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18:31:12
序论:在您撰写更年期保健门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更年期妇女;调查;健康状况;发生率
更年期是指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引起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的功能失调,从而出现阵发性潮热、出汗、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并伴有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因此,如何减轻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进一步探讨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开展了本次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在我院更年期门诊就诊的102名年龄在40~60岁。①绝经前月经紊乱,阴道涂片雌激素水平低落。②有更年期综合症症状,年龄在40~60岁。③子宫、卵巢(非恶性肿瘤)切除后的妇女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采用北京更年期综合症防治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拟制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防治研究记录表》进行调查,由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年期门诊医生统一填写。调查内容包括:①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劳动强度、有无饮乳品及烟酒历史、参加社会活动以及锻炼健身的情况;②月经史、孕产史、婚姻史;③目前是否患有重大疾病,既往手术史、疾病的家族史;④更年期主要表现概括为五类:?K潮红、潮热出汗;?L记忆力减退失眠;?M烦躁易怒好哭;?N忧郁多虑、焦虑、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O困难、阴道干涩;?P关节肌肉痛、抽筋;?Q眩晕、耳鸣、咽部异物感;?R乏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S头痛、恶心、食欲不振;?T皮肤感觉异常;k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或尿痛、张力性尿失禁;l心悸、心跳加快、加强。这12种症状均按无(0′)轻(1′)中(2′)重(3′)四级评分,将每项所得评分×该项加权系数后,再相加求和即为总分。评分分级:>35分为重度,20~35分为中度,
2结果
对102名调查表进行分析,平均年龄为(47.38±5.429)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4.31±1.74)岁(9~19岁),未绝经58例(56.86%),绝经44例(43.14%),平均绝经年龄(48.9±3.54)岁。
2.1一般资料 将受调查者按年龄分为4组,46~50岁组更年期症状最重.
3讨论
更年期是从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过渡的时期,大多数妇女更年期为45~55岁,有少数人提前或推后2~3岁。在此过程中,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性激素减少,而引发出一些自主神经紊乱、功能失调和心理活动障碍,并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老年期的生存质量。
加强更年期保健是维护和促进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的基本前提,是提高老年期生命质量的根本保证。更年期的保健工作要改变过去将重点放在妇科常见病,特别是更年期综合征防治上的做法,应以提高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为重点,做到生理保健与心理保健并重: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调整营养和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适当运动,维持正常体重,保持正常体态。充分睡眠(7~8 h),维持心理平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注意个人卫生,和谐的性生活。②学会对常见病早期症状的识别;定期参加妇科病普查及自我检查。在普及更年期保健知识时要使本人、家庭、社区、医疗保健部门都能认识到更年期保健的意义和内容,共同为更年期女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使之顺利渡过更年期。③积极开展心理卫生研究,改善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④为每一位更年期患者建立档案,及时追踪随访。
参考文献:
[1]万雪梅,邹德凤.社区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4,5(5):141-142.
烦恼的不只是谢女士一个。相关调查发现,更年期妇女中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38.2%,其中轻度占41.46%,中度为35.37%,重度为23.17%;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37.7%的人性生活质量下降,21.8%的人出现不适。
有关专家指出,更年期妇女的保健问题已远远超过了妇科常见病的防治范围,而最容易困扰她们的心理问题和问题又往往让人难以启齿。北京协和医院的林守清教授强调,更年期女性临床上会出现相应的多学科相关的异常表现,因此更年期问题是涉及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医学问题。更年期妇女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女性本身,也冲击着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要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干预。
相比于本文开头的谢女士,生活在上海市徐汇区的王太太就幸运得多了。当潮热出汗、失眠、焦虑等现象开始频繁出现的时候,王太太及时得到了地段医生的指导。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充分睡眠、保持心理平衡、维持标准体重、合理使用激素、保持和谐的性生活,这些都是王太太在社区开展的更年期健康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市已经形成了由217个社区医院的保健医生和2200多名社区支持组织成员构成的更年期保健工作网络,提高了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疗法;心理保健
[中图分类号]R58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b)-169-02
更年期是指妇女从有生殖能力到无生殖能力的过渡阶段,也是生命的转折阶段。通常开始于40岁,一般持续10~20年。由于卵巢功能的衰萎,其对妇女全身器官系统的影响,尤其对生殖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常导致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些更年期疾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妇保科门诊就诊的更年期妇女72例,年龄40~55岁。在排除内科疾病的情况下,均有下列更年期综合征的多项基本征状:①心血管方面。如潮热、潮红和出汗,有些人在潮热发作时还伴有头昏、耳鸣、头痛、头部压迫感或胸部紧迫感。血压波动,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还可出现假性心绞痛。②神经精神征状。情绪易激动,急躁、易怒、紧张不安、抑郁多疑、焦虑、失眠、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衰弱与精神病。③泌尿生殖方面。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失禁,分泌物减少,月经紊乱等。④其他。感觉异常,疲倦乏力,肌肉关节痛。皮肤蚁走感。如果患者年轻,但有更年期征状,测血雌二醇(E2)及血FSH。当FSH≥40 U/L提示卵巢功能衰退[1]。
1.2方法
1.2.1激素替代治疗排除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或子宫内膜增生、疑有乳腺癌或患有与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患者本人自愿接受激素替代治疗者。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应用妇复春胶囊0.625 mg连用25 d。对子宫切除又无禁忌者用尼尔雌醇2 mg,每月1次口服,谷维素20 mg,每日3次口服,此外还可服用多种维生素,更年康等中药治疗。
1.2.2心理保健更年期精神神经征状更年期综合征可因神经类型不稳定或精神状态不健全而加剧,故进行心理保健很重要。对患者以精神鼓励,解释科学道理,帮助其解除疑点,建立信心。运动是最有效的改变坏情绪的方法;聆听音乐也是能改善情绪的方法,学会转移注意力;在生活中寻找乐趣;遇事要往好处想,不自寻烦恼;要心胸宽阔,不要钻牛角尖,不可过分自重;尽量糊涂点……多接触社会,生活有规律、有兴趣,有话说出来,对别人多理解。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善用宽容和忍耐对待不同的人和事,以保持心情舒畅及心理、精神上的平静状态,更好地度过更年期。
2 结果
患者经1~3个月激素替代中药物治疗及心理保健后,征状有明显的好转,甚至基本消失。
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及心理保健在征状上有所改善,89%的患者心血管征状有所改善,87%的神经精神征状好转,90%泌尿系统征状已消失。
3 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是以内分泌改变引起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征状的征候群。1994年WHO提出废除“更年期”这一术语,改用“围更年期”。但“更年期”一词生动、简炼、易于理解,在实践中方便医患交流,围绝经期特征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即绝经期过渡期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其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一系列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相关征状[1]。
3.1合理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激素替代疗法(HRT)已被公认为是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可提高更年期、老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亦是更年期保健的一个重要措施。HRT可以缓解更年期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产生的各种影响,是维护更年期妇女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占我国人口约11%的40~59岁的妇女中,5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绝经相关征状或疾病,她们需要性激素补充疗法。大量临床实践证明,HRT可缓解更年期征状,减轻泌尿生殖器的萎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是更年期保健的重要措施[2]。在临床工作中,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因人而异,原则以维持最低量,开始出现征状即可用药为佳,进行保健工作及宣传和指导。从生活上给予指导,改变重治疗、轻保健,重身体、轻心理的传统医疗服务观念和模式。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及时给予保健和治疗。
3.2心理保健
更年期的心理保健很重要,重视心理保健,维护心理健康有利于减轻更年期常出现的各种征状。影响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不单纯是因为雌激素缺乏或不稳定的生物因素引起,而同时有社会心理因素存在,因为雌激素的缺乏是每一个更年期妇女必须经历的生理变化,但并不是都有心理问题出现,因此一些社会因素刺激常是主要诱因;一些妇女有同样社会性刺激也不发病,这又表明还受生活环境及个体差异等影响[3]。为了提高更年期妇女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开展社会的保健与治疗服务。必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使她们了解基本的更年期生活与心理变化的科学知识,解除对更年期的恐惧心理,克服更年期“多事之秋”的卑怯、胆小、敏感心理,树立豁达心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成员要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关心和爱护。在工作中予以照顾,为她们创造良好的保护和支持环境,以减少身心疾病的发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健康,并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和治愈。反之,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引起疾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削弱机体免疫功能,有损于健康。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保健可提高和改善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9-350.
[2]马赫. 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护理及激素替代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21(15):2115.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现居住在试点区域内40~60岁的妇女,共220名。用多级抽样方法从中随机抽取110人作为干预组,余为对照组。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设计更年期妇女保健现状调查表,在干预前后,用双盲法由经培训的调查员(全部系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医生)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评估两组对象在更年期症状、体征及知识知晓率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进行更年期保健需求调查,内容包括:你需求得到哪些服务、愿意哪些人向你提供服务、喜欢获得哪些知识、最理想的联系方式、最有空闲的时间等。
1.2.2对干预组人群实施干预措施干预期间共举办5次社区更年期保健知识讲座,每次2学时,参加人次数为219,对因故不能参加讲座者由全科团队成员上门进行指导。向每位干预组对象发1份更年期保健知识宣传材料及自我保健手册。
1.2.3激素水平测定及心理测试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对象分别进行雌激素水平测定。根据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Ⅳ(SAS)和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Ⅲ(SDS),对干预组及对照组的更年期妇女进行心理测试,以50分为界线,高于50分者为异常。结合心理测试和雌激素测定结果,由心理咨询师对干预组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同时在中心妇科门诊开通咨询热线,接受面对面及电话咨询相关更年期心理、生理问题。在干预结束后,分别进行同一量表的测试。
1.3资料分析
使用SPSS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人群更年期综合征发生情况
干预后干预组人群在潮热汗出、易怒、心悸、情绪波动、腰酸背痛、脚抽筋等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症状和情绪心理症状方面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人群干预前后的各项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2)。
2.2保健服务需求情况
被调查对象希望得到的服务依次为:免费妇科普查(71.8%)、骨密度测试(54.5%)、检查(51.8%)、专题讲座(48.2%)、社区服务点知识咨询(40.9%)、医院心理咨询(33.6%)。希望获取的知识依次为:营养指导(47.3%)、更年期自我监测(44.5%)、心理保健(40.9%)、妇科常见病防治(36.4%)、骨质疏松防治(29.1%)。
被调查对象认为最理想的联系方式是电话联系(63.6%)、居委会通知(22.7%)、家庭信息(13.6%)。最愿意接受专科医生的服务(39.1%),其次是都可以(25.5%)和保健医生(18.2%)。最空闲的时间是晚上(51.8%),其次是下午(29.1%)和上午(14.5%)。
2.3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2.3.1干预组干预前后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干预组的更年期症状、体症及正确的生活习惯等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表3)。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各项知识知晓率均无改变。
2.3.2干预组与对照组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干预组人群在更年期症状、体征及正确的生活习惯等方面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方面知识的知晓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雌激素测定结果
两组人群的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雌二醇、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催乳素与孕酮水平均正常。
2.5心理测试结果
干预前后对照组与干预组心理测试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次更年期健康促进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干预组较对照组在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多项知识点知晓率已有明显的提高。但干预组与对照组人群保健知识知晓率普遍不高。社区更年期妇女在家庭及社会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工作、生活的繁忙或下岗、内退等因素,加之各种生理、心理变化,使她们感到茫然与无措,因此她们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就近、及时、方便、经济、实惠的卫生保健服务。所以, 更年期妇女的保健服务将成为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的服务领域[1]。
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科团队成员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将此项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考核,不断提高社区更年期妇女保健工作水平。
激素测定结果表明,本组妇女处于围绝经期、绝经后期的有44人,其中雌激素替代疗法的现用率为12.7%,而国外可高达19%~34%[2],表明社区居民对激素缺乏的危害和预防不了解,应以此作为宣教的重点,加强预防。
本次保健需求调查结果显示, 71.8%的被调查者希望得到免费妇科普查服务;48.2%希望通过专题讲座方式获取知识,63.6%认为电话通知是最佳的联系方式,这些需求与研究对象的工作环境和文化层次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更年期保健服务时,应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采取相适应的保健服务方式。建议建立社区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档案,根据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连续性保健服务。同时我们应利用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在社区中开设更年期保健讲座,如营养指导、更年期自我监测、心理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等,编发更年期保健科普知识小册子,开设咨询热线,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家庭访问等形式宣传更年期保健知识,并做好追踪、随访、转诊等连续,将医疗与保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及防病抗病能力,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4参考文献
[1]李景风,程巧云,刘喜凤,等.社区妇女保健需求调查与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4):424-426.
[2]UWH.省略rmation sources and atirwles in meniwpause 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Menopause,1994,1:39-48.
激素补充治疗会引发癌症
纠错:激素补充治疗(HRT)是女性改善更年期症状最有效的方法。它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症状、治疗需求、个人及家族史、相关检查结果等),制定个性化的激素补充方案,原则上采用低剂量治疗,非常安全。
有些女性认为HRT会明显增加患乳腺癌的概率,这是一种误解。乳腺癌与激素补充的关系尚无定论。从目前的研究看,乳腺癌与女性年龄、遗传、未生育、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锻炼等)等关系更为密切,例如,母亲患乳腺癌,女儿患乳腺癌的概率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超重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比体重正常者约高9倍;被动吸烟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无被动吸烟女性的1.94倍。
不应将乳腺癌的发病归罪于激素补充。除了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状外,激素补充治疗还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更年期症状不太严重、能够忍受,对生活影响不大,则没必要接受激素补充
纠错:还是有必要的。因为进入更年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开始急速下降,除了引起潮热、失眠、焦躁等暂时的更年期症状外,还会导致骨质丢失速度加快,血脂代谢也发生紊乱,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大大增加女性绝经后患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应对更年期问题给予足够重视,积极治疗是必要的。这不仅是为了缓解一时不适,更是为了有效预防上述女性绝经后的高发疾病,为保持长期健康筑起一道保护墙。
更年期有症状的病人都适合激素治疗
纠错:虽然HRT对女性更年期症状的治疗及远期疾病的预防有很好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都适用这种方法。所以不建议女性自行使用HRT药物,而应该去医院妇科或更年期门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排除使用禁忌症,根据个体情况来看是否适合进行激素治疗。
服用的保健品对更年期不适有些效果,就不用去医院治疗了
纠错:保健品成分不明,剂量不明,不科学,显著增加了使用风险。更年期女性去医院的妇科或更年期门诊,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接受激素补充治疗,才是科学的、根本的治疗方法。HRT是维持绝经后妇女健康的重要策略,当然还有关于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建议。同时,接受HRT的妇女至少每年应就诊一次,定期监测各项指标,才更安全放心。
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多种多样,典型者有潮热、汗出,失眠、心烦、急躁,肌肉关节痛,焦虑、抑郁等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严重的抑郁常酿成自杀的后果,应予以重视。有10%~15%的更年期妇女不发生更年期综合征,大多数妇女会有轻重不等的症状,其中严重者不到20%。更年期综合征可以出现在绝经前,也可以存在于绝经后多年。由于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繁杂,致使许多更年期妇女奔波就诊于医院的多个科室。因此,通过各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包括讲座、报纸、广播及电视等――普及更年期的保健知识极为重要。
人到中年,新患或伴随的疾病容易诱发或加重焦虑、抑郁,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而更年期的典型症状如潮热、夜汗,也常可加重焦虑、抑郁的症状;反过来,焦虑、抑郁又可加重潮热、夜汗,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此外,社会角色的转变,如退休、下岗;家庭关系的变化,如离异、子女长大成人离家、亲人或朋友患病或去世等,造成精神及心理负担加重,均是更年期妇女焦虑、抑郁高发的诱因。
尽管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中年妇女患有更年期综合征者并不在少数,并且至少有20%患者需要治疗,但她们主动就医率不足1%。
更年期综合征伴发焦虑、抑郁的药物治疗大致有3种,即植物黑升麻根茎提取物(莉芙敏)、抗焦虑、抑郁的药物(如百忧解、怡诺思、舍曲林等)、激素替代治疗,临床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其中莉芙敏在欧洲作为非处方药(OTC)已有50余年临床应用的历史,对缓解更年期相关症状,特别是改善失眠及抑郁症状作用明显。
除药物治疗外,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饮食习惯及适当的锻炼),平和的心态,定期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对于更年期妇女的保健也是十分重要的。
专家介绍
左约维 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不孕症、计划生育等疾病的诊治,支持并参与省厅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医学专业刊物上二十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二下午地点:广州东川路专家门诊
【关键词】 更年期女性;抑郁
进入更年期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以及其他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和老化会引起一系列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变化,如失眠、易怒、焦虑不安、抑郁等,并由此引发的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1〕,严重影响更年期女性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本文拟调查分析更年期女性伴抑郁不良情绪的状况,为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提供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08年1至12月在我院咨询门诊就诊女性患者260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4.87±3.69)岁。正常月经121名,月经紊乱54名,停经85名。所有患者既往和目前均无重度神经官能症及精神障碍性疾病,排除甲亢、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贫血等慢性病史;排除双侧卵巢切除、卵巢肿瘤或卵巢功能早衰者。
1.2 方法 由调查者采用统一解释语说明研究目的、意义,取得调查对象同意后进行填写。对于无阅读能力者由调查者向其宣读各个量表的项目并记录其选择的答案。仔细核查无漏项后,当场收回问卷。①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评定更年期症状〔2〕:用于评定更年期的躯体症状,包括13种更年期症状,将更年期常见症状分别按4级评定:无症状为0分,偶尔有症状为1分,症状持续为2分,影响生活和工作者为3分。每个症状实际得分为症状轻重程度×该症状固定指数。总分为63分,按评分分为无更年期症状(0~4分),轻度更年期症状(5~10分),中度更年期症状(11~25分)和重度更年期症状(>25分)。②抑郁量表采用CESD表:该表共有20个条目,是美国目前应用的抑郁自评量表,具有只集中于抑郁心境而不包括抑郁躯体表现的优点,主要反映主观抑郁感受,代表抑郁症状的主要方面,该表能较好地反映病人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等症状。总分范围为0~60。根据症状发生的频率,每一项分为4级,0分为没有或几乎没有,1分为少有,2分为常有,3分为几乎一直都有。要求被调查者按自己过去1 w的实际情况作答。总分≤15分认为无抑郁感受;总分16~19分为可疑的抑郁症状;总分≥20分,为肯定的抑郁。
1.3 更年期诊断标准 年龄45~60岁妇女,除月经失调外,有潮热出汗症状,可伴有心悸失眠、疲倦、胸闷头痛,忧虑、抑郁、紧张、不安、烦躁易怒、情绪异常,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血压波动、关节痛、骨质疏松甚至骨折、萎缩性阴道炎、尿失禁等等症状。雌二醇(E2)降低,促卵泡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增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更年期女性CESD评分情况 无抑郁211人,占81.15%;可疑抑郁25人,占9.62%;抑郁24人,占9.23%。
2.2 更年期症状不同的女性其抑郁情况比较 更年期症状发生率为90.38%,症状不同的更年期女性在抑郁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
3 讨 论
更年期是妇女闭经的生理过程,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过渡时期〔3〕,一般在40~60岁。此时部分妇女出现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并在心理上出现情绪变化。由于内分泌紊乱导致卵巢功能减退,血中雌孕激素水平降低,使正常的下丘脑垂体卵巢之间平衡失调,FSH和LH分泌增多,直接影响了自主神经中枢及其支配下的各脏器功能,从而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而血β2内啡肽及其自身抗体含量明显降低,也是引起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原因之一。各种社会因素、家庭关系和夫妻性生活等都可以对其产生影响〔4,5〕。由于内分泌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造成心动过速、血压不稳定、潮热或畏寒、胸闷、烦躁不安、易激动等症状,以往性格温和、开朗乐观的人,到了更年期后却变得情绪不稳、性急易怒、喜怒无常,无端的心烦意乱,时而兴奋,时而伤感,与家人或周围人关系不协调,遇事容易急躁,甚至不近人情。身体和精力出现减退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作用、家庭地位往往发生改变,有些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零乱,情绪消沉,表现为抑郁、悲观、对人冷漠;常感到悲观失望,总感到身体不适,对自己的健康非常在意,造成紧张、焦虑、头痛、失眠、偏执、猜疑等,怀疑自己患有非常严重疾病。
本研究提示,随着更年期症状的加重,抑郁发生几率升高。因此加强更年期健康保健,对更年期女性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向其说明更年期是女性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特殊时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要正确对待,解除精神负担,消除恐惧,不必要过分注意由此而产生的多种不适〔6〕。到了更年期的妇女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加强自身养生,坚持自我认同,进行自我宣泄,学会自我辨病、善于自得其乐。处理好家庭、社会关系,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创造温馨氛围。注意营养饮食,合理膳食,食用低脂肪、高蛋白、维生素丰富、高钙食品以增强体质,还有利于对抗更年期综合征,包括补充优质蛋白(鱼类、奶类、豆类、瘦肉等)、多吃新鲜水果和绿叶菜、摄取足够的微量元素、不宜食用油腻食物、减少食盐量等。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坚持适宜的运动,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太极拳、集体舞、慢跑等,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睡眠,合理安排生活和环境,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过度劳累,讲究更年期个人卫生。进入更年期,牙齿开始松动,咀嚼功能下降,应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要常洗澡,勤换内衣,应每天冲洗外,以保持清洁与舒适。对疾病的期待性焦虑,医务工作者应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从膳食指导、体育锻炼指导、心理咨询、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以及针对对象所患疾病的防治等健康促进措施,采取不同形式的宣教。对焦虑者可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重视更年期女性身心健康,积极防治更年期的绝经后出血、子宫脱垂、尿失禁、阴道炎症等常见妇科疾病,合理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积极防治绝经后妇女常见的骨质疏松、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通过多种服务形式,使更年期女性充分了解到自身可能出现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变化,通过自身调节和适宜的保健服务保持健康的状态,多方位地满足更年期妇女的医疗和保健需求。提高更年期妇女的认知水平,消除无谓的恐惧与忧虑,帮助解决各种情绪障碍、心理矛盾、心理冲突等问题,避免她们对更年期存在误解和偏见,使广大妇女及其家庭成员都能了解更年期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对待更年期,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抑郁情绪发生,使其平安、健康度过更年期。
参考文献
1 熊 庆,吴康敏.妇女保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9.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2960.
3 王晓华,李 洁,李红梅.1200例门诊更年期妇女相关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7;6(8):4950.
4 Amore M,DiDonato P,Berti A,et al.Sexu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the climacteric years〔J〕.Maturitas,2007;56: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