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范文

时间:2022-12-06 09:58:54

序论:在您撰写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第1篇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炽热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基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指指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像你这样赞美他的人都该去会他。”

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着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恐怕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只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就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住。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以粘土美好地塑成的。“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是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着女正身像。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功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别的秘诀――我现在才知道。

第2篇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热情的描摹。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伟大的悲剧》《成功的秘诀》等。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奥地利)茨威格

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非常喜欢。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可以写得更好,但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非常伟大的启示。那件事虽然微乎其微,但是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有一晚,我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热炽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琪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拍拍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像你这样称赞他的人都该去会会他。”

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了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只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这是他一生不断地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于是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黏土,粘在雕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他转身就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我。他显然为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人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再也没有什么像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感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让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赏析】

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实在是太多了。

它最直接地告诉我们的,就是做事要专心。假如你做的那件事情是“好而又值得的”,那么就应该付出你全部的热忱和努力――这么做不一定非得是要追求成功,可成功又往往会不经意地到来。这正如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接下来,我们还是重点说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给予我们的启示。

这篇散文仅仅一千多点字,却生动地刻画出了罗丹这位伟大的雕塑家的形象。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者成功地勾画出了罗丹的灵魂。什么是一个人物的灵魂呢?就是人物身上最鲜明、最无可替代的一个特点,并且这特点往往与外在无关,而属于内在的性情方面。罗丹之所以是罗丹,正是因为他对待工作的专注和热忱。在本文中,作者茨威格便是牢牢地抓住并重点描述了这一点,从而成功地写出了罗丹这一人物的灵魂。

很多同学在写人物的时候,经常会从外貌入手,然后再写性格。这当然不是什么错误,但也并不值得提倡,因为如果老是这样写,一是显得呆板,二是可能会浪费笔墨――有些外貌描写没什么作用,比如“高高的额头”“大大的眼睛”之类,它们很难展现一个人物的灵魂(灵魂才是我们要描画的主干,别的只是枝叶,而枝叶太繁杂,反会影响主干的鲜明)。我们来看《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里,作者写他第一次见罗丹的时候,什么外貌描述都没有。而第二次见面,也是到了罗丹工作的时候,作者才写道:“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这就是作者告诉我们的罗丹的全部外貌特征。而就是这样的特征,显然也是为展现罗丹的灵魂服务的。如果大家读得细心,会在后文看到作者又强调了一句“那身材魁梧的老人”。作者强调罗丹身材的魁梧,多少暗示了罗丹的伟大以及自己对他的景仰,而强调罗丹的年老,更是突出了罗丹对工作的激情与热爱。

如何才能写出人物的灵魂呢?如前所说,你首先应该明确人物身上最鲜明的性情特点是什么,然后再重点描述这一特点。在本文里,作者就重点描述了罗丹忘我的工作状态。同学们可以细细去体会作者所抓住的那些细节――为什么要抓住它们?写出来有什么效果?如果是你,你能抓住这些吗?

在重点描写之外,我们还可作一些侧面的烘托。比如作者在多处提示了罗丹的伟大成就、朴素、亲切、年老等,就是从侧面说明了罗丹如此专注地工作,并不是出于对成功、金钱、他人崇拜等的渴望,他工作,纯粹是出于对完美作品的追求。这也是对罗丹灵魂的一种更全面的揭示、补充。

第3篇

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创造着精神文明。在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创造出了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涌现出了大量的艺术家。而这些艺术家们所创造的艺术文化,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涤荡了我们的心灵。感受艺术的魅力,就是在提高我们的精神文明。

小溪巴赫

肖复兴

巴赫确实太伟大了,太浩瀚了。他的音乐影响了300年来人们的艺术世界,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无以言说,难以描述。

巴赫,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细流永不停止。似乎这个德文的原意一下子解读开巴赫的一切,让我豁然开朗。

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即使看来再弱小,只是潺潺的小溪,是不仅埋没不了的,而且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苍老,相反却能常青常绿。

小溪,涓涓细流,就那样流着,流着,流淌了三百年,还在流着,这条小溪的生命力该有多么的旺盛。……

大河可能会有一时的澎湃,浪涛卷起千堆雪。但大河也会有一时的冰封,断流,乃至干涸。小溪不会,小溪永远只是清清地、浅浅地流着,永远不会因为季节和外界的原因而冰封,断流,干涸。我们看不见它,并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因为我们眼睛的问题,根本没有注意到小溪的存在罢了。……

在险峻的悬崖上,它照样流淌;在偏僻的角落里,它照样流淌;在阳光、月光的沐浴下,它照样流淌;在风霜雨雪的袭击下,它照样流淌……小溪的水流量不会恣肆狂放,激情万丈得让人震撼,但它让人感动是持久的,不会一暴十寒,不会繁枝容易纷纷落,不会无边落木萧萧下,而总是一如既往地水珠细小却清静地往前流淌着。它拥有巴洛克特有的稳定、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它的美不在于体积而在于它渗透进永恒的心灵和岁月里,就像刻进树木内心的年轮里。它不是一杯烈酒,让你吞下去立刻就烟花般怒放,烈火般燃烧;它只是你的眼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珍珠项链般地挂在你的脖颈上,或悄悄地湿润着你的心房。

这才是小溪的性格和品格。

这才是巴赫的性格和品格。

有人说巴赫伟大,称巴赫为“音乐之父”,说在巴赫以后出现的伟大音乐家中,几乎没有一个没受过他的滋养。贝多芬、舒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雷格尔、勋伯格、肖斯塔克维奇……

伟大不见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如庙堂之器哉。伟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伟大也同样可以是溪水。巴赫就是这样清澈的小溪。

……

听巴赫的音乐,你的眼前永远流淌着这样静谧安详、清澈见底的小溪。

在宁静如水的夜晚,巴赫的音乐(那些弥撒曲和管风琴曲),是孔雀石一样蓝色夜空下的尖顶教堂正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教堂旁不远的地方流淌着这样的小溪水,九曲回肠,长袖舒卷,蜿蜒地流着,流向夜的深处,溪水上面跳跃着教堂寂静而瘦长的影子,跳跃着月光银色的光点……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巴赫的音乐(那些康塔塔和圣母赞歌),是无边的原野,青草茂盛,野花芬芳,暖暖的地气在氤氲地袅袅上升,一群云一样飘逸的白羊,连接着遥远的地平线。从朦朦胧胧的地平线那里,流来了这样一弯清澈的小溪,溪水上面浮光跃金,却带来亲切的问候和梦一样轻轻的呼唤……

(选自肖复兴《音乐笔记》,有删改)

美文点读:

本文抒写了作者对大音乐家巴赫其人、其音乐作品的独特感受,歌颂了巴赫不以夺目的光彩示人的高尚品质,表达出作者对巴赫的敬仰之情,同时说明了真正的艺术是不朽的。本文从巴赫的音乐艺术的角度来写,将小溪、巴赫的音乐及巴赫的品格三者融合在一起,文笔细腻,意味隽永。

阅读思考:

1.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溪巴赫》这个题目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文章将小溪、巴赫的音乐及巴赫的品格三者融合在一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3.贝多芬曾经这样评价巴赫:“他不是小溪,是大海!”文章中也说:“巴赫确实太伟大了,太浩瀚了!”,但文章的题目是“小溪巴赫”,全文也是围绕“小溪”这一中心意象展开的,你认为二者矛盾吗?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激烈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位与米开朗琪罗媲美的雕塑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拍拍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像你这样赞美他的人都该去见他。”

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凝视着我,温和的目光中充满着激励,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只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地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

“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出现一座女正身像。“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我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黏土,黏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跟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接着,他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动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的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的东西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

(选自《外国散文欣赏》,有删改)

美文点读:

著名作家茨威格从大雕塑家罗丹身上得到的启示自然也启示了我们:唯有专心致志、完全沉浸在工作中,才能成就大业。仔细观察,留心生活,就不难发现,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触动我们心灵,让我们为之震撼的场景、现象或是细节使我们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把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就构成了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我们就成了有故事的人。

阅读思考:

1.作者从罗丹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是从哪件事得到的启示?

2.真正的艺术大师带给人的启示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罗丹的为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默读全文,从中概括出罗丹的优秀品质。

画家的故事

董懿娜

我的一位朋友是画家。他原先在大学里学的是国画专业,他的才华和勤奋不懈的精神是他必胜无疑的筹码。一年半以前,他毅然地投入到前卫艺术中去。他疯狂地迷上了现代艺术,并且在这方面显示了出众的才华。在两年后的现在,他的现代画开始引起别人的注目,朋友们称他:现代艺术家,而不是画家。

……

一个凉爽的黄昏,我走进了那个到处扔满了瓶瓶罐罐和画布的画室。我感到凌乱之外隐隐飘来一些伤感。这是一幅正在进行的艺术作品,大约已进行了一半。它有一个名字――话语。过去的岁月犹如一些飘逝而过的话语,是一些碎片。它是一个人对往昔岁月最深刻的印象――一个中国艺术家的感受,于是广而扩之成为一个人所理解的生活,现在通过艺术来表现就如同用一种话语在向别人诉说。画的规模很大,大约有近三十二张画布构成。上面粘满了如指甲般大小的碎片。我站在画布前好一阵发怔,只是隐隐地感到有一份难言的压抑在压得我的神经发痛。

既而我们离开那幅未完成的作品,坐在他布置得极为雅致的客厅里听他聊前卫艺术。周身是黑管柔和而略带沙哑的诉说,墙上挂着两幅他获过奖的国画和一些他后来创作的前卫艺术画。国画中的线条是那么柔和,笔触间可隐约地感到有一份温婉而细腻的情感涌动。对于他的国画我有一种特别的偏爱,他的那些束之高阁裱过或还未裱的国画我都看过。我一直很固执地称他画家,从不叫他现代艺术家。我知道他曾被一份爱恋纠缠了多年,后来一位搞前卫艺术的朋友用一些莫名其妙的作品、打扮和处世态度轻易地夺走了他爱的女孩,那是一个对艺术和爱情报以同样热忱的女孩。自此以后他消沉过很长一段时间。待他不再消沉的时候,他便发誓不再画国画而要去搞前卫艺术了。他要超越一个无所谓存在与不存在的目标,尽管别人已经不再介意他的感情,可是他仍不罢休。他每日在他与自己的作品之间对话,他选择了一种让人推崇的竞争方式,他没有伤害任何人,然而他选择了一种自我伤害的方式来完成他的作品。他的现代艺术品一方面受到很严厉的贬斥,另一方面又得到莫大的礼遇,有人愿意出不小的价钱买他的作品。可他好像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起来的样子,他也丝毫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干扰,只是每日投入到他的创作中。

后来我知道他又彻底地放弃了前卫艺术。那个女孩被她痴迷到极点的丈夫所弃,开始了孤独的生活。我看到他的时候已是盛夏,他消瘦而颓唐,那幅作品依然是半成品。他说自从听到那个消息后就再也没有握过笔,他感到身上所有的激情、灵感都已逝去了,一旦目标逝去,所有的力量也都消解掉了。他说想调整一个心态,他依然要回到他的国画中去,他认为他真正钟情的艺术还是国画。

好多朋友都在惋惜,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夭折了。我想不是,这样也许可以找回一个真正的画家。

(选自“中国人人网”,有删改)

美文点读:

本文通过我的朋友由开始画国画继而投入到前卫艺术中,疯狂地迷上了前卫艺术后又彻底地放弃了前卫艺术,依然回到国画中去的经历的叙述,字里行间表现了我对国画和前卫艺术的情感和态度。

阅读思考:

第4篇

[作者]  江苏 王兰柱

[内容]

罗丹(1840-1917),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他从小热爱美术,后就学于巴黎国立工艺美术学校,从师于著名雕塑家卡尔波等人。在青年时代,他曾在布鲁塞尔等地干过许多同雕塑有关的杂活,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875年,他旅游到了意大利,深受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罗丹的一生献给了他心爱的雕塑艺术,不断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探索艺术创作的真谛。据说他在创作《巴尔扎克纪念像》的过程中,经常审视雕像的稿子,思索、琢磨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恰巧,有一天雕塑家布尔德尔来拜访他,看到巴尔扎克的手被塑造得十分精彩,惊叹不已,以至久久凝视这双手。罗丹发现了这种情况。……此后,这双完美的手永远消失了。在他看来,整体感高于一切,任何细节必须服从于作品总的效果,总的意图,假如某一细节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哪怕它本身多么优美动人,也要毫不留情地割舍、抛弃。这个故事真实反映了罗丹对艺术的追求。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后来到大学里攻读哲学和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流亡瑞士,和罗曼·罗兰一起进行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斗争,是世界闻名的和平主义者。战争结束后,他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从事文学创作。1928年,他应邀到苏联去,在此期间结识了高尔基,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38年。祖国法西斯占领奥地利后,他流亡英国,后又被迫逃往巴西直至去世。茨威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早期诗集《银弦》(1901)、《往日的花环》(1904),他的主要成就是在传记文学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上。如著名传记有《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传,1920)、《罗曼·罗兰》(1921)、《三大诗人》(卡萨诺伐、斯汤达和托尔斯泰传,1928)等。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混乱的感觉》(1927)、《象棋的故事》(1941)等。此外还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1938)。《全神贯注》是根据茨威格《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改写的。茨威格在文中回忆他在罗丹家做客,亲眼目睹罗丹全神贯注修改雕像的全过程,以及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下面将文中结尾的几段文字抄录如下:“在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领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第5篇

[内容]

罗丹(1840-1917),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他从小热爱美术,后就学于巴黎国立工艺美术学校,从师于著名雕塑家卡尔波等人。在青年时代,他曾在布鲁塞尔等地干过许多同雕塑有关的杂活,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875年,他旅游到了意大利,深受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罗丹的一生献给了他心爱的雕塑艺术,不断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探索艺术创作的真谛。据说他在创作《巴尔扎克纪念像》的过程中,经常审视雕像的稿子,思索、琢磨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恰巧,有一天雕塑家布尔德尔来拜访他,看到巴尔扎克的手被塑造得十分精彩,惊叹不已,以至久久凝视这双手。罗丹发现了这种情况。……此后,这双完美的手永远消失了。在他看来,整体感高于一切,任何细节必须服从于作品总的效果,总的意图,假如某一细节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哪怕它本身多么优美动人,也要毫不留情地割舍、抛弃。这个故事真实反映了罗丹对艺术的追求。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后来到大学里攻读哲学和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流亡瑞士,和罗曼·罗兰一起进行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斗争,是世界闻名的和平主义者。战争结束后,他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从事文学创作。1928年,他应邀到苏联去,在此期间结识了高尔基,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38年。祖国法西斯占领奥地利后,他流亡英国,后又被迫逃往巴西直至去世。茨威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早期诗集《银弦》(1901)、《往日的花环》(1904),他的主要成就是在传记文学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上。如著名传记有《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传,1920)、《罗曼·罗兰》(1921)、《三大诗人》(卡萨诺伐、斯汤达和托尔斯泰传,1928)等。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混乱的感觉》(1927)、《象棋的故事》(1941)等。此外还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1938)。《全神贯注》是根据茨威格《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改写的。茨威格在文中回忆他在罗丹家做客,亲眼目睹罗丹全神贯注修改雕像的全过程,以及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下面将文中结尾的几段文字抄录如下:“在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领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第6篇

25岁那年,我终于找到了这个秘诀,它来自一个伟人,这改变了我的一生。那是一个周末,我到麦东拜访罗丹。“或许你愿意看看我的工作室?”他和蔼可亲地说,“恐怕没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你不要嫌闷。”

我跟大师来到他的工作室,一个简朴的房间,有着巨大的窗户。桌子上堆满了草图,地上摆着一些已经完成的雕像,其余的都是黏土做的雕塑局部:一只胳膊、一只手、一根手指,有的甚至是指关节这样微小的细节。

我正看得入神,回头发现罗丹已经穿上了工作服,正站在一个木架子前面。“这是一个新作品。”说着,他小心地掀开湿布,一座少女的半身像出现在眼前。那是一尊黏土做的小样儿,线条柔和,细节逼真,我忍不住赞叹:“太完美了!”

罗丹侧头看了看雕像,后退一步,盯着少女出神。这位身材魁梧、肩膀宽阔、满头白发的老人好像变成了热恋中的少年,他柔声说:“肩上的线条还是太粗,这里还差一点儿……”

大师拿起刮刀,木制的刀片轻轻滑过湿润柔软的黏土,所到之处留下肌肤柔美的光泽。罗丹在架子前走来走去,不时转动雕塑台,有力的双手一刻不停,眼睛里闪着光,“还有这里……嗯,还有这里……”他一边修改一边自言自语,时而兴奋得点头,一会儿又双眉紧锁。他捏好一小团黏土,粘在雕像上,再用木刀一点点儿刮开,喉咙里发出含糊奇怪的声音。

就这样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罗丹再没跟我说一句话,他把我给忘了,把整个世界都给忘掉了。除了手中的作品,他眼里没有第二件东西。他专注的神情,宛如上帝正在创造世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罗丹舒了一口气,扔下刮刀,满意地笑了。他又一次拿起盖布,小心翼翼地盖上少女,好像把披肩披在情人身上一样,满脸的温存与关怀,然后他脚步轻快地向门口走去,突然看见我,吃了一惊,凝视半晌才记起我来。

罗丹又变回了先前淳朴好客的老人,为自己的失礼感到尴尬又慌张:“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我的意思是……”而我毫不介意,握着大师的手,心里充满感激和崇拜。

在麦东的那个下午,我得到的启示比在学校里所有学到的东西加起来还多。我明白了成就一切艺术与伟大事业必需的本领――专注,一种无论眼前的工作或大或小,都能将意志贯注其中的本领。我这才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

(王悦编译,选自《环球时报》)

【交流・分享】

第7篇

电影《罗丹的情人》海报

“我们的文化深深根植于各种男性本位的创造神话里,表现在宗教、艺术、科学诸种领域中。正如女性主义宗教学者们指出的那样,基督教就建立在上帝——父亲的权力基础之上。是他,从‘无’中创造出自然万物。”(《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在女性意识的觉醒方面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女性在社会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扮演“他者”角色。“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祖嘉合:《女性主体意识及其发展中的矛盾》,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1999年Z1期)在男权文化下,女性没有本体,没有独立身份,没有自己的声音,只是由他人来确定、描绘和解释的一个符号。这并不是说她就完全没有意义,只不过她的意义不存在于她本身,而是存在于别人对她这个符号的理解,存在与她同别人的关系中。历史上男人和女人在相互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女人一直是男人的奢侈品、是精神的慰藉;女人是画家的模特、诗人的缪斯;女人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可唯独不是她自己。

18至19世纪,一些女性作家带着对“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的质问,在其作品中开始关注妇女的生存境遇。相比之下,许多男性却害怕描写女性成长,他们担心会让妇女闯进男性长期控制的社会领地,从而失去统治女性的权威。

卡米尔·克洛岱尔是19世纪末期著名的雕塑家,但却只能被淹没在历史与一位伟大的男人——罗丹的光环之中。在有关罗丹的传记中,她曾经只能以“C小姐”或“某女艺术家”的无名身份被提及。1988年法国导演布鲁诺·努丹拍摄了这位杰出女雕塑家的传记片《卡米尔·克洛岱尔》,但是这部影片却被翻译成了《罗丹的情人》,这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市场法则的必然。因为在大众心中认识的是作为“罗丹的情人”的卡米尔,而不是作为雕塑家的卡米尔。这对于终其一生都想证明自己的卡米尔而言是太可悲了。

卡米尔生于1864年的法国,12岁就开始捏粘土的她拥有不能为那个时代所接纳的艺术才华。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才华得到了父亲和弟弟保罗的支持。为此卡米尔和母亲产生了很深的隔阂,因为母亲只希望女儿做能像那个时代大多数女人一样成为男人背后的“天使”,拥有所谓平常的生活和简单的幸福。但卡米尔却不想重复母亲的命运——陷落在家庭里,失去自我,成为男性世界里的附属品。而卡米尔天赋的才华注定了她不可能成为一个简单和平凡的女人。1883年,19岁的卡米尔遇见43岁的罗丹,当时的罗丹已经被公认是当代最重要的雕塑家了。卡米尔被罗丹在雕塑上的才华和激情所打动,成了他的学生,心甘情愿地做他的粗雕工和模特儿。卡米尔出众的领悟力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使她成为罗丹创作灵感的启示者和工作中得力的助手。在他们合作的这一时期,罗丹的创作力喷薄而出。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是罗丹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最丰产的时期,他的作品明显地表现出了比以往更深的思想境界。

由于对艺术共同的痴迷和对彼此艺术才华的倾慕,卡米尔和罗丹相爱了。卡米尔爱得深重而执着,但罗丹却依然游走于她与模特兼情人罗丝之间。卡米尔怀孕了,罗丹却不能在身边,由于焦虑、思念、怨恨,她失去了生命里唯一的孩子。波伏娃在《第二性》一书中说:“在男性世界的本质当中,她发现所有的原则、所有的价值、所有的存在物,其意义都是不明确的。她知道男性的道德观念一旦涉及她就会变成大骗局。”(《第二性》,波伏娃著,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与罗丹相伴了15年的卡米尔在迷乱挣扎之后,选择离开了“亲爱的罗丹”。她是怀着雕塑家的梦走进罗丹的世界,却成了罗丹的附庸,或者不过是罗丹手里的泥巴、是他铸造声名的工具。“女人怎么能够按照某个男人的意志而生活”,卡米尔心里回响起十三岁时自己像父亲表达的疑问。要想创作,要想取得一点什么成就,首先必须属于自己,而不是属于任何人。卡米尔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不再以“罗丹的助手”或“罗丹的学生”出现,而是雕塑家卡米尔·克洛岱尔,她的一系列作品如《华尔兹》、《克洛索》等获得了成功,但艺术界仍然不正视她的艺术才华,仍以“罗丹的学生”、“保罗的姐姐”来标识她。这依然反应了父权语境中的一种解释,即在男性——女性的结构关系中,男性是中心,是第一性的。社会把女人限制在一个低人一等的位置上,她们没有独立性,而是她们的丈夫和儿女的财产,无论何时,她们的丈夫和儿女都可以找到她们,要求得到某种解释、支持或帮助,而她们则不得不依从。女人属于某个家庭或群体,而不属于她们自己。19世纪的法国艺术是属于雨果、属于罗丹、属于女性的。“无数的理论家为我们许诺,艺术是人类最后一片‘飞地’,在这个诗意栖居之所,我们都是自由的。但是艺术世界的自由是针对男人而言的,对于女人却未必。”(韩敏:《被遮蔽的女性身体——解读影片》,载《电影文学》2007年22期)一位热爱艺术的女人,可能大多数都得像卡米尔一样遭遇到来自生活世界与艺术世界的男权思想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