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20:02:58
序论:在您撰写二氧化碳年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 排放 现状 对策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2006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近几年来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2012年全年排放量达到8106.43百万吨。中国曾承诺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于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实施减排任务同时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影响因素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来源
化石能源的消耗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其中第二产业1978年至2015年的平均比重达到45%,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占到总能源消耗量的80%以上,由此推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在第二产业内部,不同细分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差异,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占到40.1%、24.2%、7.3%、6.7%和6%。
农业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例较低,而且农业生态系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能够减少因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中国大规模的砍伐树林、毁坏良田、破坏湿地等活动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吸碳能力大幅度下降。
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2000年至2012年,中国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5389百万吨增长至16572百万吨,具体来看,200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在前五的省市区分别为辽宁、广东、河北、山东和山西,到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在前五的则分别为山东、江苏、广东、河北和内蒙古,虽然排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排在前五位的省市占比加总基本保持在35%左右,这说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集中度基本保持不变。2000年至2012年中国全国的二氧化碳平均年增长幅度达到为9.81%,其中,海南、宁夏、内蒙古、陕西、青海、山东、广西、新疆、福建、云南、江苏、湖南、浙江和河南大于全国的二氧化碳平均增长速度,因此,这些地区的减排任务严峻。海南、宁夏两地的增长速度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基数小,但若不引起重视,这两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其他地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2012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位居第五,若仍然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势必会成为中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地区。
从地区来看,2000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2633百万吨、1757百万吨和999百万吨,比重分别为48.87%、32.60%和18.53%;2012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7733百万吨、5340百万吨和3500百万吨,比重分别为46.66%、32.22%和21.12%。2000年至2012年,虽然三大地区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度排序依然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但是东部的贡献度明显下降,中部基本保持不变,而西部的贡献度明显上升。东部、中部、西部和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平均增速为9.39%、9.71%、11.01%、9.81%,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
三、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析
人口、经济增长、技术水平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人口增长会通过两种方式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一是人口数量的增加会使得对能源的消费增加,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二是人口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其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间接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影响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有促进作用,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在经济增长初期,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即扩要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量来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量增加。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发生改变,过去高污染的工业经济开始转向清洁的技术型、服务型经济,结构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另外,经济增长带来的技术进步也进一步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总结来说,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初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当经济发展达到一个临界点后,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开始减少,这就是库兹涅茨曲线。
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三大主要途径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实现节能产品的生产和应用,这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增加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第三,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改变,从以能源为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过渡到以资本为要素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
四、结语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依然严峻,西部地区是未来二氧化碳减排应该着重注意的区域。在实行二氧化碳减排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人口、经济增长以及技术水平对其的影响作用,将他们纳入一个统一的工作框架,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此实现在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玉军,陆D.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基于对CO_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
[2]李国志. 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3/15-0086-02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曾在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该包括基本学习技能(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其中,信息素养中包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等方面,信息素养的重点为信息内容、信息传播和信息分析,也包含信息检索以及评价这些方面。人们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人们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分析方法、熟练的信息技术、准确的鉴别和推理进行发展。信息素养就是一种信息能力的表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以借信息技术之术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科知识可以弱化,而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迅速、准确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去解决问题,特别是需要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以及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工具,注重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它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在“春风细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的信息素养悄然成长。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去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和沟通,掌握学生思想动向。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实施呢?下面以“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加工”为例来具体进行描述。
苏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对“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加工”一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了解信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掌握图表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明确图表与产生该图表的工作表数据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让学生体验表格中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发现并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其变化规律。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教者把本节课与低碳生活的内容结合起来,整节课以碳排量为主线,通过分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让学生学会制作图表并能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图表适用的场合,让图表成为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和表达数据的有效工具,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温室气体的危害;树立学生保护地球、低碳减排的观念,学生通过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温室效应”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创设情境。视频中指出温室气体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研究其危害,共同分析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
过程一:引导学生关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查看2012年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和地区。
文字:
[ 2012年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99.6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6.6吨;美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56.96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17.2吨;欧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39.16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7.3吨;印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24.92亿吨,人均碳排放量为1.8吨。]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图表能更有效地反映数据之间的直观比较,更容易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以此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三种常见图表。)
过程二:创建图表,任务驱动。打开“2001-2008年中国碳排放量”工作薄,在“碳排量”表中制作反映“2001-2008年中国碳排放量”变化趋势的图表,图表类型自选(可参照教学视频操作)。
(设计意图: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合适的图表,教学中学生一般会选择柱形图或折线图,要求学生理解选择该图表类型原因并共同分析制作折线图,掌握制作方法,进行信息分析。从图表中可以分析出2001-2008年中国的碳排量持续增长,2001-2003年增长速度较快,2004-2006年增长缓慢,2007-2008年增长速度又有所提高。引导学生准确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信息的本质及变化规律。)
过程三:绿色行动, 低碳生活。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也会排放二氧化碳吗?通过视频《你的碳排放量有多少?》算一算自己的碳排放量。如图示例“碳足迹计算”工作薄,在“碳足迹计算器”工作表中按要求计算出自己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表中的衣、食、住、行、用的碳排放量已经关联到 “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作表中。并选择合适的图表,将“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图表表示出来。可以参考注释部分,填写衣、食、住、行用一年大致的使用量。了解全班学生衣食住行用具体碳排量情况。
关键词植树造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作用;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使植物生长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例如,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m。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20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m3,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0~2.6m的速度上升。
1.1海平面上升
过去的100年中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的热膨胀作用,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而作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其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例如,扬子鳄只能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等地,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
1.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只比现在低1~2℃,造成了挪威50%的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1.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影响22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对22世纪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困扰,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2森林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的作用
针对导致气候变化的两大主要因素,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正在采取2项战略措施:一是直接减排。即通过工业、能源领域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间接减排。即通过以森林为主体的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已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固定下来,以达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目的[1]。在2项战略措施中,直接减排十分重要,必须长期坚持;而通过森林来实现间接减排,成本低、易施行、综合效益大,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重要途径。
2.1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因其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特殊功能,而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着大量的碳,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2]。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t碳,其中1.15万亿t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200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又发表报告指出,森林面积占全球面积的27.6%,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比例为57%。
2.2森林是最经济有效的吸碳器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过程被称为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m3,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t,放出氧气1.62t。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国内专家研究指出,在中国种植1hm2森林,每储存1t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122元人民币,这与非碳汇措施减排每1t碳成本高达数百美元形成了鲜明反差。据专家测算:一个20万kW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约排放87.78万t二氧化碳,可与3.2万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驾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h,1d进行1个来回,1年约排放28032t二氧化碳,可与1000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辆奥迪A4汽车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t,可与0.7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
2.3森林固碳已经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之一
恢复和保护森林作为减排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写入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10年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与林业相关的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以较低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汇,从而缓解气候变化。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在实行森林间接减排。如,日本承诺减排6%,其中3.9%由森林固碳间接减排,2.1%由工业直接减排。围绕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森林间接减排政策的制定,以进一步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3我国传统植树造林的弊端
建国以来,我国营造的大量人工林已成为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并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面积营造单一树种的造林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
人工林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对保护生态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对营造人工林十分重视,目前全国人工林的面积大约有4139万hm2,其中大多数是用材林,防护林只占很少部分。总结我国几十年来营造人工林的作法,有些很明显的特点:人工林主要分布于山区和重要河流的中上游;树种以针叶树为主,全国人工林针叶树占68%、阔叶树占32%,而南方各省针叶树的比例更大,在90%以上,而且集中连片,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树种、品种的人工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南方一些杉木产区县,杉木人工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0%~80%。有些平原地区还存在着单一无性系连片造林的状况。这些人工林采伐后又常常更换同一树种,造成多代连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工林的营造方法显露出不少弊端,目前已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除了病虫害的严重威胁外,单一树种和成片连作造成地力严重衰退,这已在杉木、桉树、柳杉及落叶松人工林中有明显表现。杉木人工林由于土壤肥力下降,2代和3代20年内人工林损失蓄积量30~45m3/hm2。在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地力衰退情况更为严重。天然森林的植被是复杂而多样化的,一个山坡上可以出现多种森林植被类型。任何一片森林都是多树种混交,如贵州梵净山的栲树林,参与构成乔木层的就有182种,整个森林有4个层次构成,维管束植物有407种。这种环境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使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但现在单一树种或少数几个树种的大面积人工林,由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林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森林各种功能与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森林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也大大下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
4科学植树造林的措施
4.1营造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
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特别是领导者的认识,科学地对待植树造林,每个工程都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适地适树,采用多树种营造各种方式的混交林,逐渐恢复自然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3]。因经济建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经济林同样不能搞单一品种,其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
4.2提高造林工程的科技含量
植树造林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程,不能认为造林是简单的挖坑栽树,高标准的造林工程,从前期规划到选种育苗、培育养护,每个环节都要有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做支撑[4]。另外,还应改进人工林的育林方法。目前采用的高强度林地清理、整地等措施既不经济,也不符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要逐渐推广不炼山或整地造林,提倡局部抚育和割草抚育,以减少水土流失。人工林的密度应适当降低,使人工林形成多层结构的森林群落,这样才有利于人工林多种功能的发挥,提高人工林维护地力稳定性的能力。
4.3提倡封山育林
还应充分利用自然力发展森林,保护好现有的次生阔叶林。我国南北方的用材林基地,都存在着许多天然更新能力很强的次生阔叶林,这些次生阔叶林树种组成多,群落结构复杂,生产力高,对保护物种资源有重要价值。要营造这些森林并非易事,但如果采取保护或封山育林措施,营林效果将会很好。
5参考文献
[1]张玲.试谈林业经济发展前景及植树造林相关技术[J].科技信息,2007(11):390.
[2]田书忠.开发闲散荒废土地资源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工程[J].中国林业,2003(10B):32-33.
关键词:碳排放 燃油 船舶 减排
据统计,201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同时也向大气中排放了10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量近1/3,人均碳排量超过欧盟。在被许多国家诟病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为减少碳排放不懈的努力。中国船级社的《内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评估指南》中船舶能效的评估,即是以碳排放量作为批判船舶能效等级的依据。可以预测未来以碳排放为指标的船舶碳排放政策将会出台。如何减少碳排放,提高燃油利用率,正成为航运企业关注的焦点。
内河船舶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内河船舶的主机供油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设置在燃油单元上的三通转换阀将轻重柴油输送到主机中,与大部分海船的供油模式相同。第二种方式是轻柴油不经过燃油单元,直接进入主机的进油总管,只有重柴油经过燃油单元再进入主机系统。第三种方式是船舶仅使用轻柴油,供油系统比较简单,是通过高置油箱,利用重力作用将燃油送入喷油泵。内河船舶中使用第三种方式的最多,因为内河船舶吨位普遍较小,其耗电量和蒸汽消耗量都很少,没有设置锅炉或加热系统,增设锅炉及加热系统不仅增加了设备管理负担而且增加了成本。
碳排放的计算
现代船舶的主柴油机及发电用柴油机所用燃料主要为柴油。为节省开支,船运企业通常使用重柴油作为主机的主要燃料,由于黏度大,在冬天或较寒冷的条件下,会使用锅炉等产生的蒸汽使重油产生足够的流动性。发电机一般使用轻柴油作为燃料。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现在已有船舶使用LNG与柴油混合燃料的动力设备,但船舶上应用较少,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不管是重柴油或是轻柴油,它们的含碳量都是固定的,与氧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其消耗的燃料量成正比关系。所以,要计算碳排放量,只要通过燃油消耗量乘以一个比例系数即可得出,这个比例系数被称作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当然,存在燃油与氧气的不充分燃烧情况,我们暂且不考虑此因素。因此,认为燃料燃烧与燃烧过程无关,仅与燃料中碳的含量有关。根据上述定义,二氧化碳的排放因子可以通过下式表述: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燃料含碳量×氧化率×44/12 (1)
其中燃料碳含量=燃料平均碳含量/燃料的平均发热量。下表为常见燃料碳含量的缺省值。
表1 常见燃料碳含量的缺省值
燃料类型 潜在排碳系数 氧化率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汽油 18.9 98 18.5
柴油 20.2 98 19.8
燃料油 21 98 20.6
计算燃料氧化后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仅介绍一种有代表性的。该计算公式根据上述说明的,基于燃料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因子得出: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料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2)
其中燃料消耗量中的燃料可以是柴油、汽油或其它燃料(如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与燃料含碳量和氧化率有关。
由(1)、(2)两式综合可以得出燃料燃烧时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
二氧化碳排放量=(44×燃油消耗量×燃油含碳量×碳的氧化率)/12
目前船舶上大多使用柴油,即重柴油或是轻柴油,下面只论述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油的含碳量近似认为与市场所售的燃油种类有关。由于船舶到港或驶离码头等情况时,柴油机会变负荷,加上柴油机的老化和燃油黏度的变化,都会使柴油机的喷油泵雾化效果变差,反应到公式中即是碳的氧化率变化。在理论计算中,一般认为燃油中的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即碳的氧化率取1。所以,理论计算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值通常都会比实际测得的值稍大,此类理论计算与实际测得值相比稍大的结果在相关资料中也可以看出。
内河船舶减排优化方案
1、影响碳排放的因素
通过上述讨论,船舶的碳排放只与燃油的消耗量有关。出于节约成本和环保的考虑,内河船舶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要减少船舶的油耗。内河船舶油耗增加的因素主要有:
1.1浅水效应
当船舶在浅水区时,船体受到阻力增加,使船舶能耗增加,在同样航速下比在深水航道要燃烧更多的燃料。设船舶在直流航道深水区受到的阻力为R,船舶在浅水航道受的阻力为RS,则有如下关系:RS=KS・R 。其中KS为船舶阻力换算系数,其表达式为:
式中h为航道水深;T为船舶吃水;V为船舶实际航速。
1.2狭窄航道
船舶行驶在狭窄航道中时,船舶的两弦距岸距离变短,船体与水流之间的摩擦随之增加。另外狭窄航道容易产生拥水现象,进而增加船舶的额外阻力。设船舶在深水航道中受到阻力为R,相同航速下狭窄水道船舶受到的阻力为:RN=KN・R,式中RN为狭窄航道阻力,KN为阻力换算系数。KN表达式为:
式中为船舶方形系数;n为航道过水断面系数(航道过水断面与船舶横向中剖面入水面积之比)。
1.3弯曲航道
当船舶驶过弯曲的航道时,如果偏至航道一侧会产生岸推、岸吸现象,船舶会受到额外的阻力。该附加阻力的大小与船舶在航道中的位置和速度有关,公式为:Rb=Kb・R
式中Rb为船舶在弯曲的航道中受到的阻力;Kb为阻力换算系数(Kb>1,Kb与弯道半径和V2有关);R为船舶在深水航道中受到的阻力。
2、碳排放的减排措施
通过上述,得知船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仅与柴油机的燃烧效率、选用的燃料有关,还与船舶的使用有关,如船舶在狭窄水道、浅水效应、弯道引起船舶阻力增加均会增加船舶的油耗,进而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弯曲航道引起的阻力增加,不仅与船速有关,还与弯道半径有关。船舶在驶过弯道时,除了降低速度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阻力:
2.1顺流过弯
船舶顺流通过弯曲航道时,应使船舶保持在航道的中线位置上,根据弯道的弯势及水流速度,以较低的航速和较小的舵角平缓转向,尽量保持船舶迹线与水流方向一致。
2.2顶流过弯
在船舶顶流过弯道的时候,船舶应靠近凹岸一侧航行,根据水流速度的大小,调整合适的舵角,顺着凹岸侧转弯的弯势连续平滑转向,尽可能的让船首尾的连线与水流方向一致。
总结
关键词植树造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作用;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使植物生长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例如,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 m。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20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m3,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0~2.6 m的速度上升。
1.1 海平面上升
过去的100年中海平面上升了14.4 cm,我国上升了11.5 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的热膨胀作用,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而作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其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例如,扬子鳄只能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等地,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
1.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 ℃,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只比现在低1~2 ℃,造成了挪威50%的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1.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影响22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对22世纪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困扰,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2森林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的作用
针对导致气候变化的两大主要因素,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正在采取2项战略措施:一是直接减排。即通过工业、能源领域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间接减排。即通过以森林为主体的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已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固定下来,以达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目的[1]。在2项战略措施中,直接减排十分重要,必须长期坚持;而通过森林来实现间接减排,成本低、易施行、综合效益大,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重要途径。
2.1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因其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特殊功能,而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着大量的碳,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2]。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t碳,其中1.15万亿t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200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又发表报告指出,森林面积占全球面积的27.6%,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比例为57%。
2.2森林是最经济有效的吸碳器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过程被称为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 m3,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 t,放出氧气1.62 t。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国内专家研究指出,在中国种植1 hm2森林,每储存1 t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122元人民币,这与非碳汇措施减排每1 t碳成本高达数百美元形成了鲜明反差。据专家测算:一个20万kW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约排放87.78万t二氧化碳,可与3.2万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驾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 h,1 d进行1个来回,1年约排放28 032 t二氧化碳,可与1 000 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辆奥迪A4汽车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 t,可与0.7 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
2.3森林固碳已经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之一
恢复和保护森林作为减排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写入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10年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与林业相关的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以较低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汇,从而缓解气候变化。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在实行森林间接减排。如,日本承诺减排6%,其中3.9%由森林固碳间接减排,2.1%由工业直接减排。围绕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森林间接减排政策的制定,以进一步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3我国传统植树造林的弊端
建国以来,我国营造的大量人工林已成为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并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面积营造单一树种的造林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
人工林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对保护生态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对营造人工林十分重视,目前全国人工林的面积大约有4 139万hm2,其中大多数是用材林,防护林只占很少部分。总结我国几十年来营造人工林的作法,有些很明显的特点:人工林主要分布于山区和重要河流的中上游;树种以针叶树为主,全国人工林针叶树占68%、阔叶树占32%,而南方各省针叶树的比例更大,在90%以上,而且集中连片,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树种、品种的人工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南方一些杉木产区县,杉木人工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0%~80%。有些平原地区还存在着单一无性系连片造林的状况。这些人工林采伐后又常常更换同一树种,造成多代连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工林的营造方法显露出不少弊端,目前已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除了病虫害的严重威胁外,单一树种和成片连作造成地力严重衰退,这已在杉木、桉树、柳杉及落叶松人工林中有明显表现。杉木人工林由于土壤肥力下降,2代和3代20年内人工林损失蓄积量30~45 m3/hm2。在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地力衰退情况更为严重。天然森林的植被是复杂而多样化的,一个山坡上可以出现多种森林植被类型。任何一片森林都是多树种混交,如贵州梵净山的栲树林,参与构成乔木层的就有182种,整个森林有4个层次构成,维管束植物有407种。这种环境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使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但现在单一树种或少数几个树种的大面积人工林,由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林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森林各种功能与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森林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也大大下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
4科学植树造林的措施
4.1营造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
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特别是领导者的认识,科学地对待植树造林,每个工程都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适地适树,采用多树种营造各种方式的混交林,逐渐恢复自然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3]。因经济建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经济林同样不能搞单一品种,其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
4.2提高造林工程的科技含量
植树造林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程,不能认为造林是简单的挖坑栽树,高标准的造林工程,从前期规划到选种育苗、培育养护,每个环节都要有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做支撑[4]。另外,还应改进人工林的育林方法。目前采用的高强度林地清理、整地等措施既不经济,也不符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要逐渐推广不炼山或整地造林,提倡局部抚育和割草抚育,以减少水土流失。人工林的密度应适当降低,使人工林形成多层结构的森林群落,这样才有利于人工林多种功能的发挥,提高人工林维护地力稳定性的能力。
4.3提倡封山育林
还应充分利用自然力发展森林,保护好现有的次生阔叶林。我国南北方的用材林基地,都存在着许多天然更新能力很强的次生阔叶林,这些次生阔叶林树种组成多,群落结构复杂,生产力高,对保护物种资源有重要价值。要营造这些森林并非易事,但如果采取保护或封山育林措施,营林效果将会很好。
5参考文献
[1] 张玲.试谈林业经济发展前景及植树造林相关技术[J].科技信息,2007(11):390.
[2] 田书忠.开发闲散荒废土地资源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工程[J].中国林业,2003(10B):32-33.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涉及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在于:概念过于抽象,书本表述过于简单,使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将其与社会、科技的发展联系起来,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较差。实际上,在高中进行生物多样性概念学习时,完全可以引用书上的内容引申开去,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考虑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中逻辑的正确性,进行深入思考。
以下介绍一种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的教学过程:
一、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
在介绍清楚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基础上,强调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分布模式的不同。从赤道到两极,生物多样性随温度的降低呈现递减趋势。沿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生物多样性亦呈下降趋势。沿海水深度,光线减弱,温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同样下降。由此可见,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生物多样性应该与温度正相关。
媒体关于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报道,主流媒体认为,人为地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得出物种将在全球气温上升的大背景下加速灭绝,生物多样性将呈迅速下降趋势。
矛盾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的分布模式是与温度正相关,为何全球气候变暖反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二、分析以上结论的逻辑关系
人类工业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二氧化碳不阻挡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吸收红外线,地面热辐射无法逃逸外太空,大气温度逐年增加冰川融化,不能再反射太阳光两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底部永久冻土层融化,大量比二氧化碳级别更高的温室气体甲烷被释放出来地球加速升温,一发不可收拾过度炎热的气候摧毁岌岌可危的生物圈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三、请学生分析上述逻辑链条的漏洞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目前的地球大气温度在地质史上处于什么状态?(2)全球气候是否在持续变暖?(3)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吗?(4)生物多样性与气候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对有关上述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加以了解。
距人类最近的第四纪大冰期于200万年前开始,截至目前,第四纪大冰期中至少有6个冰期,依次上溯分别为:玉木、里斯、民德、贡兹、多瑙、比贝等。目前,人类还远远没有走出第四纪大冰期,甚至极有可能尚未走出玉木冰期,目前不过处于玉木冰期所属的最近一次亚冰期和下一次亚冰期之间的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的短暂亚冰期内。
气候变暖的权威数据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其第一工作组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称:由于自1750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已明显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变化,而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于农业。气候的变暖是毫不含糊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雪和冰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得到的证据支持了这一观点。在大陆、区域和洋盆尺度上,已观测到气候的多种长期变化,包括北极的温度和冰、大范围的降水量、海水盐度、风场以及包括干旱、强降水、热浪和热带气旋强度在内的极端天气方面的变化。但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之前的“气候门”事件(涉嫌操纵气候数据)影响了该报告的可信度。
大气二氧化碳与气温变化的因果关系学术界并未形成定论。究竟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温升高,还是太阳辐射增强导致气温上升,从而加大了海洋、冻土层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就此问题学术界一直在争论。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日前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历史观测数据发现,自1850年以来,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占其总排放量的比例长期稳定,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从那时到现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从每年约20亿吨增长至约350亿吨,这意味着地球吸收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另一种观点认为,气候变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增强和气候自身活动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主流观点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温度上升的影响会加快丧失速度。主要的原因有:生态环境的退化与丧失;物种向更高纬度和海拔迁移;生物物候期的变化,这种变化正造成生态紊乱;动物繁殖受影响;病虫害增强。但反对的声音也存在,即生物多样性在气候转暖时可能有所增加。证据主要有地质史上的泥盆纪、侏罗纪、新生代等温暖期都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极大丰富;另外,最新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对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以及气候变暖有利于那些生长迅速的树木,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扮演了一个肥料的角色而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效率,尚是一个未解之谜;较高的温度可能加速产生新物种的进化速度。
四、师生辩证分析、总结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学生应该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认识。在生物教学中处理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时应持的态度:重视现状,“不能无忧,不必过虑”,而不必过虑的前提是不能无忧。特别是在很多现象尚未得到合理解释,人类对自然所知甚少的情况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节约资源,保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保护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等做法,仍为明智之举。为了人类的未来,采取谨慎的态度总是有益无害的。
同时应告知学生,目前人类对自然界,尤其是生态系统中基本问题的认识还非常浅薄,在很多问题未得出明确结论的情况下,面对海量的媒体报道,要学会筛选合理的信息,对任何问题都要关注其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而避免陷入认识误区。
参考文献:
[1]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4.
【关键词】课后习题;学生实验;探究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化学课程标准与年报对实验要求的探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到要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2020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中也提到要克服实验教学障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上要求可以说是与学科核心素养中提到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一致的。
(二)基于目前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由于我校属于一所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实验室的条件不好,部分药品和仪器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导致有些实验的完成率偏低,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也不多,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偏弱,脱离了直观性强的化学实验,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2.现阶段仍然存有部分教师实验意识和科学探究意识相对比较薄弱、知识结构老化、采用较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等现象,忽略了对学生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和课后拓展意识的培养,更谈不上培养学生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实验意识和实验探究意识了。3.在现有实验室条件和教师观念意识的影响下,有部分教师会忽略学生实验,觉得做实验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题,所以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是比较少的,实验能力得不到锻炼,更不要说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了。也有个别教师直接用实验视频代替了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不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育人作用。
(三)基于九年级教材中化学实验素材来源
新课标重视开展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为上、下两册[1],两册教材中的化学实验以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为主,课外实验为辅。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基本上都能充分利用好这些实验进行授课,但笔者觉得除了教材中原有的实验外,教师应从教材中发掘素材,设计成探究实验,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也能加深他们对该习题的理解。如教材中的一些课后习题(第六单元课题2的课后习题4、第八单元课题2的课后习题7、第八单元课题3的课后习题2、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课后习题4等)。
二、“二氧化碳制取的反应原理的探究”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有关气体的制备是历年中考的必考点,考查的内容是气体制取的原理、收集方法、装置的选择与组装、实验条件控制方法等。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在第二单元详细介绍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在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学习是通过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但是在教材中却是直接地给出了一个关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感觉就像硬塞给了学生一样,导致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而不能用碳燃烧等反应。在本课题的课后习题中,就有一道习题是关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探究,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该习题介绍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的探究,既能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又能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氧化碳制取的反应原理[2-3]。
(二)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八要素和布鲁姆的认知理论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提道,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理解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与交流等八要素。教育家布鲁姆的认知领域认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层次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对于实验室气体的制备,教材中介绍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学生的认知过程可归纳如下表。
(三)二氧化碳制取探究的教学设计
环节一:知道、理解。(师生互动)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从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验满方法和检验方法七个方面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学生完成学案上的表格。通过实验室氧气的制取你能得出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环节二:运用、分析。(新授课)【学生活动1】列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然后与同学讨论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回忆学过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反应1.碳燃烧:C+O2====点燃CO2。反应2.碳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反应3.蜡烛燃烧:蜡烛+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反应4.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设计意图:通过已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的因素。【学生活动2】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学生完成三组对比分组实验,记录现象并分析原因和得到的结论。实验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实验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3: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综上所述,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与稀盐酸。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对比实验确定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和原理。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反应速度等。【学生活动3】参考氧气的制取思路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从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验满方法和检验方法七个方面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研究思路,确定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体现了学科知识间的迁移和学习模版的构建对学生类似知学习的作用。【学生活动4】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完成下面的问题。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取原则:①实验室制取气体确定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②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选取的原则,有效突破难点。环节三:综合、评价。(当堂检测)练习: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CaCO3和稀盐酸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2)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_。(3)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2时,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_。
三、二氧化碳制取反应原理实验的探究设计及效果
(一)二氧化碳制取反应原理实验的探究设计
要制取一种气体,首先要考虑它的反应原理,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是先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能生成CO2的反应并分组讨论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从而得出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的因素;通过三组对比实验(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颗粒与稀盐酸、大理石颗粒与稀硫酸)的演示,引导学生关注其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反应速率等,从而通过实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最适合药品。
(二)教学效果
与教材中直接把反应原理告诉学生相比,以上设计思路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归纳,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点形成一条知识链从而应用到其他气体的制取上,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通过讨论、实验对比等探究式学习,充分让学生认识体会过程性的学习,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意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CO2的实验室制取为载体,重点在于探究CO2制取的反应原理,整个过程的设计符合教育家布鲁姆的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知识认知层次。充分利用了课后习题进行实验的渗透,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又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意识得到锻炼[4]。有关该教学设计中的三组对比实验,课后有学生也问道:如果用碳酸钠颗粒或大理石粉末行不行?首先,对同学们的课后反思,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至于行与不行,给出了以下回答:①建议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碳酸钠的常见状态。②可以设计一个大理石颗粒和大理石粉末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通过实验事实判断行与不行。学生非常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讨论、实验等,发现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很快,不利于收集气体。学生通过亲身做实验,不仅解决了之前提出的疑惑,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探究意识也再一次得到了锻炼。在后期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能更合理地将实验教学渗透在教材的各种素材中(如课后习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和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王聃.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4):57.
[3]王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