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19:13:57
序论:在您撰写基础教育调研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当前南疆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止**年底,南疆五地州九年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量达94063名,根据目前学生数量与教师数量配备比例,尚缺教师16952名,尤其是广大农牧区教师缺编更为严重,其中,双语教师缺3651名。在教师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教师队伍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中小学理科(数、理、化)和艺术类(体、音、美)教师、英语和计算机教师短缺较为严重。南疆幼儿双语教学资源也极度匮乏,无论在“硬件”设施条件还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都亟待加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编教师工资目前由自治区财政负担,每月均能保证工资足额到位,按**年教师人均月薪1286元计算,南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年工资总额约为14.5亿元。由于教师短缺,各地州自行招聘了约5200名不在编的代课教师,这部分代课教师工资由各地县财政解决。
教师“进出口”渠道不通畅。南疆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5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更低,招录教师成为了某些地方安置就业的渠道,一些有一定文化的企业下岗职工也被招进教师队伍。作为教育的微观主体——学校基本上无用人自,只能被动地等待上级人事部门分配教师,并且只要分配来的人无论能否胜任教学岗位都必须接收。缺乏教师退出机制,对于确实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人员,人事和教育部门无法将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或转岗至其他部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知识更新尤其是教师的知识更新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南疆教师总量不足,各地财政十分困难,培训经费短缺,大多数教师多年未能接受正常培训再教育,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很大。
南疆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于区内其他地区,与内地发展水平更是相差甚远,教师收入水平和待遇又不高,使得南疆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据调查,仅**年和田、阿克苏、巴音郭楞等三个地州就流失优秀骨干教师696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南疆各地州需要越来越多的懂汉语的技术人才,目前南疆许多少数民族家庭逐步意识到了学汉语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到双语学校或汉语学校读书,但南疆双语教师极度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影响到了双语教学的开展。还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入汉族学校读书,使得南疆汉语完全中学教室非常拥挤,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提高南疆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针对南疆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在继续加强南疆贫困地区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继续完善对学生的补助、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对提高南疆地区教育质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增加合格教师总量,合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
自治区新增教师编制重点应向南疆倾斜,主要用于增补双语教师和理科、艺术类教师。在招录教师时,应本着“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原则,面向全疆、乃至于全国招聘热爱新疆、立志投身于新疆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充实到南疆教师队伍中。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南疆工作,对到南疆从事教师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由中央或自治区财政给予偿还。把大中城市教师到基层、到农村学校任教,作为教师中级和高级职称评定的条件。在自治区近期确定的新增5%教育人才储备编制中,重点用于增加南疆地区双语教师(包括双语幼儿教师)、理科、艺术类教师的储备。
(二)加大对南疆支教力度
建议组织乌鲁木齐市“百人教师支教团”,将乌鲁木齐市已退休、身体状况好、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赴南疆五地州开展支教活动,重点是对南疆地区民族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汉语授课水平,乌鲁木齐市财政拨专款提供支教老师生活补助费、往返差费等,支教所在地为支教教师提供基本生活、工作条件。加大内地对口援疆支教力度,尽可能多的增加援疆支教人员数量。继续鼓励、支持和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南疆支教。
(三)增加对南疆教育的财政投入
逐步提高南疆基础教育阶段在职教师工资待遇,使其收入达到我国中部地区教师工资收入的水平。目前自治区财力与事权仍不适应,建议这部分工资由自治区向国家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解决。将自治区财政原来支付南疆教师工资的一部分,继续用于南疆教师培训、退休教师工资支付和幼儿双语教育等。
(四)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畅通教师队伍进出渠道
赋予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的录用教师自,在人事部门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的前提下,在录用教师时,采取学校拟定招收课目教师、基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学校共同考核、人事部门监督的方式,使招录人员能够胜任教师工作并适合学校的需要。对南疆基础教育已经在编的教师进行严格考核和整顿,对那些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后仍然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人员,制定教师退出机制,劝其离开教师工作岗位。
(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解决南疆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必须积极调整大专院校学科设置。建议从今年起,逐步增加师范类院校双语、理科、艺术类等专业科目招生数量,可否考虑今年立即增加面向南疆的体、音、美二年制大专班,进一步加大民族教师培训力度。
(六)加大双语教学的推进力度
要从组织上、制度上全力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双语教学的氛围,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鼓励民考汉或学维语专业的汉族学生毕业生到南疆教师队伍中去。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继续稳步推进民汉合校。建议在南疆五地州中心城市各新建一所汉语完全中学,缓解当前南疆汉语系学校班级拥挤现象,以满足众多民族学生上汉语学校的需求。
(七)重视并加强幼儿双语教学
根据新疆特殊情况,建议申请国家将我区幼儿双语教学纳入基础教育范畴,扩大九年义务教育时段,把幼儿双语教师纳入基础教育教师编制当中。建议自治区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加强南疆公立双语幼儿园建设。
一、 基本情况
XX年全乡共有17所小学,在校学生73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84人,教师5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达:0.84%。有一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30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12人,教师2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入学率达96%,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0%,辍学率达:1.8%。
XX年全乡共有16所小学,在校学生75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41人,教师5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达:0.27%。有一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30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30人,教师2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入学率达96.2%,少数民族入学率达91%,小学辍学率达:0.27%。
XX年全乡共有16所小学,在校学生76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63人,教师5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达:0.0013%。有一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28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21人,教师2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入学率达96.1%,少数民族入学率达92%,辍学率达:1.23%。
**乡历届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利用群众会、家长会、广播、黑板报、等方式大力宣传,在这贫困民族山区得到良好了的落实。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情况
XX年起,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全部学生书费和杂费,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380人,人均12元每月。
XX年,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免除学杂费,每生每年54.00元,公用经费补助每生每年70.00元。享受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60人,生均28元,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720人,生均30.00元。享受较少民族寄宿生生活补助300人,生均100.00元。
XX年,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免除学杂费,每生每年54.00元,公用经费补助每生每年70.00元。享受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169人,生均230元,享受较少民族寄宿生生活补助300人,生均300.00元。
三、制约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
1、学校硬件设施较差。一是目前全乡善有一师一校学校7所,涉及学生200余人,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难度较大。二是教育设施满足不了现在的教育水平,很难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智力开发。
2、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教师素质偏低,教法单一,对 “新课改”掌握不深,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上收不到良好得效果。二是教师力量不足,很多教师都在超负荷工作,大部分都在上两门以上的课程,致使自己的专长难以发挥。
3、学校软件设施较差。
一、基础教育概况
1、全市基础教育学校4234所,基础教育学生840653人
全市基础教育学校4234所,其中,幼儿园924所,小学2937所,初中303所,普通高中47所,职业高中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省重点中学9所,省级校风示范学校8所。基础教育学生840653人。其中,幼儿园113639人,小学457801人,初中224069人,普通高中33994人,职业高中11150人。小学比上年减少18989人(适龄儿童减少),初中比上年增加257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99.1%;初中入学率97.4%,巩固率97%。普通高中招生达14000人,比上年增加22%。
2、全市共有教职工51438人,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全市共有教职工51438人,其中,中小学教师36500人。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小学教师达到中专以上学历为97.7%,其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为17.1%;初中教师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为84%,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为20%;高中教师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67.9%。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省教厅《四川省跨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纲要》,绵阳市教委制定了《绵阳市中小学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培训的实施意见》:凡2010年底前,年龄在45岁以下的男教师和40岁以下的女教师,具备合格学历,还必须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教育。全市37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58名骨干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8000名教师参加了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培训。
3、全市教育经费总额80314.4万元,努力建成与科技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强市
市委、市府提出了“科教兴市”战略,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保障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结构,巩固“两基”成果,并加快了发展民办教育,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努力建成教育水平居全省前列、与绵阳科技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强市。
全市教育经费总额80314.4万元,比上年增长8883万元,增长幅度为12.4%。2000年还专项投入近58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普九”技术装备,经检查评估,获省教厅完成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九五”规划一等奖。绵阳市涪城区被列为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绵阳市成绵路小学被列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市3310所中小学中,已建成实验室的学校3142所,占95%;已备教学仪器的学校3241所,占98%;已建成图书阅览室的学校2664所,占80%;校园设施已配套的学校3059所,占92%。
4、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改革考试
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一系列规定,绵阳市教委相继了《切实减轻普通高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紧急通知》、《加强中小学生课外业余班(校)管理的意见》和《绵阳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十项措施》。小学毕业考试由学校举行,学业成绩改百分制为等级制;初中毕业考试由县(市、区)组织过渡到学校组织,政治、历史可开卷考试;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科目减为语文、数学、外语、理化和体育。
5、基础教育结项果,普通高中发展保持强劲势头
全市高中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竞赛,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获全国一等奖31位,获全国二等奖47位,获全国三等奖61位。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9588人,达省定最低录取控制线人数为4919人,6359人被省内外普通高校录取,比去年增长2292人,增长率为56.35%,录取比例为66.32%
二、绵阳市基础教育问题
1、依法治教,任务艰巨
有的领导干部置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不顾,以种种理由打教育法规的折扣;有的地方的教师权益不能得到全面保障;有的监护人不履行监护人义务;有的娱乐场所对中小学生开,门口有着“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牌,屋内几乎都是18岁以下的;有的餐馆、酒店招收未成年女孩从事。
2、城区班高达70人,村小班低至8个人
绵阳城区尽管每年都有新的中小学校开始招生,但是,教育资源仍然不足。城区中小学校班平均学生在45人以上,有的班高达70人左右。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班平均学生较少。有的偏远山区一所村小共3个年级、8个学生、1个教师。由于全国高校连年扩招,高中教育“供不应求”,特别是重点高中压力大。
3、初中生辍学,学校奈何不得
或因学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或因教师职业道德差,或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因学生升学无望,或因家长观念落后,或因社会体制不健全,有的不读书也发财,有的读了书也难找工作。读书似乎无用,初中生就辍学,打工挣钱。一些学校为了达到巩固率要求,只好找复读生或初二学生代替参加毕业考试。
4、乱收费,严肃处理;但乱收费,却屡禁不止。
全市共清退学校乱收费43.4万元。可见,还存在乱收费现象。一些学校开学按“规定来”、期中就“乱来”。有的学校隔三岔五收这样费、那样费,而且不开票。有的学校乱收费,被群众检举,结果以没装进私人腰包而不了了之。好象只要收在单位,就可以乱收。还有的学校没出面乱收,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经常收费。个别教师不是向45分钟要质量,而是向家长的钱包要质量。教学质量拿不起来,就自办辅差班、辅优班、提高班。学生碍于面子,不得不参加。你以为他负责、他奉献,其实,他是要收钱的。家长碍于面子不得不交钱,有“人质和绑票”的感觉。他的这种收入是他工资的几倍。结果,家长千金用去,孩子成绩依旧。本来,他拿了人民的工资就应该让人民满意,否则就没尽责,他还额外向学生索取,这是行业不正之风。
5、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相对忽视现代教育思想
许多教师能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不仅生动、形象,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而且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但是,一些教师上课:技术先进,思想落后,犹如电脑算命。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技术也只是“花架子”。
三、绵阳市基础教育建议
1、进一步加强并改进教育督导评估,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应经常化、深入化,不能只在每学期开学时督查。
2、进一步提高全市普通高中的整体水平和办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严格审核高中收费标准,人民政府办的高中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让普通百姓子女读得起。
3、进一步优化社会力量半学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投资教育,办学校(哪怕是“贵族学校”),以激活教育市场和教育竞争,满足人民对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1,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投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逐年攀升,西部自身通过政策改革.吸收外资.宏观调控等一系列符合西部自身实际的改革,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都得到改善。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捉襟见肘。就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西部农村经济仍处于被带动.相对落后的状态,由此对于基础教育的投资意识和比重相对疲软。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校园环境.教学设备等已经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课程的深刻理解.思维的发散.创新能力的提高。而西部农村地区往往关心的是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如何,物质文明建设是否有提高,却忽视了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潜作用。这样就导致了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
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社会风俗和文化底蕴中存在的一些东西很容易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障碍。
西部农村地区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观念和生存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文化则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度和进程。西部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制度相对不够完善,而几千年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形成了自有的贫困文化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这里所说的贫困文化”“与时下热门话题中的“文化贫困”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从文化形态上来理解的,后者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上来理解的。“文化贫困”的着眼点,主要在于素质低下(如智力低下、科学文化知识缺乏等),它主要从量的关系方面反映人们的一种智力状态,基本上局限于工具理性的范围。而“贫困文化”则是指人们所拥有的一种安于贫困的价值观。它主要从质的属性方面反映人的深层精神状态,属于价值理性范畴。如果在这方面陷入贫困,要比物质贫困、智力贫困更深重、更可怕、更难以摆脱。
西部农村地区这种自有的文化体系,最直接的作用对象是处于教育中主体地位的学生群体。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群体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受到这种文化的熏染和毒害。其在此文化暗示下形成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和学习思维或多或少的在围绕着这种文化展开.进行。那么,西部农村地区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会是焕发生机的具有极大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了,而将是一种被动的疲软的学习。
2,基础教育的不平衡。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西部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局限,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存在着不平衡,这种教育的不平衡性很难调和,它受到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西部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相对于发达地区.城镇学校明显感到底气不足,在校园环境建设基本满足学生就学需求的前提下,那么师资的良莠很大程度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习惯,而教师会对任教地区和学校进行选择,那些发达地区,环境待遇好,重点院校就成为其热门选择,对于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往往招不到.留不住好教师,造成了西部农村地区师资严重匮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带不进来,使得西部农村长期处于落后和蔽塞的状态。信息获取和交流机制陈旧,外面的教育信息动态获取很被动很迟缓,无法准确扑捉最新的教育动态信息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长期处在被动中。
但是西部农村地区的这种教育上的不平衡性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而会因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存在。
3,西部农村地区学生自身状况: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题,教学质量的优略必将在学生本身得以体现,那么学生主题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观念也就微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各方面还未成熟的学生们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的影响。
西部农村地区家庭中仍然存在封建残留思想,比如:“重男轻女”“学知识无用论”等,这样,来自家庭和社会上的封建思想潜移默化的左右着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误导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而是把学习当成一种逃避不了的任务,对于学习没有自信和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的教授为课堂的中心,忽视了学生是有思维的人,重在传授课本上的定理和公式,而西部农村地区的课堂更是把课本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教做为教学重点。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片面追求教学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没有深入分析和研究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以及个体在不同方面的能力专长。致使,大部分学生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建议,甚至会有很多学生因为某方面较差而被视为弱智,这样就大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西部农村地区很大范围内这种现象很普遍,而由此造成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低下很严重。
二,寻找根源,创新方案。
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形势以及学生主题都存在自身特点,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特点而盲目的“一刀切”,而是要分析,寻找其存在的根源和背景,把握实际,创新的制定解决的方案,这样才不会背离西部农村的实际盲目改革。
1,联谊,联教,资源网络化。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不平衡很难调和,然若对西部农村盲目的进行“一刀切”式改革,势必无法达到预期的改革局面和效果,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分清形势,联系实际的前提下,区别对待,创新.科学的去寻求解决之道。
一、近年来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在县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县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和市“百村十镇”示范工程的总体要求,我县重点开展了“334示范工程”,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村村通”工程和其它社会服务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334示范工程”。第一批“334示范工程”共安排示范镇3个,示范村30个,示范村庄42个,其中县级示范村庄28个。到今年6月底已全面完成“三清三改三整治”的工作任务。县级示范村庄整治建设共投入资金926.1万元,通过一年建设,示范村庄道路全面硬化,污水沟塘全面治理,垃圾柴草全部集中处理,户户饮上安全水,家家用上卫生厕所。连户水泥路通户率达到97.5%,新改自来水430户,完成改水户占99.6%,新改卫生厕所820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8%,拆除破旧房屋112间,清理垃圾1788吨,排水系统基本建成,卫生保洁长期管理机制逐步落实。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县指导、镇组织、村实施”的模式,以圩区堤防加固、小水库除险加固等为重点,增强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抗灾保丰收保安全能力。对*三站工程、舒庐干渠第四期除险加固工程、罗埠节水改造示范工程、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工程总投资达2404万元,目前这些项目正在积极实施之中。同时,我县通过积极争取,20*-2009年间将有49座小型水库获得每座40万元国家和省定额专项资金补助,共计1960万元。
——“村村通”工程和渡改桥工程。我县“村村通”工程自20*年正式启动以来,一直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投资6800多万元,动工工程419公里,浇筑混凝土320多公里,还有200多公里正在实施路基工程。目前全县100%的镇和99.8%的行政村都已通公路,已形成了县与镇、镇与镇、镇与村之间的农村公路网络。在今年的六个渡改桥项目中,*桥已建成通车,*、*分别完成工程总量的85%和45%。白立河等渡改桥工程已经完成地质钻探进入招标阶段。*、*、*农村客运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农村电网建设。“十五”期间,庐江县农村电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境内现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所10座,总容量3*400千伏安。其中在农村电网实施的“户户通电”工程,共投资28万元,解决了边远地区未通电农户达388户,基本实现全县范围家家户户通电。这一工程重点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农村电网结构薄弱、配电设施陈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使电网的健康水平和装备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农村实施的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农村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农村固定电话用户已达到17万,宽带用户约有4000户,从98年开始实施的村通工程,现已逐步向自然村覆盖;同时农村的移动通信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通信基站已达90座,通信光缆杆线400余公里,全县移动通信基本达到无缝覆盖。二是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县17个镇都有调频电台,231个村(社区)中180个有广播室。17个镇的行政村基本通有线电视,全县有线、无线的覆盖率已达到45%,县内基本无盲点。乐桥、郭河、*等镇利用民间投资有线电视已基本通到村。
二、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相比,尤其是同县城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随着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尽管中央、省、市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投资额度显著增加,但由于需要投入的地方多,资金投向也过多倾向于交通、能源等全局性的基础产业,真正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十分有限,所占比例也不大。而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资参与新农村建设方面总体来说还做得不够,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我县农村仍面临着严重的饮用水安全危机,至20*年底,农村尚有饮水不安全人口36.32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4.59%。而广大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相当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少,增收难度大,缺乏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公益事业的能力;农民收入低,群众虽有建设美好家园、改善生存环境的迫切愿望,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形成上下联动的投资合力。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与科学管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复杂,建设的内容和项目也比较杂乱,每个肩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门都掌握一块项目资金,如能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捆绑投入,实行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管理考核办法,资金的使用效率会大大提高,建设的成效也会更加明显。遗憾的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各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很少相互沟通和协调,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布局零乱,致使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建设质量不高,建设成本加大,投资效率降低。
3、基础设施建后管护不力。目前农村一些主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好后由于产权单位不在当地,而地方政府又缺乏管护费用和长效管理机制,对一些偷盗等破坏行为打击不力,很多设施尚未达到使用寿命就有可能报废。同时,属于村里的一部分公共设施和村容村貌的日常维护管理也缺少相应的长效机制。如镇级文化广播站在综合配套改革后,原有的61名专职管理广播的人员现在仅剩12人从事此项工作,约有一半的人员被抽调在其他部门,由于没有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大部分镇的调频电台都已闲置不在使用,而村广播室也仅限于播送一些会议通知和病虫害情报,农民渴求的致富信息和农业先进技术播放的很少。
4、缺乏配套扶持政策,工作合力不强。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有部署有要求、有规划有政策但却无具体落实措施的问题。各级政府都有实施纲要,但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实施时却大都变样,对新农村建设提口号多,做具体服务工作少,措施落实乏力,有的还存在为部门争利益、向群众争利益的做法。
5、政策把握不全面。由于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存在很大局限性。一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完整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对新农村的理解过于狭隘,存在“概念简单化”的问题。中央的“二十字”总体要求包含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要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一些基层组织和干部在主观和行动上存在以新农宅代替新农村的片面思想,重点抓小康农宅建设而忽视其它方面,没有全面系统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二是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和主力军是农民,但多数群众和一些农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是,国家拿钱帮农民修路、通电、建房,什么都等靠国家投资,缺乏主体责任感和内在积极性。三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正确认识,存在追赶风头、搞形象工程,急于求成的倾向。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以更大的规模和力度在全社会展开,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议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协调指导整合各方力量发挥综合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参与,为加强协调指导工作,我县已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但通过一段时期的运转和磨合,也暴露出部门对新农村建设重视不够,彼此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投资分散形不成合力,综合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在下步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协调指导,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管理办法的完善、奖惩措施的落实,去不断激励和调动部门的工作热情和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统筹安排各类基建项目、集中使用各种建设资金、提高投资使用效果、发挥综合效应的目的,使农民的生存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切实的改善。
2、拓宽融资渠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广量大,所需资金完全靠政府财政投入也不可能,除了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外,还迫切需要从多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研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物代资等激励手段,引导、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如小型水利设施、有线电视、办学等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三是荣誉激励,如给予公共设施冠名权,政府组织评选,对贡献较大者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等等;四是社会责任感召,充分发挥社会捐赠和慈善事业的作用,动员社会富裕阶层和个体私营业主为家乡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采取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赢得全社会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特别要鼓励有责任感的企业或农民企业家与自己的家乡或贫困村开展“一企一村”结对建设活动,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建议县政府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3、进一步完善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大多具有小、分散的特点,而各地情况又千差万别,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尤其是镇村建设规划就尤为重要。建设规划要把“村兴、民富、路畅、山绿”放在首位。制定具体规划前应先征求民意,尤其是村庄布点规划要经村民充分讨论,坚持群众自愿原则,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选点,并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中心村庄布点规划要整村推进,相对集中,做到规划一个村,完善一个村,不能依照领导意图遍地开花。农业、财政、交通、发改、卫生、水务、教育、民政、劳动、广电、文化等部门要围绕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文化科技建设等,结合本部门实际,及早谋划生产发展、安全饮用水改造建设、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要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按规划建设,严防建设和整治的随意性。
4、增强村级自身发展能力。发展村级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自转功能,是解决村级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性办法。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村制宜,努力寻找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以壮大村级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如把村庄整治建设与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和农产品市场建设结合起来;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个私企业集聚小区;如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发展休闲旅游经济;离城内或中心集镇较近、交通便捷、信息灵通的村,可通过建造标准厂房,民工公寓等,进行房子出租,开展物业管理,增加经济收入等等。通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经济实力,增强村级经济兴办公益事业的能力。
为了全面、准确、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全县各中小学校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实施新课程的情况,长阳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从2004年11月1日至7日,分成4个工作小组以分片的形式对全县11个乡镇、2所局属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调查研究,足迹遍布今秋走进新课程的70多所中小学校。调研组采取听、看、访、查的工作形式:每到一处,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各乡镇中心校校长对本乡镇实施新课程的情况汇报,同时深入课堂听课,了解和感受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的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然后是看资料,检查各学校的课程计划表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看学校的课程管理和相应措施是否到位;其次是召开教师座谈会,与教师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与探讨,深入了解教师们在实施新课程中的难点和疑点;最后重点查学校“三课”的开展情况。地方课、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新课程实施的难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三课”在各学校开展的成败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顺利推进。
调查结束后,各调研小组对本次调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交流。通过这次全方位的课程调研活动,使我们对全县各中小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做法有了一些初步的体验和了解,同时也对进一步推动我县实施新课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我县实施新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领导重视,注重宣传和培训工作。
1、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全县各中小学校的校长都非常重视新课程的实施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教导处为核心的工作小组,统筹领导和规划本地的新课程实施。各校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写出了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开发管理方案。
2、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多所学校设计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及时召开家长会,向社会广泛宣传新课程的理念、设计与实施,新课程的实施得到了家长的广泛支持。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新课程的研讨。
1、整体启动,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课改局面。
调研组先后调研了18所初中和53所小学,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对各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教师们普遍反映:新课程下的教材难度降低了,教学方式更灵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课堂活了,学生的思维活了,教师的心态更积极、专业发展欲望更强了。
2、加强新课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讨。
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实行小学以综合课为主,初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的格局,在课程管理上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课程权力上逐步下放,学校和教师也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弄清“三级课程管理”中各级管理的权限,明白地方和学校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把握课程运行中各门课程的时空领域,及时理清“三课”的联系与区别,是目前各学校都共同面临的课题。
在先期调研的基础上,龙舟坪镇、都正湾镇等地召开了“三课”的研讨会,所有学校的教导主任和“三课”的牵头人都参与了研讨。贺家坪、榔坪中心校结合“三大工程”开发课程资源;龙舟坪中学以礼仪教育为切入口,根据城区中学的特点,加强新课程中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充分发挥专家引领和校本研修的作用。
调研组查看了各学校新课程的任课教师情况,重点调查了各学科专家组的成员是否任教了起始年级的起始学科。
1、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双管齐下。
高家堰中心校给课程专家组成员拟定了管理目标和任务,并确实安排他们任教起始年级的起始学科,让他们担负起培训本校本门学科其他教师的责任。由于管理措施到位,在专家组成员的带领下,该校每周都开展了一次各学科的集体备课,加强学科的自主研讨,教师收获很大。渔峡口渔坪小学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创造性地编写了课程改革的“三字经”;磨市高家岭小学围绕“学习型学校”的创建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全校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的探究之中。榔坪镇中心校组织了全镇的中心小学以上的校长参与校本课程的研讨会,采取抽签的办法定学校、看现场、听汇报、查效果,对全镇的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家堰、大堰、磨市、资丘、渔峡口等地的中心校校长围绕课改抓课堂教学研讨,学校改革氛围较好。
2、校际交流,携手发展。
我县山大人稀,校点分布较散。怎样让地处偏远的学校和师生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是每一所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校长都应当思考的问题。开展校校联合和校际培训,可以较好地解决薄弱学校的这一难题。鸭子口高小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该校的一、二年级分散在各个教学点上,为了加强对进入新课程学校的指导,该校开展了“一日体验”的校本研修活动。该学校每周派出至少一名教师到各教学点上对小学一年级的一日活动实地体验,原学校教师对高小教师实行零距离跟踪学习,双方共同探讨,共同研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方式,以质性评价为主,采取自评、互评、他评、家长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调研组在调查中发现:各地在新课程评价中开始了有益的探索,课程评价迈出了可喜的步伐。鸭子口中心校制定出了非传统统考科目的考核办法、青年教师5年发展与评价方案等,在学期末教师评价表中给予了实施新课程的教师以明显的倾斜。龙舟坪中心校在教师工作量及考核上对进入新课程的教师提出了特别的方案。都正湾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随时对任课教师的情况进行反馈评价。渔峡口中心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同事之间教学行为的友善监督和评价,采用最欣赏、欣赏、基本欣赏、不欣赏等四种方式对教师开展新课程的评价。榔坪中心校、龙舟坪中心校、津洋口小学、高家堰中心小学等单位通过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对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专业成长进行了及时的跟踪评价。花坪小学、磨市中心校、资丘中心校、柳家院小学等单位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
(五)为新课程搭建合作和交流的平台。
1、加强全局性的视导工作。
今秋以来,县教育局在开学后不久即开展了针对新课程的专项视导工作,对各地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调查和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指导。之后,县研训中心又组织了专班对全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各地在开学后聘请了各方面的专家对新课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指导和讲座。县教育督导部门也加强了对新课程的及时跟踪和了解,组织专班对全县实施新课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督导。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教育研究培训部门等的联合视导下,各地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的形式有校内教研、校际教研和联片教研等形式。进入新课程以来,各学校以校为本,大力开展新课程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内教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集体备课、听课说课、上研究课、展示课,所有教师都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探究精神投入到了其中。龙舟坪中学、县实验小学、磨市中心校、高家堰中心校等形成了教师定期教研制度,校内教育教学研究氛围良好。榔坪、都正湾、龙舟坪镇、渔峡口等地还加强了对薄弱学校的培训和辅导力度,多次召开相关的培训会和研讨会,对所有学校进行教育研究的管理和探讨。各学科还非常有效地开展了联片教研活动。初中7年级的语文、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分别在高家堰、资丘、磨市、都正湾、大堰等地开展了联片教研活动,教师反响良好。
3、 扎实有序地开展各种学科教学竞赛和论文评比活动。
进入新课程以来,小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分别召开了县、市级的学科研讨会,并以写作有价值的案例为主,进行了课程改革的案例分析。初中地理、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开展了县级优质课竞赛,初中英语、化学、数学等组织教师参加了市级学科竞赛并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学科都开展了论文评比活动。很多乡镇花大力气组织了教育、教学、教管征文的收集和评选工作。这些活动不仅为教师展示自己的课改成果提供了舞台,更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二、我县新课程实施中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领导在新课程实施中创新意识不够,在课程改革中患得患失,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前行。
新课程面前没有权威,只有先行者和探索者。而我们的很多学校领导思想上对新课程还有很多顾虑,特别是有些初中,在教师安排上力保学校的课程专家组成员、骨干教师上9年级的课,害怕他们在7年级带课会影响学校中考质量,致使课程专家组成员作用发挥大打折扣。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抱着等待和观望的态度,期待借鉴他人或外地成熟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等、靠、要思想严重,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不够,教师教育观念落后,课堂教学方式陈旧,不能全面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主阵地的作用发挥不足,创新意识不强,以至于束缚了改革的手脚,导致“旧瓶装新酒”现象依然存在。
(二)地方课、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诸多不到位的现象。
1、地方课是属于省级开发的课程,课程管理权限在省教育行政部门,它有省级审定的教材和规定的教学领域。目前在我县的地方课教材还不到位的情况下,各学校自行查找资料开课,觉得盲然不知所从。很多学校区分不开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各自的特点,理论和实践上概念相互混淆,实施过程中人员和内容交错不清,从而引发广大教师的不知所措。
2、校本课程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中由学校一级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长的办学理念,是由全体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课程,七年级可实行年级联排,课时相对集中。而目前很多学校为了简便易行,把校本课程的教师相对专职化,其他教师根本没有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意识和权力,或者干脆由学校出面包办代替,教师学科本位的思想依然很严重。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活动课演化而来的一种课程形态,是国家一级课程中要求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各学校必须在课程表上反映出来,并按每周平均3课时的计划予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定领域里的四大内容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而应相互整合,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全校所有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是综合实践课的指导教师,而学校教导处等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当承担起规划和管理本所学校该门课程的责任,负责教师指导小队的协调和管理。主导教师和指导教师应当职责分明,责任明确,有相应核定的固定工作量。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还认识较模糊,没有或根本不知道怎样安排学校的教师,导致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够。
(三)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安全、经费等问题成为各校的警戒线。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开放的课程思想需要开放的课堂和开放的时空。而现实的条件以及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不允许学生随便走出校园,师生都不能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探究活动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许多新的课程形态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中学”的要求就得不到满足。囿于安全和经费等因素的考虑,绝大多数家长和学校干脆拒绝走出校门,使校外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四)教学条件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多数参加座谈的教师都谈到身边可利用资源的先行建设问题。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学所需的必要的教具、学具、挂图等缺少与新课程相对应的添置,学校图书室多年末购进新的图书资料,学校实验仪器老化、失修,多媒体教室普遍缺失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教师劳动的再创造。
(五)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求知与发展欲望。但由于长时间地处在接受式、封闭式的教育环境里,大多数教师的创新与发展意识不强,受以往的定势思维影响较深,不能很快地融入到新课程中去。许多教师还用旧的眼光去衡量新的课程,导致行为上有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教师的合作和开放意识不够,在需要团队精神和集体创新的形势下,一些教师不愿意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担心自己的暂时利益受到影响。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教师普遍缺乏主动的探究和参与意识,或者说教师的综合素养不高影响了教师的选择和创新局面的形成。这也对我县教师培训部门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三、对进一步推动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管理,强化几个意识。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重申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管理措施,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蓝本,狠抓各门课程标准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强化“纲要”意识、“课程”意识、“课程计划”意识和“课程标准”意识,探索“县--乡--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责任。
2、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切实抓好校本研修工作。
各级管理部门和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提出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加强校本研修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专家的引领作用,使用好本地的教师资源,拓展创新的时空领域,要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和创新,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研训中心应加大指导力度。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增强课改的实效性。
建立“县--校--师”三级培训体系。研训中心在及时、全面地培训各学科起始年级的教师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各学校管理层面特别是校长和教导主任的先行培训工作。
校长是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校长首先要加强学习,同时要研究教导主任一级的培训与管理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组作用,切实使他们担负起校本研修的指导教师职责。对未能任教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的专家组成员,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管理。
3、加快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步伐,以学校为基地,扎实深入地开展新课程研究。
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学校,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力量是教师,必须建立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以“教师发展学校”为契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新课程的全面、深入、健康、持久的发展。
关键词:在职教育硕士 云南师范大学 质量
在职教育硕士培养在我国已历经近二十年的时间,不仅为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渠道,也为其系统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前沿、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职教育硕士是以“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部共建师范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从1999年开始招收培养在职教育硕士,目前已走过了15年,为全面掌握毕业教育硕士 “就业后本人取得的科研成果、工作成绩、奖惩情况”、“本人工作单位对毕业生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思想政治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组织了“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跟踪调研”。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调研对象、方法及内容
本次调研的对象是随机抽取的我校已毕业的从事各个行业的教育硕士研究生,调研采取由用人单位填写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表”及教育行政部门实地调研座谈的方式。评价表主要包括“就业后本人取得的科研成果、工作成绩、奖惩情况”、“本人工作单位对毕业生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思想政治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等内容。
二、调研情况综述
此次调查总人数为259人,其中,在政府行政部门工作的共12人,占总数的4.63%,教育局6人,招商局2人,科学技术协会2人,政府外事侨务室2人。其余于各级地州(市)重点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及高校任教。
表1 调研样本的行业分布情况
表2 调研样本中从事教育的获奖及担任行政职务情况
1.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在我省各州(市)及省外基础教育中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中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数为118人,占总数的45.60%。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数中,被用人单位评为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人数为21人,占此类人数的17.79%,获奖人数为35人,占此类人数29.66%,担任所在单位重要职务的有31人,占此类人数的26.27%,其中校长4人,副校长4人,书记3人。
2.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在我省各州(市)及省外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中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数为50人,占总数的19.31%。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数中,被用人单位评为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人数为11人,占此类人数的22.00%,获奖人数为15人,占此类人数30.00%,担任所在单位重要职务的有14人,占此类人数的28.00%,其中校长2人,副校长3人。
3.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研究生在我省各州(市)及省外高等教育中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中从事高等教育的人数为79人,占总数的30.50%。从事高等教育的人数中,被用人单位评为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人数为17人,占此类人数的21.52%,获奖人数为22人,占此类人数27.85%,担任所在单位重要职务的有29人,占此类人数的36.71%,其中校长1人,院长1人。
三、总结
通过调研表的统计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对我校教育硕士毕业生的评价为:云南师范大学培养的教育硕士生具有较强的管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教育理论基础扎实,教育科研能力强,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实际工作中,教育教学质量优异,在同行中树立了榜样。他们成为州市中学(特别是高中)教育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用人单位的评价为:云南师范大学培养的教育硕士生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的状况,教学基本功扎实。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