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14:03:44
序论:在您撰写健康管理师培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健康管理理念和实践最早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兴起,随后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积极效仿和实施健康管理。美国开展健康管理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有7700万人在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人成为优先选择提供者组织(preferredproviderorganizations,PPO)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5]。美国以多元化的方式,围绕健康计划、改善及指导的范畴来进行职业的培养及认证[6]。迄今为止,国外还没有将“健康管理师”作为一门职业来进行认证,中国是第一个将健康管理师列为国家职业,并有专门机构认证的国家。据报道,自2005年国家设立健康管理师职业以来,截至2010年底,国内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已发展到5000家以上,从事健康管理的相关服务人员达到数十万人。但由于健康管理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学科理论体系与相关技术方法不够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创新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尚未健全,缺乏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7]。虽然,2011年杭州师范大学已成立了国内首家健康管理学院,但目前从事健康管理师职业的人员主要还是来自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机构、体检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师,还有一些临床护士和社区医生,经过一些健康管理培训机构短期培训和考核,获得健康管理师职业证书[8]。行业内对健康管理师的从业能力尚未形成规范,再加上各种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从而造成健康管理的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职业素养与个人潜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开展健康管理师胜任力本位评价,研究、构建胜任力模型,对于建立职业发展路径是非常实用的。
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以健康管理师为主体的核心胜任力的研究甚少,但对卫生领域其他职业,如:医生、护士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胜任力的研究较为广泛。如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和美国医学专科学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确定了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后需要具备的6项核心胜任力,包括:医学知识,患者诊治,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改进,基于卫生大系统的实践[9]。Palsson等[10]提出欧洲内科医生的6项核心胜任力:患者护理,医学知识,沟通技巧,敬业精神、伦理和法律问题,组织策划与服务管理技能,教育与研究。学术与公共卫生实践联系委员会在2010年提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分析、评估技能,政策发展、方案规划能力,沟通技巧,文化能力,实践技能,公共卫生科学技能,财务规划和管理技能,领导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8个方面的核心能力。Leung[11]经过20年的研究确定了8项护士执业的核心胜任力,包括:评估和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教学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近年,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展了初级临床医师胜任力模型与测量框架研究,提出我国初级临床医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结构由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态度、有效沟通、关爱品质、操作实践、技能和知识应用6个维度构成[12]。健康管理师是一门新兴的职业,仅我国的《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对健康管理师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1]。但《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这些评价手段均侧重于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没有明确提出“核心胜任力”的概念,更没有从内隐和外显两个方面来陈述健康管理师的核心胜任力。行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对健康管理师的核心胜任力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3我国健康管理师核心胜任力的初级架构探讨
本文以McClelland的“冰山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中健康管理师的能力要求,回顾国内外文献对医疗卫生行业人员核心胜任力的研究现状[1,11-15],提炼出健康管理师的核心胜任力由以下6个维度构成。
3.1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冰山胜任力模型”中个体的自我形象、价值观、动机,以及社会角色等内隐特征综合作用外化的结果,是在职业教育中逐步形成、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的,是健康管理师从业的前提条件和内驱力。健康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产业,职业的要求和专业的发展需要健康管理师拥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高昂的工作热情,敬业主动、认真负责、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的职业态度。
3.2人际交往能力
健康管理师工作的对象是广泛的人群,其工作性质本身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分析,而且包含了诸多与人交流的环节,要求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以及社区动员组织协调能力,它是健康管理师开展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健康管理师需要利用良好的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社会网络、媒体、博客等多种途径传播健康信息,定期跟踪和回访,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健康管理师需要灵活运用沟通交流的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有价值的健康信息,细心解释诊疗结果,清晰描述干预措施,尽可能地让服务对象参与决策过程,并为他们提供合理选择,以达到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行为实施干预,促进健康的目的[10];同时,健康管理师需要与团队其他成员及部门协调合作,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互补互助,资源共享,以达到最优工作效率。
3.3知识综合能力
健康管理体制是一种综合的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提供的是一种临床预防服务,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健康管理师是知识型技能人才,需要具有广阔的知识基础,掌握学科所涉及的系统知识体系是能力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健康管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以及医学统计学、健康教育学、中医养生学等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如心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医学伦理学、医学信息学、健康保险和相关法律法规等[1]。
3.4专业实践能力
健康管理实践主要是围绕这3个基本步骤来开展活动:(1)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2)评价服务对象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3)改善和促进服务对象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周而复始,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健康管理的预期效果[7]。具体的操作技能主要体现在:健康调查表的设计,信息的检索、分类、查询和更新,健康档案的建立,信息分析报告的撰写,健康和疾病史采集方案的制订,体检方案和动态健康指标监测方案的制订,重要的或可优先改善的健康危险因素的鉴别,个体或群体健康风险程度的评估、分析、解释,流行病学方法的运用,行为干预及健康管理效果评估等方面[7,13]。
3.5专业发展能力
主要表现在自我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几个方面。健康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行业,专业理论的发展,技术和方法的创新,都需要每一位健康管理师主动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了解有关医疗卫生系统的新动态,积极寻求和把握个人及专业发展的学习机会以提升个人能力,并利用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创新。同时,健康管理师需具备对低年资或下级健康管理师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和理论技术培训的能力,以保证健康管理师队伍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3.6管理能力
管理贯穿在健康管理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健康管理师需学会应用管理的知识实现对人、财、物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控,了解医疗卫生的成本-效益分析,进行高效的运作,加强领导团队建设,充分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4结论
【关键词】 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实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04-02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策略,是指企业通过管理客户信息资源,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信任的经营策略[1],其目的是维持和保留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培育和扩大忠诚的客户队伍,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2]。
1 实施方法
1.1 进行客户跟踪随访 ①回访专员的要求:选择经验丰富、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强的护师或主管护师作为回访专员负责电话回访工作。②工作流程的梳理:每日从医院HIS系统中调取3-10天前出院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回访。详细了解患者的就医感受,对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医疗流程、医疗费用等是否满意,分析患者需求,征询意见和建议,客观真实记录患者反馈的信息。③总结反馈:每月月初汇总上个月电话回访情况,按表扬和意见进行细化分类,形成反馈报告,下发到职能处室及临床科室,由主管院长督导整改,将反馈及整改情况在例会上讲评,形成长效管机制。
1.2 开展服务满意度测评 从2013年1月起,每月聘请第三方(高校大学生)为医院门诊服务进行满意度测评。每月进行汇总,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查找服务短板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
1.3 开展医疗服务“接触点”管理 “接触点”(Touch point)是指客户在与企业、部门发生联系过程中的一切沟通与互动点。我院从2012年5月开始实施“接触点”管理。医务人员跟随患者体验就医流程,找到患者关注且与其接触密切的14个就诊环节,定为“接触点”,包括挂号室、导诊台、收款处、药房、接诊医生、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高压氧科、腔镜室、彩超室、CT核磁科和病房。由本院员工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接触点”服务流程短片的拍摄,通过正确和错误两方面服务演示,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不同的医疗服务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并将服务礼仪短片刻成光碟,作为医疗服务的培训教材,进行全院培训、科内培训和岗前培训,组织大型活动前播放,激发医务人员的服务热情、潜移默化地将使优质的服务深植入脑,深入人心。
1.4 引进疾病管理新机制,为病人提供全程的健康管理 疾病管理,是对患病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提供健康指导、行为干预的全过程[3]。我院于2012年10月份开始,为病人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全程健康管理。①疾病管理师的要求和培训:选拔5名基本素质好、沟通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主管护师担任疾病管理师,参加北京世健联健康教育集团举办的《全国健康管理师培训》,并取得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健康管理师资质证书,经过院内培训后上岗。②疾病管理师开展的主要工作:为病人建立健康档案,科学评估病人的健康水平。对出院病人定期随访,跟踪管理,预约提醒,将医疗服务延伸,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2 结 果
2.1 客户跟踪随访 共回访成功23590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1300余条,整改1050条,建立忠诚客户4930人次。大部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比较满意,对医院开展电话回访表示感谢。住院患者的服务满意度由2012年的85.80%提升到2013年的91.67%,患者回访投诉事件由2012年(1――10月)125件降低到2013年(1――10月)67件。
2.2 服务满意度测评 共发放测评问卷8200份,收回有效问卷7686份,整理问题38项,实际整改25项,门诊服务满意度由2013年1月份的83.12%上升到2013年10月的90.24%。
3 讨 论
3.1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我院是隶属于吉林石化公司的企业医院。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现代办医理念的一种实践!医院通过实施客户管理,让患者体验到高效、快捷、到位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3.2 服务意识和规范 通过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找到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接触点”开展服务礼仪培训,从而激发医务人员的服务热情、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形成自觉遵守服务规范的良好习惯。
3.3 服务满意度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通过电话随访、服务满意度测评和疾病管理等举措,增加医患双方的互动性,建立医院与患者沟通无障碍的渠道[4]。
参考文献
[1] 耿庆山,黄颖水,冯辉.医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7,2(12):17-18.
[2] 刘艳兰,黄海玲,陈伟菊,等.客户关系管理在医院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3(27):497-499.
关键词: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城市社区;市场化;推广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民健康问题慢慢呈现在国内公共视野内。国家要想保证和谐稳定发展,就必须保证国民的健康水平,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1]。健康管理是在1970年由美国健康维护组织提出的概念,在美国国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推广[2]。然而,我国由于对医疗服务研究的限制,缺乏对健康管理的研究,在我国健康管理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健康管理是未来提供我国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实现健康管理的市场化能够进一步增强人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掌握程度,也能够使人们的健康得到更多的保障,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3]。本文主要以城市社区推广健康管理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健康管理市场化的措施,为促进健康管理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1健康管理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健康管理主要是针对个人提供的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会对个人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方便进行应用现代化的医疗措施对其个人进行健康服务,从各个方面保证个人获得健康支持,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提供机体的防御能力,协助人们有效维护自身的健康,保证良好的健康状态的过程。健康管理主要是从社会、社区和个人的角度来调动参与健康服务的积极性,将人们的健康作为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活动。健康管理能够根据科学的健康理论和信息化指导技术,以人为本,对人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预与管理上全新,,反映出人们对于自身健康更高层次的关注和需求。健康管理是我国实施医疗卫生保健的总要途径,根据居民健康需要进行相关工作的整理和梳理,从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各种健康信息。
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咨询、健康体检与监测、健康教育、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和健康信息管理等。健康咨询主要是向个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信息,让其更加了解个人健康情况,个人可以通过健康咨询消除内心因身体不适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心情,从而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体检与检测主要是进行居民的身体体检,进行检查其自身的健康情况,从而能够更加直接的掌握个人健康情况,通过体检与检测能够对自身的各个健康信息,例如,血压、血糖、心跳等。健康教育主要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人们生活方式,避免生活中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自身更好的去形成抵抗力,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主要是指通过分析各种疾病引发的原因,对这些因素进行总结,联系实际生活中,通过干预措施来避免这些因素对人民的影响,从而也就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城市社区健康管理市场化分析
为了加强健康管理市场化,进一步推广其影响力,就需要在城市社区构建出系统的管理机制,保证健康管理能够顺利的实施,帮助居民能够切实提高健康水平,其具体推广措施包括以下。
2.1构建信息共享的健康服务平台 构建信息共享的健康服务平台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搭建一个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机构,其能够在健康管理中形成品牌效应,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信息共享平台是指能够实现整个医疗系统的信息整合机制,在通过资源最大化应用的背景下提供健康管理的信息支持。同时,市场化要求健康管理机构具备主动跟踪客户的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实施相应的服务,保证服务的有效性,提高客户对健康管理的信任。
目前,市场范围内的医疗信息系统都只局限于各个医院和地区,不能把医疗信息及时传递,容易产生信息孤岛,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医疗运行机制,由政府来支持居民健康管理平台的建设,保证形成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平台。在专业技术方面,需要应用云端,移动网络,大数据存储交换等新技术,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2健康管理以托管连锁经营为运行模式 托管式连锁经营主要是将同一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给三甲综合医院托管,并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形成以三甲医院为中心向周围区域发散的运行模式,保证在整个区域内健康管理的顺利实施。
托管式连锁经营能够在居民心中形成品牌意识,从而能够对居民产生吸引力。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能够保证整个健康管理系统市场化的推广成本,能够将区域内形成的典型模式进行快速复制,达到健康管理运行的不断发展。同时,三甲综合医院连锁经营可快速将品牌价值复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在社区医疗中心呈现新的服务模式,将健康管理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去。
托管连锁经营能够保证在健康管理系统内部管理,使各个机构能够高效的运行。其中,在系统中三甲医院就像连锁经营模式中的"旗舰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由"旗舰店"直接领导的"分店",这种模式能够进一步延伸我国医疗资源的影响力,提高社区医疗中心的运营管理水平,通过综合医院和社区医护人员进行专业交流、相互轮岗和共同激励,从而提高整个健康管理系统中的工作效率。
2.3培养专业的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是城市社区健康管理市场化和推广过程中的最关键问题,该层次人才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健康管理的发展程度。由于健康管理师是直接与居民进行健康信息互动的最基层医务人员,其素质能够影响居民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因此,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健康管理师队伍有着重要的意义。
健康管理师类似于美国CaseManager,其主要职责是进行某区域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他可以不具备医师执业证,只要能够在社区中发挥健康管理作用就能保证其工作能力。健康管理师的培养可以参照全科医生,但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需要健康管理师对人们的医疗知识有专业的认识,能够在短时间获得成长并进入岗位工作。其中,可以建立专门的健康管理师培训机制,采取定时培训,考核入岗的方式进行人才选拔,并对具有潜力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将其放在重要的岗位进行锻炼,形成良好的师傅带徒机制,保证整个系统人才的补给,从而为健康管理市场化提供源源不断地人力资源。
健康管理师通过对于被管理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的了解,提供就诊建议与社区门诊预约和医生推荐。同时,可以通过协调社区疾病管理团队,比如全科医生,护士,护工,中西医药师,提供基础医疗服务,上门医疗服务和临终关爱等。通过专业化的培养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让人们切实体会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使其成为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2.4扶持专业的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 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的介入能够促进健康管理市场化的进程,第三方公司能够集中资金优势,将健康管理作为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运行方式,帮助社区内完善健康管理服务。
专业的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需要具备优秀的健康管理师队伍,能够对健康管理师进行统一管理,为健康管理师提供工作岗位。同时,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能够与专业医疗系统形成良好交流机制,通过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获取的健康信息,专业医疗系统就能直接参与到人们的健康干预中,这就能够实现更加主动的健康管理,让人们的健康情况与医院联系更加密切。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能够促进整个系统的快速发展,同时,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能够拓展服务范围,将医疗护理、心理咨询、医疗保险等健康服务呈现给居民。因此,政府必须大力扶持专业的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够引导其规范化的运营,从而在未来健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总结
健康管理作为进行管理人们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提供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管理在市场中推广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这就需要政府、医疗系统和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共同努力,为健康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董冬.中国健康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之友(B版),2007,(11).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医体质辨识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41
一、健康管理概况
(一)健康管理定义。健康管理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逐渐由原来的衍生品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存在意义的独立行业。实践证明,健康管理的发展不仅有效改善人民生命质量,还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随着居民患慢性病人数的上升,疾病经济负担的加重,健康管理开始走进我国人民的视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健康管理在不同的领域被定义不同的内容与意义,所以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解释其含义。通过对各位学者文章的总结、归纳,健康管理的定义是指通过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根据得到的结果为其提供有关健康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并且对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1]。
(二)健康管理发展状况。2001年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在我国注册成功,开启我国健康管理之路。2005年“健康管理师”正式被写入职业目录,中华医学会先后组织召开七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与健康管理学术会议,2009年组建新一届“健康管理师委员会”,负责制定健康管理师的职业标准与规范,健康管理师教材的编写,健康管理师的培训与考评。2011年选择上海为健康管理的区域试点,2012年开展第一期的健康管理师培训工作,主要参与对象为社区的全科医生、护士以及其他的相关人员。由于健康管理刚开始在中国发展,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下:相关政策法规和健康管理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险带来的健康管理意识淡薄;健康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
二、中医体质辨识简述
体质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人体特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综合的稳定特质。根据王琦教授的划分,个体生命的体质可以划分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淤血质、特禀质。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已经逐渐发展成一门学科,其存在发展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由疾病的重视转变成人的重视,从而为中医个体化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使中医治未病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中医体质辨识理论运用到健康管理,从而实现治未病。将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健康健康管理中,按照评价标准,以个人体质为依据将人群分成正常体质和偏颇体质,其分别对应的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对于亚健康人群而言,目前中医临床上无法给出确定的疾病诊断以及中医证型,仅可以划分中医体质分型,并提出相应的健康体质改善计划。根据相关的研究结论,一部分亚健康人群没有必要到医院就诊治疗,仅需适当的健康管理便能获得良好成效,可以有效降低个人健康风险性以及疾病的发病率。
三、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健康管理,可以及早采取疾病干预措施,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健康寿命的延长。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在健康管理中开展了中医体检,即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辨识是基于中医体质学理论,运用中医辨证方法,结合现代医学体检,综合判断受检者的体质状态和易患疾病。根据受检者的体质分型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中药凋理等干预措施,从饮食、起居、药物、运动、心理等方面着手,为顾客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使其少得病或不得病,从而降低个人健康风险,减少医疗开支。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有利于根据患者体质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因不同体质,其疾病的症状也是不相同。因体质不同,其导致的生理特征、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考虑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应因人而异,综合考虑。健康管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可根据个人体质差异,为其建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通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患者的各种监测数据、化验指标储存起来,实现数据的终身化。中医体质辨识还可对西医体检中指标正常,但已是偏颇不衡的体质状态进行健康管理,更好地满足不同健康体检人群的需求。
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以个体体质为依据,通过对不同体质的管理,达到预防疾病或者减少生病的目标,以“治其未生,治其未成”为核心理念,针对不同的健康状况和不同的个体体质,在中医体质辨识的理论指导下,为个体提供系统的健康管理建议,通过采取中药调理、针灸按摩、冬病夏治、膏方调养以实现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根本目的[6]。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不仅可以促进健康管理的发展,还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
论文关键词:基建管理;项目管理师;信息化
随着2011年电荒现象的重现,电力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占据的位置愈加突出,加速电力企业的基础建设任务也越来越紧迫。电力基建项目点多、面广、线长,如何在电力基建工作中实现以最合理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使工程进度、质量控制等各项工作更趋科学,是电力基建管理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目前摆在电力基建单位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项目管理师的引进
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是指把各种系统、资源和人员有效结合在一起,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而项目管理师是指掌握项目管理原理、技术、方法和工具,参与或领导启动、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和收尾过程的活动,确保项目能在规定的范围、时间、质量与成本等约束条件下完成既定目标的人员。
目前项目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进入我国的时间却并不是很长。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大,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才越来越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组织的决策者认识到运用项目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为他们大大减少项目的盲目性,减少项目中种种失误带来的巨大损失。
2002年9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项目管理师列入了第4批国家职业标准(劳社厅发[2002]10号文),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已经成为我国项目管理人员执业和任职的资格凭证,也是我国项目管理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目前我国项目管理师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能够在项目管理中引进项目管理师体制,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电力基建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比如越来越多的新建核电项目、风电项目以及光伏发电项目,都需要大规模的基建工作,要想保证这些项目能够按照既定规划科学、健康地向前推进,引进具有先进项目管理理念和经验的项目管理师势在必行。
二、项目管理师在电力基建管理中的作用
电力基建项目的建设往往牵涉的人、事、部门都非常多,其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更加凸显了项目管理师在整个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优势与地位。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基建管理是一项既非常复杂又极其关键的工作,大部分电力基建项目投资动辄上亿,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基建项目本身的完成情况,还关乎项目完成后长期的项目回报受益,因此,其管理必须谨慎、科学、细致;对社会而言,电力基建项目往往承担着向某个地区重点工业项目或向商业、金融或人口密集区之类重点区域供电的责任,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1.掌握科学管理方法
工期、质量和成本构成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项目管理师能够运行项目管理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成本的原则下,能在项目实施之前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各项工作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优化组合,科学、准确地、合理地安排工期进度,拟定周密的、具有可实施性的工项目进度计;在项目的实施阶段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调整进度计划,确保项目的整体工期进度。
2.建立科学管控流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为解决多个基建项目中的数据、信息共享以及管理同步等问题,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性,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工程管理中的各类信息,项目管理师必须合理利用基建管理信息化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建立科学的管控流程,尤其是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国网公司规定的各种基建程序。基建程序是大型项目建设的生命线,只有认真履行这些程序,工程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少走弯路,进度也因此可得到合理控制。
利用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学的管控流程还应包括建立合理的管控模型,实现统一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监控力度,及时有效了解并反馈项目进度信息,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等。
3.积极与各方沟通
如前所述,电力基建项目涉及的部门以及人员、行业都非常繁多,要把方方面面的人都调动起来,为一个工程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项目经理的7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沟通上,由此可见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主动地做出沟通工作计划,根据工程的进度安排,把每个阶段可能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列出来,并把需要协调和沟通的事项进行整理,然后根据项目的进度按照计划提前进行沟通,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接洽,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提前组织相关的汇报会、研讨会、碰头会等,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力求在工程进行当中各部门都能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保证项目如期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将进度控制在计划之中。
三、电力企业要加强项目管理师的管理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培养大规模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人才是基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应该采取多种人才培养方式,采取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大职业资格的审查力度,促使项目管理人员加强学习,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1.采取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比过去的工程建设更注重现场经验的丰富以及行政管理的力度,现在的电力基建项目更多的是新技术、新方法,每一个项目都涉及立项、可行性性分析、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风险、招投标、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一项工作都有十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需要更多学习了现代管理理论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已经成为我国项目管理人员执业和任职的资格凭证,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施行基建项目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建设项目团队的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能达到预期目标。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既有人员项目管理水平
除了对项目管理人员施行准入制度,加大团队中具有国家项目管理师资格的人员比例外,电力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对已担任建设项目或即将担任建设项目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他们所担任的工作和所负责的领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如采取开展短期培训班的方式进行特定项目的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派员进修等。通过培训,提高特定人员在特定方面(工期、质量和成本)管理水平,有条件的应推荐其参加国家项目管理师资格考试。
3.提高员工待遇,鼓励员工自学考试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组织所认识,而目前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却很少。电力行业未来依旧蓬勃发展,项目的数量、规模、投资额度、资金来源、资金渠道的多元化及管理的复杂性,决定着迫切需要大量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人才。在国际上,项目管理师正成为超越mba的最炙手可热的“黄金职业”,其薪资待遇经有关部门调查,如美国,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初级人员年薪4.5万~5.5万美元,中级人员6.5万~8.5万美元,高级人员11万-30万美元。因此,为了鼓励从事项目管理的员工提高自觉学习并积极考证,电力企业应该适当提高已取证的项目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使其取得的项目管理师执业证能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并能带动周围更多的员工积极参加项目管理师的理论学习和考试。
4.设立淘汰制度,促进整体素质提高
虽然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对于电力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取得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并不是成为优秀项目管理师的充要条件,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素质以及政治素质更为重要,如果存在违纪、违规等行为,则不能继续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电力企业所进行的很多基建工作都是关系到未来电力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工程,基建项目管理质量尤为重要,因此项目管理师的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项目管理师的专业素质是否过硬,有可能直接影响其所管理的项目的质量优劣。因此,除了大力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提高持证率外,还需要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设立相关的淘汰制度,一旦项目管理师出现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问题时,及时将其淘汰出企业项目管理人员队伍,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论文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电力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电力基建工作也迎来新的发展,为提高基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基建管理中引进项目管理师势在必行。探讨了项目管理师在电力基建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指出电力企业在项目管理师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几方面。
论文关键词:基建管理;项目管理师;信息化
随着2011年电荒现象的重现,电力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占据的位置愈加突出,加速电力企业的基础建设任务也越来越紧迫。电力基建项目点多、面广、线长,如何在电力基建工作中实现以最合理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使工程进度、质量控制等各项工作更趋科学,是电力基建管理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目前摆在电力基建单位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项目管理师的引进
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是指把各种系统、资源和人员有效结合在一起,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而项目管理师是指掌握项目管理原理、技术、方法和工具,参与或领导启动、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和收尾过程的活动,确保项目能在规定的范围、时间、质量与成本等约束条件下完成既定目标的人员。
目前项目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进入我国的时间却并不是很长。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大,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才越来越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组织的决策者认识到运用项目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为他们大大减少项目的盲目性,减少项目中种种失误带来的巨大损失。
2002年9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项目管理师列入了第4批国家职业标准(劳社厅发[2002]10号文),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已经成为我国项目管理人员执业和任职的资格凭证,也是我国项目管理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目前我国项目管理师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能够在项目管理中引进项目管理师体制,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电力基建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比如越来越多的新建核电项目、风电项目以及光伏发电项目,都需要大规模的基建工作,要想保证这些项目能够按照既定规划科学、健康地向前推进,引进具有先进项目管理理念和经验的项目管理师势在必行。
二、项目管理师在电力基建管理中的作用
电力基建项目的建设往往牵涉的人、事、部门都非常多,其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更加凸显了项目管理师在整个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优势与地位。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基建管理是一项既非常复杂又极其关键的工作,大部分电力基建项目投资动辄上亿,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基建项目本身的完成情况,还关乎项目完成后长期的项目回报受益,因此,其管理必须谨慎、科学、细致;对社会而言,电力基建项目往往承担着向某个地区重点工业项目或向商业、金融或人口密集区之类重点区域供电的责任,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1.掌握科学管理方法
工期、质量和成本构成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项目管理师能够运行项目管理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成本的原则下,能在项目实施之前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各项工作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优化组合,科学、准确地、合理地安排工期进度,拟定周密的、具有可实施性的工项目进度计;在项目的实施阶段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调整进度计划,确保项目的整体工期进度。
2.建立科学管控流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为解决多个基建项目中的数据、信息共享以及管理同步等问题,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性,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工程管理中的各类信息,项目管理师必须合理利用基建管理信息化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建立科学的管控流程,尤其是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国网公司规定的各种基建程序。基建程序是大型项目建设的生命线,只有认真履行这些程序,工程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少走弯路,进度也因此可得到合理控制。
利用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学的管控流程还应包括建立合理的管控模型,实现统一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监控力度,及时有效了解并反馈项目进度信息,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等。
3.积极与各方沟通
如前所述,电力基建项目涉及的部门以及人员、行业都非常繁多,要把方方面面的人都调动起来,为一个工程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项目经理的7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沟通上,由此可见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主动地做出沟通工作计划,根据工程的进度安排,把每个阶段可能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列出来,并把需要协调和沟通的事项进行整理,然后根据项目的进度按照计划提前进行沟通,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接洽,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提前组织相关的汇报会、研讨会、碰头会等,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力求在工程进行当中各部门都能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保证项目如期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将进度控制在计划之中。
三、电力企业要加强项目管理师的管理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培养大规模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人才是基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应该采取多种人才培养方式,采取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大职业资格的审查力度,促使项目管理人员加强学习,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1.采取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比过去的工程建设更注重现场经验的丰富以及行政管理的力度,现在的电力基建项目更多的是新技术、新方法,每一个项目都涉及立项、可行性性分析、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风险、招投标、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一项工作都有十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需要更多学习了现代管理理论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已经成为我国项目管理人员执业和任职的资格凭证,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施行基建项目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建设项目团队的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能达到预期目标。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既有人员项目管理水平
除了对项目管理人员施行准入制度,加大团队中具有国家项目管理师资格的人员比例外,电力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对已担任建设项目或即将担任建设项目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他们所担任的工作和所负责的领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如采取开展短期培训班的方式进行特定项目的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派员进修等。通过培训,提高特定人员在特定方面(工期、质量和成本)管理水平,有条件的应推荐其参加国家项目管理师资格考试。
3.提高员工待遇,鼓励员工自学考试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组织所认识,而目前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却很少。电力行业未来依旧蓬勃发展,项目的数量、规模、投资额度、资金来源、资金渠道的多元化及管理的复杂性,决定着迫切需要大量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人才。在国际上,项目管理师正成为超越MBA的最炙手可热的“黄金职业”,其薪资待遇经有关部门调查,如美国,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初级人员年薪4.5万~5.5万美元,中级人员6.5万~8.5万美元,高级人员11万-30万美元。因此,为了鼓励从事项目管理的员工提高自觉学习并积极考证,电力企业应该适当提高已取证的项目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使其取得的项目管理师执业证能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并能带动周围更多的员工积极参加项目管理师的理论学习和考试。
4.设立淘汰制度,促进整体素质提高
虽然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对于电力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取得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并不是成为优秀项目管理师的充要条件,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素质以及政治素质更为重要,如果存在违纪、违规等行为,则不能继续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电力企业所进行的很多基建工作都是关系到未来电力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工程,基建项目管理质量尤为重要,因此项目管理师的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项目管理师的专业素质是否过硬,有可能直接影响其所管理的项目的质量优劣。因此,除了大力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提高持证率外,还需要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设立相关的淘汰制度,一旦项目管理师出现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问题时,及时将其淘汰出企业项目管理人员队伍,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项目管理师的引进
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是指把各种系统、资源和人员有效结合在一起,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而项目管理师是指掌握项目管理原理、技术、方法和工具,参与或领导启动、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和收尾过程的活动,确保项目能在规定的范围、时间、质量与成本等约束条件下完成既定目标的人员。
目前项目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进入我国的时间却并不是很长。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大,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才越来越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组织的决策者认识到运用项目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为他们大大减少项目的盲目性,减少项目中种种失误带来的巨大损失。
2002年9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项目管理师列入了第4批国家职业标准(劳社厅发【2002】10号文),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已经成为我国项目管理人员执业和任职的资格凭证,也是我国项目管理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目前我国项目管理师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能够在项目管理中引进项目管理师体制,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电力基建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比如越来越多的新建核电项目、风电项目以及光伏发电项目,都需要大规模的基建工作,要想保证这些项目能够按照既定规划科学、健康地向前推进,引进具有先进项目管理理念和经验的项目管理师势在必行。
二、项目管理师在电力基建管理中的作用
电力基建项目的建设往往牵涉的人、事、部门都非常多,其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更加凸显了项目管理师在整个基建项目管理中的优势与地位。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基建管理是一项既非常复杂又极其关键的工作,大部分电力基建项目投资动辄上亿,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基建项目本身的完成情况,还关乎项目完成后长期的项目回报受益,因此,其管理必须谨慎、科学、细致;对社会而言,电力基建项目往往承担着向某个地区重点工业项目或向商业、金融或人口密集区之类重点区域供电的责任,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1.掌握科学管理方法
工期、质量和成本构成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三个基本要素,项目管理师能够运行项目管理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成本的原则下,能在项目实施之前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各项工作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优化组合,科学、准确地、合理地安排工期进度,拟定周密的、具有可实施性的工项目进度计;在项目的实施阶段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调整进度计划,确保项目的整体工期进度。
2.建立科学管控流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为解决多个基建项目中的数据、信息共享以及管理同步等问题,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性,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工程管理中的各类信息,项目管理师必须合理利用基建管理信息化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建立科学的管控流程,尤其是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国网公司规定的各种基建程序。基建程序是大型项目建设的生命线,只有认真履行这些程序,工程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少走弯路,进度也因此可得到合理控制。
利用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学的管控流程还应包括建立合理的管控模型,实现统一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监控力度,及时有效了解并反馈项目进度信息,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等。
3.积极与各方沟通
如前所述,电力基建项目涉及的部门以及人员、行业都非常繁多,要把方方面面的人都调动起来,为一个工程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项目经理的7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沟通上,由此可见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主动地做出沟通工作计划,根据工程的进度安排,把每个阶段可能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列出来,并把需要协调和沟通的事项进行整理,然后根据项目的进度按照计划提前进行沟通,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接洽,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提前组织相关的汇报会、研讨会、碰头会等,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力求在工程进行当中各部门都能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保证项目如期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将进度控制在计划之中。
三、电力企业要加强项目管理师的管理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培养大规模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人才是基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应该采取多种人才培养方式,采取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大职业资格的审查力度,促使项目管理人员加强学习,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1.采取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比过去的工程建设更注重现场经验的丰富以及行政管理的力度,现在的电力基建项目更多的是新技术、新方法,每一个项目都涉及立项、可行性性分析、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风险、招投标、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一项工作都有十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需要更多学习了现代管理理论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已经成为我国项目管理人员执业和任职的资格凭证,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施行基建项目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建设项目团队的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能达到预期目标。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既有人员项目管理水平
除了对项目管理人员施行准入制度,加大团队中具有国家项目管理师资格的人员比例外,电力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对已担任建设项目或即将担任建设项目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他们所担任的工作和所负责的领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如采取开展短期培训班的方式进行特定项目的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派员进修等。通过培训,提高特定人员在特定方面(工期、质量和成本)管理水平,有条件的应推荐其参加国家项目管理师资格考试。
3.提高员工待遇,鼓励员工自学考试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组织所认识,而目前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却很少。电力行业未来依旧蓬勃发展,项目的数量、规模、投资额度、资金来源、资金渠道的多元化及管理的复杂性,决定着迫切需要大量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人才。在国际上,项目管理师正成为超越MBA的最炙手可热的“黄金职业”,其薪资待遇经有关部门调查,如美国,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初级人员年薪4.5万~5.5万美元,中级人员6.5万~8.5万美元,高级人员11万-30万美元。因此,为了鼓励从事项目管理的员工提高自觉学习并积极考证,电力企业应该适当提高已取证的项目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使其取得的项目管理师执业证能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并能带动周围更多的员工积极参加项目管理师的理论学习和考试。
4.设立淘汰制度,促进整体素质提高
虽然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对于电力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取得项目管理师执业证书并不是成为优秀项目管理师的充要条件,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素质以及政治素质更为重要,如果存在违纪、违规等行为,则不能继续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电力企业所进行的很多基建工作都是关系到未来电力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工程,基建项目管理质量尤为重要,因此项目管理师的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项目管理师的专业素质是否过硬,有可能直接影响其所管理的项目的质量优劣。因此,除了大力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提高持证率外,还需要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设立相关的淘汰制度,一旦项目管理师出现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问题时,及时将其淘汰出企业项目管理人员队伍,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基建工作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面临更大的挑战,电力基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混凝土与钢筋的工程建设,而是一项融合了科技与智慧的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项目,需要越来越多的现代管理人员参与其中,为工程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而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