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

时间:2023-01-28 18:56:29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党员转正申请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党员转正申请书

第1篇

我于2007年7月9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今天6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在轮岗实习期间,我先后在工程部、成本部、企发部和办公室等各个部门的学习工作了一段时间。这些部门的业务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和我的专业知识相差也较大;但是各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公司的整个操作流程。

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同时主动为领导分忧;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初入职场,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

经过这六个月,我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处理公司的帐务,整理部门内部各种资料,进行各项税务申报,协助进行资金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公司的财务运作流程。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第2篇

尊敬的领导:

我于XX年年7月9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今天6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在轮岗实习期间,我先后在工程部、成本部、企发部和办公室等各个部门的学习工作了一段时间。这些部门的业务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和我的专业知识相差也较大;但是各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公司的整个操作流程。

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同时主动为领导分忧;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初入职场,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

经过这六个月,我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处理公司的帐务,整理部门内部各种资料,进行各项税务申报,协助进行资金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公司的财务运作流程。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这半年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第3篇

我于20*年*月*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今天6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在轮岗实习期间,我先后在工程部、成本部、企发部和办公室等各个部门的学习工作了一段时间。这些部门的业务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和我的专业知识相差也较大;但是各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公司的整个操作流程。

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同时主动为领导分忧;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初入职场,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

经过这六个月,我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处理公司的帐务,整理部门内部各种资料,进行各项税务申报,协助进行资金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公司的财务运作流程。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第4篇

一、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健全保证发展学生党员质量的工作机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有力的措施,把优秀青年培养成为党员、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1、坚持把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纳入重要日程。

学院党委定期专题研究发展党员工作,每年举行学生党建研讨会和支部书记研讨班,重点研究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举措。党委书记坚持亲自抓发展党员工作,为积极分子讲党课、与发展对象谈心、参加支部发展会。

2、健全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制度体系。

针对发展党员工作,先后出台了10多项制度,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一是谈心制度。即使党支部人手再少,工作再忙,也必须在学生提出申请的几天之内,由党支部派专人同申请人谈话,予以热情切实的鼓励,决不能让申请书“石沉大海”。二是培养人制度。注意选择那些党性强、对入党积极分子满怀政治热情、而且熟悉培养工作的党员作为培养人。对每一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确定两个培养人(一个是教师党员,一个是学生党员),由专人负责。培养人经常深入到入党积极分子所在班级广泛了解本人情况,倾听意见,这样能够避免片面性、主观性,提高培养工作的质量。三是进行严格的日常管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管理有四个方面的措施,即:程序规范化,由计算机输入设计好的表格,分别记载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表现、家庭状况,行为奖惩、学习成绩等等;结构合理化,即培养人的搭配要合理,两个培养人要师生结合,课内外结合;结果公开化,即培养对象的进步情况定期在党内通报,交流,发展前还要交给所在班级的群众进行评议,进行质量认定;管理制度化,即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作为制度严格地作出一系列规定,同时设专人负责,定期提交党支部委员会研究。

3、建强发展党员工作队伍。

在完善基层书记教育培训、二级院系党总支协调把关、党委组织部检查督促的工作机制基础上,切实增强工作力量。学院党委注意选拔那些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富有牺牲精神、善于感情投入的同志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委员。他们能力较强,在日常工作中便于和学生接触,有一定的党内生活经验,能够担负起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教育和规范的责任;此外,学院先后在二级院系设立了兼职组织员、增设了党建辅导员和党建助理,重点负责发展党员材料的工作。

二、加强党性教育锻炼,努力端正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

保证学生党员质量,关键在于端正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增强他们的党性修养,促使他们真正在思想上入党。为此,我们针对一些积极分子对党缺乏深刻了解、党性观念不强,个别学生对党的忠诚度不高、入党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等问题,多形式、多渠道重点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对党忠诚。一是利用重要契机。抓住大一新生军训、参加重大活动等时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培训力度。改变传统的只有单一的学院举办的党校培训制度,建立学院、系部两级培训体系。系部党总支和党支部通过指导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上党课”等活动,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在此基础上把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到学院党校继续学习,增强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历史、党所肩负重任的认识和理解。三是强化示范引导。每年以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组织千名学生参加主题实践和校友访谈活动,感悟铁科人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组织关工委退休老教师与学生支部结成对子,使学生汲取老党员的政治营养;引导全院向把一生奉献教育事业的朱旭、黄元珍、马丽华等先进典型学习,用榜样的力量净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心灵。四是搞好自我教育。指导入党积极分子办好铁路科技学院报、汇贤诗文社、兰亭书法协会等“一报一社一会”,使之成为学习党的理论、增强党性观念的红色园地。

三、坚持标准条件,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

面对学生入党愿望强烈、入党积极分子逐年增多的情况,我们严格掌握党员标准,努力做到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坚持标准、严格手续,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突击发展。普遍建立了发展前和转正前的公示制度、预审制度。对不符合标准的坚决不予发展,以保证党的纯洁性。一是严格考察发展对象。在二级院系党总支成立了党员发展预审小组,在团支部推优、发展前公示等基础上,注意听取身边师生对发展对象的反映,重点考察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二是确保入党材料客观完备。明确二级院系党总支和支部的材料准备和材料审查责任,有关责任人要对材料内容和质量签字确认,确保材料客观、准确反映入党对象的真实情况。党委工作部每年对入党对象的材料逐一审查,不合格的退回修改补充。仅2013年就因发现材料有问题而对2人作出了撤销发展程序的处理。三是切实把好转正环节。注重引导预备党员在日常学习、课外活动、就业选择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督促他们积极参加党内活动,过好组织生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在预备党员转正时,深入了解他们的党员意识、发挥作用等情况,对具备党员条件的及时转正,不具备条件的延期转正处理。

第5篇

一、调查设计及实施情况

为了解天津高校普通学生对大学生入党工作的认知、评价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012年10月,课题组对五所高校的普通学生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98份。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项调查的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这部分包括两个问题:“所处的年级”和“现在的身份”①。二是调查对象的入党动机。这部分包括“是否想入党”和“为什么想入党”两个问题。三是关于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认知的调查。这是本项调查的主体,共包括11个问题,其中8个问题是选择题,3个问题是填写题。选择题分别是: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够入党条件?知道班级里谁是预备党员和党员吗?认为他们够条件吗?知道班级里谁是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吗?认为他们够条件吗?参与过班级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的活动吗?认为这样的活动做到完整、严密了吗?认为这样的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了吗?填写题分别是:如果您是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的话,对自己有哪些要求?您对班级里的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有哪些希望?您对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二、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益经验

1.各高校普遍建立健全了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管理机制

具体而言,该机制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各二级学院分别负责。在二级学院普遍建立了“党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党建办”)。“党建办”由专职辅导员老师任主任,优秀学生党员任副主任,专门负责大学生入党教育、发展学生党员以及进行党员教育工作。“党建办”之下是各学生党支部,根据学生党员人数的不同,有的支部建在班上,有的建在系里,有的按年级建立,每个支部都有具体的负责人。这样一种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管理机制,能够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为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2.大学生入党工作程序总体上做到了完整严密

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程序是:第一步,接收学生的入党申请并对申请人进行考察。一般是由班级的团支书接收入党申请书并上交学院“党建办”。“党建办”对申请书的内容和格式进行初步审查并建立档案。之后由“党建办”指定学生党员对申请人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考察。第二步,推举入党积极分子。以班级为单位,在团支书的主持下,每学期举行一次“推优大会”,推举出入党积极分子。第三步,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一是“党建办”指定“入党介绍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大约1年的一对一考察。二是学校和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课学习并考试,通过考察的学生即被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第四步,举行发展党员前的群众座谈会。在班级团支部的组织下,每学期举行一次针对“重点发展对象”的群众座谈会。座谈会在“重点发展对象”回避的情况下进行,要求同一班级同学谈其对“重点发展对象”优缺点的认识。第五步,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并继续对其进行考察。通过了群众座谈会后,“重点发展对象”即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在这一阶段,要对预备党员名单进行公示、组织员与预备党员谈话、填写入党志愿书、对预备党员继续考察。第六步,发展成为正式党员。预备期满一年且通过了考察后,即举行“转正”会议,使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

总体而言,当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工作程序总体上做到了完整严密,且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从调研数据来看,在大二至大四对此题目进行了有效回答的670名学生中,共有75.8%的学生认为入党过程做到或基本做到了完整严密,只有6.6%的学生认为没有做到完整严密。

3.大学生入党工作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在上述大学生入党程序中,推举入党积极分子和举行群众座谈会是两个重要环节。如何在这两个环节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关键。调研发现,各高校都高度重视这两个环节的相关工作。

首先,推举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如下:在听取学生党员对申请人考察情况的汇报后,学院团委和“党建办”共同提出入党积极分子的候选人名单。在此基础上,每个班级以团支部为单位,在团支书的主持下,举行推举入党积极分子大会。大会先由候选人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然后由团员投票产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了保证这一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当前各高校普遍采取了“党建办”派人监督、当场唱票、投票人签名(仅仅作为参加投票的记录,投票中还是实行秘密投票)、投票结果公示等办法。由于名额限制,一般是每班每次推举出两名入党积极分子。由于申请人较多,所以每次推优几乎都采取差额的办法。产生条件是参会者达到班级团员数的80%以上,且得到参会者50%以上赞成票的前两名。

其次,举行群众座谈会的情况如下:座谈会由“重点发展对象”所在团支部组织,“党建办”每班下派两名党员主持并监督座谈会。座谈会上,每位团员都要发表其对“重点发展对象”的看法和评价,且形成书面材料。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一般是,大一、大二为全班团员数的50%左右,大三、大四为30%左右。如果座谈会上群众对“重点发展对象”意见较大的话,可以延期发展甚至不再发展。座谈会后,入党介绍人及时将座谈会的情况反馈给“重点发展对象”,并听取其意见。

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入党的这两个重要环节上,当前的机制基本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这一情况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调研显示,在大二、大三、大四年级中,43.1%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班里谁是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只有12.9%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这个事;56.6%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班里谁是预备党员和党员,只有7.4%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这个事;68.8%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发展党员的活动,只有5.2%的学生表示既没听说过,也没参加过发展党员的活动;77.7%的学生认为入党过程做到或者基本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透明,认为没有做到的学生只占5.4%。

4.发展党员的结果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

从有效数据看,各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都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例如,在对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的评价中,82.0%的学生认为完全够条件或者基本上够条件,只有2.2%的学生认为都不够条件。在对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评价中,82.2%的学生认为完全够条件或者基本上够条件,只有2.1%的学生认为都不够条件。

三、大学生入党工作中的问题

1.出现了部分对入党不感兴趣的“政治冷漠者”

政治冷漠是一种消极的政治参与类型,即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生活冷淡、不关心,甚至不参加政治生活。[1]参加政党及其活动是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回避或者不参加政党、不参与政党活动则是政治冷漠的表现。调研发现,当前几乎每个年级都出现了相当数量对入党不感兴趣的“政治冷漠者”,且表现出二、三年级的政治冷漠者较多的特点。具体而言,一年级有13.1%的学生表示不想入党,或者无所谓;到二年级,这一比例上升到34.3%;到三年级,则进一步上升到35.1%;到四年级,可能认识到党员在就业等方面的一些优势,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28.7%的较高位置。从理论上讲,政治冷漠的原因既可能是公民对其所在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反感,又可能是公民对政治体系及其活动的信任,即认为不需要自己参与也会很好。但不管怎样,公民的政治冷漠不利于政府掌握实际情况。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较高比例的政治冷漠会使管理部门“以党建带团建”的计划难以实现。

2.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有待端正

这是当前大学生入党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入党功利化,即为了达到某个功利目的而申请入党;二是本身的入党积极性不高,是在外力(家庭、身边同学等)的压力下才“被迫”申请入党。从本项调查的情况看,只有52.7%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是“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而申请入党的,高达36.9%的学生表示自己是“为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做准备”而申请入党,10.4%的学生认为自己申请入党是“为了实现家长的希望”,或者“看着身边的同学入党了,自己也想入”。更为严重的是,有23.2%的党员和预备党员表示自己申请入党是“为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做准备”、“为了实现家长的希望”,或者是“看着身边的同学入党了,自己也想入”。究其原因,近年来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的招考中,很多职位要求必须是党员才有资格报考。这就意味着,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入党,相当于增加了就业机会,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入党功利化。

3.入党过程的某些环节还有待明确细致

第一,在入党的标准上如何处理好“德”和“才”的关系?根据有关规定,发展党员的原则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但怎么算是“成熟”则没有具体标准。这给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例如,调查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入党成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专利,由于挂科、英语四级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一些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非常优秀,但思想、作风等方面很好的学生被挡在了党的大门外。

第二,发展党员的数量和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明确。虽然各高校每年都制订发展党员的计划,但由于专业、申请人数量等的不同,以及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因此发展党员的计划数目并不是非常明确。在具体工作中,没有明确的数目和比例又往往给“协商”和“暗箱操作”留下了余地。调研中,很多学生建议应进一步增强民主性和透明性,不要内定发展对象。

第三,在入党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如何发扬民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在入党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但调研中也发现,在这两个环节中,存在凭人缘、主观印象投票和评价的情况,甚至存在私下拉票,找与自己关系好的人参加群众座谈会等问题。这无疑背离了在这两个环节发扬民主的初衷,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破坏了大学生入党工作的严肃性。

4.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还有待加强

真正解决思想上的入党问题,还需要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但是,大学生的入党工作往往只是关注入党过程中的教育和培养,却忽视了入党后的继续培养。这造成极少数大学生一旦成为预备党员,就感觉万事大吉,自我放松了。相对于其他新入党的群体而言,由于受到年龄、阅历等的限制,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还存在不成熟之处。因此,放松对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容易造成极少数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行为失范。

四、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对策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入党寄予了很大期望,认为入党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只有非常优秀的人才能够入党。而对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也都认为应该给予较为彻底的解决,这样才能始终保证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课题组针对当前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

1.改进党的知识教育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向党靠拢,端正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从小学到大学,关于党的知识的教育并不少,但却缺乏灵活多样的、实效性突出的教育。在大学这一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是大学生渴望获得好的党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因为好的教育的缺乏而苦恼。可以说,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和入党动机不纯等问题,与党的知识教育方式落后不无关系。在调查中,很多调查对象提出应改进当前党的知识的教育方式,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向党靠拢,端正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摆正党的知识教育的目的。从功能来说,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德”的教育,一种是对“才”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德”的教育重在对人心灵的触动,培养人正确的“三观”,而不在于现实的功利性目的;对“才”的教育重在增长人的技能和才干,培养其一技之长,可以有功利性目标。党的知识教育显然属于前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混淆了两种教育的界限,用对“才”的教育方式来进行党的知识教育,使学生为了考试、为了“入党”而去学这些知识。这实际上是背离了党的知识教育的初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端正党的知识教育的目的;其次应改革相应的教育方式,用讲座、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改革考试方式,用谈感想、做演讲、写论文等多种可选择的方式进行考察,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向党靠拢。

第二,加强入党的责任教育。如果说前一个建议重在吸引学生向党靠拢的话,第二个建议则重在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应当使每一个想入党和进入入党程序的学生都认识到,入党绝不意味着“升官发财”,绝不意味着“享福”,而是意味着更大的付出和责任。在教育中,应设计一些环节去考验学生的意志,使其真正认识到做一名党员是要付出很多的。这样,以净化想入党和进入入党程序学生的心灵,使其早日实现思想上入党。

2.从细化过程着手完善入党程序,保证学生党员质量

第一,应进一步明确学生党员的“德”、“才”标准,克服现实中存在的重“才”轻“德”问题。党员首先是品德高尚的人,这在大学生中也有普遍认识。在对“您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够入党条件”一题的回答中,44.6%的学生选择“思想和学习都要特别好”,47.3%的学生选择“关键是思想好,学习一般以上就行”,二者相加达到91.9%。相反,只有1.4%和6.8%的学生选择“学习要很好,思想无所谓”和“差不多就行”。相对于“才”的考察来说,“德”的考察似乎更难进行。课题组建议,应通过经常化的考察来克服这一难题。具体而言,应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进行学生“德”的考察,按照班级进行投票,评选本班品德好的学生,将平时考察结果作为入党考察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在吸收入党时才进行“德”的考察。

第二,应总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入党的数量和比例,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党员发展规划。在大学生入党过程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申请入党以及入党的数量和比例是有所不同的,而且这样的区别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探寻规律性,在不违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党员发展规划,克服发展党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三,应做好充分动员和规范工作,切实发扬入党关键环节的民主。解决入党的两个关键环节上民主不真实的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之前的动员和活动过程中的规范工作。首先,应在两个关键环节举行之前的一定时间(至少一周以前)召开动员会,使学生都知晓此事,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其次,应在举行两个关键环节时,向学生说明活动的重大意义,要求其出以公心,认真负责地行使民利。再次,应认真对待一些学生的意见和举报,经过详细调查,严肃处理存在的问题,创造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入党环境。

3.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真正实现思想上入党

大学生党员往往是大学生政治上的表率、学习上的标兵、工作上的骨干、生活上的榜样。[2]因此,真正实现大学生党员思想上入党、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学生党员这一特定群体,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本课题组的建议是:首先,党课和入党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应向预备党员延伸。在预备期内,应继续上党课和参加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还能够对想入党的学生和入党过程中的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实现“以党建带团建”。其次,应特别加强对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责任教育,使其认识到作为一个预备党员和党员的重大责任。

总之,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意义重大,各高校在长期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应本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克服其中的问题,将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注 释

①身份包括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五种情况。

参考文献

第6篇

【基本要求】要求工作人员:端正态度,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培养特质;了解学生生活状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关心新生身心健康,发挥多方合力作用,适时开展专题教育,认真做好党建工作。

要求学生:出好每日早操,做好每日内务,上好每日课程,积极参加活动,争做文明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知识,锤炼意志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健康成长成才,立志报效祖国。

【基本方法】深化“四个”教育。深化安全纪律教育,深化适应养成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涯规划教育。

加强“四个”建设。加强班团组织建设,加强文明宿舍建设,加强五不学风班建设,加强先进班集体建设。

发挥“四个”作用。发挥党小组作用,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各类学生组织作用,发挥广大学生“三自”作用。

【基本抓手】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狠抓工作的基本环节,学风班风舍风党建及心健工作凸显特色,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教育作用。

【考核重点】各班英语、数学期末平均成绩及不及格率;早操和宿舍内务情况;学风和文明宿舍建设工作;党团学工作。

一、 加强队伍建设

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核心,以研究工作对象和工作的有效途径为重点,恪尽职守,科学规划,沟通协调,有效落实,深化“四心工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安全稳定意识,构建学习型、团结、和谐的工作队伍,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依据“合法、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查找问题,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办事流程,促进工作科学发展。

二、 狠抓基本环节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与管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狠抓早操、内务、课堂、自习、晚点名、周点名等基本环节,广泛开展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文明宿舍等创建活动,适时开展安全、纪律、爱国、责任、进取、荣誉、感恩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引导、激励、服务、约束作用,发挥党小组作用,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各类学生组织作用,发挥广大学生“三自”作用,促进新生全面成长成才。

三、重点工作凸显特色

以专业思想、学习方法、学习纪律为抓手,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强化专业教育,培养专业兴趣,引导学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凝练创建优良学风的有效途径。

以互相团结、共同努力为基础,以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之优良氛围为目标,优化创建文明宿舍活动方案,形成创建文明宿舍活动的特色。

以党建为龙头,以党小组为核心,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为重点,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服务关爱,创新组织活动的有效途径,增强支部活力。

以在宿舍、教室加强日常关注为抓手,以“咨询室”面询和网络、电话咨询为主要咨询平台,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理想信念为主要咨询内容,强化宣传教育服务功能,及时发现、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扰或心理健康问题,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四、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由党团学办公室负责,强化网管指导,以辅导员老师和学习导师工作博客为重点,丰富网站内容,通过班级网络教育联络员的宣传沟通,使新生及其家长在上网时愿浏览我们的网站内容,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011级第二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1、开学工作

1) 注册(周一上午十点前报告报到情况);

2) 开学第一次点名安排(纪律周、感恩、安全、学风、文明宿舍等);

3) “我与家庭共成长”主题班会(前二周内完成);

4) 返校后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及心理健康普查(第一周四上午上报);

5) 假期作业批改,社会实践表彰(第一月中表彰);

6) 综合测评工作(第一月内表彰);

7) 分析考试成绩,交流学习经验,引导学涯规划,培养专业兴趣,严格学习纪律,创建优良学风;

8) 调整骨干;

9) 坚持早操、内务、例会、沙龙、月普查、月党小组会及联系教师等制度;

10)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2、期中工作

1) 增强校园安全意识,检查夜不归宿和违章用电,清明节游玩安全等;

2) 适时开展理想、责任、荣誉、感恩、安全、纪律、适应、养成、爱情观、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3) 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服务关爱,创新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小组及学生党员作用;

4) 转正工作;

5) 文明宿舍建设及表彰工作;

6) 纪律处理,考风考纪、诚实守信教育,考前动员和心理辅导;

7) 分析期中考试成绩,交流学习经验,完善学涯规划,培养专业兴趣,加强学习纪律,创建优良学风,加强心理辅导;

8) 总结前半学期工作,完善下半学期计划;

9) 五一假安排。

3、期末工作

1) 学风整顿月;

2) 安全教育;

3) 资助育人,助学贷款;

4) 院部工作考核;

5) 党员发展;

6) 假期作业及假期安全教育;

7) 留校学生的登记、教育和管理;

8) 落实与家长联系制度,介绍学生在校情况和学习成绩;

9) 工作总结、考核、评优、结果上报(学期倒数第三周,全体工作人员上交本学期工作总结和下学期工作构想);

10) 工作交接(组织关系等资料提前准备好,放假前交给各辅导员); [1]   2010年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

2010年团总支学生会工作计划

2010年第二学期学生会工作计划

高中学生会工作计划

数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计划

2010年大学学生会宿管部工作计划

2010年学生会春季工作计划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11) 迎接下学年新生辅导员和学习导师及岗前培训工作;

12) 办公室搬迁、网页更新等。

附:工作总结提纲(需有支持材料和各类数据统计分析)

1) 入学教育工作;

2) 团学骨干教育、培养及作用发挥情况;

3) 党小组及马列自学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4) 党员教育培养及作用发挥情况;

5) 开展公德、纪律、理想、适应、责任等日常教育的途径及效果;

6) 适应养成教育管理工作;

7) 专业教育工作;

8) 引导学涯规划工作;

9) 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10) 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文明宿舍建设的措施及效果;

11) 早晚检查及周点名情况;

12) 随班听课情况;

13) 各班交入党申请书和发展比例,英语、数学平均成绩及不及格率;

14) 理论研究情况;

15) 特色工作;

16) 其他。

2011级第一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1、岗前培训

1) 开班,校领导讲话;学工处领导主题报告(半天);

2) 新生部解读学期工作安排,强调接待工作注意事项等(半天);

3) 辅导员党建、心健、学涯规划、骨干作用、军训及日常工作交流(一天);

4) 思政室心健工作辅导培训(半天);

5) 信息处数字迎新辅导培训(半天);

6) 教务处、武装部、计财处、医院培训(半天);

7) 学习交流,制定个人工作构想(一天);

8) 党建、心健、网建工作交接(一天);

9) 更新网页内容(辅导员、学习导师有关信息上网);

10) 宿舍、信箱分配及新生接待方案。

2、新生接待

1) 接收关系,温馨提示,明确要求,对新生及其家长做好宣传、咨询、服务等工作(印发“新生宝典、给家长的信等告知内容”);

2) 做好新生党员登记工作,明确“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党小组、马列自学小组、文明宿舍、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双做”等活动中的作用和对新生党员的要求(印发党建材料)。

3、组织军训、组建队伍

1) 做好第一次点名(告知安全、校纪校规、适应等。介绍西电精神和三大条令等),使新生初步了解学校、军训、大学生活和专业;

2) 与新生同吃同住同军训,加强责任、荣誉、适应、养成教育,争取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双丰收;

3) 做好新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调查、党团组织关系的接收工作;

4) 完成小班化、团学组织、党小组、马列自学小组的组建(党务流程宣传),培养、关心、使用、指导党团学骨干开展工作;

5) 适时安排“适应大学生活、校纪校规和初级业余党校”的专题教育;

6) 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心理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掌握学费缴纳情况;

7) 协调体检、户口、服装、赛歌、照相等工作;

8) 西电精神及“三观”教育;

9) 广泛开展“理想、责任、荣誉” 主题活动或“‘军训杯’——军训感悟”有奖征文活动等。

4、加强适应性教育,促进学风班风文明宿舍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坚持早操、内务、例会、沙龙、月普查、月党小组会、听课、联系教师等制度;

2) 及时广泛做好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学生手册学习及解读工作;

3) 及时广泛开展专业教育、学习方法教育,引导学涯规划;

4)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问卷等),加强适应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5) 狠抓早操、内务、自习、课堂、晚查寝、周点名环节,强化一日生活制度;

6) 以互相团结、共同努力为基础,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氛围为基础,加强优良班风和文明宿舍建设;

7) 节假日安排。

5、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和资助育人

1) 适时开展感恩教育(每个班都要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工作处将在学期末进行优评选表彰);

2) 及时开展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教育(协助保卫处“11.9活动”);学校安全工作检查;

3) 学风建设月;

4) 导员考核、学年总评、院部工作检查、技能展示工作;

5) 掌握困难学生情况,做好评荐校贷、国家奖学金的准备工作;

6) 及时开展考风考纪、诚实守信教育;

7) 以期中考试成绩为抓手,以班会、家长会、骨干会、学困生座谈会、经验交流会、谈心、联系家长、办宣传板报等为着力点,帮助同学们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完善学涯规划,创建优良学风;

8) 全员认真总结前半学期工作,及时完善下半学期工作计划。

6、期末工作

1) 上报高级党校名单(5%);

2) 文明宿舍创建活动阶段总结(团学牵头);

3) 新生(含暂时离校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数据录入;

4) 掌握学生欠费及其心理等情况;

5) 做好元旦、平安夜节日值班及安全等教育工作。

6) 强化团结、和谐、诚信、爱心、处世能力等的教育培养,做好资助育人工作(11月贫困生资助,冬寒补助10%,“国助金”11月底评选);

7) 加强考风考纪及诚信教育,做好考前后心理辅导;

8) 寒假作业、社会实践(招生宣传)及假期安全教育安排;

9) 留校学生的登记、教育和管理;

10) 落实与家长联系制度,介绍学生在校情况和学习成绩,沟通欠费问题;

11) 学期倒数第三周,全体工作人员上交本学期工作总结和下学期工作构想。

附:工作总结提纲(需有支持材料和各类数据统计分析)

1) 军训工作;

2) 入学教育工作;

3) 团学骨干教育、培养及作用发挥情况;

4) 党小组及马列自学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2)   2010年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

2010年团总支学生会工作计划

2010年第二学期学生会工作计划

高中学生会工作计划

数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计划

2010年大学学生会宿管部工作计划

2010年学生会春季工作计划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5) 党员教育培养及作用发挥情况;

6) 开展公德、纪律、理想、适应、责任等日常教育的途径及效果;

7) 适应养成教育管理工作;

8) 专业教育工作;

9) 引导学涯规划工作;

10) 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11) 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文明宿舍建设的措施及效果;

12) 早晚检查及周点名情况;

13) 随班听课情况;

14) 各班交入党申请书比例,英语、数学平均成绩及不及格率;

15) 理论研究情况;

16) 特色工作;

17) 其他。

  3     2010年学生会工作计划范文

2010年团总支学生会工作计划

2010年第二学期学生会工作计划

高中学生会工作计划

数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计划

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计划

2010年大学学生会宿管部工作计划

第7篇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学生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20世纪90 年代初至今,随着高校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中外合作办学在高等教育领域发展十分迅速,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出 “办学机构不断增多, 办学层次逐渐提高, 合作形式日益多样, 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 1300 个左右[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于2005年开始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合作举办中英办学项目。目前主要面向四川省控一专线上招生。在5年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西方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教育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的管理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正是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特点,结合笔者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调研和思考,就如何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管理工作,培养既懂专业知识,熟悉国际商务文化等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又具有国际视野,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1.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特点

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均是四川省控一专线上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目前三个年级共有学生407人, 在对407人就家庭经济收入、政治信仰、就业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呈现以下特点:

1.1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显示,学生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占98.47%,年收入5万以下的仅占0.5%。由于中英合作办学项目收费较高,每年学费、住宿费、注册费、书费高达2.2万元左右,致使填报这个项目并最终被录取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家庭。一些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有一种“快乐教育”、“阳光教育”的理念,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普遍要求不高,项目学生 95%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得多数家长从小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非常注重学生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性格一般比较开朗、见识广、社交能力强, 有文体爱好和特长的学生相对较多。许多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 能够主动与学校沟通, 并能针对学生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在学生中间滋生,追求高档生活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独立意识强, 但自理能力很差。过分依赖家长,性格懦弱,逃避责任;少部分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强而组织纪律性较差。

1.2 学生政治信仰

学生政治取向调查显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校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占48.4%,参加党校学习的学生占12.5%,预备党员4.2%,正式党员0.8%。无其他政治信仰或,调查结果显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党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年轻、阅历少,政治意识模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且自我主义意识较强,个性张扬,不愿受约束。

1.3 学生就业情况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学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的占35.2%,在国内继续深造的占38.6%,自己找工作的占4.3%,独自创业的占 21.9%。出国接受教育和回家创业对于学生学习成绩要求不高,因此导致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对家庭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是缺课率、迟到率居高不下的的原因所在。

2. 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工作面临的机遇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无论是所处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运作过程都拥有着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为学生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也成为做好学生工作的最大机遇。

2.1.1 政策支持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003年,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 (2004年),从政策层面规范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为长期有效地开展好学生工作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指明发展方向。同时这体现了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关心和重视, 从长远来看,保障了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1.2 学生家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继续深造和就业提供很一定的保障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大部分家庭环境优越,贫困学生几乎为零,因此大部分学生不用为学费和生活费用担心,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有一半以上的家庭能够承担得起学生出国留学的费用,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出国留学,接受国外教育,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有条件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自主创业的资金,这样大大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2.1.3 英国教育管理模式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经验。优越的办学环境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合作办学教育模式往往采用小班制教学,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上课考勤和学籍管理非常严格,例如:迟到五分钟即不允许进教室、连续三次无故旷课不允许考试、考试不合格的必须留级重修,先进的教育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另外,合作办学对提高学生管理干部能力、完善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有重大影响。

2.2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教育资源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原有高等教育体制与西方教育体制存在巨大反差。为此,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工作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新挑战。

2.2.1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完全适应全西方教学模式存在困难

我校中英合作办学招生在四川省控线一专以上招生,因对高考英语成绩没有要求,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在及格线附近。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的新生进校面临三大困难,一是英语听力关,因为是全外教教学,学生上课时必须努力适应外籍老师的语速和语音,而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少接受听力的专业训练,因此学生适应外教授课需要经历艰难的过程。二是过口语关,上课小组讨论、下课和外籍老师沟通都需要流畅的口语,学生从不敢开口说到流利地用英文跟他人沟通也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三是英文写作关,学生几乎所有的作业和考试都会涉及到英文写作,对于写作的要求已经不是高考作文那么简单了,要求很高的逻辑性和内容的充实性,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完成好平时的作业也要经历有一段适应的过程。这三关给多数学生提出严峻挑战。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挫折都可能导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稳定, 这就为学生管理带来诸多不和谐因素。有些同学基础普遍较差, 缺乏学习兴趣,个别英语水平不过关、 听不懂的学生旷课现象较多。

2.2.2合作办学学生因国内外教育理念的差异对学习内容的认可度不高

国内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涉及到学习方法更多的重点在于如何学好习,以及如何有效率地学习。而西方理念更多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掘知识,如何解决问题,因此中外合作项目的大部分课程模块上课很多以分小组英语讨论的形式为主,平时的作业大都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搜集资料用英文写文章,文章的内容和英语的语法逻辑并重,考试也多以写文章和上台英文讲演为主,个别学生认为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知识,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出现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旷课,学习好的学生也旷课的奇怪现象。

2.2.3 合作办学小班教学给传统班级管理带来巨大冲击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学后,日常管理都以自然班级为单位分班管理,每个班级设有班长等学生干部,一共五至六个班级,平均每个班级30人左右。而外教则将所有学生的班级打乱,根据学生成绩二十五人一组进行分组上课,导致班级观念弱化,一个班级的学生相互之间不熟悉,给班级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

2.2.4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存在困难

学生干部是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是老师做好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是为祖国培养干部人才的后备力量。然而在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学生干部的培养存在很多困难。

一是学生干部培养和发展的时间很有限。我校中英商务管理专业是专科专业,总体培养时间只有三年。以学生在学生会中锻炼发展为例,按照最快的培养发展模式,大一新生进入学生会锻炼,从普通干事锻炼到某一部门的部长,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再从部长发展到主席团也需要一年的时间,第三年面临毕业只有退出学生会。实际学生到学生会接受培养锻炼的时间只有两年。干部职位最多到部长级别。学生干部发展成为正式党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往往刚刚转正的党员同志就面临毕业。

二是学生干部本身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干部组织开展和参与各项学生活动,耗时间、耗精力,在大一的时候还要努力适应外语教学,英方教学课程安排很集中,开学第一个月和放假前一个月都很轻松,而把大量的课程紧凑地安排在中间几个月,因此,中英学生干部比其他普通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少很多。很难工作和学习两头兼顾。

2.2.5 中外教学管理的差异性导致学生漠视中方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既接受西方教育同时也要接受中方教育。我校中英合作办学项目80%以上都是英方教育,20%的中方教育,由于英方上课考勤非常苛刻,而中方考勤宽松,英方的考试制度严格,而中方的考试监考力度不足,导致学生重视英方的学习,而忽视中方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形势政策》、《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更是漠视,而这些课程正是辅导员老师做好学生工作的理论阵地。

3.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工作设想

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工作面临的优势是明显的,同时学生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也是突出的,中外合作办学这种新兴的办学模式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工作根据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充分体现学生工作的科学性、 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因此对其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我有以下几点设想:

3.1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的目标

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2]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学生工作目标应该从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个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旨在用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培养的符合本国建设和发展的国际化人才,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有的毕业直接参加祖国建设,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留学国外继续学习,如何让留学学生出国学成归来为国家建设服务,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政治信仰,因此,学生工作第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信念、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伟大抱负。为学生留学前打好思想基础。

第二个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吸收国外优秀教学内容,这使得合作教育项目在育人理念,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只有引导学生理性对待中外高等教育的差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主动适应不同国别,不同国籍以及不同文化专业背景教师的教育方式, 才能促进学业的长足进步。[3]因此发挥学生工作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适应合作办学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三各面,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在适应外语教育和西方教育方式的过程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出国留学后还要面临适应国外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学生工作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刚毅性格。

3.2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在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面对全球化得发展趋势,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意义尤为突出,也是摆在思政工作者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性格特点是个性鲜明,学生的发展凸显创造性和多样性的色彩,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必须针对个体发展的不同需要,开拓新的咨询和教育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特殊性和多样化的发展要求。

3.2.1坚持思政教育的主阵地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两个教育,保证两个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化,选派优秀教师上课,增强课程实用性和针对性。要加强中国学生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2 以党支部为核心,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

一是做好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给学生党员过组织生活,通过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强化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建立一支觉悟高、能力强、学习好、有威信的学生党员队伍。二是以党支部工作为核心,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通过建立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联络制度,形成学生工作党员管理网络,每个党员负责一个或者几个寝室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做好实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工作。

3.2.3 发挥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作用,多形式地开展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辅导员具有很强的政治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辅导员长期与学生接触,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辅导员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一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定期跟每一位学生以个别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积极解答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疑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二是定期探访学生寝室,从关心学生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三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讲座,主动搭建思政教育的平台。

3.2.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努力试行学校、 家庭联合培养模式, 引家长通晓国际教育规则,建立可行的学习评价体系,即通过每月电话制度(每名家长每个月给辅导员打一次电话)、成绩网络汇报制度 (成绩挂在系网页上向所有家长和同学公开 )和紧急沟通制度 (发生紧急事件第一时间向家长报告),及时汇报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将家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调动起来。通过多方努力, 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了家长的帮助,由难变易,学生有了监督、 压力和推动力, 必然形成合力。[4]

3.3 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3.3.1集中辅导制和帮扶制度相结合,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学后,通过英语水平摸底考试和外教课堂反馈的信息确定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针对这些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同学采取每周一次基础辅导的办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适应全英文教学的听课能力。另一方面,将高年级学习优秀的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由高年级同学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帮助指导他们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通过集中辅导和帮扶制度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

3.3.2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明确专业教育目标

西方教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的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服务,因此必须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是学生明确中西教育模式的差异,调整学习观念,明确专业教育目标,增强学生专业归属感和学习热情。

3.3.3大胆学籍管理制度,消除小班教育对学生工作带来的影响

我校英方根据学生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班教学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学管理。学生入学先分班和后分组给管理工作造成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只有先分组后分班,把按照成绩分组情况作为分班和编制学号的依据,同班的学生同时也是一个小组的同学,一个班级的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共同开展活动,解决了同组不同班的矛盾,有利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3.3.4 缩短学生干部培养发展时间,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时间有限的特点,必须缩短学生干部的发展时间,合作办学项目可以单独成立学生会,破除常规的学生干部晋升制度,学习基础好、能力强、有威信、有责任感的大一新生也能够破格成为学生会的部长级学生干部,以传、 帮、 带、 压担子和培训等方式,加快学生干部的成长速度, 使学生干部思想上层次、 学习上质量、 工作上水平尽快成熟。培养更多的基础扎实、有后劲、综合能力强并且不断有新思路的创新性管理人才。

3.3.5 学生工作老师通过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学生工作本来就是一项涉及面广、对象复杂、内容琐碎的工作,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又有其特殊性, 但不能头痛医头,而要把它作为一门科学研究。通过归纳、总结,挖掘学生教育普遍性规律, 并不断加以完善, 将其提升到理论高度,并作为工作的指导方针。[5]

参考文献:

[1] 教育报.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N].中国教育报,2006- 02- 05 (4).

[2] 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80页.

[3] 刘迎辉.牛军伟.张昌强.科技信息.

[4] [5] 张勇.巫新建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模式研究.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