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职教学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06-13 02:52:50

序论:在您撰写中职教学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职教学管理论文

第1篇

1.教育管理体系不完善,监控体系不健全。传统中职教育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层面和系部层面都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以负责管理具体教学工作的全面协调与组织。缺乏专门而系统的教育管理机构,在教育管理的协调性方面比较薄弱。传统中职教育管理监控体系过于强调结果控制,忽略了过程控制的重要性。中职院校和企业、教师与师傅之间的高度合作与互动的综合信息反馈体制需要加强完善。中职院校要构建并不断完善以企业为核心的教育管理监控体系。

2.职业教育总体上缺乏特色。生源规模小、素质差。我国职业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与社会、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这样的职业教育环境里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中职教育则是少数文化知识水平低下的学生及其家长的万般无奈的选择。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职教育的生源规模和生源素质。招生难。难招生,成为各职业学校不争的现实。

3.专业建设存在盲目性和重复性,就业质量不高。有的学校不顾实际条件,盲目上新专业、热点专业。盲目建设,或投入巨大,学校背负极大的财政包袱,或投人不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二是在一个区域大家都上相同的专业,势必形成重复建设。势必有的学校生源不足,从而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三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现在热大家竞相上马,三年后可能就冷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极短,技能训练时间少,技术等级证书含金量不足。

4.教育管理机制灵活性不强,教学评价体制不合理。传统中职教育管理机制无法有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无法有效根据实际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校企互动型人事制度需要尽快构建起来,不然将会加大中职教育管理难度,无法有效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中职院校学习评价主要以传统局面考试为主,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节,忽略了中职生核心能力实践能力的考评。这样的评价体制非常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

5.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不够。理论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实践上专业内涵建设脱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性不清晰,高职教育没能建立在中职教育基础上,实现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层次的衔接。高职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终结性教育,更谈不上对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等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研究,已不适应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践上专业内涵建设脱节。在课程设置上,内容没有对应关系。政策上中高职招生受制约。

二、中职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培训。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完善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根据实际需要,构建集授权、监管和协调为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

2.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大致概括为:A:文化基础课是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B:专业理论课是学习专业理论,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作好准备;二是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提高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三是培养职业素质。C:技能训练课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它在教学活动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形式,也是教师对学生传授技术进行技能训练的基本形式,技能训练课应突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系统性与衔接性相结合,实用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特点。

3.构建教学管理系统,强化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管理系统从组织领导上实行三级管理,分层把关。一级是由校长决策,教导处执行的校级指挥系统。具体制定学年、学期和专项性的教学规划,组织部署教学常规和实验实习等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指导、协调、检查和考核教学和教研工作。二级是教研组长或专业组长负责的中层管理系统。负责落实学校的教学规划,具体制定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计划,进行教学研究,推广教学经验,传播教学信息。三级是由备课组长负责的基层管理系统,安排落实学校和教研组或专业组的教学计划,进行集体备课,解决本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中的问题,具体落实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管理方面:一是严格执行教学指导计划。教导处根据国家的教学计划174和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科学地编制课表。严格按照大纲进行教学。二是制定好教学实施性计划。教导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实施性计划,它既有常规性的工作安排,又有突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具体措施。学科教研组必须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性工作计划。提出各单元或章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落实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4.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强化技能训练。教师要注重备课,设计教学;认真上课,组织教学;加强辅导,延续教学;重视作业,补充教学;注重考查,检查教学。学生要注重预习,了解知识;认真听课,理解知识;搞好复习,巩固知识;加强练习,运用知识;系统总结,掌握知识;注重实习,形成技能。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组织、指导和督促他们完成教学各环节的任务,并达到最佳状态,收到最好效果,进而使教学的各环节形成有机序列,获得教学活动的整体优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技能训练方面,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教育学生树立“有一技之长是立身社会的资本”的意识。其次是要全面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目标制定新的大纲要求,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训课时。第三是实习教学课堂化。实习过程必须体现讲解、演示、练习、讲评四个环节。第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评选出“技能训练标兵生”和“技术能手”进行表彰奖励。毕业时进行技能鉴定,颁发等级证。第五是建立规范的实习实训档案。

第2篇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国人修身经世之本,其价值永恒不朽,历久而弥新,是学校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开发和利用文化经典,用经典来对中职学生的青春进行熏染和陶冶,对提升在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每次周末返校、早读、课前两分钟,我都要求学生按时诵读《弟子规》《论语》等文化经典,每天要求学生识记一句名言警句,饱览古今经典、理解内容的深邃含义,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从“学而知”到“知而行”,逐步达到“行而知”的道德教育途径。

二、重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陶冶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陶冶。

1.环境熏陶。

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了国旗、张贴有关学习、理想、人生的名言警句,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环境,从正面引导学生,给学生豁达、明朗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正能量的环境里保持积极健康的最佳心理状态。

2.艺术熏陶。

现在是手机充斥的食指时代,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我通过流行励志网络歌曲、励志优秀阅读作品,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染教育。我还让学生接触正面的网络信息。此外,我还利用节日办学生书画作品展。这样,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不断精华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

三、重情感,增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驱力

传统美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因而特别强调情感的教育作用。我在实施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注意构建全方位、全身心、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努力做到知、情、意、行一体化的统一。

1.培养学生尊重教师、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

孩子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教导。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心愿。现在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懒惰任性。中职学生,他们的这些特点更为突出,如顶撞父母,在父母面前撒谎,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这些都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给其讲道理、摆事实。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传统故事则成为优秀的案例。我还通过公益广告的启发,也让学生设计自己与父母的漫画,让学生从中感悟父母恩情,要尊师重教,启迪净化心灵。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氛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尤为重要。因此我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一旦有什么问题请全班同学建言献策,让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从而利用各种班级活动,使学生“互帮、互助、互让、互勉”。这样就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中播撒下爱的种子,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健康成长。

3.激励班级成员自立自强,使自立自强成为生活习惯。

第3篇

1.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主要由教务管理部门和教学督导部门负责,虽然在教学管理方面各有侧重,但都要通过对教学的教务安排与管理和对教学工作的督导与评价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这些部门首先必须为保证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质量检查标准,做到考核有指标、分析有根据。其次,要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时掌握各教学部门对教学计划的制定、修订及执行情况。再次,要经常与其他教学科室沟通联系,形成教学质量管理网络,扩大教学质量管理信息源,增加信息量。最后,要建立质量管理档案,把各种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教籍材料、学籍材料等,进行搜集、整理、储存,为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有备可查、有据可考、有根可寻、有题可研的教学管理材料。

2.全面发挥教学部门的教与管双重功能,实现教与管的有机结合

教学部门的功能与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组织实施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教学质量管理的作用。要全面发挥教学部门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必须发挥三个教学群体的作用。一是要发挥教学部门负责人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业务管理与指导作用,确实把教学质量管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既要指导教学工作,又要对教学工作进行质量管理;既要布置教学任务,又要检查教学工作完成的质量如何。二是要发挥学科教研室(组)负责人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骨干作用。首先,从学科教研室(组)教师的知识结构上看,它一般由同类学科或邻近学科的教师组成,具有成员的学科知识类型趋同的特点,而教研室(组)负责人作为学科带头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处于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线。其次,从教研室(组)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层次上看,它不仅是实施教学工作的最基层组织,而且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最基层机构,处于教学与管理的最前沿,其在教学质量管理中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状况,抓教学质量管理不注意发挥教研室(组)的基础作用,就会使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落空。最后,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直接作用。教师既是教学工作的第一实施者,同时也应该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实施者。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教与管第一实施者的地位,是由其本职工作的最前卫性决定的,可以说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如果没有第一线教师的直接参与,将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质量。所以,学校要向教师经常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教育,实施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坚决纠正教学质量管理与己无关的观点,树立全员教学质量管理观念,形成抓教学质量管理从本人做起、从本学科着手、从本堂课开始,把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真正落到每位教师身上,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3.从教学环节抓起,使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化

教学过程,如果从教学环节上考虑,是教与学的同步教学环节的密切配合过程。从教师教的过程看,一般有备课、讲课、辅导三个基本环节;从学生学的方面看,一般有预习、听课、复习三个基本环节。教师的教的各个环节与学生的学的各个环节要相互对位、了解。因此,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去组织教学过程,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同步运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备课环节与学生的预习环节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听课中才能带着问题学习,而不会因课前不预习而导致头脑一片空白,教师的讲授也不会因课前不了解学生而出现无的放矢,基本做到课堂讲授能首先把握学生在预习中存留的难点和疑点,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使讲课与听课做到有机配合。把教师的辅导环节和学生的复习环节结合起来,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所以教学质量管理不仅要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还要检查教师的备课环节和辅导答疑环节,同时还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观察和了解来掌握教学质量情况。只有将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化,才能避免管理上出现漏洞,才能及时发现教学质量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化

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规矩就是规章制度,无规章则无管理,无管理则无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对稳定教学秩序、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教的方面,从教学全过程入手,要逐步建立教学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学听评课制度、教师业务综合考核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等;在学的方面,从学生学的全过程开始,逐步建立一系列的学习考核评价制度等。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依制管理,科学评价,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5.实施科学的质量分析方法,保证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性

教学质量评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做到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公正,必须采取科学的质量分析方法。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多以教学管理者的直观和经验为标准,以定性为主。对教师教学质量状况的评价,也只能用“好”“较好”“一般”“较差”等定性评价的评语来表示。由于没有较为科学的数量指标,再加上主观随意性、片面性、局限性较强,因此所得出的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公正,可信度不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将对教学质量的分析从传统的单一的定性分析过渡到较为科学的定量分析和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基本做法是,首先设计出教学质量评价的量比表,规定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又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都拟出区别度的标准。根据各个项目在教学中的地位赋予权重,同时对不同的参评人员在综合评价中给出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从而构成多层次的权重矩阵。各方面各层次的参评人员按要求认真填表后,就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评判矩阵,并以此建立起数学模型进行复核,就可以得出定量评价数据,再对定量评价数据赋予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出定量综合评价的结果。由于定量综合评价的标准综合性强,而且参评人员面广也具有综合性。所以定量综合评价得出的数据基本上是准确的,评价结果所反映的状况较为接近客观实际。定量综合评价方法,基本上体现了教学质量评价所要求的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是教学质量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6.学生具有教学质量反映功能,必须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合力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同样教学质量管理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工作。不应当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教学管理的对象,而应该同时把学生看成是参与教学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组织机构上,要发挥学生会的学习部、班委会学习委员、各学科的课代表等在参与教学管理上的积极作用。在观念上要经常向学生进行教学质量方面的教育活动,使之有深刻的认识。在参与形式上,要经常召开有学生参加的教学质量管理座谈会,或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掌握教学质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之中,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人人遵守学习纪律,努力完成作业,高度重视学习质量,逐步克服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无兴趣,纪律上缺乏约束力、散漫放任等影响教学质量的惰性因素。

二、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演示实验;培养能力;重要性

物理是中职校电工电子、机械、汽修、焊接等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只有打好物理基础,才能顺利学好其他相关专业课。物理也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物理实验的形式一般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两种。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大多重视分组实验而忽视演示实验,有的甚至采取“以讲代做”的方式,大大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有感性、直观的认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因此,物理教学应重视演示实验。不同的实验应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①定向观察法,即明确观察对象、内容及发生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②发现观察法,即让学生自己发现现象,寻找规律,探究原因。③预见观察法,即让学生设想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再在实验中进行观察,予以验证。这样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物理图景,建立感性认识,再经过分析概括、思维加工,形成物理概念或规律。所以,加强演示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5篇

(一)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在这个现行的教育发展环境中,中职教育相比于其他的教育模式来说,其在社会中的口碑远不及其他的模式的教育。更多的人对中职教育缺乏了解,简单的将中职教育定性为不好的、“低端”的教育,信不过的教育;同时认为中职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认为中职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不及其他“正规”学校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偏见。同时这样的偏见还波及到中职的教师。社会普遍认为中职的教师教学能力不强,教学的积极性差,难以胜任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使命。此外,除了师生之外的确也有其客观原因加大的教学管理的难度。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第一,教学管理理念滞后;第二,管理层次多,造成管理的混乱。

(二)学生文化素质偏低

事实上,中职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在学校中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的学生,或者一些社会中的青年。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自制力差,缺乏学习热情。同时还可能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带入中职,如何缺乏及时合理的引导将是整个中职学习中的重大隐患。因此,这些对于中职的正常教学工作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此外,相比于其他学校的学生,中职的学生缺乏自学能力,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低,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生个性发展不足,心理问题严重

中职教学与其他教育不同,中职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技术型是中职教育的显著特色。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职学校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平衡发展,尤其是职业规划和其他必要的社会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会因为自己上中职而自责,或者受到社会其他方面的压力,自己感觉迷茫却不知所措,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路。长期以往积累下去,势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加之,此时如果缺乏家长或者教师的及时疏导,没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那么,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导致中职教育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关心

在中职教育中,很多教师会将中职的学生与高职的学生一视同仁,认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造成教育管理者在学生管理上的松懈:放任学生自由,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缺乏和学生的沟通,造成学生与管理者的生疏,不愿意靠近管理者。此时学生的问题管理者难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更别说及时的进行疏导,从而造成问题的恶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育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够完善

中职教育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管理意识薄弱,同时对学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偏见,因为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其固有的,没有积极引导意愿和主动性。甚至有些管理者对于中职学生存在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更多的中职教师是市场化的驱动下进行教育,是为了混口饭吃,认为自己的付出要对得起自己的薪水,从而导致了管理的漏洞。

(三)教育管理的方法不规范

教育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这样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一门艺术,正确的教育方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尊重和保护。然而,在现在的中职教育中,很多教师面对学生发生的问题,仅仅只是停留于问题的表面而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完全采用惩罚和训斥的方法。这样不但得不到教育的效果,更可能会受到相反的效果,不仅对问题于事无补,还会使学生更加的反感。对教师的教育不以为意或者对教师产生厌恶之情,使教学管理雪上加霜。

三、促进教育管理改进的方法探讨

(一)转变教育方式,创新使用关爱教育模式

在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都是一块可供雕琢的璞玉,中职学校的学生也是这样的。作为中职的教师,学生的管理者,采取何种的驾驭管理模式深刻的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中职教师应该摒弃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偏见,和一些认为中职学生是难以雕琢的朽木作斗争,抛弃对中职学生完全放任的管理模式,积极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改变。平时积极的和学生沟通,及时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成为学生的朋友,获取学生的信任。同时,在平时沟通和了解的基础上,客观的评价学生,采取客观的评价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和生活建议。当然,在日常的学习和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的掺入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消除学生的迷茫和不安。

(二)充分培养和调动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渴望能够表现自己。所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中能够适时的摆脱一些限制和干扰自己的因素,促进自我发展,从而促进自己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以后走向社会树立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第6篇

1.1引导作用

任何事情都会对人产生引导作用,正能量同样也会。中职学生大多生活随意,自理能力差,不会洗衣服、叠被褥,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乱扔乱放、宿舍教室卫生差。我们从入学军训开始,就不断用正能量引导他们。在军训教官的指导和监督下,学生们学会了站军姿、踢正步、整理内务,宿舍里被子怎么叠,毛巾怎么摆、牙膏牙刷怎么放,项项有规定,件件有标准,做到了统一规范,不留死角。在这种正能量的引导中,学生以前在校园里乱跑乱闹、勾肩搭背、你喊我叫的现象不见了,站如松、行如风,见到师长主动敬礼打招呼的风气逐渐形成,学生宿舍也彻底改变了以往脏乱差、被子不叠、垃圾满地的现象。

1.2激励作用

许多中职学生是在中考落榜后迫不得已才进入中职学校的,再加上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和歧视,致使学生心理严重不平衡,不少学生自爆自弃,意志消沉,情感冷淡,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活动。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正面积极地认识自己和面对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如绘画比赛、卡拉OK大赛、球类比赛、演讲比赛、舞蹈大赛等,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了自我,找到了自信。学校还经常请社会名人和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作报告,介绍他们的奋斗过程和成功经验,让学生受到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的激励,逐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1.3感染作用

我校的育人口号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其中环境育人指的是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比任何教育形式都好。为了保持学校良好的卫生状况,我们上到校长,下到普通老师职工都会主动捡拾地上的垃圾;为了抵制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我们的女老师放下爱美之心,上班不穿“超短、超亮”;为了养成学生守时的好习惯,老师和学生一样,如果迟到会受到处罚。也正是因为这些做法,每年新生入学不久,班里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穿奇装异服的少了,染发、烫发的少了,戴耳环、项链的少了,经常迟到旷课的少了。

2运用正能量教育管理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2.1学校方面

在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学校起着总负责的作用。因此,激发学生的正能量,首先要从学校的角度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第一,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正能量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规范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学校领导要统一思想,切实把激发学生正能量作为一项重点工程长期紧抓下去;另一方面,学校要切实愿意为激发学生正能量投资人力、财力和物力,确保学生的正能量建设工程得到有效的建设和发展。第二,学校要完善管理制度,为激发学生的正能量保驾护航。对此,学校要建立奖励机制,激励那些具有正面形象、做正面工作的人和事,同时注意发挥这类人和事的榜样作用。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宣传制度、开展正能量建设活动等,切实为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做好铺垫。第三,积极培育具有正能量的校园文化。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现象,学校要善于研究,了解学生的文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全校范围内倡导积极的、主流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从自身的发展历史,或者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或事迹为出发点,凝聚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整个校园中形成一种人人争做正能量传递者的氛围。

2.2教师方面

第7篇

1.1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职业道德通常就是指人们在进行和职业相关活动中必须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它是在职业活动中对人们提出的特殊形式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从事本职工作时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以及职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中也开设了适应当今时展的一些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其自身所产生的作用并不是非常的明显,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并不是非常的清晰,所以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适当的培训。

1.2教学手段落后,教师教学效率不高素质教育是教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同时它也是职业教育在发展中的一个终极目标。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所采用的教材以及给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改进,但是在师资和设备上都无法很好的保证其质量和水平,其无法很好的和现代的先进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另外,很多学生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同时教师的实际能力也不是很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接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社会职业环境等综合性的原因,很多职业院校将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哦培养上,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通常都被学校忽视,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体现出的是非常被动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也不是非常的明显。

1.4专业设置不完善,办学特色性不大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中职学校取得了卓越成就,其毕业生在各岗位竞争力强,但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中职学校满足于以往取得的教育教学成就,缺乏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感,未能全面考虑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重复专业过多,没有形成自身真正的特色专业。

2提高职业院校教学的途径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兴趣是促使一个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在实际的学习中就可以激发自身学习的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求,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实践当中的。

2.2注重教师素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是要建设出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也是这一过程中不能忽视的环节,它不仅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对学校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实现学习的同时也进行操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应用,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效果。其次是在室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而中等职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和技能。

2.3加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学生的教学目标,而此目标的设定,不仅是要符合学生情况,也要符合老师的教学要求,这样不仅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符合学生自身状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的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实习活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奋斗。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可通过讲座、报告会等方式,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生活体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2.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很多中职学校由于资金缺乏,经费仅够维持日常教学,无法购置更高级的实践教学设备,所以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更无法让学生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很多专业由于学校的购买力有限,学生只能看教师进行演示操作,很少能真正接触到设备。所以,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多向各个实习基地输送自己学校的毕业生,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就能通过实习实践,完善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中职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置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的模拟培训材料,做仿真操作。目前,已有很多中职学校建立了仿真实验室,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工作实践,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5制定符合社会形势的办学方针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学方针是一个影响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一个学校究竟何去何从,向何种方向发展,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找到理想工作,都是中职学校应首先解决和关注的问题,否则在当代市场机制下,中职学校很难生存和发展。但是,很多中职学校在办学宗旨和方向上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中职学校满足于过去的成就,未能进行改革创新,使学校在管理和发展上严重滞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深化改革,对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根据国家发展需要,随时调整办学方针,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和国家发展的办学宗旨和方针,使学生更有社会竞争力。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