田间无杂草。
2.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尽早进行追肥,促进植株生长。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的人粪尿2000千克,饼肥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促进根茎膨大,提高产量。
3.灌排水
苗期遇干旱时,适量浇水。施肥后浇水,促进养分吸收。根茎深扎后,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烂根。
4.摘花薹
除留种外,抽薹时要及时摘除,但不能拔动植株,否则影响地黄生长,甚至死亡。摘薹后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产量和质量。
5.清除串皮根
地黄能在根茎处沿地表长出细长的地下茎,称串皮根,应全部除掉,减少养分消耗。
6.病害防治
枯萎病。初期叶柄出现水渍状的褐色病斑,之后叶柄腐烂,茎叶萎蔫下垂,根部腐烂。防治方法: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栽种前用50%退菌特500倍液浸种3分钟,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
轮纹病。危害叶片,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性褐色病斑,有明显的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防治方法:发病前喷绿亨2号800倍液,每7天喷一次,连喷2次。
斑枯病。危害叶片,5月中下旬发病,7~8月份雨季严重,叶片上有黄褐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防治方法:发病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每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