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学课堂范文

时间:2022-04-20 15:35:56

序论:在您撰写科学课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科学课堂

第1篇

一、注重知识获取,关注能力发展

学生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能力的发展,这岂不两全其美?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中,弹性、弹力是本课的一个知识要点。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这方面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学填写“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记录表。从效果来看,图表形式更清晰地表明了“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分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对弹性和弹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设计,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师生之间的问答式,而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研究、表述能力。课后的作业是:你能设计一个应用弹力的小发明吗?不再是关注学生浅层次的知识方面的收获,更加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方面的收获。正如学生所说:通过学习,我知道在我们的身边藏着很多的科学知识和道理,有些实验我们必须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做得更好,就像刚才我们在研究弹簧的时候一样,有人操作,有人测量,有人记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多种能力协调发展,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易于接受我们所讲的科学知识。

二、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来源于生活,离开生活的科学就缺少探究的基础。仍然以《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为例。课前,我让学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海绵、弹簧、橡皮筋等。在课堂上就利用这些材料来做实验研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我布置学生自带材料时,部分学生已经知道本课要研究的内容,有的带来了玩具弓箭,有的穿来了有袖管口橡皮筋的衣服,这对学生来说何尝不是一次联系生活实际的教育呢。让学生凭兴趣自由选择做实验,让学生知道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物体没有弹性,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高涨,科学探讨特别起劲。本课还有这样一个设计: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弹力?这个设计,激起了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许多同学都急切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谈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一个个积极主动、跃跃欲试,为下面认识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做了铺垫。这样的科学活动课,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率高,学生在快乐的科学探究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大胆进行预设,留足生成余地

预设与生成孰轻孰重?大胆的、充分的教学预设使老师做到心中有底,巧妙灵活地处理课堂生成则能使课堂更加精彩。毫无疑问,两者的相辅相成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我多处进行了预设,如:钢尺的弯直实验、橡皮泥的搓圆压扁实验、气球的吹放气实验等等。这些预设为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预设不是万能的,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全部预设出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预设的遗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无痕化”处理生成问题才会使科学课堂更精彩。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两次预设中没有的环节。一次出现在学生介绍自带的玩具弓箭时,大家普遍认为是“弦具有弹性”,却不料有个学生插话说“弓也有弹性”,被他这么一说,我也豁然开朗,然后巧妙地请他来做演示,大家发现事实真是这样。科学课堂教学中,在多种预设的基础上,更需要老师巧妙地生成处理。第二次是研究弹簧拉力与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因为课前找不到型号相同的弹簧,所以找了两种不同的型号,在学生得出数据后才意识到这个疏忽。没想到的是,一次疏忽却成就了一次预设中没有的精彩。弹簧粗细不同所产生的弹力也是不同的。当学生得出两组不同的实验数据后,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却假装无意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钩码轻重不同”“可能是弹簧粗细不同”……在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

第2篇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教学既能呵护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又能培养他们科学学习热情呢?由于学生对周围自然事物都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我们的科学教学应顺应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动起来,在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动中掌握科学方法,在动中锻炼思维能力。下面,我就以《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动”起来。

一、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心动。在上《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导入部分时,我运用了常规的谈话教学法。同时,我结合多媒体出示实物创设情境:天气有点冷,老师想喝热牛奶,让我把牛奶连盒子一起放在热水里热一热。(演示加热牛奶)

师:“你们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发现?”

生:“牛奶鼓起来了!”

师:(拿起管子插入牛奶,牛奶喷出来了!)“怎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当牛奶喷出来的时候,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奇的声音,我在学生的表情中知道学生的好奇心已被激发起来。

师:“那么大家想让自己像科学家一样来研究问题吗?”

生:(齐):“想!”

师:“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这时我出示上节课所用到的“试管气球皮实验”。

师:“你能回忆下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吗?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师:“水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

生:“水受热体积变大,水受冷体积变小”

师:“但是上一节课我们这个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可不可以把这个装置改进一下,(出示试管气球皮装置)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水的体积确实有变化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吧!”

这个问题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推上了顶端,学生不仅能积极地思考交流,而且能够集思广益。

二、行动——促使学生在亲历中领悟

“心动不如行动!”学生是十分希望在课堂上能亲自动手实验,并验证自己的想法的。因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心动,还要让学生行动,使之有所感受、有所体验,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认知能力、协作能力。

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中,看着“试管气球皮实验”装置,明确了改造目标,学生总是有很多的想法。比如学生会想到:

改进方案一:水是透明的,加点红水,可以更加明显。

改进方案二:瓶口太大,液体上升不明显,可以用塞子和细管。这样水的体积只要增加一点点,在细管里就会上升一大截。

改进方案三:水温差明显一点。

……

为了验证学生的想法,我在讲台上拿着“试管气球皮实验”装置,根据学生所说的一一改进。当学生体验到他们的想法被一一变成了现实,他们的理念被一一肯定,并且看到一个新的实验装置完成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在新的装置产生后,孩子们对于如何探究已经了如指掌,他们开始跃跃欲试。这时,我在讲解完注意点和温馨提示后,就放手将课堂完完整整地交还给学生,真正地体现了“由扶到放”这一理念,让学生彻底“动”起来。

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每当看到明显的变化的时候,都抑制不住那股子兴奋劲儿,欢呼声、惊奇声此起彼伏,他们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探究中。

实验完成后,我请两三个小组指派代表带上实验成果和表格,展示结果。然后我用Flash呈现实验现象,肯定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板书结果:水 热胀冷缩。

接着我追问:“那么其他液体呢?”(为学生提供多种其他液体:酱油、橙汁、牛奶、黄酒……)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发现这些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再接着我话锋一转:“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不对?”学生自然意识到,这样说缺少科学性,缺少科学该有的严谨,因为他们并没有一一验证。

最后,我完善本节课的结论:大多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孩子们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个个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从孩子们灵动的眼神中,我不仅看到了他们成功的喜悦,更发现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实践中寻找科学。

三、情动——引领学生拓展和创新

科学学习是在探究过程中使孩子们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半独立的过程,并在探究中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素养,让他们能够通过探究,在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各方面都获得发展和提高。科学学习不是止步于课堂的学习,更多的是课后的拓展与思考。

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课堂中,孩子们亲身经历了水、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培养了他们勤于探究、乐于合作、敢于交流的科学态度和实验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我深切地体会到,小学生的科学课堂要营造一个快乐宽松自由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孩子们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课堂的小主人,才能大胆去探索和勇于创新,才能有活跃的思维,才敢于畅所欲言。

在本课的末尾,我展示了两个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

(1)师:(PPT视频展示教师在水壶中加满一壶的水,然后放上去加热,快开的时候,水溢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2)师:“我们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为什么每瓶饮料都没有装满?”(PPT展示)

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是让学生体会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可以学以致用的。这样,学生自然会明白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又运用于生活。

对于科学课来说,永远没有上下课的铃声,即使学生走出教室,室外也是他们学习科学的更广阔的天地。科学课解决的就是科学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在课堂上一一得到解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让他们带着尚未解决新问题走向课外,这样的情动,才能使学生对科学课始终保持持久的兴趣。

第3篇

一、开展家庭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应该充分利用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开展家庭科技活动。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应该充分开发与利用家庭科学教育的丰富资源,开展家庭科技活动,共同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家庭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那么,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科学教育资源,开展那些科技活动呢?1.家长引导下的科技阅读。2.开展为科学课学习活动所做的准备工作。3.开展科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4.开展家庭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调查、改善活动。5.开展儿童的兴趣性活动和探究性活动。6.开展利用社区科学教育资源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不断拓宽课外科技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外科技活动,特别要加强新产业、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满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逐步发展为志趣,转为科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课外科技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知识运用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验科学知识、技能的巨大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课外科技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各种资源,组织小观察、小采集、小种植、小饲养、小调查、小辩论等活动,开展科技讲座、考察活动、科普知识竞赛、小发明展评、科技兴趣小组,出科技专栏、办科技小报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提高科学教育效果。

三、转变科学课外活动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日常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我们无法在一堂课中完成教材所安排的所有环节。有时候学生提出很多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但是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一一进行探究。有时候,课本中所建议使用的实验材料或实验方法刚刚引起学生的兴趣,下课的铃声却在耳边响起了。“同学们在课外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这样的话会经常挂在我们科学老师嘴边,但如果课外探究没有整体的计划、步骤,没有老师的引领指导,没有有效的成果反馈,那么这只会成为老师的一句口头禅,成为一句空话,课外活动探究也就只是流于一种形式。

科学课外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是集实践性、实用性、活动性、技能性,创造性于一体,又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实际,把科学活动渗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在科学课外活动教学中应转变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从简单地灌输现成的科学结论,转变为指导学生通过探究自行获取科学知识。

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是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的基础。小学科学课程中要求掌握的科学知识主要内容有: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根据具体的科学知识形成时的情境与所探讨的问题的关系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实验、分析,从科学探究中自行获取新知。

2、从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指导学生揭示自然规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思考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栽培、饲养、制作等操作方法。在科学教学中,要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从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转变为注重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科学教育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和效果。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自身要有热爱科学的情感,求实、创新的精神,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用自己热爱科学的圣火去点燃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之美(崇高的价值、无穷的奥妙、不断的创新)。让这种美成为一种永恒的魅力,吸引学生不断地参与科学探究,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与价值,形成认真、细致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第4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考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率。

1.用实验创设情境。实验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激发兴趣,产生动力,主动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只要教师手拿仪器进入课堂上课,学生就欢呼一片,相反,如只拿教本进课堂的,他们就会兴味索然。因此教师要从责任和使命的高度出发,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实验情境教学,能分组实验的尽量分组,不能分组的至少要保证演示实验。如在教学《测量摆的快慢》时,教师手拿一个简易种摆自由摆动,并抛出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让钟摆得快些?不少学生不假思索,认为只要摆动地用力些就行,教师笑不作答,只是给每个实验小组发下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研究,自己证明。学生兴趣高昂,你摆我记他数,不久便了刚才的假设,于是教师又进一步引导他们再次实验,寻找真正的原因。整节课气氛活跃,在学生不断的假设、实验、假设的过程中热烈进行,并最终顺利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2.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带学生融进去,常能唤起对原有相关经验的联想,从而产生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成为知识新的生长点,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创造的潜能也就跟着被开发出来。如在教学《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这一课时,我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人,先问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是什么?有学生答篮球,看过NBA的直播比赛吗?学生答有看过。再追问道:有没有看过在球员休息时体育馆外的画面呢?学生仔细回想后,说体育馆外灯火通明,大街上车灯闪烁,应该是晚上。教师趁机质疑:周日上午看现场直播的比赛,人家却是晚上呢?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搔头挠耳,灵敏一点的便脱口而出因为世界各地的时间不一样,于是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直奔主题,课堂教学顺利展开。

二、资料辅助,激发兴趣

科学与其他学科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科技含量较高,这给执教者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许多书上的问题常要通过各种方法查阅资料,获取正确信息,才能顺利实施教学,同时适宜的课外资源还能激起学生的更大兴趣。

1.资料有助于让教师教得明白。经常在科学课上遇到这样的状况,学生的某个意外问题就让教师束手无策,一节课下来如履薄冰。在教学《关于时间》这一课中,一位学生在摆弄小地球仪的过程中,突然问我地球仪上有一条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虚线,这有什么用?课后我立即上网查找资料,查找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由来和计算方法,终于彻底搞清,在下节课为学生解读。所以说科学是不能用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去思考这类话搪塞的,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科学课上以不变应万变、顺利过关。

2.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教学《被种下的材料》这一课时,我通过网络查找到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如秦始皇兵马俑出土便掉色彩,越王勾践剑2000年后依然锋利无比等,通过这些真实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思考分析地下材料保存长久的原因,从而明白了湿度、温度、材料本身的特性是影响材料保存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当教学任务完毕,宣布下课时,一位同学大声说今天的课太好听了。

三、走出课堂,开放课堂

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因此在教学中不要总是把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室外进行探究实践。

1.让学生走出课堂,亲历自然。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而农村学校本就处于田野河溪包围之中,这样的自然优势当然得充分利用。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时,教师先出示有关蔷薇花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蔷薇花的特征,再让学生分组去校园观察,布置了相应观察任务。学生们当然欣喜万分,在观察过程中,许多同学发现在校园中心绿化带有蔷薇花,便进行了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了花丛中各种生物的情况。回到教室后,同学们情绪高昂地争着汇报观察所得。通过这样的室外观察活动,同学们在探究实践中学到了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其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5篇

一、 科学探究:品质课堂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转变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转变的核心又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国外有名谚语说:“听,会忘记;看,可能记住;做,能够理解。”教育心理学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也提出了相类似的建议:“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探究式教学。学生也更乐意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新的科学知识。不仅如此,科学课程标准还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比如,要让学生学会提出简单的问题,作出相关的研究计划,运用恰当的工具和技术收集资料,运用证据和科学知识建构解释,与他人交流研究方法、数据和解释等等。

品质课堂应该尽可能采用探究教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的探究,包括对学生的实验前指导,以及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实验结果的汇报。尤老师用了足够的时间,提供足够多的材料,让学生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强化每个学生的行为,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教学中关注到每组学生每个孩子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探究的有效性,思维的深刻性。

二、 思维生长:品质课堂的教学追求

学生每天都在忙于学习,他们会处理和组织来源众多的信息,从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学习,从电视、书籍、网络等各种资源中学习,而并不只是从学校中、教师那里、教科书上获得知识。因此他们在进入科学课堂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许多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只是这些观点往往是割裂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天真的,与客观的科学观点尚存在有不小的出入。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以及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养成认真细致、尊重事实的探究习惯。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教学的关键点在于让学生对资料进行充分的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交流活动,以促成其认知的提升。

尤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梯度的创设,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和实验探究,逐步使同学从问题与困惑中走出来。提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材料,为学生思维的生成搭好跳板。

经常有老师纳闷,学生在表述当下正在进行的观察或实验的时候,往往会歪曲事实,捏造数据等。原因就在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所信仰的观点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观察,影响他们选择、描述和组织信息,甚至限制他们的基本逻辑判断。因此,科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重新审视那些天真的想法和半知半解的知识,引发他们更全面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帮助他们建构新的认知体系。不触及学生深刻思维的教学,就无法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的追求应在于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维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需要自由想象发挥的空间,学生更喜欢思维碰撞激荡的课堂。

三、 脚手支架:品质课堂的教师存在

“教师要少说一点,要多留给学生机会。”这是我个人对科学教师反复提出的要求。在这里我借用“脚手支架”这个词来描述品质课堂中的教师存在。忽然想到这样的比喻,一是因为脚手支架是建造建筑物必须要用到的一种装备,主要提供帮助和支持作用,正如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一般。另一层意思是:当建筑物建好后,需要拆去搭建的支架,在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也要逐渐拆除和淡出。教师教学艺术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知道何时为学生提供“脚手支架”式的支持,知道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搭建成本最低的支架(降低成本、便于日后拆除)。

如前所述,转变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关键在于教师,更多的时候是教师怎样的教决定了学生怎样学。细化到科学课中教师的脚手支架作用,我感觉要贯彻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最大帮助原则,二是最少介入原则。

最大帮助原则的意思是教师要在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上多下功夫,着力于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有可能产生的新问题。教师所提供的最大帮助,有时发生在课堂之前,有时发生在课堂之中,也可能发生在课堂之后。

在关于人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环节上。学生依据生活常识感觉是导体,但在利用简单的检测器检测中却“并不导电”,形成一个经验和现象的矛盾点,在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教师利用验电球,证实了人体确实是导体。继而让学生对水、泥土、植物枝条进行检测。这样的设计,不但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更牢牢地集中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思维的碰撞。这就是课堂之中的最大帮助,是学生最需要的指导。

最少介入原则的意思是科学教师要尽可能少的干涉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教学过程的行进是“流畅”与“滞碍”的。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因而必然是一个“流畅-滞碍-流畅”辩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轻率的介入都有可能破坏学生认知的进程。很多老师总是喜欢看到课的“流畅性”而惧怕“滞碍”,因此急于介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给人的感觉是,这位教师没有耐性,缺乏镇定。品质课堂不是没有问题的课堂,甚至恰恰相反。当学生没有“问题”时,那你的教学就可能有问题。

第6篇

一、科学课外延伸学习的问题

科学师生课外探究情况的调查表明:师生课外延伸的实施率低,课外延伸学习只是形式上的。科学课外延伸学习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科学课外延伸流于形式

由于学生特有的性格特征,对新鲜事物兴趣不能够长久保持,没办法用坚韧的意识克服困难,再加上受自身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的限制,所以常常导致科学课外探究无法深入,仅仅流于形式。

(二)科学课外延伸形式单调

科学课外延伸的教学设计往往忽视了其活动的趣味性,只要获得结果就算完成了课外延伸。有些教师设计科学课外延伸活动形式总是调查、收集资料,教师以这种形式进行科学课外延伸教学,只需要口头布置,便于操作,教师无须花费精力设计活动,认为这种形式可以运用于任何主题的课外探究中。但是,学生在课外探究中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没有新意,兴趣不大,并且有些学生认真完成调查与收集,有的教师却不了了之。科学课外延伸的形式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三)科学课外延伸缺乏评价

一些教师将科学课外延伸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遗憾的是,教师在布置课外延伸活动后缺乏对学生的指导、督促、评价,时间一长,学生就不再认真探究科学课外活动了,没有实现科学课外延伸的教学目标。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人体体温变化》中,布置了这样的课外延伸活动:教师发下一张人体体温记录表,请学生记下自己当天不同时刻体温。这样的形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回家购买体温计认真记录,可是那教师在下节课前都没出现在学生面前,更不用说指导了,最令人遗憾的是,下节课就开始上新内容,都没有对上节课后的活动进行检查、评价。我们可以预测,时间一长,学生的那种热情就会消失,科学课外延伸的探究活动将无法进行。

二、提高科学课外延伸有效性的策略

本文针对科学课外延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借鉴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条提高科学课外延伸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制定计划

每次课外延伸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可执行的计划,为学生观察、记录构建框架。

1.教师指导

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小组探究的活动中去,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观察,尤其要注意动手能力差、比较懒惰的学生。例如,我在教授《不倒翁的秘密》时,将这一活动安排在课外。任务布置后,我发现这一制作非常简单,有的学生一天就完成了,但是有部分学生的不倒翁就是不能来回摆动,于是,我请成功的学生将其作品带到学校,下课后学生聚在一起讨论。这种交流对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启发,为学生从活动中掌握技能、学到知识打下基础。

2.家长参与

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要在课堂之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研活动,同时让家长参与进来,支持学生课外探究,形成浓厚的科学探究氛围。例如,我在教授《水培植物》中,要求学生同家长一起在家水培一株洋葱或茨菰,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一种新型培育植物的方式,将课堂科学延伸到课外。

(二)创新科学课外延伸活动形式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延伸活动要富有趣味性、有吸引力,操作简单,让学生在研究时没有压力,能够从中获得知识、体验快乐,教师可以采取资料调查、实践体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例如,在教学《蚕卵里孵出新生命》一课时,老师布置的课外任务是,饲养一种动物,观察其生长过程,并简单记录。这就采用了实践体验的形式,因为具备了可操作的条件,活动简单,所以能够在课外经常听到学生谈论自己“宝贝”的变化,效果极佳。不论是以哪种形式开展科学课外活动,都要结合学生实际与活动主题选择合适的、有趣的课外延伸活动。

(三)教师及时评价

学生参与了课外延伸活动,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学生研究情况,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研究中的收获与不足,并对学生的研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综合式的,可以来自于教师、学生,也可以是家长,还可以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评价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进步,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例如,在教授《人体体温变化》一课中,可以告诉学生要在学期中进行展示,评出优秀者。这样及时的督促、反馈、评价,保证了学生课外延伸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第7篇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若要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益,从提问的角度来看,就需要注意有效提问,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性,以免因曲解题意、弄错思考方向、理解片面等而答不到“点子上”,或者陷入思维障碍,浪费课堂时间。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思维还不够成熟、不够敏捷的儿童,如若问题不明确,指向性模糊,孩子们就可能一头雾水,无从入手,或者思维会无方向地发散,众说纷纭,答非所问,收效甚微。如学习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的溶解性》,分析“物质在水里溶解”时,某教师如此提问:请说说哪些物体放入水中后会溶解?不能溶解的物体又有哪些?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范围太广,目标性过大,有的学生思维发散开来,一发不可收拾,有的学生却无从回答。倘若教师规定或限定范围,将问题空间与目标合理缩小,更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唤醒知识与经验。如换成:木屑、味精、白糖等物质可在水中溶解的是?或者引导学生思考:厨房中的物体哪些物质可在水中溶解?或提问学生实验桌上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有?这样,问题更具体、更具有指向性,学生的思考会更有方向、更有目标,探寻答案更高效。可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问的指向性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或知识关键点,设计具体、方向明确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快速领会教师提问的意图,找到比较合理而正确的答案,避免学生思维走“弯路”,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并耗费时间的“折腾”。

二、提高思维,适度提问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低估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或者为了诱导学生参与答问,促进师生互动,让课堂氛围更热闹活跃,就随意提出一些答案明显、缺乏思维力度的问题,这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热闹与活跃。如某教师教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时,一节课上充斥着大量的“是不是”、“会不会”这种类型的问题,缺乏思考意义,影响了提问效益。再如,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时,有的教师拿出如滴管等新实验器材,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是否可以给它取名等“假问题”。这样的提问,师生之间看似有问有答,却无法触动学生的深入思维,不是有效的对话互动,学生收获不多。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思维力度,围绕学习疑点、知识难点与重点等,设置有探究价值、有思维层次的问题,并注意适机提问,驱动学生积极思索,步步深入。如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当学生猜测橡皮泥会沉入水底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在不借助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想办法使沉入水底的橡胶泥浮在水面上吗?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进行实验验证。在探索利用加入糖或盐等方法使下沉物体上浮时,有同学讲出土豆上浮的原因在于放到盐水中了。此时,教师应继续提问促其深入思考:你是如何知晓的,说明理由。另外,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还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话音才落,便让学生发言答问。或者为了让学生进入预设答案,而急于打断答问者的思路。这样,表面看似活跃的你问我答,不但没有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还会挤占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使他们的思维受到限制。

三、注意引导,高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