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通货膨胀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15 12:30:54

序论:在您撰写通货膨胀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通货膨胀论文

第1篇

Haug和Dewald研究了1880—2001年11个工业国家的货币供给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认为长期内货币供给导致永久性通货膨胀,但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9]。Tas研究了中东地区的货币供给与物价的短期和长期关系,认为各国的货币供给与物价的短期关系基本相同但长期关系明显不同[10]。Waingade分析了印度的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的长期关系,认为两者长期存在正向关系[11]。Berger和Osterholm运用BVAR模型分析了1960—2005年美国的货币供给对其物价水平的影响,认为货币供给增加是物价水平提高的Granger原因[12]。张金城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的关系,认为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有显著的溢出效应[13]。郭永济、李伯钧和金雯雯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流动性对通货膨胀、产出和资产价格的影响,认为流动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时变性,且这种时变性因经济所处的状态不同而不同[14]。刘鹏运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货币供给与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认为货币激活效应是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15]。余辉和余剑运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了金融状况指数,认为包含货币供应量的金融状况指数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为显著[16]。于泽和罗瑜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进行研究,认为中国货币具有内生性,货币和通货膨胀是同时形成的,货币内生性条件下的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投资和净出口[17]。惠晓峰和王馨润运用VAR模型分析了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认为短期内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会直接影响物价水平[18]。粟勒、王少国和胡正分析了2000—2012年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认为外汇占款是影响中国货币发行的最重要因素,且是推动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19]。吴克保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认为中国流动性过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储备过快增加导致的货币超发造成的[20]。田涛、许泱和蔡青青基于DCC-GARCH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受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和国际石油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21]。虽然学者们运用不同方法对通货膨胀的汇率因素和货币因素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本文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但是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并未深入分析货币供给来源的具体变化。不同的货币供给来源可能对应完全不同的通货膨胀治理措施,而中国货币供给来源及其变化清晰地反映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基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深入分析。第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汇改后中国货币供给的变化与外汇储备有较强关系,也就是说外部经济通过汇率机制对通货膨胀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时有必要考虑汇率因素。第三,从研究方法看,相关研究主要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等线性方法或模型,但这些模型的参数反映的是经济变量间的平均影响关系,无法反映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时变特征[22]。实际上,中国的经济体制一直处于变革中,内外经济发生的各种改革和各项政策变化都可能导致相关经济变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构建时变参数来反映其动态变化过程。鉴于此,本文从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出发,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构造时变参数,研究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

2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理

2.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本文以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为样本期,首先分析样本期内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负债情况,即资产负债表中的右列。央行资金来源于负债和自有资金,其中自有资金为219.8亿元,占历年总资金来源的比例不足1%,可见负债是人民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负债中的储备货币是人民银行货币发行与金融机构存款的合计数,是央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在样本期内,储备货币占总负债的比例平均约为62.5%,且该比例自2010年12月突破70%,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上升,2011年12月以后保持在80%左右。发行债券是央行为了弥补资金占用不足而对外发行的债券,主要是指央行票据发行。在样本期内,发行债券占总负债的比例约为18.6%。据此可得,储备货币和发行债券合计占总负债的比例平均约为81.1%,也就是说央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储备货币和发行债券。然后分析人民银行资产负债中的资产情况,即资产负债表的左列。“资产”一列反映了资金的运用和去向,也反映了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和途径。经过分析发现:在样本期内,央行的总资产规模增加了2倍,国外资产规模增加了3.1倍;央行所持有的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是国外资产,其占总资产的比重持续上升———由2005年7月的60.6%持续上升至2012年6月的83.9%,且在2012年2月达到样本期内的最高值(84.7%)。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样本期内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不断扩大,资产方的显著特点是:随着总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外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其占总资产的比例不断上升,国外资产科目成为资产方的第一重要科目。负债方的显著特点是:随着总负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储备货币科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占总负债的比例不断上升且在2011年12月以后保持在80%左右,储备货币科目成为负债方的第一重要科目。基于以上分析,并将资产方中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非金融性公司债权科目合并成为国内信贷,从而得到如表2所示的资产负债表,本文据此进行分析。

2.2货币供给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根据表2所示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平衡关系,可得以下数量关系:储备货币=国外资产+国内信贷-发行债券。这一关系表明:储备货币规模与国外资产和国内信贷正向变动,与债券发行反向变动。也就是说: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央行购买的外国资产越多,则储备货币的规模越大;央行对国内机构的债权越多,则其储备货币的规模越大;央行的债券发行规模越大,则其储备货币规模越小。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使得中国外汇资产迅速持续增加。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为了收购“双顺差”下的外汇净流入,人民银行被迫投放人民币,使得资产方中的国外资产和负债方中的储备货币迅速持续增加。面对外汇占款迅速增加的巨大压力,资产方中的国内信贷作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一个渠道,理论上可成为央行对冲外汇占款增加、防止基础货币过快增长的手段,但是其投放本身具有刚性、操作空间有限,难以通过压缩其规模达到缓解基础货币投放过快的目的。而负债方中的发行债券在减缓基础货币增加过快方面在一定时期内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央行发行票据作为对冲外汇占款快速增加的手段,只能在短期内起推迟压力、减缓基础货币增加过快的作用。随着票据到期形成的资金压力和发行成本的不断上升,发行票据难以在长期内对冲新增外汇占款,其作为调控基础货币手段的效力有限。综上所述,面对外国资产中的外汇占款迅速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大量被迫投放,央行的对冲手段(如发行票据和压缩国内信贷等)的效果有限,外汇占款已成为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央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能力较弱。总的来说,资产方中的外汇占款迅速增加必然导致负债方中的基础货币增加,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导致货币供应大量增加,从而形成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3计量模型

3.1模型构建在计量经济学文献中,状态空间模型通常被用来估计不可观测的时间变量,如理性预期、长期收入和不可观测因素等。很多的时间序列模型———包括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和ARIMA(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模型———都可作为状态空间模型的特例。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状态”概念,经济系统中可能存在的不可观测状态反映了系统的真实状态,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可观测变量与系统内部不可观测状态的关系,能实现基于各种状态向量分析和认识系统。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描述动态系统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状态空间模型可将不可观测的状态变量纳入可观测模型并得到估计结果;二是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强有力的迭代算法———卡尔曼滤波估计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包括两个模型:一是状态方程模型,它反映了动态系统在输入变量的作用下在某特定时刻转移到的状态;二是量测方程或输出方程,它将动态系统在某特定时刻的输出变量、系统状态与输入变量联系起来。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构造时变参数模型。上式中:βt是随机系数向量,是状态向量,也称为可变参数,是不可观测变量,必须利用可观测变量yt和x′t来估计;x′t是随机系数向量βt对应的解释变量的集合;z′t是固定系数γ对应的解释变量的集合。假定可变参数βt的变动服从AR(1)模型,假定扰动向量μt和εt是相互独立的且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和协方差矩阵为Q的正态分布。

3.2数据来源及预处理本文选取的初始变量分别为CPI环比月度数据、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定基月度数据(2010年=100)、货币供应量M2月度数据。鉴于2005年7月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保证样本容量和数据可得性的前提下,本文采用的数据样本期间为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CPI环比月度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定基月度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网站,货币供应量M2月度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通常采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作为衡量中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变量。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是加权汇率,其权数是各国与中国的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汇率比双边汇率更能较好地反映人民币对外价值的变化。货币供应量采用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概念,即M2,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等。为了保持数据的可比性和满足研究需要,本文对数据做如下处理:首先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定基月度数据转换为以2005年7月为基期的环比数据,将货币供应量M2月度数据转换为以2005年7月为基期的环比增长数据,这样3组变量数据均为以2005年7月为基期的环比数据;然后利用CensusX12季节调整法对3组变量数据进行季节调整;最后分别对经季节调整后的3组变量数据取自然对数。经过上述处理后,统一了不同变量数据的比较基础,消除了季节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将调整后的最终序列分别记为CPI序列、NEER序列和M2序列。

4实证分析

状态空间模型要求时间序列是平稳序列或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而避免出现非平稳时间序列存在的“虚假回归”问题。

4.1平稳性检验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的稳定性,本文采用ADF检验和KPSS检验两种方法。ADF检验的原假设是待检验序列含有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KPSS检验的原假设是待检验序列是平稳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3和表4。据此可知,CPI序列、NEER序列和M2序列均是平稳序列,可直接建立状态空间模型。

4.2状态空间模型构建根据前文分析,本文构建如下状态空间模型。本文采用的计量软件是EVIEWS6.0,采用文本直接输入方式,在文本框输入定义好的状态空间模型表达式,运用卡尔曼滤波对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见表5。由表5的结果可知,状态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AIC等信息准则较小,说明模型拟合的较好。

4.3模型检验对所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估计出的状态空间模型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查看残差序列的滞后阶数为36期的相关系数和自相关系数可知,模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所得的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结果是可靠而稳定的,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具有一定意义。图1中,sv1表示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环比变化率对CPI环比变化率的时变参数轨迹。整体来看,随着样本期内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其环比变化率对CPI环比变化率的影响在-0.048附近上下波动,这种动态影响除了在2008年出现了较为剧烈的波动外,在其他年份的波动总体趋于平稳,动态影响在2008年1月达到最大值(-0.024),在2008年11月到达最小值(-0.116)。这说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后,样本期内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国内通货膨胀起到了微弱的抑制作用。平均来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环比指数每变化1%将导致CPI环比指数降低0.048%。这种抑制作用的时变特征说明,该微弱的抑制作用还受其他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图2中,sv2表示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环比变化率对CPI环比变化率的时变参数轨迹。总的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M2环比变化率对CPI环比变化率的影响为正数,在样本期内在0.471附近呈现动态变化,这与经济理论的预期一致,且实证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M2环比增长率每增加1%,将导致CPI环比变化率平均变动47.1%;这说明长期来看,货币流动性过剩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国内的通货膨胀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造成的。这种动态影响在2008年8月至11月出现持续大幅上升趋势,且在11月达到最大值为56.3%,之后直至2009年5月缓慢下降至平稳状态,这基本契合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政府投资4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的时间区间,说明4万亿元计划的实施在拉动经济增长,抑制经济放缓的同时也推高了国内的通货膨胀率。

5结语

第2篇

(一)基准指标的确定构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体系,首要工作是选择一个能够全面、合理反映通货膨胀水平的基准指标。关于通货膨胀的测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根据货币数量论,从通货膨胀货币角度的定义来考虑通货膨胀的测度;二是从总体物价水平角度出发,使用物价指数来测度通货膨胀。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选取物价水平对通货膨胀进行测度。中国现行的物价指数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GDP平减指数(GDPDeflator)、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CPI)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通过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CPI)是剔除该社会中短期波动较大、易受政策调控的部分商品价格后,编制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相对真实地反映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关系,更适合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与国家的财政收入、市场供需的平衡、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有关。因此,该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包括工业企业售给本企业以外所有单位的各种产品和直接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该指数可以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品及取费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GDP平减指数(GDPDeflator)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没有剔除价格变动前的GDP增长与剔除价格变动后的GDP增长之比。GDP平减指数计算基础比CPI更加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不仅包括消费品,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它包含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GDP平减指数具有反映物价总水平的综合性优势,被认为是最贴近通货膨胀定义的指标,但是该指数也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应用并不广泛。对于CPI、PPI、GDP平减指数、核心CPI等物价指数,它们都能从经济运行的某个侧面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可以将这些指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物价指标的指示功能,提高物价预测的可靠程度。但是在具体的通货膨胀预测时,CPI被广泛视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标尺。CPI数据质量可靠,能反映市场经济的现实活动,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具有可比性和较强的时效性。因此,本文选取CPI作为构建中国通货膨胀监测预警体系的基准指标。

(二)景气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景气指标体系的首要工作是收集足够的经济指标。要想构建能够全方位综合反映通货膨胀景气波动的指标体系,必须尽量多地选取相关领域的经济指标。本文搜集了近千经济指标,涵盖了工业、贸易、投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从大量经济指标中选择景气指标的主要原则是经济上的重要性、统计上的充分性、统计的适时性和景气波动的对应性。本文根据这四个原则以及研究目的,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方法和K-L信息量法从近千条经济指标中进行第一次筛选,并利用峰谷图形分析法对第一次筛选结果进行二次筛选,最终选出16个指标,分别构成通货膨胀监测预警体系的先行指标组和一致指标组,具体如表1所示。

(三)合成指数的构建与分析按照合成指数的计算方法,本文根据表1的景气指标体系构建中国通货膨胀景气合成指数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致合成指数和基准指标(CPI当月同比增速趋势循环项)的波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波峰波谷几乎完全同步出现,因此可以用一致合成指数代替基准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将先行合成指数和一致合成指数进行峰谷对应分析,计算先行合成指数波峰、波谷分别对一致合成指数波峰、波谷的先行阶数。先行合成指数波峰、波谷与一致合成指数波峰、波谷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根据计算结果,先行合成指数的波峰平均领先于一致合成指数的波峰7个月出现,标准差为0;先行合成指数的波谷平均领先于一致合成指数的波谷6个月出现,标准差为0.82。这说明先行合成指数与一致合成指数的先行滞后关系很稳定,可以利用先行合成指数来判断一致合成指数或物价未来六七个月的走势。根据图2先行合成指数的走势,我们预计2014年下半年中国CPI当月同比增速将继续呈现回落走势。

二、中国通货膨胀景气预警信号灯设计

景气信号灯预警方法是通过选择一组反映物价水平的敏感性指标,运用有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并通过类似于一组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灯的标志,预警信号灯系统用蓝色、浅蓝色、绿色、黄色、红色等五种颜色代表整个经济状况中过冷、趋冷、正常、趋热、过热等五种情形,对这组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当时物价水平发出不同的信号。通过观察分析信号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未来物价水平的走势,并明确提示货币当局应当针对当前物价水平及未来走势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在功能上景气信号灯与合成指数基本相同,都是反映历史与当前的物价景气状况。但关注点有所不同,合成指数关注的是周期波动的转折点,景气信号灯关注的是经济的冷热状况,在历史上所处的具置。因此,在使用合成指数的基础上,建立景气信号灯也是必要的。根据景气信号灯的表现情况,还可以验证合成指数的表现是否准确。基于景气信号灯的原则,结合本文指标分类工作,本文选取先行性和一致性效果好的指标,并结合指标的经济解释能力,具体选取7个指标作为景气信号灯的构成指标,如表3所示。根据表3所选的指标,本文构建了相应的景气信号灯,图2显示了最近12个月各个指标的信号灯变化情况。根据图2显示,2014年1月至8月,CPI当月同比增速一直显示未绿灯状态,表明物价水平处于正常状态,未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这和实际情况相吻合。2014年1月至8月,中国CPI当月同比增速一直在1.8%—2.5%的区间内徘徊,这正是一般认为可接受的物价涨幅。另外,从进口价格指数、M2、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公共财政支出等指标的同比增速看,2014年以来都显示浅蓝色或蓝色信号灯,表明这些指标相对于历史水平来看,都处于历史上的低位,反映了经济不景气的现状,这很可能会影响到物价未来的走势,使得物价总水平呈现下行趋势。对表3的7个指标进行加总合成的综合警情指数,可以总体上反映中国物价景气状况,合成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综合警情指数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物价的变动状况,2007—2008年和2010年这段时间,综合警情指数位于黄色区域,表明物价景气状况偏热,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而2012年以来,综合警情指数主要位于浅蓝色区域,反映了物价景气状况偏冷。目前综合警情指数已经进入了蓝色区域,反映了物价景气状况过冷。

三、中国通货膨胀率的短期预测

上文构建的中国通货膨胀景气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对历史和当前的景气状况进行监测,并对物价未来的走势进行趋势性判断,但是景气监测预警方法并不能给出具体的预测数值。因此,采用计量模型对短期内通货膨胀率的大小进行预测也是十分必要的。在以往对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时,一般都只对CPI当月同比增速进行预测,而鲜有采用CPI环比增速进行预测。事实上,同比数据容易受到上年同期的影响,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物价波动的感知情况。例如,某月物价比上月上涨1%,消费者对此会有强烈的感受,然而可能由于去年同月物价也比较高(如春节期间),造成该月物价与去年同月相比涨幅并不大。因此,本文分别对CPI当月同比增速和CPI环比增速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表4展示了CPI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从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的预测值。根据预测结果,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中国CPI当月同比增速将继续呈现下行趋势,这与上文采用先行合成指数分析结果一致。未来一段时间中国CPI同比增速可能将进入“1”时代,这需要政策制定者严密监控物价走势,防范中国物价增速持续下行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就CPI环比增速预测结果来看,2015年3月至6月可能出现环比下降、其他月份仍旧保持环比上涨状态,而涨幅比较大的是2015年1月和2月,这可能与中国春节期间物价水平的变化有关。

四、结论

第3篇

1.我国相关的会计法规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国家政策的有效支持是保证我国顺利有序开展通货膨胀会计的首要条件。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通货膨胀会计的“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项目,而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却没有明确具体的项目,只有少数相关的笼统的规定。根据财政部的相关分析报告,原因是中国不存在适用于项目的环境标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所以不会有恶性通胀,也不需要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

2.物价指数体系的不完善。改变价格核算、报告时间需要调整中的每一项报告。一般物价指数不仅包括一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还包括生产者价格指数。中国只是定期一些零售价格指数,以调整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客观性是没有保证的。根据目前的成本核算模型,我们需要知道当前的价格,一些个人资产,但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难统一和收集数据。这些都是中国的通货膨胀会计的实行的问题。

3.成本-效益问题。一种新的会计模式的采用,必然要考虑成本和效益原则。因为,在理论上,更完整的会计模式,更会带来挑战。因此,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以此来综合比较成本-效益,采用最适合的会计模式。

4.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怎样采用全部消除的方法来消除物价升降变动带来的影响,那将对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带来很大的挑战。这是因为,为了实施通货膨胀会计进而去改革历史成本会计,这无疑将大幅增加会计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量。此外,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会成为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又一大阻力。

5.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国家财政收入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必然会降低利润,从而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对国家财政的短期承受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我国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策略选择

面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的对策只能在国家政府导向的宏观决策机制下,一方面完善会计准则,另一方面改善会计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双管齐下,相互搭配,消除通胀的不利影响,以使财务报告还原真实,为关联方提供高品质的会计信息,更好的为国家宏观决策、公司的管理者和外部关联人员提供服务。

1.建立中国特色的物价变动会计体系。从现实出发,在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下,统一制定和实施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企业会计制度,分门别类制定出符合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会计制度。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服务、制定以政府为导向的会计机制,为服务于不同企业间、不同行业间的业绩评比、沟通宏微观要素和信息等方面带来可操作性。

2.建立适应通货膨胀的会计模式。

2.1一般购买力会计,即历史成本/稳定币值模式。该会计模式是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将“三大”会计报表中的数据加以修正,从而消除通货膨胀变动带来的影响,以同货币现行购买力的不变价格反映企业的财务现状。该会计模式的特点是在计算企业净收益时,将货币性项目直接计算损益并直接计入,非货币项目按一般物价指数的最终调整为报告期内的货币单位,然后用报告期的收入相匹配。会计处理程序为:(1)区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2)计算货币购买力损益项目;(3)根据一般物价指数调整财务报表中的项目的名义金额,非货币项目为特定货币金额;(4)数据调整后的财务报表重述。该模型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容易审计。而且相关数据在企业中、企业内部不同时期之间具有直接可比性。但数据调整缺乏相关性、实用性。该模型适用于价格上涨并不明显,各种商品价格之间增加较小的情形。

2.2现行成本会计,即现行成本/名义货币模式。该模型在变化的测量基础上,即当前的成本取代历史成本,但不改变测量的单位。其目的是消除特定的价格水平变化对会计的影响。会计处理程序为:(1)区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不调整货币项目,根据现行成本调整非货币项目;(2)计算非货币的持有所得,持有所得的计算公式是非货币性项目的现行成本减去历史成本,由于物价上涨才产生持有所得,它属于资本所得,不分配;(3)建立当前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该模型适用于价格上涨很大,各种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振幅。

第4篇

(一)技术变迁对一国经济的影响长久以来众多学者的研究都证明了技术进步对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历史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都是首先出现在工业部门,促进了了经济增长,完成工业化,并且逐渐将新技术应用到其他部门,并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国经济总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速发展经济,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工业部门应用新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上有一定区别。发达国家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必须自主技术创新,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事实上可以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这两种方式进行可替代选择。与发达国家经济的技术变迁不同,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始终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强制性”特征,即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差距下,中国经济以通过引进新技术作为技术变迁的主要方式,通过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以经济增长快、资本积累多、创新能力弱、经济波动大、结构分化重为最终结果。技术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和外部约束,即使贫穷国家投入大量的研究经费来自主创新,也难以实现在短时间内赶上用世界科技前沿的国家的技术水平,更何况最落后的国家资本稀缺,根本没有大规模的研究活动的能力。因此,引进技术对落后的国家来实现技术进步无疑是最佳选择,其中的手段有可以通过专利和技术,高科技产品和设备,并引进以等多种方式的外商直接投资购买。技术的进步将其中的大量的资本投资被隐藏,而目前的实证研究基本都认为以上几种方式都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只通过技术引进不足以确保顺利完成落后国家的技术进步。中国具有如此急剧的技术变革都与中国的国力通过策划、组织和分配的经济资源以及强大的国家控制力相关,国家通过对资源有力地计划、组织、分配,集中力量发展具有经济效益和技术提升空间的部门,逐渐减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实现经济快速增。这其中包括吸引外商投资的有利政策、金融部门对技术引进部门的融资门槛降低、以及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和基本医疗制度的保障,等等。

(二)技术变迁与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中国通货膨胀二元分化现象主要有三个效应导致,分别是技术进步效应、国家控制力效应和缺口效应。1.技术进步效应。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以及工业品价格之间的资关系非常复杂。当前的生产率提高显然会导致PPI的增长,这是由于中国在技术上的劣势以及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决定的,因此依靠从工业化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从事生产。但主要的引进方式是外国直接投资和专利转让以及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将拉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从而直接或间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导致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通过对国外的产品和技术进行分解研究,专利转让等方式进行吸收,再投资,以收购技术,以此提高生产率,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对拥有新技术产品的投资,但是这样会导致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产生,提高工业制成品的成本进一步提高产品价格。工业类投资领域产生的这种“潮汐现象”。将导致投资需求的快速扩并引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因此,引进造成的变化制成品链的价格指数技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引进技术—投资,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增加—上游原材料价格—新兴的工业成本—工业价格。2.国家控制力效应。而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很大,更容易依靠国家的力量来集中发展这些技术引进的部门。此时大范围引进先进技术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会呈现良好的局面:一方面通过新技术和生产的规模效应使生产的成本降低了,这会减少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波动,并且还会产生价格水平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来看在短期内,产出均可以被国内的需求吸收,进行技术引进的部门会因此获得大量利润。与技术引进部门不同的是向农产品生产部门这样的非技术引进部门在向社会提供最终消费品的同时还向技术引进部门提供中间产品。此时非技术引进部门在资本和政策环境均不如技术引进部门的情况下,缺乏技术进步和创新,因此生产率相对比较低。短期内,非技术引进部门产品可以满足技术引进部门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因此该部门的价格水平波动不会很剧烈。从总体上来看,技术引进部门良好的发展态势掩盖了非技术引进部门的发展缺陷,宏观经济整体上会显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3.缺口效应。引进新技术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势头依然很快,产量的增长也非常迅速,因此潜在的国内需求已经无法满足该部门的供给,将有可能通过扩大海外市场通过出口来支撑他们的发展。但通过出口起到的作用有限,由于供给大于需求,所以导致这些部门的产品价格比较低。此时,从经济的宏观方面来看经济增长仍然由这些具有新技术的工业部门带动,但农业部门价格水平的大幅度上涨与工业部门的低价格的现象并存,因此产生了价格水平的“二元分化”现象。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衡量整个经济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以及波动水平,需要由各个部门之间价格水平变动的强弱来决定。随着落后国经济的发展,技术引进将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发生。每一轮技术引进都会交替产生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

二、政策建议

第5篇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渡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四)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般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做出的相应预期。

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如人们预期的通胀率为10%,在订立有关合同时,厂商会要求价格上涨10%,而工人与厂商签订合同中也会要求增加10%的工资,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增加10%,从而通货膨胀率按10%持续下去,必须然形成通货膨胀惯性。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不变。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但是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

(一)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通常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二)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利润增加。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这正是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温和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由。

(三)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却减少了。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三、主要结论与对策

国家中央银行,如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可经由设定利率及其他货币政策来有力地影响通货膨胀率。高利率(及资金需求成长迟缓)为央行反通胀的典型手法,以降低就业及生产来抑制物价上涨。

然而,不同国家的央行对控制通货膨胀有不同的观点。例如说,有些央行密切注意对称性通货膨胀目标,而有些仅在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加以控制。欧洲中央银行因在面对高失业率时采行后者而受指责。

货币主义者着重由金融政策以降低资金供给来提高利率。凯恩斯主义者则着重于由增税或降低政府开支等财政手段来普遍性的降低需求。其对金融政策的解释部分来自罗伯特?索罗对日用品价格上涨所作的研究成果。供给学派所主张的抵抗通货膨胀方法为:固定货币与黄金等固定参考物的兑换率,或降低浮动货币结构中的边际税率以鼓励形成资本。所有这些政策可透过公开市场操作达成。

另一种方法为直接控制薪资与物价。美国在1970年代早期,尼克松主政下,曾试验过这种方法。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这些政策与刺激需求面同时实施。故供给面的限制(控制手段、潜在产出)与需求增长产生冲突。经济学家一般视物价控制为不良作法,因其助长短缺、降低生产品质,从而扭曲经济运行。然而,若能避免因经济严重衰退导致成本升高,或在抵抗战时通货膨胀的情形下,这样的代价或许值得。

参考文献:[1]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出版社.

[2]曼昆著,张帆、梁晓钟译.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15.

第6篇

从2003年年中开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膨胀,使得国内资源供给趋于紧张,导致三大物价指数全面上涨,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出现已经不容置疑。同前几次通货膨胀相比,本轮通胀不算剧烈,但争论却异常激烈。其原因在于,本轮通胀确实有一些与前几次不同的特征以及形成原因。笔者认为正确认识这些特征与成因,对于政策效果评估、未来影响我国通货膨胀走势分析、下一步的政策取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之一:新一轮通货膨胀有何新特点?

对按经济学定义,持续的物价上涨即为通胀。虽然在物价上涨的持续时间和幅度等方面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一般认为如果物价连续三个季度上涨即可确认为通胀,而按照中国过去20多年五轮经济波动周期的经验,物价涨幅在5%以下正常,5%至10%之间为温和型通胀,10%以上为恶性通胀。

现代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失衡所造成的,它不仅包括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原因,还包括供给与需求结构方面的原因,根据其成因可将通货膨胀的类型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型以及结构型。总需求的增加,无论是通过货币政策的扩张,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增加实现的。因此,任何形式通货膨胀的背后都有货币供应量不适当增加的影子,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也表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本轮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已经基本到位,物价水平本应随着货币供应减少向下运动。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这可能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前些年为走出通货紧缩而大量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产生了滞后影响;二是推动本轮通货膨胀的真实原因并非完全是货币因素。从实际情况看,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存在,一方面前些年扩张性的货币投放为本轮经济过热准备了货币条件;另一方面本轮通胀的真正主因是制度性因素而引起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以下几个新特征:

(一)货币性特征

从货币供给看,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为扩大内需采取了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M2的增长率2000年比1999年增长了12.3%,此后每年大约提高2个百分点,直至2003年第二季度,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以20%以上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实际GDP增速与物价上涨之和;与此同时,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大量购入外汇,进一步加剧了基础货币投放。高速增长的货币供应之所以未马上转化为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通货紧缩,居民持币观望、蓄币预防的心态较重,加上以往政府主导下的低效投资引发银行系统呆坏账居高不下,造成新增货币大量沉积,流通速度下降,遏制了高货币存量向通货膨胀方向的演变。但货币的一时沉寂并不意味着消失,经济体系中存在的超额货币供应终将会成为日后通货膨胀的导火线。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通货膨胀是前些年货币过度扩张的结果。

(二)非总量性特征

一般来说,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总供给无法满足总需求的增加,“物以稀为贵”;二是商品生产成本增加,造成销售价格相应上升。新一轮物价上涨不能说是由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国际油价高涨的推动下,粮食、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上游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它食品及下游工业产品的价格回升。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的温和型通货膨胀是非总量性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特征

这次价格上涨从性质上看,仍处于初期阶段,具有结构性特征,典型表现在部分要素市场失衡出现供需脱节引起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二是上游产品价格带动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三是大量土地批租和房地产开发过度需求导致土地交易价格上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投资品价格上涨带动的。近年来投资率过高,部分投资品价格领先上涨带动生产资料整体价格上涨,特别是2003年9月后,部分原材料和能源出现瓶颈制约,价格涨势迅猛。如果深入分析一下本轮物价传导的过程,就会发现本轮物价上涨中暴露出来的上下游产业价格波动不匹配现象的根源在于经济运行中不合理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单纯地用行政调控手段或货币紧缩政策,不仅无法达到调控的目标,反而有可能加剧调控的负面效应,使温和型通货膨胀延续下去并进一步恶化。

因此,新一轮通货膨胀是由于制度性因素导致市场结构不平衡,由瓶颈部门的价格上涨而通过成本要素向前推进形成,并且这种结构失衡的主因不在投资,而在体制,它反映了市场发育、改革进度的不平衡,反映了垄断经济的危害性。

思考之二: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是什么?

深入分析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我们可以发现有四个深层次的制度方面原因:

(一)制度性缺陷与不合理管制导致资源约束:引发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说,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固定,因此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在于供给弹性。而产品的供给弹性又与资源约束程度负相关,与市场竞争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正相关。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产品供给弹性过低主要受制于资源约束。可以说,资源约束主要来自于制度性缺陷和不合理管制,因此,制度性缺陷与不合理管制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比如粮食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前几年对粮食流通领域的管制,只允许国有粮食企业进入。其结果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国家政策在实际中很少得到执行,导致粮食价格和产量连年下降。而且,国有粮食企业往往还逆向操作,加剧而不是平抑了粮价波动。另外,投资膨胀的一个重要诱因,是资源和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受到管制,严重低于市场均衡水平,使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同时,能源、资源等行业又几乎被国有企业垄断,非国有资本实际上还是很难进入,在供给缺口形成后也不能很快增加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但是从粮食缺口、投资膨胀到通货膨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资源约束。如果说政府的不合理管制降低了短期供给弹性、使供给不能迅速增加的话,那么资源约束就制约了长期供给弹性、使供给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笔者认为:制度性缺陷与不合理管制所导致资源约束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但资源约束的影响决不仅仅在于通货膨胀,它应该引发我们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深刻思考和战略转变。

(二)生态失衡导致外部性成本内化: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外因

生态失衡一方面表现在生态环境恶化,治理生态环境必须花费大量的成本。治理的社会成本费用又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各个公民和厂商,这种社会成本最终要由生产厂商来承担,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使产品的价格升高,因而外部性成本的内化相应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不仅如此,生态失衡还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开采的难度日益增加,由此导致资源开采成本上升,原料能源价格上涨,使生产厂家的内在成本增加,因而造成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生态失衡导致供求总量失衡时还会使供求结构关系变形。比如当生态系统失衡后,其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供给就会因此而减少,但需求会不断增加,使经济系统对农业系统产出的需求量更为增加。人们不得不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过度开发索取。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农业系统投入的边际产品也是递减的,而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可以弥补因边际产品减少而带来的利润损失,因而社会资源仍然会向农业生态系统倾斜流入,而其他边际生产力比农业还高的生产系统却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投入。这样,即使整个社会的产出能够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却会因为资源分配结构的不合理而无法满足总需求,使效率低下部门的产品价格上升进而带动整个物价水平的上升。

(三)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动因

考察当前这一轮宏观经济的波动,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变量已经很快地发生了变化,而另外一些变量由于“粘性”特点,变化得比较慢。什么变量变化得比较慢呢?非常重要的就是劳动力工资,劳动力工资的变化的滞后在剧烈变化的宏观经济中,会带来劳动力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扰动,进而导致与长期变化不同的某些特点。所以,虽然我国劳动力供给在长期是无限供给,但在短期随行就市,就可能因价格调整不及时出现供需的失衡,比如当前珠三角等地区“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已经证实了这一判断。而劳动力的价格是工资,工资又与物价相关。对于恩格尔系数相当高的劳动力来说,在分析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其实际工资不仅与消费物价指数有关,还与粮食价格直接相关。因此,当消费物价指数从负的2%上升至6%,便相当于农民工的实际工资下降了8%。而粮食价格从负增长转为正增长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因此,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必然会导致劳动力的短期短缺。笔者认为,解决劳动力短期短缺的唯一出路就是不得不提高劳动力的工资,以此来吸引足够多的外来打工者到自己的工厂工作,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因而,加剧了这一轮通货膨胀的出现。

(四)市场的无序性导致成本的超载:引发本轮通货膨胀的内因

市场的无序性与通胀的关系,似乎难以用准确的数据加以说明。但从每年的物价上涨指数的结构来分析,除了当年新调价因素和其他改革措施出台因素以及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之外,有一部分是当年自发涨价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因素包括的内容固然很多,但其中市场秩序是否正常,则对自发涨价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换言之,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无序,必然导致物价的自发上涨。一方面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从生活必需品到高档耐用消费品,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凡是畅销产品,特别是名牌商品,均有假冒伪劣出现。猖獗的造假、售假活动不可避免地扰乱了市场流通秩序。作为消费者,用相应的价格买不到货真价实的商品,作为生产者,特别是名牌商品生产厂家,则花大力气,以高成本来防假,打假,必然带来社会生产成本的提高,假冒伪劣商品对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市场价格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机构利用部分权力搞垄断性经营,牟取暴利;二是各种投机行为加剧了价格波动。三是一些行政性收费项目混乱,乱收费、乱摊派。这些价格混乱行为都直接导致了生产成本的超载,从而推动物价上涨成为引发通胀的重要原因。尽管市场化改革会在长期内通过增加供给来减轻通胀压力,但在短期内会使“缺煤”、“限电”、“油荒”等隐蔽性通胀显化,使资源和要素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增加短期通胀压力。而从目前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这必然会对资源和要素价格、进而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思考之三:怎样应对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由于本轮通货膨胀的特殊性,完全指望货币政策恐怕难以实现控制本轮结构型通胀的目标,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策组合,把重点放在结构性调整,放在机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上,真正做到宏观调控与改革推进相结合,以改革实现调控目标。

一是保持现有的货币政策力度,侧重疏导信贷结构调节的传导机制。笔者前面已经提到,本轮物价上涨的货币源头在于前几年的超额投放,去年以来随着人民银行提高准备金率等系列政策出台,目前流通领域的基础货币供应已经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末M2的增幅降为14.6%,开始进入“适中”区。如果继续紧缩货币供应,有可能加剧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导致经济硬着陆。当前的关键问题是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难以到位,行政性要求与商业银行的利益追求存在冲突,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支农贷款、助学贷款、就业贷款等的政策导向难以落实。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加大财政政策的配合力度,使信贷结构调整真正符合商业银行的利益核算和规避风险的需要。

第7篇

越南的经济发展规模属于中小经济体制,比较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波动,因此,在越南本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外国经济的协助,在进口方面影响尤其重大,在近来的经济发展中越南对外进口的依赖程度一直呈现出增长的状态,增涨速度相对较快,在进口领域的经济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出口。越南经济发展在进口上主要依靠原材料以及基本产品的引进,只有增加这些产品的进口才能够增加出口商品的数额,因为越南对外出口的大部分商品都需要依靠进口的原材料来完成生产。所以面对国际市场上石油、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越南本国的进口金额也需要不断地上涨,一些大型的商品生产设备也包括其中,加大了越南进口的经济压力,最终导致了这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只能对本国的货币进行贬值处理来应对,依次减少在对外贸易中产生的逆差,保障收入与支出货币的平衡,但是这种货币贬值的方式造成了进口价格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剧了越南的通货膨胀情况。

二、越南应对通货膨胀采取的措施

经济过快增长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为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势头,越南政府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经济增长目标,放缓经济增长速度[2]。在降低生产增长目标的同时越南还施行了货币紧缩政策,提高银行的存款利率来应对之前的宽松货币政策,另外,对于本国建设的投资项目适当削减,减少政府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对国有企业的投资也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国家各个下属省市的财政使用状况重新计算,控制财政赤字。在对外进出口业务方面,提高出口关税的价格,减少出口商品数量,尤其是煤炭、原油等材料的出口。应对通货膨胀的另一个举措就是控制本国物价的上涨,对一些必需品进行强制限价,以此来减弱货币贬值的不利影响。

三、越南通货膨胀的启示探究

1.适时对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进行调整针对越南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需要对一系列措施手段进行分析,比如在金融危机之后实施了积极的刺激政策,并取得卓越成效,有大量热钱流入,维持低利率和实际的负利率。这些措施政策都有利于维持本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弊端也会很快的显露出来,在实际市场交易中流通的货币数量不断增加会对房地产业的价格水平产生影响,房屋价格的不断攀升并不合理也不符合越南国民的经济发展水平,从国家经济水平的宏观角度分析,应该对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遏制的手段,通过采取其他手段来增加国内企业的运行资金数额,比如发行国家债券。在紧缩财政政策过程中,应该配合国家GDP的增长速度同步进行,逐渐地缩小财政赤字,鼓励国民增加日常消费,促进经济的自主调节控制。

2.提高汇率,开放资本投入为了适应国际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状况越南被要求进行越南盾的升值,以此来调整国际间收支的平衡关系,因此在这一具体经济状况下需要对越南的汇率进行改革,将汇率的升值额度控制在相对符合国际贸易阶段的范围内,对国际市场的交易状况及时分析整理,提前预防经济的大规模波动,及时分析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继续坚持资本项目在开放中需要的适时性,采取分阶段管理模式,按照分析的计划逐步完成,有选择的对越南的资本生产内容进行对外开放,并采取措施对国际热钱进行监控,有效的防范国际经济变化对越南经济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