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01:59:04
序论:在您撰写学生小组工作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小组的类型:成长性小组
2、小组的对象:***县第四中学学生,迷恋上网、疏于学习,同质性较高,通过老师推荐学生自愿方式加入小组
3、小组的原理:
小组成员都是沉迷网络的初中生,他们的共同点是热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缺乏自信、生活空虚等,目前的状况显然已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人际交往、性格形成和家庭关系等造成了严重危害。
青少年处于生理上的成长期和心理上的叛逆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但又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又缺乏客观正确的判断。但青少年的成长不是个人作用的结果,它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运用发展性模式的工作方法,强调个人具有成长的可能性和潜能,重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组员获得成长。运用心理剧的方法帮助组员自我理解、情绪宣泄和体谅他人,并接受有关角色的回馈。采用现实疗法,让组员自己制定目标,然后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己负责的办法,让组员有机会经历成功的满足,并逐步肯定自我的存在价值。并且充分利用社区、学校和家庭的资源和力量。
4、小组的目标:
初级目标:帮助组员降低帮助组员降低对网络的依赖,找到更多的兴趣爱好及解决部分存在问题。
中级目标:帮助组员全面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增强自信心;协助其处理好与同学、朋友、家庭、学校的关系;协助其处理好学习与娱乐休闲等各方面的关系;
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终极目标:协助组员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发展其应对今后生活的能力,从而最终达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自我的实现。
5、小组名称:“放飞梦想”成长小组
6、小组主题:
整体活动主题:帮助组员脱离网瘾、促进组员健康成长
每次活动主题:(1)相聚一堂——让组员互相认识,制定个人目标和小组公约;
(2)认识自我——让组员回顾上网历程,发现自身优点,肯定自我;
(3)提升自我——让组员了解自身价值,分析网络利弊、体谅他人;
(4)快乐分别——让组员分享收获、互赠祝福,激励成长;
7、小组规模:14人,都是男生
8、小组形式:开放式,组员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加入或离开
9、小组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2011年5月7日至2011年5月28日
活动次数4次,每星期一次,每次90分钟
具体活动时间:星期三18:40至20:10
10、小组空间安排:***县第四中学会议室
11、小组公约:(见附件)
二、 小组活动情况
1、小组领导
由于这次的活动的组织者是两个人,所以我们采取了交替领导模式。交替领导可以更好的发挥我们俩的效用,可以彼此互补同时互相学习。对于小组来说,成员可以得到两位领导者的回馈和反映,而我们肯定有些不同,从而可以增加小组的内在动力;活动中不是领导者的即可成为活动的观察者和协助者,这对于小组的顺利开展非常有利。并且我们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采取的理论方法基本一致,并且事先都会有较好的沟通,所以很顺利。
技巧方面:
我们都适当的运用了积极倾听、反映、澄清总结、微型演讲、鼓励支持和自我流露等基本技巧,并且也运用了一些特殊的小组促进和干预技巧,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不过由于人数较多,出现了现场秩序难以控制的情况;也由于缺乏经验,时间的掌控上有些不足;并且对小组的期望过高,希望帮助所有的人,当有人要离组时,领导者情绪没有能够得到迅速的调整。
2、沟通方式
沟通是人际互动的基本形式,是小组活动的基本内容,组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交往,社工与组员间信任关系的建立,组员的活动等,都是依靠沟通来完成的。
开放式沟通是小组的最佳沟通模式,不过由于我们这个的组员是初中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太好,再加上大多组员性格内向,所以前两次活动沟通都主要以链状沟通模式为主;有些组员态度上不配合,不愿意参与沟通也是沟通出现障碍的一个方面。
由于我们始终坚持接纳、同理心、开放、专注等方法态度,且较好的运用了尊重案主自决原则、不批评的态度、平等协商的态度等沟通技巧,故工作者与组员的沟通较顺利。
3、小组气氛
第一次小组活动时,虽然组员间互相不太熟悉,但由于他们同质性较好,对小组活动也抱有较高期望,所以气氛很好。游戏开展也很顺利,达到了第一期应有的效果。但第二期的气氛有些混乱,由于组员间一句不经意的脏话和嘲笑导致出现了小组冲突,对小组的凝聚力有了一定的破坏性。我们回来后分析总结,决定在第三次活动前去找组员谈话,为活动的开展做准备,果然第三次的活动有了较好的氛围,并且少了几个特别调皮学生的参与,工作开展更加顺利。最后一期的离组情绪处理较好,整期都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的。
4、次小组
原本我们想通过初一和初二隔着坐的方式来阻止次小组的产生,这样做起到了一点作用,但在小组中期,次小组仍然出现了,因为组员间开始熟悉,他们的同质性又非常高,甚至就有同学开始和周围的人讨论起了网络游戏。我们为了把次小组融进小组中但又不影响气氛,故而采用了眼神多和次小组中成员交流、请他们发言、找机会把他们分开等方式。他们也注意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好影响,在后一期的活动中,次小组便没有再出现。
5、小组规范
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中,我们便根据组员意愿,采用组员一一发言的形式,制定出了小组规范(即小组公约),公约的制定和下发对部分组员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也有组员仍然不能履行自己制定的规定。公约中是有奖惩措施的,但是由于考虑惩罚组员可能会打击他参与的积极性,故实质上没有进行过一次真正的惩罚。
6、个别特点
虽说小组成员的同质性较高,但是每个人也有其独特性。像王萌,在小组中态度非常认真、听话懂事,但老师反映他在班级里表现很不好;熊伟在第二次活动结束时表示下次不来了,但是询问后知道原来是那天他心情不好;高勇最开始说不愿意参加小组,但是后来还是来了,并且每次参加活动都非常认真等等,每个组员都具有特殊性,工作者需细心观察。
三、小组工作评估
1、目标达成度
初级目标基本达成,大多数组员在这四次活动期间都找到了生活和学习的目标,并且在小组活动第一期中他们自己制定了个人目标,据了解,大多数组员最后都实现了他们自己制定的目标,这些都表明了他们的进步;中级目标部分达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有些组员比参加小组前更加开朗自信了,有的组员去上网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了,有的组员对自己也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我们的活动他们也开始去体谅父母和老师的苦心,但是仍有个别学生只是在小组里表现好,现实生活中改变较小。由于这次活动时间太短,再加上我们经验确实不足,终极目标的达成情况不是很理想,可能那需要长期的工作及多方面努力。
2、程序设计
第一期互相认识,第二期认识自我,第三期提升自我,第四期快乐分别;这样的设计是完全符合专业小组工作活动程序的。只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每期的压力会比较大。
每期的设计都会有两个主题活动,一个和网络直接相关,一个间接相关,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开展;为了避免活动枯燥乏味,在活动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了一些游戏,或者是热身、或是活跃气氛,但都对小组的顺利进行增添了不少色彩;并且适当的给组员留下作业,不仅可以提醒组员,也可以丰富他们一星期的生活;还给了他们“给家长的建议”的资料,希望和家长一起来帮助他们;在活动开展期间,还邀请了万载县网吧管理员参与,他们非常关心这下一代的成长,同学们也从他们那充分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怀。
不过由于组员都不太主动发言,所以设计的很多自由讨论或发言的环节,很容易变成提问,这样就会容易让组员产生厌烦感;游戏环节的设计有些过于幼稚、有些又太深入,不一定都适合这个年龄层。第二期的活动项目安排过多,导致只好临时忍痛删除,且影响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3、工作员的技巧
工作员个人表现从容大方、真诚热心;虽然组员数量较多,但工作员时刻注意了每个组员的反映;工作员充分运用角色扮演、自我坦露、双椅技术等专业技巧,并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工作员也从案主的环境入手,做了大量工作,而不仅是停留在案主本身。不过我们在时间的把握上做得不是很好,偶尔会出现时间不够的状况;对于离组情况的处理做得不是很好;当组员出现沉默状况时,处理方式有待加强。
四、经验教训
不到一个月的小组工作结束了,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多。以往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情。但是理论与现实之间毕竟还是有差距,理论上成立的事物在现实中操作起来可能会异常的复杂。
首先,去学校招募组员必须先和领导协商。校领导第一次见我们说的便是没有教委的批准,不准我们和任何老师或同学接触,这些问题我们以前可能很少考虑。
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我们组的老师特点是“中青”二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男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在公开示教活动的听评课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首先,以学习理念为先导。平时组织的各种学习新理论的活动中,教师都认真听讲、详细记录,先后均参加了市里举办的二期课改实验教材培训,从而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对课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了《理化生课程标准》,并进行了“课改精神”、“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意见”的专题讨论。在学习和活动中,我们逐步对课改中新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其次.在教研中转变教学理念。能不能把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中去是课改成败的一个关键,怎样把新的教学理念附注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了我组每位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研组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例如全组教师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对重点章节内容组织公开教学和相互评课等。这样的教研活动气氛热烈、效果明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教师这种高涨的教研热情也影响到了学生,许多学生积极帮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和组织同学课后讨论,学生对课改教材的学习越来越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再次、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做好本校的教研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走出了校门。向许多兄弟学校交流和学习,本校教师更是经常切磋。每次活动,都会拟好几个讨论的专题,就我们的疑问以及当前遇到的困难展开交流和探讨。并对每次活动均做了详细的记载。这些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加了阅历,提高了能力。
最后、以公开课为锲机,不断升华教学理念。为了使课改工作不断上台阶,我们十分重视公开课,因为我们相信公开课的开设较好地检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逐步提高教研组的战斗力。通过集体备课对公开课设计了几套相对合理的方案,并组织了试教,之后组织教师评课讨论。同时借助这样的机会我们多次邀请教研员进行指导。教师们的课改热情也越来越大。
三、以试题研究为抓手,促进学科质量的提高
我组一贯重视对试题的研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面对中考习题匮乏的问题,教研组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能动性,通过上网、听新闻、查图书,不断编写出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习题,并整理成册。一份份自编的试题图文并茂,寓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这为今后课改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和反思
教师相对较少,相互交流的机会相对就少,不得于教师的提高警惕.同进配套的教具匮乏,教师在教学过程是教具制作,实验配套上的工作量较大.与新教材内容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和试题相对短缺.另外,做好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也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评价机制也比较模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和开展。
五、今后的措施
第一、在常规工作方面,首先我们能够圆满完成院团委,学生会布置的工作任务。
1.运动会组织的拉拉队,亲友团为我系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铺垫,后勤工作虽小但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2.研讨会的圆满举行。我系的“感悟张家港精神”主题研讨会在院系都收到了很好的反响,院学生处的评价更是颇高,这不仅说明我系学生的综合素质之高,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我们部各成员的能力;
3.元旦汇演组织的亲友团也为我系的节目带动了气氛,此次是新干事参与组织的第一次活动,气氛活跃后勤的服务都做得较到位。
第二、组织及参与活动。
本学期本部没有组织什么活动,主要考虑到其他各部已组织的活动,学习时间较紧张,没有时间参与过多的活动,学生会组织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进而从中有所收获,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我部计划明年组织一些即有新意又有影响力的诸多活动,比如拔河比赛VS智力问答VS才艺表演,新形式的辩论会等。
第三、部内管理。
新学期,新气象。组织部又输入了新血液,新纳了五名新干事。新干事的加入为组织部带来了新的活力,容入了新精神,新思想。是组织部,是建工系的新生代。部内成员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只有相互配合才可以把工作作到最好这是不容否定的,因此我们很注重成员间的关系。我们系虽然人数是最好的,但我们并没有因为人数少而甘于落后,正如我们建工系,虽然班级少,学生少但我们从没有落在其他系的后面过。
以上是我对本部的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在工作中我们还有许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望各领导给予批评指正,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高和改善。
总之,或许我们部的工作没有其他部做得好,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组织部的每以为成员都在用心去做事,用心去为全系的每一个人服务,我们的工作或许最的还不够好,但我们会争取做得更好。
开学至今,团总支组织部在院领导与老师的指导下,在院团委的帮助下,在主席的带领下,遵循严谨、务实、团结、奋进的宗旨与原则,团结协作,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全力发挥部门作用,积极履行部门职责,认真完成上级组织交予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同学的认可与好评。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恳求领导老师审批指导。
一、组织部的内部建设
在新学期伊始,我系进行了团总支学生会的招新工作,吸收了一批11级新生,经过严格的审慎选拔,其中三名11级新生的加入为组织部注入了新的鲜血,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培养和锻炼新成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在部长高飞和两名副部赵清风、项依静的带领下,组织部有计划的进行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内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分工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及时解决部内成员心中的疑惑。不仅使大家更快的适应了角色,而且增强了组织部内部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大家在交流中增进了感情,在工作中提高了能力。在轻松、愉快、严谨的工作氛围中体会到了家的温馨。
二、主要工作总结
(一)做好充足准备,迎接大一新生
在我们大一生活刚刚结束之际,又迎来了一批大一新生。为了能够让大一的学弟学妹们感受到我院、系的热情好客,我们提前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比如场地、横幅、标语以及人员的安排。让学弟学妹们感受到家的温馨。
(二)做好与新生各班团支书的沟通交流
为认真完成上级团委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尽所能的去提高团员活动的质量,我们对各班团支书进行了指导与培训工作。帮助学生干部彻底的明白自身职责,提高工作能力,配合我们团总支的工作。
(三)接转新生的团员档案整理工作
新学期伊始和往年一样,新生的入学团组织关系的转入与基本情况的登记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虽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但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将新生团员关系及时入档。
(四)团费的收缴与注册工作
根据院团委通知,我部组织各班团支书收缴本学年的团费以及团员证的注册工作,并对各班收缴团费进行清点、核实上交院团委。
(五)宣传组织参加全国各项比赛
为丰富我系全体学生的业余爱好和才艺展示,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各项活动,给我系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得到了全面发展,并以次提高我们的身心素养和知识文化水平。
(六)运动会的成功举办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又一次成功召开,我们有了更多的收获。我们大二负责我系个项目的比赛准备工作,使我们对运动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一负责后勤工作。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大一的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但也做得不错,毕竟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需要学习。
(七)篮球、足球的比赛
经过紧张而又激烈的比赛,我们成功的结束了我系篮球、足球的比赛。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感受到了每个成员之间必须有团队意识、合作意识,需要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八)组织我系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接到院团委通知,我系将于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四日上午八时在素教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献爱心活动。我们通过班级宣传方式以班级为单位报名或在现场报名方式。通过无偿献血活动,体现了我系广大同学有着浓浓的爱心情意,综合突显出我系同学的素质之高。
(九)组织策划迎新晚会
迎新晚会的成功与否与我们团总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与宣传部积极组织宣传本活动,迎新方案的策划、节目的选择、场景的布置每一步都必须细心谨慎。半个多月的努力使我们在迎新晚会上看到了成功的收获。
(十)学代会的成功召开以及代表证的收取
在这学期十二月份,我系团总支学生会成功举办了第五次团代会、第九次学代会,完成了换届选举,组织部在学代会后工作开始有大二向大一转移。学代会的成功举办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信,我们的留下证明了我们付出了努力并得到了他人的认可。我部门负责收回各班级的代表证,基本上全部收回。
(十一)学生证的注册
临近学期末,为确保我系学生能够享受半折优惠购取火车票。我部通知各班收取学生证并负责注册。
(十二)例会会议纪要
每周我系团总支学生会都要召开例会,会上我们认真听取上周的不足以及本周的工作安排并作记录。我们通过上周的经验教训,引以为戒,努力做好下周的工作,以此来更好的完善我部门。
综合来说组织部的工作向来比较复杂、仔细,需要部门成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热情,需要团队意识、合作意识,需要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经过这段时间,我认为部门只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能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与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同时也感谢其它部门的帮助和支持。
三、不足与展望
回顾这一学期组织部的工作,我们按时完成了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不否认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导致在开展工作时遇到一些细节上的疑问,在工作流程和材料的分类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与各班团支书的协调沟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与院团委老师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我们组的老师特点是“中青”二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男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在公开示教活动的听评课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首先,以学习理念为先导。平时组织的各种学习新理论的活动中,教师都认真听讲、详细记录,先后均参加了市里举办的二期课改实验教材培训,从而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对课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了《理化生课程标准》,并进行了“课改精神”、“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意见”的专题讨论。在学习和活动中,我们逐步对课改中新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其次.在教研中转变教学理念。能不能把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中去是课改成败的一个关键,怎样把新的教学理念附注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了我组每位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研组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例如全组教师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对重点章节内容组织公开教学和相互评课等。这样的教研活动气氛热烈、效果明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教师这种高涨的教研热情也影响到了学生,许多学生积极帮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和组织同学课后讨论,学生对课改教材的学习越来越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再次、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做好本校的教研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走出了校门。向许多兄弟学校交流和学习,本校教师更是经常切磋。每次活动,都会拟好几个讨论的专题,就我们的疑问以及当前遇到的困难展开交流和探讨。并对每次活动均做了详细的记载。这些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加了阅历,提高了能力。
最后、以公开课为锲机,不断升华教学理念。为了使课改工作不断上台阶,我们十分重视公开课,因为我们相信公开课的开设较好地检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逐步提高教研组的战斗力。通过集体备课对公开课设计了几套相对合理的方案,并组织了试教,之后组织教师评课讨论。同时借助这样的机会我们多次邀请教研员进行指导。教师们的课改热情也越来越大。
三、以试题研究为抓手,促进学科质量的提高
我组一贯重视对试题的研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面对中考习题匮乏的问题,教研组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能动性,通过上网、听新闻、查图书,不断编写出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习题,并整理成册。一份份自编的试题图文并茂,寓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这为今后课改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和反思
教师相对较少,相互交流的机会相对就少,不得于教师的提高警惕.同进配套的教具匮乏,教师在教学过程是教具制作,实验配套上的工作量较大.与新教材内容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和试题相对短缺.另外,做好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也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评价机制也比较模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和开展。
五、今后的措施
一、制订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目标。
为了把我校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好,进一步提高我校校园环境卫生的质量,根据县教育局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订了《蒿溪民族学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成立以校长杨先龙为组长,其他行政领导,团支部书记、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蒿溪民族学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我校的《实施方案》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区域划分,把校园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到班级和个人,做到分工明确,统一管理,将这次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列入教师年终考核和班级评优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园林式和花园式的和谐校园,给学生一个优雅的校园学习环境。
二、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为了做好我校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认真传达青教函〔2011〕48号和广教函[2011]86号文件精神,充分领会文件的重要性,并要求教师要认真做好动员和宣传工作,同时充分运用课间操集会时间向全体师生宣讲,将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传达给每位师生,做好卫生宣传和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卫生意识,树立起人人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并提出“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工作口号。
三、认真整治校园环境卫生工作
1、由于我校的校园比较大、责任区多,分管领导把整个校园进行划分并分给各班,由班主任带队清扫和消除卫生死角,并要求每位卫生区负责人及班级要做到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整治,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校园内的卫生死角已全部根除。
2、学生宿舍卫生工作,主要采取以师帮带的办法,即安排一位教师负责宿舍的卫生工作,要求班主任到学生宿舍指导学生搞清洁卫生,做到宿舍内外保持清洁,床上被枕和生活用品保持整齐。做到了“六无”“七条线”。
3、学生食堂卫生,安排学校主管领导深入到食堂,认真督导食堂工作人员做好卫生整治工作,并按饮食卫生标准逐一检查,不留卫生死角,并要求食堂工作人员要作好食品来源记录和食品样本保存工作,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4、为了保证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可持续性,学校购买了“讲卫生”“讲文明”等二十多面警示牌安装在教室、宿舍、卫生区等地方,时刻提醒我校全体师生,要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为我校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我们组的老师特点是“中青”二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男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在公开示教活动的听评课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首先,以学习理念为先导。平时组织的各种学习新理论的活动中,教师都认真听讲、详细记录,先后均参加了市里举办的二期课改实验教材培训,从而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对课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了《理化生课程标准》,并进行了“课改精神”、“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意见”的专题讨论。在学习和活动中,我们逐步对课改中新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其次.在教研中转变教学理念。能不能把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中去是课改成败的一个关键,怎样把新的教学理念附注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了我组每位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研组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例如全组教师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对重点章节内容组织公开教学和相互评课等。这样的教研活动气氛热烈、效果明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且教师这种高涨的教研热情也影响到了学生,许多学生积极帮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和组织同学课后讨论,学生对课改教材的学习越来越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再次、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做好本校的教研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走出了校门。向许多兄弟学校交流和学习,本校教师更是经常切磋。每次活动,都会拟好几个讨论的专题,就我们的疑问以及当前遇到的困难展开交流和探讨。并对每次活动均做了详细的记载。这些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加了阅历,提高了能力。
最后、以公开课为锲机,不断升华教学理念。为了使课改工作不断上台阶,我们十分重视公开课,因为我们相信公开课的开设较好地检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逐步提高教研组的战斗力。通过集体备课对公开课设计了几套相对合理的方案,并组织了试教,之后组织教师评课讨论。同时借助这样的机会我们多次邀请教研员进行指导。教师们的课改热情也越来越大。
三、以试题研究为抓手,促进学科质量的提高
我组一贯重视对试题的研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面对中考习题匮乏的问题,教研组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能动性,通过上网、听新闻、查图书,不断编写出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习题,并整理成册。一份份自编的试题图文并茂,寓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这为今后课改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和反思
教师相对较少,相互交流的机会相对就少,不得于教师的提高警惕.同进配套的教具匮乏,教师在教学过程是教具制作,实验配套上的工作量较大.与新教材内容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和试题相对短缺.另外,做好学科间的知识整合也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评价机制也比较模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和开展。
五、今后的措施
大公路第一小学积极在校本中创特色,以师生相长、共同发展为目标,立足校情开发校本课程和创新校本教研,促进师生人本素质提升。
一、多元开发校本课程,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在学校积极对课程进行拓展与创新,为学生的生活、成长和后续发展提供动力。我校是江西省航模先进学校,航模是学校的传统社团项目,很受学生欢迎,我校的“蓝天”航模队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全面普及和推广学校传统项目,本学期学校将航模和体育相结合,在一年级体育课中开设了一节航模课,从低年级推广普及,让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武术是我校这两年有意打造的另一体育特色,在部分年级课外试点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将其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时,在二、三年级体育课中开设了一节武术课,聘请武术学校的教练授课,对武术拳和自卫防身术进行普及和推广,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校武术体育特色鲜明,深受社会好评,受武术学校相邀,学校将组队参加今年下半年在我市召开的省运会开幕式上的武术表演,现表演团队正在积极筹备训练中。
二、积极开设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是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素质教育推进,学校在原第二活动社团建设的基础上,在低年级每周各增加了4节校本第二课堂活动课。学校根据校情推出了百科讲堂、经典诵读、思维益智、音乐欣赏、手工制作、语言表演、体育舞蹈这些校本活动课。其中百科讲堂是我校家长义工团成员授课。家长是我们学校教育一个非常广阔的资源,所以我校积极宣传动员热心于服务、素质较高的家长成为我们的教育义工,并为家长和孩子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开发了“百科讲堂”这一第二课堂,让家长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和特长,对学生进行天文气象、医学保健、安全法制、自然科学等百行百科知识的讲授,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孩子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根据广大师生的反映,我校的“百科讲堂”开设的很成功,家长都能精心准备,很多家长还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授课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学生兴趣高涨。
音乐欣赏,手工制作,语言表演,体育舞蹈活动课则由学校外请专业教师授课,让学生在体育、艺术、语言、手工等各方面获得发展。思维益智活动课体现在趣味性、活动性上,由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有助于学生思维开发的游戏活动,如二十四点、数独、逻辑推理、数字谜、七巧板、魔方等,一学期专项训练一至二项益智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
三、常做常新校本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1.专题深探,专项突破。学校校本教研注重以点突破,纵深研究,结合教师面临的难题困惑,当下热点、难点,积极研究破解,并注重研究的系列化,深入化,如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将减负增效落实到课堂”的教学专题研究和“减负形式下低年级学生作业改革与创新”专题研究。“将减负增效落实到课堂”的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全员参与,点面推进,既有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又有研究经验总结交流,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减负形式下低年级学生作业改革与创新”在罗蔚校长和刘红英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积极的改革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刘红英主任还就作业改革的经验和成效在章贡区和龙南县进行了讲座交流。
2.层级教研,梯度推广。如本学期“将减负增效落实到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学校先就减负工作做引领和指导,教师个人(第一层级)完成认识转变和理论提升,再以备课组(第二层级)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每个备课组推出2节研讨课,进行实践研究,学校教研组(第三层级)的研讨则有机穿插其中,以年级段为单位推出一名教师上研讨课,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和小结,并指出改进意见,让教师们实践总结后再消化吸收,共识、共享、共进,然后在此基础上又转入新一轮的循环,撇去虚浮,扎实沉入,稳重推进,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