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建筑调研汇报范文

时间:2022-09-27 10:09:10

序论:在您撰写建筑调研汇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建筑调研汇报

第1篇

挖根源,强支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县××镇××村调查

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长期跟踪调查××村,从××村近几年的发展中,找到了很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契合的思路和举措,这种契合能在大多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找到,对此进行总结和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更新思路、改进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挖问题根源,突破瓶颈谋发展

××村地处坝区和山区结合部,距县城9公里,有16个村民小组,670户,2621人。××村虽地处县城近郊,但长期未能改变落后面貌。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以来,××村两委班子不断深入认识村情,深挖阻碍发展的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发展瓶颈,聚合人力人心谋发展。

(一)、强化班子建设,打造团结实干的发展氛围

××村地缘优势突出,守着一方热土却难改变落后面貌,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问题当然首当其冲。2000年村改委后,经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认识与思考,班子问题最早被提出来,也得到了最及时的解决。

闲散现象突出是制约××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源是守业思想严重。面对这累年积弊,村两委班子正视问题,查摆问题,努力打造团结过硬、实干过硬的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体,影响带动全村树新风谋发展。村两委班子在班子内查找到了个人自我意识过强等矛盾根源,,增进团结,带头改变了“散”的形象,促进了“员”和全体党员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化解误会,逐步影响广大村民,促成全村齐心聚力、和谐共进氛围;村两委班子带头改变“闲”的形象,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解决好群众呼声高的问题,以实干精神来赢得全村上下的拥护和支持,有效引导和带动全村上下,屏弃安逸闲适思想,积极配合做好全村重大项目建设,踏实地经营好家庭经济,闲人闲事不断减少,干事创业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村两委班子以实干兴村的具体举措带动了全村实干兴家,广大农户又以实干兴家的具体行动促进了实干兴村,全村真正成为了实干村。

(二)、强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村呈丘陵地貌,相对山区来说,生产生活条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晴通雨阻”的交通,“年年挖沟年年放水难”的水利,“寨头亮、寨脚黑”的供电,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使地缘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延缓了发展速度;“昨砌一墙砖、今和一池泥”的打工经济和“早种一墒菜、午卖一窝鸡”的家庭小副业,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发展问题。

痛定思痛,××村集中精力,着力抓基础谋发展。经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投一点、上级部门要一点、村中老板捐一点、村民集一点、投工投劳担一点”的方式,实施了:一是投资114万元,建成213国道至村委会3.24公里的村级柏油路,村组道路全部修通;二是投资118万元,建成全长8.4公里“三面光”沟渠,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400亩;三是投资133.55万元,改造了通向各自然村的10余公里电网,实现了户均一表,城乡同价;四是投资126万元,架通至各自然村的程控电话线路,全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覆盖面均达100%;五是投资110余万元,种植和改造茶园1600亩。四项基础设施和一项基础产业的建设,解决了温泉村最想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建成了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的文明新村,打牢了××村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能力。

(三)、强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村地处县城近郊,城区的一些不良思潮和行为,极易感染到这里,贪图享乐思想、游手好闲现象、喝酒闹事情况、小偷小摸问题等都较突出,村民各自为政,意见难统一,管理难实现,行为难约束。本来看好××地缘优势的一些投资者,往往会顾忌这里的综治环境和村民的精神状态,望而却步。

××村两委班子认识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村把创建文明村活动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实。从建立领导责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问题有人解决的良好局面。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坚持开展思想、文化、科技、卫生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制定实施《××村村规民约》入手,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整顿乱堆乱放,清理垃圾死角,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入手,加强了综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歪风得到遏制。从民主选举村两委班子入手,发扬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从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入手,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责任人到位的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渲染出温泉文明村创建活动浓烈的氛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1年12月××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发展环境逐年优化。

二、狠抓产业支撑,树强支柱求发展

××村从长期的发展实践中认识到,靠劳务输出和家庭小副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奔小康的问题。2000年以来,全村以树强茶叶和生猪生产主业为目标,加强招商引资,强化农村综合管理、综合服务,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的利用能力,加快发展。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90.34万元,比2000年367.75万元增长60.53%,农民人均纯收入1434元,比2000年的886元增长61.85%。

(一)、提高产业关联度,延伸链条增效益

面对着不断夯实的发展基础,××村打起了细算盘。全村以沼气建设为核心,连接发展好以茶叶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生猪为主养殖业,树强支柱,促进产业关联,实现循环发展、高效发展。

××村是××市能源建设示范村,目前已建成沼气250口,覆盖面在40%左右,沼气建设促进了农村种养殖业的清洁生产,带动了农村改圈、改厕、改灶,改善了村容村貌。以沼气为中心枢纽,××村初步串起了“生猪养殖+生猪贩卖+屠宰经营”、“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营销”、“生猪养殖+沼气+茶叶种植”、“生猪养殖+沼气+青饲料、蔬菜种植”等几个简单的产业循环发展链条,提高了各产业的关联度,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提高了产业的增加值。2005年,全村肉猪出栏3340头,户均5头,仔猪出栏13564头,户均20头,有年出栏2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40户,生猪屠宰和贩卖经营户30余户;全村471户农户种茶,建成茶园3075亩,人均1.2亩,有20亩以上的茶叶规模种植户5户,5亩以上的种植户360余户,茶叶加工厂6个,茶叶营销户6户。2005年全村茶叶总产值达168.75万元、以生猪生产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110.11万元,分别占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8.59%、18.65%,两项合计占47.24%,支柱产业真正地被树强。2006年,全村计划实现沼气建设100%覆盖(除五保户),计划新植茶园500亩,××村种养殖业清洁生产、循环发展、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广纳资金技术提速度

缺少资金,是阻碍农村发展的通病。近年来,××村以环境吸引发展资金,以资源撬动发展资金,以效益留住发展资金,成功引进个体投资者10人、公司1家,引资近500万元进行产业建设,加快了发展速度。

引进个体老板××,投资上百万元,改造提升碎石厂的生产能力,为全村带来近2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引进××××等9位茶叶老板,开发种植茶叶2340余亩(其中乌龙茶280亩),此前××村多年发展,也仅建成600亩左右的茶园,而且低产老茶园居多,招商引资使全村茶园面积在较短时间内增长了5倍,优质高产茶园的比例也大幅提高。在冬季农业开发中,引进了××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优质反季节蔬菜,2005年完成了62亩20余个品种的试种,取得了初步的经济效益,在选定适宜品种和推广种植技术等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此次试开发中,公司支出农民工的工资近4万元,十余名打工农民平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群众积极性很高。2006年公司计划发展200亩×××,并计划在××村发展多种形式的长期合作,除了发展冬季反季节蔬菜外,还准备在其他季节,发展市场缺档的高效益蔬菜,不断扩大优质蔬菜的生产和外销。招商引资加速了××村支柱产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业科技推广和市场经济知识普及,全村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提高农村综合管理、服务能力,激发积极因素促健康

“人少事多”是农村管理服务工作的普遍现象,如何提高农村综合管理、服务能力,集中精力搞好产业建设,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村坚持用制度来管理,用民主的方式来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参与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赢得了搞好综合服务的时间和精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村党支部在深入村情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落实了党员民主议事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民情恳谈和联系制度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规民约等制度,推进了村两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了管理效率。××村积极发展茶叶和肉猪养殖两个产业协会,以“支部+协会”的形式,加强了对主要产业发展的管理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好了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问题,为树强两大支柱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群众组织活跃在产业建设、矛盾调解、村容保洁、文体活动等各个方面工作中,受到广泛好评,获得了“省级优秀妇女之家”和“省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各项制度的落实,各种管理服务的完善,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上进心,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求发展、事事为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全村的“三个文明”建设中,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一己之力、一己之长,有利于全村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得到了较充分的涌动。

三、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快发展

××村近几年的良性发展,发端于基础建设,发展于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更新思路、团结实干,这些成功的举措和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

(一)、解决好思想问题,其他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村的发展困顿,首先就困在思想上,地缘优势带来的满足感,优越的农村政策带来的依赖感,淡化了村民干事创业的思想,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想都不去想上。××村两委班子以干出来的实际变化,来影响带动广大村民逐步破除“靠、闲、散”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诉求;发展就意味着要改变生产生活习惯,安逸闲适的状况改变了,就容易产生“难、怕、厌”思想,××村以党员干部带头干、致富能手带路干,来破解这一心理障碍,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信心;要发展就要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就要有新能力,××村以加强培训指导、加强示范推广,来破解“老、旧、陈”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能力。从村两委班子到普通群众,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素质,想干,敢干,会干,最终干出了发展的新天地。

(二)、解决好班子问题,发展就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村党支部,关键在有一个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两委班子,关键在有一批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村从守业到创业的深刻变化,源于两委班子以农村“三学”为契机,以创建党员示范户等为手段,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团结干事,以好作风创造了新业绩,从而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各项思路和举措,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促成了“班子团结带动全村团结,班子实干带动全村实干,班子发展带动全村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2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心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更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害是发展。正如徐光春书记所说:“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一穷二白。穷就是缺钱,白就是发展不够。”就我县来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三农”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全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当前我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清除,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村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没有特色农业或规模较小,支柱产业不明显,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成功,真正改变“农村太穷、农业太弱、农民太吃亏”的状况,决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重点是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假如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后劲,再整洁的乡镇和村庄,再通达的道路也不过是一幅幅漂亮的“躯壳”而已,最终都会失去生命力。

二、当前“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当前,“三农”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乡(镇)、村两级债务化解难度较大。调查发现,乡政府和村委会负债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20**年,中心1号文件出台,免除了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但乡(镇)、村两级的收入却锐减,干部工资及时发放都难以保证,偿还债务更是无从谈起,这些债务问题都成了乡(镇)、村干部的“心腹大患”。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乏资金来源。近年来,部分乡镇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淤塞,因设备老化、水系不通而制约农业生产的现象总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过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是靠“上面投资,下面投劳”来解决。取消“两工后”,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上面不投资就无法实行。困扰农村的水系渠道、电力排灌等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3、村组工作运转举步维艰。近两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严禁对农民负担乱加码、乱收费。乡镇政府自身运转也是日益艰难,无力对村组予以财力上的资助。村级经费靠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很少,致使村级工作因缺少经费而处于无处落实的被动局面。

4、农民素质依然偏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科技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不少农民只具备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甚至还有少量文盲、半文盲,而且他们的后天接受能力不高,对科技知识的把握相当不够,还停留在“经验挂帅、靠天吃饭”的传统种田模式中,在适应技术和市场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现阶段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尽管中心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增加财政向“三农”的投入,但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投入。上述问题只有靠我们自己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逐步加以解决。假如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不仅影响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农民群众反映的主要价费问题

目前,农资价格、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建房收费、农机服务收费、计划生育收费仍然是农村居民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物价部门高度重视农村价格治理,不断创新治理手段,加大治理力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价格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受农村经济底子薄、财政收不抵支、机构臃肿和人员超编的制约,有些单位将已明令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有些行政机关分解职能,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利用收费打白条等行为往返避《收费许可证》的治理,变换名目乱收费的情况依然存在。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农民群众反映的价费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收费。中小学教育收费向来都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省农村中小学“一费制”及农村贫困地区“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但是,仍有部分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现象,收取政策以外的费用,如停车费、考务费等。“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虽然有效缓解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压力,但高中和大学期间高昂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依然是每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农民对此反映强烈。

3、农资价格。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免农业税和落实粮食直补后,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居高不下的农资市场价格却使农民在喜悦之余有了些许忧虑。20**年以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性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年我县小麦价格为0.5元/斤,按平均亩产650斤计算,每亩小麦收入325元,种植小麦每亩地投入的农资成本在9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235元/亩。20**年小麦价格为0.69元/斤,每亩收入449元,农资成本在17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279元/亩。这说明,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

3、医药价格。近年来,农村医疗价格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部分乡(镇)医院乱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药价虚高没能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看病难、药费贵”的现象得不到彻底根治,甚至出现“一人得病,全家反贫”的情况。若一个农民得一场大病,平均花费4000元,基本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全部收入,需要几年才能翻过身来。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认为,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成本监测和价格监管。完善农资价格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本应由农民得到的实惠,由涨价的“黑手”掏了去。

2、从严审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慎重审批涉农收费,不符合收费条件的,果断取消收费项目;不是收费主体的,果断取消收费资格,把中心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乡(镇)、村两级要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使涉农收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公示内容的审查,根据收费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示内容,确保收费公示的时效性。

4、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收费进行清理,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有浮动幅度的执行最低标准,并对清理后的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布出去,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象保护重点企业一样保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5、建立一个快捷有效的县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以县级价格主管部门为依托,在乡级建立物价治理所或物价监督站,在村级聘请物价监督员,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物价监督治理的积极性,发挥“12358”举报电话的作用,鼓励农民群众监督举报涉农乱收费行为。

第3篇

【关键词】徽州 古建筑 保护现状 调研

引言

黄山市历史上称"徽州",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源远流长,素有"东南邹鲁"、"文物之海"之称。2012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确定,整个黄山市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2处(黄山,黟县西递、宏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歙县),名镇名村12处(黟县西递、宏村、屏山、南屏,歙县渔梁、棠樾、许村、关麓村,徽州区唐模、呈坎,休宁县万安镇、黄村),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2处(屯溪老街,歙县渔梁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黟县),名镇名村8处(徽州区潜口、西溪南,休宁县右龙、黄村,黟县关麓,歙县雄村、昌溪、瞻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3处,其中"国保"17处、"省保"110处、"市保"100处,县保253处,不可移动文物点8230处,其中皖南古民居6264幢。古祠堂、古民居遍布于全市各个乡镇村落,与优美的山川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一、 黄山市古建筑遗存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黄山市古建筑的现状,我们将第三次文物普查中8041处古建筑按照功能、时间、材质和位置分别加以分类,并进行走访调研。

1.1按功能分类

通过以上分类可知,黄山现存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除无生产性建筑、社交建筑、园囿建筑外,柴泽俊先生所列的其他8类皆有。但以上的分类并不十分严格,因为有一些古建筑本身就有多重功用,还有一些古建筑是组合型建筑或建筑群,其中包括具有不同功用的多个古建筑。在8041处古建筑当中,民居建筑占的比例最大,共有6127处,占总数的76.20%;其次是祭祀建筑,共710处,占总数的8.83%;再次是桥梁及水坝建筑,共456处,占总数的5.67%;而其他几类总共才有748处,占总数的9.30%。

1.2按主材质分类

以上分类把黄山市现存8041处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材质分为砖质、石质、木质、土石、砖木、砖木石等六大类,也并不是十分精确。因为在这8041处古建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组合型建筑或建筑群,它们一般由多个不同功用、不同材质的单体建筑组成。除此之外,有一些单体建筑,虽然我们把它们定位为某一种材质的古建筑,但并不否定其仍然使用了其他的材质。比如,乐寿桥的材质是木质,但其底座却是石砌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将以其主体建筑或主要部分为准。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黄山现存8041处古建筑中,砖木石类数量最多,共有6090处,占总数的75.74%;而砖木结构的其次,共1851处,占总数的23.02%;石质结构又其次,共54处,占总数的0.67%;剩余3类材质结构的古建筑,共46处,占总数的0.59%。徽州古建筑所用材质的这一特点与中国其他地区古建筑的特征是一致的。

1.3按时间分类

与按功能、材质分类一样,按时间分类也并不十分严格。有一些古建筑时间跨度较大,曾经多次重修或扩建,对于这一类古建筑,我们分类时的基本态度是以其现存最古老建筑为基准。对于那些组合型建筑或建筑群中各单体建筑所属时代不一致的问题,我们按照其中最早建筑与最晚建筑所形成的时间区间来表示,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晰地把其所属时代的复杂性呈现出来。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黄山现存8041处古建筑类文保单位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明清建筑,共6223处,占总数的77.39%;其次是中华民国建筑,共1757处,占总数的21.85%;其他4个时期的建筑,共61处,占0.76%。这符合时间越古的建筑保存下来的越少的一般规律。

二、古建筑保护概况

为了对徽州古建筑的保护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好地促进文物保护工作与增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文物保护意识,我们组对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8041处古建筑进行抽样调查。

2.1国保一般保护的比省保好

截至2012年底,黄山市现存古建筑类文保单位中有17处是国保,110处为省保。通过我们的现场调查发现,这17处国保的保护状况要好于110处省保。虽然这17处国保在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从总体上看,保护状况良好,没有破坏较为严重的情况发生。然而,省保的保护状况却不能令人乐观。除个别有旅游开发价值和有宗教部门出资不断修缮的古建筑保护良好之外,大部分保护状况不如国保,而且多有破坏极为严重的情况存在。

2.2材质较硬的一般保护较好

前面文章第一部分已经对黄山市现存8041处古建筑类文保单位的材质作了统计,主要有石质、木质、土石、砖石、砖木、砖木石等六大类,而各类材质的质地坚硬程度有一定的差别,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影响到对古建筑的保护。一般来说,材质较为坚硬的古建筑易于保护,相反,材质不够坚硬的古建筑则易于遭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在以上所列材质中,石质古建筑质地相对比较坚硬,抵抗人为破坏与自然侵蚀的能力较强,保护状况也较为良好。比如,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城西50余公里的永丰乡岭下村必吉岭头的五福庙,建于元末,民国14年重修,五福庙一进三开间,为全石结构,是宗教纪念建筑物,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除期间遭到破坏外,目前基本保存完好。又如珠塘坝,花山摩崖石刻,板石潭石刻等等石质建筑,虽历经几百余年的风雨侵蚀,但仍然能够相对较好保存至今。然而,纯木结构的古建筑大多易于破坏,目前安徽省现存数量较少。即使有现存者,也大多曾经经过了多次的重修,这都是因为木质构件易于腐烂的缘故。

2.3位于城区比乡村的保护好

在本文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按照所处位置对黄山市现存古建筑类文保单位进行了分类,把其分为城区、近郊与乡村三类。就分类情况来看,位于城区的143处,位于近郊的5431处,而位于乡村的2467处。而古建筑所处位置对其保护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位于城区的一般保护较好,而位于偏远乡村的则保护要差一些。

三、结语

依据以上初步结果,我们建议加大对文物保护与文物修缮的资金投入,以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请有专业资格的古建公司承担,有关部门应该禁止非法使用古建筑类文保单位,对开发旅游,扩大建筑规模等工程加强控制与监督管理,确保对古建筑没有造成破坏。

徽州古建筑、古民居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虽然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维护工作,但是通过调研和走访,我们不可忽视地看到,目前保护工作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实使用中对于古建筑的维护与修缮仍存不足。目前,我们仅针对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进行初步分析和一般评价。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调研取证范围,总结归纳,制定《徽州古建筑质量评价标准》,对徽州古建筑进行量化评定,为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提供科学有效的科学依据。

保护徽州古建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瑰宝,我们应该珍惜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和时代的恩赐,让徽州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文物保护法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第4篇

——××县××镇××村调查

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长期跟踪调查××村,从××村近几年的发展中,找到了很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契合的思路和举措,这种契合能在大多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找到,对此进行总结和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更新思路、改进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挖问题根源,突破瓶颈谋发展

××村地处坝区和山区结合部,距县城9公里,有16个村民小组,670户,2621人。××村虽地处县城近郊,但长期未能改变落后面貌。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以来,××村两委班子不断深入认识村情,深挖阻碍发展的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发展瓶颈,聚合人力人心谋发展。

(一)、强化班子建设,打造团结实干的发展氛围

××村地缘优势突出,守着一方热土却难改变落后面貌,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问题当然首当其冲。2000年村改委后,经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认识与思考,班子问题最早被提出来,也得到了最及时的解决。

闲散现象突出是制约××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源是守业思想严重。面对这累年积弊,村两委班子正视问题,查摆问题,努力打造团结过硬、实干过硬的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体,影响带动全村树新风谋发展。村两委班子在班子内查找到了个人自我意识过强等矛盾根源,,增进团结,带头改变了“散”的形象,促进了“员”和全体党员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化解误会,逐步影响广大村民,促成全村齐心聚力、和谐共进氛围;村两委班子带头改变“闲”的形象,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解决好群众呼声高的问题,以实干精神来赢得全村上下的拥护和支持,有效引导和带动全村上下,屏弃安逸闲适思想,积极配合做好全村重大项目建设,踏实地经营好家庭经济,闲人闲事不断减少,干事创业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村两委班子以实干兴村的具体举措带动了全村实干兴家,广大农户又以实干兴家的具体行动促进了实干兴村,全村真正成为了实干村。

(二)、强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村呈丘陵地貌,相对山区来说,生产生活条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晴通雨阻”的交通,“年年挖沟年年放水难”的水利,“寨头亮、寨脚黑”的供电,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使地缘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延缓了发展速度;“昨砌一墙砖、今和一池泥”的打工经济和“早种一墒菜、午卖一窝鸡”的家庭小副业,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发展问题。

痛定思痛,××村集中精力,着力抓基础谋发展。经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投一点、上级部门要一点、村中老板捐一点、村民集一点、投工投劳担一点”的方式,实施了:一是投资114万元,建成213国道至村委会3.24公里的村级柏油路,村组道路全部修通;二是投资118万元,建成全长8.4公里“三面光”沟渠,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400亩;三是投资133.55万元,改造了通向各自然村的10余公里电网,实现了户均一表,城乡同价;四是投资126万元,架通至各自然村的程控电话线路,全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覆盖面均达100%;五是投资110余万元,种植和改造茶园1600亩。四项基础设施和一项基础产业的建设,解决了温泉村最想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建成了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的文明新村,打牢了××村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能力。

(三)、强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村地处县城近郊,城区的一些不良思潮和行为,极易感染到这里,贪图享乐思想、游手好闲现象、喝酒闹事情况、小偷小摸问题等都较突出,村民各自为政,意见难统一,管理难实现,行为难约束。本来看好××地缘优势的一些投资者,往往会顾忌这里的综治环境和村民的精神状态,望而却步。

××村两委班子认识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村把创建文明村活动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实。从建立领导责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问题有人解决的良好局面。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坚持开展思想、文化、科技、卫生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制定实施《××村村规民约》入手,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整顿乱堆乱放,清理垃圾死角,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入手,加强了综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歪风得到遏制。从民主选举村两委班子入手,发扬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从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入手,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责任人到位的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渲染出温泉文明村创建活动浓烈的氛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1年12月××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发展环境逐年优化。

二、狠抓产业支撑,树强支柱求发展

××村从长期的发展实践中认识到,靠劳务输出和家庭小副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奔小康的问题。2000年以来,全村以树强茶叶和生猪生产主业为目标,加强招商引资,强化农村综合管理、综合服务,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的利用能力,加快发展。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90.34万元,比2000年367.75万元增长60.53%,农民人均纯收入1434元,比2000年的886元增长61.85%。

(一)、提高产业关联度,延伸链条增效益

面对着不断夯实的发展基础,××村打起了细算盘。全村以沼气建设为核心,连接发展好以茶叶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生猪为主养殖业,树强支柱,促进产业关联,实现循环发展、高效发展。

××村是××市能源建设示范村,目前已建成沼气250口,覆盖面在40%左右,沼气建设促进了农村种养殖业的清洁生产,带动了农村改圈、改厕、改灶,改善了村容村貌。以沼气为中心枢纽,××村初步串起了“生猪养殖+生猪贩卖+屠宰经营”、“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营销”、“生猪养殖+沼气+茶叶种植”、“生猪养殖+沼气+青饲料、蔬菜种植”等几个简单的产业循环发展链条,提高了各产业的关联度,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提高了产业的增加值。2005年,全村肉猪出栏3340头,户均5头,仔猪出栏13564头,户均20头,有年出栏2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40户,生猪屠宰和贩卖经营户30余户;全村471户农户种茶,建成茶园3075亩,人均1.2亩,有20亩以上的茶叶规模种植户5户,5亩以上的种植户360余户,茶叶加工厂6个,茶叶营销户6户。2005年全村茶叶总产值达168.75万元、以生猪生产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110.11万元,分别占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8.59%、18.65%,两项合计占47.24%,支柱产业真正地被树强。2006年,全村计划实现沼气建设100%覆盖(除五保户),计划新植茶园500亩,××村种养殖业清洁生产、循环发展、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广纳资金技术提速度

缺少资金,是阻碍农村发展的通病。近年来,××村以环境吸引发展资金,以资源撬动发展资金,以效益留住发展资金,成功引进个体投资者10人、公司1家,引资近500万元进行产业建设,加快了发展速度。

引进个体老板××,投资上百万元,改造提升碎石厂的生产能力,为全村带来近2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引进××××等9位茶叶老板,开发种植茶叶2340余亩(其中乌龙茶280亩),此前××村多年发展,也仅建成600亩左右的茶园,而且低产老茶园居多,招商引资使全村茶园面积在较短时间内增长了5倍,优质高产茶园的比例也大幅提高。在冬季农业开发中,引进了××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优质反季节蔬菜,2005年完成了62亩20余个品种的试种,取得了初步的经济效益,在选定适宜品种和推广种植技术等方面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此次试开发中,公司支出农民工的工资近4万元,十余名打工农民平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群众积极性很高。2006年公司计划发展200亩×××,并计划在××村发展多种形式的长期合作,除了发展冬季反季节蔬菜外,还准备在其他季节,发展市场缺档的高效益蔬菜,不断扩大优质蔬菜的生产和外销。招商引资加速了××村支柱产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业科技推广和市场经济知识普及,全村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提高农村综合管理、服务能力,激发积极因素促健康

“人少事多”是农村管理服务工作的普遍现象,如何提高农村综合管理、服务能力,集中精力搞好产业建设,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村坚持用制度来管理,用民主的方式来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参与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赢得了搞好综合服务的时间和精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村党支部在深入村情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落实了党员民主议事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民情恳谈和联系制度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规民约等制度,推进了村两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了管理效率。××村积极发展茶叶和肉猪养殖两个产业协会,以“支部+协会”的形式,加强了对主要产业发展的管理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好了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问题,为树强两大支柱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群众组织活跃在产业建设、矛盾调解、村容保洁、文体活动等各个方面工作中,受到广泛好评,获得了“省级优秀妇女之家”和“省级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各项制度的落实,各种管理服务的完善,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上进心,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求发展、事事为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全村的“三个文明”建设中,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一己之力、一己之长,有利于全村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得到了较充分的涌动。

三、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快发展

××村近几年的良性发展,发端于基础建设,发展于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更新思路、团结实干,这些成功的举措和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

(一)、解决好思想问题,其他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村的发展困顿,首先就困在思想上,地缘优势带来的满足感,优越的农村政策带来的依赖感,淡化了村民干事创业的思想,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想都不去想上。××村两委班子以干出来的实际变化,来影响带动广大村民逐步破除“靠、闲、散”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诉求;发展就意味着要改变生产生活习惯,安逸闲适的状况改变了,就容易产生“难、怕、厌”思想,××村以党员干部带头干、致富能手带路干,来破解这一心理障碍,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信心;要发展就要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就要有新能力,××村以加强培训指导、加强示范推广,来破解“老、旧、陈”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能力。从村两委班子到普通群众,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素质,想干,敢干,会干,最终干出了发展的新天地。

(二)、解决好班子问题,发展就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村党支部,关键在有一个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两委班子,关键在有一批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村从守业到创业的深刻变化,源于两委班子以农村“三学”为契机,以创建党员示范户等为手段,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团结干事,以好作风创造了新业绩,从而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各项思路和举措,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促成了“班子团结带动全村团结,班子实干带动全村实干,班子发展带动全村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5篇

梁子湖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以满足和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文化阵地为基础;以挖掘拓展具有地域色彩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为手段;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变农民精神面貌,培育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及技能的新型农民为重点来进行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文化阵地建设如火如荼开展。XX年全区“五有文化”阵地,(即一有小舞台,作为文化阵地的中心和标志;二有篮球场,一场多用,与小舞台连成一个整体,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三有健身小广场,作为群众体育锻炼的场所;四有宣传栏,作为群众进行各种宣传的窗口阵地;五有文化室,作为群众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场地。)在六十村、丛林村、桐油村、东井村、杨井村、牛石村、金坜村、柯畈村、子坛村、陈太村、谢培村、王营村、徐桥村展开。这些村的文化设施和场所都规划布局在村中心位置,并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广场,广场周围进行绿化、美化,使文化广场不仅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休闲娱乐的所在,成为全村聚集人气的地方,集结欢声笑语的磁场。

二是广泛筹措资金,携手共建文化中心。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较大投入,单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区有些村子资金筹措值得借鉴:金坜邱家塆,由建筑老板邱福成出资百万元,建起了一座气势宏伟,每层有500平方米的三层楼文化中心。青峰山塆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村民理事会,在社会上筹措资金几十万元,建起了文化室、图书馆,办起了管乐队。朝英村村民个人自筹资金建起了农民健身房。马龙村农家女陈家怡用电脑写作,多部小说出版发行。太和居委会采用集资方式,办起了老年腰鼓队。等等这些文化中心及文化中心户,正在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辐射作用。

三是宗族文化与民间艺术得到挖掘和继承。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各姓氏民众的文化结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许多积极健康的方面,值得宏扬。例如,青峰山塆的邓氏宗族文化中的“家谱堂匾文化”“名人先贤文化”“族规礼仪文化”;子坛坯承塆的陈氏“义门文化”,其文化内涵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基本要求相一致,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继承,为乡风文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我区有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民间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抢救。如陈太、张夏塆在民间流传几百年的工尺谱排子锣,金坜村的玉莲环,眼看就要失传,今年得到了市、区文化部门的支持,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得到了抢救和传承。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管理责任不明。新农村文化阵地的硬件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的软件建设,经费投入,工作责任,分阶段,分步骤确定的文化工作任务目标,由谁抓,由谁完成?目前这种机制尚未形成。

二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的主体意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部分村庄,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群众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希望政府大包大揽。农民们不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内涵丰富,格调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来。农民们文化活动参与意识不强,有一些村子打牌、买lhc,封建迷信盛行。

三是四级网络建设工作机制没有抓好。区级文化阵地设施没有做大,全区没有一处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级文化中心没有做强,文化站、电影院形同虚设,有的乡镇被挤占成其它场所。村级文化活动室没有做活,参与的群众极少。塆级文化中心户没有做靓,文化中心户没有吸引力,凝聚力。

四是农村文化活动缺“送”文化、“扶”文化、“植”文化、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送到农民家门口的太少。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风格清新纯朴的文艺节目缺少编导扶持。农村文化人才,文化骨干队伍缺乏培养。一些民间艺术(如梁湖哦号、民谣、风俗礼仪、婚丧咏文)缺略传承。

五是有许多边远村庄没有通广播,通闭路电视,通互联网,农民接触新文化的途径欠缺。

三、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建议

1、建立过硬的文化建设责任制,完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我区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过硬的文化建设责任制,严格绩效考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建议采用“四个一点”的筹资办法,即政府补一点,相关部门及挂钩单位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组自筹一点,广泛筹集资金。农村文化建设要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各级文化部门要有长效的工作机制,“送”“扶”“植”好农村文化建设,使农村文化活动永葆活力。

2、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要紧跟新农村建设步伐。开通村村通广播、闭路电视、网络工程。大力整治文化环境,对网吧、买lhc、抹牌赌博、封建迷信活动要加大打击的力度。充分利用好国家农民健身工程项目,建好体育活动场所,建起一村一篮球场,能方便群众“二打二晒”。

3、要挖掘整理好我区宗族文化,民间艺术。保护好古建筑,古树木及古文化遗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由于我区外出打工人员多,建议一些民间艺术,惜日只有男同志学习的技艺改为妇女学习。

4、做靓文化中心户。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选择那些政治思想好,群众基础好,文化素质高,劳动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文化经济能人作为中心户建设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实行民办公助,市场运作,文商互补的办法,使文化中心户建得起,立得住,生存得下去。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5、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防止劳民伤才,杜绝形象工程。建设好特色文化阵地,使文化阵地本身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内涵。

第6篇

一、 调研背景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社会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包括乡村道路建设,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基本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距今已有七个年头。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东北大学赴吉林四平社会实践团开展了本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

二、 调研目的

1.近几年来,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了一个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制度保障和工作保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政府鼓励并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

2.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创业是大学生新的就业之路,而农村是大学生创业的广阔天地。大学生应该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下,为新农村建设创出佳绩。

3.在政府鼓励并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的环境下,考察吉林省xx县大学生在农村自主创业的成功典范,来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思路。

4.走访当地中小学,企事业单位,感受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xx县发生的巨大变化。

第二部分:调研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一、 调研地概况

(一)行政区划

xx青乡位于xx自治县西北部,全乡幅员面积cc平方公里,有xx个行政村,cc个自然屯,cc个社。

(二)气候交通

xx青乡未设专门的气象站、水文站等监测机构。气象资料以xx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为据,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全年日照可以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

xx青乡机构齐全,街道整齐,水、电、通讯设施完备。小城镇建设楼房建筑面积xx平方米,集市贸易繁华。乡村主要公路为油渣路面,水泥路贯通全乡各村,总长度达xx公里,对外交通线路四通八达,连接各中小城市,交通十分便利。

(三)农业资源

xx青乡以第一产业为主,现有山地面积xx公顷。耕地xx公顷(其中水田xx公顷;蔬菜面积xx公顷;其他xx公顷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大豆、薯类等;养殖业主要以养殖猪、牛、鹿、鸡、鹅等为主,年末存栏达xx万头只;以xx青乡占地xx公顷,年存栏xx头的达康养猪示范基地为龙头的养猪业尤为兴旺。xx青乡木耳繁育园公司加农户的木耳种植方兴未艾。此外,林业资源丰富,由山地林区、退耕还林、村舍周围林带等构成,活木蓄积量达xx万立方米。

(四)自然资源

xx青乡位于xx自治县xx青石油板块的中心地带,开采潜力特别大,地下石油资源蕴藏丰富,储量约xx万吨,目前吉林油田公司正在当地采油,明年将大规模开发,给xx经济腾飞注入了无限生机。再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老虎沟村储量xx万吨的三氧化二铁和xx万吨的硫铁矿集资重组,投入xx万元的年产xx万吨深层矿已开始采掘,预计此矿可供开采xx年以上,2010年将投资xx万元建成矿石深加工企业。

(五)人力资源

全乡有农村劳动力xx人,其中外出务工xx人,接受过各种劳动技能培训的xx多人,多数从事服装加工、电子、车床、电焊、建筑、保安等行业。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劳动力的过剩,会有更多的农民经过培训转产,不断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六)文化旅游资源

xx历史文化的传承,使这里乡风淳朴、政通人和,加之独特的地理结构和自然环境,形成了以自然景观为主,民俗风情为辅的代表性旅游文化。乡西北部山势险峻、景观奇特,是避暑休闲,娱乐消遣的好去处,现已建成占地xx公顷,建筑面积xx㎡以上的中山山庄一处。人文旅游资源则以二人转和土乡土色的饮食文化等农家乐旅游观光为依托,在这里进行旅游开发有美好的前景。

二、调研情况

(一)试点村以点带面,带动发展

xx新农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以试点村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做到以点带面,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发展。

两个省级试点村中的新四村今年完成新农村建设一期规划建设任务,小营城子村在去年建设的基础上,完成院墙修建、有线电视入户、路灯安装、沼气池建设和美化绿化等配套设计建设。今年新申报的省级试点镇xx镇和xx村、xx村两个省级试点村正在评审规划编制和项目申报工作,并将在近期启动。xx镇赵家村、xx镇xx村和xx镇毯子村3个市级试点村,以点带面,分类建设,整体推进,在进一步搞好改水、改厕、改路及村屯卫生建设的同时,建设秸杆发电项目,解决秸杆资源浪费和乱堆乱放问题,推广蚯蚓养殖,解决垃圾丢弃问题,彻底改善村屯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山、水、林、田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搞好xx岭、xx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设施建设,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二)三区建设初具规模,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xxx乡过去是一个农业小乡、财政穷乡、资源欠开发乡,各项工作一直处于全县乡镇的下游。2009年5月乡党委班子调整后,从实际出发,对全乡经济发展重新规划,尤其是抓三区一建工作中,充分学习借鉴五棵树的xx、xx的蔬菜、xx的服装的发展经验,依靠发展主导产业,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实现经济整体推进。从而,确定了本乡的产业定位必须紧紧依靠区位优势;依靠粮食、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依靠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把xx乡打造成精品棚膜经济乡、精品畜牧业发展乡。

发展棚膜经济和牧业小区重点围绕科技先行、政策扶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方针。全乡逐步改变农业上传统种植模式,在快速发展特种玉米、果蔬大棚的基础上,加大对木耳繁育等一些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劳动村建成投入xx万元占地xx平方米的油桃温室大棚一栋,预计明年上半年大棚的规模将扩大到xx栋,经济纯收入xx万元。在兴宏村建成了投入xx多万元,占地4公顷,厂房建筑面积达xx平方米,水电配套齐全的生态木耳繁育示范园,今年生产木耳xx万段,产值xx万元,安排村里剩余劳力xx人,园区木耳的成功开发,让xx人看到了发展木耳致富的可观前景。目前,全乡共有xx余户农民购买了木耳生产设备材料,积极为明年大面积生产木耳作准备。与此同时,在畜牧业方面立足实际,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了xx村达康环保养殖示范基地合作社,以王永波为法人,投入xx多万元,占地xx公顷,相关设施建筑面积达xx平方米,养猪xx多头的达康环保养猪示范基地。这里先后扶持100多个农户,搞起了养猪项目,通过抓大户带动,宣传辐射,全乡形成以养猪为主导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目前,全乡养殖大户xx户,养猪达1xx万头;养禽xx万只,养牛发展近万头,畜牧业产值突破xx万元。

(三)环境整治长抓不懈,农村面貌显著改善

近两年来,xxx乡把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紧抓不放,按照逐村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立长效机制,落实长效责任,确保村容整洁,村貌改观。经过集中初步整治,已逐显成效。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环境整治工作,对所辖x个街道、x个村委会的主要区域进行了柴草垛转运、垃圾清理、违章拆除、外墙粉刷、排污疏通等为内容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全乡共出资xx余万元,劳动力xx万人次,动用机动车辆xx台次之多,转运路边柴草垛xx余个,清理卫生死角xx余处,清运垃圾xx万余方,疏通沟渠xx多条,粉刷房屋围墙面超xx万多平方米,新栽绿化树木xx余棵。随着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变。目前,此项工作坚持做到常抓、常管,整齐规范、干净美观的整治效果已使全乡的环境卫生有了历史性的改变,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美化。

(四)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工作成绩亮点突出

1. 阵地建设空前加强

一年内,在过去只有刘家一个旧村部的基础上,多方协调、积极争取、超常投入,七个村全部新建了较为上乘的村部,总投资达xx余万元,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施家村,在乡党委的积极协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村屯干部的共同努力,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备,村容村貌强力改善。先后投入xx万元,建成了占地xx平方米全县一流办公设施高标准的新村部和xx多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并在乡党委的号召下,筹措资金xx多万元,修水泥路xx公里,过水桥涵一座,整改破旧围墙xx多延长米,粉刷外墙涂料xx万多平方米,道路两旁新栽梧桐树xx余棵,环村新栽杨柳树一万五千余棵,村内绿化面积达xx公顷。相信不久将来,在施家村的示范带动下,xx青乡各村都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2.民生工程强势发展

3. 实现了基础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经过潜心筹划,全方位的协调,使国家农业开发项目投入xx万元的建桥筑路工程落户xx,以施家大桥、董家大桥为代表的11座桥涵项目开工修建,响亮的开工礼炮令xx人欣喜异常,他们为这里几代人的梦想能在自己身上实现而奔走相告。与此同时,积极协调国家投资xx多万元建成了xx家、xx家、xx、xx自来水工程,铺设管网xx延长米,受益人口达xx人,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另外,向教育及财政部门全力争取,二十四中危楼、xx小学、xx小学年久失修的校舍进行了改造,新建校舍总面积为xx,总投资达xx万元。这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提高的幅度在全县比较领先。

4.党群干群关系极为密切

xx青乡党政班子察民情、听民意、办实事重实干、创实效,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打造了群众满意型的五好班子,社会反响现在这届党委一年干成了过去十年没干成的事,深得百姓的称赞和拥护,原本生疏和紧张的干群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二、 调研分析

(一) 生产发展以发展富民产业为导向,夯实经济基础

1、新兴工业化发展、重点项目的发展状况。

xx乡的达康环保养殖示范基地合作社,采取群众自愿,同一件圈舍,统一购猪,统一配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年终按股分红的经营管理模式,降低养殖封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猪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加农民收入。

xx乡建立了畜牧养殖小区,梅花鹿养殖小区,野生动物综合养殖基地,山野菜加工基地,北药种植加工等基地,不断扩大特种养殖规模和效益,逐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并且大力发展民族手工艺,并建有两个重点手工艺作坊,所出产品畅销省内外。

旅游业方面,以体满族民族生活和挖掘民族传统文化遗风、涉猎、度假、探险等满族民俗游开发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规模建设,促进新生乡产业结构调整,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工、农、商并举的经济,特别强调发展乡村企业,发展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第三产业,减少农业比重,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全乡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农业生产上也由过去片面企求种植业,调整为以种植业为主,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副业,是农业综合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强调发展畜牧业,时下农、牧、游三分天下,在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林区特产和旅游经济,在种植业上,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调整为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因地制宜加强生态农业模式。

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应用。

为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xx村组建了农机服务队,该服务对可解决xx亩大田的耕作问题,购进xx马力以上拖拉机xx台套,及全套附属农机具,包括联合播种机、收割机、深松犁、旋转犁、轻、重耙、旋耕犁

4、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xx乡选择平整开阔的地xx亩,示范种植双高大豆品种东农44,种植农田防护林xx亩,投入良种补贴xx元,科技培训xx人次,并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利用生物技术对农产进行深精加工,生产生物饲料及生物添加剂,满足全乡饲料的需要。

小营城子村依托国家农机补助政策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达到了农民口中所说地中无人,机械化作业。

(二) 生活宽裕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道路畅通、康居家园、饮水安全工程,大力发展公益事业,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2009年xx县改造泥草房xx户,2010年筹资xx万元改善试点村道路,对全区部分农田路进行维修改造,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投资xx万元新建大型沼气池一座,加快农村清洁燃料的推广,加强新型能源建设。

1、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与农民持续增收保障措施。

xx乡2008年乡财政收入为xx万元,人均收入为xx元。预计今年年底收入要达到xx万元,人均收入达到xx元。

2、农村医疗、养老、助学、扶弱济困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全乡有xx人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xx%。全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已参保xx人,参保率达到xx%,参保资金xx万余元。

(三) 乡风文明以培育新风为目标,加强试点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xx县政府以阳光工程为载体,以各类职业学校为基地,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举办培训班xx余次,培训农民xx余人,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五好家庭、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倡导树立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教育引导农民远离黄赌毒,反对封建迷信,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四)村容整洁以环境优美为标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环境优美整洁,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形象标志。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环境集中整治,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xx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制定出台了《xx县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标准》和《xx县试点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通过建立长效的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2010年xx县加大投入力度,计划在部分重点建设村修建景观大道、休闲广场、村内空地种植观赏树种和花草,得以构建景色秀美、舒适宜人的新农村。现全县省级试点村xx个,市级试点村xx个,绿化工作已于5月中旬全部完成,种植果树xx株,栽种树木xx株,景观花木xx株,并建设花楸观赏园1处。

(五)管理民主以管理民主为要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xx县政府施行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规民约、一事一议、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等民主制度,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10年xx县委、县政府计划投入xx万元,用于试点村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确定11个单位与各试点村具体建设项目进行帮建,现各帮建单位已与试点村完成对接,正在深入到所帮建的试点村了解情况、听取民意,制定帮建项目计划,并且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帮建工作,真正做到倾情倾力、真帮实建。

第三部分:突出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1、由于气温及价格风险问题,该地区常年主要种植玉米一种农作物,致使土地肥力下降,产量降低。

分析与建议:这是村民对缺乏相关农业基础知识的体现。正确的做法是按年交替种植各种农作物,有效利用土壤的各种营养物,保持土壤肥力。那么,如何提高村民的农业基础知识呢?村委可以制作一个农业知识普及宣传板,通过网上查资料等方式及时更新。也可以给村民订阅农业报纸。或者,定期请农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

2、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把农民束缚在了土地上,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加之农民外出打工技术含量不高且没有保障,致使农民收入很难进一步增加。

分析与建议:土地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但不应是唯一保障。应该把土地作为保底基础,更多的投入到创新产业中去,多方位创收。

3、农民思想过于保守,加之缺少致富带头人,产业结构转型困难较大。

分析与建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国家优惠政策鼓舞下,把握机会,尽早致富。同时,可以营造高校思想科技下乡的惠农平台,利用互联网,对农民提供思想、技术指导,解决农民思想保守以及致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

4、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一部分村子没有学校,学生只能外出就学,加之不少家长陪读,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也造成了劳动力的损失。

分析与建议: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现在,新农村建设往往主要关注农民创收问题,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下一代教育问题。转变新农村建设重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对于我们大学生,可以提供支教的服务。也可以联合各个大学优秀学子、老师,提供远程教育。

5、当地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案例缺乏,创新产业虽然正在兴起,但产业营创、生产人员学识不高,技术不先进。

分析与建议:希望国家或地区颁布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或担当技术人员。各个高校,能够思想下乡、技术下乡。营造问题3中设想的远程平台,进行远程指导,并能定期派遣技术人员下乡,与村民面对面交流。

6、医疗设施建设不完备。

分析与建议:通过实地调研发现xx乡下属各个村,均不存在卫生所等就医场所,部分村子存在药店,但店面小、药品匮乏,村民就医需要进县城,给村民看病吃药打针造成了诸多不便。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在各个村子建立小型卫生所等就医场所,解决村民看病就医难得问题。

7、交通不便利。

分析与建议:通过实地调研发现xx乡下属各个村,道路普遍为沙子道,雨天特别泥泞,出行极为不便。而且,虽然通了去县城的公交汽车,但一天往返只一趟,且汽车超载,易出事故。希望政府加快道路整改建设,实现水泥道路的普及;相关部门协调,加一趟往返车次,满足村民出行需要。

8、电脑知识普及不到位。

分析与建议:通过调研,发现xx乡电脑普及率达到了73%。但拥有电脑的家庭里,往往只有孩子会用电脑,大人会用电脑的不足30%。这对村民利用电脑充实生活、提升素质及我们设想的远程教育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应该加强村民的电脑知识教育。可以由村委定期组织电脑培训,也可以由各高校定期下乡进行。

9、营销手段缺乏,产品销路不好。

分析与建议:以木耳繁殖基地为例,xx乡的一些创新园地,目前的营销策略还是比较被动的。往往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等一些经常光顾的客户上门来收产品。很多时候,产品生产出来了,现找方法途径进行倾销,产品与市场没有紧密挂钩。希望政府、各企业、各高校能够提供营销策略上的支持。

第7篇

一、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市始终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并且围绕我市的“六条龙型经济”和“五大新兴产业”开展项目建设。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开工建设项目76个,竣工项目17个,完成投资14.37亿元,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73家。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全市拥有“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村1815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2%。较为规范并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728个,经济人队伍发展到2万多人,全市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127万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9%。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32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9%。

2、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工程。总数达到303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3%。截至到9月底,全市确定的创建村已完成道路硬化1818.8公里,栽植各类林木762.43万株,建设“村民中心”1273个,累计达到2078个。实行公路客运村村通工程。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发展了农村有线电视和互联网进乡(镇)入村,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了43%,互联网已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目前全市已完成了106个村、6.25万人饮水安全任务,全市安装自来水的村达到3448个,受益人口为314.52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9.5%。实施“一建三改”工程。推广了农村沼气池和改厕、改圈、改厨,截至到9月底,全市新建沼气池34032户,户用沼气池累计达到28.8万户,占适宜建沼气池总户数的21.1%。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城乡一体的流通网络建设,全市发展“农家店”1970家。

3、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是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到目前,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已向学校累计拨付资金3724万元,其中拨付免杂费资金3166万元,全市免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资金全部到位。二是健全完善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市农业人口参合率达到了93%。得到医疗补偿的96.2万人次1.13亿元,住院补偿的13.4万人次,9945万元,补偿在1万元以上的346人次。并且完成193所乡镇卫生院整合和规范化改造任务,全市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级标准。与此同时,市级财政又投入6000多万元,为所有乡镇卫生院和5278个村卫生室完善设备配置,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国家和省颁标准。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全市共有21374名五保供养对象被纳入保障范围,其中集中供养6173人,分散供养15201人,集中供养标准平均达到2984元/年,分散供养标准平均达到2687元/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由800元提高到了1000元。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低保对象有4.87万户、9.71万人,已发放低保资金4657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四是逐步实施养老保险政策。全市共有63.65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人数共计9.59万人。

二、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我市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村落社区化、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基层智力结构民主化的大趋势,因地制宜的探索了一些新农村建设模式。

1、小城镇建设带动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坚持镇村互动、协调发展,发挥城镇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我市丰南区的黄各庄镇对本乡镇的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现代化小城镇,形成了行政文化中心区、商贸服务区、居民住宅区和惠达工业园区等四个功能区,并初具规模。该镇以城镇化为带动,着力推进“两个集中、一个转移”(即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有序向城镇集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全面促进了镇村融合、共同繁荣。占地3平方公里的惠达工业园区,吸引发展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入区发展,初步形成了卫生陶瓷、塑料制品、机械制造、煤化工等产业集群,并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达11500个,职工年均工资收入15500元。同时,伴随农业经营方式向集约型、规模型、企业型的转变,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民进入企业、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几年来,全镇累计投入1.25亿元实施沿街改造,建设商居楼12.6万平方米、市场5个,全镇各类三产服务网点累计达到2750家。并通过做好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发展各类经济大户136户,形成了文化用品、家具用品、蔬菜生产和交通运输等17个专业村,占全镇总村数的32%。目前,全镇从事非农产业人员达到2.1万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72%,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

2、循环农业示范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循环农业发展的理念指导农业发展,改变农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变废为宝,实现农村的清洁生产,改变农村的面貌,提高农业的投入产出率。

位于我市乐亭县县城南部的赵庄村,自2005年被确定为省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示范村和市级文明生态村以来,以循环农业和清洁生产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大力建设“一池三改”沼气池,全村共新建10立方米沼气池115口,占全村总户数的90%。沼气池的建设使农户庭院卫生明显改善,提高了空气质量。厕所用沼液冲洗,无蚊蝇乱飞现象,特别是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后,通过沉淀除卵、厌氧杀卵灭菌、氨态氮杀卵灭菌、温度杀卵灭菌等环节,大大减少了疾病传播,达到国家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发展循环农业和清洁生产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把家庭妇女从繁重的家庭劳动解放出来,促进了家庭和睦。使农民有时间从事文化娱乐活动,讲卫生,爱整洁,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沼”综合利用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成为农民学用科技的新时尚,并且改变了农村街道柴草乱堆乱放、粪水横流的卫生状况,使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根本变化。全村每个建池户年可产气350立方米,完全满足了一家四口的做饭、照明的需求,可节约燃料费600余元,电费150余元。沼气池年产的50立方米沼渣、沼液,通过作底肥、追肥、叶面喷施等方式用于棚菜生产,年节省化肥、农药投入1200元。

3、农业产业化促进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带动周边农村成为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土地收入和务工收入。

我市玉田县玉田镇、陈家铺、唐自头和林南仓四个乡镇,依托北京同仁堂河北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益民制药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强化示范引导,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并且全县有板蓝根、荆芥、地丁3个品种通过了GAP认证。通过作为大企业的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样,遵化市团瓢庄乡的西下院寺村作为广野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东旧寨镇的大寨村作为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西下营乡作为栗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板栗原料基地,也都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重点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农业。

各县(市)、区都把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突破口。立足传统农业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选定产业,调优结构,培育基地,突出龙头,发展能人,注重科技,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突出培植奶牛、海珍品、蔬菜、食用菌、板栗、甘薯、瘦肉型猪、肉蛋鸡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特色和品牌,全市“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村达到了1815个,占全市农村总数的32%。滦南县柏各庄镇交六村的蛋鸡产业、奔城镇张官寨村的畜牧养殖、迁安市寺后村的百亩粉丝加工园区、汉沽管理区四队的芦笋种植、遵化市平安城镇平一村的食用菌、娘娘庄乡相古庄村的香白杏、上、下马峪村的秋蜜桃等都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典型。

5、区位优势受益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本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商机和机遇,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服务化水平。

唐海县位于我市的南部沿海,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曹妃甸工业区的腹地,兼具行政建制县和国营农场双重体制,港口的建设发展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唐海发展临港经济带来大好机遇。该县在着眼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后方服务基地和冀东油田生活基地目标下,下大力量推进城市开发建设,累计启动财政资金近3亿多元、吸引社会资金20多亿元、完成城建工程150多项。在加快城市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的同时,以文明生态村镇创建为抓手,加快农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共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31个,八农场进入“全国文明村镇”行列。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开发建设了“落潮湾”、“恒行蟹园”等一批集湿地旅游、农业观光、港城游览、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景区。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星级宾馆、大型商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城市服务业,同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目前从事服务业的农村务工人员达到8000人,年人均收入达到超万元。

6、县域经济辐射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以点带面促进周围农村地区的发展,“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形成多点开花、共同发展的新气象。

迁安市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其发展主题和方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一是利用县域内较好的农业自然资源基础,发展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传统农业产业,尤其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延伸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服务业随之出现。*市鑫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迁安市禽类制品生产龙头企业,该公司集种蛋生产、雏鸡孵化、饲料加工、肉鸡养殖及屠宰加工为一体,可以向当地肉鸡养殖户(场)提供种鸡、饲料、养殖技术指导、防疫服务,并与养殖户(场)签定肉鸡保护价收购合同。二是利用该市拥有较多的旅游景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大五里乡重点发展塔寺峪、老爷山、挂云山、云山峡谷森林公园等自然景点和高家大院、贯头山酒等文化景点,大崔庄镇重点发展了白杨峪等旅游景点,并都开发了乡村民俗游、采摘游。三是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大力发展钢铁产业,并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联营,使得该市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马兰庄镇李家庄与首钢的联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县域经济发展,使该市走上了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道路。

7、第三产业主导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靠农村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大力发展旅游、餐饮、商场、娱乐等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建设。

迁西县从建设全县的生态家园入手,坚持保护与绿化并举,深入实施“三环两沿”工程。在此基础上,该县提出了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目标,搞好景区生态建设,做好与京津唐承秦景点的衔接,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积极推动青山口、太阳峪、石梯子、小黑汀等村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目前,以“青山、绿水、古长城”为主题的乡村游已初具规模,带动了当地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200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800万元,农民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创社会效益1亿元以上。

迁安市大五里乡拥有众多的自然旅游景点,塔寺峪、老爷山、挂云山等自然景区风光旖旎;高家大院、贯头山酒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原始森林”之称的云山峡谷森林公园里有高达200米的绝壁、桃花洞、春山洞等景点,山鸡、野兔、貉子、狐狸等时常出没,并有八百余种中药材。拥有得天独厚资源的大五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游,重点开发了云山峡谷景区、山叶口景区、水峪农牧园和佑龙湾水上乐园等,形成了集自然生态景观游、乡村风情民俗游、采摘山果等于一体的旅游新亮点,带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8、经营体制创新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通过土地置换、与大企业联合经营等方式改变农民的生活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迁安市马兰庄镇李家沟村三面环山,“大姑娘不嫁李家沟、要饭的不到李家沟”的顺口溜流传久远。上世纪90年代,村里开办的铁矿以及与首钢的联营,使李家沟村开始走向富裕。改造居住环境,像市民一样拥有整洁舒适的住房、洁净方便的自来水、硬化平坦的道路成为富裕的李家沟村人的新追求。李家沟村按照科学规划、集约建设、规范管理的思路,从2003年起着手建设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基础设施相对聚集的高标准新农村。对全村整体拆迁,建设统一的别墅85座,无偿提供给85户村民使用;建设村民公园和植物园,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硬化村路,安装路灯,修筑河防工程;全村电力、通讯、有线电视“三线”入户,实现网络统一和集中给排水、集中供热……2005年,李家沟村被命名为河北省卫生村。在整治环境的同时,李家沟村实现了“人人有保障”的目标,村集体出资为全体村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为失地村民办理养老保险,每个村民年终有分红,上了年纪的村民按月领取生活费。

9、政策法规推进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按照河北省提出的“四个一批”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重点抓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切实做到“转变一批”、“提升一批”、“改善一批”、“迁建一批”。

我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积极按照省政府提出“四个一批”建设要求,重点抓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如玉田县结合蓟运河滞洪区村庄搬迁,确定了宋庄、小辛庄、船窝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滦县响?镇结合采矿区压矿搬迁,确定了前常峪、后常峪等7个村进行连片规划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唐海县四农场抓了村队撤并迁建,促进人口向场部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建设新农村示范典型;开平区抓了贾庵子村以村企共建方式实施并村搬迁,高标准建设新农村示范典型等等。

10、协会组织帮扶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突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公共设施,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促进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迁安市围绕农产品产、加、销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迅速崛起,市优质农产品产销协会、市甘薯产业协会、苗木协会、花卉协会、养猪公司、养鸡公司、养牛公司等行业专业协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扣庄乡寺后村甘薯加工协会、大崔庄镇长城绿宝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上庄乡银田棚桃协会、凉水河村果菜协会等围绕本地区域特色产业的各类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62个,拥有固定资产总额29276万元,社(会)员总数14560人,带动了全市91155农户的生产,占全市总农户数的56.8%,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生产资料服务、农副产品购销贮运等多个领域。仅甘薯加工业,就有规模型甘薯粉丝加工企业43家、加工专业村29个,参与农户达1400户,从业人员1万人,年产粉丝19.2万吨,年加工产值6.42亿元,年可实现纯效益9636万元,仅此一项,全市每户农民增收580元。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稳定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1、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要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应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点面统筹”的步骤推进其发展。各县(市)、区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聘请高层专家为本县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科学的规划。唐海县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制定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把文明生态村创建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发展布局全力予以推进;遵化市全面启动了镇村规划编制工作;丰南区的黄各庄镇投资45万元,统一编制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科学规划的实施,使得各县(市)、区的新农村建设能够稳步、扎实地推进。

2、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需要扶持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坚持以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内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切实改善了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解决了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市共完成道路硬化1818.8公里,解决6.25万人饮水安全任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59.5%,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运。也正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发展生产的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3、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支撑

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是根本、是关键。各县(市)、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农产品增值增效和农民增收,形成了“县县有特色、乡乡有产业、村村有精品”的产业格局,使得传统的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现在我市500万元以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225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额达到了245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7%。农业龙头企业的周边乡村利用为企业提供原料基地和输送务工人员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增加农民土地收入,又增加了农民的务工收入。

4、政府扶持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取向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我市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县两级在财政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使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得到了资金支持,使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娱设施等有了资金投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制定了以城乡统筹为基本途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思路、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

5、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经营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我市各级政府都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并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迁安市与河北省农科院合作开发出省级名优产品8个,获得农业部认定的绿色产品标识11个;玉田县与双汇集团共同兴建了*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的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基地;唐海县与中国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合作开发了千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项目,与日本山星株式会社合作了河豚鱼加工项目等等。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大大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进而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四、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我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与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地区之间的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农民收入问题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问题。虽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市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的收入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全市来看,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1,绝对额相差5906元。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1,绝对额相差7221元。农民增收不快、生活水平偏低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2、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尽管我们一直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农业基础不牢、农业装备和农业技术生产手段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现代农业、外向型农业发展还不快。与城市相比,农村在“水、电、路、气、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服务方面差距很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还不高。

3、农民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总体来说,我市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长期坚持工业化战略,资源配置总体偏向城市,使得劳动力的素质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由于农民的素质不高,使得一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无法得到推广,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无法得到应用,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智力阻碍,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

4、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其小生产、小资本、小流通的通性难以面对大市场的冲击,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生产的支柱,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但我市农村面临的建设资金难以筹措、社会保障难以兑现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五、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坚持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要继续打牢农业基础,这不仅是保证粮食安全,支持城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客观要求。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切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重点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园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们要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镇化改造农村,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使全市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个关键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在农村较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在道路硬化、院街净化、村庄绿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村容村貌,并且要推进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娱乐设施的建设,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

4、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稳定。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和各种商业医疗保险,使农民能够看病,并且要看得起病。要按照农民的实际意愿,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其能掌握一门致富技术,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和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