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归来去兮范文

时间:2022-03-04 12:22:32

序论:在您撰写归来去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第1篇

有鸟在涅槃

从一缕不知名的微风里

我嗅到异常的甜香

那束阳光温柔而灿烂

一双眸子照亮我

所有的黑夜

比阳光灿烂的星光

点缀我枯寂的生活

弥漫成主流

约定在云朵的漂移下

看年轻的心如何一点点斑驳

并且与古筝的轻响

和吉他 交辉成

奇异的乐章

心与心之间

连络一种神奇的呼唤

靠近`靠近

雁在鸣叫

流星向地球撞来

所有的万物

都在同时进行典礼

那只鸟已振翅

从火中腾飞

金乌正蹒跚地向着西边

鸟的影子在飞翔

带着浓烈的火的气息

留给原生一片

灰烬

心走了

留给心的又是什么呢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如也似的清风

从心的原野上掠过

由泪凝成的露

晶莹地在灰烬上熠熠生辉

不经意离开的歌飘渺

穿云破雾而来

一丝游魂悠悠荡着

寻找曾经的真实

宇际无星

皆成陨石

在时空中磨掉所有的记忆

那只鸟

飞过我的天空时

如风般

带去一切

双手托着星光缀成的珠冠

披上黑夜的纱衣

在流水的绸缎上

我的等待

是否会

化成永久的悲哀

用一个梦编织一张网

期望网住虚幻

时空辗转

辗转着留不住的缠绵

用夸父的热情

一生一世追随

来了又去 去了又来

温热

挽浓归期

留住脉脉余晖

留住刹那盛开 你的笑颜

第2篇

2011年4月3日晚,伴随着萦绕在苏富比拍卖行上空的一声声锤响,“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比利时人盖伊?尤伦斯男爵的105件藏品以总价4.27亿港币的天价成交。其中,不仅张晓刚的《生生息息之爱》以7605万港币的成交价格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单品成交的天价纪录,共105件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成长历程的美术馆级作品的无一流拍,也书写了中国当代艺术成交的传奇。

一次拍卖百余件中国当代艺术殿堂级的作品,被解读为尤伦斯离开中国的先兆。更早一些,有关尤伦斯即将退出中国的消息也已甚嚣尘上,发酵两月有余。种种迹象均表明,大师离去的传闻正极大地搅扰着中国当代艺术的神经。

来――风雨卅年的艺术之旅

尤伦斯男爵出身于比利时的贵族家庭,其父让?尤伦斯是一位足迹遍布全球的外交官,其母热衷于考古和收藏。受家庭的影响,尤伦斯从小就对各国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中国艺术产生兴趣更是深受父亲的熏陶。

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的尤伦斯,早在中国当代艺术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还不被认知的30年前就已经广泛收藏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张晓刚等一众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他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将近2000件,其中80%为当代艺术作品,是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数量最多、最重要的国外藏家,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能有今天在拍卖价格和成交总额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尤伦斯堪称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最早,尤伦斯的收藏兴趣并不在当代艺术范畴,走向中国当代艺术的视野,更是相对晚近的事情。从尤伦斯自己的叙述分析,其收藏兴趣从古玩向当代艺术的转变大概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尤伦斯曾与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罗斯科(Rothko)的一张售价15万法郎的油画失之交臂,至今回忆起来都后悔不迭。那时,因为尤伦斯刚刚操持家业,所以不得不在强烈的收藏欲望和资金实力之间必须取得平衡,甚至一度还索性停止购藏艺术品。

尤伦斯的亚洲文物记忆被彻底激活,还要等到十年以后。当他第一次到新加坡出差时才又开始购买藏品。“跟我父亲的情况一样,周末实在漫长,只好与古董商人周旋来度过日子”。尤伦斯回忆。

初来乍到的尤伦斯,当然也交过不少学费。当他把那批藏品带回比利时向一个画廊老板GiseleGroes展示时,被告知很多是假货,令其备感尴尬。也是在GiseleGroes等行家的指导下,尤伦斯收藏与鉴定方面的知识与日俱增,后来又在大师级的专家――巴黎的克里斯汀?戴迪(ChristianDeydier)和伦敦的吉瑟普?埃斯肯纳茨等最知名的东方古董商的帮助和熏陶下,让尤伦斯从一个门外汉逐渐走向门内,得以一窥中国艺术的奥妙。

如果说亚洲之行开启了尤伦斯的文物记忆的话,那么1987年的首次北京之行则成就了尤伦斯与中国当代艺术长达20多年的一场姻缘。商人身份的尤伦斯在中国,一般是周一至周五谈生意,周末就和那些后来被证明非常有创造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一起。彼时,中国当代艺术从业者的窘境令他惊讶不已,因为在当时即使是很著名的画家也屈居在小小的画室中工作,甚至浴室都是共用的。

或者正是那时,尤伦斯发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潜力,在刚刚起步之时便涉足其中,可以说对于他自己和中国艺术,都是幸运的。

尽管生活窘迫,“但他们从集体主义中解放出来以后的创作非常有活力,我买的第一件中国当代人的作品是艾轩画的小孩,当时他只在二十五瓦特的灯泡下作画。”尤伦斯评价当时的中国艺术家。

在尤伦斯的收藏生涯中,友好的画廊主、批评家、学者和艺术家让他获益良多。比如,在美国经营画廊的吴尔鹿曾经给他很大影响,带他进入到中国绘画的世界,“当我首次见到他时,他自己住的小公寓中挤满几百件作品,我真担心万一它们塌下来。”尤伦斯回忆。

除了早期购买的艾轩与王广义的作品外,尤伦斯也开始从拍卖会中购藏一些精美的古代绘画,那时候收藏者更关注中国瓷器,而对绘画有兴趣的人非常少。通过吴尔鹿的介绍,他也认识了一些画家朋友,对欧洲人来说,收藏古典绘画的难度更高,因为需要对中国文化修养、书法、哲学和艺术史有充分认识。

尤伦斯在总结自己三十年的收藏经验时曾说过,收藏家在热爱艺术与虚心学习、广结朋友是密不可分的。

二十年前的1991年,尤伦斯又在香港结识了经营画廊的张颂仁,在一个大车房里看到了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于是从当时一时兴起地买了几张方力钧与刘炜的作品,进而在此后不断购藏中国前卫艺术作品。

2000年的时候,尤伦斯决定退出家族生意的管理,和夫人Myriam一起把更多精力用在艺术品收藏上。事实上,他拥有的近两千件中国文物艺术品中,将近80%属于当代艺术范畴,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

这时,尤伦斯也逐渐意识到北京正在成为国际性的艺术中心,因此想要把自己多年藏品运回中国安放,2005年在华裔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费大为的帮助下,他发现了798艺术区,立刻被这里和谐而原始的建筑群吸引,进而从最初找仓库的想法变成打造一个展示自己收藏的多功能艺术空间的庞大计划。这就是中国艺术爱好者所熟知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诞生的缘起。

2007年,尤伦斯在北京798艺术区创立了UCCA尤伦斯艺术中心,它成为了798最具标志性的艺术机构,也是北京甚至全国最活跃的当代艺术场馆。

去――榜样离开的行业巨震

比苏富比春拍更显刺激意味的是,尤伦斯还委托内地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在今年春拍中再拍卖36件至40件个人赝品,并表示随后会进一步出售手中剩余的1000多件中国当代艺术品。

尤伦斯抛售艺术品,如同巴菲特抛售股票一样,引起的反响无异行业的巨震。伴随着新闻的热炒,种种猜测亦众说纷纭。但很少有人直接获悉尤伦斯夫妇本人的结论,市场零星的传闻,仍解答不了尤氏去向不定、原因成谜的困局。

1000余件堪称殿堂级藏品的抛售,让这场轩然大波看似合情合理。浸当代艺术领域者普遍担心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会否因此而急转直下?尤伦斯的离去是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彻底诀别还是阶段性的辗转?之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范域,离开的尤伦斯,显然已经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代表的是一条中国当代艺术成长的光辉之路。

公众说得最多的,是尤伦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失去兴趣,转而关注收藏成本更低的印度当代艺术。至于原因,媒体获悉的内容,大都源于不愿具名人士,其原因也五花八门,有说有伦斯为规避巨额的遗产税,有人说获利走人,也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出现泡沫,尤氏选择落袋为安。

来自媒体转述的尤伦斯抛售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其它原因,也有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子女对收藏并不十分感兴趣,所以他并不计划把自己的藏品留给后代。

不管原因究竟为何,顶着“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名号的尤伦斯,其一举一动,都能引起极大关注。一下子抛售十分之一的藏品,无怪乎业内人士读出这么多的弦外之音。

尤伦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已经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标杆。一个行业内人士曾经反问“有谁听到过(除了尤伦斯)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其它名字?”

的确,比他懂的,没他收得多;比他收得多的,没有他的含金量高;比他含金量高,还没有。正因如此,这样一位艺术收藏者离去的新闻,才会如此掀动人们的神经。

归――行业与人的可能遐想

以近5亿的天价卖掉十分之一的中国当代艺术品藏品后,尤伦斯仍是无人可比的收藏大户。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他的藏品的价值含量。中国当代艺术“F4”(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钧四位中国当代艺术大家)的作品,在市场上均炙手可热,动辄数千万的拍卖成交价格。而尤伦斯是他们最初的买家之一,也是对他们艺术价值认知最早的国外收藏家。

在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深耕十年,可以说尤伦斯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品发展最快的十年。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成立当代艺术中心,在一片废墟上和众多艺术爱好者共同营构了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辉煌。这是什么精神?当然,艺术收藏者的来来去去皆属正常,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外的爱好者,更不好将他的离开上升至道德层面。

尽管某些迹象已经显示尤伦斯的确可能离去,但从中国当代艺术艰难历程走过的中国人也在寻找尤伦斯没有彻底离开的蛛丝马迹。包括媒体、艺术工作者在内的人群,也在从尤伦斯的只言片语中揣测他的未来动向。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尤伦斯曾含蓄地表示,尽管将逐步分批出售手中的藏品,但对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家的喜爱,以及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倾情,都不会改变。

UCCA公关总监李沐颐也对公众对尤伦斯的某些误读进行解释。她称“转向印度艺术品收藏”是尤伦斯接受采访时的原话,但这次采访是没有经过预约的私人谈话,尤伦斯先生很可能是一时兴起聊起了这个,而记者有所侧重地摘取一些观点。对于国外媒体报道的“尤伦斯将为UCCA找到新的合伙人接手”的传闻,李沐颐解读称,此举并非是彻底把UCCA交给别人,而是要寻找中国本土的机构合作而已。

另一方面,尤伦斯的离开也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一次客观的自我反思良机。国内一家媒体在得知尤伦斯即将撤离中国之后,曾用这样一段理性的话来回应熙攘噪杂的舆论:“人们应该从对尤伦斯是否撤离以及‘当代’行情涨跌的争论中升华出来,以更博大的胸怀来思考如何推动中国艺术走向未来。这是放在政府决策者、美术组织、艺术院校、画廊、美术馆、大众传媒、艺术家、收藏家和经纪人面前的问题。无论尤伦斯撤还是不撤,都感谢他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中国艺术的未来,更应该由中国人自己去开拓。”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势头向好,中国艺术家与藏者的信心也与日俱增。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年拍卖总额已超越英国,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在这个利好的节点上审视尤伦斯的抛售,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尤伦斯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影响非常,但已经不足以打击藏家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信心。

第3篇

莲花路站、锦江乐园站、上海南站……汽车、地铁、火车都在向同一个目标奔去,归心似箭,一种到家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沪闵”两字更是直观地提示你,上海到了,家就快到了!

沪闵路顾名思义就是上海到闵行的路。这是一条有近九十年历史的老马路了。它目前北起漕河泾,向西南行经莘庄,直至闵行黄浦江畔,全长约四十多公里。沪闵路是在1920年左右兴筑的沪闵南柘长途汽车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拓宽,直至1990年代中期,又从漕宝路至莘庄段建造高架桥,并与虹梅路立交等主要结点连接,交通更为畅快和繁忙,沪闵路也就成为上海西南面的一条交通要道。

说到沪闵路自然要说到闵行镇。自清代以来,闵行镇就是上海地区粮棉集散地之一。沪闵路通车后,闵行镇更是店铺林立,市面繁荣。1950年以后,闵行地区以其优越地理条件和较完备的商业设施,在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等一大批中型企业陆续由市区迁来,闵行发电厂、自来水厂等一批骨干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后,又成为上海市第一个工业卫星城。

不过在当时一般市民的心目中,闵行仍是一个遥远的上海边缘小城镇,从徐家汇乘车必须在沪闵路上足足行驶一小时才能到达。许多工作在闵行的上海人,大都只能选择在周末回家。但是毕竟有了沪闵路,闵行镇的产品才能源源不断地进进出出,沪闵路其实是一条承载了许多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马路。

1990年代以后,上海县与原闵行区合并成为新区,经济商业更是飞速发展。而沪闵路在几十年的风云变幻中虽然路形没改,却几经拓宽翻修,建造高架路、立交桥,部分路段升级换代成“国道”,再加上两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建筑设施,也可谓天翻地覆、气贯长虹了。

当你从漕溪路向南沿沪闵路散步时,高架桥像巨龙一样盘旋在头上。桂林路的南端,便是上海铁路南站。主站屋的外表为巨大圆形钢结构,新颖别致,气势磅礴。南来北往的火车可从主体建筑的架空部分穿行而过,有“车轮滚滚,与时俱进”之意。南站已经成为上海中心城市的南大门,也是联系长江、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交通枢纽。

第4篇

尽管拳坛内外早已在谈论后刘易斯时代,但2月5日BBC电台传出刘易斯退役的消息之后,人们都还是被它所震动了,总觉得这位当今世界的拳台巨无霸是否退役得早了一些。尤其是对正处青黄不接的重量级拳坛而言,刘易斯的退役可以说雪上加霜。但对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拳王而言,退役可能是他做出的最好的选择。毕竟,以他38岁的高龄,在充满了对抗与血腥的拳台厮杀,已经不再是一种快乐,而成为一种负担。能够以这样一种超脱的方式离开拳台,既无损于他的一世英名,也给后来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功成身退是东方人的特立独行,对于与东方文明截然不同的西方文明而言,似乎战斗才是永恒的主题。基于这样的文化影响,刘易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更是颇具超凡脱俗的意义。刘易斯从来就没有设想过要永远独霸拳台,他早在击败泰森之后就萌生退意,此后关于他何时退出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只是在他的一次次胜利之后,人们都觉得退出似乎还是一个十分遥远的话题,总觉得刘易斯在当今的职业拳台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尤其是面对那些不成器的“后起之秀”们,刘易斯的实力也是勿庸置疑的。可以说,随着刘易斯年龄的增长,实力有所下降已是必然,但有实力击败刘易斯的人还是寥寥可数。即令是面对这样的拳坛大势,刘易斯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退出,无疑,这更值得我们尊敬。

刘易斯就这样离开了拳台,离开了那个曾给他带来了无限荣光的拳台。但他的身后却留下了一个个难以逾越的辉煌。刘易斯击败了当今所有的成名拳手,称雄一时的里迪克・ 鲍、不可一世的泰森、老而弥坚的霍利菲尔德、曾经爆冷击败过他的拉曼、重量级的未来维塔利・克里钦科,这些当今拳坛的霸主人物都曾经被他所击败。一路走来,刘易斯已经是重量级拳坛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在创造一个又一个拳台辉煌的同时,刘易斯还为拳迷们奉献了一场场经典的拳坛对决。在他与泰森大战之前,曾经有人击败过泰森,但还从未有人能像他那样将曾经独霸天下的泰森打得如此狼狈,刘易斯做到了,他将这位昔日的拳坛霸主戏弄于股掌之间,将这位拳王打得不知所措,一时间成了拳台的笑柄。刘易斯还在与霍利菲尔德的三番对决中将霍拳王打得王气全消,如果不是由于那位爱国的女裁判从中作梗,刘易斯甚至用不着与老霍大战三个回合。当然,在刘易斯辉煌的背后,也曾有过许多的挫折与失败,尤其是在他与拉曼一战中,由于轻敌和准备得不够充分,竟然被拉曼击倒拳台,拉曼成了拳台的新贵,而刘易斯则不得不饮下自酿的苦酒。但失败也恰恰印证了刘易斯的不凡之处,他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选择了复仇。终于,刘易斯在拳台用拳头为自己找回了尊严,将那位侥幸得胜的拉曼打回了原形,从而再次登上了拳王宝座。可以说,正是在一次次的胜利与失败之间,刘易斯为自己赢得了一个个拳王称号,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之路。

当今的职业拳坛处在美国人的掌控之下,刘易斯作为一个英国人,虽然与美国人同根同种,但也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之处,在由美国人一手操控的新闻媒体当中,刘易斯的实力经常被有意的低估,即使是他已成为拳坛霸主之后,他也依然经常受到种种指责。刘易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巨大成功尤为不易,这也体现了他的超人之处。

刘易斯别离了拳台,他给拳迷们留下的还有他的绅士风度。在莽汉充斥拳台的大势下,刘易斯大概是唯一一个没有什么负面消息的拳手。无论胜负,他都能坦然对之;无论何时,他总是温文尔雅。刘易斯给这个充斥着暴力与血腥的拳台增加了一些清新之风。惟其如此,刘易斯更值得我们尊重和留恋。他的离去,无疑是重量级拳坛和拳迷们心中永远的痛。

归去来兮,刘易斯在他的辉煌将尽之时,将自己的拳路历程戛然而止,为拳迷们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但他的这个理智的决定无疑也为那些汲汲于功名者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考。

第5篇

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隐士之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被人传颂至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也被人吟咏了千百年。

但是,我读《归去来兮辞》时分明感觉到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伤。仔细一想,这也是难以避免的,自古文人又有哪一个不想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业呢?子曰:“天下人道则见,无道则隐。”或许在那个乱世,陶渊明也别无选择,只能做长沮、桀溺,在自己宅前的五棵柳树下吟诗喝酒、举杯邀月,幻想着美好的世外桃源。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古来文人的悲剧大都是相似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过于高洁,也会被世人厌恶,最后落个“世人皆欲杀”的下场。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开始了儒道合流的过程。生于那个时代的陶渊明取道家的避世胜过自然,如果取自然而胜避世,那对于陶渊明来说应是另外一番光景。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或是老子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做人不可太直,有时曲线迂回反而能成大事,李东阳的依违蒙诟、徐阶的曲意事严嵩都是可援之例。有时与俗世和光同尘,反而能够让自身散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与凡间的污泥浊物相比,犹如“腐草之萤光比天空之皓月”。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透露出对追名逐利的厌倦,想着“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的洒脱不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有抛弃一切、回归自然的偶然冲动,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有人将归隐作为终南捷径,又有几人真有陶渊明的风情?至少,我们应该庆幸的是,陶渊明没有被统治者重用,从骨子里讲他还只是个文人罢了,恰如后人评汤显祖所说:“牡丹(《牡丹亭》)一出,西厢(《西厢记》)失色。此后传唱天下百余年,堪与之媲美者,唯有孔尚任之《桃花扇》。为官不济,为文不朽,是以无憾……”

“为官不济,为文不朽,是以无憾”恰是对陶渊明的最佳概括。无论如何,陶渊明过着“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生活时,就应该已经有了觉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宁愿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也不改变他归隐田园的心志,其拳拳赤子之心今可犹见。

文章紧扣《归去来兮辞》的主旨,重在对陶渊明人格的思考(陶渊明拥有回归田园的乐趣,但其内心也有怀才不遇的愤慨),辩证地分析了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后人的启示。语言古朴典雅,引经据典,娓娓道来。

第6篇

2、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3、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5、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6、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第7篇

1、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2、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