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基层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2-06-06 21:37:18

序论:在您撰写基层工作经验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基层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一、抓住案件重点,巧妙息纷止争

群众纠纷的引起可能来自很多方面的原因,如言语间误会引起的纠纷,来自基层信息闭塞所引起误会的纠纷,人民群众由于法治素养低没有运用合法合理的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引起的纠纷等等。案件的不同,人民调解工作的处理步骤是不一样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是提高纠纷解决效率、纠纷解决成功率的重要要求。故此,我们认为案件的处理需从其背景原由出发,从源头上了解案件性质,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与指导。如2012年4月我镇发生的山地合同纠纷以及2012年12月发生的厝地边角纠纷,这两个案件均属于土地纠纷,但是性质却是完全的不同。案例一,当事人双方由于农村土地信息公开的闭塞引起的土地纠纷;案例二,当事人双方因言语间的误会所引发的土地纠纷。在对这两个案件的处理上,由于其所发生的背景原由不同,所采取的针对性解决措施也是不一样的。如案例一,我们重点需从土地合同材料上出发,收集相关证据,加之向当事人耐心解释协调,在事实上、情理上形成当事人的正确认识,从而促成当事人相互间的谅解,解除当事人间的纠纷。案例二,由于是邻里间言语间的误会,从而形成对之前土地使用协议的不信任,故而引起的纠纷。对此我们需要做的是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同时在村委会及周边群众的协助劝导之下,解除当事人之间言语的误会,恢复原本和谐近邻的关系。再而利用案件所涉及土地的相关书面资料,向当事人进行耐心解释,促成当事人间在和谐合理使用土地的意愿下,达成双方都能信服的合理合法协议。

二、注重心理干预,从群众实质情绪上出发

纠纷的产生对于当事人来讲,无论是哪一方都在心理上和情感上产生不良的影响。随着不良情绪的日积月累,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也将日益加深,其纠纷的解决也将日渐困难,更有甚者还将引起矛盾激化,演变成暴力性事件。故此作为基层司法工作者,我们注重对每个案件当事人的心理干预,从案件受理那一刻起,就对其心理进行评估,以尽责耐心的态度为他们疏导混乱的情绪,从而能够让他们在一个公平公正自愿的环境下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达成彼此间能够信服的和解协议。如就上述第二个案例中,我司法所工作人员就巧妙的运用了合理心理干预的方法,成功安抚了当事人间的情绪,让他们在稳定的情绪下完成了双方间的和解。

在本案中,当事人张某桂的厝地原先是在1991年在村委会的同意下,以交足金额的方式购买了厝地土地使用权。该土地位置相邻于当事人张某良房屋,并且该两块土地之间存在一小块边角地,该边角地原先是由当事人张某良先占利用。同时,根据调查了解当地有两个习俗:一是该村原土地使用权是采取先占原则,由个人对土地进行先占及利用,再向村委会进行使用权购买;二是该村建设的房屋墙角不可以对着相邻的其他房屋,否则会使墙角影响另一家。故此当事人张某桂当时在购买土地使用权时候,曾向邻居当事人张某良进行协商,并且形成口头约定,两家土地之间的边角地由当事人张某桂向村委会购买,同时该边角地不能建有墙角。此次土地纠纷的主要争议点是当事人张某良认为其当初在顾及亲戚情谊下将争议的边角地使用权让与当事人张某桂购买,但是当事人张某桂言而无信违背当初协商的口头协议,现在将该边角地进行建设。当事人张某桂认为其边角地的建设,属于其私人行为,且是在没有违背原有约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建设,当事人张某良无权对其进行阻碍。仔细了解该案的事情原由,我们得知,其实该纠纷案件本身也就是误会引起的。当事人张某桂这次建设厝地两边的雨棚,其实并没有违背当初与当事人张某良的口头协议,当时就是出于言语的误会,以及各自间言语的不相让,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因此,我司法所工作人员分成两个工作小组,分别对当事人张某桂和张某良进行谈话,首先先稳定双方间较为冲动的情绪,再以事实为依据,向他们耐心地解释,并为他们创造出了彼此可以交流谈话的机会,从而促使矛盾的顺利解决。

三、注重和有关部门业务交流,通力合作预防纠纷激化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基层司法行政部门除了应该注重日常业务的学习之外,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基层部门的业务交流。老百姓的事情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也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正是由于部门之间的权力范围和职责的不同,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我们基层司法行政应该更多与我们的兄弟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合作,从而提高执业素养,通力合作共同维护我们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案例二的纠纷中,我们基层司法所就和派出所进行通力合作,共同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该案中,当事人张某桂和张某良两家由于厝地边角地的建设产生误会,双方情绪较为激动,形成剑拔弩张之势。在调解进行的过程中,双方虽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心理干预下情绪渐转缓和,但却因为另外一件生活琐事引起了双方矛盾的激化。当事人张某桂之子这天在开铺时因将其铺前混凝土石块移动至巷边,引起了当事人张某良及其儿子的不满,其以妨碍景观为由对当事人张某桂进行干涉,遂引起口角。而后当事人张某良及三个儿子和其妻子将当事人张某桂及母舅进行围住殴打。事件发生后,我镇派出所迅速进行处理,我司法所予以配合处理,在司法所同志的耐心调解及证据面前,当事人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四、认真落实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养

第2篇

2017年以来,村依托“”自然山水特色资源,始终坚持走农旅产业融合发展道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民增收和村集体增收为目标,走出了一条边远小镇乡村治理示范之路。

一、把发展经济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坚持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村深刻认识到,要想治理好乡村,首先要让群众看到家长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途,村近年来着力强化产业支撑,精心培育了一批具有明显区域特色、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打造千亩特色产业园。目前,村已经建起了特色种植基地1070亩(脆桃园120亩、李子园160亩、柑桔园240亩、菌蔬园400亩、荷花园50亩、优质高粱100亩);特色养殖基地170亩(万只跑山鸡养殖基地60亩、泥鳅养殖基地60亩、鱼虾养殖基地50亩)。

(二)开辟乡村旅游新航线。依托“”旅游资源,景区现至少有10个观光游乐点位,共分水上游乐、田间游乐、空中游乐三个层次:利用得天独厚河道水资源开设了竹筏、沙滩、露天浴场等水上游乐项目;利用丰富的特色规模产业和微村落开设了祈福留影、赏花节、采果节、农耕农趣体验等田间游乐项目;利用奇特的“”和开设了热气球、溜索、慧眼看“”等空中(低空)游乐项目。村内人气大增,已接待多个旅游组团,游客量逐年上升。

二、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成为基层治理的支撑点。

(一)加强绿化美化,努力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水平,提升群众爱护公物的意识。目前,村道路硬化率达100%,景区建有公共厕所4座,步游道1800米,亭子8个,长廊4个,休息坐椅若干,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微村落及风貌打造已完成2个社,厕所革命正在整村推进。在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通过采取哪个社群众最积极项目就落到哪个社的选择,不断提升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不赔一分青苗费,不赔一分占地费,群众大力支持,并积极帮助保护维护基础设施。

(二)狠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公益性岗位政策机制,乡村环境有人打扫维护;落实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机制,基本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落实“河长”制,禁止污水直排、禁止电鱼毒鱼、禁止河道网箱;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实行全年全域禁止露天焚烧秸杆;落实网格化常态管理机制,打好禁毒人民战争,保一方净土。

三、夯实基础,不断优化组织结构。

(一)着力提升镇村干部思想素质。乡村治理,组织是关键,通过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干部作风正朝着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方向转变,工作实绩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认可。近年来,村不断调整优化村班子成员,挑选有能力,有实绩,群众信得过的人担任村干部。村干部多次到县内外产业基地开展观摩学习,开阔眼界,拓宽工作思路,提升抓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建立村级后备人才信息库,锻造基层治理后备军。

(二)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班子成员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分析研判,摸清家底,盘查集体资产资源,并登记造册,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并与乡村旅游业有机结合。三年来,村党支部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同商量、共合计,通过全村调研和推荐村民代表等形式,摸清村民对村级发展的意见和建议,2017年该村成立了全县首个乡村旅游合作社(映像乡村旅游合作社),村民主动入股258万元,解决了当时推动发展无项目无资金的问题,同时为了解决土地资源闲散不利于流转的问题,村将全村土地全部流转到了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统一对外进行流转,解决了社与社、户与户之间对外标准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村集体与合作社通过三种形式增收:即土地流转收益、自营项目收入(水上游乐、溜索、热气球)、整合项目资金参与公司(业主)投资入股分红;村民(股民)及贫困户每年在当地的收入来源至少有三种形式:即土地租金、园区务工、集体分红。形成了“公司(业主)+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目前该村党群干群关系非常融洽、村民对建设项目落地相当支持、对发展未来充满信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一)创新节庆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村每年举办一届大地艺术节,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多场文艺活动的开展,群众文化获得干不断增强,同时也储备了大量农村文艺人才。

第3篇

2019年3月,我通过山东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考试,被招录到四方区,成为一名光荣的选调生。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同事们的耐心帮助下,我从大学生到公务员的角色转换入手,树立了干事创业的志向,保持了勤奋进取的态度,践行了勤勉敬业的作风,认识了基层工作的特点,锻炼了自身工作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思想意识、工作能力、文字水平、品质品格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实习期满之际,我郑重向组织提出转正申请。为便于组织对我的考察,现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学习、强作风,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一)坚持理论学习不间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二)完善道德品质,提高人生境界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只有掌握了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艺术,善于把会做人和能做事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成就人生,发展事业。在思想上,我一直把德不优者,不能**;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工作中,我也秉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做到以诚待人、宽以待人、无私奉献。

(三)工作中做到六多,提升实干创业能力

在基层工作中,学历不代表能力,光靠书本知识很难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必须向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同事和基层群众学习。一是多看,多问。二是多走、多听。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走到群众中间,倾听群众的声音三是多想、多练。对工作多斟酌、多反思,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苦干实干、科学巧干,为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一)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积极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参与数字化城管工作中,我总计参与了1000余件数字化城管件的分类、外出办理工作,撰写了4篇经验总结材料。在参与违法建筑拆除和楼院综合整治工作中,我和同事们一起与违法建筑的户主沟通,争取户主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在走访中详细了解困难家庭的情况,及时向街道领导汇报,并提出拆违和帮困措施,避免因拆违而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二)以人为本,攻坚克难,实现房屋征收工作顺利推进

在房屋征收这个全新而充满挑战的领域,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涨的干事激情,全身心投入房屋拆迁改造工作。在入户说服动员中,本人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保密纪律等各项工作纪律,自始至终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坚决维护好征收工作队伍良好形象;积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对外注意与各职能部门有关同志精诚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对内注意与领导及同事密切协作,做好工作分工和角色搭配,实行一户一策的谈判方式,和同事根据每户群众矛盾困难、利益诉求、经济条件等不同情况,针对性地分析研究每一户的应对策略。

三、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在自我监督和自我批评中不断走向成熟

经过近一年来的学习和锻炼,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鼓励,但认真回顾总结,也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没有沉下心来刻苦钻研,政治理论学习欠缺,理论水平不高,文字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中还不够大胆泼辣,魄力不够强,有时在敢想、敢干、敢说、敢做方面有欠缺,考虑问题也不够周到,工作有时不够深入;三是在创新工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办事处领导的教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关怀下,这一年,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年,为我无论在思想上、理论上,还是在工作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将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工作中、实践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以今日之自我,挑战昨日之自我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未知欲,丰富自己的学识,锤炼自己的能力,再接再厉,争做让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第4篇

2013年3月,我通过山东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考试,被招录到四方区,成为一名光荣的选调生。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同事们的耐心帮助下,我从大学生到公务员的角色转换入手,树立了干事创业的志向,保持了勤奋进取的态度,践行了勤勉敬业的作风,认识了基层工作的特点,锻炼了自身工作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思想意识、工作能力、文字水平、品质品格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实习期满之际,我郑重向组织提出转正申请。为便于组织对我的考察,现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学习、强作风,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一)坚持理论学习不间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2013年8月12日,我赴**革命老区接受由区委组织部组织的党性教育,切身感受到沂蒙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到党和人民军队同人民群众之间深厚的鱼水之情。

(二)完善道德品质,提高人生境界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只有掌握了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艺术,善于把“会做人”和“能做事”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成就人生,发展事业。在思想上,我一直把“德不优者,不能**;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工作中,我也秉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做到以诚待人、宽以待人、无私奉献。

(三)工作中做到“六多”,提升实干创业能力

在基层工作中,学历不代表能力,光靠书本知识很难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必须向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同事和基层群众学习。一是多看,多问。二是多走、多听。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走到群众中间,倾听群众的声音三是多想、多练。对工作多斟酌、多反思,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苦干实干、科学巧干,为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一)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积极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参与数字化城管工作中,我总计参与了1000余件数字化城管件的分类、外出办理工作,撰写了4篇经验总结材料。在参与违法建筑拆除和楼院综合整治工作中,我和同事们一起与违法建筑的户主沟通,争取户主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在走访中详细了解困难家庭的情况,及时向街道领导汇报,并提出拆违和帮困措施,避免因拆违而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二)以人为本,攻坚克难,实现房屋征收工作顺利推进

在房屋征收这个全新而充满挑战的领域,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涨的干事激情,全身心投入房屋拆迁改造工作。在入户说服动员中,本人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保密纪律等各项工作纪律,自始至终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坚决维护好征收工作队伍良好形象;积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对外注意与各职能部门有关同志精诚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对内注意与领导及同事密切协作,做好工作分工和角色搭配,实行“一户一策”的谈判方式,和同事根据每户群众矛盾困难、利益诉求、经济条件等不同情况,针对性地分析研究每一户的应对策略。

三、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在自我监督和自我批评中不断走向成熟

经过近一年来的学习和锻炼,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鼓励,但认真回顾总结,也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没有沉下心来刻苦钻研,政治理论学习欠缺,理论水平不高,文字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中还不够大胆泼辣,魄力不够强,有时在敢想、敢干、敢说、敢做方面有欠缺,考虑问题也不够周到,工作有时不够深入;三是在创新工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办事处领导的教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关怀下,这一年,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年,为我无论在思想上、理论上,还是在工作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将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工作中、实践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以“今日之自我,挑战昨日之自我”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未知欲,丰富自己的学识,锤炼自己的能力,再接再厉,争做让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鉴于上述工作表现,我郑重地向组织提出转正申请,请组织给予考察。

申请人:AAA

第5篇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而这三件大事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的。我们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不会变。

结合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做基层工作,永远要将自己的心比作老百姓的心,站在百姓的立场考虑事情,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这样,才能体会到群众遇到事情时要求迫切解决的那种急切心情,我们就能甩起辫子使劲跑,就能提高为老百姓办事的效率。

二、在群众面前不能耍大牌。与群众打交道不能摆官架子,要亲和,要有耐心。接待群众时,多一些微笑,少一些面红耳赤;听取群众意见时,多一些语重心长,少一些大嗓门。对于我而言,我永远把自己看成是他们的晚辈,年老的都管叫“婆婆、爷爷”,爸爸妈妈辈儿的都管叫“叔叔、阿姨”。

第6篇

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我很荣幸地成为了一名XX工作人员,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为了使我们尽快适应和理解本职工作,2013年8月5日到8月9日,人劳局特地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五天的岗前培训。作为白云鄂博区的新生力量,我们肩负着很大的期望,开始接受专业教育与职业概况的学习,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远航,打下坚实的根基。

此次入职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是课程安排紧、内容充实,使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了解了白云鄂博矿区的基本概况,而且让我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日常行为修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有效地掌握了工作中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首先,我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此次培训由党校的王岩老师和樊春岗老师亲临授课,并且人劳局还给我们安排了精彩绝伦的网络授课。每位讲师那一次次深入浅出的讲解无不凝聚着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无不体现着严谨、认真、负责的精神。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好好汲取,这些精神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所有这些都将会是我们受用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通过这几天的课程,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树立理想信念。

我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机会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该珍惜这个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机会。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做到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权力观、地位观。要务实,有责任感。坚决摒弃以暴制暴、推卸责任的工作态度。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坚定了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从改造自己入手,适应工作环境。

当我们进入单位的第一天,我们就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已经是单位的一员,要通过努力工作来改造自己,当然改造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还有素质和道德等方面的改造,做到德才兼备。

三是积极调整个人心态,走好进入职场的第一步。

从学校到社会,环境变化非常大,所接触的人和事物一切都是新的,我们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同时应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细节决定成败。并且锻炼自己能让别人发现自身优点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好职业规划,为以后更好的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做好准备。

四、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因为我将在新的岗位上工作,必然会遇到许多的挑战和困难,为了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我将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业务办理流程,各种规章和流程,使自己早日能够熟悉自己的业务,当然在学习的同时也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看如何能通过不断地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学习和经验总结中不断替身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和能力。

其次,我得到了知识上的收获。培训这段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能够全身心用来学习,一定要好好利用,为以后的业务提高打好基础。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了解了电子政务的含义、内容以及它对于今后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白云鄂博区的概况,为今后可以更好的为白云鄂博矿区服务打下了基础。

培训后我仔细总结并认真思索,我认为我们应该牢记六点职业信条:

一、敬业。树立"职业神圣"观念。一个人对自己职业不敬,便是对这一职业的亵渎,其结果是会把事情做坏,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双重损失。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通俗地说,敬业就是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加以研究,勤勉从事的意思。做事为学,有慎心,不怕劳,不虎头蛇尾,不见异思迁。我们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应该"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

二、乐业。"干一行,爱一行"--只有乐业,人才能从职业工作中得到精神享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有的人是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职业,有的人是以冷酷无聊的态度迎接职业。其结果是,前者把职业当成是亲爱的永久伴侣,从中获益;后者则只是得到烦恼。所以,乐业对人的一生很重要。我们应该像老师所说的那样至少要以正确的、负责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工作。

三、责任心。拥有强烈的责任心是做好一份工作、办好一件事情、做好一个人所必须的条件。我们刚刚踏进社会,我们将会面临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我想只有一个拥有责任心的人才能一路走好。古人云:"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什么职业,责任心、责任意识是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

四、进取心。我们必须有进取心,才能使事业发展起来。如果没有进取心,固步自封,工作上不想精益求精,事业就没有发展的希望。我们在开始工作时,应把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作为目标,这是今后扩大自己事业空间的基础。不要计较薪金薄厚,更不能自命不凡。我们要爱自己的职业,深思研究工作改进之术,常保进取的决心。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进取心不但是成业的要素,并且是成己的要素。

第7篇

2006年12月,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研讨会上,河南省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应邀演讲。此前,刘朝瑞曾作为首位登上北大报告厅的县级市的市委书记,为北大学子讲解中部农区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在听惯了专家们的高谈阔论之后,刘朝瑞带来的基层工作的丰富实践与深刻思考让听众耳目一新。

“长得不帅,思想很帅”,一位老领导对刘朝瑞的这句“中肯”评语,在邓州乃至河南都流传甚广。外表朴实、农民出身的刘朝瑞在任何场合都不惮于谈他的农民情结,2001年,刘朝瑞针对基层工作提出“三问”,曾引起全社会的强烈震撼与共鸣。多年来,他对“三问”的思索与求解,以及发展县域经济独辟蹊径的做法,都让外界刮目相看。

求解“三问”

“2000年是我们基层干部和群众关系最为尖锐的时候,干群对立,积怨很深。”一次,刘朝瑞下属的车子在半道上陷到了泥坑里,这位下属拿着烟到附近找老百姓推车。老百姓问他:你们是不是乡干部?你们是不是来收税的?听说都不是,老百姓们才把车子推上来。有老百姓说,如果是乡干部或是来收税的,那我们还给你推个球!时任西峡县县长的刘朝瑞听说了这个事情后,非常感慨。

“为什么干部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为什么基层干部文化素质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却少了?为什么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基层干部的意见反而增多了?”从民办教师、乡镇干部一步步干上来的刘朝瑞,对基层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总结的这“三问”迅速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从微观上看,‘三问’的实质在于,很多基层干部对群众没有了真感情。”刘朝瑞告诉《决策》,通过进一步思考他发现,一些领导干部天天讲抓大事,其实很多大事跟老百姓都不沾边。有一次,刘朝瑞在调研走访中发现,有个村子里的水坝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被冲坏了,但一直到2000年还没有修复,致使当地很多田地无法灌溉。

“老百姓的大事是什么?就是怎么盖房、能不能吃上干净的水、生病了有没钱去看、孩子长大能不能娶上媳妇等等,这些对农民来讲是天大的事,但我们恰恰没有去关心和解决,这样群众怎能没有意见?”刘朝瑞认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政治原则,但许多地方正是打着这三个原则的旗号,去漠视、忽视甚至侵犯群众的具体利益。

2003年,在“7・1”讲话中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刘朝瑞反复琢磨这句话,困扰他多年的“三问”终于从中找到了答案。

“总书记的讲话就是对‘三问’精辟深刻的回答,如果我们基层干部都能向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群众利益再小的事都当作大事来慎重处理,那这‘三问’就不存在了。”2003年底,刘朝瑞调任农业大县邓州,他开始在实践中破解“三问”。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立足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邓州这几年就是抓住了这几个‘最’,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先后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和‘空心村’治理,并且在133个示范村开展以‘修路挖塘’为重点的村庄整治,修建村内道路,净化村内坑塘,并因地制宜兴建村级游园和文化茶馆,让有线电视和宽带进村入户等。”而这其中最让刘朝瑞感到满意的就是太阳能进村入户工程。

在农村,很多地方洗澡是个大问题,大部分农民一般都是夏天在河里洗,冬天基本不洗澡。“能不能给农村每家每户都安上太阳能热水器?”刘朝瑞很快把他的这个想法付诸实施。

经过测算,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加上配套设施共需980元,由政府补贴350元,其余由老百姓自愿筹集资金。2004年下半年,政策出台后,出乎刘朝瑞意料的是,推广的太阳能热水器非常受当地农民欢迎。截至2006年底,邓州共推广8738台。2007年,邓州市计划推广5000台,而到目前为止实际申报已达6500台。

“我们一定要带着真感情来做群众工作,我们是为老百姓干事,而不是为了干事而干事。”刘朝瑞经常告诫下属,集中精力干大事,大事要抓具体,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小事也是大事,有时小事做不好反而是大事。

“做好事也要讲道理”

为什么为群众做好事,反而得不到老百姓的满意?这是让很多基层干部困惑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很多基层干部“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那么新时期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新办法”来做好基层工作?

刘朝瑞思考的结果是“用民主的办法来治理乡村”。然而民主并不是新鲜的东西,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就提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乡村治理机制。自1992年制定村民自治法以来,基本解决了民主选举的问题,村务公开解决了民主管理问题。但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刘朝瑞发现如果决策不民主,管理也民主不了,只有决策过程的民主才能带来管理和监督的民主。

在总结多年基层管理经验和研究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2004年,刘朝瑞提出以民主决策为重点的“4+2”工作法。“4”即支部会议提议、“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2”就是决议公告和实施结果公告。

“‘4+2’工作法立足于决策过程的民主,实质就是建立一个完整、流畅的决策程序。”刘朝瑞认为,走程序不是走形式,按程序的决策一定比没程序的决策更民主,同时还培养了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程序的观念,程序的观念就是民主的观念之一。

“在农村,筹集资金搞建设是最难的事情。像邓州这样一个拥有578个行政村、百万农民的农业大市,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各项公益事业能顺利进行,同时能妥善处理和化解基层中的各种矛盾,都和我们运用‘4+2’工作法密切相关。”据邓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万洪志介绍,在“村村通”工程、村庄整治、推广“杨树经济”等基层工作中,通过“4+2”工作法,启动基层民主程序,村民纷纷自觉自愿出资投劳,而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什么是民主,最直接表现是协商和妥协,通过协商达成妥协,学会妥协就是在民主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除了用民主的方法做基层工作,刘朝瑞把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总结为:第一,基层干部做好事也要讲道理,这是领导干部执政的出发点。不讲道理做的好事就是不得民心的好事,或是动机不纯的好事。第二是得理也要让人。得理不让人就不是公务员,政府不能和群众论输赢,应该对老百姓宽点再宽点、厚点再厚点。第三,政府不能报复老百姓,不能怀着报复的心理来处理,惩治的只是极少数人。

“这些方法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要求很高,需要有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刘朝瑞告诉《决策》。

“三抓带动”

从西峡到邓州,刘朝瑞工作过的地方都是人口多、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有一个论断:贫困的地方,一般是低收入带来低储蓄,低储蓄带来低投入,低投入带来低效率,低效率带来低增长,低增长带来低收入。刘朝瑞对这个贫困恶性循环有着切身的体会。

在他看来,这个怪圈还派生出许多怪圈,如财政越穷吃财政饭的人越多,人越多越加剧财政困难,财政越困难投入社会事业越少,就业更加困难,挤进机关的人就越多;行政乱收费造成经济环境恶劣,企业负担越重、办企业越少,就加剧了乱收费等等。而且一旦陷入这些贫困怪圈就会产生锁定效应,很难跳出来。如何打破这个怪圈,发展县域经济?

2004年初,刘朝瑞带队赴浙江几个比较发达的县市考察。浙江之行给了刘朝瑞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学浙江,要学其神而不只学其形,邓州与浙江表面上是差在工业上,实质上是差在企业家群体上。

“从理论上讲,根据经济学上的二八法则,即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刘朝瑞认为,农业大县困难在于最初的突破,必须从关键少数中寻求突破,有了这个突破口,农区的低水平恶性循环才会逐步打破。

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刘朝瑞开始在邓州探索他的“三抓带动”战略。

“三抓”就是抓住一批有一定资本积累、发展潜力强的人,即优势农户、经济能人和企业家。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和给予鼓励政策,培育这三种人。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企业家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地人才,另一方面把现有的企业家、本地拔尖人才和科技工作者,培养成企业家队伍,最终形成企业家群体。在具体做法上突出重点人群,也就是“五路大军”:一是挖掘本地的致富能手和企业家,二是引进外地企业家,三是鼓励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四是动员转业军人建功立业,五是调动市乡基层干部中有经济头脑的人兴办实业。

“‘三抓’具有裂变效应,可以发挥关键少数的‘鲶鱼效应’来带动重要多数,从而一举撬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口子。”刘朝瑞认为邓州3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他当初的判断,2006年,“三种人”对邓州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近70%。

“‘三抓’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应当成为催生县域经济裂变的大战略。”刘朝瑞认为,相比一些地方单纯靠招商引资而言,邓州的“三抓”战略关键在于培育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县域经济的四种现象

除了“三抓”之外,在刘朝瑞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另一个很重要的就是颇具邓州特色的“五不”、“三为主”。“五不”就是不盲目趋同,不强求培育龙头企业,不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不追求完整的工艺流程,不盲目搞产业升级。“三为主”,即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以中低档次消费品制造业为主,走农区工业化的新路子。

“现在县域经济发展往往结构趋同、容易追风,很多地方都追求大企业、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而看不上配套产业和传统行业。”刘朝瑞认为这些做法值得反思,政府研究指导经济要务实,不能理想化,必须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不同县域的基础不同、优势不同、阶段不同,发展的方法和路子也不会相同,但一个共同选择是必须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在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原则上要不求高、不求大、不求精,只求准、只求优。只有因地制宜,准确定位,才能培育起有别于其他地区、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县域经济才会有强劲的竞争力和旺盛的活力。

正在攻读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刘朝瑞,特别善于观察和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在各种会议上,刘朝瑞经常要求大家注意几种现象:第一种是骑自行车现象。要想保持稳定就要有一个较快的速度。在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时,不能仅解决过去的问题而不前进,必须边发展边解决问题,等经济社会发展了有些问题可能都不成为问题了。如果一开始就陷入解决问题中,那只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第二是打扑克现象。问题不在于牌好牌坏,而在于怎么去整合资源,所以区域经济发展要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

第三是大盖钉现象。要把面上的力集中到点上去突破。一个贫困地方,这也抓那也抓,肯定突破不了,必须集中精力培育优势产业,抓住关键带动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