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国最古老的乐器范文

时间:2022-02-07 02:34:54

序论:在您撰写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国最古老的乐器

第1篇

1、古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诗经》中就记载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

2、埙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一种吹奏乐器之一;在周代的乐器八音分类中,埙被列为土类乐器。进入宫廷后,埙常与箎合奏。汉代出现6音孔埙。盛唐时期,乐器品种繁多,性能也比较优越,音域窄、音量小的埙便渐渐不被重视。近代,埙多用于与琴的合奏。

3、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于陕西和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上书秦始皇时,曾如此描述当时民间筝歌场面:“夫击瓮叩,弹筝搏而歌乎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之后,筝常因此被称为“秦筝”。

4、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乐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骨哨”,起年代的上限为距今7000年左右,发现于中国浙江河姆渡遗址中,“骨哨”是截取鸟禽类中段肢骨加工而成的,长度4至12厘米不等,器身略呈弧曲。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琴产生于上古之时,历代文献记载中最多见的,就是有关伏羲制琴的传说。

相传当年伏羲在西山桐林中看见一凤一凰栖于梧桐树上,凤凰通天应地,协五音,合九德,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于是伏羲便料定梧桐是神灵之木,决定用它制成乐器。他命人将梧桐截成三段,扣上段,其音太清;扣下段,其音太浊,为中段清浊相济。伏羲便将梧桐中段浸于水中,历七十二昼夜,才将桐木取出。

当年羲皇手制之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上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后宽四寸,前宽八寸,下应四时八节之树。然后按阴阳两仪定下高度,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置宫商角徵羽五音。后又自创《驾辩》一曲,专咏百鸟朝凤之景。伏羲制作出来的琴,泛著温柔的白色光芒,其琴音能使人感到宁静祥和,据说拥有能支配万物心灵之神秘力量。

除了“伏羲制琴”的传说外,在我国还有“神农制琴”、“舜作五弦之琴”等传说,不管是哪一种传说,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因为琴音的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常常用它来抒感,寄托理想,据说《诗经》实为最早的琴歌总集。

琴的音色,根据弹法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即泛音、散音、按音。这三种琴音,可说是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泛音,即左手触弦如蜻蜓点水,右手同时弹出之音。其音清脆高远,有时若隐若现,轻盈活泼,如天外之声,有“浮云柳絮无根蒂”之喻。琴所弹出的泛音,以七徽为中心,向两侧依次对应升高,约可弹出泛音119个。泛音之多,泛音应用之频繁,也是琴的一大特点。

所谓散音,即是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弹出的空弦音。散音的特点是深沉浑厚,成为琴曲雄健的根基,如同大地般坚实,有“勇士赴战场”之喻。

所谓按音,即是左手按弦,右手同时弹出之音。按音的特点是婉转舒情,圆润细腻,如人婉婉倾诉衷情,有“呢呢儿女语”之喻。故按音象征人。琴的按音最多,加之左手指法特别丰富细腻,可说是琴最具表现力之音。

一张好琴,往往其声音要具备许多优点,如:低音应浑厚,高音要具金石之声,声音应松透圆润,没有杂音等等。琴曲重在直透人心,所以认定好琴的标准,往往依其音韵,重其表现力,一般不直接要求其音量有多大。这也表现出中国琴对音质要求的严格,审美格调的高洁。

为此,古琴先辈们通过长期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九德之说。

所谓琴之九德,是说一张理想的琴,应具备九条标准,即所谓: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奇,指其琴轻松脆滑兼备,其材轻松脆滑,音亦轻松脆滑;古,指其琴音淳和淡雅中有金石韵;透,指其琴发音清亮绵远而不咽塞;静,指其琴音纯净,没有杂音;润,指其琴发声不燥,韵长不绝,清远可爱;圆,指其琴声浑然不散;清,指其琴声如金石,如风中铃铎;匀,指其琴七弦俱清圆,匀均平衡,无三实四虚之病;芳,指其琴弹愈久而声愈出。一般来说,能具备这九德,就已经是一张难得的好琴。

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骑”“焦尾”,并是精品中的精品,其音色不同凡响,宛如天籁之音。随着人们对古琴的重视,古琴的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琴已经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能力上,没有一件乐器是可以与古琴相比拟。

名派简介

派名:浙派、浙谱、浙操

形成时期:南宋末年

创 始 人:郭沔(楚望)

主要风格:流畅清和

代表人物: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梦吉、徐仲和等

代表琴曲:《潇湘水云》、《渔歌》、《樵歌》等。

派名:虞山派、熟派

形成时期:明末

创 始 人:严征(天池)

主要风格:清微淡远,中正广和。

代表人物:严天池、徐上瀛、吴景略等。

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潇湘水云》等。

派名:广陵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徐常遇等

主要风格:中正、跌宕、自由、悠远。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吴俊⑶匚翰、释空尘、孙绍 陶、张子谦、刘少椿等。

代表琴曲:《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广陵散》等。

派名:浦城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祝桐君

主要风格:指法细腻,潇洒脱俗,疾缓有度。

代表人物:祝桐君、许渔樵等。

代表琴曲:《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关三叠》、《石上流泉》等。

派名:泛川派、川派、蜀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张合修(孔山)

主要风格:峻急奔放,气势宏伟。

代表人物:张孔山、顾玉成、顾隽、顾梅羹、夏一峰、查阜西、喻绍泽等。

代表琴曲:《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普安咒》等。

派名:九嶷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杨宗稷(时百)

主要风格:苍劲坚实

代表人物:杨时百、管平湖等。

代表琴曲:《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等。

派名:诸城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王溥长、王雩门

主要风格:清和淡远(溥长),绮丽缠绵(雩门)。

代表人物:王溥长、王雩门、王心源、王燕卿、王心葵等。

代表琴曲:《长门怨》、《阳关三叠》、《关山月》等。

派名:梅庵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王宾鲁(燕卿)、徐立孙

主要特点: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

代表人物:王燕卿、徐立孙、邵大苏、王永昌等。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长门怨》、《关山月》、《秋江夜泊》、《捣衣》等。

派名:岭南派

形成时期:清代

创 始 人:黄景星

主要风格:清和淡雅

第3篇

埙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陶质吹奏乐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那时,我们的祖先在用石榴星狩猎时发现,若对准石榴星上用来系绳索的小孔吹气,可以发出呜呜的声音,这种声音很像野兽的鸣叫声,于是古人就用它来诱惑野兽,这就是原始单孔埙的雏形了。

埙曾以其独占八音之土的特有神韵,一度成为宫廷雅乐乐队的重要成员,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后来在民间几近失传。在现代民族音乐家的努力下,埙才再一次焕发生机。福娃埙的制作者就是受埙的启发,用红陶彩绘手工制作而成,福娃埙因为其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很是受人们喜欢,老外更是被这种能吹奏乐曲的福娃埙所吸引。

埙与奥运会的结缘,早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艺术节上就开始了。在这一届的奥林匹克艺术节上,国家一级演奏家杜次文用埙演奏了一曲《楚歌》,古朴、苍劲、哀婉,宛如天籁的埙乐,如人声般诉说着英雄末路的悲壮,一段古老凄美的传奇感动了无数观众。当时,美国当地的报纸好评如潮,《中报》更是用“此曲只应中国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来赞誉。

后来,杜次文又多次访问美国、日本和欧洲多国,并代表中国在世界五大音乐厅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他出色的埙、笛、箫演奏让世界聆听到了真正的中国音乐,并于1999年被载入《世界名人录》。

杜次文的埙曲代表作包括《楚歌》、《鬲溪梅令》、《玉鹅令》、《沉默的辉煌》等。其中《妆台秋思》表现的是昭君出塞后思念故土的心情,《鬲溪梅令》是根据姜夔词创作的,表现送别情境……

第4篇

1 最古老的大麻(2700年)

2008年,考古学家在中国戈壁沙漠一个距今2700年的墓穴中发现了仍呈绿色的植物材料,专家鉴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储存的大麻。一系列的实验证实,这些大麻仍然可以影响精神状态。这令科学家对古人种大麻只是为了制作衣服、绳子和其他东西的理论产生了怀疑。研究负责人伊桑·鲁索表示,这些大麻和今天种植的大麻“非常相似”。

2 最古老的口香糖(5000年)

2007年,英国一名考古学学生在芬兰发现了一块具有5000年历史、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口香糖。这块新石器时代的口香糖由桦皮焦油制成,上面还留有牙痕。英国德比大学的特雷弗·布朗说:“桦皮焦油含有属于防腐剂化合物的苯酚。普遍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人发现,牙龈感染时咀嚼这种物质有助于治疗这种疾病。”

3 最古老的皮鞋(5500年)

一位著名设计师说:“这只鞋和现代鞋非常相似,这太让人吃惊了。”这只具有5500年历史的软帮鞋式的鞋子填满了草,被发现时保存得异常完好。专家于2010年在亚美尼亚一个洞穴里的一大堆羊粪中,发现了这只最古老的鞋子,它很可能是为右脚缝制的。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显示,它出现在约公元前3500年。这个时期刚好是亚美尼亚的铜器时代。这只鞋的脚跟和脚趾部分已经扁平,很可能是因穿用者长途步行造成的。但这只鞋并没有破旧不堪。

4 最古老的乐器(4.2万年)

2012年,研究人员确认了他们所说的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乐器。他们在德国霍赫勒·菲尔斯洞穴发现了这几根用鸟骨和猛犸象牙制作的长笛。科学家用碳测定年代方法,确认这些长笛出现在4.2万~4.3万年前。

5 最古老的人造眼(4800年)

2006年的一份报告指出,“焚毁之城”的伊朗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在这个历史遗迹史无前例地发现一个人造眼。这个罕见文物可追溯到4800年前。这个假眼球属于一个死时25岁~30岁的女人,由混合着动物脂肪的天然焦油制成。对这个眼球进行的研究还显示,由于长期接触这个人造眼,眼睑内形成一个脓肿。这个人造眼上剩余的眼睑组织依然很明显。

6 最古老的裙子(5900年)

考古学家在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皮鞋的亚美尼亚阿雷尼1号洞穴内还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裙子。它由具有5900年历史的芦苇制作而成。科学家现在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芦苇衣服。一个由爱尔兰、美国和亚美尼亚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组从2007年就开始对这个洞穴进行研究。多年来,他们获得大量惊人发现,其中包括一具可能具有5900年历史的山羊木乃伊残骸。它比许多在埃及发现的著名动物木乃伊早1000余年。

7 最古老的爆米花(6700年)

2012年,研究人员发现秘鲁海岸沿线社会吃膨化零食的时间比以前估计的早约1000年的证据。这个时间甚至比他们使用陶瓷制品的时间还早。美国和秘鲁研究人员在秘鲁北部海岸两个考古遗址——帕雷多内斯和胡亚卡·普雷塔——发现了可追溯到3000年~6700年前的玉米皮、玉米茎秆、玉米穗轴和玉米穗。玉米穗轴的特点显示,这些遗址的古老居民用几种方法吃玉米,其中包括玉米面和爆米花等。

8 最古老的手提包(4500年)

一位考古学家在德国一个墓穴发现100余颗狗牙紧密排列在一起,它们的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200年。这位科学家说:“它在当时好像非常流行,这些牙齿很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手提包外侧的装饰品。”他们指出:“随着时光流逝,皮革或布料都消失了,只剩下了牙齿。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看上去很像现代手提包的装饰。”

9 最古老的床垫(7.7万年)

2011年,考古学家在南非一个洞穴内发现了他们认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床垫。他们在一堆由压紧的草和绿叶植物制造的寝具底部,发现了一个由多层芦苇和灯心草制成的床垫。这个床垫堆放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斯布杜洞穴遗址内,最早可追溯到7.7万年前。

第5篇

最古老的乐器是骨哨,骨哨是在中国浙江余杭的河姆渡遗址中被发现的,据考证,这种乐器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是目前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乐器。古哨用鸟类,禽类的肢骨中段制成,长6~10厘米不等,直径约为1厘米,中间镂空,哨器略有孤度。

骨哨均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成,一侧刻孔,有的骨管内还插一根可以移动的肢骨,用以调节声调。河姆渡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野生动物遗骨,其中鹿科动物居多,仅鹿角即有400多件,可知当时人们狩猎的对象主要是鹿类。河姆渡氏族获鹿丰厚,与骨哨的使用关系甚大。猎人利用骨哨模拟鹿的鸣叫,吸引异性,伺机诱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1、十二孔陶笛。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陶笛多数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状似潜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烧制的吹管乐器。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低沉婉转。

2、竖琴。是一种大型弹弦乐器。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古波斯。由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殊的色彩性乐器。

3、古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的三种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

4、三角铁。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是管乐队、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乃至歌舞剧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常常在华彩性的乐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强气氛。

第7篇

关键词:徐州近代古筝艺术 古筝艺术的变革发展 历史传承

筝产生于两千多年前,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且极具华夏传统音乐特色。因其庄重、古朴、浑厚且清新的独特音色以及它与民间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筝始终作为民间乐器广为流传。

徐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五省通衢的地域特点使得这一片土地上的文化、生活、民俗习惯融汇南北,丰富多彩。

一、徐州近代古筝艺术的发展

徐州史称彭城,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徐州自古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古筝艺术以其幽雅神韵之声,流传至今,它具有陶冶人、愉悦人、教育人、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因此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徐州的古筝艺术历史悠久,40年代,我国著名的古筝大师曹正教授(中国音乐学院)与我市音乐教育前辈郑培心先生在徐州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古筝社团“薰风筝社”(彭城筝社的前身)享誉海内外,为古筝事业在徐州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初,徐州成立了我国第一所古筝艺术学校―徐州市彭城古筝艺术学校,我国古筝大师、北京古筝研究会会长曹正教授为这所艺校亲笔题字,多年来为全国各大音乐院校、专业艺术团体输送了许多音乐艺术人才。如今徐州的街头巷尾,到处响遍古筝名曲“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真可为:高山流水遇知音、渔舟唱晚到天明,余音绕梁不绝也。

郑培心先生一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特别对弘扬我国民族音乐、东奔西走,为振兴我市的民族音乐发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他创作的《徐州小景》、《榜妆台》等乐曲曾在徐州地区产生很大的影响,他培养的学生很多成为音乐界的知名人士,单就古筝来说他培养了古筝教育家李子秋、郑志诚、张纯善、刘鱼龙、张琦、赵荣等一批优秀的人才。

二、徐州近代古筝演奏派系的发展现状

徐州古筝自从曹正先生创建彭城筝社以来,一直发展的十分迅猛深受各年龄阶段人士的喜爱。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从八十年代的古筝艺术普及,尤其是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古筝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高校或者音乐学院,业余学筝的人越来越多,筝艺社团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1983 年徐州复建1947 年曹正在徐州创建的“彭城筝社”,后改名为“徐州古筝研究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古筝这一古老而充满魅力的乐器。

90年代以后,新作品的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古筝艺术。新的古筝作品大多还是以传统的五声调式来创作,但是在演奏难度以及作品的深度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使得乐曲的风格和表现力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新派筝曲的诞生,瓦解了传统筝乐局限的五声调式以及传统的演奏方法。

徐州因其融汇南北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传统的演奏风格形式上多与山东筝派、河南筝派以及浙江筝派的演奏风格相似但又相互融会贯通,在乐曲的演奏诠释时既有着北方人的豪气、豪爽又不失江南人的温婉流畅。尤其是九十年代后新筝曲的诞生,模糊了各流派演奏之间的界限,新型乐曲为这一古老的乐器注入了新鲜血液,新的作曲形式、新的演奏方法不仅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更打破其乐器原本五声调式对曲目表现上的局限性。

三、徐州近代青少年古筝艺术优秀人才对古筝派系的传承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徐州古筝艺术依旧蓬勃发展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少年古筝优秀人才在徐州这片土地上诞生,例如刘文佳、于秋旋等一大批人才涌现出来。他们自幼习筝起便接受着专业的培养训练,演奏曲目丰富大量,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派别之上,更多的是追求古筝演奏新的台阶。首先古筝的演奏形式也不再是单单的独奏,古筝与多种乐器的齐奏、协奏、古筝与舞蹈等多种艺术相结合出现在舞台上,一次次震惊观众的眼球。其次演奏曲目上,早已不再演奏传统的乐曲,新型的古筝曲甚至是改编的流行音乐也成为古筝演奏的新宠。曲目风格形式多样,使得这一传统而又古老的乐器绽放着青春的光彩!

四、结语

通过对徐州古筝演奏派系的索引梳理可看出,古筝艺术文化在徐州和中国乃至世界的蓬勃发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民族器乐中的最古老的一门乐器,古筝正以一种新的面貌面对着更多国外学习者的审视和挑战。作为一名从小习筝的古筝专业演奏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徐州人我更将肩负着更大的使命,使这一古老的乐器披上时代的新装!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3年度江苏师范大学校一般立项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3yyb036。

参考文献:

[1]阎爱华.当代古筝艺术发展之轨迹[J].艺术百家,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