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02:00:27
序论:在您撰写应用写作课程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自主―合作学习模式 大学英语 教学总结
近年来,自主学习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的英语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学生在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学习计划,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开展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监控。而合作学习是指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共同_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我们将两种学习方法结合,运用在读写课程的教学中。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班级在课堂反映与教学效果上都取得了较其他班级更好的表现,对此我们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一、对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优势的总结
1.学习时间上确保课内与课后学习相结合。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将课内学习与课后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真正有效地使课后学习成为课内学习的延展。在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统一开展自主学习,课后组成学习小组,制定课后学习计划,包括自由安排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及统一固定的小组学习时间,彼此督促,有效地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完成学习任务。
2.学习内容在相同基础上具有差异性拓展。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里,学习者在使用教师提供的本单元的学习材料开展学习的基础上,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更多相关的学习内容。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是统一相同的,但同学们课后查找到的资料是各异的。这往往是由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喜好决定的。因而,在同一个学习小组中,大家的学习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形成了基于相同的学习材料上的差异性拓展。
3.学习效果实现知识点的强化与互补。自主―合作学习模式里,学习小组通过互相指导,小组讨论等活动,彼此陈述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强化了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到了新的观点,促进对本单元问题的思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单纯的自主学习模式往往重复着个人的的机械记忆和理解,少有与他人的交流,具有局限性。
4.教师的角色从积极介入向逐渐“隐身”转变。自主―合作学习模式里,教师的角色也进一步发生着转变。在传统的课堂里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自主学习模式里教师是学习的策划者,指导者和评判者,而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里教师角色要进一步由主导者向参与者做转变。在自主―合作学习开展初期仍由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帮助学生确定持久的学习动机,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自学能力,可以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逐步“放手”、“隐身”,实现角色从主导者到辅助者、参与者的转变。
二、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1.部分同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且大班教学,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存在差异,水平参差不齐, 影响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开展。不少同学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的自觉性不强,面对突然放权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一时很难接受,无所适从。
2.在学习小组的活动中,部分组员有依赖思想。教师布置了一项小组任务,要求所有组员通力完成,可部分同学没有能够很好的参与其中,不愿意与他人开展合作。还有一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小组活动中形成了“小权威”,主导了小组活动,集体的讨论成了他的“一言堂”,大家只能听到一个声音,这也是不利于合作学习开展的。
3.教师角色的变化令部分老师产生了教学任务变轻了的错误认识,而事实上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是对教师提出了比以任何时候都要更高要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课业的指导和评价以外,教师要更加要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自主与合作看似一对反义词,但它们在我们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采取的不同的方式。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而合作学习是检验自主学习效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锦芬,吴卫平.学生自主英语学习能力模糊综合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84-86.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陈秀玲,陈效新.浅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中的教师介入[J].教育与职业,2011(9):102-103.
【基金项目】本文是南京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资助课题“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运用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23.081
作者简介:姚荣(1979-),男,广西平南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招生就业处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连年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渐趋务实,更为注重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作为高校毕业生主要就业能力之一的应用写作能力,在毕业生求职应聘及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现状
应用写作不仅是一门应用型课程,还是整个大学教育中重要的素质结构部分。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积极的思维品格、创新与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高校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应用写作能力不足的情况,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应用文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得不够透彻,对基本的写作格式和要求掌握不深。二是应用写作的运用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什么样的情况应该使用何种应用文种不清楚,对使用的文种应该如何着手写作不了解。三是应用写作技巧能力缺失,不但是遣词造句存在问题,而且层次不清楚,条理不清晰。
2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应用写作能力对毕业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低下,与其作用并不相符。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2.1高校对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首先,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高校在写作课上虽然在教育意识及课程设置上给予了充分重视,但是应用写作所占的比例却不高。其次,除了中文专业之外,不少院校及专业(特别是理工科、艺术体育类专业)都未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或者只是开设了《应用写作》的选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系统学习的机会。最后,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是却没有重视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课程流于形式,学生学完课程后的实际运用能力并没有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
2.2教师在应用写作授课时存在重理论而轻实操的情况
首先,应用文种多而复杂,各文种的要求及写作技巧也有很大的区别,要在规定的课时里完成教材的教学要求比较困难。其次,在开设的应用写作课程上,基本上都是按照课本的大纲,按部就班,教学方式也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际的训练和点评。最后,由于理论灌输且缺乏训练,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难以做到熟练运用。
2.3学生不重视应用写作能力的提升
首先,学生在走向社会和职场前,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使用应用文的机会少。其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特别是非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因为其职业预期和文字管理类岗位有差距,而对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再次,应用写作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目前相对方便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学生能够便利地利用网络资源,在有需要的时候通过网络迅速地搜索到相应的应用文的格式及写作要点、范文等内容来进行参照,从而更加忽视对自身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
3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提升途径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低下原因的分析,就如何提高毕业生应用写作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3.1在观念上,需要高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都作出积极的转变
首先,高校要重视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应用写作课程作出合理的安排,在学生中普及应用写作教学,对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其次,教师要注意实操实训对于切实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作用。应用写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应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不盲目追求多而全,而是应该结合实际需要,选择对毕业生走入社会和职场有较大用处的内容,调整理论讲授和实训的课时比例,加大实操实训力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最后,学生要提高对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认识。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着重在应用写作能力培养上下功夫;要转变应用写作枯燥乏味,完成难度低(有格式参照,可以方便地从网上下载)的观点;要让学生意识到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对适应职场需要、提高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3.2在内容上,要根据社会及职场需要进行安排
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就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落实到应用写作上,就是要调整应用写作教学的内容,以能够满足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一是要满足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是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基本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需要。这实际上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选择学生在就业时经常会需要的应用文种,如招聘考试时经常遇到的应用写作内容,在课程上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就将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应聘都有实际的意义。三是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需要。这是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要求。应用写作能力是职场基本能力之一,毕业生所从事的绝大部分岗位和工作都要用到应用文;也是毕业生走向岗位和职位的必备能力,特别是在管理岗位上更是如此。因此,调整目前应用写作的内容及重点是十分必要的。
3.3在方法上,要用系统的实操实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当前,高校应用写作更多的是采用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互动的、案例讲解式课堂教学也较少,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要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可以采用更为有效的以训练为主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法要做到合理安排内容、讲解理论到位,重点突出训练,做好总结提高,即要做到内容,理论、训练和总结的统一。合理安排内容是基础,即不再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必要文种的选择;讲解理论到位是关键,既要清晰地讲解文种的写作要求,又要简单明了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够掌握写作要点;重点突出训练,即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写作的训练,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理论知识,要做到学习一种文种,训练一种文种,掌握一种文种;做好总结提高,即通过训练和老师的点评,不断总结自己在应用文写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文种的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3.4在形式上,要丰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提升的平台和途径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应用写作能力弱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实际需要使用率低,学到的应用写作知识没有使用的地方,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产生无用之感。为此,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来减少这种状况的消极影响。一是高校应该在普及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这个平台,可以是相应的讲座、论坛或者培训中心,辅助课堂教学,用于学生应用写作素质的提升。学生可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巩固、提高应用写作能力。二是可以将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如可以策划举办写作类的知识竞赛、应用写作技能展示活动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相关技能。三是利用学生参与高校日常管理这一途径,锻炼学生的应用写作等能力。如学生干部、勤工助学学生、社团管理学生等,在参与学校事务中也会接触到各类公文等应用文种,指导老师应该对此类学生提出要求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提高应用文在学生中的位置。
3.5在评价上,要创新考核方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为核心构建评价制度
考核方式是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评价的主要方式。创新考核方式,就是要改变以往的以基础理论知识考试考查为主的方式,更多的是采取更新的评价形式,更偏向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考核的方式。一是要考核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按照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环节课时,围绕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中心,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二是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要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创新考核方式,更为侧重学生实际应用写作能力的考察。三是需要加强课程考核要求,务必通过考核使学生充分重视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中发现不足,不断提高应用写作的实际写作能力,而不是仅仅带着应付课程考试的心态来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长辉.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写作能力训练模板体系的构想与设计[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4).
关键词: 应用写作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思考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交际工具,不仅运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作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逐渐被纳入企事业单位人才评价标准的视野。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成为衡量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而且成为许多员工安身立命的重要能力。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实用的文章”指的就是应用文。应用写作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课程。那么何为应用写作呢?应用写作就是通过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养,并逐渐转化为个人综合能力,为就业和创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笔者所在院校针对社会这一需求在很早的时候就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常年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笔者就教学过程的探索谈谈对应用写作教学的认识。
一、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
1.在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对高职和本科院校进行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本科院校只针对部分专业开设专业性写作课程或者应用写作选修课,开设的学期在大一或者大二,总课程大约30课时。现有的应用写作课程教材一般涉及的文种不少于20个,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对应用写作的掌握只限于表面,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很强,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很多院校尽管开设应用写作课程,但形同虚设,学生没有学到应用写作的知识,写作课程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学习议论文、记叙文等文学性文体的写作,应用文作为常识性内容安排在初中阶段学习。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对于应用文的重视度不够。而且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不同,它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且格式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没有记叙文的有声有色,议论文的深入浅出,抒情文的强烈感情,学起来相对较枯燥,导致部分学生对应用文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兴趣。
3.在教材建设方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可选的教材版本很多,但这些教材始终没有突破介绍文种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注意事项、例文、练习题这一传统的编写思路,内容庞杂,重理论、轻训练,例文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职业需求,写作训练单一、陈旧,无法开拓学生思路。
4.在教学方法上,应用写作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传统模式“知识传授+例文分析+写作练习”,任课教师先讲理论知识,然后通过例文分析总结写作格式,最后出题让学生仿写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貌似循序渐进,实则弊病很多,收效甚微。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学以致用,应对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探索。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普通人才培养有着本质的区别,应用教育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因而应用院校培养人才定位明确,它培养的不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是职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培养使学生知晓“做什么”和学会“怎么做”,掌握相关岗位的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是学术定位: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较广的社会人文知识和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改造、管理、研发和创新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思考辨析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在借鉴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笔者认为应用写作课程应遵循“人的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课程理念,突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知识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依据“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素质为本位、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思路,按照“职场需要、按专业发展优化、按照职业成长”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基于项目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凸显课程对接校园活动、对接职场、对接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学改革思路。
三、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探索
1.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以“实际、实用、实践”和“必需、够用”为原则,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现行教材基础上结合专业优化教学内容,把应用写作分为校园类、职场类、其他应用类等,然后根据学生对这一学科需要的实际情况,按一定顺序讲述各个部分的内容,先讲校园类的应用文,如求职信、个人简历、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接下去讲述进入社会后可能需要到的职场类应用文,如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合同等,最后其他应用类。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又顺利对接职场需要,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其乐于学习,并用于实践之中。
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文体情境,以学生的实践教学为主导,以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用需要为目的,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搜集写作材料,确定写作目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写作任务。如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如学校召开的毕业生双选会、运动会、学代会等各种比赛活动,还有日常班务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工作需求,收集各类写作素材,学会写作通知、简报、计划、总结、个人简历、自荐信、海报、议案、演讲稿等应用文种,把枯燥乏味单调的应用文写作理论变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团委的社会调查工作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做社会调查,然后指导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等。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而且让枯燥的应用写作变得鲜活起来。
3.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文文种不同,写作要求也不一样,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需求,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学院的硬件设施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项目任务创设情境,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评教学法等。如调查报告的写作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任课教师给出调查报告的题目,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调查对象,明确调查方法,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形成调查报告。总结和报告的写作教学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总结是事务性文书,报告是公务文书,两种文书分属不同的类别,在格式上有明显的区别,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总结和报告的例文让学生明确其区别。在语言掌握上也是如此,应用文语言和文学性语言区别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语言的错误,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例文的对比让学生明确应用文的语言特点,然后掌握应用文的开头、结尾等专门用语,并用于写作之中。
应用写作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知识,具备写作能力,任课教师无论是任务的设定还是案例的分析,一定要明确学生是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抽象的写作理论有具体真切的了解,再通过学生的写作实践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4.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不佳和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教学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师主要是师范院校文学院培养的教师,他们语言功底深厚,熟悉写作理论,但缺乏对专业课程深入的了解,没有行业实践背景,教学过程重理论轻专业实践,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专业职业需求无法体现,结果是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照搬、模仿例文,无法动笔进行专业写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些院校意识到这种教学的不足,由专业教师进行教授,能弥补语文教师专业的不足,但由于他们写作知识不系统,过于强调内容而忽视理论知识,背离写作教学规律,教学效果难以让人满意。要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应用写作教师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通过鼓励语文教师通过顶岗锻炼深入行业一线,熟悉行业职业岗位,增强教学的专业职业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授课内容,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专业水平,强化教学效果;鼓励专业教师学习应用文写作理论,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与水平,使教学活动符合写作教学规律,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应用写作这一职业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陈风平,等.公文写作精品课程建设探.应用写作[J].2007(2).
应用写作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必备的写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分析应用写作课程现状的情况下,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方面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应用写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思考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交际工具,不仅运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作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逐渐被纳入企事业单位人才评价标准的视野。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成为衡量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而且成为许多员工安身立命的重要能力。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实用的文章”指的就是应用文。应用写作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课程。那么何为应用写作呢?应用写作就是通过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养,并逐渐转化为个人综合能力,为就业和创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笔者所在院校针对社会这一需求在很早的时候就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常年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现笔者就教学过程的探索谈谈对应用写作教学的认识。
一、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
1.在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对高职和本科院校进行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本科院校只针对部分专业开设专业性写作课程或者应用写作选修课,开设的学期在大一或者大二,总课程大约30课时。现有的应用写作课程教材一般涉及的文种不少于20个,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对应用写作的掌握只限于表面,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很强,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应用文写作可有可无。很多院校尽管开设应用写作课程,但形同虚设,学生没有学到应用写作的知识,写作课程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学习议论文、记叙文等文学性文体的写作,应用文作为常识性内容安排在初中阶段学习。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对于应用文的重视度不够。而且应用写作与文学创作不同,它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且格式规范、结构严谨、内容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没有记叙文的有声有色,议论文的深入浅出,抒情文的强烈感情,学起来相对较枯燥,导致部分学生对应用文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兴趣。
3.在教材建设方面。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可选的教材版本很多,但这些教材始终没有突破介绍文种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注意事项、例文、练习题这一传统的编写思路,内容庞杂,重理论、轻训练,例文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职业需求,写作训练单一、陈旧,无法开拓学生思路。
4.在教学方法上,应用写作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传统模式“知识传授+例文分析+写作练习”,任课教师先讲理论知识,然后通过例文分析总结写作格式,最后出题让学生仿写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貌似循序渐进,实则弊病很多,收效甚微。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学以致用,应对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探索。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普通人才培养有着本质的区别,应用教育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因而应用院校培养人才定位明确,它培养的不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一是职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培养使学生知晓“做什么”和学会“怎么做”,掌握相关岗位的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二是学术定位: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较广的社会人文知识和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改造、管理、研发和创新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思考辨析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在借鉴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探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笔者认为应用写作课程应遵循“人的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课程理念,突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知识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依据“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素质为本位、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思路,按照“职场需要、按专业发展优化、按照职业成长”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基于项目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凸显课程对接校园活动、对接职场、对接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学改革思路。
三、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探索
1.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以“实际、实用、实践”和“必需、够用”为原则,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现行教材基础上结合专业优化教学内容,把应用写作分为校园类、职场类、其他应用类等,然后根据学生对这一学科需要的实际情况,按一定顺序讲述各个部分的内容,先讲校园类的应用文,如求职信、个人简历、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接下去讲述进入社会后可能需要到的职场类应用文,如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合同等,最后其他应用类。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又顺利对接职场需要,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其乐于学习,并用于实践之中。
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文体情境,以学生的实践教学为主导,以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用需要为目的,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搜集写作材料,确定写作目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写作任务。如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如学校召开的毕业生双选会、运动会、学代会等各种比赛活动,还有日常班务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工作需求,收集各类写作素材,学会写作通知、简报、计划、总结、个人简历、自荐信、海报、议案、演讲稿等应用文种,把枯燥乏味单调的应用文写作理论变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团委的社会调查工作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做社会调查,然后指导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等。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而且让枯燥的应用写作变得鲜活起来。
3.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文文种不同,写作要求也不一样,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需求,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学院的硬件设施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项目任务创设情境,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评教学法等。如调查报告的写作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任课教师给出调查报告的题目,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调查对象,明确调查方法,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形成调查报告。总结和报告的写作教学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总结是事务性文书,报告是公务文书,两种文书分属不同的类别,在格式上有明显的区别,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总结和报告的例文让学生明确其区别。在语言掌握上也是如此,应用文语言和文学性语言区别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语言的错误,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例文的对比让学生明确应用文的语言特点,然后掌握应用文的开头、结尾等专门用语,并用于写作之中。应用写作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知识,具备写作能力,任课教师无论是任务的设定还是案例的分析,一定要明确学生是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抽象的写作理论有具体真切的了解,再通过学生的写作实践将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4.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不佳和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教学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师主要是师范院校文学院培养的教师,他们语言功底深厚,熟悉写作理论,但缺乏对专业课程深入的了解,没有行业实践背景,教学过程重理论轻专业实践,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专业职业需求无法体现,结果是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照搬、模仿例文,无法动笔进行专业写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有些院校意识到这种教学的不足,由专业教师进行教授,能弥补语文教师专业的不足,但由于他们写作知识不系统,过于强调内容而忽视理论知识,背离写作教学规律,教学效果难以让人满意。要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应用写作教师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通过鼓励语文教师通过顶岗锻炼深入行业一线,熟悉行业职业岗位,增强教学的专业职业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授课内容,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专业水平,强化教学效果;鼓励专业教师学习应用文写作理论,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与水平,使教学活动符合写作教学规律,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应用写作这一职业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陈风平,等.公文写作精品课程建设探.应用写作[J].2007(2).
[2]张建.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60-02
《应用写作》课程是现在高职学院课程体系中,基础能力模块部分一门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中文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是一门传授应用文知识的公共基础课。它所讲授具体应用文体其实就是借助规范的格式与准确的行文来传达多种信息的各种载体,因为其传达的信息对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甚至是个人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各单位、各部门正常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管理的表达方式。因此,一个人是否具有较好的应用写作能力就成为了现今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应用写作能力正逐渐成为当今时代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在以职业技能为己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应用写作课程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一项必备技能的基础课,还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梯。它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提高公共关系能力,交流思想感情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门具有鲜明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基础课、能力课。
在《应用写作》课程的讲授中,通常会采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式,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仍然受到时间限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责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学会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因此,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好各门学科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在《应用写作》课程改革中将写作思维逻辑训练、口头作文、情境写作与任务驱动相结合,来进行教法研究将会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学习。
一、写作思维逻辑训练法
在各高职院校的《应用写作》课程授课中,其重点基本都在各写作文种的写法上,所以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教学方法也更多侧重使用能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写作格式的案例教学、理论教学上。但经过实践教学总结,我们发现学生只会格式、写法,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际写作任务。大部分同学不会组织写作思路,只掌握格式而不能很好地填充内容,使写作知识不能很好的转换为自己实际的写作能力。
写作思维逻辑训练法即以培养学生实际写作思路为主旨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掌握写作文种格式、写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发展顺序、因果关系、必要条件,进而合理安排写作内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例:在讲授《竞聘报告》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去竞选,会说什么呢?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呢?给予同学讨论,甚至辩论的时间,使他们思考整个事件发展的顺序。最后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帮助他们明确思路:基本情况介绍——个人优势——岗位认识——胜任后的工作打算。写作思维逻辑训练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二、口头作文训练法
《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写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有大量的练习,但现在大多数院校的应用写作课程,一般只安排28—36课时。在课时量有限的前提下,如果大量做练习会影响到实际的教学进程,可不积极练习又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文种知识,熟练的进行实际写作。在这样的一个矛盾下,我们总结出了口头作文训练法。
口头作文训练法,是指引导学生迅速成文的一种教学放法,它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并使学生能够大量开展练习。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紧承写作思维逻辑训练法使用。当学生思考清楚写作文种的整体写作思路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写作思路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内容较短文种可以直接形成具体完整的口头作文,较长文种可以让学生列出口头提纲,从而培养学生迅速成文的能力。
例:在讲授《会议通知》时,根据学生写作逻辑思维训练后形成的思路:会议召开缘由——会议名称——会议主要内容——与会人员——召开会议时间及地点——召开会议的注意事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的创作。学生口头创作后可以请其他同学补充,各小组开展讨论,教师做最后点评,帮助学生在创作的口头作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际写作能力。
三、情境写作训练法
情境写作训练法是指根据讲授文种需要将应用写作课堂模拟为一个个实际工作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模拟情境中进行写作,使学生理解并牢牢记住自己所写作的文种应该在怎样的情境下使用。这种情境写作训练法,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到的写作文种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价值,还可以使学生在今后具体使用写作文种时得心应手。
例:在讲授《市场调查报告》《商业信函》《经济合同》《协议书》时,可以将它们共同放到一个连续的情境中讲授。将课堂模拟成两个公司调研、磋商、谈判签约的场景,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方为甲方,一方为乙方。双方在预定情境中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形成市场调查报告;根据市场调查报告结果,进行商务往来和磋商,形成商业信函;再根据磋商结果商讨合同条款,形成经济合同;在具体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合同条款出现问题,双方根据讨论结果形成补充协议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适当引导,成文后给予点评。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写作,提高学生对具体文种的掌控能力。
四、任务驱动训练法
任务驱动训练法主要是通过预留任务的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性,进而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主要有5个环节:布置任务、结合案例分组讨论、实践写作、点评总结和修改成文。
例:在讲授《总结》时,前一次课便进行分组并预留任务,课上检查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结合实际案例阐释文种写法及写作要求,并结合理论知识,布置写作练习。写作完毕后,教师根据学生写作结果,进行点评,通过点评巩固理论知识,并揭示学生实际写作易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根据教师点评,修改课堂成文。将写作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进行使用,应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它们融会贯通一起使用,力求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五、其他教学辅助方法、手段
教学手段的运用应以最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感知与思维器官为原则,与此相适应的应该是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应用写作课教师应改传统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手段与传统的粉笔+黑板授课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部分理论知识板书、教学案例则通过多媒体展示。从而使应用写作课程所讲的内容变得直观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之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不仅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量大并具生动活泼的教学功能,同时也充分利用了教师在多年传统教学手段下积累的宝贵经验。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有效地缓解了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与现有教学资源的矛盾;解决了教材内容容量增大与教学课时缩短的矛盾。
同时,应用写作课程的考试方式也应适当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考试结果既要保证能准确体现相对稳定的教学质量,又要体现出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应用写作课程不适合进行机械知识点式的卷面考试,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学生采用相应的考试方式。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我们认为应用写作课程考试方式应以考查方式为主,以学生的平时成绩为主要评分标准。考查主要内容应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要求协调一致,容易进行教学质量的检验,及时根据发现的问题调整工作,推动整个专业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保证平时成绩的客观与公正,应强化学习过程的监督,主要包括出勤率、课堂作业、课堂小考、课堂回答问题等。还应具体细化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课堂写作训练,分组互评口头作文,情景模拟写作训练、课堂表现、出勤情况来考核学生成绩。其中课堂写作训练应占50%,分组互评、情景模拟口头作文训练占30%,课堂表现占10%,出勤占10%。
总之,我们在教育思想变革和教学观念更新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形式的改革,力求教学方法、手段和考试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而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写作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应用写作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段曹钢.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秘书,2010(3).
[2] 沈晓枫.授人鱼,不如授人渔——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10(12).
[3] 刘文球.浅议“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8).
[4] 田 珺.关于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12).
关键词:高等院校;应用写作;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代西方社会应用写作相关领域的地位空前提高。美国有120多个大学开设应用写作课,有26所大学有应用写作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点。就我国而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文化和国际接轨,应用写作已成文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秘书职业资格考试要考察应用写作能力;政府招考公务员要进行申论考试;企业聘用员工要进行文书能力的测试等。随着社会对应用写作相关人才的需求的急剧增加,应用写作作为大学里一门独立的课程也得到了重视并有很大的发展,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应用写作在我国的高校课程设置中还是一门历史较短并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的学科,许多教学问题还处于探索之中。本文通过剖析我国高等院校应用写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试着提出了一条解决我国应用写作目前存在问题的途径。
一、我国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现状
应用写作是一门偏重实践性的课程,书写经验和生活阅历是写好应用文必备的两个前提,国内的高中阶段一般不讲授应用文写作,因此,学生在大学中普遍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领域,如果不注意教学策略的运用,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再加上应用写作课程正式成为学生必修课的历史较短,相关教学材料不多,仅有的一些教材还存在内容老化,例子陈旧等诸多问题,这就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注重理论上对初学者的引导,又要加强实践。而实际情况是:国内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一张嘴,一杯水,一根粉笔“的状态。教师不会教,学生不爱学,很多学生学完了应用写作这门课后仍然连最基本的文章都写不来。因此,只有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法并付诸实践,才能使其走出困境。
二、高校应用写作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
目前, 各大高校大多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 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原因:
1、课程讲授内容与专业不符。很多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主义,所有专业使用一个教学大纲、一本教材,统一考试。这种做法无视应用写作的学科专业性,导致学生学到了和自己专业无关,今后工作也用不上的知识。
2、授课教师非专业教师。很多高校的应用写作课程由语文教研室开设,讲课教师大多学习的是中文专业,缺乏应用写作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文写作实践经验,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一般只讲格式,不讲内容,部分教师纯粹把课本内容复述一遍,把应用写作课讲成了一门纸上谈兵的课。
3、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现代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要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为目标。但放眼国内高校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个中心”教学现象仍然比比皆是。应用写作课程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课,它要求学生必须用心实践,反复练习、主动学习。因此,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学习态度是提高应用写作水平的关键。经过调查:有1/3的学生认为平时写作文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此外,在调查学生是否有主动进行课外写作时,有2/3的学生回答是“偶而写写”;1/5的学生则回答“从来不写”。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个被动过程,而是一个由学生主动把所学渗透进所用的实践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是很难有所提高的。
4.应用写作课程内容程式化。内容程式化是目前许多应用写作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几年虽有大量的写作教材涌现,但是对应用写作的研究依然不够,尤其对高校应用写作课程应达到的目标缺乏独到的理解和深入的认识。急功近利,为用而教,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程式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上应用写作课认真听讲的本科生仅有52%(见图1);询问影响应用写作兴趣的原因时,有45%的学生认为是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35%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有问题(见图2) 。调查中高达96.%的学生认为目前应用写作教学内容呆板、陈旧。
三、改变我国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现状的几点建议
高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状况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改变目前耗时、无效的教学现状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1、课程教学要与专业相符,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用写作课程在不同专业的应用方法和位置是不同的, 因此在制订教学大纲时, 要组织专业对口岗位的教师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如对于理、工、农、医等专业来说,可以把应用写作课程定位为专业工具课;对于文、法、经、管这些专业来说,可以把应用写作定位为专业基础课。根据定位确定课程内容体系、制订切合专业需求实际的教学大纲。例如:外国语学院的应用写作课程就应增加外文应用写作这一环节。
2、要聘用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教师。应用写作教师除了要掌握必需的写作理论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外,还必须懂学生的专业。高校可以请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长期从事应用写作实践的党政工作人员到学校里举办讲座和培训。还可以让应用写作教师到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实习、培训, 熟悉工作环境, 积累实践工作经验。通过学习和交流最终培养出一批既有理论又懂实践的应用写作教师队伍。
3、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写作的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对象,选择合理的媒体工具,增加学生的实践,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多媒体教学首先可以让教师为学生真切展现写作情景,进行现场训练创造了技术平台。其次,多媒体网络系统也会打破时空、校园、区域甚至国界的限制浓缩教学内容,完美的解决教学材料的陈旧和错误问题。
四、结语
写作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个体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话语权的获得与运用。高校要通过全面文化素养培训来支撑起写作主体的人格大厦,从而造就写作主体的宽阔视野,提高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把握与感悟,最终达到应用写作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写作;实践教学
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不仅仅要求教师将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求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写作练习、点评等实践性教学工作,来促使学生将应用写作基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要根据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开展应用写作的教学实践工作,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刚性需求
(一)高职院校本职工作需要实践性教学
高职院校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部明确提出, 职业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德、智、体进行全面的培养,为社会提供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工作实际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加强调的是能力培养教育,即以“取得从事某种职业工作应具备的能力”为主的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是通过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培养能力、提高能力,从而达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初衷。因此,就高职院校本职工作而言,需要大量的实践性教学。
(二)应用写作课程本身需要实践性教学
应用写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可以说无处不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迅猛,科技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交际活动,使人们对应用文的需要愈加广泛和迫切,在社会生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用。可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为数不少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院校学习后,依然缺乏起码的表达能力,需要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来弥补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开设应用写作课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对写作能力的要求,从而适应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要主要任务就是开展较高层次的应用写作知识教学,进行必要的关乎求职就业与谋生创业的应用写作能力训练,培养文化素养和应用写作能力。通过提出教学要求、讲授教学内容、明确学习要领、选择基本范例、开展范例评析、配合写作训练,使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写作知识、夯实文化素质、应对现实需要、培养应用写作能力。上述教学工作,离开了实践性教学,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本身需要实践性教学。
二、当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而应用写作做为一门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它要求按照比较固定的格式,真实、及时地写出具有实用性的文书,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正是将应用写作的特点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最佳载体,但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践性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突出表现在应用写作课程教材严重滞后于时展。比如说,2012年7月1日起《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正式生效,它重新定义了公文处理相关概念、增加了公文种类、调整了公文格式要素、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是公文的重大变化,但高职院校中与之相应的应用写作课程教材却很少,同时,很多实践性教学案例时间长远,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由于面对行业不同,各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实践性教学,实际工作中,往往采用同一本教材,按照同样的行业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发现所学知识并不能满足其工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性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
(二)师资力量不满足实践性教学需求
在高职院校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其师资素质如何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由于应用写作课程的应用性十分突出,它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既要有很好的写作理论素养和基本写作素质,又要有比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和实践经验。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缺少“双师型”应用写作课程教师,很多教师是从教大学语文等课程改行来教应用写作的,缺乏应用写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难以结合实际写作需求,在实践性教学时,就教材而教材者多,丰富补充者少;照本宣科者多,联系实际者少;隔靴搔痒者多,现身说法者少。由于老师的经验不足,缺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的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职院校很多从事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中,依然普遍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板书、讲解,或者是简单的将实践性教学布置成写作题目,导致很多学生对应用写作缺乏兴趣,甚至滋生厌倦情绪,致使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应该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有重点的、高屋建瓴的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写作,不能简单地重复教材,需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动脑筋思考,理解写作要求,通过动手动笔写作,并加上适当的点评、讲解,真正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三、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设想
(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
应用文历史悠久,使用面广,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通常来说,应用文一般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公务文书(公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文种;二是事务文书,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规章制度、会议记录等;三是专业文书,指社会各行各业的业务专用文书,如外交文书、军事文书、司法文书、科技文书、经济文书等等;四是日用类文书,包括条据、书信、启事、海报、新闻稿等等。上述内容在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中不可能全部涉及,需要任课教师要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及岗位的需要,对重点内容仔细分析,从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的角度,进行设计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设计。通过授予任课教师一定选择权,改变原来的照本宣科的模式,让任课老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生将来的工作需要,按照高职学生的特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教材内容重新调整,并按照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工作所需进行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的调整与设计,使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的写作种类与工作岗位的需求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满足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需求
通过多种形式,着力提高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师的素质,重点培养教师的应用写作能力和丰富教师的实战经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师到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文秘部门任职或兼职,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应用写作的体会,丰富写作经验,提高应用写作老师的写作实践能力。同时,聘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部门一些既有较高的写作理论素养,又长期从事机关文字工作、具有丰富的应用写作经验的文秘工作者来做兼职教师或者进行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吸收实践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弥补任课教师的不足,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求。
(三)丰富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要改变以往单一的 “理论教学—学生练习—教师点评”的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示范教学、专题讨论、问题答疑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在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中成为“主角”,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语言文字,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应对应用写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空间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除了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外,其教学空间可以延伸到校园之外。通过与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参与社会活动等多种方式,拓宽课堂之外的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空间,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效。特别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内部各项资源,结合一定社会活动,开展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如指导学生写学习计划、年度总结、活动通知、活动组织方案等,这些实践性教学针对性强, 可操作性强, 同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将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完善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考核体制
根据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写作能力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70%期未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的考核体制,新的考核体制应以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为主导,加强对教学过程评价,不应过于强调考试结果,而应该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日常实践性教学工作,把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和日常的实践性教学行为相结合,加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将学生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能力真实地反映出来,使学生能够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促进实践性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辉.高职应用文教学中主要问题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05).
[2]杜菁锋.现代应用写作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建永.高职应用写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7).
[4]顾倩.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