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英语重点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2-08-04 15:24:45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英语重点知识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英语重点知识点

第1篇

一、以关爱文化为统领,给学生送去希望,让学生健全成长

1.用心关爱从尊重学生开始。尊重让学生重拾和恢复应有的信心,点燃成长的希望。每一名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的对待学生。消除隔膜,增进沟通,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感觉。用“关爱”的阳光,温暖和照亮中职学生长期被遗忘和冷落的心灵。用爱的阳光驱散学生心底的阴霾。

2.用心关爱从关心学生开始。用心关爱、爱生如子。就是要时刻想着“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始终关注、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发展。用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

3.用心关爱从服务学生开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总是力求作到是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人)都来实现教育理想。”全校的所有员工都应主动为学生服务,主动参与到德育中来,为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而努力,让学生在校感受到家的温暖,做到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用爱的空气和土壤让学生茁壮成长。

4.用心关爱从激励学生开始。要善于发现和放大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无论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日常生活中,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表扬,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鼓励;如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即使答错了,也要表扬他主动回答问题的勇气。让学生在表扬中树立信心,健全成长。用爱的激励让学生生命之花绽放。

关爱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践其行”。

二、以养成教育为重点,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即要突出德育的实效性,又要紧密结合职教的针对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基本的职业素养。要本着起点低、立意高、能做到的原则,从点滴的养成入手,向学生传授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知识,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加强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一是行为规范培养。通过两操、出勤、课堂、晚自习、仪容仪表、教室宿舍规范管理,明确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的行为规范;通过上课起立、鞠躬、问好,集体活动解散鞠躬击掌,离开座位椅子放入书桌,文具、工具摆放有序等点滴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二是职业素养提升。与企业、职业需求对接,借鉴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在实训室、教室、宿舍引入“5s”规范化管理等职业素养,营造准职业环境,培养学生规范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三、以一课堂为主阵地,发挥主渠道作用,渗透德育教育

要强化课堂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将德育教育、行业、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要求,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的体现和发挥育人功能。

关键在于形式的创新,把以往的“说教式”、“灌输式”变为“合作式”、“互动式”德育,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把外在的德育规范和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逐步达到自律的目的。专业教学要努力创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还必须将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学生职业素养融入教学、实习实训全过程,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规范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养成。将职业素养规范教育贯穿教学、实习实训的各个环节中,全面规范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四、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以适应学生特点,突出职教特色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德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寓教于乐,寓教于行,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努力让学生爱玩、会玩、玩出名堂、玩有所获。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形成学期有主线、每月有重点、周周有主题的德育活动体系。通过健康有益的德育活动,把学生吸引到了教育活动中来,真正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中职学生是准职业人,因此中职学生德育的培养,更应提倡自律,而不是一味强调监督约束。因此,在德育活动和常规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放手,给学生以足够的信任,为学生开辟一片独立的空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将校园、企业、社会变为学生德育实践的实训场,进行道德感悟和实践。使他们在道德完善方面由被动变主动。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只有不断创新实践,才能适应中职学生的特点,满足职业企业需求,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2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实训课教学

随着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技术进步和劳动组织的变化,使得现代企业亦更加重视毕业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我们了解到电器行业急需大量一线的装接工、调试工、维修工和质检员。这就要求中职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要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实训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加强实训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还可以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际生产活动。实训教学已成为中职学校全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仅就中职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如何开好实训课教学进行探讨。

一、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是时代的要求

(一)实训符合中职校学生的特点

职业学校的招收生源中学生学习成绩差异很大,整体素质不高。这就给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负担,特别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专业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因为电子专业开设的课程,基本是高职、高专的课程直接“下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基础知识跟不上,势必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习效果较差,但是他们对实训和实习却充满了新鲜和好奇。我们要充分抓住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扩大实训实习的力度。因此,我们要积极改变教学的思路,转变观念,增大实训教学的投入,增大实践课的教学比例。

(二)实训是就业的需要

从现阶段社会就业市场对就业者的需求看,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实训教学改革必须服从市场需求,以学生综合素质为依据,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现行的教学模式都是以前形成的定向教育模式,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各门课程的设置及学时安排都是依据学科地位而定,而忽视学生特点及社会所需的要求。这就难以满足多元化发展,客观上势必为未来毕业生的就业设置了羁绊。因此,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职业学校学生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具有简化理论、强化实践,加大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实训课时比例,总体上达到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克服未来就业面窄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余地选择或转行。

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的多样性

职业中学的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业是比较落后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早已厌倦乏味,但是他们对实训和实习却充满了新鲜和好奇。我们要充分抓住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扩大实训实习的力度。因此,我们要积极改变教学的思路,转变观念,增大实训教学的投入,增大实践课的教学比例。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未来就业的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具体安排中,可适当调整课程计划,以“理论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实训的比重,或轻理论重实践,或先实践再带入理论,或先易后难分段进行,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多种场地和渠道全方位开展实训教学。

(一)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学生可就近、就地到这些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随时性、方便性、显效性的优势,重点可采取由浅入深,分段进行的方式。

1.在初级阶段,充分引导学生对电子技能操作的兴趣。在此阶段,主要进行元器件识别,锡焊操作,万用表组装实训,使学生能读识电阻、电容、电感,并能使用万用表判断其好坏,掌握锡焊的焊接技术,学会万用电表的组装和调试。在此过程中,测量和焊接技术是基础,我们安排有专门的测量、焊接实验室,并配备专门资深实训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在初级阶段,要有充分的时间、设备和良好的师资保证实训实际操作。

2.在中级阶段,充分巩固和提高电子技术技能的掌握。在此阶段,主要进行电子元器件质量测试、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简单电路的组装,掌握毫伏表、示波器、晶体管测试仪,等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收音机的组装和调试工艺。在此过程中,可有专门的一周进行“收音机组装和调试”操作,要求学生能自己动手,在原有学习的理论、简易器件识别和焊接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电路板中的元件插孔位置,依据原始电路图,在实训教师指导下,进行相应装配,要求必须有步骤有方向性的进行操作,最好能一次成功,最后根据调试原理,进行后期调试工作。

3.在高级阶段,全面认识、综合应用电子技术技能。在此阶段,主要进行黑白电视机组装、遥控彩色电视机维修等训练,使学生具有黑白电视机组装调试和黑白电视机、遥控彩色电视机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专门安排两周进行“黑白电视机组装和调试”操作。

实训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程序,从初级阶段的基础学习,到中级阶段的巩固提高,再到高级阶段的综合应用,同时它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实践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反过来理解了的理论又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校内实训基地应体现仿真性原则,应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数量和场地足够的、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场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位;要具有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要具有可供训练的反复性,能给学生创造反复训练的机会,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技能熟练程度,使学生体验生产操作过程,基本完成毕业上岗前的准备和训练。

(二)校外实训基地实践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第一线的训练场所,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和场所不足的有效补充。

1.校外培训基地是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的场所。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仅靠校内实训基地已很难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不仅可以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而且可以创设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和职业情境,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的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及时掌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

2.在走出实验室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为学校教师、社会人群进行免费维修工作等。多种形式的顶岗实习,不但可以锻炼学生,而且能够产生多方面的效益:一方面,学生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可获得一定的报酬,以此进行勤工俭学,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生顶岗,满足了企业对短期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企业的减员增效创造了条件,带来了人员效益。另外,学生经过真刀真枪的实训后,走入社会可以直接上岗,没有明显的过渡期,能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能促进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社会效益。

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的管理

职业中学的学生管理工作是比较困难的,而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工作更难。因为实训教学和平时的文化课教学不同,一般的教学,学生坐在教室里,能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都很少,管理起来很轻松。实训教学的时候,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活动的空间较大,自由发挥的地方也很多。因此为了真正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实训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乐趣,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大实训教学中学生的管理工作。

(一)实习时,学生要按时进实验室,遵守秩序,不乱拿仪器,不在实验室内喧哗,保持室内安静整洁。

(二)学生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尊重实习指导老师或师傅。

(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实习指导老师和师傅的指导方法进行操作,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操作设备,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四)实习时,爱护仪器设备、工具、量具,下班时应该清理放好,防止损失和损坏。

(五)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集中思想操作,不进行与实习无关的活动。实习结束,认真写好实习报告,参加实习成绩考核。

(六)人为造成仪器损坏、浪费或遗失,要及时主动向老师或管理人员报告。必要时应作出检讨、赔偿或处罚。

为保证实训的质量,在校内外实训时,学校要对实训情况进行认真地检查、监督和总结。在实训过程中,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到专业实训现场,采取多种形式,检查和监督学生的专业实训过程;实训结束后,要抽查实训结果,全面总结实训中的经验。

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的不足与思考

随着中职教育的深化改革,很多学校已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在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模式上有较大的改变,必须强调以符合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中心,积极调整原有教学计划,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全面实行教改,在此基础上,才能扎扎实实地开展实训教学。而在实际上不少职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实训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一般先是在课堂中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只是在其中穿插做几次实验,甚至有些课程基本就没有实训操作,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比例上,存在明显失调。

(二)在实训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比例也有所失调,一般是十几个学生跟一个指导老师,这就使大部分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有问题一带而过,或者操作有误却没有得到老师的及时指点。

(三)实训仪器、模型不充足,个别实训十几个学生围绕一台仪器,如在空调等实训演示课程中。又如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没有相应的模型进行实物教学。

(四)实训内容滞后。受设备、仪器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实训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没有紧跟迅猛发展的电子产品而有针对性地实训。

鉴于此,实训教学需要改革,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训教学模式转变;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主要是宏观把握和原则指导,提供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

第3篇

关键词:教学任务;市场营销;教学思考

一、明确教学任务,树立学科定位

市场营销教学的学科应用首先指向的是市场,所以不论是教学还是实践都要基于原本案例进行。一个没有被实际应用的教学理论是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尤其是对于本门课程,应紧贴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脚步。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节点,本门课程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从国外引进的学科。并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贸易类企业的增多,社会对于营销类人才需求的大量激增,市场营销逐渐成为了经管类教学的重点并由此在各类学校的非经管科目里扩散开来。中职学校也为此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教学的进行是社会发展所需营销类人才储备量的保证,由此,教师应明确教学任务。只有正确的教学观教学才能具备明察学科定位的能力。

另外,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是零基础教学,对于教师而言这无疑会产生种种问题。打好基础是最为关键、最为首要的教学目的。所谓打好基础务必着眼于多数学生的基础和学科专业性。不得不说,中职的所谓基础和大学所要求的并不一样,其基础培养直接是面向社会的实用性,而不是紧贴应试。笔者认为,参与市场营销教学的教师应明确中职教学本身的特色,务必做好的工作是结合教学实际把握市场动态,从而更好地针对市场培养人才。

二、正确运用案例教学,维持学科适应性

市场营销带有学科时效性,不适应市场的教学产物只能被社会淘汰。教学承担到的任务便是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当代热点。这点的具体体现就是利用案例教学法基于具体问题进行营销方式、观念、战略和管理的讲授。关于市场营销的教材及相关资料的实践结核性也是紧跟时代的教学要求。顺承要求去教学,结合案例在这一环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现代营销观念,用专业的视角去捕捉分析商业活动,进而能产生自己的见解形成营销战略思维。这是学生初具实践能力的基础。教师应悉心准备合适的案例,以保证产生合适的效果,这也是案例教学能否起到辅助高效课堂的关键。随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市场环境日益规范,在挑选案例时务必要有耐心。学生对不同案例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意味着他们有不同的接受程度,所以案例的选取一定要迎合教学主题、贴紧教学进度,而且要是现实的、可操作的。精炼的案例往往能给学生一个很深的印象,教学强调的理论知识也就是学生在对案例记忆的过程中得到巩固的。另外,案例还要照顾学生的情感,教学内容倘若刻板没有可行性则案例不仅失去了本来的作用,而且还会降低对学生的吸引力,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案例也就没有了价值。这点对学生方面来讲,教师需要督促其进行课前准备,旨在提高案例分析的效果。否则对于融合性较强的案例来说,因为学生的准备工作欠缺而造成教学漏洞就得不偿失了。

“有光的地方就有黑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案例的选取。如同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反面教材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案例是营销思维的实际体现,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个失败的营销案例往往比十个成功案例更具有教育意义。反面案例教学进行完成后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检测,通过这个过程使其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且结合相关所学提出解决方案。

三、增加教学互动,创造高效课堂

笔者在第一点提到教师需要进行明确的教学定位,兼顾教与学的教学才是一个具有高效性的课堂。必须提到的一点是,结合市场仅仅是教学的一部分。由于其教学要求,很多教师对实际情况过于强调,从而导致教学元素单一死板毫无互动性可言。学生钻研理论但和教师强调的东西并不接轨,渐渐丢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是教学漏洞,不能做到教与学的衔接便不能正确传达一个正确的学科定位。

当然能轻易想到教是教师的职责,但笔者在此强调并非如此,且学也并非是学生的任务。我们不但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还要让学生学会“教学”。所谓学生的“教学”就是学生需要表现出自己的难接受点或需要教师进行重点强调的点,以便教学在互相了解的环境中进行;教师也要更多地去学,了解学生的求知重点,另外还应更多地去学习了解市场经济现状。

教学课堂互动的重要性在各阶段教学都有不同的体现,结合中职的重在应用的教学性质,教学互动便更体现了其在现今课堂的存在价值。当实用性课程存在广泛授课的现象事,学生明显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对于本课的学生,课堂仅仅只是为他们的实践行为提供指导方针,互动课堂正是将他们所学的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保障。

以上提出了三点笔者关于市场营销教学的思考,无论怎样阐述,这个学科的教学都不会脱离实际情况本身。教师理应结合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回归学科本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章琦.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经济探究导刊,2011(2).

[2]陈发奎.论市场营销学的案例与实践性教学.池州师专学报,2013(12).

第4篇

一、词典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语音,使其口语更地道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对一个英语单词往往只注出一种音标,而对英美人发音有差别的词,词典却分别予以标注,而且还划分了音节,电子词典甚至提供了语音朗读功能。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模仿词典中的注音(发音)进行练习,使他们的语音更纯正。另外,词典中有大量的地道的例句(表达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查阅、背诵这些句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克服由于词汇量、练习量不足而产生的紧张及害羞心理,又可以减少训练中的错误,树立起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

二、在词汇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词典可帮助他们更准确、全面地理解单词

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往往是首先将本单元英语单词的发音、词性、释义照本宣科地教给学生,然后完成课本同步练习或其他资料上的相关练习。但是,如果我们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怎样借助于词典进行词汇学习,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就某个单词而言,教材中往往只写出某词在课文中所具有的词性和注明该词在课文中所具备的意义,而词典对该词则做了全面的归纳:多重词性、多种释义、多个例句、语用信息(正式与非正式用法、文化差异)、同义词与反义词、同义词辨析、固定搭配以及派生词、插图等等。这些无疑补充了教材由于多方面的限制所导致的不足,对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正确地使用词语,了解文化差异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若要表达“希望”之意,可以分别在词典里查到类似这样的例句:I hope you will help me.和I wish you would help me.通过比较研究,会发现hope与wish的不同用法,至少能从中弄清楚两点:

1.用hope表示所希望的事情能实现的可能性较大,而wish往往只表示良好的愿望,实现的可能性较小。同理,词典里的另一例句则很容易理解: I wish I were 20 years younger.

2.wish后面的从句使用虚拟语气。上面句子中的would help与I were也给了这样的启示。在写作时,就可以巧用这些例句,写出下列较规范的句子:I hope I can catch the last train. I wish she would come to me tomorrow. Let’s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journey to China. 

三、指导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合理使用词典,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以说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在阅读英语材料时,经常会遇到生词或词组,在此过程中,词典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使用词典的意识,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合理使用英语词典。教师应该教导学生,碰到生词时,应继续读下去以便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后面有可能的话再根据下文中其对应的近义词或解释来猜测它的词义。之后,再查词典核对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这样,学生猜中生词率越高,对阅读就会越有信心,而阅读量越大,他们使用词典的机会也就会越多。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阅读—猜词—查词典核对—更大量阅读—更准确地猜词—更精确地查词典核对—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 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增强学生自信。同时,学生如果发现自己的语感和猜词能力得到了提高,词汇量也扩大了,他们使用英语词典的意识也会随之增强。一旦学生掌握了词典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不但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增强自学能力,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四、在写作训练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借助词典提高表达能力

写作是产出性语言活动。词汇量的大小会对作文的长度、主题深度和词汇的丰富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学生运用交际策略也可以解决写作中的词汇问题,但由此带来的语义含混、表达累赘、过度概括等问题仍然是写作活动的“瓶颈”。现代词典编纂的发展不仅为学生的英语表达活动在词汇层次(包括同义词辨析、词的搭配)、语法层次(包括句法结构、语法失误)、语用层次(包括文体和语域)、文化层次(文化差异)等方面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而且考虑到了词频、义频等客观因素和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外,还要教会学生善于利用词典中的释义、例句等。近年来,专门用于英语写作指导的词典越来越多,它们大多具有分类清楚、例文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注重基本功与实例练习的有机结合等优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研读,熟读其中常用、优秀的句子甚至范文,进而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五、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词典,传授词典使用知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词典,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词典,传授词典使用知识。现在市面上词典种类繁多,每类词典各具特色。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词典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针对性、实用性、超前性和价格的可接受性等因素。教师还应通过讲座以及课堂教学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词典的各个部分——前言、使用说明、正文、插页、附录等都包含哪些内容;教师也要让学生知道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的查阅方法,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当查阅词典的哪个部分等知识,激发学生使用词典的兴趣,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梅德明主编.电子时代外语教学手段探索——电子词典与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第5篇

英语教学一直是职校教学工作的难点。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始终在研究对策与方法。然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普及给职校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了一线生机。下面以职校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中Career Planning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职校英语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

一、教材分析

此课为Career Planning 单元中的第二课时,主要以情景对话为主要内容,学习面试的相关词汇。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删减了情景对话偏难的内容,增加了面试礼仪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职业高中的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感到厌倦和困惑。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词汇及短语:interview,resume,diploma,certificate,application,manner,etiquette,apply for,prepare for,be concerned about...

2.句型及语法:祈使句、主将从现。

(1)If you fail in an interview,what will you do?

(2)Notice your words and deeds.

3.能力与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及听说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面试的交际用语,并结合所学礼仪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面试。

(二)过程与方法

本课主要通过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在小组交流和游戏中得到亲身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敢于用英语进行对话。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与组员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3.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面试的相关词汇及礼仪知识,并能够用英语进行有关面试的情景交流。

五、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法:本课共有四个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自主探究所学知识。

2.情景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讲授法:在学生亲身体验后,教师直接向学生讲授知识要点。

4.多媒体辅助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练习等内容,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单词,回顾旧知。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在白板上播放单词小游戏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并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尽快熟悉起来。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图片插入和钢笔功能,在白板上显示图片和问题What kind of jobs are there in our life?学生观看图片,进行深入思考,在白板上写出答案。

3.生生互动,小组讨论。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钢笔和倒计时器功能布置任务1,即在白板上显示四个问题,由四个小组进行讨论:

Group1 What’s an interview?

Group2 How to prepare for a job interview?

Group3 What do you value most in your interview?

Group4 If you fail in an interview,what will you do?

4.观看视频,听说训练。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插入视频和探照灯功能,布置任务2,即在白板上播放两遍英语面试视频,第一遍让学生自行观看,并提出问题Which interviewee will the manager choose?第二遍结合视频和探照灯功能为学生讲解视频中面试者存在的问题。

5.教师讲解,直观呈现。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强调笔和幕布功能,讲解面试礼仪知识,学生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6.口语练习,学以致用。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音频播放功能,布置任务3,即在白板上播放视频,内容为关于面试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分小组练习对话,然后在全班进行表演。

7.随堂练习,及时反馈。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钢笔、批注笔、计时器和文字拖拽功能,布置任务4,即在白板上显示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在白板上写出答案。

8.小组竞赛,师生互动。教师运用课件,在白板上呈现趣味讨论题,组织小组竞赛,当场点评,评选优秀小组。

9.课堂小结,巩固强化。教师使用课件在白板上显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10.布置作业,拓展延伸。教师使用课件在白板上显示作业内容。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合理地应用了白板的嵌入视频,图片,标注重点,批注,探照灯,屏幕幕布,计时器,随机点名,拖拽等功能。这些功能的有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变得新鲜有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度。通过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增加了交流与互动的机会,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通过白板的使用成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将白板的使用方式适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白板功能虽然很多、很广,但是切不可为了用白板而用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必须与课程内容进行深度的整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本节课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使用白板方面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计时器、随机点名的功能使用得不够自然,学生对批注功能中各种笔的使用还不够熟练等。这些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加强和提高。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领导路劲;培训课程;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42-03

教师培训课程是培训者所组织、学员所体验的经验总和。它既来源于教师在培训活动中提供的各种资料、传授的言语信息、呈现的观摩现场、营造的学习气场,也来源于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聆听、发问、交流、反思、行动等积极状态,以及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所生成的体验情境、正式和非正式的交往环境。培训课程是决定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教师培训课程的设置,是知识快速增长与传播、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应对校内外竞争与挑战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英国中小学校长领导路径培训课程为例,来探讨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置与特点,以期对我国教师培训课程的设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置

随着英国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界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给予极大的关注,把培训中小学校长当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保证培训的实效性,有识之士提出要把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为此,在英国,依据校长成长规律,设置了从初阶领导一直到校长的较为完整的领导力培训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大体可以分为中层领导培训课程、领导路径培训课程、国家学校领导任职资格培训课程、未来领导培训课程和团队培训课程等五类课程。其中,领导路径培训课程定位于中层领导课程与学校领导任职资格课程之间,适合有一定经验的中层领导。课程的目标是,使已有一定经验的领导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发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从而成为更有效的领导者,也还希望进一步发展的中层领导打好基础。课程的安排见表1。

领导路径培训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天核心日集中学习(第一次开始,第二次中期交流,第三次总结庆祝)、两天技能工作坊的学习、主要通过远程在线学习完成的其余理论课程、一份旨在推动学员在实践中发展领导技能和扩大他们的影响力的学校改进计划。四部分内容环环相扣,不仅具有层次性,而且还具有实践性,使得培训与工作一体化,促进了校长的持续成长与发展,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领导路径培训课程的时间超过一年。虽然培训的时间持续很长,但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学员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完成的,现场学习的时间只有几天,体现出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也体现了课程的持续性。

二、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的特点

1.培训内容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要求

校长在参加培训之前,需要到培训机构和至少三个同事一起完成一份诊断性的问卷,同事提供反馈信息,校长发现并确定自己需要特别提升的地方,为自己确定培训目标与计划。这些信息构成校长在整个课程中个性化的学习路线图。在第二次集中交流、分享之后,还要对自己的学习路线图进行修订,以便符合实际的要求。与此同时,校长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例如,在提升领导技能的四个工作坊中,校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两个以上的单元活动,充分尊重了学员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如此设计培训内容,既满足了学员的需要,也符合学校特殊环境的学习路线,并且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特定背景进行剪裁和选择,真正满足了学员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2.培训课程模块化和培训方式多样化

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采取了模块化的课程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培训的课程体现出由模块和单元组合的结构化特征,即培训项目围绕培训主题,针对培训目标和预期成果,设计出管理理论学习、领导技能工作坊、校本管理实践等结构化的课程模块。各模块又细分为多形态的单元活动。例如,技能工作坊这一模块具体分为四个单元,要求参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至少参加两项。各课程模块之间、各单元活动之间,呈现出清晰的逻辑结构。同时,英国为强化中小学校长终身教育与持续性专业发展的理念,为中小学校长设计了多种培训方式。既有集中交流和小组研讨,又有个别教练和校本活动,还有远程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从不同角度满足了校长个体的专业发展需要,不但强化了校长的合作品质,而且提高了培训的效益。

3.培训环节既重理论学习,又突出实践

领导路径培训课程在安排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强调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和应用。技能工作坊的集中学习和校本活动为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学校经验、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培训课程要求学员完成一份“学校改进计划”,以推动他们在实践中发展领导技能和扩大影响;同时,以学校为基础的教练活动为学员提供了支持和挑战。为保证教练的效果,知名的领导力顾问将支持教练和查看他们教练活动的日志复印件。第三次集中结业的时候,学员要向同事报告开展了什么工作、给学校带来了什么冲击等;学员也会收到由指定的同事提供的对自己在培训课程中的发展情况的反馈信息。这有利于学员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运用于实践,促进学员自身的发展。

三、对我国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启示

1.课程目标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课程目标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培训课程的选择与组织、实施与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首先应注重课程目标的设置。如果说职前教师培养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把系统知识的学习作为在校期间主要的教育目标的话,那么,教师职后培训则需要着眼于教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关注学员培训结束后回到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体现的绩效目标。领导路径培训课程要求学员完成“学校改进计划”这一实际问题,大部分课程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以促进学员能力的提升和学校的发展。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不仅是想提升、发展自己,更是想获得先进的经验与方法,以便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培训课程应该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让教师带着问题学理论,在学习中寻求对策,开拓创新。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满足了学员的需要,让他们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2.课程实施要以工作职场为载体

教师的直接经验与要获得的间接经验之间需要以工作职场为载体,建立理论知识实践化和实践知识理论化的转化桥梁,因为“教和学正是在那儿发生的,课程和技能正是在那儿发展的,需要和不足也是在那儿显露的”。这种以工作职场为载体的培训方式基于对实际真实问题与现实条件的准确把握,归于实践者的专业发展、现实问题的解决以及实践性理论的生成。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置特别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平衡,重视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基于学校的创新能力。例如,领导路径培训课程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还专门设计了实践环节,为理论知识的实践化创造了一个平台。同时,实践也促进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深化。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培训中培训方式脱离实际的问题,改变了以往培训中重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实践技能掌握的倾向。

3.课程编排要以成人学习规律为基础

教师作为成人是带着经验、问题和目的来参加培训的,他们具备自学能力,愿意参与问题的交流和研讨,同时也需要有效的指导和适当的启发,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系统知识和机械地参与培训。有效的教师培训不是日常的“教学”或“上课”,而是对作为成人学习者的教师的学习愿望与学习潜能的唤醒与激发,是对教师反思、变革、实践能力的有效培植。领导路径培训课程的设置充分尊重了成人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训内容满足了学员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培训方式注重启发诱导和合作学习,培训时间的安排也符合学员时间较紧的实际情况。这些编排都体现出培训是遵循学员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性来组织和实施的,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课程形态要以多样化为特征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工作 适应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尤其是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应以课堂为舞台、以教学为手段,带领学生开拓视野,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讲究策略,注意方法,投入情感,让中职德育工作更好地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和中职学生的实际,主动适应学生,才能使中职德育工作真正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1.树立信心,克服偏见,主动适应中职生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感,提高德育的实效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弱势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大多来自弱势家庭,家长一般来说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较低为主要特点;二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多数文化课学习成绩比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有着与普通高中学生相差极大的心态,不少中职学生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常常感到前途无望。一般来说,中职生智力并非都差,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长处总被缺点短处掩盖,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老师把他们当作是班里的包袱,不闻不问,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采取消极态度,有时甚至与老师唱对台戏。为了促进中职生的转化,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树立起转化学生的信心,要真心地去爱护这些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对这些同学多提问,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发挥。

因此,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身心特点上与普通高中学生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必然有共性,德育工作应该也必须借鉴普通高中成功的经验。然而,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差异极大,而且学生思想、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区别,不能照搬普高德育经验。对这样一类特殊群体,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引导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并且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信心,从而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我们必须在抓住同龄人德育共性的基础上,准确地抓住其个性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的特殊性,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感,提高德育的实效。

2.分层要求,循序渐进,主动适应中职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体现德育课要有中职特色,通过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职业学校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立即踏入社会,接受用人企业的检验。现在很多用人企业,对求职者往往首先看重的不是其技能如何,而是品德如何。有不少毕业生在工作不久后就被辞退,原因多不是技能不强,而是因为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所以德育课要真正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首先,需要转变观念。《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的过程并不是以外在教育为主的过程,而是一个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过程;德育的目标不只是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准确背诵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能力,而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于中职生的评价不能单纯地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要通过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树立我能行、我能做的信心。

其次,要分层要求,循序渐进。中职生由于基础不扎实,接受能力差,老师所讲内容大部分同学都懂了,但他们还是一知半解,如果老师不注意到这一点,不顾教学实际,不考虑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按同一标准去要求学生,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这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向他们讲解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容易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提出目标,从简到繁,因势利导,使他们看到自己进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