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西文化范文

时间:2022-12-08 10:46:16

序论:在您撰写中西文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西文化

第1篇

关键词:饮品;文化;中西文化

文化是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书中首次将其作为概念提出。在书中,他讲到"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不难看出,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的集中反映,反映的同时,有作用于一定的经济与政治。它的民族特性很强。在中西方文化中,就体现地极为明显。本篇试着将这两种文化所包含的具有代表性的饮品作为观测点,去研究与对比中西方两种文化之差异所在。

一、蕴含中国多元文化的茶

茶,茶蕴含着中国多种文化元素,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茶,从某种角度来说,代表着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秦汉之前,我国四川一带就已经盛行茶饮。今天的大神农架就是 就是茶树的发源地。《神农百草经》中讲述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这块植被如此茂盛,直至今天还盛产茶叶的地方,神农尝百草的情况是完全有可能的。通过《王褒僮约》一书中所记载的饮茶、卖茶的情况来看,在我国汉代之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产业状况应该是非常繁荣。人们很容易想出,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采为己用到"产、供、销"的全过程,需要多少时间。因此,可以说我们的祖先从发现茶到栽培利用茶叶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

汉朝时期,茶叶被作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隋唐时代,饮茶趋于普及,茶业繁荣。因此,随之而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茶经》--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就在此时问世了。宋初明末,茶文化已发展到极为鼎盛的时期,赐茶、斗茶和贡茶流行于世。清朝时期,茶文化发展愈发成熟,茶馆中汇聚了各种曲艺表演。这一时期,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地位一直居高不下。伴着历史前行的脚步,人们与茶的关系更加的密切,人们也在各种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充实和发扬着蕴含中国多元文化的茶文化。

二、承载西方多种文化的咖啡

在西方,有关咖啡的起源,至今版本各异。相关的历史记载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850年。回教的《古兰经》圣典上讲述:在执行一次任务之前,睡着了,传达启示的四大天使之一--哲布勒伊米用一杯咖啡将其唤醒,接下来,竟然一鼓作气一连将40人打下马。还流传一种说法,认为咖啡源于于埃塞俄比亚的"Caffa"地区一位牧羊人的一次奇遇。传说在他放牧时,观测到他的羊情绪异常、兴奋不已。究其原因,是因为羊刚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子。为了进一步得到证实,牧羊人带来些一样的红果回家煮饮。没想到,此物除了香飘四溢,喝下其汁液后,更是神清气爽。从那时起,人们将其作为一种提神醒脑的饮品,倍受欢迎。

十五世纪,回教徒去圣地麦加朝圣时,把咖啡断断续续地带回居住地。这样,咖啡慢慢被传播至埃及、叙利亚、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香浓咖啡》中记载道:"咖啡进入欧陆当归因于土耳其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由于嗜饮咖啡的奥斯曼大军西征欧陆且在当地驻扎数年之久,在大军最后撤离时,留下了包括咖啡豆在内的大批补给品,维也纳和巴黎的人们得以凭着这些咖啡豆,和由土耳其人那里得到的烹制经验,而发展出欧洲的咖啡文化。战争原是攻占和毁灭,却意外地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乃至融合,这可是统治者们所始料未及的了。"

三、透过茶与咖啡,品鉴中西文化

茶在中国文明的华夏文化当中,历史久远,它不但包含了历史、美学,还包括伦理学和哲学等,可谓是博大精深。无论是在产茶区还是在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发展与传承都经久不衰。茶文化包罗万象: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种类繁多的茶类和形态各异的茶具、饮茶和茶艺等文化艺术形式。茶文化的久远,源于它厚重的内涵。中国是由56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喜爱茶饮。因此,茶与民族的特色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民族各自独特的茶礼、茶艺和饮茶习俗。极富生活情趣和文化内涵,即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高雅与通俗的统一。

茶叶产于山林之间,融天地精华,饱蕴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之精髓。中国的文人墨客都喜欢通过茶这种饮品,去感悟其间的茶道、天道与人道。通过品茶赋诗来抒发他们内心那种与大自然相互融合,超然脱俗,淡薄名利,心灵回归于大自然的理想中追寻的境界。正如坡在《汲江剪 茶》中,道"活水还需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枯肠末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又如"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有了这些文人们的积极参与,茶便慢慢开始富有了茶自己本身应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底蕴。中国文化中的茶文化,无愧是浓缩了中国古今传统思想精华的一个庞杂的文化体系。在以后的岁月里,它将会以更加锤炼深邃的思想,以及丰富深刻的内涵去影响着人们,进而也影响着世界。中国文化正如这茶文化一样: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千锤百炼。在中国文化从文明的发源地走向世界之时,整个世界都将为之瞋目。

西方的咖啡文化与东方的清香淡雅,内敛含蓄之茶文化相比,咖啡文化的气质属于热情奔放、浪漫自由、理性洋溢、轻巧快捷。西方的咖啡文化是那种优雅中伴着浪漫的感觉,享受着惬意中带着悠闲的韵味。这就是西方非常有特点的一种文化。就现在的西方人而论,生活正如煮咖啡一样,如果他们对现在所做的事情没有了之前的新鲜感,那么,干脆就全部换掉,重新经历冒险,重新品味人生。这就像速溶咖啡一样,被冲泡过一次,就基本上失掉了其原有的味道。口味变得清淡寡味。饮品咖啡对他们来说,其间不单单是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意大利的热情、法国的浪漫、德国的考究、美国的快捷等。众所周知,西方人认为上帝看重的是个人的灵魂。人的肉体和灵魂、任何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对抗的关系。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西方人有这很强韧的个人奋斗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结语

茶与咖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饮品分别各自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底蕴与不同的气质特性。两种饮品,透出两种文化。茶,蕴含着中国多元的文化因子,讲究中庸,认为天、地、人合一;咖啡,象征着西方多面的文化精神,更强调理性,认为天人不合一。两种饮品,折射两种文化。茶,清香入脾,优雅而令人陶醉,有禅宗之悟道;咖啡,香浓醒脑,奔放而使人痴醉,有基督之精神。如今,两种文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飞速发展,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越来越密切,为此,茶与咖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得以不断地碰撞,从而得以进一步地交融。这也预示着中西文化终将得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健康发展,最终走向融合。

参考文献:

[1]李少林,王达林.中国茶话全书[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2]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罗伊·莫克塞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第2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家庭 西方个体本位 自由 责任

当前中国正经历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活在当下,人们都无可避免的经历着社会转型这一特殊阶段。这也是目前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客观外部条件。台湾著名电影研究专家黄仁就说过:“在社会转型期,亲情日益淡薄,亲人之间的疏离日益加深之际,亲情正是‘国片’的好题材,俯仰皆是,取之不尽,而且拍摄上既无时空的限制,也不必花大本钱,只要肯向现代人性的深处挖掘,必然会有所得,亲情题材可以适合任何种族,任何社会放映,也适应于进军国际市场”。

以李安的为例,他个人既谙熟中国传统伦理又通晓西方传统伦理,可以游刃有余的穿梭于中西文化之中,可以在影片中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作为背景,考察家庭,反映人性。家庭不仅是社会最小的组织单位,也是家庭成员生活的最初环境。家庭对于人的精神成长有着直接、广泛的影响,以及深远的延伸意义。别林斯基讲过:“要忠实的描写任何一个社会,认识一个民族,就必须首先研究它日常的、家庭的、习见的哲理。”由此可见家庭、家庭伦理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所以以下本文的伦理范畴将着眼于家庭伦理的视野。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伦理,受传统社会伦理的渗透和滋养,表现为“三纲五常”,利他主义,孝悌,爱有差等,礼让。利他主义,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排斥个性,强调家国等群体概念,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集中体现了强烈的利他主义精神;孝悌,儒家伦理认为孝悌之道是最符合人性也是实践“仁”道最为直接的方法,应由自身最切近的家庭做起;爱有差等,是儒家伦理区别于他家伦理的主要特征,认为爱是有轻重内外分别的,强调“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仁的一种体现。礼、让,礼是实践伦理道德的基本条件,而让则为人生美德,礼节与谦让是相辅相成的行为。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经济持续了几千年,逐渐形成了家庭私有制,而家庭私有制极其注重家庭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一切要以家庭利益为重,个人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家庭整体利益,在物质和精神上牢牢依附于家庭。于是,在中国形成了强调家庭本位、宗法人伦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伦理文化特征。

影片《推手》中,一对父子虽被置于美利坚星条旗之下,但仍虔诚诠释着东方伦理。父亲中年丧偶,儿子与美国人玛莎组成跨国家庭,儿子念念不忘一人孤守在家的父亲,于是将父亲接到美国以尽反哺之责。而玛莎却很不理解丈夫中国式的孝行,朱小生告诉她:在我的教养里,一个人关心父母,应像父母关心你一样,父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概括了中国家庭伦理的精髓,血缘关系使父母和子女融为一体。

《喜宴》讲述了一对中国父母和同性恋儿子在美国所发生的悲喜交织的故事。在美国工作的儿子与同性恋人同居于一起,远在台湾的父母始终挂念儿子的婚姻,儿子为达成父母之愿,同意与华裔女子假结婚。片中集中反映了中国的“孝”,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传宗接代是孝的最高纲领。强调子必从父,弟必恭兄,妻必顺夫的关系。儿子认为结婚是个人私事,母亲认为结婚是晚辈对长辈的一个“交代”,子女在婚姻上必须服从父母,中国传统宗法人伦把掌控子女婚姻作为父权的体现。

《饮食男女》将中国家庭伦理“家庭本位”的思想阐释得淋漓尽致。父亲朱师傅是名厨,每周末都要通过一顿丰盛的夜宴来联络父女、姐妹的感情。为了维护家庭秩序的稳定,父女各自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大姐身为长女,按照伦理“长女如母”的观念,挑起家族重担,为了父亲和这个家,多年来一直压抑自己的情感不敢谈婚论嫁。二姐个性耿直刚烈,表面与父亲、姐妹格格不入,实际上深爱着这个家。当她意外在医院发现父亲在做心脏检查时,感到无比愧疚,毅然放弃去国外的机会。朱师傅自妻子去世后既当爹又当妈,养育三个女儿尽职尽责,不敢再婚,直到女儿们都找到了归宿。

西方在冲破了封建神权的枷锁后,挽伴着文艺复兴一同走来的是对于个体存在的肯定和对自由的追求。这无不对西方文化、社会乃至伦理道德标准留下深深的烙印。西方社会以人性为前提,强调尊重自然的人性。反照于家庭,西方家庭伦理以个体为本位,所谓个人本位指的是在家庭和个人关系中更关注个人的生存和意志,家庭要服从于个人。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子关系为主轴不同,西方家庭以夫妻关系为主轴。

同样是李安执导的影片《理智与情感》就通过两段感情纠葛,折射出西方家庭个人本位和契约人伦的伦理精神。片中父亲死后,哥哥继承遗产,他不顾父亲的遗愿,只给继母、异母姐妹微薄生活费,他和妻子冷漠、自私,完全不顾母子、兄妹之情,将他们赶出家门,而且对他们的艰难处境冷嘲热讽。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思想对亲情的侵蚀导致了家庭的解体、亲情的冷漠。个人利益成为了维系家庭的主线,为了自己可以毫不顾忌血缘亲情。

在将东西方伦理形态典型化,以一种难得的视角来再次客观审视两种文化的利弊,并呈现于影片中,李安凭借自己对于两种文化的了解,在电影中采用双重文化视角的策略以西方文化视角审视中国伦理,又以东方文化批判西方伦理,为构建一种理想化、高度和谐完善的文化伦理范式提供了蓝图。李安自己在概括“父亲三部曲”时也说过,使传统上以父亲为主的一个家庭关系,得以从一个假象的平衡状态,历经危机和冲突后,重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

家本位的伦理精神虽有效保证了家庭的稳定,培育了血浓于水的家庭情感,但过于强调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忽视个人自由,造成个体压抑,家庭成员成为家庭的附属品,导致家庭生活僵化、虚伪。西方个人本位的理念强调个体自由与权利,虽实现了家庭内的民主与个人的自由,但同样削弱了个体的家庭责任感与协作精神,使家庭结构缺乏依靠与温暖。

于是李安在其“父亲三部曲”中将其对于家庭伦理的完善与构想寓于其中,对于现代东西方伦理的发展,不失为一剂良方。他试图在扬弃中西家庭伦理的基础上,去除中国家庭伦理的糟粕取其精华,借助东方文化视角摒弃西方伦理的负面因素。将自由与责任相统一,构建一种个人与家庭同构、和谐的伦理概念。“父亲三部曲”中都以中西伦理的碰撞、冲突再到相互协调与妥协,最终走向融合。《推手》中美国儿媳玛莎买了大房子并准备好房间接中国父亲同住,说明她已认同或接受了中国“父慈子孝”的伦理观念;父亲也主动离开儿子,开始自己的生活,表明他也接受了夫妻为主轴的西方家庭观念;《喜宴》中,父母接受了儿子的同性恋人,并感谢他对儿子的照顾,同性恋人也答应愿作孩子的另一个爸爸;《饮食男女》中,小女儿、大女儿相继结婚离开了父亲,二女儿有了新恋情,父亲也有了新的归宿。《理智与情感》中有情人终成眷属。

犹如一颗石子,投入了一湾静水,哪怕石子再小也将会有涟漪。

参考文献

1.李安: 《站在好莱坞与中国电影之间》,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世界电影思潮》,范志忠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3.《中国当代家庭伦理电影探析》 福建艺术 2005年6月

第3篇

【关键词】警务英语培训;中西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of police 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Hao Xiao-jing

【Abstract】The progress of globalization has increased the Police For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bring new challenges to police work,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for police. We only fully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language barrier, to avoid pragmatic failure, to truly improv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police officers.

【Key words】Police training in Englis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Difference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人类的政治经济活动呈现出“无国界”特征,国际间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使得警务工作者们有了更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经济发展的连锁反应,引起全球犯罪率居高不下,犯罪手段也趋向高科技、智能化和国际化,这些情形都给我们的警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我们警务英语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了解英美国家地域特点、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才能真正消除文化障碍,避免交流上的障碍,有效提高警务工作者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警务英语培训工作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让警员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工作环境。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折射。一种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1]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该语言。”[2]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交流离不开文化背景,学习语言就必须要注重了解文化的差异。为了能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避免一些语用失误现象,警务英语培训中应融入中西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真正培养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面,笔者就中西文化在言语交际环境、地域文化、历史传统、习俗文化、宗教文化、非语言交际等方面的差异逐一进行阐述。

1. 言语交际环境的文化差异 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交际环境中的文化因素也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中西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1 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1.2 亲属称谓

西方国家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显示出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如:“grandparents,uncle,aunt”是通称。汉语重视配偶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性别区分,则出现称谓的差异,如“外公、爷爷、叔叔、舅舅、姑妈、姨妈、堂兄、表妹”等不同称谓。

1.3 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您有什么事吗?”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

1.4 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您去哪里? ”“您吃了吗?”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How are you?”或是谈论天气等其它事件,“ It's a lovely day.”

1.5 面对恭维

中国人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一般都是推辞,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如:“ 饭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多包涵!” 西方人不会过分谦虚,对恭维和夸奖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这是西方人自强自信的信念所决定的,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他们往往会将中国人的谦虚、推辞的表现看作是不礼貌,甚至是虚伪。

1.6 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喂,您好。麻烦您让××接电话。”而西方人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Hello,52164768,this is Jim.”。

第4篇

关键词 /中西文化 东方 西方 中国 对比研究 自然观

西人崇拜自然,摹仿自然;国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西人征服自然,为己所用;国人顺应自然,乐天知命。西人毕肖自然,赋予神性;国人体味自然,涵养人性。

一、 中西文化比较

东西方文化从思想根源到意识形态,存在着很大区别。

对待自然

中:有生命的 热爱赞美 顺从软弱

西:无生命的 厌烦敌视 抗争强势

易卜辞说“天地之大德曰”,视自然为有生命的机体,而生命都体现出曲线式的律动,不是冷冰冰的几何形的点、线、面、体,而是高级的生命活动——感情,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清,水之美者”;“情,心之美者”;“晴,日之美者”。情的本质——关心、顾念、珍惜。中国人对自然是热爱与赞美的,但同时也又软弱顺从的一面。

西方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他们对于野蛮感到厌烦了,正如我们对文明感到厌烦一样”(《比利牛斯山游记》)。对自然,西方文化是敌视与反抗的。 “不许自然有自由,一切都矫揉造作……人对无生命的东西毫无兴趣:不承认它们有灵魂和它们自己的美,只把它们当作仆从;或是活动的背景……树木、水、自然风光,失去它们的野性、拘束和荒僻的外貌”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这样评价西方人的自然观。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激进、跃动、分析、躁动和遐思、阳刚之美、一分为二,同中求异。

大禹治水:稳健、娴静、综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阴柔之美、合二为一,异中求同。

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核心——激进和稳健、跃动和娴静、分析和综合的差异。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而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一分为二,同中求异。而与此相反,面对洪水之灾,中国的古先帝们前仆后继,大禹终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针,并综合运用当时各种原始的知识和技能而治水成功。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二为一,异中求同。

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引申到中西世界观的差异上,从表面上看形成了西方疏散人、东方疏导水的治水思想上的差异,而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

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中国自省、自律,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也反映了东西方封闭与开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二、中西文化寻旨

试图通过东西方文化差异,探究其表征语言的不同。

现实与彼岸

孔子对鬼神之事不感兴趣,“子不语怪力乱神”之事,“六合之外,存而不论”。论鬼神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教化人从善的,以现实的行为准则,从善、积德,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一种协调的现实精神。西方文化主要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它是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它不断地超越现实,对六合之外的彼岸更为关注。

人文主义与神本主义

中国人特别是儒家的知识分子对外在的宗教逐渐淡漠,他们更多是注重自己内心的道德自觉,而不是外在的上帝决定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而不是神本主义。西方的宗教传统,使神本主义倾向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

内敛于外张

中国文化强调一切从内心做起,“内盛外王,成己成物 ”。西方文化强调一切由外在的上帝决定即上帝决定论。中世纪有一句名言:没有任何一只麻雀从树上掉下来,不是出于上帝的特殊意志。西方文化通过希腊文化、到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是一个超越与外张的过程,是一部侵略与战争的历史。

?智与情

“西方文化重智,东方文化惟情。前者易知,后者难察。”

西方一切学说之母胎始于哲学,而对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的学问。西方重智,故有近代科学之发达,物质世界之开发,现代化社会之建立。西方哲学对人类精神的讨论,也多以理智为结论。

而东方文化重情。魏晋人说“圣人无情,下等人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从南亚天竺到中土华夏,再到东土扶桑,在精神世界中都珍重一个情字。

东方宗法,地域社会,乃重一情。西方城邦,自由国家,乃重一智。西方人惟智。但他们也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东方惟情。但惟情也造成了解也解不开的裙带关系。西方人征服自然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但是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有差异方有和同。

体认与逻辑

概言之,中国思想领会世界是重体认(或曰体证、感应),西方思想领会世界是重思辨(或曰重逻辑、论证……)《周易·系辞》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这个“感”字最要紧。“感”即感应。西方思想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逻辑主义压倒一切。在逻辑主义思路下,感应失去了地位。感应被贬低为“感性”,在得到知识的问题中,是遮蔽理性,导致认识错误的原因;在宗教和道德方面,是引人犯罪的原因;哲学只崇尚理性。亚里士多德在探讨事物第一原因的过程中,创造出纯粹形式和纯粹质料的学说。

整体与中心

东方文化强调整体,庄子所谓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以及「道通为一的说法,形成明确的整体论观点。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儒家或道家,都主张在自然之中弥漫着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人应从中汲取以为自己创造活动的根源,这就是从整体论而引发的有机论的概念。在如此的自然观之下,人的创作须讲究「生意盎然,旨在结合天地之间创造不息的生命。

西方文化和意识的核心——西方中心主义的先验性、独断性和霸权性。正如斯宾格勒在考察西方浮士德精神和进化主义时所说的,“这种进化完全是浮士德式的,他展现了我们的意志和目的感……”,这些意志和目的感在浮士德精神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成了我们世界表象的先验形式,而不是世界表象中已发生的一个原则。”这正是西方文化自我中心性的体现。

动与静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这一描述恰好有如中西文化的动静之别。

我国文化偏重于“求静”,“我国传统园林用水,以静为主,清·许周生筑园杭州,名“鉴止水斋”,命意在此,原出我国哲学思想,体现静以悟动之辩证观点。” 相对于西方园林丰富充沛的表现,中国造园家追求的是返朴归真、淡中求趣以及“山池天然,丹青淡剥,反觉逸趣横生”(童寯《江南园林志》)

相对于我国“求静”、“淡中求趣”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种强烈的求动、求变的文化,同时也体现了西方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灵活多变的思维模式。

对于自然,中国与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自然观映示着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

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深入探源分析及对比研究,试图寻求东西方不同意识形态的表征语言。

参考文献:

著作:

《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德)

《中西文化比较》徐行言

《人间词话 》王国维

《当代自然辩证法》曾国屏

文章:

《现代中国“哲学”的困窘:西方强势话语阴影之下的“文化纠缠”》 黄玉顺

《中西自然觀的哲學省思-兼論科技所需的人文精神》沈清松

《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何怀宏

《从教堂到孔子的礼乐之道》

《中国人的自然观》梁一儒

《西方历史哲学眼中的中西文明观》任毅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的科学世界观》 周民锋

第5篇

【关键词】警务英语培训;中西文化;差异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人类的政治经济活动呈现出“无国界”特征,国际间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使得警务工作者们有了更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经济发展的连锁反应,引起全球犯罪率居高不下,犯罪手段也趋向高科技、智能化和国际化,这些情形都给我们的警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我们警务英语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了解英美国家地域特点、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才能真正消除文化障碍,避免交流上的障碍,有效提高警务工作者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警务英语培训工作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让警员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工作环境。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折射。一种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1]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该语言。”[2]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交流离不开文化背景,学习语言就必须要注重了解文化的差异。为了能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避免一些语用失误现象,警务英语培训中应融入中西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真正培养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面,笔者就中西文化在言语交际环境、地域文化、历史传统、习俗文化、宗教文化、非语言交际等方面的差异逐一进行阐述。

1. 言语交际环境的文化差异

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交际环境中的文化因素也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中西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1.2亲属称谓

西方国家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显示出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如:“grandparents,uncle,aunt”是通称。汉语重视配偶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性别区分,则出现称谓的差异,如“外公、爷爷、叔叔、舅舅、姑妈、姨妈、堂兄、表妹”等不同称谓。

1.3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您有什么事吗?”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

1.4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您去哪里? ”“您吃了吗?”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How are you?”或是谈论天气等其它事件,“ It's a lovely day.”

1.5面对恭维

中国人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一般都是推辞,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如:“ 饭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多包涵!” 西方人不会过分谦虚,对恭维和夸奖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这是西方人自强自信的信念所决定的,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他们往往会将中国人的谦虚、推辞的表现看作是不礼貌,甚至是虚伪。

1.6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喂,您好。麻烦您让××接电话。”而西方人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Hello,52164768,this is Jim.”。

1.7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会在确信客人走后,才打开礼物,在接受礼物时连声说:“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下不为例啊。”“让您破费了。”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1.8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会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而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在日常交际中为了表示礼貌和亲热程度,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1.9体贴他人

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比如,中国人为了表示真诚的关心,会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误认为自己好像已经病入膏肓了。因此,这种情形下,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1.10请客吃饭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并谦虚说到:“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认为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西方人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

2. 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言语形式来表达。中国处于东半球,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英国处于西半球,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汉语中常用“西风”来表示“凄凉、萧萧”,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就表现那种秋风萧萧的凄凉场景;而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那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曾有这样的千古佳句“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若是冬天已来临,那春天还会远吗?),这又表明“西风” 会给英伦三岛带来春天,故而有“西风报春”之说。又如,莎士比亚在赞美他的爱人时说:“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这句话中并不是说他的爱人热情如火,如夏日骄阳。由于英国海洋性气候,夏季温暖,气候宜人,莎翁以此作比,是为了表现他的爱人柔美温婉。[3]

另外,由于英国是个岛国,它以捕鱼和航海业为主。因此,众多英语词汇均与海洋、捕鱼、航海等有着关联。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the sea has fish for everyone机会人人有,全靠自己抓;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see how the land lies观察形势;know the ropes懂得诀窍。而对中国这个内陆国而言,古代居民多以土地为生。所以,和徒弟有关的词比较多,如“土皇帝”、“土豪”等。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会用短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来表示,而汉语则翻译为“挥土如金”。

3. 历史传统的差异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使得他们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行为准则,以现实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社会的自我肯定;“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主张对己要“克己复礼、不喜形色”,处世要“不偏不倚、公正和谐”。一些俗语和民谚中反映了这一民族观念,如“吃亏是福”、“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天人相分”的思想为核心,崇尚个人为中心,宣传个人主义至上,强调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追崇独立、自主、自强、自立。比如说, individualism一词在英语中强调的是个人独立意识、个人自由与权利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而中文则认为是“个人主义”。 landlord(地主)、capitalist(资本家)等词在英语中往往有积极的涵义,但对中国人而言,这类词有着强烈的贬义。

4. 习俗文化的差异

习俗文化差异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当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而形成的文化。以颜色为例,中西文化对它的理解和应用方式都存在差异。如“Mr. Green is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ll soon be the pink again.”(格林先生是个很忠诚可信之人。那天他脸上颇显病色。近来他总感闷闷不乐。当我见到他时,他处于忧郁之中。我希望他能早日恢复健康。)由此看来,white表示忠诚;green表示病态;blue表示郁闷;in a brown表示处于沉思、忧郁之中;pink则表健康。[4]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幸福。新婚之时,新人要披红戴彩,满堂处处粘贴大红喜字。这表示婚姻幸福美满。在西方,人们却视红色为愤怒、权势的标志,同时暗示存在某种危险。中国在行葬之时会披麻戴孝,全身皆白,以示悲哀;在西方的婚礼上,往往看到新娘身穿白色婚纱,以表示纯洁、圣洁。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里,同一种颜色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以动物为例,同样能看出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如:like a key in a lion hide 狐假虎威;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中国人视老虎为百兽之一,而英国则将lion视为国家的象征,是勇猛、权威的象征。在英、美国家,人们特别喜欢狗,所以常从词中体现出对狗的忠爱之情。

5. 宗教文化的差异

第6篇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语言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了解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其成因对于学习语言有着重要意义。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的差异

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而且有不同思维方式。每一种语言都体现该民族的思维,英汉两种文化也不例外。汉民族重视形象思维,习惯运用形象的手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英语民族重视抽象思维,比较重视思维能力的运用,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事务。在语言表现上,汉语主语常是有生命的名词,句子多为主动态;而英语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中主语多为无生命的名词,被动态较多。如:汉语中我们表达:“昨天晚上我在医院门口碰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而英语中,表达则是:“I met one of my old frien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hospital yesterday night. ”。汉民族重视曲线思维,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的环境,最后点出中心;而英语民族重视直线思维,在表达的时候,喜欢开门见山,再补进各种修饰。

二、历史传统的差异

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主张对己要“克己复礼,不喜形于色”,处世则“不偏不倚、公正和谐”。一些俗语和民谚反映了这一民族观念,如“吃亏是福、与人为善”、“出头的椽子先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核心,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举例说明,“individualism”在英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常被译成汉语“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就使人们产生曲解,误认其为贬义词,事实上,在西方individualism是一个褒义词,可译为“个体主义”或“个性主义”,而“利己主义”、“自私自利”英文用selfish一词。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尊老敬老,“某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李老”、“张老”、“老先生”、“老爷爷”、“老领导”等。西方国家是不用“old”称呼老人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在西方,如果见到一位老太太在过马路,千万不要过去扶住她说:“You are so old,Let me help you.”(您年龄大,我扶您过去)。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社会负担”的代名词,意味着“风烛残年”、“来日不多”。和old相比,他们更愿意被委婉地称作是senior citizens(年长的公民)。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比如打招呼,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说“下班啦?”“您到哪儿去?”“干什么去?”等,而在西方文化里,这不属于问候语,而是真实的问题,他们会觉得:问我“吃饭了吗”是什么意思?你要请我吃饭呀?我到哪儿去、去干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

比如中国人招待客人时,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也要一再地说:“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中国式礼貌最大的特点“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与人交际的一种美德,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一位学生的英语口语较好,外教表扬她:“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而这位学生则回答:“Oh,no,no,my English is poor.”外教不知如何是好。英美人在得到中国人的帮助时习惯说:“Thank you.”中国人往往回答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就成了:“It’s my duty.”英美人听起来“It’s my duty”的含意是“这是我的职责”,言下之意是:我本不想做,但是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恰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

四、结语

要同时理解两种语言,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理解其语言有很大的影响,这样才能做好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参考书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相遇;《活动变人形》;反思

《活动变人形》是王蒙创作生涯里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家怀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对20世纪初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形象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

一、中西文化的对立

传统文化熏染下长大的倪吾诚,在出国留学、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对传统文化的背离情绪。他带欧洲文明的皮毛,带着他眼中的西方文化归国,尝试着用他所认识的西方文明来重塑他的妻子和家庭,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但这无异于以卵击石,“一切价值系统的有效性都需要依靠人们自愿的心悦诚服即发自内心地服从权威,所谓权威不是实力,也不是科学,而是内在凝聚力。”[1]

如果说封建与现代的冲突是保守文化与开放文化的冲突,那么野蛮与文明的冲突则是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之间的冲突。野蛮性不但体现在中国国力积贫积弱的大环境下,也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上,随地吐痰、不喜欢洗澡这种“小毛病”姑且不说,倪吾诚的父亲青年时代就抽大烟,倪吾诚的母亲甚至陪着他抽,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而倪母却用畸形的野蛮的行为损害了儿子的健康。当一个母亲主动让自己儿子健康受到摧残,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支撑这个目的的思想已经是野蛮落后的了。这种思想与西方注重开放、积极探索、冒险精神相对立。

二、倪吾诚性格分析

受“”的影响,倪吾诚对传统文化采取的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他出国留学,迫不及待地拥抱西方文化。按照弗洛姆的说法:“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途经却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满足途经之间的差异与精神健康的不同程度之间的差异相一致。如果这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出现精神絮乱。”[2]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人却在民族危急存亡之际,恬不知耻地与汉奸来往,毫无气节。

王蒙以夸张的笔调和嘲讽的语气,深刻地解剖了倪吾诚精神人格上的巨大缺失,“对于倪吾诚在气节上的没有骨气,作者是批判的;对于倪吾诚在道德上的缺失,作者是愤恨的;对于倪吾诚在生活上的失意与落魄,作者是哀怜的。”[3]

三、中西文化客观的隔膜

(一)倪藻与中西方文化

与倪吾诚态度不同,倪藻能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中西方文化及其关系,可以说倪藻是对其父的继承与超越。倪藻来到欧洲H市后处处以一种客观辩证的态度对比中国和欧洲的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倪藻对某些中国人因为较差的文明素质而被欧洲人瞧不起的事实,中国依然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的现状感到忧愤,另一方面,在史福岗夫妇身上倪藻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客观现实性,中国文化具有生命力的。

(二)中西学者的交流

在倪藻等人访欧的最后一天上午,他们访问了M市一所大学的东方研究中心。接待他们的是一位特别喜欢中国文化的女士,她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练太极拳,学做中国菜,抚育着一大家子的人,做到了“事业家庭两不误”。她被称作“奇妙的女人”。当中国学者提到中国近百年落后于西方发展时,主任认为这是一个严重问题,但并不是问题全部。在欧洲,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科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后果。甚至有观点认为工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比积极影响还多。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倾心于“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调整人际关系的变化”的古老的中国文化。主任认为:中国文化向来是兼容并蓄的,中国人用智慧将佛教、马列思想等等加以改造、吸收、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在主任看来,中国对自己文化的保留与对西方文化的“扬弃”的智慧需要他们西方人学习。

互相羡慕,愤愤不平自身所处的环境,这是中西学者的共性。造成中西方隔膜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双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或者认为这种别人眼中的“优点”是理所当然,根本不值一提的,而对于自身的不足却是用放大R放大渲染,惊天动地,恨不得要将之割裂舍去,殊不知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人创造的文化呢?有得必有失,对待中西文化,不能一刀切地定义正反两面,而应当辩证地看待。

四、结语

就像活动变人形的“脚”一样,环境改变人的命运。王蒙通过《活动变人形》中倪吾诚的个体生活悲剧,传达出要通过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来达到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反思中西方文化各自的利弊,让人的“头、身、脚”更加协调的愿景。他在小说结尾“赦免”了被判精神死刑的倪吾诚,表达了他对社会变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祈盼。

参考文献:

[1]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