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1 02:01:04
序论:在您撰写马瑞芳妙解红楼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王熙凤;名字;命运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可算一个主要角色,用当今话来讲,应该称作《红楼梦》中的女一号。纵观《红楼梦》中的人物赏评,研究凤姐的专著可谓多之甚多。虽说不是最多,但绝对是研究数量名列前茅,可谓身为研究学者及广大读者所偏爱。
风姐无疑是一名才貌双全的女强者。她的管理能力,语言特色,性格特点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而我今天则想从“王熙凤”的名字进行研究。
在从“王熙凤”这个名字研究之前,首先我表明,并无半点迷信色彩,因为我本身崇尚科学,也不相信鬼神之类传说,而之所以要从名字角度研究王熙凤,是因为王熙凤为书中角色,虽说写得活灵活现,但也确实不是一个真正生活着的人或者更大程度上王熙凤是曹雪芹取材于生活而塑造的角色,她的一生命运有着曹雪芹的意念的表达,所以在曹雪芹给各个人物命名的时候,必也在根据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来选择适合的字去表达人物的名字,所以我认为在给王熙凤命名的时候,曹雪芹也在设想着王熙凤的命运,这也是我想去深入探讨的地方,不能说命运完全在曹雪芹设定的“王熙凤”三个字里,但是多多少少会有点曹雪芹独特的感情表达。
“名字”在自古的圣贤书中均有提及,虽不说为迷信,但多少表达出人对于中国文字自由组合的一些理解和潜意识中的想法。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心术”一文中指出:“物固有形、形固有名”“以形务名,督言正名”意思在说人们要根据事物的外貌形状去给事物命名,与此同时,事情或人们也要相应地以自己对于此“命名”中一些内在自觉产生的意念去做相应的实践,这便是实际行动来顺行“名字”的暗语,或者就是以一种主观臆想和实践去实现名字的意义。而且在《吕氏春秋》和老子的《道德经》中均探讨过名字中所寄予着人的主观意念。鉴于古书圣贤的这些观点,我更加坚定自己要从名字上入手去追踪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独特。
在读阅了研究红学的相关书籍,有目的地对描写王熙凤的文字作了整理,发现自古以来从“王熙凤”这个名字研究的角度,并不是新奇的想法,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大多为一己之言,很少有苟同。早期的学者大体从谐音的角度去研究,如将“熙凤”理解为“趋奉”的话石主人,“十二钗命名,各有寓意……曰熙凤,趋奉也……”①,也有将“熙凤”理解为“希奉”的洪秋蕃,“熙,希也;凤,奉也,谓凤姐为人专以希意旨工趋奉也……”②,也有将“熙凤”理解为“稀凤”的李,“王熙凤谐音稀凤,意谓一个鲜见的具有男性阳刚之气的强硬女子”③。除了从谐音的角度去理解,还有很大一部分学者从判词中去理解。如马瑞芳老师从金陵十二钗册子中王熙凤的画和名字相结合的角度理解为:“曝晒在冰山上的雌凤”“熙凤即‘被曝晒的凤’”④,还有林冠夫则从了判词中“凡鸟”的角度去理解:“‘凡鸟’。隐‘凤’字,以指王熙凤。因为繁体字‘’,恰好是由‘凡鸟’二字构成……所以,从判词中的‘凡鸟’似乎带一点贬义。”⑤,对于为什么将王熙凤命名为男儿名,俞平伯认为“以‘凤’为女儿名并非异事”,“我认为有两种或两层的解答……凤姐不仅可以比并男子,且可能胜于男子,冷子兴所云是也。”⑥,罗书华则给予王熙凤这一角色很高的评价,将‘凤’字解释为凤凰,“凤姐,这只美丽非凡的凤凰,只可惜偏偏飞翔在这个末世的天空”⑦…….名家的见解众多,我暂且举这几个例子为代表,以上的观点均可言之有理,但信心品味,确实相差也很大,而在这几位名家为代表的观点之下,我最同意的就是林冠夫先生从“凡鸟”角度去理解,但又不是十分赞同。很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拆字法来看,不难把繁体的“”看做为“凡鸟”的合体,这与曹雪芹命名人物虽有寓意,但大多为潜在意义,如前面在给香菱命名,原名英莲,最先写的就是“英莲”和“娇杏”,分别是用谐音去象征“应怜”和“侥幸”的女孩们。从此处来看,寓意虽有,都是浅层的,只用谐音便可揭开,所以也就说明曹雪芹在给人物命名时不会去做太为难的设意。而曹雪芹又是一名崇尚形式多样,这从《红楼梦》中的诗歌,服饰,食物都可以看出来,所以曹雪芹不可能将人物命名的角度全部从“谐音”的角度去设计,从“拆字法”入手便可以达到形式多样,而且繁体的“”字也却为“凡鸟”的集合,正好体现了有寓意,但也为浅层的设计理念。
但如果仅仅从“鸟”字去理解“凤”字,我又不愿苟同。所以除了“拆字法”在“王熙凤”名字中的奥秘,应该还有另外一个暗示,这也正好体现王熙凤这一人物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之处。而着另外一层暗示,我愿意结合王熙凤的一生去理解当时曹雪芹给她命名时的心理想法。
我们知道,“凤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吉祥的象征。雄者为“凤”,雌者为“凰”,而王熙凤作为一女子竟以“凤”来命名,虽说文章中贾雨村就曾说过:“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那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⑧,“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⑨,可见作为有特别之处的人在取名字上也不会取那些俗套的艳字,可见由此便暗示了王熙凤中胜于男子的才干,身上有着男儿的气魄,为“脂粉队里的英雄”⑩,便会取了“凤”的雄意。而“熙”字,我也愿从“拆字法”的角度去理解,“熙”字下面为火,有烤火之意,此处马瑞芳老师曾理解为“曝晒在冰山上的雌凤”,我虽与她都理解为热,但是剩余之处不愿苟同,我认为除“熙”字在此处有着烈火般的炙热,又因为“熙”字谐音为“夕”字,可解释为末路之意,这就暗含了王熙凤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末路,到处一片夕阳西下之景,再结合金陵十二钗中的画册,王熙凤的画是冰山上有一只凤,而“熙”字则可以理解为是王熙凤所处的那个时代一片“夕”景,如烈火一般炙热烘烤着冰山,冰山在此可以理解为已经走为末路的贾府,在时代的末路上,是时代的炙热烘烤毁掉了这个已经冰冻了的家族,这就暗示了家族的灭亡和王熙凤的悲惨结局,王熙凤在失去家族后只能无依无靠,她虽为一只“凤”却生长在冰山的环境中,而又受着烈火的炙热烘烤。暗示王熙凤这只“凤”的结局不是在冰山的寒冷中冻死,则就是被时代烈火的炙热中烤死,纵有百般能耐也无处施展。(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本义约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180~181页;《王熙凤》,杜贵晨,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3页
[2] 《红楼梦抉隐》(《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240页);《王熙凤》(杜贵晨,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4页)
[3]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1995年)第86页
[4]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5] 《“凡鸟”王熙凤》,《红楼梦纵横谈》(2004年),第293页
[6] 《凤姐》,《细说红楼梦》,蓝天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271页
[7] 《凤凰惜作末世舞――论凤姐兼说“一从二令三人木”》,《名家图说王熙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8] 《红楼梦》,北方文艺出版社,二十一页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325000)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呕心沥血撰写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亲友间先后借阅传抄,留下各种版本。在各种版本中,仅仅林黛玉的眉和眼的描写,就有多达近十种不同的版本流传世间:
(1)甲戌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甲戌本上,有的字加了红框,说明作者对框内的文字还不满意,还要修改。
(2)己卯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笑非笑含露目。”
(3)庚辰本:“两弯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
(4)蒙古王府本、戚本:“两弯似蹙非蹙罩烟眉,一双俊目。”
(5)杨藏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目。”
(6)甲辰本(梦觉主人本)、程甲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7)舒序本:“眉弯似蹙而非蹙,目彩欲动而仍留。”
(8)卞藏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飘非飘含露目。”
(9)列宁格勒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对于这些不同描写的优劣,红学家们各抒己见。马瑞芳教授在《马瑞芳趣话〈红楼梦〉》一书中写道,林黛玉的眉和眼是“讨论了二百年的眼睛和眉毛”,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林黛玉的眼睛和眉毛到底是个什么样儿?成了红学史上一个有趣的难题。现在通行版本中关于林黛玉眼睛的描写,争论最多的主要集中在两种说法上:一是,“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采用的就是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一版本);二是,“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200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那么,哪一种更好呢?
从曹雪芹描写人物的一贯手法来看,应是“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曹雪芹描写的人物肖像,一改传统小说的陈词滥调(如说美女,动辄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将人物的特征个性融入其中。比如,令人津津乐道的《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就写出了她“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泼辣性格。即使笔墨较少的贾氏三姊妹,曹雪芹也写出了她们各自的神韵和特点——迎春之温柔懦弱,探春之神采飞扬,惜春之孤僻冷漠,寥寥数语却让人过目难忘。对于林黛玉的相貌,曹雪芹就更是煞费苦心。
首先,林黛玉的相貌神韵是借宝玉之眼写出的。在贾宝玉的眼中,诸如服饰之类的俗物他根本没有关注到,吸引他的是林黛玉的神态:“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迎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在宝玉看来,林黛玉比西施还要美,她的美是带有愁思的美,是娇弱的美,又是灵秀的美。她带着淡淡的哀愁,弱不禁风,静止时,像姣花倒映水中;行动时,又像柔弱的细柳。林黛玉的美又是和“慧”连在一起。比干是传说中最聪明的人,林黛玉较比干的心机还多一窍,蹙眉的林黛玉就比捧心的西施更多一层智慧的美。所以,林黛玉的美总是跟多思多愁联系在一起:她见落花飘零而自伤身世,常常抱膝枯坐、自泪不干;又闻《牡丹亭》,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大自然的花开花落,人世间的风霜雨晴,她敏感的心灵都时时感受并呼应着。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只有跟“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合在一起,才显示出其独一无二的气度、神韵,才具有超凡脱俗的美:她的眉毛细长而弯,像挂在树梢上的一抹轻烟。眉好像皱着,又好像没皱着,含着淡淡的哀愁。眼睛好像刚刚哭过,又好像含着晶莹的泪水,这才是林黛玉:是绛珠仙子为报甘露灌溉之恩到人间还泪,是孤弱女子丧母别父、无依无靠来依傍祖母。“似泣非泣含露目”,既可看出前世的绛珠神韵,又可看出今生的黛玉风姿。而“似喜非喜”既不符合当时林黛玉的孤苦的处境,又不能展示其独特的神韵,难怪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要直斥其“粗俗至极”。
其次,对林黛玉的相貌,曹雪芹没有像写王熙凤那样系统地、工笔地描写,而是采用传神写意的手法,把具象抽象化、形体灵动化、相貌神韵化。翻遍全书,竟找不到关于黛玉相貌的具体刻画,甚至面孔是长是圆、身材是高是低、皮肤是黑是白,都未涉及。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眼睛是写到了,但绝口不提形状大小及眸子的光暗深浅,眉毛像一抹轻烟,粗细长短则没有说明。作者这样写,就是艺术表现的留空白、留余地,让读者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人物,想象林黛玉的神韵乃至文化内涵和修养。我们知道,红楼中的女子是各具风采的。如果说薛宝钗是社会化的,史湘云是自然化的,那么,林黛玉是诗意化、艺术化的。林黛玉是大观园中最具诗人气质的一个女子,是一个文化素养非常高的少女。我们对比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就能看出其中的奥秘:写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眼睛眉毛的形态样子一目了然,语言通俗易懂,所用的比喻也是日常熟知的事物,因为王熙凤从小没读过书,不通文字。而林黛玉的肖像,没有一些文化素养的就很难理解,仅仅林黛玉的眉毛,就有两个出处:“蹙眉”来自《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颦。”“颦”就是蹙眉的意思,贾宝玉马上送给林黛玉一个字“颦颦”,也是这个意思。“罥烟眉”来自《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又称“远山眉”,意思是疏朗的眉毛像挂在树梢上的轻烟,是化用远山眉。林黛玉的两弯眉毛居然跟古代两位大名鼎鼎的美女都挂上了钩。林黛玉的眉眼让我们感受了一种空灵艺术之美。如果与“含露目”相配,则更具一种诗意之美。“露”比喻两目湿润,似有泪光。同类取喻,具体生动;以“情”对“烟”,则隔了一层。“含露目”对“罥烟眉”贴切无匹,写黛玉眼睛水汪汪的,如含有仙露明珠,显得形象空灵;而“似泣非泣”,也远胜“似喜非喜”。“泣”比“喜”更有动感,容易使人联想到哭泣、泪珠、愁苦等,使人顿生爱怜。《红楼梦》之哭泣多者莫过于林黛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它让我们想到那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凝结成的一首首美丽动人的诗篇——《葬花吟》、《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桃花女儿行》等,让我们看到一个“独倚花锄泪暗洒”的林黛玉,“已教泪洒窗纱湿”的林黛玉,“抛珠滚玉只偷潸”的林黛玉,“泪自长流花自媚”的林黛玉……林黛玉的“泪”,有“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外在情态,更有“感时溅泪,恨别惊心”的内在情韵。可以说,“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这两句话抓住了林黛玉生动典型的气韵素质,暗示其悲剧命运,并寄寓深切的同情,也为后来林妹妹的悲剧命运定下了基调。
关键词:丫鬟;忠心;聪慧;解脱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而女子尤多。林黛玉身边的大丫鬟——紫鹃就是其中的一个。紫鹃并非曹雪芹的写作重点,书中提到她的地方也并不如袭人、晴雯和平儿那么多,但这并不能影响她在红楼梦中“四大丫鬟”的地位。
紫鹃是以贾母将其调给黛玉作丫鬟而出场的。李商隐有诗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鸟啼鸣,声声啼血,紫鹃这个名字是否暗示了黛玉悲惨的结局呢?
大观园中能和黛玉相处好的姐妹不多,可是紫鹃和她的关系好得超乎想象。她们之间已经有了知己之情,姐妹之情。两人关系的飞升,主要原因是紫鹃对黛玉那份真心。都说王熙凤是酸辣、香辣、泼辣、麻辣、毒辣的五辣俱全。仿此,我觉得紫鹃则可以算是细心、慧心、忠心、死心“四心”齐备了。紫鹃在黛玉的饮食起居方面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那份细心;生活中待人接物、说话技巧等各个方面处处透露出的那种慧心;不管是平时还是在黛玉临终前都拥有的那份绝对的忠心以及绛珠草魂归离恨天后杜鹃鸟啼血而尽,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死心。
一、生活上的细心
黛玉去了宝钗那和一帮姐妹们闲话聊天,她的小丫鬟雪雁送来了一个小手炉,仔细一问才知道是紫鹃的主意,能将她体弱多病的情况考虑得这么周详的也只有紫鹃一个人。慧质兰心的她关心黛玉是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天气冷了,想着送去小手炉给她御寒;葬花累了,要催促着她去休息;时间到了,还要提醒她按时吃药……黛玉生性孤傲,与人相处十分冷淡,临终前她称呼紫鹃“好妹妹”,这样一句真心的称呼足以见得两人的关系是多么的要好。而紫鹃为此付出的努力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为黛玉试宝玉的慧心
在《红楼梦》中,曹公是以一“慧”字许紫鹃。全书中重点写紫鹃的一章出现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跟黛玉的朝夕相处让紫鹃明白,黛玉最大的心病就是宝玉对自己的爱情是否真实,因此,为了黛玉的幸福紫鹃必须要试出宝玉对黛玉真实的感情。紫鹃并没有直接找来宝玉问:“宝二爷,您究竟喜不喜欢我家小姐?”这样问未必能问出宝玉内心真正的答案,因为这种问题的回答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所以她抓住了“黛玉吃药”的话题慢慢牵引,层层推进,达到了“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的效果,这也就是她所说的“万两黄金买不到的知己”啊!而宝玉强烈的反应还引起了贾母、王夫人等一干大人们的注意,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好收获。
三、超越主仆关系的忠心
紫鹃是个丫鬟,对待她的主子——林黛玉,她是绝对的忠心。由于两人超越了主仆而升华到姐妹之情,紫鹃的忠心实际是对知己的报答和责任。
为了试出宝玉的真心,她不惜承受贾母等人的严厉训斥;为了将宝黛二人的婚事尽快促成,她不顾脸面地在薛姨妈前要求其在贾母面前将宝黛撮合撮合;抄检大观园从她那搜出宝玉的旧物时她顺势便将自己与宝玉拉扯上“关系”,她这样做无疑是赔上了自己的清白……
四、抛却红尘的死心
紫鹃的结局如何,曹雪芹并未在太虚幻境中像袭人、晴雯那样用诗点明,紫鹃出家这个结局是高鹗纯个人的创作,唯一的一点小小的依据应该就是她的名字吧!绛珠草还泪,泪尽魂归离恨天。杜鹃啼血,声声血泪。泪流干了,血尽而化。黛玉死后,紫鹃最后也遁入空门,长伴青灯古佛。黛玉已去,紫鹃便成了无主之鸟,与其在红尘中到处徘徊,倒不如皈依佛门,也是一种解脱。很多人认为高鹗对于紫鹃这个人物最后结局的创作是套用了妙玉的出家。可笔者认为,紫鹃的出家完全合乎其人物的性格特点。黛玉死后,紫鹃十分痛恨宝玉。在她看来,黛玉的死和宝玉是脱不了干系的。想当初宝玉那句“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多么信誓旦旦啊,可如今看来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脆弱得不堪一击。对黛玉的思念和对宝玉的埋怨使紫鹃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对宝玉也是冷眼以待,直至宝玉那一夜与她的一番隔窗对话。紫鹃在体会了他的身不由己之后,一下子顿悟了“可怜那死的倒未必知道,那活的真真是苦恼伤心,无休无了。算来竟不如草木石头,无知无觉,倒也心中干净。”这一番想法倒有些像书开头的那首《好了歌》。这种想法也为她后来的出家奠定了思想基础。
当然,紫鹃也并非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物形象。在为黛玉考虑好一切的前提下,她也为自己想过。例如,在她试宝玉的过程中我认为她也将自己的利益考虑进去了。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因为黛玉,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宝黛二人的爱情是否能有结果,这其中也包含了紫鹃自己的利益。她被贾母给了黛玉,以后是要跟着黛玉走的,因此便想着若是黛玉嫁给了宝玉,那么她便可以在不与家人分开的前提下继续和黛玉在一起了,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嘛!再加上宝玉曾经引《西厢记》里的词说过“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若是黛玉嫁给了宝玉,那么她的未来也算是有了着落了。宝玉的真心没有确定之前,就连轻轻地碰一下背也讨到了紫鹃的一顿训斥,而当紫鹃知道宝玉是真正地爱着黛玉的时候,宝玉拉着她的手她也没有太大的意见了。后来黛玉死后,紫鹃是连门也不让宝玉进了。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紫鹃是把自己的命运与宝黛两人的爱情联系在了一起,她并不是单纯地为了黛玉而完全不顾自己的。但是,正是有这样一些小小的或许可以称为“缺陷”的东西才使得紫鹃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血肉之感。
大观园中的主子丫鬟多如牛毛,紫鹃也并非重点。论长相,她不如晴雯;论交际,她不如袭人;论才干,她也远不及平儿。但是,她不像晴雯那样具有反抗封建礼教、不甘为奴的思想,可是她却能用自己的真诚、热情和善良赢得黛玉、宝玉这些主子们对她的尊重;她不像袭人那样到处向太太们显示自己对宝玉的“死忠”,但是她却能够和黛玉做一个真正的好知己、好姐妹;她不像平儿那样大气、具有行政能力,可以协助凤姐运筹于帷幄之中,将偌大的一个荣国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可她却是唯一一个可以治得住黛玉,让黛玉服气的人;更进一步地说,也许她不能像大观园中的才女们那样可以出口成章,但是她却可以了解人生的真谛,超脱于世。都说《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生错了时代,否则她准是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奇才,但就算是在现代,她仍然是高处不胜寒。其实紫鹃若是抛却了丫鬟这个身份的束缚,一定会做得更成功,让自己的人生更出色!紫鹃虽说只是一朵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小草,但却善解人意,体贴大方,于生活中的细节之处尽显智慧且不张扬。
紫鹃就是这样一个聪慧而又真诚,温柔而又不失刚烈的女子。最后,以一首给紫鹃的题诗结束全文:
昔年翠馆侍湘妃,啼尽春风不忍飞。
一自青灯伴朝暮,前尘旧梦尽共消。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胡文彬论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王蒙.红楼梦王蒙评点:增补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4]马瑞芳,左振坤.红楼梦人物形象解析[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5]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一、翠翠与林黛玉的爱情矛盾心理
(一)一见钟情与日久生情
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是爱情开始的两种方式,一见钟情――刹那间四目相对,心潮澎湃,情愫暗涌,而后茶饭不思,魂牵梦萦;日久生情――波澜不惊,日积月累,细水长流,终有一日恍然大悟,情投意合。
翠翠与傩送是一见钟情,翠翠在知傩送真实身份之前,就已经把他的印象深深地刻进心里。翠翠在得知其身份后,“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傩送在知道哥哥与自己喜欢同一姑娘后,表明心迹:“假若我不想得到这座碾坊,却打量要那只渡船,而且这念头也是两年前的事,你信不信呢?”两年前正是傩送与翠翠相遇之初,翠翠与傩送的异性相吸似乎自然而然,毫无悬念,可又那么隐秘而朦胧。
林黛玉和贾宝玉在大观园里一起生活,在长期的亲密接触中,二人互相了解、互相慰藉,在一次次的试探、争吵、和好之中培养了真挚美好的爱情,这便是人们所说的日久生情。这种爱情不仅仅是翠翠与傩送之间相互欢喜的纯洁好感,而且是建立在长期的坚固的思想基础之上的。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宝黛二人知己般的恋人,比起翠翠与傩送的一见钟情会更理想。
(二)探听老船夫与彼此试探
翠翠与傩送、天保分别见过四次面,兄弟二人不约而同地向老船夫表明心迹,并探听老船夫口风,哥哥天保派杨马兵说媒,“你为我去探听探听那老的,我欢喜翠翠,想要翠翠”。弟弟傩送没有哥哥那么直接,但也隐晦地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伯伯,你翠翠像个大人了,长得很好看!”茶峒山城力里的人直接而纯粹,并不拐弯抹角,好看就是欢喜,欢喜就是想要。
宝黛之间则是通过不断的互相试探来确定彼此的心意,增加彼此的爱情信心。第二十八回中,贾宝玉差紫鹃送些如意给林黛玉挑拣,林黛玉说:“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贾宝玉听她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林黛玉假意试探不疑有他,其心思不过想让贾宝玉起誓不爱薛宝钗。这也正是二人的爱情逻辑:为了真情而不断试探、吵架、后悔、赔错、痛苦、和好,如此循环反复。
恋人之间在确定关系之前,都有一段叫暧昧期的特殊时期。这段时间里,他们不能也没办法和正常情侣那样明明白白说话,只能通过彼此试探或通过他人探听来给予自己心理安慰,感受爱情甜蜜。顺顺家的两兄弟不约而同地向老船夫探听,一是有“走车路”的意思,二却是想从中知道翠翠的心意所属。而宝黛互相试探是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
(三)吵架气与嫉妒心理
翠翠在听到妇人说二老要傩送同王乡绅打亲家作碾坊的主人后,见了傩送,脸还发着烧不做声,“小小心腔中充满一种说不分明的东西……是生气吧――是的,她当真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生一个人的气,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气”。翠翠的这种心理就像是情人之间吃醋了赌气不理睬对方的模样。
马瑞芳说:“宝黛的爱情曲曲折折、反反复复,似有若无、似爱非爱,爱情的表达方式非常特殊、非常别致,他们就是不直接把自己的心理说出来,而经常通过吵架表现出来,越爱越吵,越吵越爱”。《红楼梦》里林黛玉吃醋,多是小儿女之间的口角之争,可气处是嘴比刀子还尖,有点儿蛮不讲理,有点儿耍小性儿,一如第八回,“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呦,我来的不巧了!早知她来,我就不来了。’”这样口不对心的话在林黛玉嘴里说出来总有那么一股酸味儿。
吵架赌气和吃醋嫉妒在情人之间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翠翠与傩送的相处较短,自不能和林黛玉一样,直言直语讽刺对方,同时,翠翠又比林黛玉羞涩内向,即使心里吃味不痛快,她也只能在心里骂几句,断不会和林黛玉一样用刀子嘴故意针对的。
二、爱情矛盾心理的表现形式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把一种本身发展完满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性呈现于丰富多彩的表现”,这便是所谓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翠翠与林黛玉两人在原著中都有较多笔墨的心理描写,分别为读者展示了两个处于爱情矛盾困惑中的少女形象。两人虽性格迥异:翠翠天真活泼,乖巧淳朴;林黛玉孤僻高傲,敏感多愁。但是,两人对爱情的期盼向往有异曲同工之处,尤其是两人在爱情面前表现出的矛盾迷乱,敏感多思。沈从文和曹雪芹在描绘女主人公的爱情心理时,不谋而合地运用了多种相似或相同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技巧,细比之下又有一些不同。
(一)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心理描写最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重要手段,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
《边城》里翠翠的内心独白随处可见,她是个爱幻想、心思也迷糊的花龄少女,所做所想也是下意识的行为,不带半点不好的心机。思想容易随着事儿飞,静静发呆而不知所措,是这个女孩原生态的毫不做作的真实表现。心理描写这把钥匙打开了这位初懂爱情的羞涩少女的心扉,翠翠在逐渐意识到爱情的时候,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祖父若问:‘翠翠,你在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儿害羞情绪,轻轻地说:‘在看水鸭子打架!’照当地习惯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时自己也就在心里答道:‘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不知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都不知是想些什么,这是翠翠对爱情的朦胧心理的反映,刚刚萌芽的爱情在她心里躁动不安,她隐约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新东西在窜入她的生活。她不能不想,但同时,翠翠年龄小且又没有母亲,爷爷自不会和她明白说些什么,翠翠只能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可是又做不了清楚明晰的思考,这种矛盾自然引起翠翠内心的迷乱,而这种迷乱反映到神态上来,就是一种下意识的迷惘和莫名其妙的发痴。
内心独白手法也是《红楼梦》常用的,内心独白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叙述语言的一种继续,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衔接。宝黛初见时,林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此句写出了林黛玉心理变化的过程,由于王夫人先入为主的介绍导致林黛玉对贾宝玉并无好感,而贾宝玉亮相后,林黛玉则吃了一惊,心下想:“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吃惊,一是来自于自己先入为主的印象差异,二则是因为“眼熟到如此”,宝黛二人的“似曾相识”为二人日后的感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山歌与诗词
用山歌的特殊文字形式来表现人物那种不可名状的内心情感或强烈感受,是《边城》所特有的艺术手法。翠翠曾陶醉于自己所听的、所唱的多首山歌。例如,翠翠经常在船上轻轻哼歌玩――“他们女人会织布会唱歌,会找心中欢喜的情人”,这首歌声音极其柔和,快乐中又微带忧郁,唱完了这首歌,翠翠觉得心上浸入了一丝儿凄凉。除了自己唱山歌,翠翠还喜欢听别人唱歌,她常常一面拉船一面喊“爷爷,你唱,你唱”。茶峒人的歌声缠绵悱恻,动听悠扬,有着甜美的味道,又带着点忧伤。翠翠欢喜唱歌欢喜听歌,正如她欢喜爱情的降临。
与《边城》相对,《红楼梦》也用了特殊文字形式来表现人物心理――诗词。在曹雪芹看来,当人物的感情达到很深很浓的诗意境界时,这种感情便无法用一般语言来表达,只有借助于发自人物内心深处的升华语言――特殊的文字形式――《葬花词》《秋窗风雨夕》《题帕诗》《芙蓉女儿诔》等诗词。这里的诗词异于一般诗词曲赋的独立游离,并非可有可无的,它是人物内心隐秘活动的标记,是人物内心感情的升华。这些诗词寄托着人物的千言万语,那不知如何表达出口的心思,都可以从诗词中寻到。例如,《葬花词》“他年葬侬知是谁”,o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同病相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林黛玉为了爱情她粉身碎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她孤傲不阿的个性。
(三)梦境
《边城》里翠翠做过许多梦,傩送为翠翠在山头唱歌的那个晚上,翠翠便做了个梦:“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翠翠梦得甜蜜,不光是梦让她甜蜜,更是那朦朦胧胧的爱情的甜美让这颗幼小的心灵尝到了喜悦,灵魂愿意为这种美好的爱情飘飞。汪曾祺曾说:“小说是写翠翠的爱情的,这种爱情是那样纯粹,那样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那样的非物质……翠翠的爱是一串的梦。”沈从文正是用这样一串的梦――特殊的心理活动表现形式,表达了一位初恋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用梦境表现人物内心隐秘感情在《红楼梦》中也有所运用,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病潇湘痴魂惊噩梦”,梦里林黛玉伤心贾宝玉负于她,贾宝玉为证明自己并未变心,拿出小刀往胸口一划,挖心以明心意。这个梦直接反映了林黛玉担心贾宝玉会辜负自己,患得患失的爱情心理,因此才会终日辗转反侧,噩梦缠身。
三、爱情矛盾心理与爱情悲剧
(一)翠翠的爱情心理与悲剧
翠翠对爱情的追求完全是自发的、被动的,是一个明显的等待过程,天真地相信爱情终会到来。但是,翠翠对爱情并不是没有感知的。虎耳草是翠翠情思的象征,小说中多次提及她在梦中见到虎耳草,表明了翠翠对傩送感情逐渐由朦胧变得清晰。从未有过母爱、内心孤独的翠翠在面对痴心爱人时自然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羞涩,躲避推脱。在摆渡傩送时,见傩送正盯着自己看,她便把脸背过去,不声不响,从这儿读者可以看出翠翠对爱情是无比渴望的,但当心爱之人站在她面前,她又有了羞涩感,不敢大胆将爱情表达出来,这是她对爱情的自觉、自矜、自尊。同时,大自然的风日铸就了她顺乎自然的性格,也造成了她追求爱情时的自发、被动的心理。翠翠一方面对爱情极其憧憬,而另一方面依赖性过重、独立性不够让她产生了一种错误的爱情思维――她的爱情应该由爷爷来为她安排。翠翠的不够成熟、被动、顺其自然的爱情心理造成了她对爱情的迷乱困惑,导致她的爱情以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的爱情心理与悲剧
首先,林黛玉的“小心眼儿”是颇为出名的。《红楼梦》中这样刻画她:“咀又爱勉薄人,心里又细。”贾宝玉借《西厢记》和《牡丹亭》里的妙词来进行试探,她首先想到不是别的,而是“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其次,林黛玉过于敏感,“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一节,写她探望薛宝钗时,忽然发现贾宝玉也在,便笑道:“暖哟,我来的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再次,林黛玉多愁善感,一草一木,都能勾起她无尽的烦恼、无边的哀愁。这些性格都导致黛玉对爱情缺乏信心,一再试探贾宝玉,试探不成便拌嘴赌气。但是,林黛玉不像翠翠那样羞涩胆小,她敢爱敢恨,不懈追求,她爱就爱了,爱得那么浓烈,那么哀婉,那么撕心裂肺。然而,势单力薄的林黛玉最终还是抵不过命运、时代的作弄,终究在贾宝玉大婚之夜“泪尽花夭”。
四、结语
宝钗的美丽曾令宝玉心动神往,宝钗的贤淑在贾府有口皆碑,贾宝玉为什么选择林黛玉且无怨无悔?因为钗黛为人截然不同,而为人跟出生有关――林黛玉是“阆苑仙葩”,薛宝钗却有“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
薛宝钗生来带有一种病,症状“不过喘咳些”,却“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一位专治无名之症的和尚说“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给了一包异香异气的药引子,告诉了一个“海上方”,配制“冷香丸”治疗:用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花蕊十二两,在春分那一天晒好,再用雨水那一天的雨水十二钱、白露那一天的露水十二钱、霜降那一天的霜十二钱、小雪那一天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配上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团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罐内,埋在花根底上,若发了病,就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我们从冷香丸的组成、冲服冷香丸用的黄柏、还有冷香丸医治的热毒三方面来仔细看一看。
第一,冷香丸的组成有深刻寓意。“冷香丸”的制作非常有哲理性。它的配料要求是春夏秋冬四时的白色花蕊,这象征大自然的纯洁和本真,用来和药的四样水是春夏秋冬大自然节气当日的雨露霜雪。时间一天也不能错,时辰也不能错。用薛宝钗的话来说,最重要的是“可巧”两个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能互相混淆,不能含糊不清,不能左右骑墙,不能指鹿为马。
如果一个人必须经常补充大自然最本真、最守时的东西,说明这个人身上有肮脏的毒素,必须不断用纯洁的因素、正规的因素来纠正,否则就不正常。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有时不很正派的人。
第二,用来冲服冷香丸的汤是什么?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用黄柏冲服,我们可以读出两层重要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薛宝钗命运之苦和心灵之苦。黄柏是苦的,薛宝钗的命运和心灵也都是苦的。她虽是皇室之家的富贵小姐,但她的命运和心灵有两方面的苦:一方面是薛宝钗虽然得到了贾宝玉的婚姻却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之苦,还同时经历了封建家庭覆灭之苦;另一个方面是薛宝钗一直用封建淑女的标准来束缚自己、规范自己、压抑自己,内心是苦痛的,灵魂是扭曲的。
表面上看来,经常哭的是林黛玉,实际上内心特别痛苦的却是薛宝钗,因为林黛玉我行我素,个性张扬,从不说违心的话,说得自在,哭得自在,活得也自在。薛宝钗却不得不经常说假话,说违心话,活在对他人的讨好中、为他人的表演中,活得很累。林黛玉最喜欢的《牡丹亭》有这样的唱:“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一个人活出了自己,即使活得整天以泪洗面,也酸酸楚楚无人怨。薛宝钗却不能做到这个份上。
第二层含义是薛宝钗身上热毒之烈。既然说薛宝钗命运和心灵是苦的,曹雪芹为什么不用人们最熟悉的黄连治疗,却用黄柏?这里又有讲究。曹雪芹是懂中医的,他用黄柏送冷香丸既是中医里很讲究的处方,又有很深蕴含。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热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治疗上焦的热毒用黄芩;治疗中焦的热毒用黄连;治疗下焦的热毒用黄柏。薛宝钗病的症候是“不过喘咳些”,表现为肺热,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冷香丸要用黄柏煎汤送下,冷香丸治疗的是下焦的热毒,暗寓薛宝钗这大家闺秀某些行事不免下作。
“热毒”是什么?按照中医观点是毒素侵蚀了正常人体导致生病。而《红楼梦》所说的“热毒”暗喻违犯人的真情、人的至性,按照封建的理性纲常行事,做出矫饰巧伪的行为。为了个人的利益,不说真话,假意逢迎,虚伪应付,甚至说假话,颠倒黑白;在涉及到个人安危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而损人利己、嫁祸于人。
薛宝钗如何热毒发作?我们看个最典型的例子:宝钗扑蝶。曹雪芹写宝钗扑蝶的场景写得既优美又深邃,在优美场景背后又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
先看薛宝钗扑蝶前发生了什么事?大观园姐妹都在园中玩耍,却独不见林黛玉,薛宝钗就说要去闹了林妹妹来。当她来到潇湘馆时,却看到贾宝玉进去了。薛宝钗想:“宝玉和黛玉是从小一处长大,他二人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此时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这段描写表面上看薛宝钗很懂事,不找事,尽量躲事。但是,她骨子里有没有对林黛玉和贾宝玉如此不避嫌疑不以为然呢?有没有妒忌林黛玉?她有没有想到:你们不避嫌疑地要好,一点儿用也没有。最终决定你们命运的并不是你们自己,而是家长?我想薛宝钗这些想法肯定是有的。
接着,宝钗扑蝶到滴翠亭,听到了小红跟坠儿的对话。小红跟贾芸私相往来是违反封建礼教的。小红怕人听到,很警惕,但宝钗却偏偏听到了。在棘手的问题前,宝钗表现出连续的四个“当机立断”。
第一个当机立断,是薛宝钗立即判断出滴翠亭里发生了一件按封建道德来说是“奸狗盗”的事,而且判断出这件事发生在宝玉的小丫头小红身上,而小红眼空心大,头等刁钻古怪。在这之前小说写到,贾宝玉并不认识他的小丫头小红。薛宝钗居然仅仅从说话的声音就能判断出是贾宝玉房里那个丫头,还进一步知道这个丫头有什么个性特点。这说明薛宝钗对怡红院的关注程度非常之高。她不仅处心积虑地交际袭人,还仔细观察分析怡红院其他丫头的个性特点。她如果对贾宝玉没有什么想法,表弟的丫头什么脾气关表姐哪根筋疼?
第二个当机立断,是薛宝钗立即想到小红如果知道她听到这番话,会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会生事,让自己没趣。于是她马上决定来个“金蝉脱壳”。这说明薛宝钗非常聪明,善于保护自己。
第三个当机立断,是薛宝钗本能地选择林黛玉做替罪羊。处在尴尬情况下的薛宝钗如果想找个替罪羊洗清自己,完全可以喊“宝玉”,喊“二丫头”、“探丫头”、“四丫头”。而她连想都没想,就选择林黛玉。薛宝钗对大观园内哪个是亲的哪个是疏的,看得明明白白,分得清清楚楚。贾宝玉是她心爱的表弟,迎、探、惜是她的表姐妹,而林黛玉不仅跟她任何亲戚关系扯不上,还是跟她争夺贾宝玉的最强有力对手。薛宝钗下意识中,对林黛玉有对立情绪,需要伤害什么人时,林黛玉成了首选。
第四个当机立断,是薛宝钗临时客串天才演员,故意把林黛玉偷听的翠香谈话一事一步一步做实。她表演得一层深一层,无中生有,却天衣无缝:第一步,她故意放重脚步,叫滴翠亭里的人听到有人来了,停止说话,从而表明她薛宝钗对滴翠亭里说的话可是一句都没听到;第二步,她故意笑着叫道,让滴翠亭里边的人从她边笑边叫判断出她这会儿玩得多开心、多投入,当然不会对滴翠亭里发生的事发生兴趣;第三步,她喊林黛玉时不喊丫头通常叫的“林姑娘”而故意叫“颦儿”,这是宝姑娘和林姑娘之间的爱称,喊“林姑娘”是喊给丫头听,反而露馅;第四步,她故意创作出林黛玉蹲在滴翠亭边弄水的故事。问小红,你们把林姑娘藏哪儿了?说,我才看到她在这里蹲着弄水,看到我,朝东一绕就不见了,是不是藏里头了?她还故意进去寻了一遍,然后,抽身就走。嘴里说“一定又是到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薛宝钗的金蝉脱壳最令人沉思的,是她故意虚构林姑娘弄水的故事,这事当然起到洗清自己的作用。但我们仔细想想,如果单纯是为了洗清自己,有必要把林姑娘弄水的故事编得如此有鼻子有眼像板上钉钉吗?
从宝钗扑蝶的例子可以看出,当“热毒”发作,薛宝钗需要损人利己时,她做得多么到位,多么可怕,多么老辣。
毫无疑问,最大的受益者可能就是中学生了。中学生渴求知识的天性和理解能力的受限,使他们自觉地亲近了《百家讲坛》。午休时间,子夜时分,他们都醉心于电视面前,沉迷于经典之中。这样一来,就给中学教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机遇。它本身就富含多种营养,若能利用好这个节目,正确引导,合理扬弃,认真消化吸收,我们的三尺讲台必将有新的活力,我们的学生必将受到更为深刻的影响。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引导呢?
首先,引导学生将讲坛知识与日常所学相结合,对课本进行重新解读。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同学们除对字句的理解外,还可以感受到陶潜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甚至会发现这种“乐天知命”思想的消极一面。而于丹的《〈论语〉心得》却指出:“陶渊明的意义,不在于在诗中构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人的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 。”于丹接着指出:“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这样来理解课文,显然就深了一层。又如,“以德报怨”这一成语同学们耳熟能详,它讲的是宽恕、包容。但《〈论语〉心得》却说: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以何报德呢?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这样理解,就更全面了。
其次,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思维习惯,提高其认识水平。中学生心目中的曹操就是一个奸雄,令人唾弃;但易中天先生经过分析却认为,曹操本来是想做英雄的,可惜那样的社会条件却不容许他去做英雄,另外他的奸雄也有可爱的一面。易中天读出了史书背后的东西,其思维的大胆、论证的精密对我们深有启发。都觉得《庄子》深不可测,但于丹讲评时将经典回归现实的思路,会让学生对名著产生一种亲和感,让学生思考问题时会有一种“事不同而理同”的顿悟。《红楼梦》“正因写史,转成新鲜”的创作特点,会让同学们误认为贾宝玉就是曹雪芹,刘心武先生严肃指出这种想法的错误,但又指出其合理性,它可以让我们借助贾宝玉的故事来探索曹雪芹的经历。这样的见识显然就高了一筹,它显然可以指导我们将此道理运用到对其他名著的阅读上。
第三,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运用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百家讲坛》众流派给我们提供了各式语言范例:易中天的亦庄亦谐,刘心武的亲切朴实,于丹的新鲜明净,马瑞芳的亲和严谨,都最大限度地对学生诠释着语言的魅力。请看学生作文:“大千世界,如此华丽。生命的多彩,正在于对心灵的乐土的追寻,‘舟摇摇以轻飏’,智者善于把自己心灵的小船摆渡到了生命的彼岸,找到了那片乐土。而生活中却有太多的人迷失在这一岸,永远失去了对岸的精彩。”点播到位,使得这段文字的语言运用简直可以和于丹乱真。
第四,在古诗词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我们古代所创作的那么多的诗,我们怎么样来鉴赏呢。这个鉴赏,是实事求是的,是谨慎谦虚的“鉴”,而不是狂妄的,我们学古人的东西,不要死在他句下,要活,要体会他所说的是什么,归结一句话,形式上写的像诗的,不一定是诗,会写诗的人不一定是真诗人。 我们有一句成语叫“多愁善感”,多愁者多情,这是讲诗人的感受能力,感觉敏锐。如果不多情善感,他也做不了圣贤。举一个例子,孔子《论语》里两句最简单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看到水的流动想到了时间的消失,这是诗人的感受。还有一个例子,杜甫有一句话,他说“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诗人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如果诗人不敏感,他能够从一片落花来落笔吗。周汝昌鉴赏唐宋诗词给我们的启发是:现在我们鉴赏古人的诗词,我们一定要活,一定要用脑去感悟。
第五,学生们最大的感受可能还在于主讲人本身。主讲人渊博的知识,喷涌的才华,个性的谈吐,独特的人格,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此出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主讲人的求学经历,比如:易中天坐拥书城二十年才有了今日的学术辉煌,王力群潜心钻研四十载才赢得了今日的厚积薄发。名人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一样要付出时间,经得住寂寞,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求学态度的再教育。还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刘心武虽没进入名牌大学,没能受到正规的学术训练,但能够自强不息,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的经历,实际上启发我们,每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和能力。这样的事实才最有说服力。
关键词:聊斋 异化 心理诉求 自由
人的异化是《聊斋志异》中的重要题材,其异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复仇、爱情和惩戒,在此之下则隐含着作者蒲松龄潜意识的心理愿望,反映了时代的独有特点。
一.复仇主题的特点及深层含义
复仇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历史上的名篇数不胜数。而聊斋中的复仇延续了历史的传统,人异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复仇。
1.为复仇而异化的特点
(1)复仇者的行为皆是压迫下的被逼无奈之举。如向杲的哥哥向晟为庄公子所杀,在庄公子的贿赂之下,官府没有给其申冤,这之后才有了他化身为虎,替兄报仇的事。而《博兴女》中的民女王某,被恶霸偷掠走,逼致死,其父不知女儿的去向,计无所出。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化身为龙,取了恶霸的头。
(2)复仇者所异化的皆为具有理性的猛兽。向杲化身为虎,王某化身为龙,化身为兽类之后,他们便没有了人间各项规矩的约束,同时获得了强大的力量,然而其复仇的对象仅止于仇家本身,并没有滥杀无辜。这说明了复仇者虽然外形为兽类,但并未被仇恨冲昏头脑,其内心中依然保持着可贵的人性。
2.为复仇而异化的深层社会原因和心理意识
(1)“以暴抑暴”的传统
中国古代社会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法制的传统和精神,再加上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对下层人民的严酷剥削,这就导致了人民对于压迫者的暴力反抗也格外的强烈,这种现象在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从《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篇到《水浒传》梁山好汉的“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这种“以暴抑暴”传统的心理和行为十分久远。而聊斋故事《向杲》中融入的“为兄复仇”的情结,既表现了“以暴抑暴”的反抗心理,也使故事内蕴更加丰富而深刻。
这种“以暴抑暴”的行为并非出于施暴者刻意之下的追求,而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因此带有相当的正义性。由于现实官府的龌龊和黑暗,向杲无处为兄申冤。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个结果。一是向家只能忍气吞声;二是通过自己的力量复仇。向杲果断的选择了后者,但庄公子“出则戒备甚严。闻汾州有焦桐者,勇而善射,以多金聘为卫”,向杲仅凭一己之力也无法完成对庄公子的复仇。向杲只有通过化虎,依赖虎这一神兽,才能暂时踢开人世间“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束缚,完成了追求正义、追求公平的任务。这种非偶然的故意行为更加巩固了正义复仇的情感主题。才能使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同情。
(2)潜意识中的返祖心理
“在古代的作品中,人被描绘成能变成某种动物,实际上是人类发展到文明阶段以后,一种返祖心理的反映。”人类虽然经过千万年进化,凭借自己的智慧在自然界中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但是动物也具有人类所缺乏的各种神奇力量,这种心态就极大影响了人们的创作心理和过程。
在聊斋中,向杲化虎,王某化龙,除了获得那种超脱凡人的强大力量之外。也暗含着作者潜意识中对现实社会种种束缚的不满和无奈。作为社会中的人,无论如何强大,都要受到社会本身的限制,无法肆意妄为。现实中的向杲即使真的凭借自己的力量复仇成功,在当时环境下,也难以逃脱被杀的命运。而兽类则不一样,野兽可以无视人间的规则,可以光明正大的复仇而不必担心各种负面的影响。简言之,兽类的行为是没有任何约束的。以至于蒲松龄也在《向杲》结尾感慨的说道:“然天下事足发指者多矣。使怨者常为人,恨不令暂作虎!”
二.爱情主题下的心理诉求
爱情,向来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聊斋用了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爱情故事。其中,《阿宝》中的孙子楚更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它突破了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女追男“的离魂模式,大胆了描写了“男追女”,并不惜运用离魂、化鸟的奇特情节,歌颂了纯真、唯美的爱情。而透过这些通过人的异化来表现爱情主题的故事,我们可以窥探到作者深层次的内蕴和心理。
1.对人生无限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无疑是不自由的,面临着很多的痛苦。因为他们同时承受着包括精神、肉体和社会等的多重束缚。因此,摆脱这种束缚,追求自由就成了人们共同的愿望。而在封建社会中,由于门第、等级和宗族观念的森严,真挚的爱情无疑成为很多青年男女的奢望,所以,通过异化的方式摆脱各种羁绊,追求自由爱情的就成了聊斋作品重点表现的对象。如《阿宝》中孙子楚,精魂化为鹦鹉才能无拘无束伴随意中人身边,并最终与心上人喜结良缘;《竹青》中的鱼客披上黑衣化为神乌,才能顺利的往来于妻子与竹青之间,生儿育女。在这里,飞鸟成为了自由的代名词。轻盈的,翱翔于天空的飞鸟,承载了太多的人们关于自由和爱情的渴望。这些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不仅感人至深,更重要的是它们满足了人们渴望自由的心理。突破了单纯爱情的局限,在更深的层次上引起人们普遍情感的共鸣。使人们从中不仅获得美的享受,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引发人们对奇幻瑰丽世界的无限向往。
2.对“两女共一夫”式婚姻的隐秘渴求
蒲松龄是一个文人,而且是一个充满着幻想,感情丰富的文人,不然难以创作出大量奇思妙想的爱情故事。在大家的印象中,如此有才华的蒲松龄,他的妻子也应该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女子。其实不然,蒲松龄的妻子刘夫人固然是一个贤妻良母,但她是一个农村妇女而并非知识女性,“刘孺人虽然是秀才的女儿,贤惠知礼,但性格和教养与蒲松龄渴求的感情生活相差得较远……刘氏不识字,到了晚年才‘初学持筹’”,所以她只能照顾蒲松龄的生活而无法在精神上给予其安慰。蒲松龄虽然对妻子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但并不代表没有对其他女性的爱慕。在这一点上,于天池先生明确提出:“顾青霞是影响于蒲松龄感情生活的另外一个女子。”顾青霞是其好友孙惠的的侍妾,她美丽,温柔,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喜欢吟咏诗词,极富艺术修养。这一点深深吸引了蒲松龄,从他的许多诗中能明显体现出他对顾青霞的由衷赞美。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贫困,地位低下,他也无力纳妾,只好将想法融入到作品之中。从而创作出了不少“两女共一夫”的美好故事。《竹青》中的鱼客是其中的典型,它既有自己的妻子,同时又爱上了竹青,可竹青不愿意回到鱼客的家中,而鱼客家与竹青又相距甚远。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感情或许会夭折,但是作者有着独落天外的神奇幻想,让鱼客穿上黑衣化为神乌,借助神乌快速的飞行能力,所有矛盾立刻迎刃而解。妻妾之间因为没在一起,所以彼此就没有矛盾。从此,鱼客徜徉于妻妾之间乐此不疲,竹青还为他生儿育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也许无法压制才华横溢的蒲松龄,他将自己的思念和爱慕等种种情感,曲折的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两女共一夫”,和谐相处,子孙满堂的幻想,恐怕不仅是蒲松龄,还是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共同的幻想和追求。
三.惩戒主题的道德警示性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民族意识里,猪、狗、驴、鸭等虽然与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但是作为牲畜,却始终是一种卑贱低下的动物。如果将人比做这些牲畜,往往含有贬义。《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记载,梁太祖朱温称赞李存勖曾说“生子当如是,……吾家诸子乃豚犬尔”。所以,在聊斋志异中,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蒲松龄,将品行不端的人或犯有恶行的人异化为这些动物,以达到其惩恶扬善,道德训诫的目的。《彭海秋》里丘生因“素有隐恶”,被罚作马;《金陵乙》某乙,卖酒“投水而置毒……垂涎美妇”,被罚为狐被毙;《杜小雷》里杜妻凌虐婆母被罚为猪。很显然,上述种种异化都是对人们种种恶行的惩罚。这些惩罚,不仅体现了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同时也包含了佛教中善恶、因果报应的烙印,显示了他强烈的爱憎感情和道德批判。而这一切都与作者的思想和经历密切相关。蒲松龄在家排行第三,他有两个嫂子――韩氏和黄氏,蒲松龄的夫人刘氏经常受到两个嫂子的欺辱。“长嫂韩氏……与黄氏结帮拉仇扭成一股绳与刘氏作对,……在活计上瞅刘氏的毛病,或躲进房内装病把活儿全推给刘氏,甚至捕风捉影,到处说婆母与刘氏的坏话”,以至于最后闹得分了家。这些切肤之痛,使得作者对品行不端的人特别厌恶,作者试图通过这些人的异化来展示人们被惩处时的痛苦和心中深深的无力和恐惧,以此来警示世人弃恶向善。同时也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当人们在道德和品行沉沦之后,人生就是无边的黑暗。
聊斋一书,是蒲松龄多年来搜集民间的素材,并经过了自己的加工创造而形成的。而关于人“异化”的故事,虽然在整个聊斋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却不乏感人至深,精彩绝伦的名篇。它紧紧围绕人这一群体,通过“异化”的特殊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一片既匪夷所思,又多姿多彩的奇幻世界。
在人“异化”的这些主题中,既包含了儒家人本思想,又蕴藏着道家出世的意味,同时不乏着佛家因果轮回的影子。《聊斋志异》正是通过人的异化,不仅使人达到超越自我,追求自由的目的,更是发挥了惩恶扬善的功能,因此,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但是另一方面,人的异化所表现出来的愿望往往是飘渺的,是到今天也难以实现的。他没有也不可能提出解决的办法,这些是作者的无奈,也是时代的悲剧。
参考文献
[1]安载鹤.经典化过程中的《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A].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6-150.
[2]宁莉莉.《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与古代文人心态[A].《聊斋志异》研究,2008,(1):47-53.
[3]马瑞芳.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