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会计法规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02 14:41:22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法规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会计法规论文

第1篇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我国会计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关于会计管理工作的相关的法律法规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虽然在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财税法等法律,但是相关的这些法律制度规定的并没有完全覆盖到会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法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比较欠缺。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常常出现法律的空白区域,使得会计管理的工作无章可循。除此以外,一些法律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法律制度比较落后,造成实操性不强也是当前会计管理工作的一大问题。

(二)会计制度不完善在实际的会计管理操作中,会计工作涉及到企业单位、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各个不同的种类,由于各个单位的性质不同,在会计具体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建设情况也各不相同。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很多企业都是只有一个名义上的会计,做着记账汇总等工作,并没有实际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管理办法,财务管理的体系很不健全。由于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会计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管理,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挥资本的作用,能够促进企业的成长。在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着会计管理工作过于松散,报销账单过于随意,花费不具体等事项,这些也极大的影响着单位的运营和发展。

(三)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当前,虽然在我国已经很重视会计的教育,很多高等院校都设置了会计专业,很多单位的会计也都是经受过专门的高等教育的。要想成为一名职业会计,首先需要通过资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和水平,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依然有待提高。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因此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很强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只有如此,才能处理各项复杂的财务状况,才能胜任会计工作。但是在现实中,一些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只是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或者并没有通过考试,就从事与此相关的各项工作,对于一些专业的财务报表,有些人并不是十分精通,甚至只是了解,这种专业不精通的现象在会计从业人员中大量存在。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是会计管理专业化、科学化的一大障碍,需要进一步改进。

(四)会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在我国一些规模不大的单位中,会计管理工作基础工作十分薄弱。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会计管理的基础办公条件较差。很多公司并没有专门的财务室,会计都是在公共空间办公,这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大的不便和不安全;二是会计管理人员配备不全,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是两人以上,而现在一些单位,为了节省开支,经常是一个人身兼数职,既是会计,又是出纳,这就使得会计具体工作缺少相应的监督,很容易造成工作中错误的发生。三是相关的管理比较松散,财务管理是一项精细化的管理,但是现在的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规章并不完善,给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常会有一些不确定性的情况让会计人员很难处理。

(五)核算工作重视不够会计管理工作是一个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关键一环,只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为单位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但是现在,很多管理者对会计管理的重要作用意识不强,忽视财务管理的作用,认为会计工作就是记账,并没有意识到会计报表能够反映出一个单位的问题和状况,能够引导一个单位的未来发展。这种意识不强就导致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核算工作,在具体的执行中,常常被草草应付。核算主体界限不明,核算方法简单等问题长期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工作的发展,也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六)现代管理手段运用不足21世纪,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很多办公系统都依靠信息手段。会计工作中也运用到了一些现代的管理手段,但是在一些中小企业单位仍然依靠原始的会计核算方法,存在着现代管理手段运用不足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年长的会计师,在会计知识和技能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更新,这种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指导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依据,会计工作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使会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一是更新落后的法律,把不适应时展和现实要求的部分进行改善,能够使相关法律法规更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二是建立健全法律空白区域,对一些法律法规的空白区域要进行建设,确保会计管理工作没有漏洞。三是理顺交叉区域。对一些法律规定有重复或者交叉的部分,要进行理顺,使得法律法规没有冲突,不会矛盾。在实际的执行中,避免自相矛盾的局面发生。

(二)加强单位内部各项制度的建设制度是一个单位顺利发展的依据,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单位内部各项制度的建设。在会计工作中,要实行两人制,出纳和会计必须分开。对于账目,必须要有多人签字。对于一些费用的支出,实行严格的领导负责制,要有多人签字才能入账,确保会计管理工作严格、细致。通过完善制度,确保会计管理工作不出差错,不出纰漏。

(三)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度会计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基础工作。一是要提高对会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只要意识提升了,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账目管理制度等,从意识上加强对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强对会计办公环境的改善,必须设立专门的财务室,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通过提高认识、健全制度、改善硬件设施等,打牢会计工作的基础。

(四)加强会计核算业务完善的预决算制度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对于会计工作的顺利有效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加强会计的核算业务,积极推行预算管理,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在年初,编制预算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把每一个项目都细化,同时要加强决算的核算,对决算工作进行考评和分析,通过细化每一笔资金的使用用途来加强整个会计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会计的内部控制,严格各项费用支出。

(五)加强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培训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会计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对会计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会计管理工作能否做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只有会计从业人员各方面的素质提升了,会计工作才有人才保障。因此,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一是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在会计工作中,不做假账,坏账,本着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三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人文素质水平。

(六)重视现代管理手段会计工作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计算量很大,如果只是靠人工核算,很容易发生错误和纰漏,现代管理手段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尽量减少和避免错误的发生,对于会计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推动工作。因此,在会计管理实际中,要重视对现代管理手段的有效运用。运用一些办公系统,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现代化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尤其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从业人员,要重视他们对新技能的使用和掌握。通过推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办公手段,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和科学化。

三、结论

第2篇

摘要: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职业规范。新的《会计法》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会计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这对于规范会计行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法》突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宗旨,现就会计行为规范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会计会计行为会计行为规范

新的《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作了具体规定;同时对假账作出特别规定。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依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使会计核算规范化。

所谓会计行为,就是会计行为主体在会计目标的驱动下,对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条件制约所作出有目的的会计反应活动。就一个企业来说,生成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会计行为的制约因素有很多。它与会计行为主体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制约会计行为的内在因素,是指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各种条件在质量上的综合。概括起来,主要有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等。新《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就是要求我们应重视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培训,督促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处理会计事项,不做假账、不畏权势,以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

制约会计行为的外在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讲,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等,将制约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活动行为,从而影响会计行为。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限定了会计人员的行为范围,会计主体的行为不可能超出会计法律之外。市场环境,也限制着企业经济战略行为,从而影响着长期和短期会计行为。从微观上讲,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战略方案,以及对内部机构的管理行为等,对会计主体的行为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内,会计行为的方向和规范化程度受制于企业行为的方向和规范化程度。从实际情况看,很多违法行为是在企业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下进行的,如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虚增利润骗取贷款,隐瞒利润逃避交税,转移国有资产,账外设账,虚列数据来掩盖其贪污受贿的罪行等,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因此,新《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这就抓住了矛盾的关键,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规范会计行为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主体,有利于会计行为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很显然,要保证会计行为的良性运行,就得有一系列行为规范为基础。从会计系统的目标和会计行为的主体出发,会计行为规范着重以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为主,以此在强大的外部监督体系下发挥行为主体的能动作用,达到优化会计行为的目的。

会计行为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我们国家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它通过对会计人员的权利、方法、责任、义务的规定,以确认、维护和发展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秩序。会计行为法律规范概括性强,是会计行为主体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模式,可据以判断衡量会计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是符合规范还是不符合规范,只有通过会计立法,才能使会计职能得以有效发挥,使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会计行为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为调整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要求的会计人员和会计组织遵循的行为规范。它具有强烈的职业性和社会性,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下的会计行为,必须达到合情、合理、合法的效果。行为的合理化体现为会计行为在追求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目标的同时,力求保持与社会效益目标的一致,会计行为规范必须在会计法制的前提下,而各单位在追求本单位经济利益目标的同时,也应力求保持与社会利益目标的一致,遵纪守法。

总之,只有自觉维护会计法规的尊严,正视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单位负责人才能严格自律,遵守会计法,维护会计法;加强会计人员法制教育,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只有如此,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经济法规汇编[Z]北京:中国财政济济出版社,2005.

第3篇

科学理论的产生和突破往往是从研究方法开始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产生科学理论的先导。会计界不少有识之士锲而不舍地探求会计研究的科学方法,希图通过会计研究方法的改变,来重塑会计理论的社会形象,对中国会计问题作出比较深刻的解释。然而,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会计研究方法缺乏统一的认识,很不利于会计学的发展。本文提倡一种具有辩证和综合特征的规范一实践方法,希望对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研究方法有所益处。

一、会计研究方法上的争论

会计研究方法是指会计人员探讨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手段、方式、程序和措施的总称。多年来,会计界对于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争论一直未停止过。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的支持者们认为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只注重细枝末节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人们已经熟知的既定事实,因而对整个会计理论并无贡献。近来,还有学者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假设、客观性、数学变量间的简单线性化及其经济理论基础(理论、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提出了质疑。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支持者们则认为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不科学,忽视对已有会计理论的检验,因而其形成的整个会计理论框架仍摆脱不了“空中楼阁”的尴尬。

显然,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于两种不同会计研究方

法的局限性。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于:①忽略了对作为演绎逻辑推理起点的假设或前提的判别和检验;②忽视了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不重视会计主体的行为因素,仅将会计环境中的不同利益集团简化为一个总体来看待;③分析得到的结果往往由于缺乏经验支持而仅代表了“闭门造车”式的个人观点和论断。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①力图用有限的事实和现象去证明普遍命题,因而其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只具有偶然性;②强调模型化和定量化,而忽视了某些自认为是次要的因素,结果导致研究对象过于简化和研究的系统性偏差;③在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完全排除价值判断,不尽合理;④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和规范会计研究方法相比往往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

会计研究人员当然要注意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但是过多地指责两者的局限性,而不能达成共识,对会计理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具有辩证和综合特征的规范一实践会计研究方法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规范一实践方法及其研究程序

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的过程中,需要在研究方法上寻找突破口。这种突破应该使新的研究方法同时兼容传统与当代西方会计研究方法所具有的优点,避免片面性,合理地将适用于各个层次和范围的具体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是,规范一实践方法就孕育而生了。

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模式是,会计研究的主体根据已确会计知识,对实践和理论发展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解答问题的假说。这一假说具有可检验性,可以转换成能够度量和进行统计分析的变量关系。通过对假说的实践检验、修正,逐渐使假说演进成为人们认可的会计理论。这种方法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发现性认识方法;二是实践认识方法。

发现性认识方法就是通过问题的发现从而确立研究目标和方向。发现性认识方法具有探索的目的,所以其本质不仅是形式逻辑的推理模式,而且是发散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拘泥于原来的概念框架和理论规范,而是采取开放的、活跃的思维形式,所以发现性认识方法主要依靠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在坚持现实检验的基础上突出了人的能动的认识活动,强调了认识活动所遵循的思维规律,并且具有在不同的认识阶段转换认识方法和探索手段的内在结构调节机能。版权所有

实践认识方法,旨在对原有理论及其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具有试探性和或然性的假设进行检验。从整个会计研究过程来说,构成这部分的研究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在对理论和假说的检验上最值得重视的就是如何实施检验和评价。在怎样将理论变得可供实践检验这一问题上,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个理论接受检验的观念转换环节,这种转换不仅将会计理论同人们的社会需求、经济利益联系起来,而且将会计理论同人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并使之成为能够指导或支配这些实践活动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观念。

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的具体研究程序为;①根据自身已有会计实务和知识,判断自身研究能力;②设定目的,确立课题;③建立概念和理论框架,提出假说;④思维模拟检验;⑤社会实践检验(设计方案、收集数据资料、数据分析、数据检验、评价假说);⑤假说向理论转化,演绎出规范理论。其全过程可表示为如下模式:

三、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不是规范与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简单结合

有些会计人员对规范一实践研究方法存在误解,将其当作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简单结合,其实不然。

第4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原因对策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承办业务的过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者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或出于故意未按专业标准出具合格报告,致使审计报告使用者遭受损失,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按照应该承担责任的内容不同,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可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三种责任可以同时追究,也可以单独追究。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高度信任和高度期望值是导致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社会因素,近几年来,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越来越关注,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度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同时由于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导致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许多不合理要求,各方报表使用者和利益集团希望注册会计师能查m被审单位报表中存在的所有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事实上这是混淆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区别,一旦审计报告结论与被审单位实际情况不符.投资者或债权人遭受了损失,他们总是希望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而不管是谁的错误。另一方面由于受审计时间,审计方法及成本的制约,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所有的错误.舞弊及违法行为是不可能的。

(二)经济因素

近年来,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的加剧.一些事务所为了提高业务量、争夺客户、追求经济效益,在选择被审计单位时丧失了应有的慎重,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评价它的品格,弄清委托的真正目的。少数注册会计师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不顾职业道德,迎合委托方的无理要求,对被审计单位报表中的虚假错弊听之任之,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或与被审计单位串通造假。同时由于我国的审计费用比国际同行低,一些政府部门都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最低收费标准,为了生存和发展注册会计师不得不降低审计成本.也就不可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审计某一个项目,审计质量可想而知。

(三)环境因素

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运行的不规范性是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环境因素。从公司内部环境来看,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国有法人股缺位,股权过度集中,董事会、监事会由大股东操纵,或由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十分严重,从而给公司管理当作盈利管理,粉饰报表、操纵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公司内部控制的缺失造成公司内部控制的松散和低效,高级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特别是对会计政策随意选择和变更,公司由一人或少数几人把持或垄断财务决策,内部审计人员缺少独立性和号业训练,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只具象征意义。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迁就上市公司,默许上市公司造假,几乎成了一种“理性选择”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行为必然受到市场其他参与者的影响,没有好的执业环境,注册会计师很难独善其身。

(四)法律因素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造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法律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的不断改变,在对会计信息的不同认识而产生的法律冲突中,有关民事纠纷的问题最多。可是,这方面的规定恰恰是最不完善、也是最为缺乏的。

三、避免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对策

(一)补充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中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

注册会计师行业出于行业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需要.不应坐等立法及司法机构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而应积极主动地设法解决不同法律之间的矛盾问题。财政部也应当就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积极与有关司法部门进行协调,以保护注册会计行业的合法权益。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最为密切相关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由于该法颁布时间较早,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对民事责任的规定相对薄弱,缺少关键的过错和因果关系要件;与随后颁布的其他法律法规中的相关部分失调;对法律责任的界定模糊等.故该法目前在有关方面的推动下正在进行修订。补充完善《注册会计师法》等有关法规,在相关法律中增加保护注册会计师权益的条款,在法律责任对象、责任范围和责任程度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从而保证注册会计师免受无谓诉讼的干扰。

(二)确定《独立审计准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地位

《独立审计准则》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制定,由财政部颁布实施,因此它属于行政法规范畴,应当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的权威性专业标准,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执行《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审计(验资)业务时,必须遵照执行。然而,在现实司法实践中,《独立审计准则》被许多法官视为纯粹的行业标准,不足以成为注册会计师的辩护依据。《独立审计准则》是判断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是否存在过失的唯一技术依据,特别是其中的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公允性、合理保证等概念的阐述.对于保护注册会计师。合理确定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至关重要。在此情况下,基于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利益,必须提升《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使它成为重要的司法依据.否则它根本不能起到保护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三)倡导建立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从1998年开始,会计师事务所开始脱钩改制,并于1999年底全部完成。据统计.脱钩改制后大部分的事务所采用了有限责任制形式,少部分事务所采用了合伙制形式。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赢得主动,稳定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往往忽略或放弃了独立审计准则。因此,注册会计师协会应适应当前注册会计师内忧外患的环境和国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要求,加快制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组织细则和运作程序,积极引导和推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伙制改制,以强化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对于信用风险的

认识,树立注册会计师“诚实守信”的公众形象。

(四)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财务信息的披露标准

现在无论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还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均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机。从表面上看这场危机是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引起的.而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薄弱。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提高财务信息的披露标准是规范证券市场的根本所在,也是致使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根本所在。如果不从根本处着手改善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薄弱环节,而一味地加大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让注册会计师承担与其职业或与其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不相称的风险,会大大挫伤整个行业的信心,也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5篇

1.1温室养殖阶段

采用全封闭、半地下、蒸汽加温、自动控温式温室恒温养殖,每个温室东西长50m,南北跨度12m,脊高3m。共有20个池子。

1.1.1温室池建造

每个水泥池面积25m2(5m×5m),高80cm,底为倒圆锥形,锥高8~10cm,中间留排水口,底及四壁光滑。新池建好后要用清水浸泡几次才能使用。

1.1.2稚龟放养

6月份稚龟出壳且脐带自然完全消失后才可放养,池内放养稚龟100只/m2(每只约5g)。当天池内注水至池四边约10cm处,便于稚龟因刚下水不适应而有地方躲避,同时池内用土霉素消毒。稚龟底板娇嫩,长时间在水泥地面爬行容易造成出血发炎,因而第2天应将水位加深至池四边水深2~3cm处。

1.1.3饲养管理

1)水温调控。建蓄水保温池,当水源温度低于29℃时开始加温,保持温室内气温33~34℃,水温31~32℃不变。高温期间不加温,当温室内气温超过35℃时,要打开通风口和换气扇,加强空气对流,调整温室内气温,维持温室内气温在33~34℃。2)饵料管理。稚龟入池后第2天开始投喂,饵料为稚龟全价颗粒饲料。开始投饵时量要少,逐步驯化稚龟吃全价颗粒饲料,待吃食正常后,每天分三次定时在池一边投喂,投饵量以投饵后15~20分钟吃完为标准,日饵量为龟体重3%~5%。根据龟大小调整饲料粒径,逐步从“0号料”调整到“4号料”。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8%~42%。温室内湿度大,饲料开袋后要尽快投喂,防止饲料变质。3)水质管理。由于温室养殖密度大,水温高,龟摄食能力强,排泄物多,残饵和粪便经发酵产生有害气体,水质容易恶化,要坚持每天排污一次,减轻龟粪便对龟的毒害;水位随龟的生长逐渐加深,最后至40cm深;视水质情况,20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新水温度要与原池水温基本相当,每次进新水后用碘制剂等消毒剂水体消毒一次;除投饵时间外,其余时间保持空气泵向水中充气增氧,有利于驱除水体中有害气体,氧化分解部分有机物,降解氨氮、亚硝酸盐,使水体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状态,减少换水次数;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严防氨氮、亚硝酸盐超标。4)分池:当稚龟长到150g左右幼龟时开始分池,分池后放养幼龟60只/m2,幼龟大小要分开,每池幼龟的规格要基本相同。

1.1.4病害防治

由于温室养殖龟密度高,容易发生龟病,必须高度重视龟病的预防工作,做到防重于治。温室养殖过程中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定期用板蓝根、大黄、地榆、五倍子、大青叶、苦参、黄芩或板蓝根、野等中药配伍煎汁拌饵投喂,预防真菌、细菌疾病、病毒性病害。中草药用量为饲料干重的2%。饵料中定期添加VC、免疫多糖,以增强龟苗免疫能力。每20天使用碘制剂对水体消毒一次,每10~15天使用EM菌调节水质一次。分池时轻拿轻放,避免龟呛水、受伤等,以减少幼龟发病几率。乌龟温室池内出现的主要疾病为皮肤溃烂病,表现为四肢、颈部、尾部等皮肤糜烂或溃烂,伤口肿胀,严重时,组织坏死,形成溃疡,有时爪脱落,四肢骨骼外露。原因是温室养殖密度高,龟相互咬伤后感染形成。治疗方法:发现病龟后,立即隔离,用碘制剂浸泡消毒后干养到痊愈。注意干养期间每天要给病龟喝水。

1.2天然生态养殖

1.2.1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环境安静,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面积0.27~0.33hm2,建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四周砖砌水泥墙防逃,高1m,墙顶成内“T”型,墙壁光滑,墙角弧形。池埂宽2m,供龟陆地休息和晒背,埂上方搭建部分遮阳网,防止盛夏时草龟被暴晒伤害。池内边坡1∶2,池深1.5~1.8m,水深1~1.2m,淤泥深不超过20cm。池建好后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生态环境设置:清明前,1hm2水面投放活螺蛳4.5t,不但可以为后期乌龟提供鲜活饵料,同时又能调节水质;4月份池内部分浅滩处播种苦草子,5月份池内部分浅滩处栽插轮叶黑藻,净化水质;池四周沿岸水边设置1m宽水葫芦带,供龟平时躲避和纳凉。池内水草覆盖率20%~30%为宜。

1.2.2龟种放养

6月底,当外池内水温达29℃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放养在温室饲养一年,一般规格在350g左右的幼龟,1.5万只/hm2。雄龟生长更加缓慢,放养时,雌雄比例控制在8:2。入池前幼龟用高锰酸钾清洗消毒,剔除受伤、体弱幼龟,让幼龟自行爬入池内。另外早春亩套养鲢鱅冬片鱼种1500尾/hm2,鲫鱼鱼种3000尾/hm2,利于清除残饵和粪便,调控水质。

1.2.3饲养管理

1)投饵:池四周沿水线处用石棉瓦设置若干半浸水式投饵台,饵料选用龟全价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38%~40%)和新鲜野杂鱼,坚持“四定”投饵原则,每天傍晚投喂,视天气、水质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以第2天早晨无剩余为标准,日饵量为龟体重4%~7%。由于龟胆小,摄食受惊后往往不敢再回来进食,因而投饵后要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人员进出,让龟自由摄食。2)水质管理。以水质清新、溶氧丰富为中心做好水质管理工作。保持水深1.0~1.2m,透明度40cm。根据水质情况,20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1/3。每15天用生石灰150~225kg/hm2全池泼洒1次,调节水质,维持池水pH值在7.5~8.5之间,注意泼洒生石灰水时不要泼洒到水葫芦和水草密集区,避免热生石灰水烫死水草。勤捞残草,防止残草腐烂败坏水质。选择晴好天气,每15天左右全池泼洒光合细菌1次,调节和改善水质,降解氨氮、亚硝酸盐。3)防逃、防偷。池内转角和接口处要建成圆形,预防乌龟“叠罗汉”式翻越逃跑;进出水口、池边坡不容许有孔洞缝隙存在,防止草龟顺势打洞逃跑。乌龟行动较缓慢,受惊后会缩头不动,易于被捕捉,因此要制定好值班、养狗等防盗管理措施。

1.2.4病害防治

乌龟室外养殖密度低,生态环境好,只要维护好池塘良性生态环境,注意水质调控,草龟一般不易发病。常见疾病为龟壳上寄生纤毛虫、累枝虫等,龟体消瘦。防治方法为增加换水次数,防止水质老化;硫酸铜或硫酸锌全池泼洒,杀灭纤毛虫等寄生虫。另外草龟行动迟缓,防御敌害能力弱,天然养殖主要敌害为老鼠,预防措施是在池防逃墙外安装鼠夹,杀灭老鼠。

1.3起捕销售

10月底气温、水温下降,乌龟摄食量开始降低,可根据市场行情选择上市,或待第2年3~4月干塘。

2结果与分析

2.1温室养殖结果

2012年安徽蓝田特种龟鳖养殖有限公司于9号温室20个池子放养5g/只左右稚龟50000只,2013年6月27日出池乌龟41256只,成活率82.51%,规格350g/只。

2.2成龟起捕

0.33hm2天然池塘放养5000只龟种,10月24日起捕成龟4728只,平均规格550g,成活率94.56%。

2.3经济效益

成龟销售2600.4kg,价格110元/kg,收入286044元。苗种、饲料、温室、及人员工资等生产成本125000元,实现利润161044元,平均483132元hm2。

3讨论

第6篇

摘要: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职业规范。新的《会计法》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会计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这对于规范会计行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法》突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宗旨,现就会计行为规范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会计会计行为会计行为规范

新的《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作了具体规定;同时对假账作出特别规定。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依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使会计核算规范化。

所谓会计行为,就是会计行为主体在会计目标的驱动下,对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条件制约所作出有目的的会计反应活动。就一个企业来说,生成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会计行为的制约因素有很多。它与会计行为主体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制约会计行为的内在因素,是指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各种条件在质量上的综合。概括起来,主要有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等。新《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就是要求我们应重视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培训,督促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处理会计事项,不做假账、不畏权势,以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

制约会计行为的外在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讲,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等,将制约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活动行为,从而影响会计行为。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限定了会计人员的行为范围,会计主体的行为不可能超出会计法律之外。市场环境,也限制着企业经济战略行为,从而影响着长期和短期会计行为。从微观上讲,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战略方案,以及对内部机构的管理行为等,对会计主体的行为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内,会计行为的方向和规范化程度受制于企业行为的方向和规范化程度。从实际情况看,很多违法行为是在企业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下进行的,如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虚增利润骗取贷款,隐瞒利润逃避交税,转移国有资产,账外设账,虚列数据来掩盖其贪污受贿的罪行等,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因此,新《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这就抓住了矛盾的关键,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规范会计行为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主体,有利于会计行为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很显然,要保证会计行为的良性运行,就得有一系列行为规范为基础。从会计系统的目标和会计行为的主体出发,会计行为规范着重以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为主,以此在强大的外部监督体系下发挥行为主体的能动作用,达到优化会计行为的目的。

会计行为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我们国家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它通过对会计人员的权利、方法、责任、义务的规定,以确认、维护和发展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秩序。会计行为法律规范概括性强,是会计行为主体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模式,可据以判断衡量会计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是符合规范还是不符合规范,只有通过会计立法,才能使会计职能得以有效发挥,使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会计行为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为调整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要求的会计人员和会计组织遵循的行为规范。它具有强烈的职业性和社会性,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下的会计行为,必须达到合情、合理、合法的效果。行为的合理化体现为会计行为在追求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目标的同时,力求保持与社会效益目标的一致,会计行为规范必须在会计法制的前提下,而各单位在追求本单位经济利益目标的同时,也应力求保持与社会利益目标的一致,遵纪守法。

总之,只有自觉维护会计法规的尊严,正视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单位负责人才能严格自律,遵守会计法,维护会计法;加强会计人员法制教育,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只有如此,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经济法规汇编[Z]北京:中国财政济济出版社,2005.

第7篇

(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应注重软件中的法规应用

我们要强化会计法规的应用,对于一些政策性强的项目核算要在软件中增加鉴别功能,同时要加强稽查、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并且要强化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从而进一步推动会计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完善。

1.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方面的控制

这是运用会计法规建立的能防止、检测、更正错误和处置舞弊行为的控制措施。运行控制是针对某个具体应用子系统的控制,依子系统或应用项目和具体数据处理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在批量数据输入时,其主要控制方法包括审核输入前后的数据、编号顺序检验、逻辑关系检查、数据界限检查、关键字核对以及错误更正等。在联机实时处理系统中,输入控制除了采取上述方法外,还包括设立参照文件和后批量控制等。处理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数据传递的合法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主要是对业务处理程序、方法进行控制,包括软件控制和硬件控制。软件控制是审查软件对数据的计算等处理是否正确,是应用控制的关键。主要的控制方法有程序审核、数据有效性测试、数据完整性测试、短点技术控制和设置处理上机日志等。

2.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安全方面的控制

这需要采取有强有力的控制制度和控制措施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系统的安全控制主要包括系统的接触控制、后备控制和环境安全控制等内容。

3.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方面的控制

为了保证信息处理的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就要求单位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这包括各种电算化硬件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各种操作指令、还有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案等。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减少错误的发生。要想取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就必须通过制定完备详尽的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并切实有效地起到警示、指导作用。

4.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方面的控制

第一、要加强组织管理控制,明确分工,履行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实行职权分离。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差错或者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更有效地进行控制。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等。第二、依照会计法规,严格执行“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原则。可以杜绝单独一人从事和隐瞒违规行为。同时,可以实行职责岗位轮换制和内部审计制度。

(二)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工作的根本依据是《会计法》和法规及规范,但是高职院校会计软件缺乏统一性,使用的软件各种各样,水平程度也是参差不齐。这样会导致各院校相互间的数据可比性失真。加之,近年来我市高职院校的全国技能大赛、市级技能大赛、央财项目、国培项目、培训包项目、科研课题、助学贷款等等,使得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日趋复杂和细化,而且这里很多细化项目都要满足与财政、教委等相关部门的对接核算。因此,高职院校急需一款融入法规制度控制的、更适用于高职院校会计核算的会计软件。

(三)高职院校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第一、在准会计人员教育培养方面应及时把握人才需求动向,根据时代需求进行教学,培养将来的新型复合型会计人才。第二、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人员的再教育。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财务软件也向网络化和管理型的方向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人员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和管理知识是必须的。

(四)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

数据由专人管理,查看数据要有授权控制。同时,要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身份识别、予授权、信息存储加密、防火墙技术、防毒等措施,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从而加强安全性和保密性。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第一订立内部操作制度,数据备份和机器使用规范。禁止不相关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第二设置操作权限限制,采用数据保密,访问控制;

二、我市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发展前景的思考

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加之,国家不断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和升级。可见,我市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将可能出现如下发展趋势:

(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向“会计管理全面化”发展

会计电算化今后的发展趋势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核算系统,它与审计电算化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会计管理全面化。

(二)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运用新的管理手段进一步组织实施已有的管理办法;规范统一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统一规范应从三方面入手:即制度、流程、人员,可以先从我市为试点总结经验后进一步推广。

(三)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成本核算走向通用化

现在我市高职院校虽然依托的行业背景不同,规模和开设专业也有差别,但是无论教学机构是何种类型和规模,高职院校都有其在会计核算上的共性。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结账以及生成报表等方面都相差无几,业务流程也相对比较稳定。这就为我们设计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成本核算模块通用化提供了前提条件。要将教学成本核算软件做到通用化,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成本核算业务处理上的规范化。因此,制定规范统一的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规范并应用到教学成本核算软件上是关键。

(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迈进

建立并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网络化、完整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将是会计电算化长期的努力的目标和趋势。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管理现代化。同时这个阶段的系统也必然是网络化的。可以做到学费缴费实时查询、专项费用、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在线查询等等。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