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煤矿职业危害范文

时间:2022-10-16 06:17:00

序论:在您撰写煤矿职业危害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煤矿职业危害

第1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对策

引言

现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创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等社会理念深人人心,社会生产活动中劳动工作者的安全、健康愈来愈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点关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国大力推广社会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举措下,我国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综合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职业健康发展仍旧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特别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矿尘危害、有害气体及不良劳动等因素,长期没有取得有效的消除,对煤矿生产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现阶段煤矿职业危害相关因素

1.1矿尘危害因素

矿尘,即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煤尘、岩尘以及其它相关有害粉尘。矿尘属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性粉尘,其可长时间的悬浮于煤矿生产环境中。由矿尘所引发的煤矿职业危害有煤尘爆炸及尘肺病,其中煤尘爆炸是煤尘受高温或者热源影响,与空气中氧气迅速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尘肺病是煤矿生产作业人员长时间于存在悬浮粉尘的环境中工作,吸入大量的矿尘,从而产生的肺部组织纤维性病变的统称[1]。由粉尘爆炸和尘肺病所造成的伤残、死亡人数,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十分惊人。

1.2有害气体因素

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瓦斯是主要的有毒有害气体。矿井瓦斯是于煤矿生产期间,自煤岩层内向外溢出的以瓦斯为主的各类有害气体的统称[2]。瓦斯事故属于煤矿职业中一种较为严重的危害,其危害主要包括:①自燃引发火灾危害;②爆炸引发伤亡危害;③破坏空气质量引发人身危害;④煤岩瓦斯突出,引发生命危害。

1.3不良劳动因素

现阶段煤矿职业中,普遍存在劳动强度过大及作业姿势不规范等危害。劳动强度过大主要体现在综采工作面支架移动、顶板支护以及煤矿巷道掘进式岩石装车操作等都是超负荷体力劳动。在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通常要进行蹲位、弯腰及跪位操作,长期以往,会导致作业人员出现生理性职业疾病,包括下肢静脉曲张、肌肉骨骼损伤等。

2.现阶段煤矿职业危害产生原因

2.1煤矿生产现场未配备有害物质监测设备

现阶段,我国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谋求眼前利益,过度的节约企业煤矿生产投入成本,未对煤矿生产作业人员及现场空气质量监测配备必要的设备,当前煤矿生产现场空气矿尘浓度严重超标。由于一些煤矿企业不具备完善的煤矿技术服务保障体制,即使是构建了有害物质检测服务中心,往往也受收费昂贵、地理位置较远等影响,对煤矿定期鉴定及检测并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和帮助,从而难以实现煤矿企业科学合理地进行有害物质监测。

2.2煤矿企业对煤矿职业危害不予以重视

现阶段我国一些大型煤矿企业都会配有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人员及职业危害防治管理部门,并构建了相关的职防管理制度,但是煤矿职业危害仍旧面临着职防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检测设施设备落后及管理水平不足等问题,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基础工作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3]。同时,一些小型地方煤矿企业更是没有设置职业危害防治部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2.3职业病统计全面准确性不足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均为推行职业病诊断工作,更是不存在关于职业病相关的统计数据;煤矿生产过程中引发的安全事故,往往局限于对事故展开实时调查、处理,而不将其纳入职业病作为病理报告进行处理,即使在职业病统计过程中,也仅仅统计主要的职业病,职业病统计全面准确性不足。

3.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对策

3.1规范职业危害防治体系

煤矿企业应当积极构建和规范防矿尘、防有害气体监测等设备及设备的定期安全维护、生产作业环境的卫生安全检查、职业病及防治职业危害工程项目分析、统计和上报等相关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工作职业,自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基础工作上防止职业病的引发[4]。

3.2强化生产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强化生产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培训,要求丰富生产作业人员卫生安全知识,通过全面培训内容对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卫生安全教育,让生产作业人员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提高自身职业危害防治意识。培养生产作业人员的对地质测量信息资料的精确查阅、管理,让生产作业人员更好的了解到矿区地质分布的各种规律,有效防止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3.3注重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技术管理

全面规范煤矿通风环境系统,切忌串联通风,确保通风量的科学、合理性;组织煤层瓦斯地质预测先行预报计划,明确了解煤与瓦斯突出位置分布情况,有效实行煤与瓦斯突出分级管理;提升煤与瓦斯参数测定工作开展积极性,并制定出相应的防突手段,促进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顺利进行[5]。科学规范突出预测技术对策,引用先进的深部煤层结构、区域预测定点样本采集设备等技术配备辅助开展突出预测工作,尽可能保障突出预测的科学有效性。

3.4完善职业卫生安全监督技术机制

煤矿企业应完善职业卫生安全监督技术机制,尽可能依仗职业病防治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部分职能作用,充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同时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性工作,务必要不断强化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能力,构建起有效的社会机制,树立起规范的煤矿企业行为,激发社会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推动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全面社会职业危害防治意识,实现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 翔.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与防治对策[J].煤 矿 安 全,2010,13(01):105-108.

[2]周洪军.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对策[J].职业卫生,2010,22(01):102-103.

[3]王建军,谷宏亮,郭亚峰,王政权.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22(01):102-103.

第2篇

【关键词】煤矿 职业危害 防治对策

煤矿不良现状具体体现在,一方面严重的威胁煤矿企业员工健康和安全,另一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高温高湿和粉尘,以及噪声和振动,还有毒物等为煤矿职业危害主要类型,粉尘是其中造成最大危害类,尘肺病是由粉尘引发的,就目前来看,其属于我国职业病发病最多的,并且我国尘肺病人数最多。以下两方面为直接导致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根源:(1)粉尘浓度普遍达不到标准,具有较差的作业环境;(2)具有较多人员接触粉尘,并具有相对较大患病总人数。 由此可知,我国相关部门对防治煤矿职业危害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应成为必要之举。

1煤矿职业危害分析

尘肺病在我国职业病中,属于发病率最高的,并且在当今世界上最多人数尘肺病国家就包括我国,而各个厂矿企业为尘肺病产生主要场所。在我国煤矿企业每一个作业环节,诸多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性毒物和有毒有害气体等等几乎都存在,是作业人员患有职业疾病职业中毒和噪声聋等不同程度的直接导致因素,而比重最大的职业病就是尘肺病,煤工最主要的尘肺病就是尘肺和矽肺。有效分析相关数据表明,正在逐渐的缩短成为煤矿行业尘肺病发病工龄的主要趋势,20 岁为最小的发病年龄,41 岁左右为发病平均年龄。

2我国煤矿行业职业危害的问题

2.1作业场地缺乏对有害物质的监测

眼前利益成为我国很多煤矿企业驱动力,这些煤矿企业在检测人员和测尘设备上不愿投入资金,就目前煤矿粉尘来看,其作业场地粉尘浓度处于严重超标状态。 企业在监测作业场地有害物质态度上往往是消极的,主要由于煤矿企业担心测尘不达标必然得接受惩处, 同时煤矿企业为了目前利益在防尘措施上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 而且很多企业不具备健全的技术服务保障体制, 有害物质检测中心站虽然被建立起来,但具有偏高的收费,加上过远的路途,在定期鉴定和检测煤矿上,产生的影响力极大,在企业监测有害物质方面其真正的促进作用最终无法发挥出来。

2.2企业缺乏对职业危害防治机构的重视

在大型的国有煤矿企业中,职防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虽然被设置,而且所需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但职业危害防治技术人才依然处于短缺状态,监测与检定设备处于老化或不足状况, 而且管理水平低下,职业危害防治基础工作还处于极不到位状况。此外,多数的地方煤矿企业专门对职业病进行防止的相关机构还没有设置,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3职业病统计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

就现阶段很多煤矿企业来看,诊断职业病工作还处于没有开展状态,相关的统计数据就更谈及不上;煤矿企业一旦中毒伤亡等事故出现,通常也仅是停留在调查与处理事故层面上, 没有以职业病病理报告对待;并把主要职业病作为职业病报表进行报送,在法定职业病中,煤矿企业对待治疗较为简单的往往以无碍健康视之,以不需要报告和诊断来对待。

3防治煤矿企业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止体制

我国要想使职业病的产生从根本上得到防止,各个煤矿企业就应把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建立和健全起来,具体体现在使用维修管理防毒与防尘等设施,卫生安全检查工作环境,重视分析和统计以及上报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状况等。

3.2强化防治监察环节

相关煤矿监察机构在日常监察工作中应注重检查作业场地卫生管理措施和设施情况;培训职业卫生情况;评价和监测作业场地危害因素状况;贯彻执行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情况;有关违规违法行为等方面。一旦发现煤矿企业粉尘与有毒物质没有达到标准,个体劳动保护不到位,相应治理措施匮乏的,需运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限期促进其进行整改,以停产整治或关闭惩罚严重者;并坚决依法查处 对相关职业危害防治违背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职业危害事故责任人。 形成严格执法和依法行政氛围。

3.3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安全监察技术体系

对于职业卫生安全监察技术体系,煤矿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的建立并完善,把职业病防治院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发挥与利用到最大化,为资源共享的实现而努力。企业应以当地的实际状况为切入点,积极的合理的整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主要就把职业卫生安全监察技术体系逐步的完善和健全起来,从而在技术支撑和咨询上做好防治煤矿企业职业病工作的坚强后盾,定期的评价与监测煤矿企业作业场所,把诸多职业危害因素找出来,做好科学合理的技术服务, 从而为监察与监督职业卫生,处理调查危害事故提供便利。

3.4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

煤矿企业应充分的重视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和主要人员都应成为培训者,企业应当定期培训在职人员,加强相关职业卫生安全教育,这是使在职人员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被提高的有效途径。职业卫生基本常识和职业危害事故分析以及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等等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以正规严格的系统性培训为手段, 促进职工职业危害防止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4结语

煤矿行业职业危害控制与预防工作在社会性工作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尘肺病防治而言,其重中之重体现在注重把行之有效的社会机制建立起来,对煤矿企业行为进行规范, 促进政府监察和监督功能进一步强化。在防治职业危害方面,加大宣传和教育工作力度,从而使广大群众和整个社会深刻认识到其危害性,进而充分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整个社会防治意识得到加强,这是使尘肺病发病率得到有效遏制的唯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俊虎,杨晨光,李昊.寸草塔二矿采掘工作面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8).

[2]李金泉.梧桐庄矿职业危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煤矿安全,2014(02).

第3篇

【摘要】 目的:了解和掌握现代化开采煤矿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现代化开采煤矿企业作业场所粉尘、噪声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其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较高,作业点合格率为 16.67 %;噪声强度较小,作业点噪声强度合格率为91.67 %。结论:现代化开采煤矿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合理改善作用环境,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关键词】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近年来,随着各种大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型煤炭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采、掘工作面煤尘、粉尘浓度、噪声大有增高之势,危害程度随之增加;实际接触工人增多,职业病患病人数总量增大[1]。为深入了解煤炭开采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笔者对我旗某大型现代化开采煤矿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查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该企业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乡镇,始建于1975年,当时是炮采,危险大,产煤量、率低;2005年经过合并改组后,也进行了技术设备改造,成为现在的现代化开采煤矿,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年产煤300万吨,在职职工546人,生产工人469人。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割煤机割煤-输送带输煤-煤场-销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等。工人每日工作时间为8 h。

1.2 卫生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该公司在生产时采取湿式作业及加强通风来降低粉尘浓度并定期为工人发放工作服、帽、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1.3 检测内容

粉尘、噪声检测使用仪器及评价方法、采样点、采样时间的选择,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范围》GBT122-88的要求进行。粉尘浓度检测使用IFC-2型防爆粉尘采样器,采用滤膜称重法;噪声强度的检测使用CENT-320型噪声仪,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评价。检测结果的卫生学评价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进行。

2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2.1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检测结果

在5个工作面选择24个粉尘作业点,在工人呼吸带高度采集48个样品测定了粉尘浓度,结果粉尘浓度在6.8~68.0 mg/m3,平均27.2 mg/m3,标准差16.4 mg/m3,其中8个点合格,合格率为16.67 %。

2.2 作业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

在作业场所工人作业岗位选择48个噪声作业点测定噪声强度,结果噪声强度在49.7~96.1 dB(A),平均75.0 dB((A),标准差10 dB(A),其中44个点合格,合格率91.67 %。

3 讨论

长期以来,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已屡见不鲜。煤炭开采企业其煤粉尘的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煤粉尘污染对个人健康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长期接触,不仅可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尘肺病的发生。从上述检测结果看,煤炭开采企业粉尘污染严重,监测点合格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割煤时产生的煤粉尘浓度过大;二是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工人直接接触粉尘过多;三是没有有效的除尘设施,生产过程中虽有喷水除尘及通风,但效果差;四是领导对防尘除尘工作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所以说,只有彻底改变工艺,如:加设除尘设施、改造生产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配套防护设施,才能还工人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煤炭开采企业噪声主要来源于所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如割煤机、掘进机、输送机、打卯机等所发出的机械性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变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所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噪声危害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安排工人工作中短时间脱离噪声环境休息,减少工人的实际接触噪声作业时间;另一方面可为工人配备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总之,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只有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逐步深入人心,让各级领导和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才能使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收到成效。

第4篇

工作场所中的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3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噪声、电离辐射及传染性病原体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劳动者精神性职业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门紧闭而通风不良等;厂房建设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和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1、职业危害因素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并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为职业危害因素。

2、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但从法律上讲,职业病是指职工因受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引起的,有国家制定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在煤矿企业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和震动、不良气象条件和放射性物质等。

1、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产生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如岩尘、煤尘、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可引起矽肺病、煤工尘肺病和水泥尘肺病。

2、有害气体

在矿井气体中,由于多种原因可存在CH4、CO、CO2、氮氧化物及H2S气体等。

(1)CO2。CO2主要存在于煤层和煤块内,在采煤过程中与CH4一道排出。此外,巷道内木材腐烂,人群呼吸以及放炮也可产生CO2。由于CO2相对密度大,一般多积聚于巷道低处及通风不良的废巷中。其危害性在于CO2排挤空气中的氧,而引起缺氧。当空气中的CO2浓度达到5%时,即能引起缺氧现象,达到10%时,可使人窒息而死。

(2)CO和氮氧化物。CO和氮氧化物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放炮。使用硝酸甘油炸药可产生大量的CO,而使用硝铵炸药则常产生大量氮氧化物。CO是化学窒息性气体,可以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并能阻断组织呼吸致“内窒息”。氮氧化物为刺激性气体,较难溶于水,因而可达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肺水肿等。

(3)H2S。H2S在煤矿一般少见,一般存在于煤层一定区域或鸡窝煤内,在落煤时逸出,因而可使靠近落煤地点的采煤工作人员发生H2S中毒。H2S也属化学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肺水肿和中毒性脑病。

3、生产性噪声和震动

煤矿生产噪声和震动主要来源于机械化生产。其危害大小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使用工具,如风动工具比电动工具产生的噪声和震动大。煤矿的噪声危害往往比震动的危害严重,如井下局部通风机、综采机组、掘进机、井下泵房、井上的压风机房、洗煤厂、选煤厂等作业场所的生产性噪声都比较严重,强度一般在90~110dB(A)。噪声可引起噪声聋,震动可引起局部震动疾病等职业危害。

4、不良气象条件

矿井内气象条件的基本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风速大小等和温差大等,这对工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

5、放射性物质

煤矿井下氡及其子体往往比地面高,对工人健康有一定影响。另外,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良也是煤矿井下作业的特点,容易造成职工腰腿痛和各种外伤等。

三、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

我国煤矿企业的有毒有害因素种类很多,但发病人数最多、危害最大的是煤工尘肺病。世界各国都没有特效办法治疗尘肺病,唯一的办法是预防。预防尘肺病的根本问题时防尘。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领导重视,严格管理,经常坚持使用综合防尘措施,把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煤工尘肺病是可以控制的。

在煤矿粉尘治理中,我国采取了一下措施,取得了显著的防尘效果:

1、综合防尘的组织措施

该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综合防尘机构,组织和配备防尘专业人员,做到定岗、定人、定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领导重视,严格监督检查工作等。

2、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

该措施主要研究和实施各项综合防尘措施,如加强通风,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采煤工作面应进行煤层注水,湿式打眼,使用水泡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煤时应洒水;采煤机、掘进机作业时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截煤时必须采取喷雾降尘等防尘措施。

冻结法凿井和在遇水膨胀的岩层中掘进不能采用湿式钻眼时,可采用干式钻眼,但必须采取捕尘措施,并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井下煤仓放煤口、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及地面筛分厂、破碎车间、带式输送机走廊都必须安设喷雾洒水装置或除尘器等。另外,根据各煤矿的生产特点和机械化程度,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

3、综合防尘的保健措施

该措施主要是对广大接尘工人和尘肺病人进行健康监护,了解并记录职业接触史和健康状况,组织定期检查身体,掌握职业禁忌症。对尘肺病人追踪观察,除定期检查身体外,还要认真落实国家规定的职业病相关待遇政策,按规定组织疗养与治疗,相尽办法提高尘肺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病人痛苦,延长其寿命,让广大尘肺病人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

四、职业禁忌症

职业禁忌症是指因接触某种职业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因对某种职业性危害因素敏感而容易发生职业病,以至使一些人不适合参加某种作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例如血液疾病是接触苯作业的禁忌症,肺结核、支气管疾病、肺气肿、胸膜疾病是接触粉尘作业的禁忌症。

《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或禁忌作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煤矿从业人员必须参加上岗前及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有无职业禁忌症,一旦发现,及时调离。

煤矿职业健康监护

煤矿职业健康监护是对从事有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人群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权益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一、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

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对新录用、变更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的劳动者上岗前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对该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相关项目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评价劳动者上岗前的健康状况,鉴定是否有职业禁忌症。

检查内容包括:

(1)活动性肺结核。

(2)慢性肺部疾病,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如萎缩性鼻炎、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明显的肺气肿、肺化脓症及肺原虫病等。

(3)明显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如严重的胸膜肥厚、黏连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严重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胸廓畸形。

(4)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等。

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根据劳动者所在工作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选定重点检查项目,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动态观察劳动者健康变化,结合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生物学监测结果,评价劳动者的健康变化是否与职业危害因素有关,及时发现疑似病患者,判断劳动者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该工种作业或需进一步观察治疗。

3、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因某种原因,准备调离从事职业危害工种的劳动者,根据其所在的工作环境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规律,选定重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评价劳动者健康状况是否与孩子也危害因素有关,或是否患有职业病,以明确法律责任。

4、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对遭受伤残或者可能患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并进行健康检查的医学观察。依据检查结果发现危害因素,评价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并提出预防措施,控制职业危害的继续蔓延和发展。

二、职业健康检查的方法

根据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按《职业病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周期,检查项目科分为一般检查项目、特殊检查项目和选择检查项目。

1、一般检查项目,如内科、外科、心电图、胸腹部B超检查等。

2、特殊检查项目,依据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种类确定,如接触粉尘的劳动者应拍胸部X光片,做肺功能检查等。从事岩尘作业的工人每2~3年拍胸片一次,混合工种的工人每3~4年拍胸片一次,纯采煤工每4~5年拍胸片一次,尘肺病病人和可疑病人每年拍片一次。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应查耳聋。从事钳作业的劳动者应查血铅、尿铅等。

第6篇

【关键词】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0.前言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的发展,但是煤矿行业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却远远的落后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频繁的发生一系列的重大恶性煤矿事故,职业病人数不断增长。煤矿行业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的不良现状,一方面对煤矿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煤矿职业危害主要有高温高湿、粉尘、噪声、毒物以及振动等五大类,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粉尘,粉尘所引发的尘肺病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病最多的一种职业病,并且我国同时也是尘肺病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造成尘肺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1)粉尘浓度不合标准,作业环境普遍较差;(2)与粉尘相接触的人员数量较多,患病总人数相对较大。由此可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高度的重视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

1.煤矿职业危害分析

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就是尘肺病,并且我国同样也是当今世界上尘肺病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而尘肺病主要产生于各个厂矿企业中。在我国的煤矿企业的作业过程当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不良气象条件、有毒有害气体、有害物理因素以及水质等诸多职业病危害因素,直接导致了作业人员在不同程度上患有职业中毒、噪声聋、煤工尘肺、矽肺等职业疾病,在这些职业病中,尘肺病所占比重最大,煤工尘肺和矽肺是最为主要的尘肺病。相关数据分析有效的表明,煤矿行业的尘肺病发病工龄正在逐渐的缩短,其中最小的发病年龄是20岁,发病平均年龄为41岁左右。

2.我国煤矿行业职业危害的问题

2.1作业场地缺乏对有害物质的监测

由于我国的很多煤矿企业受到了眼前利益的驱动,这些煤矿企业都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检测人员和测尘设备当中,目前煤矿粉尘的作业场地的粉尘浓度严重超标。在对待作业场地的有害物质方面,一方面,煤矿企业担心测尘不合标准而受到惩处,另一方面,煤矿企业不愿将财务投入到防尘措施上,所以,企业往往以消极的态度来面对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除此之外,由于很多企业的技术服务保障体制尚且不够健全,已经建立的有害物质检测中心站,也由于收费偏高、路途过远而对煤矿的定期鉴定和检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终无法促使企业进行有害物质的监测。

2.2企业缺乏对职业危害防治机构的重视

虽然大型的国有煤矿企业设置有职防工作人员和职防管理机构,并且已经建立了所需的管理制度,然而仍然存在着防治职业危害的技术人才短缺,监测、检定设备老化或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职业危害防治基础工作非常薄弱。此外,多数的地方煤矿企业尚未设置专门防治职业病的相关机构,无法正常的将防治职业病危害工作展开。

2.3职业病统计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

现阶段,很多煤矿企业都没有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更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煤矿企业出现中毒伤亡等事故,通常仅仅对事故进行调查与处理,但是并不将其作为职业病的病理报告;职业病报表仅仅报送了主要职业病,但是对于一些治疗较为简单的法定职业病,煤矿企业通常认为无碍健康,不需要进行报告及诊断。

3.防治煤矿企业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止体制

我国的各个煤矿企业应当积极的建立和健全防毒、防尘以及粉尘监测等仪器仪表及设施的使用维修管理、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检查、职业病及防治职业危害工程项目的分析、统计和上报等一系列的防治煤矿职业危害的工作制度,从根本上避免职业病的产生。

3.2强化防治监察环节

相关煤矿监察机构应当把煤矿作业场地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卫生设施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作业场地危害因素的评价和监测情况;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法规以及法律的贯彻执行情况;有关违规违法行为和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情况等具体内容作为日常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粉尘、有毒物质的超标,既没有个体劳动保护,又没有相应治理措施的企业,必须尽快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限期加以整改,严重者应予以停产整治或者关闭;对于违反相关职业危害防治法规、法律的行为和出现的职业危害事故,应当依法进行查处。做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3.3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安全监察技术体系

煤矿企业应当及时的建立以及完善职业卫生安全监察技术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利用职业病防治院所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企业应当切实的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积极的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加以合理的整合,进而逐步的形成完善和健全的职业卫生安全监察技术体系,为煤矿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咨询,对煤矿企业的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诸多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的评价与监测,为煤矿企业的职业卫生监察、监督以及危害事故的处理和调查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服务。

3.4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以及主要负责人员应当积极的参加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工作,企业应当定期的对在职人员进行相关职业卫生安全方面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卫生基本常识;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危害事故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职业危害的知识。通过正规且严格的系统性培训,提高在职人员防治职业危害的技能以及意识。

4.结束语

控制与预防煤矿行业的职业危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工作,所以,防治尘肺病的关键因素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机制,规范煤矿企业的行为,加强政府的监察功能和监督功能,调动广大群众乃至整个社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强化整个社会的防治意识,才可以有效的遏制尘肺病的发病率。 [科]

【参考文献】

[1]李伟敏.对我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思考[J].中国煤炭,2005(4).

[2]刘来军.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8(1).

第7篇

1噪声的危害

(1)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听觉系统是人体感受声音的系统,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直至目前,噪声危害的评价及噪声标准的制订等主要还是以听觉系统损害为依据。(2)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听觉器官受噪声后,经神经传入大脑,在传入过程中,经脑干网络结构时发生泛化,投射到大脑皮质有关部位,并作用于丘脑下部植物神经中枢,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反应。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睡眠障碍和全身乏力等神经衰弱综合征,还有的表现记忆力减退和情绪不稳定。(3)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在噪声作用下,心率可表现为加快或减慢,心电图ST段或T波出现缺血型改变。(4)噪声对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接触噪声工人的免疫功能,发现免疫功能降低,并且接触噪声时间愈长,变化愈显著。(5)噪声对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在噪声影响下,可以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液分泌减少、胃紧张度降低、胃蠕动减慢等变化。(6)噪声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在噪声干扰下,人们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工作质量。在煤矿许多作业场所,由于噪声的影响,掩盖了异常信号或声音,容易发生各种工伤事故。

2煤矿噪声按照噪声来源则

(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凿岩机的钻进、采煤机的运转等发出的声音。(2)流体动力性噪声: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产生的声音,如空气的压缩或释放发出的声音。(3)电磁性噪声:电磁铁产生吸引力不足,致使吸合不良、变压器运行所发出的声音等。

3煤矿噪声产生主要设备和来源

煤矿企业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备有:地面的主要通风机、空压机、主、副井提升机,锅炉、木锯、钻具、车床、洗煤厂的压滤机、振动筛等;井下的采煤机、局部通风机、乳化液泵站、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掘进机、凿岩机、耙岩机、电机车、水泵等设备。

噪声主要来源于上述各种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震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动力噪声和由风管、汽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漏汽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

4煤矿预防及控制噪声措施

4.1控制噪声源:选择低噪声设备

给产生噪声的部位加剂;使接触表面光滑、采取减振地基;使用正规厂家的电气部件;煤层预注水软化煤层降低煤层硬度和强度等。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方法。例如选用低噪声的局部通风机;采用液压装置;提升机、通风机采煤机、掘进机、皮带机等机械旋转部位及时添加剂;选择合理的截齿数的采煤机和掘进机。

4.2控制噪声的传播

在噪声传播中,应用吸声、消声和隔声技术。 吸声是减少噪声强度的重要措施,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在墙壁或屋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或反射的声能,可以使噪声的强度减低。消声是降低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隔声就是利用隔声材料隔断噪声的传播措施。例如:在提升机房内设置单独司机操作室,并设置双层玻璃门窗。在主通风机房设置值班室并用隔声材料隔断机壳产生的噪声。空压机进气口配备消音器,采用减振基础。井下空压机设置值班硐室,进口处安装消声器;局部通风机安装消声器;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采用落地布置方式,减少振动;对皮带机机头采用隔声罩。

4.3做好个人防护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对日常接触85分贝和90分贝之间的职工必须提供听力防护用品,总噪声级不超过100分贝时,可使用耳塞或防声棉耳塞;总噪声级在100至125分贝之间时,需佩戴耳罩。

4.4健康监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认真做好劳动者岗前、在岗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体检工作。安排职工到具有职业卫生资质的医疗机构对接触噪声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特别是听觉器官需进行电测听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定期复查。

4.5 加强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