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3 09:51:24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探讨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生科技素质的现状和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做好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素质;现状;教育改革
一、科技素质的含义
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并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智慧、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发明与创造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还包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科技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科技素质现状
科学知识与科技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代替。科技素质教育要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知识教育、科技技能教育、科学思想品质教育。客观地说,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科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就目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科技素质现状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严重缺乏科技素质教育的内容
课程设置如同大海中的航标,它为大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由于目前人们仍把科学知识教育等同于科技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陈旧的教育观念。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各高校各专业都设置五花八门的课程,这无疑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却无法弥补学生科技素质的缺陷。因为在其课程设置中很少看到“科技发明技巧”、“科技写作学”、“科技发展史”、“创造学”、“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技实践”等意在培养学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课程。理工科本来还有一些实验和实习的时间可为学生提供科技技能的体验,但由于实验设备陈旧、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只好将实习和实验的时间一缩再缩,只剩下少许的技能体验,再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将这些少许的技能体验的机会看成可有可无,马虎应付了事,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培养根本无法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安排本来可以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时间一般在12~16周,这是大学生培养科技技能的一次好机会,但由于学生缺少有效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的理论指导,再加上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使科技实践成为一种盲目的、毫无把握的实践。在大学生看来,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为了顺利毕业,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因而对此不予重视。对指导教师来说,选题时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多。而应用型的较少,他们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路仍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同时有些教师把指导毕业设计看成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途径,要求不严格,使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难以发挥其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功能,也很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科技素质基础。
(二)校园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是,很难找到科学研究社团开展的科技活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仍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但其“智育”却被“智育”代替了。在“智育”评定中,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其“智育”就为优秀。采用奖金数额可观的办法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科技成绩的奖项却很少出现,大学生科技技能的锻炼和科学思想品质的培养很少采取激励的措施。同时学生的科技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指引和导向,校园也就自然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三)大学生缺少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科技领域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联想、动手操作、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决心。但多年来,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定位在“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上,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就成为“参观访问式”的实践活动,而科研技能只有在科技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才能得到认识、锻炼、巩固和提高,可惜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致使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经常会因为没有经费、场地和专人指导等因素,而将这些学生从事科技实践的积极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研究的兴趣
笔者曾作过一次300人的问卷调查,在“每学期参加过多少次科技活动”的栏目中,选择“无”的占97%;在“业余兴趣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参加科技活动”的占2%;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为了自己的科研兴趣”的占1.7%。学生很少参与学校科技活动,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科技活动感觉陌生外,科技兴趣的淡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以掌握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科研后备力量,然而,面对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的选择,有些学生事先打听的却是哪位老师题目简单、工作量小、管理松懈、容易通过:面对毕业分配,相当一部分学生事先考虑的却是工作是否轻松、待遇是否好的问题,即使是读生产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选择生产第一线单位。于是出现了许多学非所用的怪现象,如读电子专业的争着去税务部门工作,读化学专业的争取去银行工作,读汽车维修专业的也一心一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采取毕业分配双向选择的措施后,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更加突出。即使毕业分配时无奈选择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挖空心思跳槽。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不愿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思路
科技素质——兴国富邦之必要,时代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不重视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后果是严重的,作为高等院校,要设法使受过教育的学生既能掌握科技知识,又具有科技技能和科学品质。要做好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的思路。
(一)从树立科技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每年能培养多少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上,这种以数量为标准的办学质量评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陷入办学实践的误区。 而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价标准,妨碍了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科学的舆论导向。必须顺应科教兴国的新时代要求予以重构。如果仍以旧的标准评价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必将产生扭曲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严重后果。高等教育的生产功能如同工厂的生产功能,具有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功能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功能。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生产多少的问题不能体现其固有的生产功能。能够反映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调动学校人的办学积极性,让教师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灵深处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通过优化学风、教风、校风的途径,通过设置科学的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又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来实现,所体现的应是教育质量从本质上得以提高。
(二)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出发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
客观地说,不少高等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大学生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还不能体现出科教兴国的模式州。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使他们扎实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大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要下大力气增加大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体现科教兴国的特色,增加科技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科技实践提供扎实的知识准备。
(三)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为目的重新构建大学生科技实践的内涵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技实践环节。针对毕业设计的状况,要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其一,要求大学生都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其二,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三,制定严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制度,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重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参加下年度的毕业答辩。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答辩过程的监督,各个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执行答辩的各项要求和规章制度,绝对不可草率了事。使学生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更加重视科技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效果。
其次,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设置大学生科技实践课或实践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开展科技实践。对于学生在实习工厂的实习,除了配备足够的设备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实习的目的、内容、时间和要求,做到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
再次,要组织力量重新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做到科学而周密地统筹规划和布置。其中,应把对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创造能力和科技发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放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上加以重点安排,保证对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和总结。
(四)以深化大学生科技道德品质和科技实践为目标重新构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激励机制
第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客观上要求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学校应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中营造“提高科技素质光荣”的强大舆论,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结合重大学术科技事件,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技报告。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才能激发广大的教师和同学积极地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中来:才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才能有助于更多的同学锻炼成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大学生只有在科技活动中才能感受到提高科技素质的活力。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定期统一组织一些学科知识、科技作品竞赛等大型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发明竞赛、科技论文写作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素质全能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服务、科技下乡等活动。
第三,增加投入,扩大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覆盖面。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增加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投入,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加科技活动,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研究,增强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强对学生参与的应用型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的引导和扶持,要逐步转变“重基础、轻应用”的局面,使学生在实用新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设立各个级别的大赛奖,加重各奖的含金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更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氛围,借此激励大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和加快提高科技素质的步伐。在重视奖励学生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指导教师的重奖。学生的各个大赛往往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因此,对指导教师进行重奖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各个大赛也不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即使坚持下来,恐怕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启动与实践,需要针对现有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树立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观,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为目标、以加强科技研究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实际科技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技道德品质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模式。
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并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智慧、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发明与创造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还包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科技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科技素质现状
科学知识与科技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代替。科技素质教育要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知识教育、科技技能教育、科学思想品质教育。客观地说,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科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就目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科技素质现状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严重缺乏科技素质教育的内容
课程设置如同大海中的航标,它为大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由于目前人们仍把科学知识教育等同于科技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陈旧的教育观念。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各高校各专业都设置五花八门的课程,这无疑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却无法弥补学生科技素质的缺陷。因为在其课程设置中很少看到“科技发明技巧”、“科技写作学”、“科技发展史”、“创造学”、“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技实践”等意在培养学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课程。理工科本来还有一些实验和实习的时间可为学生提供科技技能的体验,但由于实验设备陈旧、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只好将实习和实验的时间一缩再缩,只剩下少许的技能体验,再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将这些少许的技能体验的机会看成可有可无,马虎应付了事,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培养根本无法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安排本来可以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时间一般在12~16周,这是大学生培养科技技能的一次好机会,但由于学生缺少有效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的理论指导,再加上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使科技实践成为一种盲目的、毫无把握的实践。在大学生看来,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为了顺利毕业,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因而对此不予重视。对指导教师来说,选题时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多。而应用型的较少,他们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路仍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同时有些教师把指导毕业设计看成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途径,要求不严格,使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难以发挥其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功能,也很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科技素质基础。
(二)校园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是,很难找到科学研究社团开展的科技活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仍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但其“智育”却被“智育”代替了。在“智育”评定中,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其“智育”就为优秀。采用奖金数额可观的办法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科技成绩的奖项却很少出现,大学生科技技能的锻炼和科学思想品质的培养很少采取激励的措施。同时学生的科技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指引和导向,校园也就自然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三)大学生缺少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科技领域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联想、动手操作、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决心。但多年来,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定位在“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上,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就成为“参观访问式”的实践活动,而科研技能只有在科技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才能得到认识、锻炼、巩固和提高,可惜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致使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经常会因为没有经费、场地和专人指导等因素,而将这些学生从事科技实践的积极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研究的兴趣
笔者曾作过一次300人的问卷调查,在“每学期参加过多少次科技活动”的栏目中,选择“无”的占97%;在“业余兴趣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参加科技活动”的占2%;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为了自己的科研兴趣”的占1.7%。学生很少参与学校科技活动,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科技活动感觉陌生外,科技兴趣的淡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以掌握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科研后备力量,然而,面对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的选择,有些学生事先打听的却是哪位老师题目简单、工作量小、管理松懈、容易通过:面对毕业分配,相当一部分学生事先考虑的却是工作是否轻松、待遇是否好的问题,即使是读生产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选择生产第一线单位。于是出现了许多学非所用的怪现象,如读电子专业的争着去税务部门工作,读化学专业的争取去银行工作,读汽车维修专业的也一心一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采取毕业分配双向选择的措施后,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更加突出。即使毕业分配时无奈选择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挖空心思跳槽。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不愿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思路
科技素质——兴国富邦之必要,时代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不重视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后果是严重的,作为高等院校,要设法使受过教育的学生既能掌握科技知识,又具有科技技能和科学品质。要做好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的思路。
(一)从树立科技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每年能培养多少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上,这种以数量为标准的办学质量评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陷入办学实践的误区。而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价标准,妨碍了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科学的舆论导向。必须顺应科教兴国的新时代要求予以重构。如果仍以旧的标准评价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必将产生扭曲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严重后果。高等教育的生产功能如同工厂的生产功能,具有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功能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功能。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生产多少的问题不能体现其固有的生产功能。能够反映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调动学校人的办学积极性,让教师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灵深处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通过优化学风、教风、校风的途径,通过设置科学的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又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来实现,所体现的应是教育质量从本质上得以提高。
(二)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出发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
客观地说,不少高等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大学生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还不能体现出科教兴国的模式州。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使他们扎实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大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要下大力气增加大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体现科教兴国的特色,增加科技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科技实践提供扎实的知识准备。
(三)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为目的重新构建大学生科技实践的内涵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技实践环节。针对毕业设计的状况,要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其一,要求大学生都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其二,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三,制定严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制度,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重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参加下年度的毕业答辩。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答辩过程的监督,各个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执行答辩的各项要求和规章制度,绝对不可草率了事。使学生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更加重视科技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效果。
其次,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设置大学生科技实践课或实践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开展科技实践。对于学生在实习工厂的实习,除了配备足够的设备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实习的目的、内容、时间和要求,做到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
再次,要组织力量重新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做到科学而周密地统筹规划和布置。其中,应把对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创造能力和科技发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放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上加以重点安排,保证对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和总结。
(四)以深化大学生科技道德品质和科技实践为目标重新构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激励机制
第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客观上要求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学校应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中营造“提高科技素质光荣”的强大舆论,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结合重大学术科技事件,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技报告。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才能激发广大的教师和同学积极地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中来:才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才能有助于更多的同学锻炼成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大学生只有在科技活动中才能感受到提高科技素质的活力。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定期统一组织一些学科知识、科技作品竞赛等大型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发明竞赛、科技论文写作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素质全能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服务、科技下乡等活动。
第三,增加投入,扩大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覆盖面。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增加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投入,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加科技活动,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研究,增强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强对学生参与的应用型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的引导和扶持,要逐步转变“重基础、轻应用”的局面,使学生在实用新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设立各个级别的大赛奖,加重各奖的含金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更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氛围,借此激励大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和加快提高科技素质的步伐。在重视奖励学生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指导教师的重奖。学生的各个大赛往往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因此,对指导教师进行重奖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各个大赛也不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即使坚持下来,恐怕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启动与实践,需要针对现有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树立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观,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为目标、以加强科技研究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实际科技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技道德品质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模式。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创办于1989年,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该竞赛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宗旨,自创办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连续举办了13届。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参赛。
竞赛章程规定,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挑战杯”一座。
大赛影响
2013年10月13日至17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苏州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并列以总分480分获得本届“挑战杯”。决赛期间,内地及港澳地区450余所高校的4000余名师生代表参赛参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新闻媒体代表和当地中小学生观摩了作品展。近百家企业与所关注的参赛作品作者进行了投资意向洽谈,有的还现场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书。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46-03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背景下,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更多的依靠科技、创新、创业和人才共同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各地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自治区教育厅的《关于启动实施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指出以该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的决定》指出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要探索引导大学生发明创造并申请专利的新举措,对实现广西的专利倍增计划,大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推动地方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地方院校有着重要的责任,如何推进地方科技进步和专利倍增,是地方院校必须面对和推进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校情实际,建设更有本地特色、符合学校持续发展的发明创造培养体系,在本科生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发明创造能力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造能力缺失、创新意识薄弱的原因
招生体制决定了分数的重要性,社会、学校和家长对于分数太过重视,使得学生中普遍存在“分数至上”观念。因此理论修养被忽略、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学生处置问题时的综合能力差。大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专业知识时,会发现知识储备不够,发明创新能力差,很难适应学校的竞争环境和社会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生源质量远不及重点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比重点院校的学生差很多。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培养弱势生源,提高其发明创造能力,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更为迫切。
(二)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地方高校针对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已经展开,且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室、设备和指导教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相应的培养目标、机制、开展及组织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和实践活动未形成统一体系结构,在相似专业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时会存在对接问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
未考虑学生处于不同水平和具有不同能力,多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模式,教师按照经验以统一的方式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使得能力差的同学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跟不上节奏,最终放弃发明创造的梦想。对于能力强的同学,分配的任务无法发挥其全部能力,从而存在懈怠、不屑心理。
未能将拔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向发明创造能力的培养转变,导致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无法转化为相应的成果(如论文、专利等)。大多地方高校的发明创造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善,专利素质教育尚未开展,制约了地方高校的拔尖发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指导教师的专利意识薄弱,未能将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不能尽快将自己和指导学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专利或是实用技术,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将高校科研与社会需求顺利衔接。
二、分阶段、分层次培养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发明创造能力的体系构建
(一)分阶段发明创造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根据学生在校阶段不同,构建分阶段培养体系。鉴于学生受传统教育体制约束,发明创造能力一般不强,因此第一阶段从基础培训开始。
第一阶段,针对所有学生围绕发明创造的了解及自信心建立,开展激发创新意识的基础类课程学习。组织适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意识、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其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二阶段,针对前一阶段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开展短期培训;通过分组学习模式,探索发展机遇,该过程活动由指导教师或高级组学生指导实施,并对学生的创新活动或者思想进行点评;提供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机会。
第三阶段,选拔具有意愿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进入创新与发明创造实验室,另外,选拔高级组中表现优秀、社交能力好的学生作为助管,协助指导教师帮带低级别组的学生。在本阶段,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辅导实践和团队实践,达到增强能力的目的。通过选择执行不同方案,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锻炼其相关组织能力,同时培养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二)分层次发明创造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根据学生发明创造能力的不同,分别从国家级项目、国家级竞赛立项、区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校级竞赛、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中逐步发掘具有较强发明创造能力的学生。
在学校团委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研究工作。2012年,经过学校大学生科技活动技术指导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学校团委审批,有科学发明制作类10项。2013年该类项目增加至25项。2014年,该项目数减至10项,但研究内容较前两年更新颖、实用性更强。这些立项活动很好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依据学生自身能力基础进行分类,鼓励其参与各种级别的科研活动。并根据效果选拔高水平学生进入更高层次,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学校的产学研项目。对高质量的成果鼓励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积极申报专利及参加专利成果比赛。低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向高层次的学生看齐,高层次的学生辅助指导和帮助低层次的学生进行提升,整体提高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
(三)分阶段、分层次发明创造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
在分阶段、分层次发明创造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分阶段培养和分层次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呈“金字塔”状,其实施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分阶段、分层次发明创造能力培养体系
通过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发明创造自信心、自我意识、创新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立项项目的参与,由相关指导教师培养出四个能力层次的学生,由低到高分别为A级、B级、C级、D级,高一级能力层次的学生均是由低一级能力层次的学生中选拔(特殊能力学生可跳级选拔),学生数随层次的升高逐级递减,呈“金字塔”状。
B级、C级、D级能力层次的学生分别进入B级、C级、D级科研学术团队,在主持本人的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培养过程中,B级的主要培养目标是科技制作、C级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高水平科技制作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D级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术论文并且申请发明专利,培养过程中各级目标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灵活处置。分阶段培养体系和分层次培养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共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四)分阶段、分层次发明创造能力培养体系的师资队伍组建模式
为了更好地将分阶段、分层次发明创造能力培养体系付诸实施,针对该培养体系需要,组建培养发明创造型人才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组建模式如图2所示。其中,科研学术团队中教师由学校及企业各级人员组成,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纵向和横向项目。由学术科研团队中遴选具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和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大学生学科竞赛经验,有丰富的科技创新实验指导工作经验的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及小组。通过各类竞赛选拔B、C、D层次学生进入学术科研团队。建立学术科研团队资料库,为后续师资力量和学生提供参考资料。
针对当前经济大环境,发明创造能力要转化为专利,因此在师资建设上,应当组建专利教研室,负责承担专利教育相关任务,专利申请事务、开展专利管理研究。该教研室教师需要具备法律相关基础,又要了解理工科基础知识。该部门师资可以从学校内部选聘申请过专利且教育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另外一部分可以考虑从专利机构中选聘专业人作为兼职师资。
三、分阶段、分层次培养体系的实践效果
从1997年开始,我校就开始组队参加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此后又陆续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软件设计比赛、国际机器人设计竞赛等一系列全国及世界性的比赛,并多次取得全国一、二等奖及广西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指导教师。这些都给分阶段、分层次培养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发明创造能力的体系搭建了良好的软环境基础。
此外,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还定期组织参加由广西教育厅举办的广西区大学生各类电气信息类学科竞赛,经常举办全校性的电子设计比赛、数学建模比赛、软件设计大赛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学术讲座、科技节活动等也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参与。
通过分阶段、分层次发明创造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学生的发明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在课外活动、创新能力竞赛上面取得了骄人成绩,专利素质教育初显成效。
原来,2005年12月15日,正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女子铁人三项集训队”在昆明进行高原训练时,遭遇了严重车祸,造成一死八伤。
车祸发生时,普小云驾车第一个途经现场,立即帮助集训队急救伤员、疏通道路,并带领搭载受伤运动员的车队赶到玉溪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减轻了集训队的人员伤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尽到了自己的救助责任,其高尚的师德,正是普小云教师生涯追求的目标。
30年的高校工作,普小云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教书学习做学问”。
教书,他崇尚两句话,第一句是中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句是西语“给人以再多的金子不如给他一块点金的石头”。知识是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人生有涯,学海无涯”,普小云从小学到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习跨度长达37年。就算华发尽染,他仍旧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活到老,学到老”。
至于做学问,他认为兴趣也是做学问最好的兴奋剂,理论的千头万绪,实验的重复单调,其实都很辛苦,但研究中的发现带给人的愉悦就是最大的快乐。
普小云在云南大学物理系讲授“原子物理学”、“光学”和“非线性光学”等课程,内容丰富清楚,注重思维启发,师生互动较好,学生对其任课的网上评教平均分是95,8分,位居物理学院教师得分前列。先后获得云南省高等学校第六届教学名师、云南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和全国宝钢优秀教师称号,先后5次获得云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研究生导师,普小云2002年以来共指导博士生6名,硕士生36名,其中张远宪、祝昆和周丽的毕业论文,先后获得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硕博连读生李强获得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2009级博士生张远宪的学术论文获得2011年云南省科协第十届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级博士生孙丽存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普小云每年都氖2-4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2006年以来所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6人次获得云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并发表于相关专业刊物上,已经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云南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对易红明毕业论文的抽查评价是“‘利用石英毛细管精确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一文,可以作为对本科生进行专业教育的范文”。
指导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成果更是引人注目。
关键词:高校,团学工作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学生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共青团应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如何创新和发展高校的团学工作,宣传和实践科教兴国国策,开展创新教育,也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新的定位和新的要求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论文参考,高校。团中央、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加强高校团的思想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高校团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把自己锻造成团结和凝聚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核心。所有这些重要论述,都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提供了保证并指明了方向。
2、信息网络时代对新时期高校团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逐步延伸,被称为第四媒体的计算机网络在许多方面正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冲击。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提高大学生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价值观,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网络阵地体现先进性、发挥战斗力,掌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成为新时期团的思想工作面临挑战。
3、工作对象日益复杂化也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新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较之以往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特征的变化使高校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团干部的号召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就要求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成长成材提供服务。
二、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有了新变化。
1、学会学习。这里的学习强调的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方法,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里.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和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分的,但后者强调如何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的知识,强调从知识、技能到能力的转变。这种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技能,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
3、学会关心。强调关心即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世界的责任。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人离开他人将无法生存。同时,未来杜会的人必须学会关心,即要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环境;关心他人,关心家庭,关心朋友,关心自己;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三、根据以上这些新的要求和变化,高校共青团工作也要相应的进行发展和创新。论文参考,高校。论文参考,高校。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种主导的、科学的、高雅的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有利于学生建立台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抓好社团建设。论文参考,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形式。学生社团活动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使更多的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它突出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要注意的是,共青团在组织和指导社团活动时,要大力扶持学术科技型社团,努力引导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支持社会服务型社团,监督和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重点要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使学生社团成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
3、积极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著的作用。共青团组织要建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导向机制,建立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申报、立项、资助、开发、评审、奖励的激励机制。
(1)科技普及类活动。可以以展览或讲座等形式为主要载体,其内容非常广泛,从现代技术观到现代人生观,从生活中科技常识到人化自然的技术原理,从技术人才的成长到科学家的伟大成就,从小发明的方法到现代生活工艺与流程,从自行车的力学原理到核潜艇和航天飞机,从技术发明故事到自然辩证法,从技术发明方法到技术创新理论等等。
(2)技术实践和竞赛类活动。包含学具、教具和玩具制作,车船模型、航空航天模型、建筑模型的制作。电子技术制作,电化教育媒体制作、摄影技术制作,实验器材的制作,以及有关比赛、展览的活动等等。
(3)技术性乃至学术性的小组或团队活动。包括实验钻研小组、小发明协会、学生科协、假日科研沙龙,等等。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和途径非常丰富,应依据具体条件和阶段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系列化活动构建。论文参考,高校。
4、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组织应致力于社会实践的各种功能开发.尤其是智育功能的开发,要做好“刨新教育”这篇文章,把“三下乡”、社区援助、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论文参考,高校。用社会大课堂弥补课堂小天地的不足,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科创成果;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48-02
前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着力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涵盖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在高校里推动科研创新普及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推动成果的转化,就必须对于成果进行确权。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具有较大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也是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较好形式。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种类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从理论上界定较少,多数高校科研部门有自身的划分标准。从学科门类、研究项目资助额度以及项目的资助级别、研究成果的应用性来进行划分的较多。
从学科门类上划分,团中央等四部委的“挑战杯”赛事具体分为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又分为计算机及软件类作品、机械类作品、通信与电子类作品、能源与化学类作品与相应工艺改进方案等,哲学社会科学类又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
从研究资助额度上划分,具体成果取得有重大型成果、重点型成果以及一般资助项目成果、自主项目成果等。一般来说按照研究资助额度进行划分,均由同一级别的自主机构进行资助,这种划分的方式更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级。
从研究项目的资助级别划分,有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创业试验项目成果、省级学生科研学术项目成果、市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以及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成果,项目级别不同,其资助额度相应不同。一般来说资助级别越高,其产业转化的可能性越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属性分析
(一)按照《专利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专利法》对于发明创造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三类,多数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都向专利部门申请了相应的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较多,发明专利较少,这是因为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要求较高,也比较符合科研学术的规律。
但是对于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资助学生的科研项目成果最终的界定存在争议,许多学校在其学生科研管理办法中对于学生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成果规定为学校所有,但忽视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问题,直接剥夺了学生对于科研成果的分享权。按照《专利法》对于职务发明以及委托发明的规定,学生科研项目成果均不符合规定,例如,学生并非高校参与科研的工作人员,并非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体,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只有和单位存在用人关系期间,发明创造的成果属于单位所有,单位应当对于发明人给予相应的报酬或者奖金,以资鼓励;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未签订委托开发协议的情况下,学校向学生科研提供资助,是一种教育公益行为抑或投资科技开发的行为,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科研项目研究,属于接受第二课堂的教育,因此学校完全剥夺学生的科研成果权利,是忽视学生科研劳动的行为,因此应当参照职务发明或者委托发明的相应规定,赋予学生相应的发明专利权益。
(二)按照《著作权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对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作品予以了相应规定,该条第(一)、(七)、(八)相应规定了文字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及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属于著作权法调整的作品的种类,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产出的成果多数有原创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及含有独创性内容的自然科学论文,亦有机械制造、建筑工程以及电子电路图、规划图等作品,也有一些计算机软件,但对于开源软件,应当赋予其相应的专利权益。这些作品一经创作,其权利属性当然为著作权,作为作品创作人的项目科研负责人,多数为大学生群体,享有相应的著作权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并具有相应的著作权许可权益,从中取得相应报酬。对于由学校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的作品成果被界定为著作权时,其权利归属应当按照著作权法相应的规定进行界定,例如项目组成员共同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权由项目组共同享有,对于由出资单位资助的项目,且由指导老师全程进行规划指导的,代表资助单位意志的著作权作品,其著作权应当由学校、科研机构以及科研基金等资助机构享有。对于约定不明确的,应当参照著作权法第16条职务作品的规定,其著作权归项目组成员共同享有,但资助机构有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免费使用。
(三)按照《商标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一些学校建立了创业学院、创业指导中心或者创业基地,通过内部转化,使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通过小额投资得以商业化运作,但是多数学校的创业公司属于虚拟公司的形式,不是公司法以及合伙企业法规定的经济机构,其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并未进行商标注册。资助单位也重视这些成果的专利及著作权方面的保护,而忽视商业化运行后的商标权益保护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要公司化运营,并且管理该项目的标志、标识等明显以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的商业标志,符合条件的,资助单位应当鼓励大学生创业者申请商标注册。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情况
大学生科技创新并非是国家科研体制的重要部分,教育部及团中央等部委将其视作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工作较为忽视,少数高校形成系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从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申请到最终的成果展示及转化,全程管控,全程建立档案,特别在一些重点环节衔接的阶段,资助方引进企业或者投资机构实施这些科技创新作品,或者通过本校的创业学院、创业基地等转化实施一些投资额度小,实施较易的科技创新作品。一些高校为学生建立科研学术活动档案,出资鼓励学生申请专利、申请注册商标等,建立全校性的科研成果权利备案表等。
高校的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性、应用性水平降低,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现象,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多为本校本专业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与学生之间存在师生关联,在评审过程中多有情感因素甚至利益因素的考量,降低了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科研评审的中立价值,这说明需要对学生科研成果应加强项目立项评估、项目应用评审等环节中的严格管理,只有前期的严格管理,才能为下一步的权属确定建立基础。
四、促进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有效保护的措施
(一)对项目立项申请及结题环节评审进行严格管理
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学生学术管理机构,该机构应当包括项目管理组、项目评审组、项目成果转化组,项目管理组负责学生科研学术项目的立项、初审以及日常组织工作,项目评审组负责项目的实质审核和中期审查、终期审查等工作,项目成果转化组负责学生科研项目的确权,向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推介学生科研成果的工作。其中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评审组,按照专业门类的不同,建立含有本单位与外单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的评审专家库,在立项评审、结题申请等环节,由外单位专家和本单位专家共同组织单数评审小组,实行专家回避制度,建立较为中立、公正的学生科研学术评审机制,这才会使得较为优秀的作品或者项目成果被遴选出来,予以确权。
(二)建立学生科研学术档案及学术成果确权登记制度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建立档案,包括每个在籍注册研究生、本科生,这不但有利于高等院校统计学生的科研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进度,更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学业和研究水平。对于一些确实具有重大性的研究项目,可以通过建立阶梯式的滚动资助方式,推动研究项目的进一步深化。
对于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的优秀作品或者成果,应当推动其申请专利和申请注册商标或者确认其著作权属性等,对于学生与高等院校间在科技创新成果权益分享上做出合理安排,建立对于优秀研究型的大学生进行激励的机制。
(三)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商务部积极推进产学研体制的建立,但该种科技创新模式并未在中国广泛实施,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衔接,需要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项目组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将相应的专利及注册商标在产业中实施,高等院校可以在大学生创业园等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推动学生科研成果进园,通过小额投资、政策扶持等办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梁卫华.引入竞业禁止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产权保护[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7).
[2]陈国平.论我国高校专利的保护与管理[J].科研管理,2004(6).
[3]刘慧.天津市高等院校科研活动专利情况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