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4 18:43:20
序论:在您撰写机场工程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场地条件简介
1)水文气象条件。
场址地处秦岭南麓,秦巴山区。该地四季分明,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7℃,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15.0℃。年平均降雨量621mm,集中在7,8,9三个月,日最大降水量181mm,年平均蒸发量493.8mm。地下水以孔隙潜水为主,局部为基岩裂隙水和上层滞水。主要含水层为粉质粘土层和强风化基岩层,粉质粘土层渗透系数0.02m/d,强风化基岩层渗透系数0.02m/d~0.06m/d。
2)构造地质。
该地区内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以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有多条活动断裂并发育有大量的滑坡。近场区内发育了规模不等的11条断裂,其中1条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活动断层,8条为早中更新世断裂,2条为前第四纪断裂。场区内无断裂构造,地壳基本稳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为抗震一般地段。
3)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层分4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填土层(Qml4):层厚0.20m~1.60m。土质不均匀,以粉土为主,含姜结石颗粒及植物根系等,稍湿,稍密。②粉质粘土层(Qdl+pl4):厚度0.60m~27.40m,依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土质较均匀,局部裂隙较发育,分布有粉土薄层,见白色钙质条纹,含钙质结核,可塑~硬塑,中等压缩性。具湿陷性,湿陷等级为Ⅰ级非自重。③强风化基岩层(N2):厚度2.30m~5.40m,依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出露部位产状为65°/SE∠10°。半成岩,砖红色,以砂质泥岩为主,表层含少量钙质结核,分布有砂岩薄层。矿物成分以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长石等为主,泥钙质胶结,岩体呈巨厚层状结构,岩石呈碎屑结构,块状构造,微裂隙及风化裂隙较发育,遇水易软化,致密。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④中风化基岩层(N2):厚度2.80m~43.70m(未穿透),依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矿物成分及岩石结构同③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1.2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
长期以来粗粒料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一直是全球性的难题。粗粒料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各国高土石坝工程的兴建,粗粒料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大型工程的广泛兴建,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粗粒料特性问题,由于粗粒料具有物质组成的不均一性、颗粒破碎性、剪胀性、湿化性以及较强渗透性等诸多工程特性,加之岩土体中裂隙杂乱分布,使得各种大型粗粒料填筑工程显得异常困难。拟建场地位于强风化岩层出露区,根据“填挖平衡、就地取材”的原则,填筑材料必然要采用挖方区粉质粘土与强、中风化岩组成的粗粒料。虽然各相关行业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尚处于初期阶段,并不十分成熟,在民航领域还没有专门研究。而且机场粗粒料高填方与土石坝工程仍有很大的区别,有些经验也不适用。另外粗粒料造成的破坏是长期的、反复的和潜在的,而机场的建设周期又比较短,拟建机场工程填挖方高度均比较大,所以对于该工程而言,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1)粗粒料的工程特性;2)机场高填方地基的稳定与变形(沉降与差异沉降);3)高填方和深挖方边坡的稳定性;4)填挖交界面的处治。
1.3对存在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
1.3.1粗粒料的工程特性
工程填筑材料采用挖方区粉质粘土与强、中风化泥岩组成的粗粒料,其工程特性决定了存在如下岩土工程问题:
1)粗粒料的级配。
由于粗细颗粒的不均一性,在填筑体粗粒料中,泥岩、砂岩的大颗粒作骨架时,细料粉质粘土充填孔隙,充填愈好,土体密度愈大,其抗剪强度愈高,沉陷变形愈小;反之,则沉陷变形大,不利于岩土体工程的稳定性。泥岩作为填料时,破碎粒径指标、填充粉质粘土的粘度特征、粘粒含量、粗细粒的比例关系等对高填方工程至关重要,应进行重点研究。
2)泥岩的遇水软化和崩解。
该工程粗粒料主要由泥岩组成,泥岩在一定的应力状态下浸水后,由于颗粒间被水以及颗粒矿物浸水软化,颗粒发生相互滑移、破碎和重新排列,导致岩体软化;当水贯入泥岩的孔隙、裂隙中时,细小岩粒的吸附水膜便会增厚,部分胶结物会被软化或溶解,从而引起岩石颗粒的崩裂解体,产生岩土体变形失稳,使得控制地表沉降以及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显得异常困难,因此研究泥岩遇水软化和崩解性对本工程的建设尤为重要。
3)粗粒料的蠕变特性。
粗粒料大多采用人工爆破等方法开采出来,往往存在很多微裂隙,加之棱角尖锐、填筑高,在高围压条件下产生蠕变,岩土体会沿着破裂面破碎,宏观上表现为开裂、折断或整块断裂等形式的颗粒破碎,从而引起高填方沉降变形以及边坡失稳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
4)粗粒料的强渗透性。
粗粒料具有强渗透性,降水能较快的入渗填筑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填方破坏失稳的进程。因此应研究粗粒料的渗透特性,为坡面、道面的防水和排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5)粗粒料的施工工艺。
如何控制粗粒料填筑施工质量,如何确定其施工参数及采用哪种方法和控制指标对填筑体质量进行检测也是该工程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1.3.2高填方变形
沉降变形是高填方工程中普遍存在,又没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拟建机场工程填方高(预计最高达45m)、荷载大且填料具备颗粒破碎性、剪胀性、遇水软化崩解、蠕变、强渗水性等诸多工程特性,地面沉降控制难度极大。如何去监测,如何埋传感器,在哪些位置埋设能够有效的监测,采取哪些措施既能经济有效、又能降低总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是本机场工程建设的另一核心技术难题。
1.3.3高边坡的稳定性
高填挖边坡稳定性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包括挖方区、填方区两部分。对于挖方边坡,由于场地地形复杂,自然坡度陡,高差大,开挖卸荷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加之岩土体强风化、胶结程度低、节理裂隙发育等特性,一旦降水沿裂隙入渗,极易导致边坡滑动破坏,因此,需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填方边坡,由于本身填筑高,同时粗粒料具有颗粒不均一性、泥岩遇水软化、蠕变、强渗透性等工程特性,在外界诱发因素(降水、地震、施工振动等)的作用下,极可能引发失稳等岩土工程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采用不同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探索粗粒料工程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合理的填筑体边坡坡比。同时,拟建场区位于地震高发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考虑到该工程的重要性需提高1度设防,即按9度考虑。因此,需高度重视地震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
1.3.4填挖交界面的处治
受地形地貌的限制,该机场建设中存在多处填挖方交界面,不可避免的面临填挖交界的处治问题。从总体上看,填挖交界处具有材料或结构的不一致性,在纵向上刚度出现差异,加之原地层是倾斜的,一旦工程处治不当,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填挖交界处发生偏移,甚至滑动破坏,对于填挖交界的有效处治问题是该机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又一个难题。
2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1解决方案
由于该项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复杂性,仅靠室内试验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及分析是不能满足要求的,通过现场试验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案,结合实际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原位监测、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该机场工程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2.2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
该处理方案的技术路线概括为:首先开展文献调研,收集资料,对研究现状、类似实例进行调查分析,寻求突破点进行初步研究;其次对粗粒料高填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初步论证,确定粗粒料高填方工程试验研究方案;再次进行粗粒料的工程特性试验及高填方稳定性理论分析,根据分析展开现场试验段研究,包括现场的模型试验、检测及监测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粗粒料工程特性的分析方法与处理对策,提出与粗粒料工程特性相适应的高填方问题的处理对策,通过高填方变形监测,对地基的稳定性做出准确评价,同时提出控制高填方沉降变形的工程措施,预测高填方的工后剩余沉降量,对研究结果进行初步总结,得出初步结论,进行粗粒料加筋处理与土方设计,待土方工程结束后对全场重要部位进行变形监测,并对试验段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同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进行比较,验证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与工程处理对策方法,必要时予以修正;最后编写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3结语
长期以来粗粒料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一直是全球性的难题。粗粒料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各国高土石坝工程的兴建,粗粒料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大型工程的广泛兴建,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粗粒料特性问题,由于粗粒料具有物质组成的不均一性、颗粒破碎性、剪胀性、湿化性以及较强渗透性等诸多工程特性,加之岩土体中裂隙杂乱分布,使得各种大型粗粒料填筑工程显得异常困难。拟建场地位于强风化岩层出露区,根据“填挖平衡、就地取材”的原则,填筑材料必然要采用挖方区粉质粘土与强、中风化岩组成的粗粒料。虽然各相关行业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尚处于初期阶段,并不十分成熟,在民航领域还没有专门研究。而且机场粗粒料高填方与土石坝工程仍有很大的区别,有些经验也不适用。另外粗粒料造成的破坏是长期的、反复的和潜在的,而机场的建设周期又比较短,拟建机场工程填挖方高度均比较大,所以对于该工程而言,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1)粗粒料的工程特性;2)机场高填方地基的稳定与变形(沉降与差异沉降);3)高填方和深挖方边坡的稳定性;4)填挖交界面的处治。
2对存在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
2.1粗粒料的工程特性工程填筑材料采用挖方区粉质粘土与强、中风化泥岩组成的粗粒料,其工程特性决定了存在如下岩土工程问题:1)粗粒料的级配。由于粗细颗粒的不均一性,在填筑体粗粒料中,泥岩、砂岩的大颗粒作骨架时,细料粉质粘土充填孔隙,充填愈好,土体密度愈大,其抗剪强度愈高,沉陷变形愈小;反之,则沉陷变形大,不利于岩土体工程的稳定性。泥岩作为填料时,破碎粒径指标、填充粉质粘土的粘度特征、粘粒含量、粗细粒的比例关系等对高填方工程至关重要,应进行重点研究。2)泥岩的遇水软化和崩解。该工程粗粒料主要由泥岩组成,泥岩在一定的应力状态下浸水后,由于颗粒间被水以及颗粒矿物浸水软化,颗粒发生相互滑移、破碎和重新排列,导致岩体软化;当水贯入泥岩的孔隙、裂隙中时,细小岩粒的吸附水膜便会增厚,部分胶结物会被软化或溶解,从而引起岩石颗粒的崩裂解体,产生岩土体变形失稳,使得控制地表沉降以及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显得异常困难,因此研究泥岩遇水软化和崩解性对本工程的建设尤为重要。3)粗粒料的蠕变特性。粗粒料大多采用人工爆破等方法开采出来,往往存在很多微裂隙,加之棱角尖锐、填筑高,在高围压条件下产生蠕变,岩土体会沿着破裂面破碎,宏观上表现为开裂、折断或整块断裂等形式的颗粒破碎,从而引起高填方沉降变形以及边坡失稳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4)粗粒料的强渗透性。粗粒料具有强渗透性,降水能较快的入渗填筑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填方破坏失稳的进程。因此应研究粗粒料的渗透特性,为坡面、道面的防水和排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5)粗粒料的施工工艺。如何控制粗粒料填筑施工质量,如何确定其施工参数及采用哪种方法和控制指标对填筑体质量进行检测也是该工程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2.2高填方变形沉降变形是高填方工程中普遍存在,又没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由于拟建机场工程填方高(预计最高达45m)、荷载大且填料具备颗粒破碎性、剪胀性、遇水软化崩解、蠕变、强渗水性等诸多工程特性,地面沉降控制难度极大。如何去监测,如何埋传感器,在哪些位置埋设能够有效的监测,采取哪些措施既能经济有效、又能降低总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是本机场工程建设的另一核心技术难题。
2.3高边坡的稳定性高填挖边坡稳定性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包括挖方区、填方区两部分。对于挖方边坡,由于场地地形复杂,自然坡度陡,高差大,开挖卸荷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加之岩土体强风化、胶结程度低、节理裂隙发育等特性,一旦降水沿裂隙入渗,极易导致边坡滑动破坏,因此,需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填方边坡,由于本身填筑高,同时粗粒料具有颗粒不均一性、泥岩遇水软化、蠕变、强渗透性等工程特性,在外界诱发因素(降水、地震、施工振动等)的作用下,极可能引发失稳等岩土工程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采用不同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探索粗粒料工程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合理的填筑体边坡坡比。同时,拟建场区位于地震高发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考虑到该工程的重要性需提高1度设防,即按9度考虑。因此,需高度重视地震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
2.4填挖交界面的处治受地形地貌的限制,该机场建设中存在多处填挖方交界面,不可避免的面临填挖交界的处治问题。从总体上看,填挖交界处具有材料或结构的不一致性,在纵向上刚度出现差异,加之原地层是倾斜的,一旦工程处治不当,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填挖交界处发生偏移,甚至滑动破坏,对于填挖交界的有效处治问题是该机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又一个难题。
3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1解决方案由于该项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复杂性,仅靠室内试验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及分析是不能满足要求的,通过现场试验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案,结合实际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原位监测、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该机场工程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2试验研究的技术路线该处理方案的技术路线概括为:首先开展文献调研,收集资料,对研究现状、类似实例进行调查分析,寻求突破点进行初步研究;其次对粗粒料高填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初步论证,确定粗粒料高填方工程试验研究方案;再次进行粗粒料的工程特性试验及高填方稳定性理论分析,根据分析展开现场试验段研究,包括现场的模型试验、检测及监测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粗粒料工程特性的分析方法与处理对策,提出与粗粒料工程特性相适应的高填方问题的处理对策,通过高填方变形监测,对地基的稳定性做出准确评价,同时提出控制高填方沉降变形的工程措施,预测高填方的工后剩余沉降量,对研究结果进行初步总结,得出初步结论,进行粗粒料加筋处理与土方设计,待土方工程结束后对全场重要部位进行变形监测,并对试验段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同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进行比较,验证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与工程处理对策方法,必要时予以修正;最后编写试验研究总结报告。总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4结语
1.1项目施工资源配置管理
1)项目施工人力资源配置管理。高原气候对人员的生命健康有着威胁,项目部在组织配备项目机构人员时,充分具备了以下因素:a.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员工必须全部体检且体检合格者方可进场。b.具有丰富的高原施工经验、身强力壮的中青年组成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配置各职能部门。c.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为我单位员工,并且配备充足,要求持证上岗率达到100%。d.本工程要求工期紧,工程量大,为缩短部分人员进入高原的适应性,劳动力尽量采用当地的农民工,并按两班制配置,以备轮换,并切实做好农民工的培训。e.施工队伍选用具有装备精良、不怕苦、技术硬且有同类高原施工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2)项目施工资金保障管理。a.为了管理和控制好资金,公司委派专业会计师驻守项目部,对整个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确保资金的安全使用。b.施工资金一方面合理利用业主按合同条款支付的工程预付款,同时公司准备了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该项目的启动资金。c.本项目部每月月底前将下月的《资金使用计划》报公司财务部门,由公司审核批准后将资金落实到位。
3)项目施工机械资源配置管理。由于本项目处于高寒缺氧的不利环境,机械设备的配备和布置上一定要认真研究,选用高原型、适用性、多用性的施工设备,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保证机械的出勤率和使用率。
4)后勤保障配置管理。a.项目部驻址选设在业主方指定的区域位置,标示、标牌悬挂于显著位置。生产、生活垃圾妥善处理,真正做到高原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b.针对高原缺氧,体能消耗大的特点,项目部按规定缩短工时,并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时进行补氧或口服增氧药物,配足了急救用品。c.其他生活物资、机械零配件需求可通过红原县、成都等地供应的方式来满足要求。
1.2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1)项目现场施工前期管理。a.做好施工技术准备管理:在项目开工前,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季节施工方案、建立各项技术制度、层层技术交底,做到周密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提前做好施工战略布署。b.认真做好试验段施工,利用试验段施工确定好各项施工参数和技术参数,为后期大面积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c.施工现场临时便道采取硬化找坡的方法进行排水。d.施工现场考虑到地表及地下水位较高,场区排水系统及早安排,设置盲沟排水,并通过设置排水沟排到现场以外,确保施工现场不受积水的影响。
2)项目现场施工过程管理。a.表土清除:以施工控制桩为依据,测放清掘边界桩,清掘施工分区桩;施工时采用挖掘机、推土机和装载机将耕植土清除,人工配合;斜坡处由高标高向低标高处进行。清理后耕植土按施工总体规划采用自卸汽车集中运输,置于业主指定地点,以利回运。b.地基处理:对道槽区软弱土层进行清除开挖并冲碾密实;对厚度大于2m松散圆砾层进行开挖,换填厚度0.5m,并用冲击碾压实;置换回填料采用中风化、弱风化和新鲜的砂岩料,压实度不小于96%;在圆砾层平面上进行原地面冲击碾压期间做好施工降水措施;保证水位在冲压面2m深度以下。c.原地面碾压:清表后进行场地平整,采用设计的参数进行碾压;原地面碾压过程中,如发现碾压机械的轮迹突然增大时,应检查下面是否有暗坑、暗沟、暗井、暗坟或不稳土壤,并应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道槽区原地面碾压:按设计要求,道槽区原地面采用冲击碾压。土面区原地面碾压:按设计要求,土面区原地面采用冲击或振动碾压,施工中优先选用冲击碾压。当填料不适合采用冲碾或面积较小无法冲碾,采用振动碾压。d.土石方填筑碾压:由于高原地区气候变化无常,在施工中安排土石方填筑作业队平行作业,流水施工,随填随碾,保证工作面不受破坏。e.挖方区:按业主方或图纸指定区域内取土,分区、逐层进行挖掘,并保证每层设置2%~4%的双向横坡,以便排水通畅。f.护坡护脚:测量放样,根据设计断面尺寸进行定位放线;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并拍实使坡面平整;基坑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人工整修至合格基面。对基底进行夯实,压实度不小于设计规定,并请监理验槽签认;按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并挂线施工;机械进行砂浆拌和,拌和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并做到随拌随用;坐浆法浆砌块石,浆砌块石料采用中风化新鲜砂岩。砂浆强度为M7.5。完成后1∶2水泥砂浆及时勾平缝;每隔10m设一道伸缩缝,且在地质变化及转折点处设沉降缝。胀缝板采用2cm厚沥青防腐杉木板,并设2cm厚沥青麻丝嵌缝;坡脚堆石护砌,坡面进行喷播植草;位于河漫滩地势低洼长期浸水的地带除采用浆砌块石护脚和压顶外,还需在坡脚位置设置堆石护脚。堆石粒径控制在30cm~50cm,并用较小粒径碎石填隙;防护工程砌筑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洒水养护。
1.3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由于红原机场项目施工工期紧、工程量大,各标段交叉作业频繁,相对而言,施工中安全工作尤为重要。为此,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施工安全管理:
1)针对本项目施工特点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做好本单位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人身安全,培训不合格人员不准上岗。
2)项目按规定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巡检,并定期组织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责令整改,并按照情节轻重处以相应的罚款。
3)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1.4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项目施工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控制质量的现场人员通过现场质量检查、旁站、监控,来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1.5项目施工进度管理
项目施工进度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以总进度施工网络图实施,按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了解并掌握与施工进度有关的信息,不断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出现进度拖后时,及时分析原因和产生的后果,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
1.6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是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所以,项目在实施前及时编制可见性成本预算,并有相应的措施确保实施。项目部人员的工资奖金与成本执行工效挂钩;设置一个负责任的监管有力的分管机构。集团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项目成本审计。
1.7项目施工资料管理
为了做好项目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保证项目资料管理的可追溯性,项目部的资料管理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选配专职资料员,对各种工程技术资料表格进行规范、真实、认真、详细填写,并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分发、保管和上报工作。保证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和同步性。
2结语
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有:设备损害、人身伤亡、引发火灾等,要从根本上防治这些事故,就要分析原因,从根本抓起。
(1)设备原因
设备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如:机械设备本身存在不安全因素,没有采用安全设计或忽视设备质量;零件有缺陷,又因检查不到位而使其蒙混过关,最终安装到机器上成为安全隐患;安全设施性能老化或不良;使用的相关材料不合格,如油料不合格就会损坏机器。很多企业在机械设备出了故障之后,只求“恢复原样”、“能将就用”就行,对落后设备、故障设备进行反复维修,而不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致使工程机械严重落后。不仅耗油多、效率低,而且极易出现故障,最终增加维修费用、耽误工期,即使修理好了也很难恢复性能和精度,无法满足机场建设施工的要求,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主要如下:操作人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事故发生的概率低,故而对旧的设备不淘汰,对该检修的设备不检修;缺乏安全技术知识,不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不能应付紧急情况,对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缺乏预见能力;工作精神状况不佳,导致操作出现疏漏。事实证明,人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尤其是在机场建设这样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中,稍有疏忽,便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对队伍的管理纪律松弛,缺乏责任心,不认真检查,导致队伍间缺乏协调合作的能力。
(3)环境原因
在机场施工中,设备大多不是固定安装,因此为其保持一个好的作业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噪音过大、照明不足、温度不适宜、地面松软、坡度过高等环境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例如在夜间工作时,由于光线不好,很容易使操作人员误判。此外,一些不可抗因素,如自然灾害等也会引发安全事故。
2机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1)严格挑选机械设备,完善机械设备进场质量检测
。部分企业为节省投资,不重视先进设备的引进与更换,对于旧设备也是抱着凑合用的态度,使得大量报废机械、落后机械充斥在施工现场,造成施工现场隐患重重。机场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予以重视。首先,对机械设备应进行严格的进场检测和认真挑选,对于旧设备、已经淘汰的设备、状况差的设备一律禁止入场。其次,所有的设备都要进行登记,建好台账,退场时也要按照进场时的登记严格排查,以防设备遗漏在现场。最后,机场机械设备具有严格的技术使用要求,因此必须严格选择型号,并合理调配,按照规定使用设备,以减少磨损,延长设备寿命。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放在指定的区域,每台机器都要配备专门的安全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要采用安全防护装备,如自动显示、自动报警、自动停车等。
(2)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并要求其持证上岗。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严把人员准入关。相关人员对设备要勤检查、多注意。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除非有必要情况,否则不能离开驾驶室,还要严禁酒后施工,对乱扔杂物等现象也要严肃处理。在施工过程中,重施工、轻管理的问题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只关注项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工。而管理工作从表面看来并不能给施工进度带来明显的作用,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使得部分企业认为在工程机械管理上投入过多精力是一种浪费。为此,要制定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是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也是分析事故起因的根据。此外,应制定科学的紧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总结经验。
(3)加强设备的安全检测
1.1基础防潮失效
基础工程设置的防潮层或者是抹灰处理不完善,降低了阻碍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的有效性,待工程结构外墙受潮后,经过冻融与盐碱作用,将会导致砖墙表面出现逐层脱落现象,影响结构强度以及环境美观。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础施工时对砂浆管理不善,将砂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在进行防潮处理时,没有对工程基面进行清理,不浇水或者是浇水程度不够,降低了防潮砂浆与基面的粘结度。或者是抹灰时压实度不够,养护措施不挖山,致使防潮层过早脱水,强度与密度都不能达到要求要求而出现裂缝。
1.2基础标高偏差
在基础工程施工至室内地平面时,经常会出现标高不同问题,如果基础标高偏差较大,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基础下部基层标高差相对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标高的控制。在施工时基础结构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不能有效控制基础结构与皮数杆之间的高度差。砖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砌筑方式时,受铺灰施工厚度均匀度用以及施工面长度影响,砌筑速度往往跟不上,灰浆因为中间施工时间太长而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2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轴线偏移处理措施
在定位防线施工时,外墙角应设置龙门板,并做好相应保护措施,避免因为槽边堆土或者是其他作业施工而发生位移。门龙板下应设置永久性中心桃,并将其打入地面保持齐平,应用混凝土将其四周封固。待龙门板拉通线时,应首先将其与中心桩进行核对[2]。横墙轴线一般不推荐采用基槽内排尺法进行控制,可以选择设置中心桩的方式。要求横墙中心桩与地面齐平,为便于排尺与拉中心线处理,中心桩之间不能堆土或者放料。在挖榴时应选择用砖覆盖处理,便于清土寻找,在槽墙基础拉中线时,需要对相邻轴线距离进行复核,确保中心桩没有发生位移。另外,为了防止因为砌筑施工大放脚部分不均匀而产生的轴线位移,需要在基础收分部分施工完毕后,拉通线重新进行核对,并且需要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最后完成基础直墙部分的施工。
2.2基础防潮处理措施
在进行工程建筑施工时,防潮处理应该在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进行,其中24cm墙防潮层下丁皮砖应该选择满丁砌筑方式。现场施工时,应将基础防潮施工安排在基础房心回填后进行,避免填土施工时对防潮层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来进行施工,而对与设计中没有具体要求的情况,可以选择2cm厚1:2.5水泥砂浆掺加适量防水剂的方式来进行施工[3]。另外,防潮层砂浆与混凝土中严谨掺加盐,并且为避免低温对工程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无保温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在低温情况下施工。
2.3基础标高偏差处理措施
在进行基础结构施工前,应对基层标高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局部低凹处应选择用细石混凝土将其垫平。基础皮数杆可以选择用小断面2×2cm方术或者钢筋进行制作。在具体施工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结构中心位置即可。如果是选择基础外侧在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该搭配水准尺进行校对。另外,针对基础放大脚的施工,尽量选择用双面挂线处理方式,保持横向水平。在对填芯砖进行施工时,应该选择小面积铺灰的方式,并且要边铺边砌,将顶面控制在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3现场施工基础工程质量控制实例分析
3.1工程概述
以某工程为例,基础工程包括局部一层地下室与桩单独承台,其中地下室底板标高为-6.3m,桩单独承台基础底标高为-1.5m,垫层均厚为110mm,两者高差相对较大,不能选择同步施工。因此,在对基础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时,关键在于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做好地下室与单独承台之间施工的搭接。
3.2施工方案
结合此工程特点,地下室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地下室顶板、底板以及剪力墙侧壁等,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工序以及内容比较多,为保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首先完成地下室施工,避免对工程后续工序的进行造成影响。结合地下室剪力墙以及相连基础量表高-0.4m处留有施工缝,地下室剪力墙部分应首先施工,并留有施工缝的基础梁与单独承台一起整体浇筑施工。
3.3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3.3.1基础承台、梁施工基础承台地面采用230厚M7.5砖,M10水泥砂浆内粉,钢筋主要通过选择施工现场合格材料加工成半成品[4]。由于基础梁洁面相对较大,所需钢筋重量也比较大,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钢筋能够就位准确,需要在钢筋绑扎前先搭设脚手架最为钢筋的支撑,等到钢筋绑扎处理完成后,再将脚手架拆除。3.3.2底板施工在底板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钢筋的绑扎处理,在绑扎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柱、墙插筋定位的准确性以及牢固性。对此可以选择在垫层上弹墨线的方式来对底板钢筋间距进行控制。对于地下室底板上、下钢筋的绑扎处理,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设置来设置撑脚,并且要做好地下室门洞的预留处理。对于楼梯插筋的预埋,可以选择用厚3mm的钢板防水,并将施工缝高度控制在300mm。在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应该选择平行推进的方式,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不需要预留施工缝。尤其是要加强对止水口处混凝土的浇筑管理,保证其密实度,避免出现渗漏现象。
4结束语
1.含水量
在对机场场道路基进行施工时,对路基土的含水量有着严格要求,无论是土方、二灰碎石还是灰土都需要保证其密度满足施工要求,在进行碾压施工前将其含水量控制在在最佳含水率范围内。在对路基填料进行拌合处理时,要控制好含水量,并且拌合完成后及时进行碾压处理,争取在材料在最佳含水量的时候施工。
2.施工材料
二灰碎石进行板结是因为石灰中含有的活性钙激发粉煤灰中惰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的,但是因为粉煤灰质量以及化学成分稳定性比较差,在确定二灰碎石的石灰含量时,要保证施工材料整体配合比的合理性。配合比的确定应进行多次试验,并从多个试验中选择最佳的配比方式,控制好二灰碎石的石灰含量。
3.混凝土道面
一方面,应做好道面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管理,并将其塌落度控制在1cm以内。加强对水泥选择的管理,尽量选择用收缩性小、耐磨性强以及抗冻性高的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且应尽量避免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对于水泥的选择,应将其比表面积控制在300~450㎡/kg,如果混合料选择用活性集料时,应将水泥含碱量控制在0.6%以下[1]。另一方面,道面施工质量的高低可以从高程、平坦度以及粗糙度等方面进行验证,做好每一个施工工艺的管理,避免因为施工技术管理不当而出现施工问题。并且,在道面工程施工完成后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避免雨淋以及踩踏等。
二、机场场道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1.工程概述
以某机场工程为例,需建设一条长2500m,宽50m,两侧道肩各宽7.5m的跑道,跑道两端设置50m×50m的防吹坪,另外平行滑行道与跑道长度相同,宽度设计为33m,两侧道肩宽为7.5m,泡滑间距为180m。其中,道面与道肩工程均采用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跑道西北端500m与东南端400m范围,以及平行滑行道道面均采用厚度为38cm的水泥混凝土面层,另外跑道中部与停机坪道面层厚度确定为33cm。此工程所在地冬季气候寒冷,在进行工程施工时,为提高道面强度,需要进行防冻或者防除冰液侵蚀处理。
2.地基施工技术
2.1施工要点(1)密实度因为此工程冬季环境比较恶劣,为提高机场道面结构强度,需要做好对其地基密实度的控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进行。一般情况系下,对于0~-1m范围内,道面地基密实度应控制在98%以上;在-1~-4m范围内,道面地基密实度应控制在95%以上;在-4~-8m范围内,道面地基密实度应控制在90%以上;对于-8m以下范围,则应将密实度控制在85%以上[2]。(2)沉降场道地基不均匀沉降量应以弯沉盆为依据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弯沉盆半径为50~100m,并且对盆顶与盆底之间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利用实测双曲线以剩余沉降量为基础,对最终沉降量进行岁算。另外,施工时要保证95%沉降量在施工过程中完成,并且在经过处理后,地基顶面回弹模量要保持在80MPa以上。
2.2施工技术场道地基的施工,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对于部分现场地质情况不佳的工程,如土层变化多、软土埋藏深、地下水位高以及花岗石露出地基等。在面对表层粉细砂应选择用强夯法施工,可以更好的提高路基密实度,避免在高级地震发生时导致粉细砂层的液化。本工程属于卧软土层施工,主要选择应用了砂井排水法,与堆载预压方式进行结合,提高软土层的沉降固结程度,减少了软土层的剩余沉降量。另外,对于部分地层软硬过渡带的施工,需要满足地基刚度需求,以产生过大的沉降差。
3.混凝土道面施工
第一,振捣。混凝土道面施工时,混合料中含有5%~20%的孔隙以及气泡,影响混合料的密实度,而密实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以及耐久性等,为保证混合料密实度满足施工要求,必须要进行振捣施工。第二,夯拖。在对混合料进行振捣施工后,利用平板振捣器拖振可以完成大体程度上的找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存在起伏不平的情况,必须要再次利用长条夯来回振平板面。另外,在此步骤施工完毕后,应选择用滚筒进行更一步的振平处理,提高道面泛浆的均匀性,将表面露石压下,为下一步的施工打好基础。第三,做面。做面施工主要目的是再次对道面进行平整与密实处理,保证道面工程具有优质的外观。在此环节施工完成后,要求相邻将板面平整,表面不会存在露石、露砂的情况,并且结构工程不会出现蜂窝、损边、麻面以及裂缝等病害问题。
4.养护与切缝
在对场道地基进行压实后需要及时覆盖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以免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养护时间最短为7d,并且要避免车辆通车。另外,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切缝处理,切缝的方式应由施工阶段内工程所在地道面摊铺完毕到切缝时间内昼夜温差决定,而切缝时间则应结合施工现场气温以及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来确定。如果是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施工,切缝应以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或者按照250温度小时计算;如果是在常温环境下施工,应尽量提前进行切缝,以免出现断板问题。对于切缝的深度应控制板厚的1/3~1/4,深度在6cm、宽度5mm范围内,并选择用聚氯乙烯胶泥进行填充[3]。
三、结束语
巴德拉管道和格拉夫管道建设采用的是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由中方同一个EPC项目团队承担两个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服务,总部设在阿联酋迪拜。EPC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领导团队包括安全总监负责HSSE,项目副经理负责生产、质量、安全、设计、采办。工程设4个施工营地,其中第3营地为主营地设在巴德拉末站和格拉夫首站连接点。EPC项目部负责一线施工的副经理、各部室成员分别在4个营地与现场监理、业主沟通,协调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二、项目沟通管理程序与问题
1.项目沟通管理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整个EPC项目管理团队要与业主、监理、伊拉克政府机构、当地雇员、安保团队、各级施工承包商进行沟通、协调各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面对两个项目不同的业主,业主不同的管理理念对项目进展是有很大的影响。针对两个项目不同的业主,EPC项目各部室人员分成两组,分别负责与俄罗斯和马来西亚业主进行沟通,保证了传达到领导层的信息不会产生混乱。EPC项目领导层对两个项目的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1)EPC项目部确立了以“为施工服务”的项目管理理念,在每个营地都配有EPC项目管理人员、物装人员和现场设计代表,这样,EPC项目团队就能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做出决策,快速地解决问题并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与现场业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各营地EPC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协调监理、业主与施工单位之间产生的问题。将业主、监理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并将施工单位的情况反馈汇报给业主。同时,对于现场施工承包商中懂现场、会英语的管理人员,协助他们与监理、业主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以减少EPC一级的信息传播。
(3)坚持例会制度。每周参加业主举行的例会,汇报施工情况,解答业主提出的疑问。各营地施工单位每天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通报,EPC项目营地负责人及时对需要EPC项目协调的问题做出决策或将问题反映给EPC项目领导层。
(4)保持双方领导交流常态化。两个项目的业主总部设在迪拜,在伊拉克项目设有现场管理团队。EPC根据业主的机构设置,在迪拜也设立了项目办公地点。在现场的项目领导与业主现场管理团队领导定期进行交流信息,共同建设好项目。
(5)建立信息传输通道。根据不同营地的实际情况,开通卫星网络、城市宽带、卫星电话、视频网络、传真等信息传输工具。
2.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施工文件编制的不重视。项目所有的管理文件和图纸都由施工承包商编制报业主审批。施工中,俄罗斯业主、监理到现场检查就按照施工规范、程序文件、图纸中的内容要求严格执行。但实际上其中有些内容是不合理的,有些是现场确实无法完成,有些是有歧义的。例如,在线路沟渠穿越图纸上,通用图例显示了渠底要敷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层。而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看,这种技术措施没有必要。施工承包方询问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回复只是在石方段才需要,但是在图纸备注里就没有相关的描述,业主现场却要求严格执行。这些不合理、不清楚的描述加大了资源的投入,增加了成本。
(2)伊方人员缺乏安全意识。EPC项目团队在安全的防护和管控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安全不能仅仅是靠制度和规范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而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安全警惕性。例如,项目施工人员坐当地安保车辆去施工现场,虽然制定了限速规定,但是在行驶途中有的司机还是超速行驶。伊拉克汽车炸弹在大城市时有发生,为了规避风险项目部也明确规定安保车辆在去工地的路上躲避或者绕行大中城市和重要城镇。有的安保司机为了少跑路而驾车穿越城区,增加了行车的安全风险。
(3)项目内部信息传递不顺畅。在项目施工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不是由于施工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信息传递不畅而造成的。例如,在巴德拉最后站场试压,由于进口部件的一个密封垫片要更换,耽误了1个月的工期,最后发现,需要更换的垫片就在现场的备品备件里。
(4)项目多方协调难度大。长输管道施工是由多家不同的施工承包商共同完成的,不同施工承包商负责不同的工序和工艺系统,工序之间的衔接最容易产生问题,需要各施工单位的相互配合,尤其是在站场施工中。站场施工包含土建、工艺、机械、阴保、电气、通信、仪表、消防、暖通等不同的施工内容,交叉施工多,协调难度大。
三、国际工程项目沟通管理对策
1.加强现场问题的沟通解决
(1)重视施工文件的合理性。在编制施工文件时,一定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编写。在套用其他模版修改文件时,对里面细节描述一定都要通读一遍,把与本工程无关(适用其他工程)的内容删除。在根据业主的意见修改文件时,不要为了审批而审批,而要敢于坚持正确、合理的建议。有的业主提出的一些修改意见本身可能是其他工程的经验或者规范要求,但并不适用于现在的工程项目,因此要坚持对业主提出的意见进行合理的回复,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描述,却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2)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要坚持不断地组织学习项目及上级各部门制定的安全规范,使安全理念深入到工程日常管理工作之中。要建立安全信息交流渠道,及时向工程人员传达上级部门的安全预警通告,通报当地安全情况。要坚持每天施工前的安全讲话,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加员工安全方面的知识。
(3)实施信息共享,顺畅信息传递。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传递渠道,及时将信息传递到关键决策人或者管理人员。此外,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共享施工信息,同时,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
(4)加强现场协调力度。在施工前统计详细的工程量,根据工程量选择好施工单位,确定每个施工单位的施工界面和物资采购界面。同时,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安排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负责现场协调。
2.强化与伊拉克分包商的沟通交流
对于当地分包商施工的管理,根据施工经验主要采取以下4种办法。
(1)请分包商明确现场施工的技术质量人员或者现场负责人。
(2)施工前对现场技术质量人员和现场负责人进行详细技术质量交底;在现场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风险交底。
(3)坚持每天对分包施工现场进行巡检,对于关键工序由项目部派驻项目或机组专职技术负责人全程协助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4)及时将业主现场检查出的问题和分包现场负责人进行沟通。
3.配备阿拉伯语翻译,适应属地管理
EPC项目部在每个营地都配备了专门的阿拉伯语翻译,专门负责与伊拉克当地人员(营地安保、营地雇工、外雇设备操作手、生活后勤物资供应商、当地老百姓等)进行沟通交流。选择的这些阿拉伯语翻译都是中国人,信仰伊斯兰教,有在阿拉伯地区学习工作经历,部分阿拉伯语翻译还具有现场工程经验,参与过管道局多年的国外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外联经验。
四、项目沟通管理效果
1.大大降低了项目安全事故和风险
在伊拉克施工中,事故发生率最高是安保车爆胎。引起爆胎的原因主要是轮胎磨损和超速,尤其是夏天天热,安保车车辆比一般车重,对轮胎的磨损比较大。项目部和安保公司沟通后明确,双方定期对车辆安全状况进行检查,有严重安全隐患的车辆坚决退换,有故障的车辆,排除故障后再出行,定期检查轮胎等关键部件。此外,项目部专门下发关于行车的安全规定,对不同道路行车车速有严格的控制,并且将行车车速用当地语言和英语打印出来粘贴在车内。同时,要求安保人员和车辆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上车后,中方施工管理人员与车上安保人员相互监督,中方人员不系安全带,司机不开车。司机和安保人员不系安全带,中方人员也不出行。
2.有针对性的有效沟通,提高施工效率
巴德拉管道3LPP防腐层采用干膜防腐施工技术,根据厂家防腐工艺要求,防腐底漆涂刷前后分别采用电加热方式对焊道加热,特别是涂刷底漆后的焊道加热温度要达到175℃~190℃。巴德拉管道焊接进度以每天2公里以上的速度在增加,因而防腐的进度直接成为影响整个项工程能否按时完工的关键。通过对电加热和传统火焰加热综合对比分析,EPC项目部决定采用传统火焰加热方式,但如何说服业主同意使用火焰加热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对此,项目部一方面在营地用废管做防腐实验,另一方面质量负责人直接找业主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并且在施工前进行现场试验检查。在现场进行火焰加热考试口防腐时候,中方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序要求,一步一步进行规范操作。并根据现场施工的影像资料做了一份“防腐工序说明”,等试验口剥离实验合格后,把这份报告提交业主审批确认。最后,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条件下,业主同意采用火焰加热方式进行施工,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3.加强日常沟通,增进双方相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