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1-07 16:38:04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调研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调研报告

第1篇

发展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中小学校园安全是关系稳定社会、稳定家庭。社会知识和智慧的中心,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然而学校的这种不安全隐患比比皆是学生伤害事故更是频频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痛苦和损失,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更是纠缠不清,往往带来巨大困扰。甚至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溺水、中毒、建筑倒塌、交通事故等是中小学生伤害和死亡事故的主要因素。那么,作为农村小学,又面临着哪些安全问题呢?为此,我对我所在的小学安全问题进行了调查。

如何培养学生高速调节自己的这些不良情绪呢?

首先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绪作为调节不良情绪的基础,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用积极的态度看待挫折,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美好的一面看待周围的生活,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其次,培养学生用冷静的理智控制自己过激的情绪,遇事要思考,平心静气的分析,不能急于做决定,培养学生宽容的美德,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才能遇事不武断。

最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做一个自信的人,努力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降低目标要求,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突出性的成绩,使学生树立自信。

第2篇

关键词:督导评估;调研;学校

根据我市基础教育工作和督导室督导评估要求,要重视农村小学的督导工作,提高村小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因而我校在确保中心校不断提质的同时,加强对村级小学的督导检查工作,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纳入了日常工作中。

现把我校对村级小学的督导评估调研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办学行为基本规范

1.课程计划执行尚好

五所村级小学的课程表,全部按照课程计划编排。有三所学校能够按课程表上课,但也发现少数教师有移用的现象,两所学校实施复式教学,效果还可以。

2.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基本上符合要求

按照规定,小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为6小时,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在实际操作中基本相符,家庭作业量不多,基本符合规定要求,学生课业负担不重。

3.每个班的学生数不多,但是教师工作量较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教师们身上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大多数教师们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虽然条件艰苦、生活清贫、路途遥远、福利低下,但是对教学工作还是认真负责,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4.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比较健全,但是落实得不是很科学合理

五所学校都有工作计划,校历、值日、值周安排,考勤签到,有备课、改作、业务学习等制度,有会议记录、工作检查记录、资料分类管理。大部分学校能够去认真完成,但也有个别学校,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

5.重视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

各个村级小学都能够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从五所学校的语、数成绩看,教学效果尚好,基础知识掌握得还可以。在各项抽测及考试中,各个学校对语文数学的教学都很重视,平均成绩都合格,及格率也不错,个别学生还有不及格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教学质量不均衡

从五所村小的语文、数学成绩看,教学效果尚好。但成绩不均衡。有的班级较好,平均分达90.8分,最低的平均分只有68分;学科质量也不均衡,除数学语文外,其他专科的成绩不够理想,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和英语学科,一是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不够重视,二是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配备不够合理

从教师的编制看,如果按规定学生数配备教师,教师一定不够用,那么怎么办?教师兼课,一名教师兼多种学科,这样就使得专科教师短缺,有的教师根本不会上英语课,但学校安排不过来,也只好上,有的教师不会微机,还要给学生上微机课,结果可想而知。

3.教科研活动较少

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条有效的途径。但是这种活动对于村小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从观念上,大多数教师认为搞教研搞科研不是谁都能做好的,把科研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不懂得怎样去做;其次是他们缺少真正能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和研究的人;再次是参与活动的机会少,了解的内容少,对教科研工作感到无从下手。

4.办学经费紧缺,硬件配置不全,教学设施简陋

三、采取的措施

1.把教师培训纳入督导检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对村小进行督导评估检查工作,纳入年终考核;

3.调整步伐,优化教师配置,开展中心校教师送课下乡活动;

4.开展好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改善村小的办学条件,实现资源共享;

6.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促进村小办学行为更为规范。

四、取得的成绩

1.对村级小学的督导评估有了自己的体系,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2.村小教师能够独立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了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

3.在教育局及各级督导检查中,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

4.通过督导评估检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了学生的外流和辍学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学龄儿童都能够按时入学就读;

5.教师能够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1.村小班级名额不均衡;

2.村小教师电化教学的能力及信息化办公的水平有待于提高;

3.村小薄弱学科教师的配备需要加强;

4.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有待于提高。

六、发展的方向

第3篇

计算技能就是指人们在顺利完成计算任务时,借助言语在头脑内部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智力活动方式,它是一种接近自动化的,以一定的程序组织起来的复杂的智力系统,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并以思维为主要成分。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质上讲就是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算理、计算法则等基础知识来理解并解决问题的经验,包括对算法的选择,以及一定的运算速度等。

不过,从目前计算技能训练的现状来看,我们对于计算技能训练存在一定的误解,比如过分强调了机械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体验与理解,使计算模式化;由于学生的一些错误计算习惯,正在使他们的计算正确率悄悄下降。那么学生的计算技能训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让我们走出误区,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计算技能训练中谈几点体会:

一、立足算理,灵活选择练思维。

数学的核心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计算技能训练也就如此。从这种层次上讲,计算技能的训练绝不能形成一种机械的重复劳动,而应在熟练掌握算理的基础上,灵活的驾驭算法,努力的促进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计算,学生除了要掌握计算的方法外,更重要则是在运算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建立判断与选择的意识,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中选择正确并且简便的方法。如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法时,就可以进行这样一组练习题①49+39②26+37③25+37这样题目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选择合适的算法。第一题虽然也可以用一般的口算方法,但如果看作整十数再口算,则更简便一些。第二题只能用一般方法,而第三题却只需要利用第二题的结果就可以很容易得到答案。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以前的训练方式,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另外,小学阶段安排的简便算法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算理和一般运算顺序和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题目的特点而选择灵活、简便的计算方法,而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去观察数据,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更为重要。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数字情景采取最合适的方法,才是计算的最高境界。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形成计算技能的同时,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二、掌握法则,规范引导习计算。

虽然提倡学生能够灵活的选择算法,但一定的规范还是必不可少的,规范并不代表刻板,遵守一定的规范,对于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也会起到激发作用,因此恰当的规范非常必要。并且,目前有些教师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过于偏激,过度提倡算法多样化,往往只停留在对算法探究的表面,而不注重规范的引导,使学生计算技能训练不能取得实效。

对于计算技能规范要求,主要是要让学习能够严格执行计算法则和遵守运算顺序。现在的教学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数学的生活化,总是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计算的训练,这样做显然就使学生巩固、掌握算法的时间不足,尤其对法则的内化缺乏帮助,致使学生计算的错误率特别高。学生经过探索得出的计算法则,如果不去巩固与运用,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而计算技能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认知、分解、组合和自动化四个阶段。因此严格的遵守规则,进行必要规范的训练是技能形成的必要阶段,也是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

同时,学生要想形成复杂的计算技能,就必须形成一定的单一技能,对每一项单一技能进行必要的训练并逐渐组合,才能形成复杂技能,再通过综合训练达到内化。比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学生往往对于第二步乘这一步骤出错,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着重让学生练习第二步乘,熟练掌握后再进行其他练习。总之,在学生掌握法则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引导,严格执行计算技能规范,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不可或缺的。

三、习惯养成,优秀品质促提高。

计算是一项需要细心的事情,不能有一丝马虎。对于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我们不能够简单的归结为学生的粗心。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的分析分析,就会发现原因不是只由于学生的粗心那么简单,还有如学生的认知问题、学习习惯的问题、情感态度等等很多种情况,因此,学生技能的取得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在计算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如可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打草稿的习惯、对解题细节的持续强化等。并且教师在执行是要严谨执教,不可随意降低要求,这样持之以恒,学生自然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习惯与优秀品质的形成也必然能够使学生的计算技能获得稳步提升。

新课改实施以来,让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内外发生喜人变化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弊端。老师们对计算教学的困惑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因此,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具体表现为计算的正确率下降了、计算的速度变慢了、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了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要只会对着学生发牢骚:你笨死了,连计算都不会做。殊不知,你在讲这句话的同时,也是对自己数学教学工作的否定。因为,学生不会计算,那完全是老师的责任。所以,每个老师都必须重视计算教学,避免使计算教学偏离“课标”要求。怎样扭转局面?以下是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基本题型训练。

数学课离不开计算,百分之八十的数学课都要针对本节课设计2——5分钟的基本计算训练。一定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口算训练,口算能力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之一是不争的事实。加强口算训练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平时我们也能够做到天天练、堂堂练。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让学生把常用的计算结果牢牢记住。如:25×4=100、125×8=1000等。记住这些常用结果,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计算正确率。另一方面是有针对性的计算训练。比如:第5册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乘加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第7册教材中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训练一定要在新课前加强训练……强化有针对性的计算训练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计算方面的知识由点到面地进行整理、加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重视算理和算法的指导。

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因此,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操练也许也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但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掌握,其迁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所以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并通过智力活动,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两位数乘一位数”中,教学20×3时,要让学生明白算理:20是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所以在计算20×3时,只要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一个0,也就是20×3=60;又如教学“分数除法”时,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这是在学生学会“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是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算的。

现行的教材中往往是通过学生的操作、思考互动式学习.通过自主的探索交流来理解算理的,教学中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是到位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计算方法的指导却显得不够到位,使得学生的计算基础不够扎实,影响了计算能力的形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中,在教学46÷2时,学生在操作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知道“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从而使他们真正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这样学生就能触类旁通,顺利地解决“想想做做”中像"95÷3”和“87÷4”这样有余数的计算题。因此,我们在强调算理的同时,不能忽视计算方法的指导,要使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三、倡导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

计算方法既然存在着多样化,那么学生找出了自己的方法后,并认为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就应允许他使用。一种算法不是上完一节课就被搁置,对于自己找到的方法,学生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喜欢用自己的算法,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不断的反思,发现原来的方法不适合自己,就会进行改进,从而找到最好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能力的过程。所以,在呈现算法多样化时,教师不必急于硬性给学生灌输最优化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摸索过程中得出最优化的方法,也符合认知的规律。比如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节课中,23+31=,可以允许学生采用多种的计算方法,可用23+30=53,53+1=54;也可以用20+30=50,3+1=4,50+4=54;还可用竖式计算等方法,只要学生能想出并能计算出正确的答案,就可允许他们用,等他们用了以后他们就会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在后面的32+39=中,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最优化的方法去进行计算。此外,把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掌握较理想的一种算法,而不至于一节课下来,什么方法也没有学会。计算方法多样化需要优化,需要适时优化。计算方法多样化也要遵循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当学生只能想出一种计算方法而且这种计算方法也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时,教师不必为了追求多样化而生硬地要求学生继续思考还可以怎么计算。

四、多样化的练习是计算教学的延伸。

数学计算教学的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同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的兴趣,并且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练习的效果。传统的计算教学只追求量不考虑形式,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中熟练计算技能。而在课改初期重探究轻练习的教学模式务必造成学生计算不扎实的不良趋向。计算教学的理性回归需要巩固练习,而且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的不同形式的练习。计算课与应用题课、几何课比较相对枯燥,练习的设计既要顾及知识的积淀,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授课之后,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算法的运用。通过练习、比较,发现错误,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这些练习的安排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学生独立算、同桌对口令、开小火车、抢答、学生自己编题等不同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4篇

据悉,本项调研是由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在2014年发起,并由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指导。调研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济南、南京、合肥、贵阳九个城市。

2015年上海小学生压岁钱收入较上年略有下降

压岁钱高收入易出现在家庭年收入较低的家庭

最大红包来源排名:祖辈、亲友、父母

祖辈仍是小学生最大红包的主要来源,超过49.6%的上海市小学生,最大单笔压岁钱来自祖辈,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来自其它亲友和父母,分别占到30.9%和19.6%。

压岁钱限高子女发起较家长发起更易成功

从《报告》结果显示,2015年春节前经微信在上海引起热议的压岁钱限高行动,由学生主动发起较家长主动发起更易成功。据《报告》显示,在其跟踪的四位发起限高的家长中,均因面对子女的祖辈或无子女的亲友时人情关难过而告失败,而面对有子女的亲友时,限高劝说则相对容易。但在调研中主动发起限高的三名学生中,则有两名学生成功达成限高,且均提到在操作中,如对方长辈不同意限高,则通过采取全不要的方式最终让长辈妥协。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常务副会长董念祖老师说:压岁钱作为中华民族春节的民俗,是以钱为载体,进行的亲情与祝福的传递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因为压岁钱的日益增多,甚至攀比,而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在全社会的不断呼吁下,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压岁钱主要收取者孩子。而本次调研,也提醒我们注意到,孩子并不只是压岁钱的被动获取方,在以对钱有正确认识和具备一定的理财能力的前提下,小学生对于压岁钱同样可以有话语权。

第5篇

关键字:兴趣;教学;家庭;学校

G623.31

一、学校基本情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我校从三年级开设英语教学教学。然而近年来我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有两位英语教师,我和另外一名助教教师。助教教师担任的是三、四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我担任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五、六年学生共110名学生,调查报告提交量为108份。通过这108份调查报告,我发现了学生成绩低下的原因。

二、存在问题

1.学生的态度问题

调查报告中显示有32%的学生认为英语一般重要。同时这部分学生课上不喜欢回答问题,放学后不会继续学习英语。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并不知道学习英语是否有用处。而且有19%的学生为了学校的硬性规定――成绩而学习英语。

2.家长的态度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也就说明家长的态度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家长的重视程度也决定着孩子在学校学习的高度。然而有37%的家长不会监督孩子学习英语,51%的家长偶尔会关心孩子们的英语状况,只有12%的家长会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英语学习状态。

3.学生缺乏兴趣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兴趣能将教师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等等。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之大。报告中显示,有43%的学生对英语没有兴趣,他们这门学科没有兴趣,对课上的任何教学活动都没有兴趣。

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目前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在学生接触英语时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学习这门语言不是为了应付国家的应试教育,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了发展思维能力而学习。让他们知道学习英语能用在哪些方面,学习英语能做什么。

2.提高社、学校与家庭对英语的重视度

虽然每个学校都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由于传统理念的根深蒂固,很多学校并没有像重视数学、语文那样重视英语。调查报告中还有11%的学生认为数学和语文重要。在这方面与学校的日常管理有直接联系。学校既然开设了英语课,就不能有偏倚。三科同抓,三科共同进步。同时,在农村的大部分学校都出现师资力量短缺现象,有的学校一位教师带六个班,四个班应该是比较少的。针对这样的现象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向上级反映,增加专业教师,保证师资力量与教育水平相对均衡。同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更大。一个幸福的家庭,孩子是幸福的。一个不幸的家庭,孩子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幸。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影响,对他们的学习是如此。为什么市里的孩子比农村孩子的水平高,很大原因在这里。市里的家长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他们的学习非常重视。而农村家长这种意识很差尤其是在英语方面,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不会英语。对孩子的监督自然而然地就会减少,甚至不理睬这门学科。在很多家长的眼里,他们的孩子只要能在学校毕业就可以,学不学习都无所谓。针对这样的家长我们应该时刻与他们沟通,并定期传达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大部分家长都有微信,我们可以通过微信进行沟通,通过微信定期给家长一些建议,传达一些新的教学理念。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它对人们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它影响着学校,影响着每个家庭。第一社会舆论对学生影响深刻。自从北师大顾明远提出“英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是改革方向”之后,社会传的沸沸扬扬,“英语要退出高考了”、“英语要取缔了”等等,这对学生们影响很大。很多学生信的过头了,本来就兴趣不能,听说此言论之后,直接放弃不学。其次,信息化的时代,负能量太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手一款手机已不是新鲜事,人们没事时刷微博,翻朋友圈等等,那里的负能量太多,学生现在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做不出正确的选择,往往会因为网络而毁了自己的前途。针对这样的现象,社会应加大力度,杜绝负能量,传播正能量。给教育界多一些支持和鼓励,还学生们一片清澈的网络世界。

3.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什么?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们的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如果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这时,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乐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对学习没有兴趣,学生只是为了学习、成绩而学习,那么学生是痛苦的。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教师的“一言堂”,这种教学理念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新课标指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就要求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我们只做他们的引路人。当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表现中有成就感时,他便会热爱这门课程。第二,教学方法不能单一。过去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直接讲授教学内容。“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枯燥,反感。在调查报告中,有56%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中做游戏。这也就显示出孩子们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设计一些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劳逸结合。第三,加强教师专业基本功,提高人文素养。报告中显示,有34%的学生认为英语太难,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将内容简单化,循循善诱,让学生逐步理解与接受。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深的专业基本功。同时,教师还要有幽默感,有幽默感的老师最收学生欢迎。

通过此次调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有很多。因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生活中多关注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希望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能够健康向上的成长。

第6篇

此次调研活动,采取了随机听课,及时反馈指导的方式,深入到了5个乡(镇)、10多所学校,共计听课30多节,召开座谈研讨会10场。教研员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与授课教师做了面对面的评价与指导,大家就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在和谐、融洽的交流、研讨气氛中,畅所欲言,最终达到了共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次调研活动,虽历时短暂,但使我们感受颇深:

一、感受了英语教学工作在基层乡、校较前变化巨大。

变经之一:领导、教师观念的变化。首先,我们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乡(镇)教育组及所在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美原、流曲、庄里等乡(镇)教育组的领导,自始至终陪同我们参与听课与调研;各学校的校长、主任等领导与我们同听课、同评课、共研讨。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线教师对我们到来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一些学校的教师,争着上课,抢着让教研员评课的极大热情,令我们深为感动,用他们的话说:“希望你们常来指导,多提意见,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这种对教学工作的真诚与坦荡,与过去教师那种害怕听课,害怕指出其课堂中的缺失等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上变化说明,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渴望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意识有了鲜明的增强。

二是在调研期间我们发现,所有乡、校都能开足开齐英语课程,师资配备到位,有的学校已配有专职英语教师,所配备教师的素质普遍较高。一改过去那种将英语科视为“副课”的观念,这足以说明领导的重视,带来了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新变化。

变化之二:城乡英语教师素质差距在缩小。以前城镇英语教师的素质普遍好于乡村英语教师的素质,大校好于小校,然而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大部分乡村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已不再低于城镇教师的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城镇教师素质,这种令人欣慰的变化,说明全县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已在逐渐提高。

变化之三: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随机听课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案设计科学,大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挖掘教材与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用语准确,发音标准,书写规范,均能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注重听说训练。同时能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有的教师还能借助现代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学生那娴熟的口语表达和会话能力的展示,使我们看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在感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目前我县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各年级英语教材版本的不统一,影响了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建议各年级的教材版本尽量统一化,为教与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架起一座通畅的桥梁。

2、专业英语教师仍较匮乏,英语科任教师中非专业教师居多,农村学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步伐。

3、英语科教学的配套设施设备不足,目前尚无一所小学有专业语音室以辅助英语教学,致使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难以经常开展。

4、师生普遍反映,河北版英语教材起点高,难度大,内容繁,不适合本地学生使用,致使学生学习难,教师的教学难。

第7篇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由来己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被教育者所发现与运用。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就曾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西方,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曾指出,学生是可以在相互间的学习中获益的。18世纪末,贝尔和兰喀斯特提出的“导生制”实际上也是渗透着合作学习的思想。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团队精神必不可少,团队合作能力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当今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背景

____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改变现行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文件的形式确认了合作学习是我国新课改所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虽然有关合作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将合作学习和当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还在少数,并且在合作学习的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流于表面形式,收效甚微的现象。因此特将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作为研究内容,分析其现状并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措施,使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更好地得到落实,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活跃课堂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二、重要概念解释

合作学习其实是一个泛称,它代表着一个复合性的、多层次的概念。本研究拟采用我国学者王坦对合作学习的定义,即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三、相关研究

合作学习的思想最早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我国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前苏联和美国相关著作的翻译与介绍,在发展理论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了丰富的实验研究,创建了很多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点。尤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逐渐走向成熟。

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理论基础、合作学习模式和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关于合作学习的要素构成,有三因素论、四因素论和五因素论,伏虹将其进行了整理。三因素理论:小组目标、个体责任、成功的平等机会(斯莱文);四因素理论:小组形成与管理、任务设计、社会因素、探索性谈话(库埃豪);五因素理论: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活动、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约翰逊兄弟)。

其中,约翰逊兄弟的五因素论在国内被研究地最多,郑继岭在归纳西方几大代表性的因素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六大因素:①确立小组,目标明确;②小组人人参与,共担责任;③积极互赖;④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⑤合作和社会技能培养;⑥小组自评。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源头,应追溯到道奇在温勒的群体动力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合作与竞争理论,后其学生约翰逊兄弟将合作与竞争理论拓展为社会互赖理论。斯莱文博士将合作学习的理论模型归纳为以下两类:动机理论以及认知理论,其中认知理论主要包括发展理论以及认知精制理论。约翰逊兄弟认为,其理论主要根源于社会互赖观、认知发展观和行为学习理论观。

我国青年学者王红宇从合作学习的心理学基础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合作学习的心理学基础有两个方面:集体动力学和认知心理学。盛群力教授将合作教学的理论依据归纳为六个方面的内容:动机激发论、需要满足论、教学技术论、集体公益论/凝聚论、促进发展论和精细加工论。学者王坦认为,合作教学是一种复合活动,因而它的理论基础也自然具有复合的特色,并将其整理为群体动力理论、选择理论、教学工学理论、动机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发展理论和认知精制理论。

(三)合作学习的模式

国际合作教育研究主席戴维森对国内外形成的多种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概括,总结出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团队学习模式、共同学习模式、团体探究模式、合作方法模式和复杂指导模式。

基于国外合作学习的几种主要模式,在实践的基础上,刘春玲总结了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依次有“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和异质合作、同质选学的教学模式。

(四)合作学习的策略

刘玉静和高艳在其编著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一书中系统地概括和介绍了国外的合作学习策略,其中包括:斯莱文教授及其同事提出的学习小组成绩分工、小组—游戏—竞赛和切块拼接法等教学策略;约翰逊兄弟重点提出的共学式的教学策略;沙伦夫妇提出的小组调查法;还有结构设计法、团体促进法等。

我国目前所研究的合作学习策略主要来自国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在刘玉静和高艳所编著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一书中提到,生生合作学习的策略主要有互助预习法、互助学习法和互助复习法。

四、问题与建议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习得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但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缺乏合作理论与实践知识

合作学习已逐渐成为小学英语课堂中广泛运用的教学方式,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师自身并没有接受过这一领域知识的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小学英语教师仅认为合作学习就是Work in pairs或Work in groups,他们很少接触过合作学习的理论,实践知识也仅来自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依葫芦画瓢”,但其实,合作学习理论是一个研究历史悠

久、且已获得大量成果的完备的理论,其中先人开发研究出的合作学习模式和策略都能对当今合作学习与小学英语教学的结合有很大启发和借鉴作用。另外,多年来国内外对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是教师们学习的重要内容。2.合作目标和要求不明确,内容选择不当

教学方式的选择依据是教学内容,反之,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用于同一种教学方式。 通过调查得知,教师对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有些只是“为合作而合作”,摆个空架子,在形式上看好像为一节课增加了不少样式,而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在组织时要求的不明确则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很大因素,教师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示范,学生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就可能在活动中生成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这势必会影响整个活动的有效进行。

3.分组方式不合理,组内分工不均

在探寻合作学习的定义时,嘎斯基、王红宇、王坦等学者都提及了“异质”一词,不少学者更是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看成合作小组组建时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在现实中,合作小组的成员分配多半是老师根据座位安排决定的,而影响教室内座位安排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很难保证这种分配方式下的组合都能做到“异质”的要求。有时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改变原有的组合也是有必要的,而据了解,小组的组员几乎不会变化,组内的分工也一般是固定的,这有利于学生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但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各种能力。

4.缺乏教师全面指导

教师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多是处于一种掌控者、引导者的地位,他们需要掌控整个班级局面,而往往忘了参与其中全程指导学生,要知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可能是要求理解不到位,讨论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学生参与度太低,活动很难组织起来,课堂氛围不活跃,活动效率也不高。而如果学生过于活跃,那讨论也很难有序地进行,甚至会造成混乱的局面,势必也会造成效果的不理想。

5.评价机制不健全

一个健全的评价机制是一个完整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对这个活动的必要总结,客观公正、激励性的评价更能为整个活动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评价方面,评价方式的单一、评价主体缺乏多样性、评价内容缺乏激励性等,这些都限制了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学生就不能得到稳定的、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评价,这将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认知,以及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

(二)意见和建议

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能够对学生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对师生目前学习和教学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目前,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运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师生也普遍反映对合作学习的开展有很多困惑。针对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学校方面

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本身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合作学习理论的机会,例如为教师购买相关书籍、聘请高校教师开讲座、组织教师交流等。学校还可以多开展教学活动,让新教师有机会观摩有经验教师的合作课堂,增加实践性的认知,为他们开展活动提供典范。

学校还可以协助师生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机制,通过组织教师讨论和鼓励教师在班级中征求学生意见来制定。这样一套评价机制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要具有激励性和发展性。其中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对象,更要注意评价活动的过程,不能只看结果。

2.教师方面

在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教师本身也要寻找机会进行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储备,如购买书籍学习、请教相关专家、观看优秀合作课堂视频等,有困惑时可以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另外,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每一节具体的课堂中,都应向学生传输合作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合作活动时提清要求,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讨论,让他们对“合作”有一个具体的感知。多鼓励学生参与合作,教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巧,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合作中的各种关系,提高合作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不妨把合作学习的目标告知学生,说明合作过后他们应达到的水准,活动的要求也应具体明确,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先示范,让学生了解他们应怎样活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尤其是当学生面临复杂、知识结构体系构建等重大困难时,就需要教师的全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