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与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2022-06-25 19:30:29

序论:在您撰写教学与研究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学与研究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化学实验探究题已成为中考化学学科的重要题型之一。实验探究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题要求较高,区分度也很好。

化学实验既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灵魂,又是理解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化学实验探究题已成为中考化学学科的重要题型之一。实验探究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题要求较高,区分度也很好,成为近年中考题的热点,这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上好实验课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为了省事,在讲到实验时,仅停留于“纸上谈兵”,“讲”实验,“画”实验。有时实验“画”都懒的画,直接用课本投影或让学生看课本图示。这就使得学生是索然无味“听”实验,“背”实验。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不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回答问题。而是听老师“说”现象,记现象,得结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上好实验课非常重要。我们尽量将实验课放到实验室进行,边做实验边讲解。必要时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问题让学生自己提。让他们自己从实验中寻找答案。这样效果会很好。这既体现现代学生的特点,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借助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能力。

二、遵循课程标准但是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中的探究性进行创新。

中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化学学科考试内容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制试题,活而不偏,适度开放。加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由于教材中的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时间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探究性实验内容有所侧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重点突破并有时创新。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图1图2

实验过程: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将课本实验进行改造和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产生“质”的飞跃。为学生做好实验探究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来掌握科学知识。新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使用体现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专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很多老师仍按传统的教学思想去教学,对新课标准的要求视而不见,在实际教学中仍是以讲授、灌输为主教学方式,把自己放在了主题地位。以下是我听一位教师的课堂片段探究CO2与水的反应实验。

老师:取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问学生石蕊试液颜色是否改变?

生:没变色,仍为紫色。

师:在试管B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气管伸入试管A的溶液中。大家观察一下紫色石蕊试液颜色是否变化了?(演示实验)

生: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

师:紫色石蕊试液为什么变成了红色?(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生: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师:给试管A加热至液体沸腾,大家观察一下颜色是否有变化?

生:红色又变成了紫色。

师:红色为什么又褪去了?

生:A中没有碳酸了。

师:碳酸是否稳定?

生:不稳定,受热分解了。

[板]CO2+H2==H2CO3

H2CO3CO2+H2O

这样的实验探究乍一看进展非常顺利,而且师生双边活动、课堂气氛都很好。若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实际上仍是老师起主体作用。实验是老师做的,问题是老师提的,现象也是在老师提示下学生回答的。这样的教学实际上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就像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感冒药—感冒胶囊,换成的氨酚烷胺那敏胶囊,从外观名称看,好象是新药,实际仍然是以前的老药。而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是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讲授灌输式教学,变成师生先一同进行原理学习,然后由学生自己寻找装置,师生共同设计实验,然后学生自己亲自操作。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与讨论,总结出实验结论。这样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联系现实生活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由过分注重学科系统知识的化学课程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STS教学思想的化学课程转变。近年来的中考题注重体现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研值和学科特点,体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足于学生发展和实际需要,将生活实际与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获得化学知识与经验。

生活中,处处是化学,留心身边的生活现象,把教学研究的视角延伸到生活当中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课题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例如:(徐州市2008中考)2008年春季,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小明现有一包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已知它由碳酸钠、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提出问题]该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

[实验探究]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完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融雪剂,加水溶解

得无色溶液

不含物质

②另取少量融雪剂,滴加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③向该融雪剂的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含有氯化钠

[反思和评价]

(1)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

(3)使用融雪剂有很多危害,例如会腐蚀道路、桥梁。请你再举一例。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切实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度,提高对化学实验探究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4)

第2篇

翻译的学术研究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NatureofAcademy”。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学术要关注什么?学术研究要引领何种潮流?学术如何突破世俗樊篱修成正果?这是真正钟情于学术的人们所注目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讲习班的过程中,被中国译界的同仁们作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诠释。

正如中国译协的领导黄友义、孙承唐和《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在开幕式上所倡导的那样:这次研讨,重在“全面地提高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素质”,重在“思维模式的改革”,重在“抛砖引玉”!这种理念,很快就在开讲人许钧先生的报告中得到印证。许先生对他的译著《红与黑》中的词句是如何剪裁未作任何阐述,而是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翻译、翻译学和翻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解剖。这位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导还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作为一处翻译学的导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和学界进入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的种种途径。许钧教授是主要从事法汉翻译研究与教学的专家,此次与他的同行刘和平教授一同出现在以英汉翻译为主的讲台上,这种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长:作为组织者的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旨在打破学科研究的界限,追求一种“殊途同归”的学术效应。

“殊途同归”,还体现在此次讲习班对教师和讲题的选择上。从教师来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著名中青年学者。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观点精彩纷呈。演讲的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论翻译、法律翻译、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和高品位的学术研究特色。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方法,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翻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分析了西方翻译模式的强与弱,并对翻译学发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则基于对目前翻译及其研究之现状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并对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作用做出描绘。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辶多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这与西方文化学派的观点遥相呼应。对于西方译论给译者的启示,香港岭南大学的张南峰教授则以Vermeer的目的论和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为引线,深入线出、由此及彼地介绍了有益于翻译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的多种理论;张先生并结合“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三个问题:戏剧语言、文化专有项和双关语”这一课题,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演绎。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北京大学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发展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主要作用。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研究路向为广大学员进行多元的、多层面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体现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为质疑学术传统和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这次讲习班打破了传统的10分钟宣读论文的模式。每位主讲人花2-4小时把自己的最新成果以讲义、板书或投影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向学员展示,穿插提问、发言、演示等模式进行探讨。学员们不但可以与教师共享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同时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新的学术观点不断生长。比如说,对于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的问题,南开大学的刘士聪教授就提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观点。刘先生认为,就英译汉而言,应提倡“归化”,这与英、汉文化的强弱无关,并不代表汉语文化要迁就英语文化,亦与政治、经济无关,而是象征着我们对英语标准语言的一种追求,是纯粹的语言处理。这一观点令学员们困惑不解:如果是纯粹的语言处理,为什么英译汉的策略要与汉译英有所不同?在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上,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博士认为,翻译的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勒弗菲尔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对翻译重写过程的作用。他认为,对待不同理论的吸纳应持全面审慎的态度。孙艺风对内地的许多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师言亦言”、“人云亦云”的“追尾”现象持否定态度,因此他主张:学术与教育的牵引应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为重。在这次大研讨的过程,最“火爆”的一场“争鸣”来自诗歌翻译的两大名家——许渊冲和江枫。许先生以二十世纪可能改造未来人类面目的伟大成就克隆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地阐述了他的“文学翻译克隆论——信达优论”。许先生坚信,富有音美、意美和形美的“三美”译文就是“信达优”的译文。而江枫先生则以“译诗,形似与神似:一点必要的常识”为主题,对许渊冲先生的“新译论”提出了批评。这种沸腾的场面让广大译界同仁有机会目睹学术界的另一种光景,它形象地表明:学术研究的表现形式不总是“温情脉脉的面纱”,有时也会“硝烟弥漫”!问题是,学术界将以怎样的一种学术态度来诠释和审视学术之种种。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从香港学者周兆祥关于“翻译与人生”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关于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一直就是中国译界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关于翻译教学的讲题在此次讲习班课程中覆盖了1/5。内容涵括了香港和内地的主要教学模式。其中,周兆祥先生介绍的“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与内地的翻译教学相比有很大区别。香港的翻译课程设计针对性很强,比较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中的理论渗透,也依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理论教育。课程设置已进入系统化。在教育模式上,亦更鼓励“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为一向崇尚“以教师为中心”的内地教学界提供了不同的参照系。

在口译教学方面,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刘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为蓝本,说明了她对口译教学的独特理解。刘和平认为,目前的中国翻译研究停留在静态的研究,即对翻译结果的研究上,忽略了动态的研究,即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要揭开翻译过程之谜,把它教给学生,必须对翻译的动态过程进行认真研究。为此,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刘和平还以三组学生生动的口译演示为例,说明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理解和接受意义的思维过程,而非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她的这种“渔生鱼”的教学理念引起了口译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另外,从来自北外的谷欣、加拿大外教杜蕴德的交替演示和来自广外大的冯之林的Powerpoint软件包的演示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内主要外语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并欣喜地发现,统计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地渗透到翻译教学与研究当中。

三、反馈中的思考

这次讲习班带来的另一种理念是:以教带学,以学助教,高瞻远瞩、着眼未来。为了提前发现问题,以不断完善未来的办学方式,组织者从一开始就给每一位学员发了一张“调查表”,内容主要是以翻译教学和本次办班模式为主,这一设计与学员大多为高校教师的情况不谋而合。

参加本次讲习班的学员共约170人,其中来自全国高校的副教授、讲师占大多数,另有少数各行各业的外事翻译和在校博士、硕士生。反馈回来的有效调查表为125张。虽不是100%的准确,但这一反馈数字也足以代表主要现象。

从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有三分之二的教师仍以笔译教学为主,口译仍未达到平分秋色的地位。就教师素质而言,50%的人从教时间在8年以上,但有96%的人从未参加过翻译教学培训,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培训问题已成当务之急。翻译的课程设置失衡,课时偏少,每周4小时以下、6小时和8小时的比例为4:2:4。在翻译教学手段上仍显落后,虽有42%的人表示在教学中逐渐引入了磁带、录像带、VCD、powerpoint或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但仍有58%的人回答从未使用过电教设备。在问到“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您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九成以上的学生的回答是:缺少反映新时代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进教材。学员们普遍反映,现在仍然使用80年代以来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口译教程》等市场出售的教材和自编教材,两者使用的比例为2:1。这一情况,与1996年南京全国首届翻译教学研讨会上反映的问题相吻合。这说明,五年来,中国翻译界和教学界仍未把教材建设问题纳入议事日程。这种不正常的“执著”引起了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的高度注意,他们正在酝酿在不久的将来物色得力的专家编撰崭新的教材,给中国学界填补这一空缺。相信热情的学术界会同心协力,共助这一力作早日铸成。

这次讲习班的帷幕在军科院的军号声中隆重开启,又在军号声中徐徐降落。对于精心策划的组织者——《中国翻译》编辑部来说,他们又在琢磨新的培训将如何更加切实有效、更加周到细致。而对于学员们来说,讲习班的丰富和精彩、紧凑和有序、务实和高效,带给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回忆。来自湖南的印晓红认为,此次学习,就犹如“站在一个巨人肩上,俯瞰译界众多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大讨论”。广州的蔡若蘅用十分感性的语言说:“味道好极了!有‘恨晚’和‘胜十年’之感。以后若有机会,当然还想来!”而来自合肥的任静生更把这次“高品位”、“大容量”有荟萃比做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立意要做“中国翻译的合格嫁衣”的《中国翻译》编辑部,一定会把这件嫁衣越织越美。就像学员们送给带病坚持战斗的编辑部工作人员的“中国结”,新的培训班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岁月的变迁,织入更新更浓更美的中国情结。

第3篇

[2]在2006年10月,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于南京大学举行,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逻辑学会、江苏省逻辑学会主办,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承办,由南京大学张建军教授负责,参与学者百数十余人,规模盛大。会后并将论文与大陆顶尖至学术刊物《哲学研究》专刊发表,是非常成功的一次会议。2006年10月28-30日,“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与中国逻辑学会及江苏省逻辑学会联合主办、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承办、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与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协办。这是继2002年6月在台湾大学召开“首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后第二次逻辑学盛会,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6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30余位老中青逻辑学者出席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南京大学副校长张异宾、中国逻辑学会会长张家龙、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张桂岳、台湾哲学会创会会长林正弘、南京大学逻辑所所长张建军先后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逻辑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意义和本次会议的历史地位。与会学者围绕如下主题展开了热烈、融洽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第三届两岸逻辑教学与研究学术会议述要

2006年10月在南京大学召开“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后第三次逻辑学盛会,来自祖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香港2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60余位老中青逻辑学者出席了会议。台湾哲学会创会会长林正弘教授、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所长洪裕宏教授、中国逻辑学会会长张家龙教授、南开大学崔清田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希望两岸逻辑学者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振兴中华逻辑事业。中国逻辑思想史的考察和研究在我国学界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本次会议上,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的元理论与方法论问题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南开大学崔清田教授在题为“关于张东荪的‘逻辑与文化’”的主题演讲中,揭示了张东荪“逻辑与文化”思想的核心:“把逻辑当作文化的产物,用文化来解释逻辑”,探讨了张东荪围绕这一核心思想所阐发的四个问题:研究和说明包括中国逻辑思想在内的中国思想特性的方法、制约逻辑发展的基本要素、逻辑的唯一性和特殊性以及中西逻辑的差异。

第四届两岸逻辑教学与研究学术会议述要

2009年7月30日,“第四届两岸逻辑教学与研究学术会议”在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通识科及伦理学文学硕士课程和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逻辑室和中国逻辑学会协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3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60余位老中青逻辑学者出席了会议。

第五届两岸逻辑教学与研究学术会议述要

第4篇

关键词:关于语言艺术的论文

一、前言

可以说,教学语言也是一种艺术的具体表现,是当前实施课程教育的关键工具。教学语言可以体现教师基本的语言素养,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一项因素,应该对此开展深度的分析。教师应在对班级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以此对学生开展更加高效的课程教育,促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地培养。所以,生物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时候,要提升对教学语言的应用能力,促使自身教学能力得到一定的增长。

二、初中生物课程中重视语言艺术呈现的意义

(一)保障课程教学顺利开展

在实施初中生物教育的时候,教师能够高质量的运用语言艺术,能够让课程教学实现顺利的实施。在具体知识传输中,教师对语言进行有效地运用,可以让教师和班级学生实现思维和语言的交流。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重要载体,可以对教学的综合素养进行真实的反映。教师在具体生物知识传输中,如果正确应用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度的学习,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加深对此知识的理解。

(二)提升整体课程教育效果

教师应在对班级学生开展生物学科知识传输的同时,要提升对教学语言的应用能力。因为教师对生物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能够使用清晰、正确以及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对该项知识进行有效地把握,让学生可以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度的记忆,以此提升整体的课程教育质量。生物教师在对班级学生实施学科教育时候,通过语言的正确应用,可以让学生对课程知识开展了解,同时可以对学生的情操进行有效地培养。这样能够缩短整体的授课时间,以此提升整体课程教育效果。

(三)拓展师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实施生物知识教育的时候,对语言开展正确和高效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品格的培养。教师在开展生物知识传输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语言的应用质量,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师所传递出的语言魅力,对学生的语言应用有着启发的影响,促使学生在开展语言交流中,重视对文明语言和魅力语言的使用,让学生课程思维能够实现一定的激发。通过教师语言应用的规范性和质量性,对学生的行为意识有着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基于新课程理念探究在生物课程中应用语言艺术的过程

(一)对重点知识进行引出的过程

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首先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简短和趣味性的引出,让学生可以对教师所讲授的生物知识形成认知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明确知道该节生物课的重点知识,促使学生对该项知识形成深刻的记忆。在对重点知识进行引出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短但是具有凝练性的语言,对课程教育基调进行明确,不仅可以展示教师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此生物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索和运用。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认识生物》该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相信同学们认识不少生物,你可以说出你所认识的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生物进行一定的认知探索,并了解新课程知识的重点是对生物进行认知和特征学习。

(二)过渡过程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生物学科教育的时候,教学内容的具体过渡是一项重要工作,影响整体的生物课程知识传输的效果。教师应该运用严谨和生动的语言对课程知识进行过渡,促使学生能够将关注力放在知识学习上。过渡环节是授课中的一项关键环节,教师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应用高质量的语言,能够对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该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但是”等词汇,告诉学生生物圈已经被破坏,给学生展示一些已经灭绝的生物,促使学生树立保护生物的意识,不会因为个人的一些行为爱好就去残害生物。

(三)内容讲解

教师对学生开展生物知识课程的创建,并不仅是让学生可以掌握生物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可以得到情感的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学科知识传输中得到全面的教育。教师是生物课程的营造者和引导者,应该在知识传输中投入情感,营造较好的课程传输氛围,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的由来》该知识传输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进化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对此知识进行深度地探究,纠正一些错误观念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

四、结论

生物教师应在对班级学生开展学科知识传输的同时,重视对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促使课程教育能够实现有效的实施。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要对生物重点知识进行简短和趣味性的引出,让学生可以对教师所讲授的生物知识形成认知的兴趣。同时,教师要运用严谨和生动的语言对课程知识进行过渡,在知识传输中投入情感,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以此让学生得到更加高效的课程教育。

参考文献:

[1]海热古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8):173+243。

第5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影响因素;对策

双语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通过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能力。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与世界各国保持密切的联系,国际商业行为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行为。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商业行为,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一、双语教学对于教学改革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意义

双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完美结合,它既向学生教授专业的外语知志和外国文化,又向学生传达了先进的外国研究现状。双语教学由于结合了两种教学目的和内容,因此对于加快教学改革和培养国际化人才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一)双语教学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空间的距离。个人、企业和国家的行为很可能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知志,因此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地。复合型人才精通外语,熟练使用电脑,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双语教学由于将外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中,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语言知志和专业知志,更重要的是,熟悉了外国的思维、文化和社会。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会掌握新的研究视角、建构新的知志体系,利于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利于营造英语学习的互动环境,提高英语水平

中国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而最终实际效果大多数收效甚微,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英语互动环境。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重英语知志的讲授,轻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英语考试的成绩,轻学生交际表达的需求。由于缺乏英语环境,学生基本不会使用英语,英语难以脱口而出,英语的口语水平提高较慢。中国学生的英语笔试能力强,而实际应用能力差,而双语教学恰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英语、练英语的环境。在这种互动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提高英语水平,双语教学是当前英语教改实验中凸现的一个新亮点。

(三)利于与国际先进理论和实践接轨

双语教学不单纯是英语教学和语言教学,语言是知志的承载体,在双语教学课堂中,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志库。学生通过外语这个媒介,可以了解国外原版的书籍、论文和研究报告,掌握国外先进的实践和理论。这种优势在金融课程、广告心理学等,起源于国外的学科更加突出。双语教学促进我国教学与国际接轨,成为国际文化和研究交流的媒介。

二、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由于双语教学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所以双语教学必定比母语教学给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更多,其内容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

(一)双语教学的效果受到学生外语水平的限制

学生是双语教学的主体和接受者,学生的接受能力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因此,可以说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虽然一直重视外语教学,但是外语教学一直是以考试为指挥棒,仅仅注重读写能力,从而忽视了听说能力。学生的外语水平因为各地区外语教学水平不同而参差不齐。在我国大学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首先使得双语教学课程设计异常艰难。学生由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很难整齐划一。专业课程的教授通常是以系、班为单位,教师不可能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分班教学。这就使得教师教授同样的内容,学生却因英语能力的不同而接受的不同,课程设计变得相当困难。

其次,双语教学很可能打击外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增加授课难度。学生听说能力不高对双语教学产生语言障碍,加之双语教学一般都应用国外原版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新颖,阅读量大,能提供该领域最新的专业知志,但对于外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这些大量涌现而又完全陌生的信息恰恰成为他们阅读和理解的障碍,甚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增加了双语授课难度,极大地影响了双语授课目标的实现。

(二)双语教学的质量受到师资短缺的制约

在推广双语教学中,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实施。双语课程教学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志,还要拥有良好外语能力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师资的能力和水平是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外语专业教师欠缺的是专业知志;专业课教师欠缺的是外语口语表达和思维。双语教学的教师一般都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专业基础比较扎实,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这些双语教师绝大多数没有一年以上的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他们的英语能力并不全面,通常在词汇和阅读方面能力较强,但听力、口语方面却相对薄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仅

来自媒体或有限的阅读。师资对于外语和专业知志的难以两全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目前,高校双语教学师资可分为五类: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老师;有外语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经过双语教学培训的专业老师;外籍专业教师;网络课程中的双语教师。面对如此苛刻的双语教师标准,师资短缺成为意料之中的事情。2006年在苏州大学召开的高校双语教学研讨会上,全国70多所高校的150位教师、学者和教育部有关专家一起就推进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师资短缺是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最大瓶颈。我国双语教学的师资存在很多缺口,师资数量上的缺口严重阻碍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推广。

(三)双语教学的设计受到教学模式的约束

建立完整的双语课程框架指导双语教学朝向规范、统一、明晰的体系方面发展,这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虽然部分高校在改革开放初期己有一些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即“双语教学”。少数重点院校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知志层次都较高,“双语教学”起步较早,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不少专业课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外文授课,成功培养了不少双语人才,该校学生毕业时英语已达到八级水平,口语流利,能很好的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而清华、北大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但是这些早期的双语教学都局限在某些特殊专业上,一般是对外贸易、国际商务、国际管理等,而真正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化教育的全面覆盖各学科的“双语教学”是在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现在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开始提倡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鼓励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但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教育部门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各校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性质、授课形式、采用教材和考核方式等各不相同,各校在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双语教学的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四)双语教学的内容受到外文资料的制约

双语教材是双语课程资源的核心外文资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制约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大学课程种类繁多,有些课程在一个学校仅有一名教师教授,编写双语教材是一个团队的工作,除了专业教师,语言方而还要邀请英语专业的教师。因此,自己编写教材的能力非常有限。

大多数老师愿意采用影印教材,相对原版教材便宜,学生愿意支付相应的费用。但影印教材基本是滞后国外最新版本四、五年,对于时效性比较强的课程而言,减弱了直接读原版教材能获得新知志的优势。不过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科研,查找相应的英文文献作为补充。

对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阅读英语教材是个障碍。是否给予中文材料补充,一直是双语教学中的争议。一方认为双语教学的魅力就在于读原汁原味的专业知志,辅以中文材料,无疑是让学生继续用中文学习,在双语教学中没有获得成长。另一方而认为,学生对语言理解都存在困难,又如何能掌握专业知识。二者的发出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知志的效率,因此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本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规律,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鼓励他们在自己的能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五)双语教学的发展受到目标定位的阻碍

双语教学涵盖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掌握与应用外语以及专业知志是双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当中,经常有顾此失彼的现象,有的时候,双语教学变成了语言教学,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词汇和语法,而忽视了对于专业知志的传授和专业理论的讲解;另一方面,有的时候双语教学变成了专业课程,教师使用大量中文教授外国的研究和理论,而忽视了第二语言及其思维方式差异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双语教学目标的认志与定位狭窄还表现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培养。与国外双语教学相比较,我们的出发点是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志与培养双语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利用两种语言以掌握先进科技文化知志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对两种社会文化及其语言、思维习惯差异的熟悉与了解。忽视了对非本土社会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导致双语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一切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由产生的文化与社会的背景。因而,培养多元文化与对非本土文化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对语言与学科知志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双语教学的效率。

三、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一)因人制宜,循序渐进

外语在专业知志上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就达到理想的程度。因此双语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应注意它的延续性,使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双语课程的数量也应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语言的学习贵在坚持,重在应用,因此创建一个好的应用环境并坚持下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关键。双语教学的方法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过程中,从最初的部分英文板书,到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授课,循序渐进,应反映在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使双语教学具有连贯性和继承性。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英语从不适应、逐步适应,最后形成一个习惯,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对学生后续的发展,看专业文献、听讲座以及口语交流,都有很好的作用。这种良性的循环对提高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自我效能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不同学生的外语水平差异、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文化蕴涵等,可采用分班的教学方式,即根据学生的自愿和英语程度来进行分班,并在分班后,通过科学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的外语水平及教学需求,以此来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如国外经过长期的摸索和不断的改进总结出了几种较为成功的模式,即沉浸型双语教学,维持型双语教学和过渡型双语教学。

(二)增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引导与激励

师资问题是双语教学的重要问题,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制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计划,选择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教师,可以采取赴国外短期语言培训或聘请外教集中培训的方法,培养一批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能在课堂上流利自如地使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的教师队伍。其次,要注重引导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向指导者,把单向信息输出的课堂变成双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以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授课氛围,使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自己见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和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基础知志的认志和理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为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三,双语教学的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所以为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

(三)正确处理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育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他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既有专业知志,又有双语表达能力的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而不是单纯的翻译,正确处理好双语教学课程中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清楚地意志到,双语教学目的在于外语与专业知志的全面提高,即使学生真正领会与世界同步的现代科学知志,又为学生提供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专业外语词汇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侧重英语或由于担心学生不能理解,全盘中文讲授专业知志都是错误的。应理解二者之间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依托,也是外语教学对专业教学的支撑;其次,借鉴英语教学的方法,以双语教学课程为突破口,加快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育国际化的今天,通过双语教学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四)原版教材,互动学习

第6篇

翻译的学术研究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NatureofAcademy”。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学术要关注什么?学术研究要引领何种潮流?学术如何突破世俗樊篱修成正果?这是真正钟情于学术的人们所注目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讲习班的过程中,被中国译界的同仁们作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诠释。

正如中国译协的领导黄友义、孙承唐和《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在开幕式上所倡导的那样:这次研讨,重在“全面地提高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素质”,重在“思维模式的改革”,重在“抛砖引玉”!这种理念,很快就在开讲人许钧先生的报告中得到印证。许先生对他的译著《红与黑》中的词句是如何剪裁未作任何阐述,而是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翻译、翻译学和翻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解剖。这位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导还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作为一处翻译学的导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和学界进入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的种种途径。许钧教授是主要从事法汉翻译研究与教学的专家,此次与他的同行刘和平教授一同出现在以英汉翻译为主的讲台上,这种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长:作为组织者的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旨在打破学科研究的界限,追求一种“殊途同归”的学术效应。

“殊途同归”,还体现在此次讲习班对教师和讲题的选择上。从教师来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著名中青年学者。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观点精彩纷呈。演讲的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论翻译、法律翻译、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和高品位的学术研究特色。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方法,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翻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分析了西方翻译模式的强与弱,并对翻译学发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则基于对目前翻译及其研究之现状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并对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作用做出描绘。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辶多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这与西方文化学派的观点遥相呼应。对于西方译论给译者的启示,香港岭南大学的张南峰教授则以Vermeer的目的论和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为引线,深入线出、由此及彼地介绍了有益于翻译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的多种理论;张先生并结合“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三个问题:戏剧语言、文化专有项和双关语”这一课题,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演绎。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北京大学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发展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主要作用。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研究路向为广大学员进行多元的、多层面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体现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为质疑学术传统和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这次讲习班打破了传统的10分钟宣读论文的模式。每位主讲人花2-4小时把自己的最新成果以讲义、板书或投影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向学员展示,穿插提问、发言、演示等模式进行探讨。学员们不但可以与教师共享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同时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新的学术观点不断生长。比如说,对于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的问题,南开大学的刘士聪教授就提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观点。刘先生认为,就英译汉而言,应提倡“归化”,这与英、汉文化的强弱无关,并不代表汉语文化要迁就英语文化,亦与政治、经济无关,而是象征着我们对英语标准语言的一种追求,是纯粹的语言处理。这一观点令学员们困惑不解:如果是纯粹的语言处理,为什么英译汉的策略要与汉译英有所不同?在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上,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博士认为,翻译的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勒弗菲尔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对翻译重写过程的作用。他认为,对待不同理论的吸纳应持全面审慎的态度。孙艺风对内地的许多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师言亦言”、“人云亦云”的“追尾”现象持否定态度,因此他主张:学术与教育的牵引应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为重。在这次大研讨的过程,最“火爆”的一场“争鸣”来自诗歌翻译的两大名家——许渊冲和江枫。许先生以二十世纪可能改造未来人类面目的伟大成就克隆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地阐述了他的“文学翻译克隆论——信达优论”。许先生坚信,富有音美、意美和形美的“三美”译文就是“信达优”的译文。而江枫先生则以“译诗,形似与神似:一点必要的常识”为主题,对许渊冲先生的“新译论”提出了批评。这种沸腾的场面让广大译界同仁有机会目睹学术界的另一种光景,它形象地表明:学术研究的表现形式不总是“温情脉脉的面纱”,有时也会“硝烟弥漫”!问题是,学术界将以怎样的一种学术态度来诠释和审视学术之种种。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从香港学者周兆祥关于“翻译与人生”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关于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一直就是中国译界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关于翻译教学的讲题在此次讲习班课程中覆盖了1/5。内容涵括了香港和内地的主要教学模式。其中,周兆祥先生介绍的“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与内地的翻译教学相比有很大区别。香港的翻译课程设计针对性很强,比较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中的理论渗透,也依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理论教育。课程设置已进入系统化。在教育模式上,亦更鼓励“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为一向崇尚“以教师为中心”的内地教学界提供了不同的参照系。

在口译教学方面,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刘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为蓝本,说明了她对口译教学的独特理解。刘和平认为,目前的中国翻译研究停留在静态的研究,即对翻译结果的研究上,忽略了动态的研究,即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要揭开翻译过程之谜,把它教给学生,必须对翻译的动态过程进行认真研究。为此,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刘和平还以三组学生生动的口译演示为例,说明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理解和接受意义的思维过程,而非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她的这种“渔生鱼”的教学理念引起了口译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另外,从来自北外的谷欣、加拿大外教杜蕴德的交替演示和来自广外大的冯之林的Powerpoint软件包的演示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内主要外语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并欣喜地发现,统计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地渗透到翻译教学与研究当中。

三、反馈中的思考

这次讲习班带来的另一种理念是:以教带学,以学助教,高瞻远瞩、着眼未来。为了提前发现问题,以不断完善未来的办学方式,组织者从一开始就给每一位学员发了一张“调查表”,内容主要是以翻译教学和本次办班模式为主,这一设计与学员大多为高校教师的情况不谋而合。

参加本次讲习班的学员共约170人,其中来自全国高校的副教授、讲师占大多数,另有少数各行各业的外事翻译和在校博士、硕士生。反馈回来的有效调查表为125张。虽不是100%的准确,但这一反馈数字也足以代表主要现象。

从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有三分之二的教师仍以笔译教学为主,口译仍未达到平分秋色的地位。就教师素质而言,50%的人从教时间在8年以上,但有96%的人从未参加过翻译教学培训,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培训问题已成当务之急。翻译的课程设置失衡,课时偏少,每周4小时以下、6小时和8小时的比例为4:2:4。在翻译教学手段上仍显落后,虽有42%的人表示在教学中逐渐引入了磁带、录像带、VCD、powerpoint或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但仍有58%的人回答从未使用过电教设备。在问到“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您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九成以上的学生的回答是:缺少反映新时代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进教材。学员们普遍反映,现在仍然使用80年代以来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口译教程》等市场出售的教材和自编教材,两者使用的比例为2:1。这一情况,与1996年南京全国首届翻译教学研讨会上反映的问题相吻合。这说明,五年来,中国翻译界和教学界仍未把教材建设问题纳入议事日程。这种不正常的“执著”引起了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的高度注意,他们正在酝酿在不久的将来物色得力的专家编撰崭新的教材,给中国学界填补这一空缺。相信热情的学术界会同心协力,共助这一力作早日铸成。

这次讲习班的帷幕在军科院的军号声中隆重开启,又在军号声中徐徐降落。对于精心策划的组织者——《中国翻译》编辑部来说,他们又在琢磨新的培训将如何更加切实有效、更加周到细致。而对于学员们来说,讲习班的丰富和精彩、紧凑和有序、务实和高效,带给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回忆。来自湖南的印晓红认为,此次学习,就犹如“站在一个巨人肩上,俯瞰译界众多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大讨论”。广州的蔡若蘅用十分感性的语言说:“味道好极了!有‘恨晚’和‘胜十年’之感。以后若有机会,当然还想来!”而来自合肥的任静生更把这次“高品位”、“大容量”有荟萃比做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立意要做“中国翻译的合格嫁衣”的《中国翻译》编辑部,一定会把这件嫁衣越织越美。就像学员们送给带病坚持战斗的编辑部工作人员的“中国结”,新的培训班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岁月的变迁,织入更新更浓更美的中国情结。

第7篇

航天测试发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明显增加,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二代导航、对地高分、新型运载火箭试验、多平台发射等新任务连续不断。航天发射将呈现出零窗口发射、连续多窗口发射、快速密集发射、一箭多星发射、应急快速发射等发射新局面,参试人员兼岗、多任务并行情况普遍。高密度航天发射带来参试人员的不足,也对测试发射人才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航天发射试验任务涉及部门多,直接参与试验任务的指挥和技术人员众多,往往需要各级指挥机构组织协调并联合决策。航天发射试验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要求万无一失,而决策的问题往往是隐藏很深的技术问题,决策难度大。为了较好地实施靠前决策和联合决策,指挥层次日趋扁平化、管理日趋精细化,应急指挥情况越来越复杂、决策能力需求知识面越来越宽,迫切需要院校培养新型指技复合型人才。航天测试发射专业培训对象主要来自(或即将分配到)总装备部三个航天试验基地、相关研究院所、二炮部队和联合作战相关部队。岗位范围包括操作手岗位、指挥岗位、机关作试参谋岗位及其他与测试发射相关的试验技术岗位。具体岗位涉及测试、发射、指挥、地面设备管理及气象保障和勤务保障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指挥、总体协调、任务分析、诸元计算、遥外测及其数据处理任务等。航天测试发射专业人才培养包括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任职教育包括现职干部任职教育和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不同的培训对象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不同,只有掌握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施教,提高教学水平。

航天测试发射教研训一体化研究

教学理论研究按照航天测试发射任务对不同层次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探讨并构建了测试发射方向的“多层次、多目标、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定量化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构建具体课程、专题的详细完整的内容体系,严格课程设计、课堂设计、课件设计、试题库设计,制定考核方式等。修改完善了研究生、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创建了生长干部任职培训、试验中级指挥干部任职培训、测发总师系统研讨班等教学对象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航天测试发射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部队航天发射试验任务,因此,针对航天发射试验任务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展讨论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技术方法,全面拓展“贴近部队、深入部队、服务部队”的教学研究。针对测试发射领域知识广、测试发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的特殊性,研究并创新了“网络型、实践型、团队型”教学手段。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型”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课程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按照学员培训需求和培养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实地参观、模拟训练等“实践型”教学,使其通过切身感受,扩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研究团队教学的特点及优势,创建了“团队型”教学模式。通过集体讨论、集体备课,高度凝练了教学内容;通过集体指导、重点检查,大幅提升了课堂设计水平;通过集体监督与标准化考核,有力督促了年轻教员的成长。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探索了“问题型”专题教学方法,实现了从“收集现实问题——确定教学内容——组建专题教学组和评估专家组——设计教学专题——组织学员研讨——完善教学专题——正式进入课堂”,已建成《航天试验技术》系列专题、《航天发射安全性可靠性》系列专题、《航天试验指挥》系列专题、《航天装备应用》系列专题等。在教学中强化了“案例型”专题教学方法,航天测试发射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将这些典型实践进行归纳,挑选合适的实践作为案例教学。为此,针对航天测试发射教学,探索了“案例型”教学。案例教学的关键是选择好的案例,在选择案例时应注重启发性、典型性、真实性和故事性。例如在《航天发射故障诊断》、《可靠性工程》、《安全性工程》课程时,通过典型的国内外大量的卫星发射、载人航天、载人探月、星际探测等航天任务实际案例,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了对航天发射事业的热爱。对测试发射重大现实问题创建了“研究型”教学方法。测试发射专业教学中除了通过集体授课解决共性问题,更多是采取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个性问题,即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通过组织观摩优秀教员的授课、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学习优秀论文,探讨提高教学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资助教员开展教学研究课题,针对教学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对于任职教育学员,按照预先收集的测试发射相关领域的现实问题,学员自愿组合成课题研究小组,导师负责指导学员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学历教育,采用课程小论文的形式,针对某一个特定问题开展研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构建了“首席教授+专业方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研训团队。学科师资队伍由17人构成,拥有多个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为人才培养保证了充足的师资力量。由航天测试发射学科首席教授牵头,以各专业方向责任教授为组长,以高职和中青年骨干为核心,构建多个教研训团队。通过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并为学院教学改革出谋划策,从而极大地发挥了教研训团队的集体力量。采取“调研+代职+参与任务+进修+引进+外聘”方式强化师资力量。通过组织和鼓励教员走出校门,进入航天试验部队、航天工业部门代职锻炼、接受培训,了解学员所需,了解产品、了解工程化过程。目前,航天测试发射专业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覆盖了从装备的使用操作、工程技术到顶层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基本满足了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的需求。制定“传帮带+竞争上岗+公平考核”激励制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取决于合理的激励制度。对于经验丰富的高职教员,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要对搞得好的高职教员实行合理奖励。同时,对于授课教员,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促进高职教员,鼓励年轻教员,提高整体授课质量。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估需要做到“公平考核”,由授课质量专家组、学员按照一系列指标打分,结合教员自评,给出综合评定成绩。另一方面,通过净化竞争环境,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积极调动教员的积极性,杜绝“等、混、差”的消极思想。教研训一体化平台建设研究为提高测试发射教学质量,需要为教员、研究生学员和总师班学员的科研和技术推演提供一个平台;需要为学历教育和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学员的指挥、操作和技术学习提供一个平台;需要为轮训班学员学习测试发射新技术提供一个平台;需要为中级指挥学员进行指挥演练提供一个平台;需要为多层次学员联合演练提供一个平台。为此,开展了航天测试发射教研训一体化平台构建研究。通过将已有试验设施设备、科研试验设备、学科建设新购设备、教学科研训练软件系统,按照模块化、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等原则集成,构建了航天测试发射教研训一体化平台。使得测试发射方向的基础设施设备得到系统改造,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科研环境得到极大加强,训练环境得到全面升级。航天测试发射教研训一体化平台主要新建项目包括:航天测试发射指挥模拟训练系统、新一射场测发信息检测分析系统、CZ-3A系列运载火箭多路测试信息采集处理系统、运载火箭遥测数据判读系统、CZ-3B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模拟器等。如航天测试发射指挥模拟训练系统用于对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操作、组织指挥级技术勤务保障等方面的训练,系统主要包括发射站指挥所分系统,以及运载火箭控制、动力、利用、遥测、外安、勤务等模拟训练分系统。该模拟训练系统为本科生、研究生、生长干部、测试发射中级指挥干部等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

航天测试发射教研训一体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