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3 20:02:56
序论:在您撰写产业扶贫工作经验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服务;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土地作为主体的综合整理,确保耕地使用面积,根据国家国土资源局《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其目的是对农村土地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开垦耕地面积、土地复垦和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整理,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其项目范围包括荒山的开发、农田的平整、农田的水利建设、村庄的道路完善、村庄的整体规划整齐有序,居住环境美好。为确保耕地面积总体平衡的同时,改变农村新面貌,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
1 土地在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生产资料,是农民生存的根本。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广阔,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落后是发展中国家。广大数亿农民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国家才能稳定,社会才能更快发展。近10a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实施,增加了耕地面积,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坏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1 改善了农田的基础设施
建平县基本农田大体上分为两部分,一是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老河地区如三家、太平庄、黑水等乡镇;二是丘陵山区,占全县大部分土地。近年来,建平县国土资源局共完成国家、省、市整理项目32个,面积9654.53hm2,不仅实现了全县耕地占补平衡有余,而且大幅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对农田进行平整由小块变大块,有利于农机作业,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经过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增添农田的水利设施,改造了农村电网,扩宽了乡村道路,开发荒山造林,修缮了农村住房,新设计整理了村庄街道,改善居住环境,使农民心情愉快,为建设新农村增强了信心。
1.2 确保耕地的高效利用
建平县大部分土地属于丘陵山区,农田地块分散、大小不等,道路狭窄、零乱,土墩、坟墓、杂树星罗密布。通过土地整理,丘陵山区地段修梯田,改造土壤结构,增加耕地面积,使农田土地连片,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同时,兴修水利,增加的滴灌,提高了农田的增产增值;乡间道路狭窄变宽、零乱整理变为有规则;农民进城务工土地闲置,为了使其复垦,采取“以租代征”、“集体土地流转”、“以地入股”等形式农业建设逐步形成新一轮的占地热潮;农村房屋的改造换新,使其开发利用开商店、搞养殖创造经济价值。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的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提高了耕地的单产能力,增加了经济效益。
1.3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建平县部分乡镇没有矿产资源还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建平县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作重点。自实施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来,通过多方筹措社会资金,还有国家扶贫安排了项目资金,8a累计安排资金超过3.5亿元。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为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土地整理改善土质,改变原始耕地使用性能,增加了农田的单产,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活跃了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1.4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于建平县部分乡镇山地矿产开发,易破坏环境,对于采矿尾砂用于平整土地,对于废弃矿井采取回填,种植树木,有效的保护了环境。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 查找土地整理过程中存的问题
2.1 土地整理工作应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通过几年的土地整理工作经验认为,该项目应该围绕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从农田基本建设出发,增加农田的平整,丘陵修梯田造地为主;增加农田的水利建设投入,已解决辽宁朝阳长期干旱问题;对矿区生产过程中山地和林地及其植被环境破坏等的治理;对村庄建设的治理;通过土地整理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农民经济收入,起到扶贫发展区域经济的牵动作用;具有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2.2 提高工程质量、防止腐败发生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国土部门建立巡查,健全乡、村、组监察网络和群众举报制度,乡、县、市三级建立公开举报电话,防止出现土地整理项目出现虚假工程、欺骗工程;如在路旁栽种几行树、修几处水泥灌溉渠等就能骗到项目工程款。土地监管部门确实做到地动我知,监管到位。防止干部从中从事苗木、砂石生意中攫取利益,对监管不到位、知情不报的,将按有关规定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农村土地整理工程预决算往往是乡镇国土所代办,造地款流入村政府,而后是村支书一人说了算,形成了无人监管的“真空”失控状态。对于上述情况要依法从重追究经济责任、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 逐渐完善土地整理工作中的建议
3.1 国土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相应土地整理项目审批标准
农村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农村土地千姿百态,所以要因地制宜制定土地整理项目审批制度标准。有些项目已增加土地面积为目标,平整土地及其连片整理,丘陵的梯田建造,这样应该以增加土地面积为标准;有些项目则以改善矿产破坏生态环境为目标,恢复植被,改善自然环境为标准;有些是为改善畜牧养殖条件为目标,应根据畜牧养殖圈舍建设标准或规程进行审批;有些项目则是改善人们居住条件为目标,应根据新农村建设标准审批。对不符合相应标准的项目不得审批。同时,还要考虑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能够提高人们收入。只有这样的土地整理项目才有意义,才能够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3.2 建立建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责任制
农村工作比较复杂,有很多困难,在土地整理项目工作中,应根据相对应的标准,土地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设计、规划,在项目施工地向社会公布质量标准,工程质量检查单位名单,工程质量验收单位,并规定相应的责任。如农业项目,组织农业专家进行规划、设计;水利应组织水利专家参与规划设计;畜牧项目组织畜牧方面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并且组织能够受益的群众进行监督、检查。总之,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土地整理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3.3 发动社会力量监督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质量问题
前期准备工作与规划设计之间、规划设计与项目施工之间均存在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为了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中,消除各阶段之间重复环节,聘请各方面专家进行评估论证,必要时进行现场办公,通过优化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不仅可以缩短工期,更有利于提高项目质量。
3.4 国土部门在土地整理工作中,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措施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选址、用地面积、功能布局等方面借助土地整理工作中给予帮助。新村建设涉及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保持同步。积极争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指标,努力为新农村建设用地提供用地保障。积极推进农村废弃地和宅基地复垦整理,对符合要求的旧村土地宜耕则耕,宜建则建,优先用于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借助于土地整理工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舰,吴冠岑,胡明山.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范动作的若干问题[J].国土资源,2005(02).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历经14年的不断扩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了优势。但也可以看出,由于当前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加上全球经济环境低迷影响国内许多行业,现在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毕业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则更是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在经济、社会、人际关系等资源上已经处于下风,如何根据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做好就业帮扶体系,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1.当前的就业环境
1999年国家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开始扩招,到2013年5月为止,全国各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见下图)。
从以上数据可见,高校扩招使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用工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失衡。
2.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源于“老、少、边、穷”,也有部分来源于城镇的低收入弱势群体,尽管当前就业竞争需要学生具备过硬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但他们缺乏来自家庭和其他社会渠道的人际关系网支撑,所获得的就业信息自然不及其他有相关资源的学生,故而在求职竞争中处于下风。
(2)求职不仅要考验学生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也是对经济实力的检验,无论是求职所需的服装、简历印制、交通费用等,还是毕业后离校的住所租赁,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对于没有还完国家助学贷款或是欠着学校学费的毕业生而言,还需背负着还款的现实压力。
(3)由于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受限于当地薄弱的文化、教育条件,通过努力读书改变自身命运成为他们一致认同的理念,即便为了补贴生活努力工作可从中获得宝贵的社会阅历,但是与其他学生相比,部分经济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所获得的前沿技术、技能、理念仍处于下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所需要的知识型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也需要有适应当前社会的理念与敏锐思维。
(4)在心理方面,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心理有以下三点:自卑心理、就业期望值高、浮躁心态。
第一,长期的物资匮乏与经济收入不足,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卑的心理。当大学最后一年来临,在求职竞争中面对自身社会关系、资金支持乃至个人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的现状,使之勇气、进取精神受挫,直接影响他们对自身的合理就业定位。
第二,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家庭困乏的经济条件不满,将上大学视为摆脱贫困命运的重要甚至唯一途径,希望通过四年的努力获得人生成功。然而,这种心态会造成毕业生在择业时忽视自身的现实能力与就业层次的匹配,一味地追求高薪酬、有名望的企业、单位,无形中把自己的选择范围都限制在一个不宽泛的小圈子里。这些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大多时候已超过了他们当前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
第三,对于超越自身能力的就业期望,不符合现实状况的择业定位,少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浮躁的心态。这让他们在择业受挫之后产生抱怨社会不公的心态,认为现在的连连失利都是社会不公平造成的,进而影响到继续就业竞争的拼搏心态,无法再耐心继续找寻新的出路。
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特点及自身所需准备
这几年,“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探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常见词,所谓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是指高校所供给的不同专业人才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与社会需求失衡或互不匹配而产生的不同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现象并存的就业矛盾。
造成当前这种状况最直接的原因是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模式以及相关的调整周期较长,而且这些都受制于高校的教学场地、硬件设施、师资的现实情况,在当前社会产业转型速度加快的背景下,自然难以及时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破解当前大学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工作对象的特点。
1.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特点
(1)将报酬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因为自身的经济并不充裕,故而这些毕业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优先看重的是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薪酬,尤其是在珠三角这类经济发达且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用人单位的薪酬与是否提供住宿等这些都成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重点关注的信息。
(2)希望得到用人单位的尊重。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毕业前都在校内努力地学习、奋斗,多多少少获得了奖助学金或是其他荣誉,尽管如此,这些学生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认同,但却不愿意把自己艰苦、伤痛的一面表露出来。因此,这些毕业生在择业时也看重用人单位是否尊重他们、融洽程度如何、管理是否人性化。
(3)选择创业不多,倾向稳定职 业。选择安稳职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来说,能给予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支撑自己的日常生活、家庭与未来的发展。也许这类工作的薪酬相比其他而言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这类工作给予的安全感、稳定性很符合他们在陌生城市奋斗的心理。
(4)吃苦耐劳,懂得感恩,用人单位较认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毕业前已经饱尝艰辛,在校期间的获得奖助学金、勤工俭学等经历,让他们明白感恩与吃苦耐劳,这些优点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是非常认可、欢迎的。
在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之后,工作、政策若要取得成效仍需要经济困难毕业生在踏入激烈的就业竞争前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2.大学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前所需的自身准备
应该先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做好以下几点准备,这样才能让政策、措施生效。
(1)认知准备。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必须正确面对自己现实的贫困事实,这不是短期内通过找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所能改变的。同时,更要树立一个端正的就业观,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目前的能力,客观地制定自己当前力所能及的就业目标。其次,对于当前的就业环境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摒弃不切实际的求职目标,做好面对失败不气馁、不灰心,持之以恒战斗到底的准备。树立对自己现有实力的信心,并且不断去提升,因挫折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只会让就业竞争力处于劣势。
(2)知识准备。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过程中,无论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各种人文科学知识乃至其他科技知识,都是帮助毕业生获得心仪职位的必备理论武器。多种类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且不能中断的过程,面对就业,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和笔试、面试技巧。
(3)能力准备。个人的能力在就业竞争中起核心推进作用,这与知识的准备一样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学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用于提升自身能力的课余时间并不多,应当从入学伊始通过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担任学生干部来锻炼自己的沟通、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上除了应对专业课,还要积极地去考取各类型对自身未来就业有益的专业资格证书,从课内到课外全面锻炼自己的个人综合能力。
(4)心理准备。树立对自己的信心和不怕挫折的打击,就业不是人人都能一帆风顺,当前形势下要正确面对现实,抛弃对就业目标薪酬水准高、稳定等当前难以企及的目标。
当学生自身做好了以上准备工作,那么根据这些群体的就业特点、心理特点所制定的政策、体系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大学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构建
1.政府的就业支持政策
政府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支一扶”政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军服役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道路与选择,也为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储备人才、吸引人才的作用。
(1)“三支一扶”政策。该政策于2006年2月颁布,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实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进行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相应该政策前往工作地工作的期限一般为两年时间,结束后如报考公务员、硕士研究生、企事业单位或是自主创业均可享有规定范围内的优惠政策。
(2)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于2003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力量来源。该政策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力与社会资源保障部和联合实施,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从东三省、中原地区到海南岛再到西部等22个省、区、市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
志愿者在前往工作地服务过程中,国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的加分与专门的保险。
(3)大学生征兵政策。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从入伍到退役后的学业、就业。这些政策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入伍,国家按照限额返还学费和助学贷 款;入伍后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和安排技术岗位时优先考虑,如取得本科或以上学历优秀者可提拔为军官;退役后考公检法单位优先录取、考研究生按政策加分;退役后由地方政府负责接收安置。
2.学校的就业政策支持
学校作为国家就业政策的具体执行单位,除了实施这些全国范围的大政策,也会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的学生量身打造一系列的就业帮扶政策。
全国高校十余年的扩招不仅带来了数量逐年攀升的毕业生,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也随着这一数字不断攀升。
当前国内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成功就业成为大多数毕业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其他毕业生面临的压力、焦虑相比,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所面对的这些因素因经济困乏的原因而显得更加沉重。这个群体的就业工作不但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更对整个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发展有影响。在这个全球化、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毕业生工作和资助工作需要联合对家庭经济困难群体的就业给予更多的关注,不仅要通过各渠道进行帮扶,而且要将“育人”纳入其中,形成一个在物质、教育方面都相关联的体系。
(1)加强思想教育。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发挥学校教育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每一个环节的作用都不能忽视,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
这一点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团总支、学生会的作用,不能仅仅将学生集体活动视为丰富课余生活与活跃校园文化的载体,还要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与职业技能竞赛,使学生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协调能力、交际能力、问题研究解决能力等,达到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及早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赢得主动权的最佳方式之一。第一,培养、鼓励新生在入学伊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找准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逐步改变对自己不利的负面性格与习惯,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适时调整自己的规划。第二,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智商情商、组织协调能力、问题研究解决能力、所拥有的特长等因素找准自身定位,树立起未来竞争的信心。第三,多了解自身当前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同时多参与各类规模招聘会,从实践中获得经验。
(3)提升自身技能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更应该多参与各类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竞赛,这些竞赛不仅能对学生个人起到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还能锻炼参赛队伍的团队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在未来就业中需要的因素,赛前的指导也是学生与相关专业教师深入交流的最佳途径,参赛团队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巧。
(4)学校帮扶政策。当前的就业帮扶体系运行良好,但是并无太多特别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的,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就业帮扶体系为例:第一,针对毕业班会连续举行多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讲座,还有其他优质企业的介绍会;第二,提供各类招聘会的信息、门票;第三,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专门的一对一谈话,并对其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以供参考。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其实有着覆盖面广、内容充实的优点,是多年的就业工作经验总结得出的结果。针对广大毕业生的各类讲座,根据各学院的专业不同,针对性地邀请相关领域的成功人士对学生进行宣讲,从宏观的就业环境到微观的个人求职技能介绍应有尽有,而且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疑问,也会通过现场的互动环节作解答。企业招聘宣传会则是直接将优质的就业渠道开放给各位毕业生,用最直观的方式让毕业生了解自己心仪的单位有什么需求,自身应该如何做准备。每当有招聘会,学校基本上都会为毕业生提前准备好门票,方便毕业生通过这类大型活动求职。每隔一段时间,各个二级学院的就业小组经过筛查都会发现一批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这些学生均会安排政工干部、领导谈话,用最直接的方法了解这些学生仍未就业的原因,并为他们提供额外的就业信息进行参考。
以上这些就业帮扶的程序,能做到全员覆盖,但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并没有完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一整套程序,目前针对这类毕业生的措施主要有两项:给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专场招聘会门票和给予经济特困毕业生就业补贴。但是这些措施都只是从物质上进行帮扶,如何在思想上对这类毕业生进行广泛、针对的教育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就学校层面而言,除了面向所有毕业生的传统帮扶措施外,可对当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行以下措施进行帮扶:①新生入学之处,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度过第一年的适应期后开始寻求自我定位,开始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思考。②通过团学组织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和集体实践活动,从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③与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开展订单式的培养,并提供相关的实习、培训乃至就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业并对所在企业产生有益作用。④与就业、创业机构合作,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各种准确、优质的就业信息,让他们从这些信息中了解到当前的市场劳动供需状况。⑤对这个群体的毕业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举行各类群体辅导活动或是一对一谈话,内容重点是对抗挫折、树立信心、认识自我。重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思想上“脱贫”。⑥对于经济极度困乏的毕业生,直接对其进行应急式物质资助,确保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陷入无法就业的困顿。
四、结语
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工作应不仅仅在最后一年集中进行,而要长期地追踪、了解、关怀。也许这个群体在当前并不会产生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将毕业生工作与助学工作相结合持久地进行,终将能让这些起步艰辛的年轻人奋斗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这对社会、对学校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未来财富。
参考文献:
[1]胡 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与多元化引导帮助[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2).
[2]龚 曦.“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与帮扶对策探析[J].大学教育,2013(15).
[3]尤莉娟.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黑河学刊,2011(05).
[4]彭仲生.贫困大学生就业准备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01).
关键词:村镇规划建设;现状;问题分析;对策
当前村镇规划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小康建设和现代化的全局,具有政策性强、技术性高、涉及面宽、工作量大的特点。积极稳妥地加快村镇建设和发展,是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我市一乡一镇(罗坊乡、大湖镇)规划建设现状及对策措施进行分析。
一、当前现状与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问题
当前,村镇建设还未能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主要体现在: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与措施,各类村镇的职能和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存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小而全现象。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规划管理存在薄弱地带和薄弱环节,农村违法、违章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控现象。
(1)村镇规划盲目求大、求洋。我们山区的村镇建设,始于80年代初期的农房建设。二十多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小康村的建设和扶贫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山区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镇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城市郊区、铁路和国、省干道沿线的村镇面貌变化较大。但村镇各项设施落后,房屋简陋,使得农村地域空间难以形成现代村镇体系。村镇规划建设的一个原则是反对形式主义,坚持节约。反对大拆大建,提倡生态建设。但不少规划设计却不切实际的用城市规划方法来进行村镇规划,在村镇规划中居住用地成倍超标,道路占地大大增加,房地利用率低,土地浪费严重,如建生活安置小区、造大广场、宽马路、小洋房等,导致规划中出现很多的形式主义工程,村镇失去原有特色。
(2)村镇建设盲目攀比。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不是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而许多村镇建设的试点又往往给人误导:整齐宽阔的道路,装饰气派的建筑,导致村村像城镇,乡镇像农村。如果村镇建设试点都是靠外部资金的投入,而不强调内部潜力的挖掘,管理上的经验总结,盲目模仿城市的做法,那么我国许许多多的村镇何来如此庞大的建设资金?这样的试点无法起到有效的引导、推广作用。
(3)村镇吸引力偏小。山区村镇的地域条件相差很大。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乡镇企业不甚发达,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中,村镇所具有的职业转变优势和地区转移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村镇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剩余劳动力不能就地再就业。村镇对资金吸引力不足,就只能使农业经济继续维持粗放经营,无法产生出积聚效应。
(4)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措施不严。尽管国务院曾颁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但由于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资金不到位,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使之无法很好贯彻执行。因此,多年来大部分地方农民建房仍然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安排,自留地甚至农田随意报建,面积不限,产生一户多宅、单家独户住房现象普遍。同时“农转非”户、进城就业户,所闲置的农村住房没有及时清理,土地浪费严重。
二、完善村镇建设规划必要性
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的龙头,是建设管理的依据,也是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框架。构建具有当地特点,以功能分区为结构、以经济联系为内涵的村镇建设新格局。
一是突出特色。根据各乡镇其不同的区位特点为,自然条件,经济类型,在总体规划中突出其特点,如我市地处景区的贡川镇,突出风景旅游的民俗文化特色,在景区周边的中心村原址改造和节约土地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制定完善规划建设方案。我市曹远镇及其工业开发区都在城市规划区内,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特殊,是进入城区的必经之路之一,也是城区的“大门”,它能给进入市区的人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影响。建议将我市曹远镇纳入城市建筑风格和色彩控制专项规划内。做好城市规划区外城市周边建筑物风格的控制,和城区做好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特别是新建的新村建设点,严格建筑风格和色彩控制,把握好村民房屋斜屋面,塑造特色风格。
二是对近期将建设发展的地块,抓住详规的编制;对中长期建设发展的区域,抓住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详细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细化和量化,在修编总体规划的同时,组织对村镇重要地段及主要路段,结合可能实施的建设项目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如我市燕南街道吉峰村新村建设规划。
三是在规划编制中,注意规划的弹性,如村镇内功能区的兼容性。从而避免在实施规划时因建设项目的变化而频繁地修改规划,也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在近期规划建设中对各项指标控制,以保证环境质量为原则,使各项建设活动不会盲目进行。
三、村镇规划建设的可行性
村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有利于培育发展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有利于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聚集发展,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按照不均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心镇―建制镇―中心村为辐射圈的组团式发展格局。村镇建设要杜绝不切合实际的“形象工程”,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小城镇功能。要把小城镇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摆到重要位置上来,不断改善小城镇环境质量。二是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目前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居住点分散零落,户均占地面积大,大多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开发使得相当数量的农民需要拆迁。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制定中长期规划,通过村庄规划调控农民建房行为,引导新建农房建到规划点上。完善农村集中建设区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增加集中居住区对建房户的吸引力。规范农民建房的审批,坚决控制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新建农房建设,遏制农村居民建房散乱状况。对于没有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地方,暂时停止审批农民建房。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农村集中居住的良好格局,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的对策措施
4.1 因地制宜、长远规划、合理布局。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村镇规划要根据区域实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不同科学地加以规划,合理确定建设标准,要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应将生活、生产等功能区划综合考虑,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设计,力争达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做到30年不落后,50年不拆迁。要正确认识规划建设村镇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规划要坚持一步到位,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各地实际和广大民众的愿望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逐步完善,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交通方便、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精神文明、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城市化村镇”。
4.2处理好土地调整,严格执行村镇建设用地标准。充分挖掘现状用地潜力,尽量不占耕田。本着节约耕地,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的原则,在分析建设用地条件的基础上,理顺路网,确定中心,合理布置各类用地。对布局混乱、浪费土地严重的村民宅基地做合理调整。在土地调整的实际操作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地补地。采用当地生活习惯,规划建设村民房屋及院落形态,通过不懈努力塑造自己独特风格。
4.3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在乡镇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指导下,本着既方便生活生产又节约土地和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的原则,采取适度分散、相对集中的办法,按其在村镇体系中的性质、职能、规模和发展方向,统一规划,逐步建设。坚持规划到位,分年实施,逐步完善配套。规划既要有地方特色、时代气息,又要有超前意识、现代观念。
4.4加强管理,提高服务。一是加强规划法律法规宣传,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针对村镇规划面广量大,村民规划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规划监管工作面临全新课题的现状,应该首先强化对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如在查处违法建设时不是简单地下通知,而是把查处现场变成宣传规划法律法规的课堂。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充分认识到其违法行为的后果,自觉服从管理。二是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村委作用。积极探索执法部门与辖区各乡镇、办事处、村居委查处违法建设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快速反应。三是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要积极探索村镇管理新路子,加强执法力度,使村镇建设规划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村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的落实,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造。村镇规划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通过我们的努力完成好各有特色村镇规划建设,实现建设依托规划,规划服务于建设。造福于村镇,受益于村民。因此对村镇规划的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四川泸沽湖;旅游经济;婚姻家庭;承继;变迁
中图分类号:F59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148-08
旅游开发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民族文化变迁。四川盐源泸沽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了摩梭人[1]婚姻家庭继承和变迁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摩梭人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前景,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并转化为保护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而内生为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巩固了传统婚姻家庭文化特质的承袭。另一方面,旅游发展引进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两种婚姻家庭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碰撞,反映了异文化载体介入后对摩梭人婚姻家庭所产生的涵化,表现出变迁特点。摩梭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正走着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二元结合的路子。
一、摩梭人传统的婚姻家庭的承继
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稳定性。传统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有机结合,融为整体,具有一体化和合理化特征,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性。在旅游经济及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泸沽湖畔摩梭人走婚及母系家庭仍然保持了文化的自主性与独特性,表现出承继性特点。
千百年来,摩梭人保持了独特而传统的“走婚”和母系大家庭婚姻家庭形态,成为当今泸沽湖文化的一大特点。众所周知,走婚是泸沽湖畔摩梭人的一种特殊婚姻形式。走婚是男子暮至晨离女家的一种婚姻形式。与走婚相对应的家庭形式是“母系亲族家庭”。即家庭是由一个始祖母串缀而下的女系后裔组成的血缘集团,家庭中男不娶,女不嫁,以妇女为传嗣根骨,家庭中只有女性的后裔,无男性的后裔;世系按母系传承;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财产属于集体所有;“达布”(女性当家人)是家庭的核心,是主事的权威;有接收养子、养女的习俗;共祭祖先,拥有公共墓地。在母系家庭中,妇女是子女的养育者,也是家庭劳动和家庭经济的主要承担者;在母系家庭中,男性成员以“舅舅”的身份,承担家庭中的重活,帮助姐妹抚养儿女,并协助“达布”维持大家庭,因此,男性成员与女性成员一样受到尊重。
在母系家庭中,由于同出于母系血缘纽带的紧密维系,加上本民族的道德观念影响,家庭成员之间亲切和睦、尊老爱幼、礼让为先、宽怀谦恭,尤其关照病残者。同时,母亲或其它“达布”对家庭所有成员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都尽量做到合理安排,而所有家庭成员亦力求各尽所能,因而母系家庭从不发生明显的家庭纠纷。在家人相处中,特别注意讲礼貌,绝对禁止讲粗话、脏话和粗暴行为。所以,泸沽湖摩梭人家庭是一个和谐的小单元,而众多的和谐小单元构成了泸沽湖摩梭的和谐社区。
文化在承继的同时,又在发生变迁。根据文化变迁理论,在文化变迁中,外显的习俗文化较易发生变异,而内在的精神文化却相对持久。因此,精神文化的传承强于变迁,如内隐层面的礼仪、节日、信仰等文化,都顽强地承继了传统。而摩梭人精神文化的传承是婚姻家庭形态延存的重要根源,是因为这些信仰、礼仪、节日等是摩梭母系文化的精神支撑。例如,摩梭人仍然保持着崇拜格姆女神的信仰,转山节成为摩梭人一年中最大的一个区域性节日,每年转山节隆重而盛大的场面,表达了摩梭人对女性神无比崇拜的心理,而且支配着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家庭习俗,使他们尊母、敬母的心理得到强化,在家庭中保留着母、舅为大、母系血缘比父系血缘更亲的心理意识。这些正是摩梭人得以长期保持母系家庭和阿夏走婚的精神因素与思想根源。因此,作为精神文化的信仰、礼仪、节日等文化就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它与母系制度相融共生,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摩梭母系家庭已不完全是原来的传统模式,其婚姻家庭也在发生着某些变化。
二、旅游经济促进了摩梭人的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使旅游目的地居民受益,这是旅游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发展的重要性,也强调发展对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只有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看到前景,才能产生“内源性”动力,有力地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目前旅游经济促使了摩梭人经济结构的变迁,改变了泸沽湖村民的贫穷落后,使摩梭人奔上了康庄大道。
旅游业兴起之前,长期以来,泸沽湖地区产业结构单一,是典型的以种植、养殖为第一产业,乡村经济贫穷。农业中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养殖牛、羊、猪等,以饲养猪、鸡为主;种植玉米、洋芋,高山坡地以种植青稞、荞子为主。一年一季,经济效益不好,村民贫穷。旅游业兴起后,拉动了乡村经济,经济结构多元化,特别是旅游业发展使村民发生了最直接的脱贫致富。旅游带来了泸沽湖的产业结构调整。间接从事旅游业的家庭达80%左右。主要指为旅游业提品服务的家庭。同时,旅游业还带动了旅、餐、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且呈良好发展态势。
从宏观上看,2000年泸沽湖开始大力发展旅游后,当地状况才有所改变。旅游业兴起后,拉动了乡村经济,各户派人参加旅游活动并进行旅游收入的集体分红,有了直接的经济收入,使一些贫困家庭走出贫困,使一些温饱家庭奔向富裕。从宏观上看,2001年,泸沽湖镇接待游客5万人次,旅游收入600余万元。[2]2003年后,泸沽湖旅游业开始上升,客流量逐渐增大。2003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98万元;2004年“春节黄金周”期间,进入四川泸沽湖景区总人数达到7013人次,仅大年初三,从四川泸沽湖景区收费站就进入2422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进入景区总人数增长2.6倍。旅游总收入突破140万元,景区门票收入17万元,主景区农民户平均旅游收入2000元以上。[3]2005年以来,盐源县泸沽湖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接待游客33410万人,旅游收入实现3169.94万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从中观上看,据泸沽湖旅游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近几年主要景点博树村(草海)、木垮村、多舍村(泸沽湖镇)户均收入不断攀升:2004年为1.5―2万元;2005年为2―2.5万元;2006年为2―3万元。[4]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几万元的存款。
从微观上看,旅游业成为一部分摩梭村民的主要产业,个体家庭经济跃升。
个案1:
伍支罗村队长李直之,摩梭人。全家10口人。2001年退耕还林以前,全家有土地10亩,种植玉米、土豆和其它杂粮,作为主食和饲料。主要收入靠在湖中捕鱼出售,其渔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0%左右。这样以渔业为主要产业的人家在村中还有10多户。其次靠卖农产品和牲畜。农产品主要是白瓜子、黄豆等。李直之家养了3头猪、8头牛、10多只羊和鸡。猪用着自家自食用,牛羊隔年卖二三头,可收入2000多元。2001年退耕还林后,现在剩下5亩多地,用于种玉米、土豆、白瓜子、黄豆等,以做饲料和卖钱。现在全家每年的大宗收入主要是旅游收入。近年的旅游收入基本情况是:2001年旅游收入1200元左右;2002年收入2000元左右;2003年收入3000元左右;2004年1―4月旅游收入即达4000元左右,年收入达1万多元;2005年旅游收入又创新高,达2万多元。目前,旅游收入占全家总收入的70%。
摩梭人以旅游为平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在一些重点旅游村,农业不再是摩梭人的主要产业,除以旅游业为主外,还有以农转商,办个体商店、个体旅馆,个体出租,长途运输,甚至还有个体打鱼以供旅游之需的。如此等等,全面拉动了泸沽湖地区经济发展,给摩梭人带来了富裕。
三、旅游经济冲击下的婚姻家庭变迁
在当前的变迁中,旅游经济发展及其带来的冲击,是影响摩梭人婚姻家庭变迁的主要动因。过去泸沽湖摩梭人的传统婚姻家庭得以保留,首先在于它封闭的地理环境。封闭的地理环境和滞后的经济发展使母系制得以较完整保留。随着社会的前进,特别是交通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大众传媒的普及,泸沽湖由封闭到开放,并带动了整个生产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摩梭人婚姻家庭变迁的突破口。
摩梭人传统婚姻家庭在旅游经济冲击下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母系家庭缓缓下降,父系家庭逐渐上升。随着历史的推移、泸沽湖摩梭人母系家庭已不是唯一的家庭形式,已出现了双系,即母系与父系并存的家庭和父系家庭,但仍以母系家庭为主要家庭形式。对此,可用1995年与2004年的有关调查数据予以说明。
1995年,盐源县与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对泸沽湖的婚姻家庭进行的联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四川境内沿湖的12个摩梭人村庄中,仍然以走婚和母系家庭为主要婚姻家庭形式:走婚的男女占91%。母系家庭占63%;母系与父系并存的双系家庭占30%左右;父系家庭占10%左右。[5]2004年,我们又对泸沽湖的木垮、多舍、博树和山南4个村寨的家庭类型进行了户口梳理统计。结果如下:
以上两次相隔9年的家庭类型统计数据,尽管统计的村寨多少不一,但仍可以从各自统计的比例得出大概情况。两次统计数据说明,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时隔九年,摩梭人走婚和与此相应的母系家庭分别为63%和55.98%,说明走婚与母系家庭持续占居主导地位。而各个村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木垮村的母系家庭比例高达68.57%。但母系家庭的总体趋势在微弱下降,双系家庭比例下降较大,近6%,而父系家庭却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了近13%。
2. 结识阿夏的方式多样化。传统结识阿夏的方式范围狭窄,方式传统,主要是通过田间劳动、节日活动等日常生活的渠道,而现在结识阿夏的途径除了上述渠道外,还可以通过旅游、打工等方式接触。
3. 阿夏的族别呈现多民族化。随着交往范围扩大,摩梭青年结交阿夏不仅在族内进行,也扩展到族际之间,有的母系家庭已纳入异族成员为婿,打破了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纯粹的血缘系统,也开了一些母系走婚家庭纳婿入赘的先例。下面用一典型事例予以说明。
个案2:
1996年,摩梭姑娘卡玛到木里县一个山沟修路打工,和汉族小伙子梁开文相识,并产生了感情。翌年春节,梁开文随卡玛来到泸沽湖,走进摩梭家庭。卡玛的家原是典型的摩梭人母系家庭,家里大小事情都由母亲做主。当母亲明白这位汉族青年是卡玛的“阿夏”后,便热情地招待了他。以前,这里的摩梭人极少与外族人通婚,但近几年修路,来了许多外地工人,一些外地男子便落户这里,使当地风俗有所改变。1998年春节,梁开文和卡玛在泸沽湖办理了结婚手续,标志着梁开文上门入赘卡玛家,卡玛家不仅由纯走婚家庭变为有一对夫妻的对偶母系家庭,而且第一次接纳异性为婿。在卡玛家,由于梁开文走南闯北见识较多,家庭中有个大事小事也要采纳他的一些建议。但总的说来,他做事时还是要按照摩梭家庭传统,听母亲和舅舅的。由于梁开文人很勤劳,能吃苦耐劳,又对卡玛好,因此母亲对女婿很满意。现在,梁开文准备在泸沽湖扎根,他正盘算着依托泸沽湖旅游开发,好好干一场,让家庭富裕,让孩子好好读书。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以前,这里的摩梭人极少与外族人通婚,但近几年修路,来了许多外地工人,一些外地男子便落户这里,使当地风俗有所改变。现在,在泸沽湖,这样的家庭现在已不是个别。阿夏的族别不只是汉族,还有彝族和其他民族。但是,这些“外来者”加入摩梭大家庭后,仍然要“纳入”摩梭婚姻家庭传统,并不影响母系制的家庭的主要特征――母亲、舅舅在家庭中的为主为上的地位。
4. 走婚渗入了经济活动成份。旅游使旅游商业成为摩梭人的新产业。家庭参与旅游商业活动,是每个摩梭家庭的致富之路。由于传统习俗是妇女在家庭中劳作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在旅游活动中,摆小摊、卖烧烤、家庭旅舍接待、参与歌舞晚会、牵马游湖等一系列旅游服务是妇女的主要经营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婚再不是过去纯粹的婚姻生活,而且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如走婚的男对象要帮助女阿夏摆摊买卖,搞旅游接待等,这是2004年后摩梭走婚生活的新变化。这一现象标志着走婚渗入了经济活动成份。
5 .摩梭妇女婚姻观念在发生变化。观念的变化主要来自外来文化的影响。旅游的开放环境对摩梭母系文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摩梭妇女目睹一些旅游夫妻亲密无间、丈夫对妻子的体贴入微等表现,有所触动和思考。她们感到夜合晨离的走婚,夫妻俩不能常相厮守,而且妇女十分辛苦,承担着家庭的主要劳作,还要独自扶养子女。显然家庭中有自己的兄弟作为帮手,但毕竟不如一夫一妻制的夫妻。对比之下,便产生羡慕之心,向往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像汉人一样,男女共同承担家庭事务、共同抚养小孩。现在,一些年轻摩梭女性自愿选择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而摒弃传统的走婚与母性家庭。
6. 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随着泸沽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改变了摩梭人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不同人群的流入,周边父系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由男性担任村长、队长的家庭,他们活动于社会,直接参与村队的旅游领导活动,因此家庭的对外交往、旅游发展计划等事务也由他们做主,在旅游经济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收入后,虽然主要经济收入也交给“达布”,但家庭的当家管理权因“家庭利益”需要而转移到男性身上,男性以“舅舅”的身份当家作主,“达布”只是具体管理家务。传统的由“达布”当家作主的地位开始下降。
四、摩梭婚姻家庭变迁成因分析
在人类历史上,文化变迁是复杂多样的,其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在传统文化类型上的渐进性量的积累的缓慢变化,另一种是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巨大变迁下的急剧变化,其中包括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的变化。泸沽湖摩梭人传统婚姻家庭的变迁也是如此,它是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变迁下而产生的。
归纳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变迁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干部带头贯彻婚姻法,结婚组织父系家庭。新婚姻法的持续宣传贯彻,一部分干部带头从母家分出来,独立门户,成立与时代普同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个案3:
山南村书记杨扎石,他在1985年开始走婚,双方均为母系大家庭,由于双方母系家庭的人口都比较多,各有8个兄弟姊妹,他们于2001年从双方的母系大家庭中分出,自立门户,成立了一夫一妻小家庭。现有3个孩子。而双方的母系家庭仍旧,其他姊妹兄弟沿袭走婚,并维系着母系大家庭生活。但原来的母系家庭因他们分出而相应变小。
第二,婚姻主体交往地域与人群扩大。族内婚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延续的,其主要特点是与外界隔离的、较封闭的交往环境。改革开放后,一些摩梭男女走出泸沽湖,到外地打工或做生意,使摩梭男女走出了相对封闭狭窄的社会婚姻圈,与异文化接触的交往范围与人群的扩大,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认识了其他民族的男子或女子,彼此相爱后,或在外地成婚,或回返泸沽湖成婚。加上摩梭婚姻传统的自主性较强,所以,家庭也较易接受外来者或族际婚。
个案4:
1991年,摩梭姑娘阿塔直玛来到盐源县城打工。1995年,认识了当兵复员的彝族小伙子马兴伟,两人一见钟情,他们全然不顾双方家庭的坚决反对,毅然结为伉俪。据说在这之前,摩梭人还没有与彝族开亲的先例。他们的婚礼既不是遵照摩梭人礼俗,也不是遵照彝族的礼俗,而是按当地汉族的风俗进行的。双方的亲人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他们只接受了周围朋友的祝福。现在,他们已有一个儿子,生活非常幸福。据说,自他们大胆冲破传统的禁锢组成家庭后,摩梭人的族际婚就多了起来。现在,他们双方的父母已接受了他们,认可了这门族际婚。
第三,旅游业发展对摩梭母系文化的冲击。旅游经济的利益驱动,曾经使泸沽湖摩梭人的母系家庭受到严重挑战。旅游参与活动形式与分配制曾一度成为母系家庭分裂危机的直接原因。以往四川泸沽湖景区内的划船、骑马等项目收入由村民集体进行集体分配。但是,划船、骑马等项目的次数是按家庭轮流分配。十四五人的大家庭一年分配到的划船、骑马的次数和四五人的小家庭分配到的次数一样多。这种利益分配直接关系到家庭单位与人口结构,即人口少的小家庭分配机会更多。由于这样的分配方式,导致个别母系大家庭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分成了两个小家庭或数个小家庭。同时,为获取更多利益而分家的想法也在村民中蔓延着。
第四,计划生育政策对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促进。计划生育政策的强行实施,对走婚和母系制也存在约束与影响力。生育繁衍是一个族群延伸的需要,摩梭人也不例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妇女怀孕后要指认生父,否则拿不到生育指标,孩子上户口也必须要有父母的结婚证等等,这些政策的刚性规定促进了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形式的产生。重要的是,在传统农耕经济时代,家庭劳动力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家庭经济的贫富,故多子多福成为传统经济下的家庭特点。而旅游业发展,打破了这一规律,家庭是否富足不在于人口多少,而在于适应社会发展的经济需求,故现代摩梭人也自觉自愿地少生和优生。
五、摩梭人婚姻家庭态势走向分析
在旅游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宏观而论,当前这里主要的婚姻形式仍以传统的“走婚”和母系家庭为主,我们认为,在较长时间内还会沿袭传统的道路前进。形成这种走向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绝大部分摩梭人依然认为母系大家庭比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更具优越性。也有从摩梭大家庭中分离出来的一些摩梭人,当他们经过两种家庭的比较反思之后,仍然认为母系家庭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以为还是不与大家庭分离为好,因而又让子女依旧沿袭走婚的传统。
例如,前述山南村的杨扎石对我们说:还是走婚好。他进行了对比:不分家时,挣的钱给走婚的孩子、老婆买一些东西,给女方家一点日常开支所需费用,再给自己的母亲家交一些钱即可。杨扎石分家单过后,要新修房,一切都要重新购置,费钱费力,经济上难以承担。双方家里还要在人力、物力上进行帮助。他们认为,不分家就没有这些麻烦。有的分家分房而不离开,几弟兄还是住在一起,只是单过而已。因此,他们分家时,双方家里都反对。分家后,夫妻双方还要料理家务,对外应酬,劳务负担、精神负担都重于原来。母系家庭的优越性使这部分分离者仍然留恋母系大家庭,对家庭有一种依赖感。这种依赖是大家庭众多成员的彼此的支撑。
再如,摩梭老人喇长宝,今年52岁,他经历了走婚和结婚两种婚姻生活。开始走婚后,有了一个女儿,经人说合,将走婚对象娶回家,成立了小家庭。现在,他有三儿三女。姑娘中,有两个走婚,三个儿子只有一个留在家中,其余的一女两儿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对儿女们的婚事,喇长宝认为,还是走婚好。为什么他自己是从走婚到结婚,反倒不赞同儿女们结婚了呢?究及原因,喇长宝说,儿子找个外面的媳妇回来,一怕跟家里人不和,二怕弄不好要跟家庭闹分家。分了家,房屋土地少,大家日子过起困难。要是每个儿子都要娶一个媳妇回来,以后怕是连房基都找不到了。[6]血缘亲和是摩梭母系大家庭的内在凝聚力,是母系大家庭得以维系长存的基础。这一“人和”精神注入了每个摩梭人的血液,带进了其他形式的家庭之中。父系家庭异血缘成员的加入,很容易引起矛盾与分家,一旦分家、分地便失去了财产集中使用的优越性。分家又增加了人地矛盾,故分家是摩梭人的大忌。
其二,当旅游市场经济冲击着摩梭母系家庭时,摩梭人会用调适的方法来进行缓解和自我保护。例如,以户分配旅游收入,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为了经济利益,大家庭会迅速出现小型化。为了防止摩梭大家庭的分裂,在旅游上不搞无序竞争,一些村出台了保护性措施。例如,博树村是草海附近的一个村,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博树村进行了旅游收益分配的改革。他们于2004年3月,博树村通过村规民约,对划船、骑马的分配方式进行了改革:不再由家庭轮流划船、骑马,而以全村的总人口为统计基数,不分家庭,无论男女老少,每6人分为一组,一组一组地轮流安排划船、骑马,同时,收入也分配到全村每一个人头上,此前村里的篝火晚会是由家庭旅馆组织,不同家庭旅馆的游客互不串门,游客利益受损,因此篝火晚会的经营方式也改为在村集体舞场举行,村民参与跳舞和分配利益的方式也按照划船、骑马的方式进行。由于利益在全村以最平均的方式进行分配,大家庭不觉得比小家庭吃亏,分家的思潮在全村暂时平息下来。而绝大多数村民对这样的旅游利益分配方式感到满意。这一方案的出台,得到了摩梭人的群体认同,其他村也纷纷参照实施。村民参与旅游项目服务,是根据人头出工多少进行分配。家庭人员越多,参加的项目越多,获取利润越大。一个摩梭母系大家庭自然比核心小家庭的人员多,自然旅游盈利也多得多。摩梭人对分配方式的适应性调整,是他们重新建立面临传统婚姻家庭急速变迁的一种保护性经济机制,防止了母系大家庭的分裂,巩固了摩梭大家庭的家庭结构,化解了由于经济利益分配方式不当给母系家庭承续带来的危机。摩梭人又自如地行走于现代与传统之间。
正是旅游经济改变了泸沽湖村民的贫穷落后,促时了泸沽湖地区的经济发展,他们才会意识到保护旅游经济发展的根基――摩梭母系文化的重要性,因而产生了自觉的保护母系家庭的种种举措,实行自我调适与变革。这种积极的应时而变,消解了母系家庭面临经济利益的巨大冲击波,有效地保护了母系大家庭的解体。这是摩梭人自主性、内源性保护意识的典型表现。
其三,摩梭母系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综观摩梭现代青年的婚姻,除了在单位上工作的国家干部,在外面打工自由恋爱结婚的,以及独子家庭,是男娶女嫁的婚姻形式及相应的一夫一妻家庭外,在摩梭村庄里,还在延续着走婚。走婚和母系家庭在泸沽湖仍占主导地位。这突出表现在上述相隔近9年的两次统计数据的比较接近。同时,也显示出摩梭人的走婚和母系家庭的顽强生命力。这个生命力是基于生存的需要,旅游的需要。因为特殊的母系制婚姻形态遗留,才使其成为人类婚姻家庭史上稀有的“文化层”,从而具有生态旅游与人文旅游的双重价值,是对摩梭人对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适应性选择的结果。
其四,变迁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同时也应该看到,现代化和旅游发展对摩梭母系文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和不可避免的。不过,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许,这个渐进的过程还漫长。按照人类文化变迁的规律,必须强调文化内部结构对变迁的要求。如果变化的要素是一个民族社会内部的需求造成的,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这种变化,而这种变迁也就会循序渐进地进行积累,最终达到从量变到质变。
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摩梭人将仍以母系婚姻家庭为主导,但父系一夫一妻制家庭也呈缓慢上升趋势。
六、结语
传承性和变迁性是传统文化最基本和最突出的特征。传统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系统内部由于各要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具有一体化和合理化特性,因此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具有传承性。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又具有变迁性。社会在发展,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文化的变迁也在发生。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伍兹认为,文化变迁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所发生的任何变更,不论这种变更是因为内部的发展所引起,或者是由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而产生。[7](P1)婚姻家庭的变迁也是如此。
纵观,当今四川省泸沽湖摩梭人的母系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变迁必须要能带来切实的利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摩梭人逐渐认识到了自身文化独特性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是给他们带来富裕的文化根基,因而对自身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由此产生自觉保护、发展摩梭文化的意识,由于这种意识的作用,摩梭人竭力保存走婚形式和巩固母系大家庭。
然而,旅游经济是以促进人的流动为基础而发展兴旺的产业。旅游者作为异文化载体的介入而对摩梭人的婚姻文化观念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产生涵化。表现在摩梭人的传统观与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一些走婚摩梭妇女羡慕、向往汉族夫妻日夜相伴的生活;一些青年坚决拒绝走婚,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族外婚渐多等等。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旅游经济带来的影响,同时反映出摩梭人传统婚姻家庭承继与变迁并存,折射出新旧两种婚姻家庭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碰撞,以及对待婚姻形式选择的两种不同的态度,说明泸沽湖摩梭文化的变迁正走着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二元结合的路子。
我们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特别是在开放的旅游经济中,没有任何文化能保持不变的原态,也不可能让一个民族一个社区的生活突然静止下来,定格于某一历史阶段而不产生任何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变化是正常的。四川省泸沽湖地区母系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是摩梭人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对承继传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需求,兼顾两者情势的一种适应性选择。
泸沽湖地区由于旅游经济带来的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同样是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变化的基本特点之一。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并存,反映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的总态势。但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多元化强调各民族独特的适应能力。四川摩梭人婚姻家庭无论是继承还是变迁,无论表现为何种形式,关键与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变化是来自族内的、自我选择的、自觉自愿的、与时代并进的自然发展,是摩梭人对外部形势变化的一种适应性选取,这种选取是自己的行为、努力与创举,它们仍然保持了内在的生命力,是自主性、内源性发展,而非外力强迫所致。
参考文献:
[1] 摩梭人,自称“纳日”,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四川的部分摩梭人自认为蒙古族。
[2] 盐源县扶贫开发两项资金办公室. 盐源县泸沽湖镇试点工作经验总结[Z]. 2002-05-12.
[3] 须发旺.对培育旅游业为我县支柱产业的形势认识和思考[J]. 泸沽湖, 2000 (2).
[4] 2006年8月11日对泸沽湖旅游管理局陈宁局长的访谈提供。
[5] 吕一飞,郭颖. 论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建立[J]. 旅游学刊,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