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处级干部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2-08-30 19:54:38

序论:在您撰写处级干部培训个人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处级干部培训个人总结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现实需要以及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的教学管理实践工作,依据干部成长规律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Kolb经验学习圈和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等现代教学理论,对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进行探讨。

一、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现实需要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列为干训工作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关注学员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和活力。目前,气象部门领导干部队伍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强。他们一般不会盲从教科书的见解和教师的看法。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培训方法,寻找适合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kolb经验学习圈以及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为干训工作教学方式的改进,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以译作“结构主义”,它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地位,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刺激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KoIb经验学习圈

美国学者David·A·Kolb经过研究发现成人整个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学习循环圈说明成人学习是一种白导性、自主性、主动性的学习。

(三)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

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rua)“三元交互决定论”也称为“人境交互决定论”。它把影响人心理技能的因素分为三类: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人的因素。班杜拉认为:这三者之间,每二者都具有双向的相互决定关系,从而构成个体机能活动的三元交互决定系统,任何一个人的机能活动的现实表现都是其三元交互系统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产物。根据这一结论,在教学中,如果师生、教学行为、教学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能够开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机制,那么教学就会起到促进人心理机制发展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就会因此而得到发展。

学的规律是教的出发点,学员学习的这些基本认知特点要求我们建立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增进教师与学员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员能力的目的。

三、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是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干部培训的核心班型,为期三个月。

(一)课程设置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课程设计,目前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已经形成了以“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管理系列课程学习”、“业务系列课程学习”四个模块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从教学实施效果看,培训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又有切实可用的应对方略;既有深刻精辟的思想见解,又有前沿实用的理论和信息。学员普遍对教学设计表示肯定。

在模块式教学相对固定、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根据干部培训的要求和特点、需要,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最新理念作为教学重点,融入到培训内容中去,例如设立“十七大学习专题”和“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专题”,这种第一时问、专题教学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使干部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员在培训需求反馈中的要求,还在培训班尝试开展菜单式教学,在同一时间提供不同课程供学员选择,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肯定。

由此,我们提出建立“4+Z+X”的领导干部培训教学课程结构体系:“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管理系列课程”和“业务系列课程四个课程模块是较为稳定的核心教学内容:“类”教学内容则是以不断体现与时俱进要求或研究式教学的专题课程;“X类”教学内容是运用菜单式课程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选修类课程。

(二)教学方式

1.小组合作学习

这是参与式培训的最基本形式。康德指出,人有联合他人的倾向,因为在和人交往状态中会有一种比个人更丰富的感觉。小组合作学习正好适应了人的这种心理倾向,更可以使学员从不同方面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理解。这种方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于成人学习特征的解释,实践效果很好。

目前,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各类班型都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其主要流程包括:确定研讨主题、分组讨论、班级内分组汇报、班级内交流研讨、总结点评。其中,分组讨论是整个小组学习的关键环节。为了使组员参与比较充分,小组的规模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出现喜欢说话的人独占小组活动时间,其它学员根本轮不上发言的情况。小组讨论定要形成真正的讨论局面,小组各成员共同就某些话题进行研讨,发言内容间有逻辑关联,有思想的交锋。而不是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发言,各说各的(而这正是我们现在组织讨论的通病)。讨论后要形成小组汇报、班级内汇报,否则无法对前面的讨论起到巩固效果的作用。

2.研究式学习

我们将尝试在此类培训时间较长的核心班型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式学习活动。学员可事先就自己工作范围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选定研究课题,在自己所在地区和单位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在培训期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课题研究;也可以几个学员选定一个课题,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样的培训,既锻炼了学员开展调研、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有实际的研究成果。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员自然会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达到培训的目的。

第2篇

关键词:干部培训;培训模式;气象台长;处级领导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根据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部署,从2010年开始逐步开展处级领导干部的轮训工作。处级领导干部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承担着繁重的管理任务,是中国气象局方针政策的重要宣贯者和执行者,同时又是基层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加强对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对于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轮训采取的是分类别培训的方式,即根据处级领导干部所处的岗位类别进行分类别培训。截至2011年12月底,气象部门已经举办的处级干部培训班包括气象台长培训班,公共气象服务管理研讨班(即减灾处长培训班),科技与预报处长培训班,政策法规处长培训班,全国省级气象台副台长培训班(共2期)。在此以气象台长培训班(包括气象台长和全国省级气象台副台长培训班)为例,围绕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设计、培训方式选择、培训管理与评估这四个维度,对气象部门的处级领导干部培训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研究的对象

气象台长培训班培训时间为3周,16个学习日。气象台长培训班培训对象为现任省级气象台台长,共有学员35名,实际的培训学员中包括国家气象中心相关处室4名处长,干部学院1名教师。全国省级气象台副台长培训班培训对象为省级气象台、副省级市及计划单列市气象台副台长,两期培训班共有学员67名,其中包括国家气象中心副处长1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学员1名。以下为气象台长培训班学员的基本情况。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气象台长培训班的学员年龄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下占到96%;学历层次较高,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占33%;专业素质较高,副高职称达到58%,正高达到22%;专业背景单一,绝大多数都是气象学专业或其他与大气科学相关的专业毕业。

二、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培训需求分析

科学有效地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是教育培训取得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证。

培训需求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战略需求、组织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

“战略需求”主要是让学员及时理解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与方针政策,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中国气象局发展的思路和要求;“组织需求”即学员作为单位的中层干部,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因此应当具备相应的岗位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个人发展需求”主要帮助学员破解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并亟待解决的主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它是学员自身知识更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对于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进一步提升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

在台长培训班的培训需求分析中,将“战略需求”细化为使培训学员全面了解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建设和发展气象现代化体系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将“组织需求”定位为让学员了解掌握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先进技术,提高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发展的基本素质;“个人需求”则体现在学习组织管理相关知识和方法,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分析,气象部门的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应当定位为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自我导向为特点,多样化、整合已有知识、分享已有经验的学习。具体而言,就是要“以综合性为特点,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在培训中,既要反映党和国家、中国气象局对领导干部的最新要求,又要反映领导干部自身的学习需求。

(二)培训课程设计

设计培训课程时,要科学地选择研究主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并且要考虑到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运用。对于气象部门的处级领导干部而言,培训的内容应当涉及到三个方面:气象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岗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领导干部的技能与素养。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根据培训的目标和培训对象的特征,三者之间的比例可根据需求做出一定的调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气象台长培训班课程中设置了三个核心模块,即“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天气预报业务与管理”、“管理创新与领导能力建设”,此外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设置了业务案例与经验交流、学员论坛、现场教学等内容。

各单元学时安排如下: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模块设置了“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天气预报面临的挑战”,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等讲座,强调了对气象事业宏观发展的认识;“天气预报业务与管理”模块则是从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天气预报业务管理、集约化的预报业务系统等方面提升学员作为气象台台长在业务技术把握方面应当具备的能力;在“管理创新与领导能力建设”模块则安排了“系统思维与创新管理”、“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领导干部压力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法制建设、气象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处级领导干部提升领导艺术和管理能力,培养战略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从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培训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又有对实际工作的切实指导,既有深刻精辟的思想见解,又有前沿实用的理论和信息。学员普遍认为培训效果好,对教学设计表示肯定。

由此,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培训课程设计可以做以下构想:

“4+X”课程结构体系:

其中,核心教学内容之间的比例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业务类岗位的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如气象台长培训班,岗位业务素质要求部分所占的比例可以达到30%~40%,而管理类岗位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如政策法规处长培训班,对管理科学类的课程需求较大,应当适当增加其比重;X类课程为根据培训班实际情况开设的选修类专题课程,以学员需求为导向,体现与时俱进要求的专题课程,如时政热点问题的辅导等。

(三)培训方式选择

根据现代成人培训的基本思想,领导干部的学习已经实现了多层次的转变,即学习渠道从片面传授间接经验向注重体验直接经验的转变,课堂角色从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学习效果从增强理论素养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际工作能力与技能的转变。这些转变的发生直接推动了领导干部培训教学方式的选择已经从单一的讲授式向多元化转变。据统计,现代领导干部最喜欢的三种教学方式分别是研讨式、案例式和情景模拟式教学。

在气象台长培训班的教学安排中,力求从中高层领导干部的学习心理和教学规律出发,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主要的做法包括:

1.将互动研讨引入到专题讲座中,最大限度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对老师提出要求,每次讲座的后期,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展开研讨,老师就讲述的内容与学员面对面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将静态、被动教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升华了教学的效果。

2.以学员经验分享为中心,注重交流

安排了“预报业务案例与经验介绍”(8学时),“学员论坛——如何当好气象台台长”(4学时),让学员结合自己业务工作的创新以及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进行充分交流。实践证明,学员们对这种教学方式高度认同,反响热烈。

3.加强研讨,相互启发

在整个培训班期间,根据不同的教学单元,安排小组主题研讨达5次。每次研讨采取先分组研讨,再集中汇报的形式。学员们反映,这种小组研讨的方式撞击思想火花,交流经验体会,是学习效果的升华。这一点,在小组的研讨综述里充分体现,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4.开展体验式教学,促进知与行的结合

在气象台长的培训中,均安排了体验式教学,包括现场观摩中央气象台的相关业务系统平台,参观航天企业等。

体验式教学通过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拉近了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距离,有助于学员从实践层面加深对党和国家及中国气象局相关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感悟。

5.搭建交流的平台,注重和职能部门沟通

在气象台长培训班中,组织了多次主题交流座谈会,将局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请到培训班中和学员们面对面交流,就大家关注的预报业务管理,预报员队伍建设,科研和业务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这种交流方式对于端正学员的思想认识,加深对方针政策的理解非常有效。

由此得出结论,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应当是以专题教学为主,同时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尤其是在发掘学员的资源,鼓励学员广泛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分享经验方面更是需要下大功夫。教师要更多地进行教学控制、组织和引导,使学员的经验被激发出来,互相启发,形成规律,并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四)培训管理与评估

培训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成功实施既有赖于教学计划和管理的无缝衔接,又有赖于教师、学员以及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这里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培训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问题,包括教学计划的确认,师资的聘请,有关教学活动的协调、改进等;二是发挥学员在教学管理中的自我管理作用,包括组建班委会,开展班级活动,组织研讨,编写学习简报等。让学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学院一同经历成长与创造,实现自我的发展。

培训评估对提升培训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前瞻性作用。目前在气象台长培训班中采取的评估方式为两种:一是由培训部门通过召开教学座谈会,非正式访谈等方式了解学员反馈;另一种是由教务部门发放教学评估表,对培训班的设计安排、课程等进行详细评估。通过评估反馈的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冯俊主编.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方式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第3篇

关键词:高校;科级干部;培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51-02

高等学校肩负培养人才、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干部是高校办学理念的主要确定者,办学方针的执行者,建设发展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开展好高校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其办学治校能力,对于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1]。高校科级干部是高校干部队伍中数量上的主体,以苏州大学为例,占65.1%,因此,认真分析高校科级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在培训理念、体制、模式上与时俱进,培养一支善经营、会管理的科级干部队伍,是做好高校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科级干部的特点、类型及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高校科级干部主要特点是人数多,年纪轻,类型多,是最基层的干部。他们是具体业务的操作者。以苏州大学为例,科级干部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机关部门科级干部

高校机关科级干部,作为学校机关的一个重要群体,肩负着重要责任,可以说学校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机关某个或某些科室的参与,也就离不开科级干部的参与,机关干部的整体水平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尤其在具体工作的落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机关科级干部,要有较强的大局观和执行力、娴熟的业务知识,一般需要有多年甚至多岗位的工作经验。因此,机关部门科级干部培训需求是要打造一支具备宽广的视野、精湛的业务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二)专职辅导员

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辅导员是高校干部中具有干部和教师“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辅导咨询。因此,辅导员的培训需求是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创新思维灵活、思想潮流前卫;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学业规划、心理辅导等基本职业能力的干部队伍。

(三)院系、科研教辅机构部门的科级干部

各院系、科研教辅机构一般设办公室主任、教务秘书、科研秘书、组织人事秘书等部分科级岗位,担负着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他们和学校机关部门机构对接,成为学院师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例如,教务秘书一般与学校教务部门对接,科研秘书一般与学校科研部门对接等。要做到学校的政策及时下达,学院师生的意见要及时反馈。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就拿科研秘书来说,众所周知,对于高校来说,科研已经成为决定其竞争发展的重要指标。出不了科研精品的高校,是缺乏竞争力的。科研要搞上去,管理必须跟上。一个学院科研活动开展得如何,是对该学院科研管理水平的检验。而在具体的科研管理实践中,院系科研秘书能否明确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和角色定位,是做好科研管理的前提之一。因此,院系、科研教辅机构部门的科级干部的培训需求是培训一支沟通协调能力强,以师生为本的办公室行政管理、服务、协调、监督队伍。

二、高校科级干部培训现状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科级干部只需要培训基本业务知识,能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的观念在部分高校领导中依然存在,导致部分高校科职干部培训经费紧张、场地受限、人员配备不齐、教学资源紧缺等现象。长期以来科级干部形成了“只管埋头做事,无须抬头看路”的心态模式,导致科级干部认为工作是硬任务,培训是软任务,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需要”的现象。

(二)培训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

高校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理论性较多,在实用性、实效性、针对性方面较为薄弱的现象。简单穿插到其他干部培训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等成为主要形式,缺少分组分类、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案例培训[2]。

(三)缺少监督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

和处级干部培训统一组织管理(一般由组织部负责)相比,高校科级干部培训一般由各自分管部门自行组织实施,培训效果参差不齐,缺少归口部门去监督评估和后续的跟踪管理,导致高校在科级干部培训、考核与使用上缺乏衔接性。对单位选调科级干部参加培训缺乏调控手段,对学员管理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缺乏有机结合,造成“学与不学一个样”的现象。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路径选择

(一)创新理念、加强领导

高校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工作实践上看,科级干部素质直接决定了基层工作水平;从发展角度来看,科级干部是高校事业的未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年富力强的科级干部也是中层干部的后备力量。这就要求学校主要领导干部和干部培训部门必须解放思想,从观念上重视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确立全员培训的目标,克服把科级培训作为间断的知识技能培训的短期行为,着眼于科级干部培训工作的经常化、长期化、系统化,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科级干部终身学习意识,使之树立深化学习、接受培训不单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自己应享有的权利的观念,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

(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解决“工学矛盾”

“工学矛盾”在高校科级干部培训中尤为突出。高校科级干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力量,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采取全集中培训的方式,难以保证出勤率。采取分期、分主题,各部门根据需求,分批选送培训对象,集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形式是解决“工学矛盾”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适当固定每期培训的时间段,各部门单位可以根据计划,适当调整参训人员的工作安排,做到脱产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三)通识培训课程和专业培训课程相结合,提高教育培训针对性

培训课程的设置,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为原则,开展针对性培训。“缺什么,补什么”,要求我们努力把握学校发展对干部素质的基本要求,把它落实到具体的培训过程中;“需要什么,培训什么”,要求我们加强对科级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根据不同类型科级干部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立足培训对象的需要,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与岗位技能、现代知识培训,从而实现干部培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因此,科级培训必须做到通识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通识培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技能、行为规范、公文写作等共性内容;专业培训必须结合科级干部工作岗位内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例如针对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等[3]。通识课程,主要有学校培训部门组织实施;专业培训课程主要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但是学校培训部门要负责监督管理,同时确保经费保障等。

(四)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一是注重现场体验式培训。可以采取分组分类到不同岗位现场体验教学、案例分享等方式。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学习成果仅限于学识范围的智力层面。这教学法是以“杯与壶”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简而言之,听课者就像空杯子等着授课者从知识之源,也就是“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针对主题内容,学员不会被要求去检视他们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领悟情形。他们可以保持个人完全的不自觉或对于主题内容引发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保持缄默。体验式培训致力于一个不同于说教式教学方式的学习训练,体验式培训拥有不同的质量与特质,在于它牵涉参与者本身是否准备好在各方面来投入整个学习过程,所以培训者是在以能动式的方法接受训练。

二是注重研究式培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研究式培训体现了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研究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积极运用了案例、启发讨论、课题研究等多种方法,不断鼓励学员进行研究性学习,增强培训的吸引力,较好地满足培训学员的需求。以苏州大学为例,科级干部可以申报包括“党建研究”,“思政教育”等各类课题,引导科级干部研究破解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在培训过程中凝练学习成果,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反映出开展某项对策性或学术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以赛促训。可以举办有针对性的比赛,在比赛中达到培训效果,例如,由教育部思政司主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承办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就是很好的以赛促训的形式。通过竞赛,重在引导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帮助辅导员强化职业意识,促进工作,增强科学性,提高时效性。

(五)完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保障教育培训的长效性

学校必须完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规范,形成培训质量评估、学习情况考核、干部激励约束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才能保障科级干部培训的长效性。通过组织学员座谈或发放教学效果评测表等方式,详细收集参训干部对于课程内容、授课教师、授课形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培训质量评估;把教育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党性锻炼等真实情况记入个人培训档案,认真做好学习情况考核;在干部选拔考察中,必须把科级干部培训情况作为参考指标之一,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综上所述,高校科级干部培训是一项重要又复杂的干部培训内容。高校应该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上重视科级干部培训管理工作,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有作为的高校干部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华,杨国梁.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

[2]陈萃光,陈莉华,盛新风,潘靖之.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本位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3(5).

[3]张忠福.课程模式与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述评[J].陇东学院学报,2011(5).

收稿日期:2014-10-22

第4篇

一、“四五”普法工作完成情况

(一)领导重视,加强了民族政策、法规的制定、宣传、执行

⒈建立法制机构,明确职责。年,为做好民族“四五”普法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区民族依法行政工作、民族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民族科为我局民族行政执法的内部法制结构,具体负责民族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考评,并按时向省民委、地委、行署报送《依法行政执法情况统计表》等相关材料。

⒉深入调研,制定民族优惠政策。××××年,为深入贯彻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黑发号文件)精神,我局协调统战、财政、文体、卫生、农业等多家有关单位组成工作组,深入到塔河县、呼玛县加格达奇区等县区进行民族工作调研,结合我区民族工作的实际,针对我区少数民族的产业结构调整、教育、文体、医疗卫生、就业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条实施意见,报地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以大发号文件下发全区。此文件已经成为指导我区民族工作的重要政策性文件之一。

⒊重视民族法规宣传,扩大影响范围。××××年,为加强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民族政策的影响范围,使民族意识深入人心,开展了以下宣传活动,①月,以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周年为契机,我局召开了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座谈会。这次会议共有个少数民族,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人员对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周年来的风雨历程进行了回顾,列举了多年来党对少数民族群众实行的优惠政策和民族工作部门多年来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实例。表示今后仍然会继续为我区民族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②我局积极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周”活动,将这一活动作为在“四五”普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实施阶段的重点。我局采取在广场和人民政府门前悬挂宣传标语并设立了宣传台,为了营造良好的宣传气氛,还请来了老年秧歌对协助宣传。在宣传过程中,由身穿各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向过往的行人发放宣传单,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宣传形式十分关注,纷纷前来索要宣传单,共计印发宣传单余份。另外我们还通过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多民族政策、法规进行宣传。在宣传期间我们对各县区的民族政策宣传工作进行了部署,各县区民族宗教局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活动,在我区形成了一个关注民族政策、法规内容,维护少数民族权益的良好局面。月,利用“党员义务宣传日”广场活动,我局积极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向群众宣传民族政策、法规,耐心解答群众提问并发放了宣传单和宣传手册百余份。③协助省民委做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推荐个先进集体,名先进个人,同时完成了先进事迹材料的上报工作。根据省民委的工作要求,将《中华民族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册发放至县区四大班子成员,县区有关单位,民族乡镇及有关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配合省民委开展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知识竞赛”活动,各县区民族宗教局工作人员均参加了这次答题活动。④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为表彰多年来为民族工作做出贡献的各条战线的同志,×月×日,我局以地委、行署的名义召开了全区民族宗教工作会议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副地级以上领导、地林直和中省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各县(区、局)党委书记、主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统战部部长、民族宗教局局长、宣传部部长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共人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共表彰先进集体个、先进个人名。为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发了牌匾和荣誉证书,并且,由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部队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民族工作者多年来的辛勤工作做出了肯定,通过对先进事迹的大力宣传和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扩大了知名度,使更多人来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⑤××××年月,为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我局号召全区民族工作部门积极学习会议精神,并将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列入党政中心组学习内容。

⒋严格执法,服务于少数民族群众,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利益。①××××年,根据加格达奇区少数民族群众放映,个别中小学校对符合免交学杂费的少数民族学生没有给予优惠待遇,我局及时同有关部门协调,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年,将深入各县区(局)对《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和大发号文件等民族政策、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针对民族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②五年来,我局根据《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的相关规定,共计为名少数民族大中专考生办理了民族成份审核手续,使一大批少数民族考生获得了考取大学的机会。依据《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和大发号文件的相关规定,为少数民族学生能享受到规定的民族优惠政策,共为少数民族学生开据减免学杂费证明余份。③按照国家、省、地相关文件的规定,在经过严格审查的基础上,五年来,共办理变更少数民族成份人。④××××年,为贯彻《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的执法检查,对全区家从事清真食品经营的摊床和店铺进行了年检,并为其中家店铺发放了牌匾。××××年月,我区的塔河县民族宗教局根据少数民族群众举报,依据《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取缔了一个非法从事的“清真轩鲜牛肉店”业户,很好的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二)重视各级民族工作干部的法制学习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

⒈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民族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力度,重点学习《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大发号文件等民族政策、法规。①经常组织局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规。②每年召开全区民族宗教系统工作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认真学习民族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使广大民族工作干部熟悉和掌握了必备的业务知识,增强了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了民族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③××××年,分别组织全区民族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全省民族行政执法培训班和地区法制办组织的民族专业法律法规培训并参加了考试,共有人取得了行政执法证书。

⒉根据中央、省、地下发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意见》、《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大发号文件等民族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培养、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工作。①××××年,推荐名鄂伦春族干部到广西柳州市学习。××××年,鄂伦春族副县长关金红到北京丰台区挂职锻炼。②××××年、××××年、××××年,我局协调有关部门推荐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党校、民族干部学院学习、举办“女、少、非”干部培训班或在两个民族乡举办民族政策、法规培训班,共计参加学习的民族干部人次。同时,我局还派专人为各类干部培训班、领导干部培训班讲授民族政策课。③积极选拔、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截止到××××年月,我区现有在职处级干部名,其中,少数民族处级干部名。副处级后备干部名,其中,少数民族副处级后备干部名。

(三)在“四五”民族普法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局“四五”普法和依法行政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⒈民族政策、法规执行工作重视不够,执法力度不强。一些执法人员法治观念还不够强,对“有法必依”重视不够,对“执法必严”的意识还不够高。民族执法工作与有关的执法部门配合不紧密,对出现的违反民族政策、法规的现象仅进行批评教育,没有落到行政处罚上。我们建议,加强执法联系,成立联合执法组,对出现的民族政策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处理。

⒉民族普法工作还有盲点和不足。部分单位和个别领导干部,对民族政策、法规的了解还不够,理解还不够深刻,一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对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够重视。我们建议,采取开展有针对性的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工作,促使他们提高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二、“五五”民族普法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查找“四五”普法盲点,进行针对性的普法教育。

(二)继续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民族政策进行宣传,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民族政策加强了解,运用群众易学、易懂、易记的方式,增强普法宣传效果。

(三)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民族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我区民族工作顺利进行。

(四)开展好民族工作的调研,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特点,提出新观念,为我区今后的民族工作提供保障。

第5篇

一、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教育活动领导在厂党政班子联席会议上,学厂党委《关于开展“新世纪大庆石化人形象”教育活动的通知》,提高领导班子对开展形象教育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大家感到:开展“强素质、树形象”教育活动,对于提高我厂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文明程度,增强“人人是大庆石化人,个个代表大庆石化形象”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必须认真抓好这项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会议、简报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为使形象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制订了《机械厂开展“新世纪大庆石化人形象”教育活动方案》,确定了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措施,保证了教育活动有计划、按步骤的开展。三月份以来,形象教育活动是党委和党委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党委领导和党委职能部门坚持及时深入基层了解、指导教育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二、积极开展全员讨论,认真做好引导工作组织职工围绕“为什么要开展新世纪大庆石化人形象教育”、“新世纪大庆石化人应该树立什么形象”、“机械厂职工队伍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形象”、“怎样树立大庆石化人和机械厂队伍形象”进行讨论。在全员讨论的基础上,动用讨会、座谈会、报告等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和认识水平。同时,组织并要求职工收看电视台有关报道,学习《大庆石化报》、《大庆石化》杂志刊登的有关文章,引导职工更加自觉地参与“新世纪大庆石化人形象”教育活动,更加努力地提高文明程度,树立良好形象。通过讨论和引导,在全厂范围内,掀起学习先进典型,树立文明行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族美德、职业道德的热潮。

三、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实施人才战略,是我厂四大战略之一,更是我厂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员工素质,奠定“新世纪大庆石化人形象”的内在基础。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对获得总厂“行业状元”称号的程威奖励5000元,厂长宣布,在全厂工人技术考评中,各工种的技术尖子将获得3000元以上的奖励。职工感到厂领导重视人才、重视技术,从而激发了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

二是认真搞好员工考评。为调动职工学生产技术、练过硬本领的积极性,利用两个多月时间,采取理论考试与实际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对全体工人进行了考评。通过技术考评,使全厂工人产生了压力和动力,感到了学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是积极开展干部培训。请进来传授。利用6天时间(周六、周日),举办了现代管理知识培训班,聘请哈工大教师讲授了《现代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和《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科、处级干部和统计、财务、施工等管理人员150多人参加了学习。走出去学习。获得惠普公司总裁助理高建华来大庆举办“市场营销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会的消息后,派出处、科级干部6人前往学习。还派员去北京、吉林等地学习有关三项制度改革方面的知识。采取自我培训。为提高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制订工艺和施工方案的水平,由副总工程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专业培训。

四、深入开展“讲文明礼貌,树良好形象”活动去年我厂开展的“讲文明礼貌,树良好形象”活动,提高了队伍的文明程度。我厂在总结和发扬成绩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讲文明礼貌,树良好形象”活动。利用《机械简报》刊发文明礼貌常识、职业道德要求、社会道德、家庭美德规范等,以利于职工学习。组织职工开展“一查、二摆、三议”活动,即查日常活动和工作中存在的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表现,摆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危害,议讲文明、讲礼貌的重要性。从而促使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明程度,树立良好形象。各级干部和机关人员,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开展“学先进、树形象、促发展”活动。今年“五、一”前夕,我厂检二车间班长何明言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检二车间主任肖作德被评为市劳动模范标兵、检二车间被评为市先进集体。我们抓住这个机会,促进形象教育的深入开展。分厂和分厂党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何明言、肖作德及检二车间学习的决定》。5月中旬,召开了机械厂“学先进、树形象、促发展”动员大会,号召职工学习先进典型,振奋创业精神。这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形象教育活动的深化,促进了职工正确观念的牢固树立,更有利于动员职工为我厂奋斗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在全厂范围内努力营造弘扬正气,崇尚先进的氛围。强化“讲贡献有功,当模范光荣”的意识,形成学习先进、争先进的良好风气。二是努力营造培育文化、凝聚人心的氛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总结、培育机械厂的企业精神,以此凝聚职工队伍。三是营造发挥优势、敢于竞争的氛围。以学先进为动力,发挥品牌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并在这些方面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6篇

关键词:党校现场教学

开展现场教学是党校创新干部教学培训模式的重要尝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目的就是要通过现场教学这一方式,使学员们能够亲眼目睹各教学现场的发展变化,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笔者从近年来开展现场教学的实践来看,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几个关键问题。

一、结合主题选好教学点是开展党校现场教学的前提

开展现场教学的备课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做到确定主题和选择现场教学点同时进行,既要对教学主题所蕴含的理论观点有深刻认识,又要对教学现场的实践状况有较充分的把握。同时,在选择教学点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现场教学点的选择要结合教学主题而定。

一般要有正反两个方面,既要有优秀方面代表,也要有教训方面的代表,不仅要选择企业、工厂,也要选择乡镇、社区和农村。这样选择现场教学点,对干部培训将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办好现场教学的基础性前提。因此,选择企业现场教学点就要选择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节能降耗显著的,环保意识强的,管理有特色的,循环经济链长的和技术产能落后污染环境较明显的,既有正面的教材,也有反面的教材。只有这样现场培训才富有针对性,提高实效性。[1]

其次,现场教学点的选择要按照学员确定。

按常规,到党校培训的党政干部中以职务区分有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和村干部,以工作区分有机关领导、镇、村领导。这就要根据不同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现场教学点,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培训效果。党校干部培训班,安排综合性的现场教学点,即既有发展经济板块,又有社会事业板块;既有工业经济,又有现代农业;既有镇、街道的情况,又有村的面貌。这样安排,使这类干部全方位了解本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及经验,以利于学员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以后的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启迪和借鉴。针对村级干部,要重点安排科学发展,管理上水平的村级经济现场教学点和循环经济企业链条长的现场教学点。针对管理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多安排看各类“重点”企业,到现场与企业经营者对话、交流,学习经营和管理理念,提升前瞻和决策能力。

二、做好互动交流是提高党校现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为办好现场教学,使学员们在发展思路上受到启发或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要注重抓好学员、主持人、教学基地的当事人、点评人之间的互动环节。

首先,要明确参与现场教学的人的职责。

学员是现场教学的核心主体。在教学中,要求学员在课前做好思想准备和知识准备;课中要全身心地融入现场、感受现场;课后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并内化为指导实践的认识和方法。主持人是组织、协调、引领各方完成教学流程达到教学效果的导演。现场教学对主持人教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一是要有理论功底,并能结合教学基地的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二是具备主持技能,主要是指思维清晰、表达流畅等;三是要有应变能力,能够始终紧扣主题,掌控流程,及时调整教学中出现的偏离情况。当事人一般是指向学员介绍情况并与学员互动交流的教学参与者,是直接参与基地建设的负责人或熟悉情况的知情者。当事人在介绍和交流互动中,必须紧扣教学主题,使学员深度融入现场教学中。点评人是指对现场教学进行全方位总结提升的教学参与者。一般来说,点评人应是教学主题所涉及领域的专家,既要对教学基地的实践探索有较深入的了解,又要密切关注现场教学各环节尤其是交流互动环节中学员的思想动态。点评的过程应该是点评人将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之后,帮助学员实现澄清认识、总结提升、启发思维的目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点评人与主持人可以由党校教师兼任。以上四类教学主体中,学员是核心主体,主持人是主导,当事人与点评人是实现教学内容深化的关键。

其次,要在现场教学基地实现互动。

现场教学一般是经过看现场和听典型介绍之后进行点评互动。看现场,是学员对教学基地的直观感受,既包含对现场教学基地实践场景的直观考察,也包括对其曾经经历的历史场景的回顾。听当事人的介绍过程是将“看”的过程中得到的感性认识进行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如,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现场教学,其介绍过程既是新农村建设历史场景再现的过程,也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实现路径等挖掘的过程。之后的当事人、主持人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是基于“看”、“听”的基础上,使感性与理性进行碰撞,澄清认识,深入理解现场背后所体现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并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要求学员的提问、现场教学基地的当事人的回答、主持人的引导均要紧扣主题,有思想、能启发。在这一环节中,特别要对主持人的引导提出要求:一是对学员提问中可能出现的离题情况,及时调整和引导;二是对当事人的回答进行提炼或归纳,使其的观点更加鲜明,更加切合主题。[2]

第三,点评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对现场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点评,是对现场教学的深化和内化的过程。就教学主题而言,它是一个深化的过程。专家点评的过程既是一个用理论解释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将现有实践上升为理论认识的过程。通过点评,使学员在现场所见的鲜活实践与理论进行对接,使实践抽象化、理论具体化。就学员而言,它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通过专家点评,学员在深化认识的同时,获得方法论层面的启迪与指导,找到理论转化为实践并进行创新的方法,并能用新的理论指导个人的实践。因此,点评必须要深刻,符合三个基本要求:总结经验要紧扣主题和现场教学基地的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炼启示要深入剖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启迪思维要给予学员思想的触动和思维的启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内化。

三、提升教师素质是增强创新效果的根本保障

组织学员现场教学,要求党校教师不断提升业务素质,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以增强党校创新教学方式的效果。

首先,党校教师要全面掌握教学基地的情况。

党校教师既要有业务能力,更要有敬业精神;要事事处处做有心人,注意点滴积累,不断提高。带领现场教学的老师要较全面地掌握教学基地的实际情况,在实施现场教学时区分对象,有所侧重、准确生动地讲解,并在适当的时候向不同学员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给大家讨论、交流,允许学员向讲解员或现场教学点相关领导提问,形成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对现场教学讲解的要求有所不同。如局级干部班,要求不但有面上的介绍,还要有理性的分析;对村级干部班只介绍面上的情况即可。带领现场教学的老师在介绍点上要学习的经验时,也要提醒学员注意教训的借鉴,不断积累后发优势,使学员看得真切、听得入耳,印象深刻,具有实效性。

其次,党校教师组织教学要富有独创性。

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员的积极性,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党校在组织党员干部培训现场教学时,既要有导游小姐的热情、不庸俗,更要有党校教师的严谨、不浮躁,增强现场教学的全面性,富有教学的独创性。如在确定现场教学点的过程中,既要结合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又要考虑当前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实施现场教学时,在每一个现场的介绍和讲解之前都要向学员提出一个思考问题,让学员带着问题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和讲解,促使学员边听边思考,边得到启示而产生创意。学员才能够有效结合其他环节,进行比较分析,深度思考,体会现场教学基地实践所体现的独特性、创新性、典型性,才能启迪思维。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情境学习理论;干部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1-0057-05

目前,在我国的干部培训中,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的专题报告以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便于组织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干部培训的教学中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是,成人学习的特点以及干部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2006年1月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第25条中提出:“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干部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再现或者模拟真实社会中工作以及生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环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员接近真实的情景并与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发生互动,亲身体验某些角色的地位、处境以及工作要领和技巧,在短时间内加深理解教学内容、迅速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西方国家已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培训公务员,收效显著。国内的一些干部培训机构也已经开始对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了实践探索。实践证明。在干部培训中,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培训,能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促进学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学习,是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以及实施的各个环节上都可以从情境学习理论中找到最为直接的理论依据。事实上,情境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和应用就是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教学。情境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类学家莱夫(I.Lave)和温格(E.Wenger)。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是整个学习中的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参与性和主动性,是针对认知取向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学校教育脱离日常生活实际而提出的,以改善儿童的学校教育为目的。事实上,成人的学习动机更多来自于希望解决真实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上成人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情境学习理论更适合应用于成人的学习。成人教育理论家梅里安和林德曼曾指出:成人教育的方法要走情境路线而不是走学科路线。以情境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情景模拟教学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在课堂上再现工作生活的真实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点提升学员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非常适合成人的教学法,对于克服成人培训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具有非常有效地促进作用。

在学习内容方面,情境学习理论认为,认知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脱离具体的实践环境,一方面认知能力难以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即使形成,也毫无用武之地。就学习者个体而言,学习的根本标志就是越来越容易地、有成效地参与团体重要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个不断增长其实践能力、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无论学什么都是以形成个体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对所在团体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根本目的。为此,情境学习理论更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动态性、互动性、工具性、分散性和共享性。

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的干部教育培训,与情境学习理论所主张的学习内容相一致,重在提高学员实际工作能力。获得经验和提高能力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与以课堂讲授为方法,旨在使学员获得事实、数据等信息和掌握原理、规律等知识的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为此,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度仿真的教学情境中设置来源于工作生活实际的真实的问题,让学员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去解决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获得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即完成能力向真实情境的迁移,打造课堂与现实生活的“直通车”。

关于学习方式。情境学习理论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的概念。“实践共同体”的成员有共同愿景、学习愿望、乐于分享经验、追求共同的事业,能够在目标明确、意义清晰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来确定其需要进行的共同学习或共同实践。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团队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布置任务并提出任务要求,在学习小组内部,每个成员的经验和想法得到充分的分享和尊重。由不同思维的互相碰撞而产生新的见解、思想、甚至有意外的发现,所有成员都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这些学习小组的实质就是情境学习理论中的实践共同体。相对于未成年人,成人更适合开展更多的团队合作学习。因为成人拥有更丰富多样的经验,这些经验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职业需求;既是开展学习的基础,又是其深入学习的资源;既是其理解知识的前提,又是其应用知识的基础;既是其分享经验的条件,又是其知识创新的源泉。

当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做中学”理论等也从某一方面对情景模拟教学法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员为中心、满足学员的实际需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学习主体与他人和环境建构来的:“做中学”理论强调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在干部培训实践中,我们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校中层干部学员中成功组织实施了“高校突发事件新闻会模拟演练”课程,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下面就以该课程为例,讨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干部培训中的教学流程。

1.开设媒体应对相关知识专题报告

研究表明,高校中青年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长期接触媒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媒介素养和能力。但是,他们的媒介素养主要是依靠对个人经验、感性认识的反思和总结自发形成,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中如何充分利用媒介、引导舆论方向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方法的指导。因此,在模拟演练之前,有必要组织学员就媒体应对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使学员初步掌握媒体应对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为此,我们专门聘请专家以“应对新闻媒体”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对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对新闻会的准备、召开以及记者提问的策略和如何回答记者的提问等问题作了详细透彻的讲解,列举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报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员接下来准备实战演练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准备。

3.准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定位

模拟演练教学是在模仿真实的情境中,以学员为中心,使学员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模拟演练中,教师由台前走到了幕后和场外,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在传统的以专题报告为方法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位讲解员,主要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和信息。而在模拟演练教学中,教师承担着课程设计、教学组织、课堂引导以及总结点评等多项工作,扮演着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等多重角色。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首先要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其次,教师要确定各个教学流程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首先要帮助学员了解模拟演练教学的目标、要求、内容以及教学流程。再次,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具体案例,根据学员的年龄、性别、工作岗位等特点,组织学员分组、安排学员扮演媒体记者、学校副书记、保卫处长、学工部长等不同的角色,并对每个角色的“表演”提出具体要求,使学员及时投入角色准备,进入学习状态。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首先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学员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个氛围应该是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紧张、迭起。最后,演练虽然是以学员为中心,学员是主角,但是教师要时刻监控着课堂进程,及时调整、控制课堂节奏,遇有突况准确做出判断、妥善干预处理,保证正常的演练秩序。作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发挥着如同催化剂一样的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发挥着加速化学反应发生的作用。在演练课堂上,教师像催化剂一样,通过表扬、鼓舞、激励以及挑战等多种方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促使学员更深入地学习和思考,取得更好的演练效果。

4.尽力提高演练的“真实性”

模拟演练是在课堂上再现真实的现实生活。努力将学员的工作场景移位到课堂上来,让学员在仿真的情境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模拟演练的课堂一定要尽可能的逼真,只有真实,学员在演练中获得的学习经验才能更容易地迁移到工作中去。

首先,教学案例的选择要源于现实生活,密切贴近实际。高校突发事件新闻会模拟演练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高校处级干部,教学案例的选择要符合这个实际。在教学中,我们选取的案例都是真实发生在高校中的具有典型性的突发事件,其中,有的案例是学员所在高校真实发生的。如学生失踪、食物中毒、虚假办学引发等。我们把这些案例经过修改完善,使其有激烈的矛盾冲突,符合演练的教学要求。

其次,教学场景的布置要逼真。新闻会模拟演练的课堂要尽量按照真实的新闻会召开的场景进行布置,进行必要的硬件准备。比如,要制作新闻会的背板、为台上发言人制作台签、台下设记者席、为记者制作胸卡、准备录像设备和移动麦克等设备。一个逼真的场景使学员进入课堂以后仿佛身临其境,加上真实的案例,使学员感觉置身于真实的会现场,有助于学员做好心理准备、快速进入角色。

5.演练前的精细策划和充分准备

以学员为中心的模拟演练,不同于专题报告的教学形式,教师只要把课备好,课上讲给学员听就可以了。模拟演练教学需要课前大量而精细的策划和准备工作。

首先,要做好课程设计。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如何选择教学案例、如何组织学员参与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怎样衔接、每个教学环节所需时间、需要哪些硬件准备等问题进行精心构思和策划,保证每一个细节的顺畅。课程设计必须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使相关人员一目了然,这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