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5 17:33:17
序论:在您撰写再别康桥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生于富商之家。他是中国现代“才华横溢的一路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31年11月,这个经常“想飞”的诗人坐飞机在山东济南附近触山焚化。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Cambu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三、整体思路
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浪。那新浪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欣赏点提示
①全诗节奏舒缓,但诗人的情感是起伏的,这起伏的深情你能体会吗?
②诗的构思很有特点,你能说出一二吗?
③从诗的构思和流淌的情感中,你能体会出诗人的个性特点吗?
五、练词以造缘像而披诗
――释《再别康桥》之“招摇”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诗。其中,我又独独喜欢第三节,原因在于一个“招摇”。勿庸置疑,这个词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结果,它用得如此生动营造了美妙的诗境,与整首诗的情调合谐统一,对抒发诗人的感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说“招摇”,现今常含贬义则必常与“过市”相连。其实,它还有“逍遥”一义,而要用“逍遥”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得以显现了,即使有夸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夸耀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自在逍遥”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岂不是生动形象?
再看“招摇”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谓“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之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境象,全是为情驱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情绪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其实,《再别康桥》全诗都笼罩笼罩着诗人宁静、安闲、自在之情、之态,因为旅居康桥的七八年间。康桥,它最吸引诗人,带给诗人的最大收益也就在于此。
“赖你和悦宁静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明,我心我智,方始经爬梳洗涤。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辉。”
初到康桥,它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在其《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给诗人留下如此印象,使诗人产生如此情绪的康桥,那桥下柔波中的水草怎会不“招摇”?诗人怎会不“甘心做一条水草”(逍遥的)?诗人又怎忍心打破这安闲自在,打破这康桥留给自己最深刻的东西?所以开始的“轻轻”和最后的“悄悄”才是最恰当的抒情之语。
好一个“招摇”,且是“油油的”“招摇”,使《再到康桥》境显情出。
知识与技能:
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教师在介绍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帮学生了解康桥在诗人感情世界中的独特地位,理解其眷念之深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恋之情
教学重点
1.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2.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构思别致,不流于浅露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块: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播放电视剧片段和电视散文《再别康桥》,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徐志摩”根据预先找的相关资料,交流“我所知道的徐志摩”
2.放《神秘园》乐曲,配乐范读,充分营造读诗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3.看课文、听朗诵注意重点字词读音与全诗意境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讨论、交流阅读全诗后的感受。
第二块;配乐朗诵,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边看康桥风光片,边放声朗读,自行品味:诗中哪些字词激起你的共鸣?换一种组织学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理解诗眼:第一节中的“轻轻的”三个字须重读,节奏整体上呈轻微跳跃之感
②理解意象:第二节中的“金”、“新娘”、“艳”、“心头”重读,“荡漾”用琶音
③理解抒情法:第三――第五节是情感发展段,读时应投入,表现诗人的豪情,突出个别动词,节奏加快。
④理解诗意跌宕:第六节诗人抒情格调陡转,此节读前要有较长停顿,语气突转后再一气呵成。
⑤理解诗的回环美: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句的意味深长。读法会怎么样?教师适时点拨。边读边品味交流,与教师可达成互动。
2.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3.再次播放音画,组织全班朗诵。
第三块:课后学习,巩固提高
1.找徐志摩另外一首《偶然》进行自我朗读鉴赏。
2.仿写精彩诗节,多读好诗,有条件可以试着配乐。
3.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1―2个场景,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开头――感伤、无奈
柳影――由衷欢喜
青荇――永久恋情
清潭――陶然忘情
――快乐至极
这种说法是不错的。作为离别诗,不忧愁是不可能的。那些整体情感基调忧伤的诗我们且不去说,就是那些所谓积极向上的离别诗,也有忧愁、伤感的意味。比如唐朝诗人高适《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醺,北风吹雁雪纷纷”,此景虽壮,但也免不了悲。再如唐朝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路迷茫,宦海飘泊,心中的忧愁伤感自不待言。当然,这两首唐诗之所以千古传诵,是有他们的独特之处的。高适对朋友董大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对朋友的勉励,也有自勉的意思,在这种自勉勉人中间,一种对前途未来的自信鼓舞着他们,也鼓舞着读诗的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认为,朋友之间的心灵相通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空间距离的,所以在离别的时候,没必要弄得哭哭啼啼的。
在《再别康桥》中,诗人把河畔的金柳说成是夕阳中的新娘,让人想像她的美丽;因为软泥上的青荇在水底招摇,诗人也甘愿做柔波中的一条水草,这样写依依不舍的情感,很具体,很个性;那如虹似梦的潭,自然勾起了诗人寻梦的冲动和行动;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又不能,因为夏虫也为我沉默,因为诗人想悄悄地离别。清词丽句抒发着淡淡的离愁,确实能打动人心。但如果仅此而已,那么《再别康桥》不过是一首一般优秀的诗歌,她会淹没在大量同类诗歌的之中。
那么,使得《再别康桥》成为《再别康桥》、徐志摩成为徐志摩的独特性在哪里呢?上面所说的确实有了一定的个性,但在情感方面,和其他同类诗的共性更多。诗歌第一节中说“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点明离别主题,可是到了最后一节,诗人有了变化,“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对康桥情深一片,一刹那间产生了带走康桥云彩的痴想。但康桥的云彩,康桥美好的一切景物,是诗人能够带走的吗?如果诗人说:“我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情调就偏于消沉。既然康桥的云彩和美好的一切景物都是带不走的,那何不顺水推舟,干脆不带走,让她们好好地在康桥美丽着,在诗人的心里美丽着并且追忆着。对康桥一往情深,却又不苦苦纠缠,因为有了如此通透的想法,所以诗人能够浪漫洒脱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文体特征
诗歌的语言是简洁的、思维是跳跃的、意味是多重的。现当代诗歌尤其善于运用意象、暗示、象征等表现手法,造成了诗歌情绪层次的跳跃性和诗义的朦胧多义性。因此,解析现当代诗歌就不能太明确、太清晰,更忌诗义统一。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作者和背景材料透视,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
《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不是很陌生。但对于现当代诗歌特征,学生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首先应向学生介绍现当代诗歌的产生、发展历史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并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操,品味言外之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二、作者
接下来,就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徐志摩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简单地按照课本或教案上讲的介绍,学生对徐志摩是有一些了解,但这些对学生理解诗歌又有多大帮助呢?学生对于诗人灵感的闪光――诗歌,又会有多大兴趣呢?答案恐怕不能令人满意。
假使我们换一种方式,从徐志摩与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故事入手进行讲解,也许效果就会好得多。我们知道,作为一代才子的徐志摩,他所经历的爱情波折也许比他留下的诗篇更令后人感兴趣。同时,我们通过讲述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可以把徐志摩从杭州中学时代,欧洲留学时代,北京、上海教书、出版刊物时代一直介绍到他去世。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也对学生理解《再别康桥》有很大帮助。
三、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把作品与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及其当时的生活、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一直以来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翻开《徐志摩小传》,不难发现,准确的说法应为:《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为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四、文本特点
对一个文本特点把握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对该文本理解的深度。《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正如谢克强先生所说的“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其平常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但有一点却是我们所不该忽视的,那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美、诗意美。
《再别康桥》的艺术美表现在诸多方面: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和音乐美。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性、趣味性,还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和推动它。然而,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因素中,至关重要的却是诗的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巧妙地把气氛、情感、形象三者融合为一,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
五、作品补充
现代教学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能局限于课本。除了讲析课文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要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下徐志摩的其他作品,如:《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和《我等候你》等。通过介绍这些诗篇,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徐志摩诗歌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的特征。
[关键词]背景 建构 反思
新诗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以《再别康桥》为例,我想从四个方面对如何设计好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首先,依据文体背景,诗歌和散文依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可令人惊异的是,现代新诗和现代散文对中学生的影响则有显著差别。中学生都能写得几笔散文,却对新诗的写作望而却步。主要原因在于,新诗至一九一七年诞生以来,时间虽不足百年,却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传统。新诗在意象与语词、自由与格律、情绪与节奏、纯诗化与大众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自身的追求和规范。相较而言,古典诗歌在文体方面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则为大多数中学生所了解并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新诗文体知识的缺失则给中学生对于新诗的学习增加了障碍。
其次从课改背景上看,课改虽然进行也有一些年头了,效果如何,恐怕也不能说是很乐观。课改在教材的设置上表现的很充分,知识结构设置较为系统。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新闻、演讲、科普文、文艺评论、自然科学小论文、文化常识和写作等多门类知识。在十多种选修课本中则包含电影、文化经典研读、民俗文化、传记作品、文章写作与修改等,知识面既有横向的扩展又有纵向的延伸。新诗在教材改革的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必修课本第一单元和选修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均是其确凿的体现。但教材只是课改在思维层面上的体现,它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切实执行,最后才能落实于学生具体的学习中。
再次从教师背景上看,课改的功效遇到最大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来自于教师。正是教师对于新诗的隔膜和疏离,才造成了诗歌历史在教育上传承的人为断裂。很多教师缺乏对新诗的认知,甚或用一些片面之词否定新诗的整个成就。新诗继而成了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上的短板,有了短处而不自知,那在新诗的教学中就会抓不住诗歌的本质情感,只能在所谓的意象和诗美上泛泛而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诗的感受或许就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诗的朦胧了。
最后从学情背景上考量,古典诗歌由于接触较早,又经过两千余年的淘洗,已构成一定的“经典性”,在学习中情感和意象就较为容易接受和把握。新诗虽然在初中学习过郑愁予的《雨说》和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但总体来说,中学生还缺少对新诗的整体感知,诗美的理解多止于形式。这些构成了新诗教学的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上发挥优势,在教学中就能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从文本入手进行细致的分析,会发现《再别康桥》采用了诸多明丽的意象。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对云彩、金柳、新娘、夕阳、青荇、天上虹、彩虹似的梦、星辉、笙箫、夏虫等意象就能获得基本的感知。所以老师只选择其中关键的一两个意象进行赏析就可以了。比如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为例,把“金柳”“夕阳”“新娘”三个意象贯穿起来讲授,既见联系又见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讲:柳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柳”与“留”同音,有送别、离别、祝福之意。“再别康桥”从标题上看是一首离别之诗,所以这里选用了这样一个意象。上一诗节“作别西天的云彩”,太阳东升西落,选择“西天的云彩”作为意象,暗示离别是在傍晚时分。柳条下垂,随风轻拂,有轻柔、娇媚之感。柳树在夕阳的柔和光线下,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诗人借“金柳”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新娘”美丽而娇羞,妩媚而动人,诗人以“金柳”喻“新娘”自在情理之中了。另外,景为情生,以人喻物,诗人的情感自然便从眼前之景扩展到与之相关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一、在教学中“讲出情趣”,引出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较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讲授环节,发挥其课文讲授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课文,并在讲课中满怀热情与激情,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讲述。教师要引入丰富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哲理性的思想、深的刻智慧或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从而深深的融入到课文中的人物事件中,获得一种艺术享受。教师要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讲出课文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自然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再别康桥》的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表现出荡漾在康桥水中及诗人心中的眷恋,讲课用带有感染力的语言:“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首歌,不,歌太铿锵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颗钻石,不,钻石太璀璨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个梦,不,梦太缥缈了……那么,《再别康桥》像什么呢?”以此引出学生对《再别康桥》的思考与喜爱,让学生感受康桥的美,融入诗人的情境,进而引发阅读的兴趣。
二、在阅读中“讲究个性”,鼓励创新
每一个读者对文学作品形象的感受和体验都是不尽相同的,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进而在其思维与情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是培养学生个性,激发其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更是有效获得幸福感受的方式。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进而在享受创新的乐趣时激发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去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或对诗文中意象进行创造性的鉴赏分析,不应该局限于教案中描述的内容。在小说教学中则应该对其人物形象、小说主题进行创新性解读,例如《边城》中,翠翠这个天真淳朴的女孩是如何表现出情窦初开而不被祖父理解的样子,又是如何表现出边城生活的质朴与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创新解读,并通过对小说人物与主题的解读联系到当代学生自身及生活实际。
三、在指导中“讲求科学”,注重方法
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保证,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阅读方法。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精读、略读和速读的阅读方法,并教会学生如何合理的选择其阅读方法。其次,教师应该有目的并有计划的推荐读物。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以发挥学生的个人专长。再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妙语佳句、编写提纲、写读后感等,使学生能深入了解其阅读的读物内容和体会其深层内涵,体会阅读带来的幸福与喜悦。例如,季羡林先生所写的《月是故乡明》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把家乡留在脑海中的记忆表现出来,通过对家乡清凉的月夜、门前池塘的月影,以及在月夜下的童趣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爱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摘录月夜描写的优美的细节语句,写课文读后感,并引导学生阅读季羡林先生的其他作品,学习其写作方法,并运用在自身平时的写作中。最后,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平日阅读书刊并统计阅读量,积极组织阅读座谈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并相互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以此加强学生的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快乐,并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四、在生活中“优化阅读”,提高品位
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的阅读时间与阅读量都是非常有限的,要培养学生高雅的阅读兴趣,使高雅的作品最终成为学生获得幸福感的源泉,更多的需要教师把目光投向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摒弃低俗的读物,改善学生阅读的期待视界,优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该将学生在课内阅读中激发的阅读兴趣转移到课外阅读中去,例如,教师在讲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教师要对作者海伦・凯勒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感受到这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强大感召力。海伦・凯勒的作品影响了整个世界,因此其作品是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的。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当代散文大家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科普读物及其他外国著名作家作品等,通过课外阅读的优化,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下面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作一些具体的阐述:
一、开头的导入,未从作者和背景入手,而是提问学生知道的古代送别诗有哪些
一上课提起古代送别诗,学生情不自禁地背诵起来,仿佛进入了难舍难分的送别意境。然后我告诉学生:古人告别的是人,除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多有沉重之感。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现代别离诗,告别的是地方――康桥,由此简单地介绍作者和背景。这样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会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背诵古诗,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
二、舍弃多媒体教学,回归文本
由听黄磊朗诵课文,改由教师范读。其实,教师读得未必就有黄磊的好,但这就好比听磁带和看歌手现场唱歌一样,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产生共鸣,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平等亲近感,更利于课堂的教学。然后让学生通过评点教师的朗诵,初步体会这首诗的感情,明白了这首诗的所在。接着学生自读,并互相点评,让学生陶醉在美的意境中。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倾听文本的声音,充分感受到了画面的美,为下面的赏析诗歌的美作好了准备。
三、赏析这首诗的美从意象和形式两方面入手
围绕“诗歌的美”,可设计具体明确的几个小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己悟出诗歌的美,教师讲解不宜过多。
首先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的美。
我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2)诗人为什么没有选择康桥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是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3)这些意象都是很普通的景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很美,请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意象赏析诗歌的美。这三个问题有一定的梯度,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第二个问题进一步追问,第三问富有挑战性。
为了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激活学生的思维,我又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这首诗选择了哪些有色彩的词语?有一种什么样的美?(2)诗歌用了哪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画面富有一种什么感觉?(3)这首诗读起来除了能感到画面美,形式上还有什么美感?(提示:押韵、节奏、句式等。小组讨论。)第一、二问较易回答,第三问作了提示。形式上的美较多,应重点感受画面美,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美感,教师根据学生悟到的仅作适当点拨,不必把“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灌输给初一的学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感知诗歌的美,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赏析完,让学生小组赛读,学生做评委。反反复复诵读,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意境里。最后,简单地总结一下,和开头呼应:这首诗无论是意象还是形式,都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而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别多了一份柔美和潇洒,所以它是二十世纪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
这节课,每一个环节都围绕“诗歌的美”设计,有铺垫,有梯度,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诠释,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从而使课堂走向了高效。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诗歌的诗意美和形式美。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感知诗歌的诗意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诗歌的形式美。
【教学过程】
一、由古代送别诗导入。
提问:自古写离别的诗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古代送别诗有哪些?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高适:《别董大》;李商隐:《无题》;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诗歌的美。(学生从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起伏三方面进行点评。)
三、指导学生朗读。
(读给同桌听,互相点评。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读,全班点评。)
四、赏析诗歌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的美。
提问:
(1)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诗人为什么没有选择康桥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了云彩等自然景物?
明确:这就避开人间烟火,营造出种清新美。
(3)这些意象都是很普通的景物,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很美,请每一小组选择一个意象赏析诗歌的美。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的美。
提问:
(1)这首诗选择了哪些有色彩的词语?有一种什么样的美?
明确: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丰富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有一种画面美。
(2)诗歌用了哪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画面富有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3)这首诗读起来除了感到画面美,形式上还有什么美感?(提示:押韵、节奏、句式等。小组讨论。)
五、小组赛读,读出美感。
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