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现场施工论文范文

时间:2022-08-25 05:16:40

序论:在您撰写现场施工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现场施工论文

第1篇

1.1水泥所选的水泥材料要符合项目特点、施工环境和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水泥入场时,要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检查核对其生产厂名、品种、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重量、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及是否受潮等,取样检验,记录质检项目和质检结果。针对质量不达标的水泥材料作进一步调查,形成整改方案;禁止使用安定性不达标的水泥。水泥应按不同品种、等级及牌号按批分别存放,在使用中,发现水泥出厂时间已大于三个月,或觉得任何环节有问题,应立即组织质量复检,根据复检结果安排水泥使用计划。

1.2砂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等,若砂质不达标,可结合现场条件,参照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试验,直到确认砂质达标且符合经济性要求后再用其拌制混凝土。

1.3粗骨料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发现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可结合现场条件和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整改,直至骨料质量达到相应指标后才准许使用,以确保所拌制的混凝土质量符合使用要求。按照工程要求,粗骨料最大粒径应该是混凝土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且要小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超过这一标准的系不合格产品。对于混凝土实心板,粗骨料最大粒径应小于板厚1/2,且小于50mm。1.4水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要着重控制。

1.5外加剂混凝土添加外加剂的目的是节约水泥或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以达到要求,如抗冻、缓凝等。在施工中,须参考当地的气候条件、混凝土性能选择外加剂。并且要考虑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兼顾水泥适应性来选定相应品种的外加剂。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掺量。外加剂进入现场前,要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的不得使用。

2保证混凝土配合比

实验室的配合比是以干燥的原材料为基准的,而现场存放的骨料都含有一定的水分,所以现场拌合混凝土时要按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情况随时加以修正。使用的计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设备进行零点校核,以保持计量的准确。

3混凝土的搅拌

搅拌设备应经常检查和维修,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搅拌第一罐时,为补偿粘附在机内的砂浆,第一拌应减少石子的30%,或增加水泥和砂各15%;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混凝土未卸尽前不得再投入拌合物,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塌落度,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对混凝土塌落度的检查,每班不少于一次,并做好记录。

4混凝土的运输及浇筑

混凝土的运输主要分为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对运输的要求: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漏浆、不失水、不分层、不离析,应符合浇筑时所规定的塌落度。混凝土浇筑:总的要求是要保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形状、尺寸以及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的准确,并使混凝土达到密实,以保证经过养护硬化后,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与耐久性。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等;混凝土在浇筑之前还要加强对支架、钢筋、模板以及预埋件的质量检查工作,以免造成尺寸等偏差带来损失。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和间歇时间应小于混凝土初凝时间。施工同一施工段时,混凝土浇筑不宜中断,上一层混凝土必须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并且在浇筑过程中按要求预留施工缝。

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在整套施工工艺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养护时间的控制和养护质量的好坏与混凝土强度的形成有直接的联系。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表面水分的保持至关重要。适量洒水有助于水泥水化,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同时能避免表面过干引起的裂缝等质量病害。以往,自然养护、常压蒸汽养护和高温高压养护等方法较为常见。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施工用水的减少,这些传统的养护方法已无法满足养护需要。因此,混凝土养护剂这种新型养护材料和养护工艺应运而生。在混凝土表面喷洒这种养护剂,能够隔绝空气,阻止水分蒸发,使得混凝土利用自身水分便可充分水化,达到养护目的。总的原则是让混凝土保持潮湿即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大体积混凝土和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能少于28天,并且冬期混凝土养护时间也不得少于28天,随着气温提湿程度增大等因素的改变,养护时间可以减少到21天、14天,最少也不能少于7天。冬期施工不能向部位的混凝土直接浇水养护,应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当混凝土外加剂对养护有特殊要求时,应严格按其要求进行养护。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遮盖,加强养护工作,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第2篇

长治市盛德世家小区8号,10号商住楼工程地处长治市长兴北路以东,北一环路以北,长治职业技术学院西侧约18m处。该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8号楼、10号楼建筑层数均为地下2层,地上9层,建筑总高度28.65m。

2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2.1环境保护措施

2.1.1噪声控制1)噪声源控制。a.尽量选择环境性能好、噪声低的机械设备。b.在施工现场尽可能将各种有高噪声的机械设备集中放置,并采用具有吸声吸音的材料将其进行围护封闭。c.对所用设备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主要是设备运行期间,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d.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要按以下规定进行控制。2)运输噪声控制。加强对所用车辆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保持技术性能良好,减少噪声的产生。3)建筑施工噪声控制。a.建筑施工时应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施工公告、作业时间要求等规定。b.项目要在各施工阶段的施工交底中提出降噪声要求。c.土方开挖前,先搭建施工场门围墙及临建设施,以减少噪声扩散,对搅拌机防护棚要封闭严密,有效减少噪声的扩散。d.“三钢”工具的支设、拆除、搬运、修理时严禁抛掷,修理时应选用钢模修复机和钢管调直机,减少噪声。2.1.2污水的控制1)生活污水的控制:生活污水要排入城市排水管网。2)施工现场污水控制。a.项目开工前,项目部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向建设单位进行排污申报登记。b.建立雨水排水系统,防止施工现场严重积水。c.清洗搅拌机作业的污水,应禁止随地排放,有条件的应临时设置排水管道或溜槽,在合理位置设沉淀池后重复使用。d.严禁利用渗井、渗坑裂缝及溶洞排放和倾倒含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严禁破坏地下水的资源。2.1.3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固体废弃物排放控制的对象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粉尘。1)生活垃圾的控制:项目部要集中堆放,管理并负责运往指定地点。2)建筑垃圾的控制:项目部要按当地的主管部门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要求进行控制。3)粉尘控制。a.土方挖运装卸等各环节设专人用水除尘,现场堆放的土方、砂等应在表面洒水,使其临时固化,起到除尘作用。b.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加工场地和办公临舍区等处,宜做硬化地面,并洒水清洁。c.水泥库要保持封闭严密,落地灰要及时清扫,堆放在库外的水泥要覆盖,施工现场应做到活完底清,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清运时禁止向下抛扔,外脚手架禁止堆放粉状材料随时进行清洁处理。d.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粉质材料,尽量使用袋装,堆放时应设工棚或进行覆盖,防止扬尘。

2.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2.2.1材料节约规划与管理1)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控制材料消耗。材料费用占工程费用的70%左右,节约材料(包括周转材料)一直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每个工程项目都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图纸会审时,应根据地质、气候、居民生活习惯等提出各种优化方案,在保证建筑物各部分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能够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环保的材料。2)与劳务单位达成协议,设立材料节约奖,对降低材料消耗的行为进行奖励。3)制定项目的目标损耗量,控制现场材料消耗量(见表1)。

2.2.2施工现场材料的控制1)对钢材要有精确预算,优化下料方案,减少废料产生。将6,8,10,12钢筋边角料中长度大于850mm的筛选出来,单独存放,用于填充墙拉结筋、构造柱纵筋及箍筋、过梁钢筋,变废为宝,以减小损耗。2)加强混凝土施工前的管理:混凝土浇筑前,由专业工长、施工员、质量员、技术负责人、预算员、监理工程师共同确认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有无特殊要求等。经核实无误后交其他专业会签确认所属工作均已完成后方能开始浇筑,避免返工浪费。3)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4)优先采用高效钢筋和螺纹接头等节材效果明显的新技术。5)铅丝、铁钉等小型材料的控制:小型材料采用按定额固定单价的方法发包给劳务分包,充分发挥工人积极性,降低消耗量。6)料场设置于加工场旁,减少材料二次搬运。

2.2.3周转材料的控制1)模板材、木方消耗周转的控制:a.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降低材料损耗:根据该特点,基础模板采用旧多层板,主体采用新多层板,降低造价。b.合理配置模板尺寸,充分利用边角料。2)钢管、扣件、工字钢、彩钢板围挡、轻钢结构临时房屋等材料的控制:a.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周转效率。在所有参建人员中树立加快进度的思想,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周转次数。b.临时设施的管理: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活动彩板房,提高周转利用率。现场围墙利用原有围墙继续使用,其余部位采用彩钢瓦围护。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

2.3.1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自来水消耗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及生活办公区临时用水布置。供水管网根据实际情况及用水量设计布置。2)提高非自来水应用:施工现场喷洒路面使用从基坑内抽出的地下水。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阶段砂浆搅拌机上设置水泵继电器,自动控制注水时间。养护用水做到人走水关,避免出现长流水现象。3)加强养护用水管理。底板混凝土后期养护采用砌砖胎模蓄水养护。对竖向混凝土构件的养护采用洒水后包裹塑料薄膜保水的方式,减少了用水量和养护难度、次数。减少楼板暴露在露天环境下的时间。4)采用商品混凝土,集中式工厂化生产,可避免施工现场大量用水造成的过大损耗。5)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由专人看管;淋浴室内采用太阳能,脚踏板式开关,防止长流水,同时对参建人员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在使用完后自觉关闭水源。办公室、生活区均采用节水器具,如节水龙头、脚踏淋浴开关,公共厕所采用自助冲洗装置。施工用水参考定额见表2,生活用水参考定额见表3。

2.3.2非传统水源利用施工现场建立废水循环利用收集系统,用洗泵水等进行养护、冲洗路面,基坑地下水用于绿化浇灌等作业。

2.3.3用水安全在现场循环再利用废水的使用过程中,严禁人员饮用,以保证人体健康,并不得将这些水源用于砂浆搅拌等作业中,以确保工程质量。还要加强管理,避免水池破裂等原因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结语

第3篇

1.1技术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复杂,工序相互穿插,材料品种繁多,工种班组多,在现场施工中,又受到施工环境、气候变化、施工条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这就要求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处理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而在现场施工管理中,拥有这种管理协调能力的人是很匮乏的,很多企业的施工负责人不具备施工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使得产生一些技术问题。

1.2材料管理问题工程材料是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材料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很多施工企业中,并没有相应的材料管理制度体系,分散采购模式导致材料采购混乱,对材料的供应、存放也没有严格的规定,这些管理上的漏洞造成材料的存放不当、变质锈蚀厉害、使用效率低、采购人员购买材料时以次充好、中饱私囊等各种问题。

1.3工程组织问题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施工组织能力往往代表工程施工建设的执行能力,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状况,例如材料供应、各阶段施工出现问题返工、人员劳动力机械组织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就无法根据设计好的施工步骤来调动施工材料和人员发挥其应有的能力,导致工程进度进展推迟,工程交付延期的现象,因此,项目施工组织的问题是项目顺利完成的保证。

1.4工程质量问题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对已建成完工的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对材料和资源进行预检,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检验质量等等,当下很多工程质量问题就是工程施工建设中没有进行全面而科学的监督管理,对单项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持不甚众态度,导致质量建设不达标,工程诸多隐患,造成的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1.5施工安全问题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施工行业,现如今我国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不高,导致建筑行业成为我国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行业之一。总体来说,造成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即有人为原因,也有管理上的疏漏,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随心所欲以及一些施工过程的坏习惯,管理上的疏漏则表现在防护不当,购买设备设施有缺陷,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等等,总之,施工安全问题是现场施工管理问题中的主要问题,做好安全管理才能在工程中有序的进行施工。

1.6人员管理问题人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所有的项目工程都由人来实现。施工现场管理是将施工现场管理秩序控制起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加强人员管理。然而,现实中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导致现场管理混乱无序,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时间和质量观,由此而发生的工期延误、质检不合格等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直接的安全隐患。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措施

2.1建立技术人才管理体系

2.1.1建立人才开发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和薪酬体系,使得一些优秀的专业技术员工能够脱颖而出,解决以往的论资排辈问题,为优秀人才提供好的机会和舞台,使得各个层次的人才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2.1.2建立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引起专业技术人才,采用有效的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同时打开晋升通道,避免专业技术人才到达一定职业高度以后难以升值加薪而不得不放弃自己专业的情况发生。

2.1.3建立人才培训机制结合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规划,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机制和方法,制定出一整套有步骤、层次分明的系统性培训制度,定期对不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同时应根据培训效果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内部讲座、技术研讨会,以分享经验,提升队伍技术水平。

2.2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应建立起材料统一管理制度,对于材料的采购、供应、存储和发放都应该进行科学控制。采购人员应提高对建筑材料的鉴定水平,了解相关知识,以保证所购买的材料符合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同时加强库房中的材料管理,所需要的材料、设备以及其他物件应该有条理的定置摆放,按照建筑材料的特定性质存放,确保材料不出现腐蚀,保证材料质量,施工现场应清除不必要的物品,保证现场材料堆放整洁,对材料的供应量和使用率要进行记载和规整,严格规定建筑材料定额,避免材料浪费。

2.3强化人员施工安全意识,做好现场施工安全措施

2.3.1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要强化人员施工安全意识,首先就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如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操作规范训练和再教育,对危险性较大的公众进行专门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方能上岗,规定培训的时间,培训的人员等措施来保证安全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2.3.2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安全管理模式,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了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以及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以及安全管理稽查体系。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就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明确人员责任,同时建立起安全稽查队伍,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相关人员定期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安全作业。

2.4规范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组织管理需要对各专业供方的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因此,施工企业应明确项目组织机构和管理班子人员,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建立起事故问题汇报制度,实行质量、目标组织管理方针,定期组织会议进行沟通,解决问题,并且针对突发事件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并解决待定问题,并尽快做出整改、处理和澄清,同时,管理人员应不断自觉提高自身组织管理水平,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2.5严格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2.5.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在施工工程中,建筑公司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作业人员在施工时整理好各种资料,组长做好施工日记,采用计算机管理相关技术资料,有关负责人要经常检查各种记录和报告,严卡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5.2严格检查监督施工企业要有严格的监督检查措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企业应该坚持按程序合理组织施工,对技术关、质量关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哥哥环节都要严格把控,对各项工序要全程跟踪监督,严格验收标准,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重做。

2.5.3抓住关键,加强薄弱环节控制施工企业应该对工程的薄弱环节应加强控制,如楼板裂缝、防水处理、防渗措施等。严防一些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将通病例作为重点检验项目。在施工前,提醒施工工人注意对一些薄弱环节和容易发生问题的通病进行提醒,有效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

2.6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2.6.1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包含着导向、凝聚、激励和控制的作用,有利于团队的有效管理,要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就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和激励机制,注重协调各方面关系,听取各方面成员的意见,运用激励、评价的方法手段激励员工完成各自目标,从而实现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

第4篇

1.1施工方面的工程造价问题

现场施工的流程、管理、技术等有时会存在不规范现象,而这种不规范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造价,其中尤以负面影响居多。具体来说,如果现场施工时的流程与技术不符合设计规定,最终的施工结果有很大的可能不合乎质量标准,不得不进行整改。工程的整改是一种二次施工,不仅要再次进行施工投资,而且会引发严重的工期延误,这二者都会大大提高工程造价。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在整改期间由于工期延误,往往会采取一些赶进度的措施,这些措施通常对工程质量有负面影响,最终会形成一种工程质量下降与工程造价增加的恶性循环。

1.2材料方面的工程造价问题

施工材料一直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而工程现场是施工材料消耗的最主要场所,所以现场施工会通过材料间接影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具有种类杂、消耗量大、价格昂贵的特点,一旦现场施工时对材料的管理不严,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具体来说,现场施工的材料问题主要来源于采购和使用两方面,采购方面的问题是采购人员因专业知识缺乏、质量检验不到位等因素而导致所购材料不合格;使用方面的问题是实际施工方擅自乱用材料致使用量增加,或蓄意偷工减料牟取个人利益。

1.3安全方面的工程造价问题

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来说,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不完善的安全管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真的造成安全事故,势必牵扯到赔偿纠纷,大幅增加工程造价。举例来说,工程现场施工中包括大量的机械作业、高空作业等危险作业,前者对作业流程和作业规范的要求很高,后者必须要对施工人员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很可能造成施工人员伤亡,不仅提高了工程造价,而且对施工单位的声誉有一定的影响。

1.4签证方面的工程造价问题

工程签证是现场施工中重要的审核环节,起着规范、监督、控制等多方面的作用,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但部分施工单位忽视签证工作,在进行签证审核时与实际施工严重脱节,产生签证滞后现象,发挥不出管控能效,尤其是部分隐蔽工程,有很严重的漏签现象。这些签证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会在最后的工程结算阶段集中反映出来,令工程造价产生很严重的矛盾或者混乱。

2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优化工程造价的措施

2.1通过规范现场施工优化工程造价

为了严格控制现场施工过程,避免不必要的工程造价溢出,施工单位需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对施工的流程、顺序、技术细节等做出细致的规定,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工程整改现象。该优化措施包括规范制定和规范落实两部分,制定规范时要结合实际工程特点,综合专业人士和现场施工人员的意见,保证所定规范科学、合理;落实规范要从现场管理入手,将管理工作深入到现场施工的细节去,以保证制定的规范得到准确的执行。

2.2通过完善采购管理优化工程造价

制定严格的施工材料管理程序,从最初的采购筹划到实际的采购,再到材料的存储、运输、入场检验、实际使用,都要制定具体的程序和标准,切忌出现漏洞,否则很可能被别有用心人员钻空子。具体来说,施工单位需要聘请采购经验与专业知识丰富的人员来进行采购的筹划和实际采买工作,以在采购初期确保材料质量。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与信任的厂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实践证明对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都有很显著的优化作用。此外,还要建立一套明确的施工材料责任制和奖惩机制,杜绝偷工减料或滥用施工材料的现象。

2.3通过强化安全生产优化工程造价

安全方面的工程造价优化措施,最重要的原则是消灭安全死角。因为严格来说,现场施工的安全问题对工程造价的危害是潜在性的,所以可能发生在任何安全工作未做到位的地方,为了尽可能消除这种工程造价的潜在威胁,全面化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有必要。3.4通过加强签证审核优化工程造价现场施工的全部签证工作都要遵循实时化、动态化原则,切忌图方便而把签证工作积压后批量化处理,这样完全起不到签证工作应起的作用。对签证的具体流程也应进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处理,做到定性、定量、实时、明确,以为最终的工程结算提供必要的书面参考依据。此外,对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应额外加以关注,尽量避免漏签现象,如果发现漏签现象应尽快加以补签,并留下书面的补签记录。

3结语

第5篇

1现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人是组织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其对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等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具有施工周期较长,工序多,专业性强、规模大等特点,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对现场管理人员要求高,必须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安排不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导致施工现场一片混乱,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现场管理施工时,对作业人员的违章违规作业视而不见,最终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2机械设备配置不当

机械设备是施工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必须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周围环境、工期、进度等要求,合理配置每阶段所需的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的数量、完好率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据调查,有的施工单位租用价格便宜的机械设备,生产效率不能满足工期要求,还有的由于各阶段工程量及施工内容不一样,导致机械设备闲置,造成成本增加。因此,施工前必须认真研究每阶段施工内容及工程量大小,合理配置,使机械设备发挥最大的生产率。

3资金利用效率低

资金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对进度产生重要影响,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和其他各部门相互配合,确保资金有效利用,避免造成浪费。施工过程中,由于项目部各部门之间沟通不顺畅,容易造成物资积压,对资金占有量大,对项目正常运转产生影响。

4现场布置不合理

施工组织设计是现场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施工前,应深入现场实地查看,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现场规划,如不经过实地查看,只根据以往经验编制施工方案及现场布置,会导致施工中产生很多困难,造成返工及施工成本增加。其次,如果现场布置规划不合理,现场材料和施工机械乱停乱放,极易影响工程顺利进行。

二、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一般工序复杂,关联性强、专业性强,技术指标要求较高,在进行现场组织施工时,现场管理人员应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确保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等。

1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抓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是工程质量的根本,水利工程质量如何与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水平有紧密联系。施工前,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研读施工图纸和技术标准文件,理解设计意图,对图纸会审中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保施工正常进行。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对“三检”制度的落实,并根据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内容进行管理,对施工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改正。工程施工难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应在施工前认真观察和分析可能遇到的情况,并编制可行的预案。如施工中出现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按照相应的程序及时跟监理沟通,提出设计变更,做好原始记录,这就要求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机械设备的高效利用

水利工程一般机械化专业程度较高,项目设备管理部门应结合项目情况,编制机械设备合理的施工计划,例如,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等所需机械设备的数量、机械类型、功率等应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经济、效率最高的施工机械,确保机械设备最佳配置。同时,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机械设备保养与维护,派专人定期检查,操作人员下班前对机械性能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与接班人员进行说明,保证施工正常运行。3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资金是保证项目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项目财务人员应加强对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的沟通,及时了解现场生产情况,制定合理资金使用计划。财务人员应全面考虑项目所需资金的情况,例如,工程开工前期,综合考虑现场施工组织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随着工程的开展,根据制定的计划与实际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纠偏,在实际施工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在计划内的费用,这时,财务人员应对制定计划合理调整,确保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及合理调配。

4统筹规划、合理布置

工程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深入现场实地查看,了解地形、地貌,进行地质勘察,看是否有地下管道、电缆等地下物,如发现,及时在施工图纸标记出来,避免施工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工程现场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施工环境条件,划分不同的加工厂和作业区、生活区等,根据特点进行规划,确保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空间。

5加强施工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

施工队伍是工程的具体实施者,其综合素质能力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应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组织管理。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合理配置人、材、机并使之达到最佳配置状态,施工过程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加强对管理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培训,对违反技术规范标准的施工人员及队伍进行处理。因此,加强对工程现场的合理组织十分必要。

三、结语

第6篇

1.1基础防潮失效

基础工程设置的防潮层或者是抹灰处理不完善,降低了阻碍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的有效性,待工程结构外墙受潮后,经过冻融与盐碱作用,将会导致砖墙表面出现逐层脱落现象,影响结构强度以及环境美观。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础施工时对砂浆管理不善,将砂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在进行防潮处理时,没有对工程基面进行清理,不浇水或者是浇水程度不够,降低了防潮砂浆与基面的粘结度。或者是抹灰时压实度不够,养护措施不挖山,致使防潮层过早脱水,强度与密度都不能达到要求要求而出现裂缝。

1.2基础标高偏差

在基础工程施工至室内地平面时,经常会出现标高不同问题,如果基础标高偏差较大,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基础下部基层标高差相对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标高的控制。在施工时基础结构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不能有效控制基础结构与皮数杆之间的高度差。砖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砌筑方式时,受铺灰施工厚度均匀度用以及施工面长度影响,砌筑速度往往跟不上,灰浆因为中间施工时间太长而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2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轴线偏移处理措施

在定位防线施工时,外墙角应设置龙门板,并做好相应保护措施,避免因为槽边堆土或者是其他作业施工而发生位移。门龙板下应设置永久性中心桃,并将其打入地面保持齐平,应用混凝土将其四周封固。待龙门板拉通线时,应首先将其与中心桩进行核对[2]。横墙轴线一般不推荐采用基槽内排尺法进行控制,可以选择设置中心桩的方式。要求横墙中心桩与地面齐平,为便于排尺与拉中心线处理,中心桩之间不能堆土或者放料。在挖榴时应选择用砖覆盖处理,便于清土寻找,在槽墙基础拉中线时,需要对相邻轴线距离进行复核,确保中心桩没有发生位移。另外,为了防止因为砌筑施工大放脚部分不均匀而产生的轴线位移,需要在基础收分部分施工完毕后,拉通线重新进行核对,并且需要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最后完成基础直墙部分的施工。

2.2基础防潮处理措施

在进行工程建筑施工时,防潮处理应该在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进行,其中24cm墙防潮层下丁皮砖应该选择满丁砌筑方式。现场施工时,应将基础防潮施工安排在基础房心回填后进行,避免填土施工时对防潮层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来进行施工,而对与设计中没有具体要求的情况,可以选择2cm厚1:2.5水泥砂浆掺加适量防水剂的方式来进行施工[3]。另外,防潮层砂浆与混凝土中严谨掺加盐,并且为避免低温对工程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无保温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在低温情况下施工。

2.3基础标高偏差处理措施

在进行基础结构施工前,应对基层标高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局部低凹处应选择用细石混凝土将其垫平。基础皮数杆可以选择用小断面2×2cm方术或者钢筋进行制作。在具体施工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结构中心位置即可。如果是选择基础外侧在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该搭配水准尺进行校对。另外,针对基础放大脚的施工,尽量选择用双面挂线处理方式,保持横向水平。在对填芯砖进行施工时,应该选择小面积铺灰的方式,并且要边铺边砌,将顶面控制在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3现场施工基础工程质量控制实例分析

3.1工程概述

以某工程为例,基础工程包括局部一层地下室与桩单独承台,其中地下室底板标高为-6.3m,桩单独承台基础底标高为-1.5m,垫层均厚为110mm,两者高差相对较大,不能选择同步施工。因此,在对基础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时,关键在于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做好地下室与单独承台之间施工的搭接。

3.2施工方案

结合此工程特点,地下室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地下室顶板、底板以及剪力墙侧壁等,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工序以及内容比较多,为保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应首先完成地下室施工,避免对工程后续工序的进行造成影响。结合地下室剪力墙以及相连基础量表高-0.4m处留有施工缝,地下室剪力墙部分应首先施工,并留有施工缝的基础梁与单独承台一起整体浇筑施工。

3.3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3.3.1基础承台、梁施工基础承台地面采用230厚M7.5砖,M10水泥砂浆内粉,钢筋主要通过选择施工现场合格材料加工成半成品[4]。由于基础梁洁面相对较大,所需钢筋重量也比较大,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钢筋能够就位准确,需要在钢筋绑扎前先搭设脚手架最为钢筋的支撑,等到钢筋绑扎处理完成后,再将脚手架拆除。3.3.2底板施工在底板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钢筋的绑扎处理,在绑扎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柱、墙插筋定位的准确性以及牢固性。对此可以选择在垫层上弹墨线的方式来对底板钢筋间距进行控制。对于地下室底板上、下钢筋的绑扎处理,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设置来设置撑脚,并且要做好地下室门洞的预留处理。对于楼梯插筋的预埋,可以选择用厚3mm的钢板防水,并将施工缝高度控制在300mm。在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应该选择平行推进的方式,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不需要预留施工缝。尤其是要加强对止水口处混凝土的浇筑管理,保证其密实度,避免出现渗漏现象。

4结束语

第7篇

(1)管理体系不完善。一些施工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业务拓展与企业效益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配备不足,难以对公路施工进行有效规范与约束,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2)人员管理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忽视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一些施工人员没有掌握施工规范要求,在施工中存在违规违章操作现象,导致质量事故的出现。另外,没有建立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难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工作人员热情的发挥,给整个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3)现场管理不到位。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不重视,材料堆放存在混乱情况,对机械设备缺乏保养,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没有及时排除。施工工序管理不到位,工序质量没有得到保障。施工进度控制不到位,导致出现不能及时完成施工任务的情况。成本管理被忽视,对施工现场变更的审核不全面,影响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出现导致成本增加的情况。

(4)监督工作被忽视。缺乏有效的施工监督体系,监督人员缺乏,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巡查措施,施工监督管理的记录工作不到位,对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排除,影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公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对公路施工的有效规范与约束,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施工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配备充足的管理人员,确保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建立施工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促进他们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热情,使他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自己工作水平的提高。

(2)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重视高素质施工人员的引进,充实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要重视管理与培训,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好的胜任公路施工各项任务,促进施工水平的提高。在对施工人员管理的时候,积极推行奖惩激励机制,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确保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公路施工做出更大的贡献。

(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做好试验检测工作,确保质量合格,确保现场材料堆放有效,做好防潮防水工作,为合理利用材料提供保障。加强施工工序管理,一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应该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通过控制每道工序进而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养护与管理,确保处于良好的性能和工作状态。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确保施工严格遵循进度计划,按时完成施工任务,避免施工现场出现质量事故,进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4)加强成本管理与核算。施工中要加强对成本的管理与核算工作,严格以施工预算方案为指导,做好工程每部分的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整个项目工程成本核算水平,促进成本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对人工费、机械费等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管理,避免费用出现超支现象,从而实现对公路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5)重视施工监督与管理。要配备相应的监督管理人员,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监督人员要根据规定,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做好巡视工作,做好巡视记录,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质量隐患敦促施工单位立即改进,确保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