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旅行社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06 08:04:21

序论:在您撰写旅行社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旅行社管理论文

第1篇

1.差旅管理市场份额日益增大。随着我国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企业因公出差的人数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高。据统计,中国每年的商务旅行及相关费用高达103亿美元,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寻求通过整体差旅外包的方式来达到规范出差报销制度、降低出差成本的目的。

国内的企业也逐渐接受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管理理念,如普天、中信等中国企业已经接受“差旅管理”概念。并且相关政府部门也做出相关的扶持政策,2005年上海、北京等地率先通过立法,废除了企事业单位不得凭旅行社发票报销公务出差费用的规定。此举被业界认为将极大刺激国内集团客户市场,并带动更多国内旅行社投入到集团客户市场的竞争中。

2.旅行社从事差旅管理业务具有自身优势由于旅行社在公务出行的住宿、交通、会务等方面有一定经验,并且旅行社有价格优势,在帮助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安排公务活动中,旅行社往往可以通过自身资源及行业资源,为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活动节约成本。据介绍,这个数字是10%~20%。并且,专业化的商务管理公司具备专业化优势,可以提供便捷、多样的服务,提高商务旅行的服务质量

3.国内的差旅管理市场正在进一步培育。现今成立的几家外资商旅服务合资企业,他们将完成对中国差旅管理市场的启蒙和教育。外资巨头们对在华跨国公司提供服务,国际化的高端差旅服务的示范作用,将带动国内大型企业对此服务的需求增长,再逐渐带动国内中小型企业跟进,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市场传递过程。

4.与外资旅行社相比有自己的优势。面对外资旅行社的竞争,国内旅行社有本土文化优势。另外,外资旅行社目前在业务范围上还受到一些政策的限制,如外资旅行社还不能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这也给国内旅行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成长空间。目前外资旅行社在国内差旅市场上的业绩并不如人意,到2003年底,合资的11家旅行社有10家处于亏损状态。

二、相关概念

1.国内旅行社。这里所说的国内旅行社是指内资旅行社,包括国有旅行社与民营旅行社,是相对于外资旅行社提出的。

2.差旅管理是旅行社以企事业或政府部门为对象,通过对企业的差旅活动进行整体考察分析,提供咨询意见,然后共同改进流程,并且通过利用旅行社所拥有的资源使企业差旅成本最小化,实现对差旅成本的控制,并提供全程服务的管理活动。

3.差旅管理服务与普通的商务旅游服务的区别。

(1)旅行社在企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差异。差旅管理的核心在于差旅管理咨询活动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差旅管理制度。在企业历史信息及管理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化、系统化的差旅管理制度。并要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成立专门的服务小组,在这里,旅行社类似于公司的旅行管理部。旅行社一般的商务旅游业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是短暂的,是一种短期的委托与被委托之间的关系。

(2)旅行社赢利模式差异。在差旅管理中,旅行社的收入是从客户收取服务费,而这服务费的多少与整个协议期间帮客户节省了多少差旅费用有关。而旅行社的一般商务旅游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机票酒店的差价。

(3)旅游产品个性化程度有差异。旅行社从事的差旅管理是深入到企事业内部,是一种更个性化的“管家式服务”,大到某一政府机构全年的差旅费用预算,小到某一次出差过程中客人喜欢住郊区还是市区宾馆,旅行社都必须顾及到。而一般的商务旅游产品没有这么细致化。

三、国内旅行社开发差旅市场的问题分析

1.面对外资旅行社的激烈竞争。出差旅游的利润率高达20%~30%,远远超过普通观光旅游的利润。这使得各类旅行服务机构先后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

早在2002年5月,世界最大的旅行管理公司美国运通就以合资的方式进驻中国,其最大的核心业务直指“集团差旅服务”。中国康辉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与澳大利亚差旅管理公司福莱森特(Flycenter)联姻;欧洲最大的旅行社—TUI集团和中国旅行社总社合资成立了合资旅行社——中旅途易;世界旅游巨头BTI业也和上海锦江旅游集团合资成立了合资企业,这些合资企业的业务拓展目标,都盯在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差旅市场,以差旅管理作为在中国业务的突破口。而外资旅行社在中国开展差旅业务具有一定的优势:经验丰富;品牌优势;人才优势;优势互补,与国内旅行社合资,取长补短。

2.意识问题。国内大部分企业仍然难接受差旅外包的概念,对于很多大型公司和企业来说,差旅费用管理都是财务管理的盲区。在很多公司,员工们都把出差当作一项“意外收入”,不少公司更是把差旅费用当作一项员工的“福利政策”。

3.体制问题。国内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体质,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接待部门和人员。一些企业虽然对差旅外包很感兴趣,但其内部原从事内部差旅管理工作的员工的就业问题令他们顾虑重重。另外在资金流程上方面也存在问题,比如目前90%以上的企业要求月结款,差旅服务企业先要垫付所服务企业的出差费用,然后在下一个月结账,这就给旅行社资金周转方面施加了压力,尤其是些规模比较小的旅行社。

4.境外专业考察业务的资源还不够丰富。大部分出境考察团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通常要到境外特定机构进行考察、交流,有的还需要境外对口机构发出邀请函。但由于旅行社的联系渠道有限,目的地的分社目前对部分的业务要求还无能为力。另外,公务出境要去的国家往往是不受限制的,而即使国际旅行社也或多或少受限于该国是否向中国公民开放出境游。

5.专业的人才资源缺乏。国内的一些商旅企业,差旅管理业务还刚刚开始,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四、国内旅行社开发差旅市场的建议

1.加快差旅外包市场的培育。增强宣传的力度。目前,我国一些企业还不能完全接受差旅外包的概念,差旅外包面临了一些阻力。广大旅游企业应该加强宣传,突出企业差旅外包的优越性,并利用好国内一些跨国企业将差旅外包给商务旅行公司的示范效用,促使国内其他企业尽快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差旅外包业务是将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差旅管理外包给专业的旅游公司,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帮助。

进一步拓展政府部门公务旅行外包业务。随着上海、北京一些政府部门打破了公务差旅不得委托旅行社的,我国公务差旅的市场大门向旅行社逐渐敞开。国内的旅行社应该抓住这块市场,提供专业优质服务,让更多的公务差旅交由旅行社来操作。

2.精心设计产品个性化。旅行社企业针对每个顾客采取适合的营销手段,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和产品,其基本特点是针对性、体贴化和精细化。旅行社考虑差旅顾客的消费特点,和顾客共同设想,配合差旅的日程需要,使其差旅活动和观光游览完满结合,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

注重细节。增加旅行者旅途舒适感。比如提供电子机票,只要登机时出示护照就行了,即使行程中要换好几班飞机,一张票也不需要带。顾客喜欢坐靠窗的座位,就能拿到靠窗的票,飞机还没降落,已经有专车在等候着接往下榻的宾馆等等。

融入企业文化。旅行社在为某企业员工设计差旅产品时,应充分的考虑该企业固有的文化,要让参与者感觉到不是某一个旅行社或旅游公司给与他们旅游机会。这就需要旅游企业为企业的差旅活动安排一些别出心裁的、能体现企业文化的主题活动,给参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旅行社在这里所承担的角色不仅仅是差旅商,而是客户企业管理的一部分。

3.吸引境外人才、学习国外旅行社成功经验。国内旅行社在差旅市场起步较晚,缺乏差旅管理的咨询和制度设计人员。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国内有条件的旅行社可以引进外部智力。并要求国内有志于差旅管理市场的旅游企业好好研究国外旅行社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4.国内旅行社不可忽视中小企业的差旅市场。国内的旅行社不可忽视中低端的差旅市场,起步阶段,国内旅行社还没形成自己的品牌,高端的差旅市场较难进入,但可以从中小企业差旅业务做起,这也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5.品牌营销。品牌代表旅行社在商旅市场上拥有雄厚的实力、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国内旅行社在品牌建立与维护这块还存在很多不足,面对境外品牌旅行社的进入,国内旅行社只有走品牌经营之路才能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2篇

(一)产品没有复杂化。目前我国旅行社所提供的产品较为单一,没有达到市场所需要的那种程度。我国旅行社的规模特点普遍为规模不够大、拥有的实力较小,这使得旅行社发展新产品的难度加大,并且所用的费用也高。假如价格统一,但产品的种类不丰富,那么很多产品都会变得毫无纪念意义。可见很多旅行社都没有注重度假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由于部分产品技术非常简单,很容易导致粗制滥造,这使得很多小型的产业区开始仿造产品,并且我国现阶段很多旅行社在开发新产品方面还没有良好的开发意识。在我国,市场调查对产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可以用来调查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是什么。只有知道人们所需要的产品,相应的产品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而产品的设计才会有所价值。但是部分旅行社忽视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对市场不够了解,这便导致很多产品不被游客们接受。

(二)没有完善的产品制度。目前我国旅行社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没有完整的产品制度,企业经营的制度不够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是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由于大多数企业用的还是以前的制度,因此造成了制度落后。基于较为单一的管理模式,这便使企业的制度建立变得复杂。

(三)没有借助互联网的作用。在我国,很多旅行社都没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来宣传或者经营店铺,这是企业很大的一笔损失。很多旅行社虽然都在网上进行注册,但是在网络上做宣传的很少。各个旅行社工作单一,两个旅行社之间没能很好地合作。有些旅行社虽然表面上表现为合作,但是还是以各自的利益为主。代表性的企业还没有出现,全国连锁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四)人力资源部门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部门制度不完善是我国旅行社行业存在的主要原因。由于某些企业家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够,因此导致人力资源部门在管理人员方面不注重方法,对员工的监督制度不完善。这便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表现为没有从长远角度发展的想法,不注重塑造自己品牌和自己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等。

(五)企业形象问题。旅行社能否良好地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中员工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服务质量是企业形象的主要体现。在人员接待方面,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否做到以一个良好的形象去接待游客,这是企业形象问题的体现。当今我国旅行社存在的很大问题就是服务和公司人员对游客的态度问题。另一个存在的现象就是旅行社为了谋取利益而不顾乘客的生命安全,多次出现客车超载现象,同时利用游客很多广告信息,这会导致很多旅行社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六)人才流失问题。现在旅行社经营管理存在的较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的人才流失。若企业要升级为国际旅行社,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假如精通旅行社管理和掌握旅行社商业机密的人员离开原本供职的地方,这将是旅行社很大的一笔损失。

二、旅行社经营的解决方案

(一)使用品牌方案。信息化是旅行社产品的最大特点,要想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产品是非常困难的。实行品牌方案的主要作用是让旅行社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旅行社的信用度创立本身较有特色的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很多消费者使用这个企业的产品,让消费者来到该旅行社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进而对企业的服务加以赞赏。在企业打造自身品牌特色时,其企业的文化功底是其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经营文化方面更要加强。在与其他企业进行文化竞争时,企业应注重下面的一些问题。首先,旅行社的标志应一样,在房间的装修上,应设立一个标准,争取做到一致,企业的品牌也应该做到一致。其次,要使员工的服务态度变好。在工作人员面前,应足够地体现顾客的地位,并且让游客进入宾馆可以体验到家的感觉。让自己的服务与其他企业不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客户安排相应年龄的工作人员。对于中学生,应该让那些初入职场的新人去带领,这样会将游客与导游的距离拉得更近,从而使游客产生亲切感,并且可以增加导游与游客的共同语言。最后,应提高导游的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导游自身的说话水平。

(二)旅游产品个性化。旅游产品的个性化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文化底蕴方面。产品的个性化可以吸引游客的眼球,勾起游客够买产品的欲望。产品的个性化会使得游客对产品喜爱有加,进而接受产品。这将会带动顾客效应。所以,旅游产品的个性化是非常重要的。

(三)产品价格的定位。产品价格是企业必须深思的问题。某些产品即便质量好、功能性强,但是由于价格太高,导致很多游客不愿意去购买。所以,应该根据当前顾客的需求,适当地定位产品的价格。有些旅行社针对小部分顾客把产品的价格适当降低,这是片面的。调查可知,并非所有游客都是出于价格的原因而去购买商品。有些游客会认为产品价格降低是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这将导致很多顾客的流失。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其它的销售途径来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这样既不用降低产品的价格,也使得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感性的认识。对于游客人数很少的情况,企业可以稍微把产品的价格降低,如此将有可能使得更多游客去购买产品,进而让企业的效益得以提高。

(四)广告宣传。目前在电视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旅行社很少,很多旅行社都是采用发放传单的方式。如果旅行社可以利用好电视平台进行宣传,这样就会使得旅行社逐渐为人所知,进而使得旅行社在消费者心目中有越来越深刻的印象。建议利用更多方式进行宣传。旅行社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比如,国内比较知名的优酷、暴风等平台。可建立自己的网址,同时在当地的某些行政单位网址上进行宣传,还可以借助其他国家比较成熟的建议,建立旅行俱乐部,这将会受到很多网民的关注。

三、旅行社管理的解决方案

(一)旅行社领导管理方面,旅行社领导的道德修养和管理旅行社的能力是决定一个旅行社能否盈利的重要方面。但是,无论怎样完善管理方案,旅行社总会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旅行社应该未雨绸缪,当这些问题还没有出现时就做一些相应的措施,运用高效的管理方案,使得企业不会受到威胁。这就要求领导者具备超强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很高的自身素养。一是管理者应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观。在其位,谋其政。要爱岗敬业,用合理的方法去管理旅行社,责任感要强。二是管理人员应在管理公司的同时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一旦发现自己的不足便立即改正。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地学习用于适合这个时展的知识,这是管理人员必须经过的一步。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汲取其他企业良好的经验,才能让企业越来越有发展前途。还可以在自身学习时不断发现自身的优点所在,这将让管理的能力越变越强。若发现自己不适合管理别人,可尽快转向别的职位,毕竟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否则,既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也使得企业陷入困境。

(二)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员工的素质是旅行社面临的一大问题。应该对低素质的员工进行教育,并且在考察其工作的同时不定期地对其进行培训。管理工作人员应关心企业的员工,对他们的业绩应该给予肯定,经常组织员工进行户外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

第3篇

关键词:旅行社;旅游市场环境;常规管理;战略管理

正文

一、当前旅游市场大环境分析

(一)旅游方式小型化

随着个性化,消费化时代的来临,散客游家庭自助游,委托代办式旅游会越来越多,传统的团队旅游会随之减少。国际旅游中散客旅游占到了70%,团队只占到了30%,这几年来已形成潮流。就我国目前旅行社经营状况来看,外联人数没有减少,但团队客人越来越多,游客以散客形式去旅游,因此,旅游方式的小型化是一个长远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二)旅游时间常年化

我们现在的状况是旅游时间相对集中,淡旺季比较明显。从国际旅游来说,淡旺季的区别已在逐步减缓,但国内旅游基本上还处在大起大伏,高峰低谷的状态,这与我国现行的节假日制度有关。大体上有春节,清明,五一,国庆,中秋几个高峰期。高峰期时应接不暇,质量事故频出淡季时门可罗雀。但这种现状不会长久的维持下去,今后应该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推动常年化旅游。例如,目前有个别单位已实施的奖励旅游,福利旅游等,如逐步大力推行,就可使我们旅游时间常年化逐步发展。

(三)集团化竞争的态势

这种态势在1999年就表现的非常充分,各个省都在努力组建现阶段集团。这种区域性旅游集团的成立使集团化竞争更加突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至少反应了事物发展由初级阶段向前迈进的方向。所以集团化竞争态势是一个可以肯定的态势。但目前的状况不是一个长远趋势,因为这种区域性的旅游集团的发展不适合旅行社的发展方向。

(四)市场的开放程度会逐步增加

目前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可能性也逐步增大。一个主要原因是从1998年开始的政企脱钩。各级旅游局与其直属企业脱钩,使两者之间已不存在直属关系。现在谁能带来客源就欢迎谁,所以让市场争客源会成为各级旅游局一个普遍的态度。再加上目前各级旅游局也参与经营各地旅游资源,这就促使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形成统一的可行性随之增加。这才符合旅行社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特点和规律。旅行社经营的产品一般都是跨区域的,因此,希望有一个全程质量监督体系以保证接待质量。(选自《旅行社经营管理》魏凯赵静著)

(五)旅游服务社会化

目前已有一些旅行社开始尝试门市的社区化,有的不是很成功,有的比较成功。但是真要发展下去,就一定要做到最大限度的为旅游者提供方便,达到门市社区化。

(六)品牌一体化的多元化经营网络

这种品牌的多元化经营网络也很有可能成为今后主导性趋势,这种主导性趋势的产生最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最符合旅行社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品牌一体化经营网络不是单一的,他是以旅行社的经营网络为基础,同时发展其他方面的网络经营,但说道底还是品牌的问题。从企业综合角度来分析,将来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模式,在竞争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合适的模式就会被淘汰活改造,有些好的模式就会发展壮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不完全是资金因素,而是市场因素,即不仅仅取决于资金的规模量,更取决于市场占有率和发展适应性。(选自《旅行社经营管理》魏凯赵静著)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和复杂性,旅行社的生存发展可谓是机遇与限制齐力并行,需要客观审视。

三、旅行社战略管理

旅行社为了自身能更好更稳定规范的发展,在做好日常的常规管理的同时,还要具备未雨绸缪,预知态势的战略管理能力。所谓战略管理就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谋求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的重大问题做出长期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时,对企业制定实施及评价与控制活动所进行的一个全面的复杂的管理过程。(选自《旅游企业战略管理》马桂顺著)

旅行社经营者在实施战略管理时,要针对自身发展情况,审时适度,负有创新。

(一)差异性战略管理

差异性管理战略指旅行社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旅游者能感受并接受这种差异。

差异性战略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而在不减少销量的前提下制定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差异性是针对旅游者而言的,因此旅行社如果想成功实施差异性战略,就必须研究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以了解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什么,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是什么,尽量满足相应兴奋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及购买习惯。旅游者差异性的喜好程度越高,那么他们同旅行社的联系就越紧,旅行社所获得的优势也就强。

成功的差异性可以使旅行社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收取较高的价格,提高销售量和获得旅游者对其品牌的忠诚。无论何时,如果旅行社销售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额外价格超过了为获得差异性而话费的成本,那么差异性就可以提高旅行社的盈利能力。旅游者对旅行社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赋予了加值期望,但还去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或者如一家旅行社的差异性方式容易被对手所模仿活复制,那么其差异性战略就不会成功了。

(二)紧缩型战略管理

紧缩型战略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紧缩型战略是一种消极的发展战略,一般来说,企业实行紧缩型战略只是短期性的,其主要目的是避开环境的威胁并迅速地实行自身资源的最优配置,向其他行业转移,可以说紧缩型战略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公司战略。(选自《旅游企业战略管理》马桂顺著)

旅行社作为一种旅游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适当吸取采用这种经营战略。例如针对当前严峻的旅游市场环境,部分旅行社就可以采取该战略中的放弃战略。旅行社可以将自己的一个或几个部门转让出卖活停止经营。放弃战略目的是要找到肯出高于固定资产实价的买主,所以管理人员应该说服买主,认识到购买后所获得的技术或资源能使对方利润增加,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使旅行社的利益的得到维持。

(三)联盟战略管理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网络式的联合体。一般来说,这些企业为了获得一个或更多的战略目标,没有组成相互独立存在的组织,而是采取了两个或更多的组织相互合作的方式。

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旅行社作为一种休闲时尚型的旅游企业,完全可以复制这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多方合作开拓旅游市场,赢得更大的

旅游客源,实现更高的利益,与此同时也丰富整个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旅行社;应收账款;收账;管理

旅游业是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产业,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客观上要求有饮食、住宿、交通、文化娱乐、景点以及旅游纪念品和其它日用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等综合性设施来保证,即必须组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服务系统。这一个综合性的客观要求,决定了旅行社的应收帐款具有多方面性。其一,旅行社除了在营业厅接收散客出游之外,一般情况下需要开拓一些大型企业客户,这些大型企业为了给员工提供较好的福利政策,以体现企业的凝聚力,一般都会定期组织员工外出疗养,而旅行社为获得客源,同时也为了体现自己的实力和信誉,往往会采取先旅游,后收款——“君子游”,或先预收部分款,待旅游结束后,无质量问题再结清尾款的办法,从而形成企业的应收账款。其二,外地旅行社(简称组团社)组团到本地来旅游,交本地旅行社(简称地接社)接待,组团社往往让导游带部分备用金,先预付一些门票费、住宿费及交通费,余款待旅游行程结束后,再结清。有的时候组团社会借用各种理由,比如住宿不达标,餐饮不卫生,旅游车不够档次等,拒绝全部付款。地接旅行社为了稳定客源,增加市场份额,也只能“不得已而为之”,形成旅行社与旅行社之间的应收账款。据统计,这部分应收账款占旅行社应收账款总量的80%以上。

可见,旅行社的应收账款是旅游市场竞争的产物,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压力所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应收账款做为一种商业信用和促销手段,被旅行社广泛采用。但是,应收账款在收回之前的持有时间内,不但不会增值,相反,还会丧失部分时间价值;如果应收帐款不能及时收回,企业资金就无法继续周转,正常的营运活动就会被梗阻,旅行社之间还可能引发相互拖欠,从而形成严重的三角债,造成“甩团”现象,甚至有的地接旅行社,为了收款而把游客当作“人质”,扣留在机场、火车站或旅游车上,严重损害了组团旅行社的信誉和形象。可见,应收帐款对旅行社具有一些不利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应收帐款的规模大小和应收帐款的帐龄长短。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它的周转,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更好地发挥应收帐款的商业信用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预防和解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制定应收账款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旅游客户获得商业信用所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如果旅行社制定的信用标准过高,将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的标准而被拒之门外,其结果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及收帐费用,但也会影响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旅游收入的扩大。相反,如果采取较低的信用标准,虽然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提高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但同时也会导致坏账损失风险加大和收账费用的增加。

(一)定性分析信用标准的影响因素

旅游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1.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面对竞争对手,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保持并不断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如果对手实力很强,企业欲取得或保持优势地位,就需采取较低的信用标准;反之,可以相应严格一些。2.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资金雄厚,违约风险承担能力强时,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提高竞争力,争取客户,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较弱时,只能选择严格的信用标准,以尽可能降低违约风险的程度。3.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在制定信用标准时,必须对客户的资信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判断客户的信用等级并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优惠。客户的信用资信程度的高低通常决定于五个方面,即客户的信用品质(首要因素)、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等,财产管理上简称为“5C”系统。这些方面的信息主要通过下列渠道取得:(1)商业机构或资信调查机构所提供的客户信息资料及信用等级标准资料;

(2)委托往来银行信用部门向与客户有关联业务的银行索取资料;(3)与同一客户有信用关系的其他企业相互交换该客户的信用资料;(4)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5)企业自身的经验等。

(二)定量分析信用标准的确立

对信用标准进行定量分析,旨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旅游客户拒付账款的风险,即坏帐损失率;二是具体确定旅游客户的信用等级,以作为给予或拒绝信用的依据。具体步骤为:(1)设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即根据对客户信用资料的调查分析,确定评价信用优劣的数量标准,以一组具有代表性,能够说明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若干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产

权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作为信用风险指标,根据数年内最坏年景情况,分别找出信用好和信用坏两类客户的上述比率平均值,依次作为比较其它客户的信用标准。(2)利用现有的或潜在的客户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标准值比较。(3)进行风险排队。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分别采取不同的信用对策,包括拒绝或接收客户信用定单,以及给予不同的信用优惠条件或附加某些限制条款等。

信用标准是旅行社评价旅游客户标准,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的依据,但由于实际情况错综复杂,不同企业的同一指标往往存在着很大差异,要求财务决策者必须结合以往经验,对各项指标具体分析、判断,不能机械遵循。

二、规定应收账款的信用条件

所谓信用条件是指旅行社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在财务管理上基本表现方式如“2/10”,“N/45”。意思是:若客户能够在发票开出后的10日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如果放弃折扣,则全部款项必须在45日内付清。在此,45天为信用期限,10天为折扣期限,2℅为现金折扣率。但由于旅游线路的长短不一,旅游毛利多少也不等,旅行社不可能也不会向毛利只有几百元的零星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因此,实际工作中,旅行社很难采取统一的信用条件应用于不同的客户。

三、制定应收账款的收帐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从理论上讲,履约付款是客户不容质疑的责任和义务,是旅行社合法权益要求所在。但如果旅行社对所有客户拖欠或拒付账款的行为都付诸法律解决,往往不是最有效的办法,因为解决与客户账款纠纷的目的,主要不是争论孰是孰非,而在于怎样最有效地将账款收回,通过法院强行收回账款不仅需要花费相当数额的诉讼费,而且还要支付大量的差旅费、通讯费。基于这种考虑,旅行社如果能够同客户商量个折衷的方案,也许能够将大部分账款收回。通常的步骤是:当账款被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有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重新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调查、评价,对于信用品质恶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名单中删除,对其所拖欠的款项可以通过信函、电讯或者派员前往等方式进行催收,态度可以渐加强硬,并提出警告;最后向对方发出律师信。当这些措施无效时,可以通过法院裁决;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的客户,在去电,去函的基础上,不妨派人与客户进行协商,沟通意见,达成谅解妥协,既可密切相互间的关系,不伤颜面,又有助于较为理想地解决账款拖欠问题。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旅行社应特别注意欠款方出现的下列现象:1.办公地点由高档向低档搬迁;2.财务人员经常性的回避;3.经常找不到单位负责人;4.不正常的不回复电话;5.频繁转换管理层、业务人员,单位员工跳槽增加;6.决策层存在严重的内部矛盾;7.受到其它公司的法律诉讼。

四、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

旅行社的应收账款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未超过信用期,有的则已逾期拖欠,一般来讲,逾期拖欠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进行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是提高应收账款收现效益的重要环节。账龄分析是对应收账款账龄的结构分析,它是一种筛选活动,用以确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财务人员应当经常核对账目,确定超过合同或信用政策规定的应收账款所超出时间有多长,其原因何在,并编制应收账款催收计划;对账龄时间长、金额比较大的,财务人员应提请单位领导安排时间或组织人员催收;对尚未过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管理、监督,以防止发生新的拖欠。

五、建立坏账准备制度

无论旅行社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无法避免,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估计,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坏账准备,即提取坏账准备就显得极为必要。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计提坏账准备。旅行社在具体确定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时,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信用程度和经营情况予以合理的估计;应该指出,旅行社与欠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会因为企业已作为坏账处理而解除。旅行社仍然有追款权,一旦重新收回,应及时入账。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旅行社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扩大旅游市场份额,增加销售,也就必然会产生应收账款;这是因为,债务方在归还应付账款之前,无偿占用着这笔资金,相当于在使用无息贷款,因而从主观上不愿归还。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增加了债权方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和回收成本,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夸大了经营成果,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笔者以为,如果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间的应收账款,除了债权方主动放弃权利外,债务方应作为一项借款,按一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给债权方。这样,债务方占用这笔资金就无利可图,从而从整体上减少资金占压,解开困扰企业的债务链,使得企业在公平、平等、诚信的基础上正常运营,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第5篇

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因内控机制缺失导致人才流动加大。内控机制失调的主要表现为,仅以绩效竞争作为维系旅行社运作的主要动力,这虽然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但却也难以塑造企业文化,并给员工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人才的流失。此外,旅行社往往会通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来观察新员工能否适应新岗位,一旦其难以适应,那么企业就必须要再次招收新员工,而这既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又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完善内控机制,是旅行社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面临着的一个重要课题。

(2)缺乏有效的人才开发与引进机制。对现有人才的开发是旅行社人力资源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建立长效人才引进机制则是旅行社立足于当下,展望未来的长远计划。然而,当前我国许多旅行社以市场拓展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决策者认为只要有市场,即能够获得发展的机遇。在这样的运营理念下,最终导致人才开发和引进机制不健全,难以激发现有员工的潜力,难以面向社会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3)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严格来说,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应当随着旅行社的发展而同时进行,旅行社发展又与内部建设同时进行,即:在制订长远的发展规划中,内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当是发展中的重要部分,而不应当被决策者忽略,否则,就不足以彰显长远的战略眼光,并且,这正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2加强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针对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3点建议。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结构,顺应新时代需求,不能仅依赖当代社会人力资源价值观的自主变革,而是应当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内部控制。作为构成人力资源的单独的个体———人,是符合人力资源特征的。如“他”的潜力,“他”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甚至态度、意识等等,都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将“他”的这些特长记录备案,充分掌握“他”的过去、现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评估“他”具有创造哪些价值的潜力,以及在哪个岗位上能发挥最大个人潜力,创造最大价值,而这,是优化让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

(2)客观分析人才心理,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旅行社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就必须要客观、深入的了解当代人才的心理,掌握他们的心理需求,并将人力资源建设与之相联系,使人才战略能够满足人才的心理需要,从而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在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方面,旅行社应采用“双轨制”,一方面尽量满足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人才提出要求,以此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激发人才潜力。

(3)落实人才竞争机制。在运营过程中,人才竞争机制的内涵在于员工间的素质竞争和绩效竞争,旅行社首先要满足员工的意向要求、专业要求和待遇要求,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以员工为旅行社所创造的效益为评价标准,评价员工是否具备“人才”素质,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基本政策,如此,既能够为现有员工提供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又能够有效发掘新入职员工中的人才,更有利于旅行社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3结语

第6篇

旅游行业监管的漏洞也使得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陷入困境。当前,旅游行业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还存在着许多旅游行业监管方面的漏洞,导致挂靠、承包、非法设点、买团卖团、转让经营权、低价竞争等现象经常发生,还有的旅行社甚至按照公司的座位来转包。这都是由于旅行社监管的漏洞造成的,一旦侵犯到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帮助消费者维权。因此,探索解决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困境的出路势在必行。

二、解决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困境的出路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水平,在了解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解决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困境的出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提高旅游产品创新能力

提高旅游产品创新能力是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关键。在旅行社经营管理中,品牌竞争是旅行社差异化竞争的所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者应意识到旅游产品品牌化的重要性,精准把握市场先机,提高旅游产品创新能力。在具体做法上,旅行社要结合游客的需求和实际资源状况,对旅游产品进行市场调研,认真研判未来的趋势,淘汰低端、效率低下的线路,力求开创更优质的旅游产品,使旅游线路多元化。

(二)加强旅游营销能力训练

加强旅游营销能力训练是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旅行社要与时俱进地发展网络营销,加强旅游营销能力的训练,用更专业、更优质、更全面、更深度的网络营销,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开拓旅行社的目标受众群。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引进既具有网络营销知识又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使之为旅行社的发展壮大提供智力支持,促进旅行社网络营销工作的开展。

(三)优化旅行社的内部管理

优化旅行社的内部管理对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至关重要。在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内部,对加强旅行社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定旅行社内部管理的标准,使旅行社内部员工各司其职,有章可循,对旅行社来说意义深远。如旅行社可成立专门的旅游信息部门和客户信息服务中心,分属不同部门的员工按照不同的员工守则进行管理,各部门做到权责分明,优化旅行社的内部管理,这样,旅游者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更加信赖旅行社的经营能力,从而也为旅行社的品牌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四)完善旅游行业监管体系完善旅游行业监管体系在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对旅行社经营管理而言,要完善旅游行业监管体系,可以通过修订《旅游法》和《旅行社条例》以及调整旅游行业政策规定,加大对旅游行业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违规开设的旅行社,要引起重视,严加惩治,保证旅游行业的正常运营处于良性循环之中。除此之外,在对旅游行业的审批方面,还要实现审批制度的经常化和提高审批工作的透明度,使得符合规定条件的投资人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取得旅行社行业许可资质。

三、结束语

第7篇

伴随着中国社会进发展步伐加快,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享受型消费需求的扩大,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外出旅游的人数、规模、范围、花费等呈明显上升趋势。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旅游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旅游行业越来越繁荣,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多,旅行社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最近的十几年来,许多团体、企业、个人看到旅游行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旅行社的经营效益,所以纷纷不断的增开旅行社。据我国官方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大小小的旅行社近18000多家,还不包括将近三、四千家的机构,我国旅行社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趋势。虽然勃勃生机,但是其中问题不断,尤其是我国的中小旅行社。

二、我国中小旅行社规范化经营管理的问题

根据以上我国旅游行业的现状分析得出,我国中小旅行社规范化经营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我国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和条理化程度低。

我国的旅游市场可以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业顷刻间遍地花开,这直接导致我国的旅游市场嘈杂和混乱,我国还来不及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则规范和条理说明。比如国家的相关法律部门没有及时的制定和颁布有关法律文献,国家有关部门没有立即成立有关监督和执行部门,没有做到对旅游行业的有效监管。导致旅游行业很多问题不能及时沟通和解决,甚至许多违法乱纪的行为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干扰了我国的旅游市场,同时影响着我国广大的中小旅行社的运作和经营。

2.旅游品种少,中小旅行社涉及的范围小。

我国虽然号称旅游资源大国,但是能有效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却非常有限。旅游产业及产品种类偏少,重复出现的频率高,所以我国的中小旅行社推出的旅游线路大同小异,消费者的需求不能有效满足。各个中小旅行社为了能生存下去,加入了恶性竞争或不良经营手段等。

3.我国中小旅行社实力弱小,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欠缺。

首先,目前我国中小旅行社现状是数量上可观,质量上可叹。一般来说旅游行业盈利大多是一些崭新的、布局合理的、景观丰富的旅游线路。往往这样的线路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需要大量的金钱去开发旅游资源,需要强大的人力去构思旅游路线等等,还需要花费巨资去宣传和造势,这样的旅游线路都是周期长、见效慢的大型项目。然而我国的中小旅行社投入的资金有限、能力有限,范围有限,对于这些赚钱的、大型的、流行的、热门的路线只能是望洋兴叹和望尘莫及。不能经营大型项目却又要继续生存,我国的中小旅行社只能选择一些投入资金少、线路小、知名度低的旅游项目,吸引顾客的能力就不容乐观。旅客的数量往往是寥寥无几,根本谈不上还有回头客一说。再者,我国的中小旅行社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欠缺。前面提到中小旅行社经济实力有限,那么就不能花费大量的资金在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上,更不能吸引众多优秀的相关人才加盟。相比较那些成型的大型旅行社,我国的中小旅行社更类似一种家庭小作坊。没有明确的管理规章和制度,缺乏相关旅游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不能定期的组织旅游培训和学习。所以综上所诉,我国的中小旅行社大体上管理混乱,经营模糊。

4.我国的中小旅行社抗击风险能力低和诚信程度差。

首先,旅游行业是一个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旅游行业受外在的影响因素多,例如疾病、洪水、地质灾害等。2008年我国四川的汶川地震就严重影响和干扰了我国的旅游行业,那时我国的旅游行业十分不景气,一些大型旅行社因为实力雄厚还能够支撑运作,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则是毁灭性打击。大型的旅行社充其量是亏损经营,而对于这些中小旅行社则是面临歇业甚至是倒闭的危险。风险无处不在,对于中小旅行社却没有抗击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风险面显得软弱无力。其次,旅游行业的竞争是激烈且残酷的,尤其是当今的旅行社竞争更是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这样我国广大的中小旅行社的生存空间就更加狭小和有限。为了生存,我国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更多地招揽到游客,不惜大幅度压低旅游价格,用低价吸引游客和招揽游客。中国古语云:“一分价钱一分货”。游客超低的旅游费用不能满足旅行社组团的要求,更不用谈还要盈利,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只能压低服务质量和降低服务品质,最后引起广大游客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有时甚至是发生纠纷和投诉,情节严重到对簿公堂的程度。如此的恶性循环下去,我国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就会面临空前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些行为后果严重影响我国旅游市场的形象,不利于我国旅游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广大中小旅行社的生存。

三、我国中小旅行社经营风险的规避事项

1.规范我国的旅游市场,使之条理化和明朗化。

任何问题都要从源头抓起,旅行社的经营情况直接取决于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首先,我国要规范和规划我国的旅游市场,不能再混乱无序,不时地发生违法乱纪的现象。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的制定出有关的规章制度,让旅游业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大执法部门的监督力度。对于广大中小旅行社的违法和不法的旅游行为要坚决予以取缔或惩罚,绝对不能姑息。为长远发展我国的旅游行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丰富旅游产品的品种,提供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首先,建议国家旅游局规范、清查和开发旅游路线,并对旅游路线做出全面的评估。针对大、中小旅行社的经营实力进行分配和调整,让大型旅行社有创新的空间,为中小旅行社提供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有如此,我国的大型和中小型旅行社才能够各有各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目标,不会形成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其次,严格评定旅行社的等级,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明确不同旅行社的评定等级,有助于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旅行社的有效掌握和管理,同时保证了旅行社的条理性和规范化。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可以对照评定等级,给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规划,有助于中小旅行社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3.严格控制中小旅行社的数量和质量,强化能力。

首先,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无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盲目发展、盲目乐观,放松我国的中小旅行社的开办起点和资格,一定要做到严进严出,在符合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数量的上升。保证让每一个中小旅行社都能茁壮成长和健康发展。其次,国家要加强对中小旅行社管理能力的检查和帮助。国家可以在中小旅行社开办前对其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实行合格上岗制。国家可以对中小旅行社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实施评分制。国家还可以定期的向广大的中小旅行社宣传新型的管理理念。或者也可以选择个别中小旅行社进行试点工作,取得成果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4.提高我国中小旅行社的风险意识,加强中小旅行社的诚信经营。

首先,各行各业都有风险,旅游行业也不例外。对于广大的中小旅行社而言更应该具有忧患意识,中国俗语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国家在对中小旅行社进行经营培训时就要强调风险教育,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深刻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广大中小旅行社不仅看到利益,还要看到风险与之并存,在拥有风险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经营,才能小心谨慎的走好每一步。其次,俗话说“人无信不立”。是指诚信是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保障。对于企业更是如此,诚信是每个旅行社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旅行社都要树立诚信理念,以诚信为原则去经营和服务顾客。对于旅行社来说,诚信不只是口号,更是切实的行动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