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施工风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09 23:47:00

序论:在您撰写施工风险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施工风险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送电线路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的工作,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时时刻刻都存在风险。在错综复杂的风险因素关系中,针对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风险管理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的风险识别就成为风险管理的重点。识别工作的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对风险的估计和评价,进而影响决策者对风险的回避和防范措施,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风险识别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在识别中应尽量做到不漏项,同时又重点突出。本文选择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为研究课题,借鉴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从施工企业角度出发,对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送电线路风险管理的概念

所谓送电线路风险管理是指对送电线路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并制定防范对策等一系列管理过程。目前,人们通常用到系统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等方法对风险进行估计,但是,人们还无法运用我们如今所能掌握的所有的技术、方法、理论,对风险进行准确预测。随着人类科学和文明发展,人们对自然和科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对风险的预测准确度会越来越高。

2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特征

送电线路除了具有风险的客观性、多样性、影响全局性和规律性的普遍特点外,还因其所处地质水文环境、结构形式、材料、施工工艺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

2.1所处地质、水文环境的复杂和不完全明了性,造成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难预测性基础施工经常会因为地质等原因不得不改变施工方案和更换施工设备,进而造成工期和成本的变化。送电线路基础无论在工期和质量方面还是在成本和效益方面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有时甚至决定整个项目的工期和施工企业的效益乃至整个项目的成败。

2.2施工阶段各个风险因素的相关性突出由于送电线路的施工工期安排紧凑,工序的衔接非常紧密,一个风险发生会导致相关的很多风险指标发生变化,有时因为一个风险因素的出现就会导致整个项目停工。

2.3风险发生概率的难确定性与其他项目可以通过大量的可重复的类似事件进行统计得出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不同,送电线路施工的风险概率难于进行定量评估。有时只能采取定性的方式评估送电线路施工阶段的风险。

2.4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收益和风险管理成本的比值大也就是说用较小的风险管理成本可以获得较大的风险管理收益或者可以说用较小的风险管理成本可以避免较大的风险损失。因为我国送电线路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较弱,施工企业有很大的风险管理收益空间,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收益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3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评价准则

风险的评价要求解决风险的影响以及应采取何种对策处理风险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建立风险评价的准则。

3.1风险回避准则风险回避准则时最基本的风险评价准则,根据这一准则们对风险活动采取禁止或完全不作为的态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人们宁愿放弃较小的风险受益而不从事风险活动,或者宁愿付出较高的代价来完全回避风险。

3.2风险权衡准则风险权衡的前提是:世界存在着一些可接受的、不可避的风险。乘飞机是冒着可能失事的风险,但是不能因为有失事的风险而不乘飞机旅行。风险权衡则正是需要确定可接受风险的程度,而这是一件困难的工作。

3.3风险处理成本最小准则风险权衡准则的前提是假设存在着一些可接受的风险。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不对风险作处理即可接受(小概率或小损失风险);二是付出较小的代价即可避免风险。对于第二类可定性地归纳为,若此风险处理成本足够小,人们是可以接受的。

3.险成本/效益比较准则人们只有在效益大大增加地情形下,才肯去花费风险处理成本,因为承担了风险,就应当有更好的利润。风险处理成本应该和风险受益相匹配。当人们付出了较小的风险处理费用或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损失期望后就可以要求有较高的回报。

4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与管理程序

4.1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因为事故及其损失的性质是复杂的,所以风险管理的逻辑关系也是复杂的。风险管理模型至少有五个因素:基本事件(低级的原始事件);初始事件(对系统正常功能的偏离);后果(初始事件发生的瞬时结果);损失(描述死亡、伤害及环境破坏等的财产损失);费用(损失的价值)。结合故障树分析,低级的原始事件可看作故障树中的基本事件,而初始事件则相当于故障树的一组顶上事件。对风险管理来说,必须考虑系统可能发生的一组顶上事件和总损失。

4.2风险评价和管理程序送电线路施工企业对现有设施进行评价和风险管理时,应考虑所评价项目的优先顺序。评价和风险管理的程序框架见图1:

5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管理模型下的具体措施

由于不同的送电线路具有不同的风险影响因素,或者影响程度不相同,体现出绝对的多样性,所以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也有所不同。

5.1采用担保或履约保函的方式转移风险送电线路施工招标或履行合同过程中,业主为避免出现承包人在中标后不签承包合同,或签合同后不履约,或在预付款支付后不实施合同义务和责任等风险,业主一般在投标过程中和签订合同以前以及支付预付款前,要求承包人提交由担保公司出具的履约担保或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将承包人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转移给出具担保的担保公司或银行。

5.2采用分包方式转移风险承包人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遇到对于自身来说有比较大风险的项目,或由于成本、质量、工期等可能会因受到自身条件限制而产生风险时,可以向业主申请把此部分分包出去,以转移风险。由于承接此部分工程的分包人往往对这样的工程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施工队伍,所以对其来说,承接此部分工程不一定存在风险,可能还是一次机会。

5.3采取适当的合同计价方式转移风险对于项目业主来说,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形式,可以转移项目风险。常用的有固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以及其他计价合同形式。

5.4运用合同条件转移风险在送电线路施工合同中,业主可以运用某些条件来转移风险,这种转移风险的方式实际上是利用合同条件来开脱责任。FIDIC合同条件中就有一些业主免责条款。例如我们可以改进企业的资质管理办法,调控行业总量,优化行业结构逐步发展智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施工企业,形成工程总承包企业、施工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劳务承包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还可以借鉴FIDIC合同的标准分包合同条件,制订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分包合同文本,建立和完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管理体制,制订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办法,规范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市场,健全工程总分包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总分包合同管理制度。

5.5保险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是应对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重要措施。送电线路施工保险是指业主、承包人或其他被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的保险费,一旦投保的风险事件发生,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时,由保险人给与一定的补偿的一种制度。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其实质是一种风险转移,将原应由业主、承包人或其他被保险人承担的风险责任转移给保险人。送电线路施工一般是线长、面广、点多、流动性大、施工条件复杂、潜伏的风险因素多,业主或承包人经常采取保险的方式,以比较小的代价,换得受损失时的补偿保障。

6结论

对于送电线路施工风险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本文主要考虑送电线路施工项目的特点,对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探讨。实践证明,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对于搞好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颇有成效,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包晔.标准工艺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作用、应用及编写需求[J].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2008,3

2黄盛雄.回顾与展望我国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发展[J].广东科技,2008,8

第2篇

管线漏水的现象,对于施工安全和日后的运营都具有极大的危害,而在九龙山站-大郊亭区间的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着D800污水、D800雨水都存在管线漏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在进行暗挖法施工过程中D800污水管线附近出现不同程度的小股水流,并且D800污水管线附近土层含水量超过标准,并且在拱顶也发现有渗水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对隧道结构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出现局部坍塌的不良后果。(2)施工过程中,部分区域由于D800雨水管出现渗水,冲刷周围土体,造成结构稳定性逐渐减弱,导致周围土体坍塌。这些现象的发生极大的影响了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所以应该严格进行施工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对于排水管线渗水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有利于在最早的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才可以使得后续的暗挖施工更加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安全隐患及施工风险分析

2.1安全隐患。由于D800污水、D800雨水排水量比预期要大很多,管线雨季经常处于最大排水量的状态,这样就会在没有防渗措施的管线检查井和管线接口处出现严重的渗水现象。(1)由于冬季施工的特殊条件和工期缩短等等原因,造成了排水管线施工过于追赶工期而忽略施工质量,回填土夯实没有达到要求,由于渗水现象的出现,冲刷管线周围土体,使得土体下沉而出现孔洞,这样对于结构的稳定性危害极大,甚至会出现塌陷的不良后果。(2)会对隧道结构造成危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车辆在隧道上方路面的行驶,对路面造成不规则的冲击,这个冲击传至隧道,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也是一个考验,特别是大型载重汽车在路面上的行驶对路面造成的冲击尤为明显。

2.2施工风险。由于管线渗水现象的存在,造成管线周围土体受到水流冲刷,稳定性变差,容易出现坍塌的不良后果,而这样的后果就是地面下沉,对管线的压力变大,造成不规则的变形,甚至于破坏,这样对于隧道施工的安全控制是及其不利的。

3防管线渗漏及暗挖坍塌方案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却保施工可以安全有效的进行下去,对于管线渗漏问题的避免使十分必要的,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也可以预防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以下我们就来具体谈谈地面管线防渗漏的方案和暗挖施工加强措施。(1)地面管线防渗漏方案。首先采用WSS深孔注浆方式注双液浆从上往下对检查井注浆加固,这样可以使得注浆液充分包裹住检查井渗水部位,起到对渗水部位加固施工的目的。同时这套加固施工方案还应注意钻孔方式为机械钻孔,注浆压力适宜,注浆液应适量,注少了会出现加固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注多了会出现堵塞管道的不良后果。(2)暗挖施工加强措施。为有效防止暗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应做好提前预报、超前支护和控制沉降在合理范围内的工作。首先应该做好对于管线渗漏情况的检测,及时掌握管线的渗漏情况,以保证在第一时间做好正确的处理决定。其次为了防止地面沉降对于管线造成的破坏,应做好长短结合管棚注HSC浆超前支护,从而使得土体更加密实,水分不已渗透,减少由于土体流失而出现的塌方现象,这样还可以大范围的保护管线不受损害。最后可以通过增加注浆锁脚锚管的数量、控制回填土的压实度等等方法对沉降进行控制。

4暗挖施工应急措施

对于暗挖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高效、安全,本文总结都以下几点的解决措施。(1)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紧急情况的应急意识,对于应急设备和材料应充分准备,以保证在紧急情况出现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应对策略,减少损失。(2)对于管线周围土体应该进行含水量的检测,出现超标状况及时查明原因,若因管线渗漏导致,及时对管线灌浆加固。(3)对于路面沉降应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采取在路面每隔一段距离布设检测点的方法,从监测点取得对应的沉降数据,对沉降数据进行科学化的分析,若发现沉降量超出合理的范围,应及时做出相应的检查,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5结语

第3篇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工程项目进行收入确认之后就应当确认所形成的利润,而收入确认的方法、时间等等都会影响到利润的确认,从而给工程项目利润形成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施工企业分配利润的方式、对象、金额等不合理,同样会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一系列不利影响的根源,在于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疏漏,及财务管理从管理方法到管理制度,都不能为利润分配不均衡问题提供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也不能有效地控制利润分配带来的风险。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从财务管理效力入手,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

二、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1.强化成本管理规避工程投标风险

施工企业应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营业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体系,通过明确部门责任、统筹规划、协调、配置公司各类资产资源。按照“总量控制、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严格成本费用控制,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及效果。在整个工程项目运营过程中,要加强全过程控制,根据控制节点的不同,做好企业内部部门间业务协同,优化内部管控流程,层层审核,刚性控制,全过程动态管控使工程利润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施工企业还应该对施工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企业对投标的重视、对施工的准备工作以及对施工结点的控制,都应该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只有这样,由于投标造成的财务风险才能够得以规避。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资金利用效果以及资金的使用周期。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介由科学的利润分配以及员工激励等行为,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能够有效避免施工工期延误造成的资金浪费,从而保证资金链的连续性。要做到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施工企业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建立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条例,使人力资源管理条例符合施工实际,并通过层层学习和教育,使全体施工参与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调理信服,使之成为施工过程中的奖惩规范;第二,采用先进的绩效考评办法,通过物质奖励和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对参与施工的员工进行激励,使员工能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施工工作当中,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3.加强财务管理确保管理效力

财务管理效力的提高是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关键,缺乏力度的财务管理谈不上发挥其内部管控的作用,更无法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财务管理效力的提升则需要通过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财务管理的监督执行来完成。首先,施工单位应该对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反思,通过企业员工的工作实际以及常年的财务管理工作总结提炼出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和盲点,集中精力解决财务管理中的事务,通过财务管理“短板”的补足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整体的效力;其次,施工单位应该针对财务管理制定一系列的监督办法,例如,通过员工对利润分配不均衡的反馈来发现财务管理中的不公平问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滞后性进行监督和管控等。只有这样,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效力才能提升,由于财务管理不足造成的财务风险也能够被迅速发现并加以规避。

三、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点

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形成原因有很多,上述几种风险类型和成因是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全部,施工单位要想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关键在于单位领导层对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视,只有对财务风险形成正确的认识,财务风险管理才可能是行之有效的;另外,制度的建立始终是管理的基础,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需要施工单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最后,财务风险管理说到底是对资金的管理,而能够描述施工单位资金现状的是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因此,要进行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就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也是财务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四、结语

第4篇

(一)施工企业招投标阶段的财务风险

目前,施工企业面临着一个供大于求的经济市场,工程招投标的管理也缺乏一定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存在许多不正当的竞争,有许多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施工项目,会通过主动压低工程报价以及缩短工程期等不正当的手段来进行相互竞争。这些手段会使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使施工企业不但不能保证正常利润,甚至连基本的资金成本收回都成为问题,对施工企业的资金流转产生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中标之后与招标单位签订合同的时候,许多建设单位利用施工企业急于揽到工程项目的心理,有时就会在签订合同时附加许多不平等的条款,例如要求让施工企业垫付大量的资金。这样的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管理如果稍有放松,极易发生资金亏损,甚至在工程项目承接到手时就意味着要发生资金亏损,甚至陷入到合同陷阱之中,大大加了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系数。

(二)企业在施工阶段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首先,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对施工的组织不当,没能按照工程的要求结合施工项目的特点、复杂程度及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方案,导致工期延误,没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工程项目,这就造成了违约责任,不仅要负担昂贵的违约金,连最基本的工程款的收回也成为了问题,对施工企业正常的财务资金的流动产生严重的影响,形成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有可能对建设项目随意提出变更的要求,既延误了项目建设的工期,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合同纠纷问题,对施工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如果施工企业没有要求建设单位在合同中对变更作出说明,就极易造成双方对合同产生误解,引起合同纠纷,增加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项目工程竣工结算时的财务风险

一般来说,在施工项目竣工以后,就必须按时办理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的决算,但是有些建设单位会恶意拖延办理工程项目竣工的验收手续、工程竣工决算,造成工程项目的财务结算滞后;另外,在工程施工的后期阶段,有的建设单位资金往往不足,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施工企业及时收回工程结算尾款的难度,为施工企业的资金增加了许多负担,也延长了工程项目的保修时间,加大了工程保修的资金费用,从而增加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

二、如何避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一)建立相应的财务预警机制

为了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一定的工程项目财务预警系统,提高企业的管控力度,从而及时发现并快速解决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有效实现财务风险的动态管理。首先,要建立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测系统。可以及时了解投标的报价,市场的价格、利率、汇率的变化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施工项目适用税收政策等的变化趋势,从而进行一定程度的辨识和分析,真正做到财务风险的防范。其次,建立工程项目的管理监测系统。施工企业应该设立一个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主要任务就是对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经营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竣工决算管理等等进行相应的监测,对那些容易引起施工项目问题的财务风险点进行长期的监控。最后,建立工程项目财务分析和监测系统。有助于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对施工项目的资金流量、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应收账款、负债能力、产值收入等各项数据进行实时获取分析,并进行有效的监测,通过对施工企业主要财务资金指标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风险问题并发出预警警报,使企业有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施工企业财务资金的安全。

(二)建立投标风险评估,在源头上控制风险的发生

施工企业在承接项目或者进行投标时要仔细的选择,首先必须详细了解市场的情况,核实建设方的开工手续是不是健全,资产的归属以及资信状况是否清晰良好,还有建设单位的债务偿还能力、工程资金是否有所保障,然后再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与竞标承接工程,从而防止由于不了解对方情况盲目竞标产生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企业资金的预算及管理,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施工企业在年初时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生产的需要,统一制定所有项目的资金预算计划,科学合理的配置财务资金,并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在满足项目施工需要基础上充分发挥财务资金规模的优势,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在企业融资时,也要根据本企业自身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综合的测算,降低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最主要的力量,施工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及时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新,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以及控制能力,保证财务人员能够从容应对施工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另外,施工企业还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分阶段的考核,实施财务人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制度,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总结

第5篇

1.1顶管的技术特点

(1)属于顶管铺管技术和环境保护施工方法,并具有不开挖面层就能够穿越交通设施和建筑物;(2)由于被铺设管道的上部土层未经扰动,故管道寿命较长;同时由于无需拆迁土层之上建筑物,故有很高的经济效益;(3)顶管力学性能优良,适应各种土质。

1.2泥水加压平衡式顶管施工注意事项

泥水加压平衡式顶管工作原理为采用机械切削泥土并应用水力输送弃土,同时利用泥水压力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控制地表隆起和沉降。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一是注意掘进机处于停机状态时需要防止泥水流失,以便保持挖掘面稳定。二是施工过程之中,需要注意观察地下水压力变化和挖掘面的稳定状况,并检查泥水浓度和相对密度及进排泥泵流量的正常度。

2地铁穿越类型及其风险

地铁穿越区分为上部穿越和下部穿越,两者区分点是顶管是从隧道上方还是下方穿过,如若是上方穿过就是上部穿越,反之如若是下方穿过就是下部穿越。上下部穿越之间的特征最大区分点是:上部穿越由于集中卸载导致隧道上浮,下部穿越由于地层损失导致隧道下沉;不过两者都会使得隧道差异沉降,形成小曲率半径,进而严重影响隧道使用状况甚至结构安全。以下分别探讨上部穿越和下部穿越风险:

(1)上部穿越风险:一是隧道隆起具有不可恢复性。下部穿越采取二次注浆措施使得下沉隧道恢复,而上部穿越则对隆起部分毫无办法使得下沉复位。二是土质差,稳定所需时间较长,这是缘于施工管道埋深较浅使得土体力学性质较差所致。三是应对措施有限。在隧道上方卸载是其隆起缘由,但由于隧道上方面层不存在加载条件或不能充分实施加载而使得隆起不能下沉复位。

(2)下部穿越风险:一是后期整改周期长。在列车停运期间,遵循多次、多点、均匀原则并采取二次注浆措施来减少扰动性。二是同步注浆存在注浆压力过大而使得周边土体容易劈裂,导致地层损失难以控制。

(3)顶管穿越风险:设计风险包括工作井施工设计和洞口加固设计风险;地质勘察风险包括地质差异和勘察不准或疏漏;施工参数风险包括推进速度、顶进正面土压力、顶进纠偏、管道拼装、出土量、注浆参数等;监测风险包括监测数据不准和监察数据传输不及时;此外还包括材料风险和机械故障风险。

3施工风险控制要点

3.1顶管工作井和顶管接收井

顶管工作井属于顶管施工临时设施,可供顶进设备安放,并对管内土方进行提升处理。而在工作坑设置和顶进形式选择时,需要兼顾多种因素,并按不同的顶进方向区分为单向和多向顶进、调头和对头顶进。顶管接收井的围护结构可采用SMW工法桩进行满堂加固的高压旋喷桩和内插型钢,这样由于顶管施工涉及面较宽,不可避免地影响地铁结构,因此,严禁拔除近地铁侧型钢。

3.2顶进速度

在顶管施工过程之中,要保持匀速缓慢速度,并控制在l0mm/min之内,以保证刀盘对土体的切削,从而减少扰动。而顶进速度的控制可以通过顶管机的液压系统增设节流阀和冷却系统,以对千斤顶顶进油量予以控制并防止油温过高。

3.3顶管正面压力

土仓中的压力须与开挖面的正面水土压力保持平衡,并控制好顶管顶进速度和出土量,如若顶进速度加快而出土率较小,就会增大土体压力而使得地面隆起,反之亦然。因此需要做到:顶进速度保持匀速缓慢,顶进方向予以严格控制,顶管纠偏力尽减少。

3.4顶管纠偏

在顶管施工过程之中,严格遵循顶管施工技术规范,不随意更改施工标准。相对顶管纠偏而言,切实做到顶管顶进l0cm就进行一次纠偏,严格禁止单次大幅度纠偏;顶管纠偏操作要做到“勤”和“微”,对于“勤”而言,不仅对显示屏和指示灯等在内的仪器及其它观察点要做到持续观察,而且集中注意力做到勤动作,保持顶进度缓慢均速,顶进方向按照设计标准进行,不会出现较大偏差。对于“微”而言,保证不会出现大幅度的纠偏和过正纠偏,以便防止出现管接头开口造成漏水和形成S形管道。这样,每次顶管纠偏都要采取小角度纠偏,避免造成轴线弯曲和地面沉降。

3.5同步注浆及置换注浆

对于同步注浆而言,注浆压力需要大于隧道底处的土压力值,以便保证浆体充分渗人周围土体;同时,选择触变性能良好的膨润土制浆材料,并尽力将膨润土泥浆套随机头向前移动,以便形成连续的环状浆套。对于置换注浆而言,是在顶管施工完毕后予以换浆,换浆时间因地点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距离隧道15m之外的地方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而随时进行换浆,而对于隧道及其前后15m所经之处要在列车停运期间内进行;在换浆期间,如若一旦发现隧道变化过大,需要即时停止换浆。

4结语

第6篇

1.1建筑施工单位对于成本计算科学与否

建筑施工单位成本计算的科学与否决定了单位在后续的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能否规避这些风险。成本计算就是指建筑施工单位完成所有工程所需要投入的全部资金。在投标的过程中,单位必须对工程的成本有一个科学的计算。但是当前存在有投标过程中压低标价的问题,即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成本计算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没有进行完成的工程项目成本计算。这导致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单位不得不在有限的预算之中尽可能地完成建筑任务,那么此时偷工减料、克扣工资等情况也就必然会出现。有的企业这时也会选择保证质量,但是这样一来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就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最后出现亏损的情况。

1.2建筑施工单位缴税方面的风险

国家对税制的改革对建筑施工单位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旦实行11%的税率,那么很可能是建筑施工单位的营业额没有上升而税率却上升了。另外,其他税率政策的变化对于建筑施工单位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1.3建筑施工单位竣工风险

建筑施工单位要想顺利拿到工程款项就要保证项目顺利竣工。但事实,是有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工程没有竣工。这样一来建筑施工单位垫付的大量资金就没有办法抽出,其资金压力会越来越大甚至最后出现资金链断裂,这也是建筑施工单位面对的一个很大的财务风险。

2降低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建议

2.1建筑施工单位要对财务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降低建筑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首先,建筑施工单位就必然要对财务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单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负责人员要时刻警惕财务风险,所以,单位要对施工负责人和具体执行人员普及风险教育,确保单位能够在风险出现的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财务风险和其带来的问题。所以,建筑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时刻保持警觉。通过科学完备的风险规避策略完美地解决建筑施工单位在遭遇财务风险时候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2.2进行科学的竞争

在投标过程中,如何降低标价从众多竞争者之中突出重围,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建筑施工单位必须提前做的工作。但是建筑施工单位在降低标价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此,单位在投标时,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投标体系。首先,如果发包方的资金存在问题就不能投标;其次,一旦标价迫近实际完整的施工成本甚至低于实际完整的施工成本就不能投标;再次,如果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垫付的资金数量过大、超过了建筑施工单位的承受能力,那么就不能竞价;最后,建筑施工单位竞价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发包方的信誉一定要过硬,否则建筑施工单位应不竞价。除了上述外,建筑施工单位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

2.3加强资金管理、控制成本和及时了解税收政策

第7篇

在企业管理中风险防控和内部控制是两大工具,二者都经历了各自的创新理论体系和发展实物操作过程,有效实施内控制度的基本前提是风险防控技术,而风险防控脱离了内控制度作为支持势必流于表面形式。内控制度对企业经营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形成的内外部风险从五个方面实施评估,控制风险主要针对风险防控点建立科学的内控制度;利用识别风险和构建风险预警制度、沟通信息渠道等指导全体人员形成防控风险意识,并且在实际管理中成功应用,得以整体防控风险,有效提高了内控制度管理水平,协调风险防控与内控制度,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二者形成了融为一体的紧密关系。

二、施工企业风险防控和内控制度科学措施

(一)市场、低价中标风险防控和内控制度

第一,构建预测项目成本评估机制。当前施工行业竞争激烈,低价中标属于必然结果,这样对控制企业成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应当构建预测评估项目成本制度,加强预测与测算投标阶段成本,科学明确投标报价;对成本要素合理分析,按照项目的不同类型,采用报价不同的方法,防止由于不真实的投标成本控制形成废标、或者中标后污损合同等风险。第二,加强管控目标成本。项目中标之后,按照施工图纸、合同、中标通知书等资料制定项目施工预算控制金额,明确相关利益、项目目标成本。在管理目标成本时,应当确定项目的经营方法。第三,加强管控实际成本。低价中标促使企业缩小了盈利空间。因此,必须加强管理成本,构建跨职能队伍,利用价值研究法,分包目标成本嵌入项目成本、采购材料成本、优化设计施工组织对各个环节中的风险有效控制。

(二)结算、回款风险防控和内控制度

通过分析施工企业项目结算可知,很多项目竣工之后,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工程结算无法实行,造成无法及时锁定项目效益,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回收工程款,施工企业形成了极大的结算回款风险。主要成因是形成的市场风险,产生了不公平的合约,在合同中无法明确相关结算事宜;项目履约管理产生问题,无法符合结算条件等。施工企业应当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认真实行合同评审;构建有效的管理制度,为履约合同结算提供便利条件。

(三)项目索赔风险防控和内控制度

加强管理合同,对合同文本积极规范,在施工合同中对索赔方式、程序、时间等相关事宜进行了明确,确保合法以及充分进行索赔。构建评审合同机制,缔约中通过有关部门人员评审合同,评审达标后,才能签订合同。加强管理项目的履约,构建有关的内控制度。将施工中收集的各种证据程序积极固化,汇总有关的控制流程,在收集证据中促使企业产生强制机制,尤其是施工中的关键证据。

(四)财务风险防控和内控制度

其他风险集中表现为财务风险,施工企业重要资产为流动资产,存货与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体现在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在总资产中存货和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较大,资产流动缓慢,具有极高的资产负债率。因此,施工企业应对流动资产加强流动性降低资金占用率,资金管理中对各业务部门加强联动,避免各个经营步骤可能对回收工程款造成的影响;企业在签约环境进行招投标时,重视调查客户的资信度,对支付资金实力积极评估,充分思考企业财务情况,判断企业承受资金能力,在企业资金流许可的情况下,发展业务,从根本上降低财务风险;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合同款项,确保合同质量,积极处理工程事项变更问题,获得书面材料;在工程竣工环节按照合同规定,准确提供竣工材料,对各项工程竣工问题实施跟踪,组织专人认真负责,采取科学方法,监督业主尽快结算。

(五)构建内控系统

从施工企业各个方面积极评估企业的经营生产、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等产生的内外部风险,将风险管理作为导向,明确企业管控重点,在对已知风险管理总结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健全企业管理措施,对企业各项业务规范管理。

(六)加强内部监督

组成内部控制的内容是内部审计,内审部门应当对企业风险和内控机制科学评价,针对风险和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提高管理企业水平,产生审计的增值服务。因此,对风险导向审计适当引入,转变传统审计方式,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水平;把审计中心转移至评估风险,在审计中,风险导向是对被审计单位有效分析与评估,按照其结果对审计重点有效确定,按照审计内容对其资源实施分配,提出合理化审计意见。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