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创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2-09-04 16:41:34

序论:在您撰写创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创业论文

第1篇

当世界经济步入知识经济与科技经济后,中小企业、新兴企业成为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主流。从1980年代开始,创业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与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越来越大,在许多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传统大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商业部统计分析资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95%的科技发明与创新都来自中小型新兴企业,同时大多数高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也是经由中小新兴企业“初次吸纳”而实现的。但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兴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发明、创新及其产品化、市场化离不开资本,创造性知识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资本。然而,现实社会经济中资本的供求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一方面,是社会财富及银行资产的巨大膨胀,而另一方面,是新兴企业(在我国表现为民营中小企业,即私营企业)的融资资金捉襟见肘。这种“缺口”阻碍了新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生成与发展,进而影响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产生这一“缺口”的根本原因,是融资者与创新企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而这种不对称,是由创新企业的高风险性、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性所决定的。

由于银行体系本身性质及金融法规所限,以银行为中心的债务融资难以解决银行与新兴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相应的人问题,因而不能满足新兴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以公共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股权市场由于规则限制与交易成本的制约,也将中小创新企业拒之门外。解决新兴企业的资金缺口,显然需要在宏观经济法律框架内设计某种能冲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安排,使投融资人能够安全顺利进入和退出新兴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资本形态创业资本(ventureCapital)。经过近40年的发展后,创业资本成为解决新兴企业资金缺口的典范。培育了诸如Microsoft、lntel等世界级高技术企业,被誉为20世纪最后10年美国新经济的驱动器。80年代我国引入了Venturecepital,并冠名为“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应用于企业投资活动,但迄今还是只停留在创业资本作为一种投资形式所具有的意义。

由上可知,新兴企业的生成和发展,要求一种新型的金融市场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在银行为中心的债权市场及以股市为中心的公共股权市场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是私人股权市场(privateequitymarket),而在私人股权市场上,创业资本作为私人股权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其精巧的制度机制与契构机制在解决新兴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发挥着中心作用。

二、银行在创业企业融资中的困境

创业企业(包括种子企业及前期阶段企业)的特点是高度信息不对称性、高风险性及高成长性。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企业家本人更多知道自己的能力、技术可行性、产品的成功概率及市场前景等,是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而投资者(外部人)对相关信息知之甚少,处于劣势信息状态。同时,创业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过程具有高风险性和高成长性两大特征。高风险性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1)技术风险。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或劳务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存在出现技术失败而造成损失的可能。(2)市场风险。技术产品面对着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市场能否接受以及什么时候接受这种产品,它的扩散速度、业务前景以及竞争能力等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在营销失败的可能性。(3)财务风险。对于一个新项目,投资预算很难准确确定,投资能否回收以及什么时候回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国外多项实证研究都表明,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成活率要比其他行业低得多。创新企业的第二个特征是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产品一般具有较强的市场垄断力,一旦这种产品为市场所接受,就会表现出极强的扩张力。据统计,获得美国政府小型企业创新研究项目资助的企业,在1985—1995年间的销售收入和雇员人数分别增长了151%和83%(Lener,1998),这两个数据远远高出其他行业。

从银行业本身的性质与创业家的特性来分析,银行对创新企业的贷款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主要原因是:(1)因为信息不称,银行很难估价创业企业的信贷风险。在创业企业中,人力资本是其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银行很难估价创业家的真实能力及其市场价值。因为相关的信息很难得到,或者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成本太高。同理,银行也很难估计创业企业的真正前景。因此在许多发达国家,银行对创业企业贷款时要面对两种错误:一种错误是企业贷款后随之失败,另一种错误是对成功的企业拒货款。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银行的理性选择是使第一种错误最小化,因而要求企业提供抵押物作为其对企业或项目质量的信心保障。(2)因为回报的不对称性,银行只能以资产抵押作为贷款的传动机制来降低道德风险。一旦贷款放出后,谁也不能保证企业家按银行的最大利益来经营企业。原因在于,企业家能够完全得到企业成功所带来的利益,因而关心的是回报最大化。但对银行来说,如果企业成功,他得到的还是固定利息,不能得到成功的利益;而如果企业失败,银行则可能损失100%的贷款资金。同理,如果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企业家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如增加薪水、超额消费等)抽回自己的投资。另外,银行也很难评估企业家是否贡献了必要的努力来保障企业的成功。因此,银行必须通过合同严格规定企业家的责任、义务与行为并进行严格监视,以降低上述道德风险。但监控成本也可能使银行获利甚微,尤其是小额贷款,银行会得不偿失。而采取抵押贷款的方式(尤其是以个人财产作抵押时),更能有效地解决道德风险问题。(3)抵押是银行挽回损失的法宝。正因这一法宝的权威性,使银行不愿为创业企业提供贷款。存贷利差是银行生命之源,而英格兰银行199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利息差只有2.96%。也就是说,只要贷款的33家企业出现一家失败,银行就颗粒无收了。而在创新企业的生成活动中,却只有20%左右的创业企业能够最终获得成功。

由此可见,银行的抵押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宏观上看,抵押手段限制了新兴企业的发展。因为“创业”的特性,创业企业无力提供传统的抵押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可供抵押的个人财产(如创业者的私人房产)一般只能进行第一轮融资,而知识产权(如技术、专利等)不能作为合适的抵押保障;(2)经济的快速变化、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使固定投资的使作价值及资产价值不断降低,银行对个人资产、企业资产的估价也愈加保守。因此,创业企业增长越快,获得信贷的能力却相对越低。(3)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一批相当数量的无力向银行提供信贷抵押的企业家,如年轻人、工薪阶层及无财产者等。

为解决新兴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矛盾,许多国家政府为新兴企业建立了贷款担保制度,或制定各种优惠措施来鼓励银行对新兴企业的信贷。但是,且不论政府的这种措施见效与否,这里要强调的是:即使新兴企业可以获得银行信贷,债务融资对其自身的发展也可能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债务融资必须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过重的债务负担会使新兴企业过多关注于现金流的变化,而无力根据宏观经济条件变化驾驭经营管理并把握增长机遇,这种负担限制了新兴企业本身特有的新创功能。另外,企业经营失败最共同的原因之一,就是资本化程度低而债务化程度高,这一不成文的“定律”在发达国家很普遍,在发展中国家也很明显。

三、股权融资的信息不对称困境

在银行债权融资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大多数新兴企业希望能免除债权融资的弊端,因此纷纷转向股权融资并希望从股权融资中受益。在股权融资中,投资人不要求还款,只是以出售股份的形式获取红利和资本利得。因此企业家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资金是长期性的或永久性的。股权融资的资金来源可概括为两类:一是来源于企业内部,如企业家、管理层、企业雇员及利润留成等;二是来源于企业外部的个人及机构投资者。在企业的早期发展阶段,最急需的外部股权融资;因为在此阶段,企业家在创新过程中几乎用尽了全部内部资源。同时,因为企业规模扩张,固定资产投资增大、研究与开发及销售渠道的扩展等,营运资本的需求也猛增。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办法是注入外部股权资金来建立自身的借款能力,同时在保障企业所有权不被过分稀释的件下保持正常的运营。

但是股权融资同样不能消除融资人与新兴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缺口。新兴企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及信息缺口,同样使外部融资人很难估价企业,同时,也可能使企业家在获得融资后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例如,企业获得外部融资后,企业经理人或企业家可能会进行某些浪费性的开支(如购置豪华办公室、高级轿车等)。因为此时企业家(经理人)无需承但全部支出成本而可获得全部使用价值。同时,巨大的信息缺口会产生“逆向选择”及“败德”等人问题。企业家获取外部融资后,可能会将资本投资于一些有益于企业家私人利益而无益于股东回报的战略研究或项目。这种研究或项目能给企业家(尤其是高技术企业的发起人)带来很高的声誉,但投资者可能一无所获。另外企业家可能使项目的风险度增大;因为在外部股权融资完成后,企业家所拥有的股权本质上是一种期权,如果公司运作良好,企业家股权价值很高,但如果公司运作失败,损失则大部分由投资者承担,这种情况与债权融资所产生的问题大同小异。因此,股权融资情况下,企业家仍可能去追逐那些过高风险的项目。

即便企业家的动机是使股东价值最大化,信息缺口也可能使外部融资成本过高甚至完全阻碍外部股权融资。这方面较典型的问题是企业股权的“柠檬市场”问题:如果企业家或经理人熟知企业的投资机会且以股东利息为目的而行事,那么从理性上看,只有当企业股价高估时企业家才肯发行新股以筹集资本。在外部股权融资及股票市场中,这是一种矛盾的现象。国外大量的证券研究表明:新股发行公告出现时,股价则下跌;因为新股发行给市场发送了消极信号。新兴企业进行外部股权融资,实质就是发行新股,且这种柠檬现象更严重。

由此可见,如果外部融资人与新兴企业的信息缺口问题可以解决或大部分解决,那么外部融资的困境也就随之消除了。金融经济学家认为,通过对企业融资事前的密审查和事后的跟踪监控,一些专业中介(如投资银行业)及专业私人股权投资者可以缩小投资者与企业的信息差距、缓解外部股权融资的局限性。但事实上,即使是银行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如德国及日本,专业金融中介还是偏向于大型及成熟的企业,究其原因,除前面所述的银行抵押贷款对新兴企业造成的融资困境外,银行体系(包括其它金融中介)的局限性也使其难以通过事前审查与事后监督来缩小信息不对称缺口。这种局限性有法律方面的,如银行不能持有企业股权;也有政策性的,如不能追加高利息来补偿高风险。因此,新兴企业的融资还是依靠私人股权市场,更具体地说,是依靠私人股权市场的创业资本市场。但是,创业资本市场的作用决不是简单的事前审查与事后监控,它是制度机制与契约机制的组合,是不对称信息及委托问题下的一种精妙的资本形态。

参考文献:

[1]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徐华.风险投资交易中的权利索取不对称性[J].投资研究,2000,(8).

第2篇

关键词创业选择成本机会成本收入预期收入社会收益创业环境

1创业:经济人的理性选择

美国的经济学家斯威格列茨在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写道,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就业还是创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创业选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受到“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表现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亚当·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创业正是创业者利用机会整合资源为社会提品和服务时,不断积累个人财富,满足个人追求财产和实现自我的需求,客观上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国经过“”,在改革开放初,中国人没有多少财产,财产观念也十分淡薄,中国人穷,穷则思变,穷则创业。所以中国的生存型创业者多,就是说中国多数创业者是为了挣钱吃饭,为了活得更滋润而创业。但20多年来从农民到市民,从科研人员到公务员、海外留学生,一批批创业者无不在个人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体制的革新作出巨大的贡献。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创业者多为机会型创业者,即瞧准了机会就开始创业。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更富有,他们不是因为解决吃饭问题而创业,他们创业是为了通过抓住商业机会创造商业价值,进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对社会作出贡献。比尔·盖茨是一个典型的机会型创业者。他舍弃在哈佛法学院的学业,这是因为他在商业实践中发现了软件产业存在巨大的商机。他及其团队非凡的创造力及软件产业的行业成长性,使他只经过20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传统经济无法企及的巨大财富,进而蝉联世界富豪榜冠军,2003年个人资产407亿美元,仅该年度的社会捐资达十几亿美元。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冒险的同时尽力规避创业风险。理性的创业者在自由地选择创业,享有创业成功的快乐时,同时必须承担着创业失败的责任,而且他个人财富、价值与他对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呈正相关。正如A·哈耶克所言,“如果允许个人自由地选择,那么他必然要承担选择的风险,并且,他因此所得的报酬肯定也不取决于他们目的的好与坏,而仅仅取决于对其他人的价值”。

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如何最有效地利用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如何最大化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资源。一般人们有二种选择:就业或创业。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FrankH·Kright)认为,不确定性是创建企业的主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然对其选择的经济行为进行预测并承担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原因,人们的预测往往有错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者更倾向于做上班族,听从老板的调遣,拿稳定的薪水,没有心理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风险;而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则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以承担风险去换取更大的收益和自由。到底是替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创业的可能性应与收益预期相关,可用公式表现为:

Pr(e)=f(r-w)

其中,Pr(e)是指独立创业的可能性;r表示独自创办企业可能获得的收入;w表示从事现在工作获得的报酬。

可见,个人创业的可能性与r和w之间的差额呈正相关。两者差额越大,创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创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由创业者对收益的预期和现在获得的利益决定成本。

理性的创业者具有“经济人”的本性: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创业是有风险的,理性的创业者在享受成功的预期时,也必须承担创业可能的失败风险,创业失败,不仅使对收入的预期化为泡影,而且原有的稳定收入也丧失殆尽。因此,客观估计自己的创业能力、科学评价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通过市场调查获得准确数据,切实考虑现在的利益,对创业选择作出尽可能科学的经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是经济人应有的理性态度。

2创业选择的成本分析

成本是人们从事某一经济活动的总费用,一般包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创业者决定创业时,一定要选择一个项目,并且围绕这个项目要投入劳动、资本、智力成果,购买一定的设备,租赁办公用房,支付工资。创业者在创办企业,向社会提品或服务过程中必须支付的实际费用,构成了创业的会计成本。创业者创业就意味着放弃原有的职业,失去原有收入,同时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创业项目就不可能从事其他职业。这种由于创业丧失从事其他固定职业可能挣得的收入值就是创业的机会成本。

成本是创业进入的壁垒,成本高创业的障碍就大。会计成本反映了创业项目需要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而机会成本则是创业者现有利益和创业者资源未来价值的反映。机会成本影响创业抉择,机会成本与创业的可能性间呈逆向关系。机会成本越大,即在位者的利益越多,未来价值越小,创业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在位者现有利益越小,未来价值越大,敢于创业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经济学分析,正好阐述了迪克·克拉克(DickieClark)提出的“社会边缘状态”(SocialMarginalng)这一新的概念。克拉克认为,当个体的属性——身体特征、智力特征、社会行为方式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承担的角色发生冲突时,个体就处于社会边缘状态。实际上处于社会边缘状态者所获得的现实利益少,个体放弃现有利益进行创业的机会成本小,因而创办自己企业的可能性增大,创业也成了“社会边缘状态”者摆脱孤独感,寻求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创业者大多是难找到工作的回乡知识青年、城市无业游民、政府中几乎没有提升机会的公务员、无法在经济社会中找到适当位置的中年退伍军人、预计无法晋升的大公司职员或极端个人自治主义者。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人,在现实中没有占据“有利地形”,没有太大的现实利益,也谈不上在社会正规渠道上有大的发展,因些,他们创业的机会成本小、顾虑少,他们通过创业,不仅能够获得收入,找到新的发展平台,而且能够找到一种控制命运、实现自我的感觉。正如同志在研习中华古典时所言:“贫人、、被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反而“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业精神。

创业项目的会计成本形成了对创业者选择的项目的预算约束。“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形象地反映了会计成本对创业项目选择的制约。任何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长大的,任何大富翁都始自小小的创业者,纵使是大企业内的创业,也是先成立研发小组从小做起,这说明,控制会计成本,对创业和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3创业选择的收益分析

创业者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表现为八个方面:只能成功的压力、独立决策的压力、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家庭亲情的压力、一定时期内得不偿失的压力、非程序事务压力、来自企业内部利益斗争的压力。据统计,新创企业能活过一年的仅占60%,从创业到成功上市仅占6%;一般而言,成功率不足10%。尽管这样,在过去10年中,美国每年新创公司的数量每年翻一番,从每年30万家左右增加到60万余家。在中国,每100人中就有12.3人创业。创业是“经济人”的理,创业收益大于创业成本是创业者热心创业的主要原因。“创业的理由可以说上千万条,但最终还是逃不出一个钱字”。新经济的代表人物,网络英雄张朝阳认为“商业可以作为人的最高理想。商业的目标是为了赚钱”。

创业的收益一般指创业者投入资源后的实际产出核减会计成本后的剩余部分。一般来说,创业者投入越大,产出越高;创业的会计成本越低,创业的实际收益越高。尽管创业成功率低,但创业一旦越过盈亏点,收益会大大超过工薪阶层。邱君8年前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省城办事处主任,为解决夫妻分居问题,投资5万元,开了一家湘味酒家。由于定位准确,有特色,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500元左右,半年就收回了投资。第一年纯利润有6万元,第二年他索性辞了工作和爱人一起打理酒店。通过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突出特色,他已有一批固定的“食客”。他已在3年前买了小车,最近又买了复式住房,个人资产逾百万。如果他仍然留在厂家上班,现在可能已经下岗。

预期收入是创业者创业的主要动因。按照西方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创业者作为“经济人”,设法规避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性。因此,在创业决策作出之前,必然会搜寻一切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测算,来形成对创业收入的理性预期。尽管这种预期是心理的、主观的,但由于这种预测的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等于主观概率的分布期望值,因此,这种主观的预期仍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抉择的客观基础。预期收入与创业者选择的项目和进入的行业相关,与其能控制的资源相关。不同的项目和行业、不同的资源收入,带给创业者的预期收入是不同的;同时,创业者所在环境中其他创业者的示范效应也影响创业者的预期收入。其他创业者的成功概率、财富状况,客观上会左右着创业者对收入的预期。因此,好的创业环境是提高预期收入、促进创业活动的要素。不断改善创业环境,有利于招资引资或自主创业。

社会收益是创业者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贡献给社会的财富,也是创业家们回报给社会提供的创业环境的酬金。个人的创业成就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体制和环境的优劣。创业者个人收益和社会财富间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体制环境和商务环境越优,创业成功者越多,该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就越多,社会收益越大。据统计,全世界有476人拥有10亿美元以上个人财富。在美国,有222人,占总数的47%,总价值达7030亿美元;欧洲134人,占总数38%,总价值3940亿美元;亚洲61人,其中日本19人,香港11人,财富总价值1450亿美元;中东和非洲财富价值690亿美元。不难看出,创业者个人财富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社会财富越多,福利越好。同样,那些个人创造财富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创业体制和环境最好、创业社会收入最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1988

3Knight,F·H,Risk,uncertainty,andprofit,A.M.Kenlly.NewYork,1921

4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陈德智.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

如果说创业者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是创业企业的发动机,那么创业营销就是传动装置和车轮。

1999年初,在清华读大三的邱虹云回家过春节,看到家中落后的电视,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为什么不通过自己的才智来改善家中电视的效果呢?而一种能接收电视信号的投影机将使家庭影院的梦想成真!返校后,邱虹云自行设计并组装了一台可以接收电视信号的投影机,效果不错。4月初,这一发明参加了清华校外科技成果展,引起了同校同学王科的注意。王科以他特有的商业眼光看到了这一发明的市场前景,并邀请即将毕业的清华MBA学员徐中参与,3人共同成立了第一家真正由在校学生创办的高科技公司——北京视美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年7月,他们首期获得了上海第一百货公司250万元的风险投资,2000年4月,又与澳柯玛签订协议,成立澳柯玛视美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2001年初,第一台可以接收电视信号的多媒体投影机投放市场。到2002年第二季度,公司已经实现盈亏平衡,新款产品销售良好,估计年销售额在4000万元左右。尽管视美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从创业的角度来看,邱虹云等人是非常成功的。

视美乐的创业故事与联想、四通、用友、华为等企业的创业故事完全不同。邱虹云等人的成功既不是技术的成功,也不是产品和市场的成功,而主要是创业营销的成功。所谓创业营销,就是创业企业家凭借创业精神、创业团队、创业计划和创新成果,获取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种崭新的创业模式。今天,对于大多数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既缺乏资金和社会关系,又缺乏商业经验,所拥有的只是创业激情和某种新产品的原始构思或某种新技术的初步设想。要获得成功,除了勇气、勤奋和毅力外,还必须依赖于有效的创业营销来获得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创业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积蓄来创业,并通过滚动发展让公司壮大,但如今,以下几个因素使这种创业方式变得更为困难:

首先,与20世纪相比,目前的市场更成熟,竞争更激烈,在每个市场上都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而且很难找到空隙市场;其次,消费者更成熟,对新产品的要求很高,不太会容忍厂家犯任何大的错误,因此,开发畅销新产品越来越难;第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而同时技术进步和变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导致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缩短,如果新创意、新技术不能很快推向市场并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就会胎死腹中;最后,将一个创意开发为成熟的技术并将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需要的资金大大增加了,即使是一个小产品,也需要上百万的先期投资。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创业企业,技术、管理和投资的起点要高,行动要快,只有迅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占据有利地位,才有成功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走低起点和滚动发展的老路就难以成功。

另一方面,以下几个因素为企业家以新模式——创业营销的模式——进行创业提供了机会:第一,各种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促进了产品创新和技术改进;第二,市场成熟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新的细分市场迅速涌现,而消费趋势的不断变化和全球化浪潮则创造了许多崭新的市场机会;第三,国内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及交通、办公、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场规则更加透明合理,分工协作体系也更为健全,使创业企业的市场进入障碍大大降低;最后,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资金(包括风险资金)和专业人才(包括管理人才和专业服务机构)可以为创业企业服务。因此,只要创业企业家善于发现机会,敢于创新并学会吸引、调动和利用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就能像视美乐一样找到成功创业的新路。

创业营销4阶段

成功的创业营销一般需要经历4个阶段:创意营销阶段、商业计划营销阶段、产品潜力营销阶段和企业潜力营销阶段。

创意营销最初,创业企业家萌发了一种创业冲动或创业构想,但这种冲动或构想还停留在大脑中,创业企业家必须将其转变为一个清晰的概念或开发出某种产品原型或技术路线,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当这些工作完成时,他最需要的是寻找志同道合者组成创业团队。因为一个人很难精通创业过程中需要的所有技能,也不一定拥有创业所需的关键资源。优秀的团队是成功创业的关键因素,团队成员最好在信念、价值观和目标等方面基本一致,又具有献身共同事业的强烈愿望,而且在资源、技能、经验、个性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在视美乐案例中,邱虹云成功地吸引了王科,王科又找到了徐中,3个人志同道合,而且知识背景和特长也正好互补,相得益彰。

商业计划营销创业团队形成之后,就要着手撰写详尽的商业计划。通过商业计划吸引投资者尤其是风险投资家的注意并获取风险投资。成功的商业计划除了要有概念上的创新外,重要的是进行现实的、严谨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如果商业计划营销获得成功,创业团队获得了风险资金,就可以正式建立创业企业,进行商业化的新产品开发。这一阶段表面上营销的是创业企业的商业计划,实际上也是对新产品和创业团队的全面检验。在视美乐案例中,邱虹云等3人与30多家企业进行了投资谈判,在创业团队组成两个月后就获得了风险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产品概念的独特性、创业团队的优良结构、创业者的清华背景、踏实的商业计划书以及当时良好的市场环境,另外,他们还得到了清华兴业投资顾问公司的协助。

产品潜力营销当商业化的新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创业企业就需要大量的投资来进行产品的批量生产和大规模销售。而创业企业一般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或供应商的支持,而且也缺乏丰富的商业关系和经验,因此它需要再次从外部投资者那里获得支持。这时外部投资者最好是企业的战略投资者,他们不仅可以带来资金,更重要的是还能带来管理经验和商业关系,为将来的公开上市做准备。战略投资者看重的是产品的市场潜力、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营销能力。创业企业如果能够吸引战略合作伙伴的加入,就可以利用新资金将新产品大规模推向市场。视美乐在2000年初开发出可以商业化的产品,2000年4月又获得了澳柯玛的战略投资。澳柯玛有资金,有家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经验,在它的协助下,视美乐产品在2001年初得以正式上市。视美乐在产品研发上的投资不到300万元,而在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上的投资则达到3000万元。

企业潜力营销在许多情况下,新产品上市并不能迅速盈利,但产品和企业的市场前景已经相当明朗。这时创业企业可以寻求公开上市,以获得快速扩张所急需的资金,同时也使风险投资家得以顺利退出。公开上市可以打通创业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渠道,它是创业阶段的结束,也是规范经营阶段的开始。在视美乐的案例中,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为创业企业开辟二板市场,因此他们暂时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资金,通过降低发展速度来确保盈亏平衡。

创业营销障碍

实际上,即使在美国,也只有少数企业能够顺利经过上述4个阶段而实现上市。除了环境因素之外,重要原因在于创业营销存在着许多天然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业营销的营销者往往是创业者,他们虽然具有创业精神或掌握某种新技术、新产品,但一般并不是营销专才,缺乏商业知识和专门训练,在创业初期也没有专门的营销部门协助,身兼数职,难免会犯一些简单错误或陷入某种误区,如不善于沟通、固执己见、不愿意与人合作、重技术不重视市场等等。因此,创业者需要克服障碍,学会如何有效地沟通和营销。

其次,创业营销在不同阶段的目标顾客并不确定,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增加了实际操作的难度。要吸引潜在的团队成员、风险资本和战略投资者的注意并不难,因为他们也在寻找潜在的合作机会,但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则很难。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利益冲突(主要是股权分配)问题,而且合作各方都有大量潜在的其他合作对象,使表面上看起来容易的事实际上困难重重。

第三,创业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合作伙伴,从而获取创新企业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其成本是未来公司的股权、控制权或潜在的市场控制权。但评估创业企业的未来价值并不容易,何况环境因素的变化又会随时影响到这种评估。这会大大影响决策效率,从而影响到创业营销的效率。

第四,创业营销的各个阶段,其目标和任务都不一样,因此要在不同时期迅速调整营销策略。即使在同一个阶段,针对不同的目标顾客(如拥有不同资源和合作目的的合作伙伴),营销策略也会大不一样。创业营销策略既需要高度的灵活性,又需要内在的一致性,因此难度很大。

第4篇

受国际和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胜出,大学生就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创新能力正成为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日益成为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的主要指标。据笔者对唐山市某高校经管类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的调查,对影响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因素评价中,87.5%的毕业生认为创新能力很重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习能力、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组织协调、时间管理、分析能力、信息处理、抗压承受挫折能力、执行能力、情绪管理、创新能力等诸多能力的评价之中创新能力得分最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复杂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毕业生创新能力的缺乏正在严重影响着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影响着其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2会计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创新能力不足同样存在于会计学专业毕业生之中,形势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对影响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因素评价,只有50%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认为创新能力很重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评价,创新能力同样是比较缺乏,用人单位给学校的建议集中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人文社科素养的培养方面。会计学专业学生本身对创新能力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创新能力在今后处理会计实务、进行财务分析与决策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缺失。造成会计学专业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影响,主要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当今的教学制度和教育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大学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理性养成,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教学方法使用程度不高,教学评价手段单一,往往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标准答案限制了师生的创造性,使学生满足于单纯的知识识记和基本技能的机械重复。大学会计教育应强调对终身学习所需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及富有创造性。

3培养会计学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开展创业教育

从广义上讲,创业不仅包括创办自己的企业,也包括在原有的岗位上创建自己的事业。创业教育不单纯是指导学生创办企业、培养少数企业家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业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包括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我国未来人才体系构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创业教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创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更具灵活性和适应力,另一方面它也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会计学专业学生可以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提高其创新能力,在创业训练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开拓进取的能力,有助于成长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业型、复合型会计人才。

4会计学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

4.1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和完善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就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而言,许多高校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在价值,因而不愿在教学层面推进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更不用说将其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了。创业教育是适应时展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一种素质教育,必须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列入常规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调整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通识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创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开展全员化系统化创业教育,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渗透,这是会计学专业进行创业教育的核心。在课程设置方面,把《创业学》、《大学生创业导论》、《创业管理学》、《创业财务管理》等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普及创业知识,同时加强对创业有很大帮助、实践性强的原有课程,例如《审计实务》、《审计案例分析》、《财务会计案例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灌输创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

4.2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主体互动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校外实践、小组讨论这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引导作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交流、团队合作、顶岗实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主体性,形成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提高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程度和实际效果,可以有效激发会计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会计案例、审计实务、企业营销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理性思维。

4.3依托第二课堂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会计学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会计专业课内教学实践活动的有益补充和发展,主要注重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性质,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实现学生的创业活动面向现实需求创造了条件。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塑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组织举办会计信息化比赛、会计案例大赛、点钞大赛、沙盘模拟大赛等学科技能竞赛,组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创意作品大赛、营销策划大赛、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其自信乐观、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创业品质。

第5篇

投后管理是IT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在保障IT企业投资项目价值增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风险投资企业通常是被动的参与企业管理,过分强调以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的价值,而忽视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使得投后管理的最终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符。对此情况,应强化对IT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者的激励,通过绩效考核、物质激励等措施提升其对项目风险管理的热情。

二、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1.健全沟通机制。IT企业应以项目信息辐射范围为基准,建立与IT企业投资项目有关的信息沟通体系:首先是产品的市场信息渠道。由于大部分商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价格是不断波动的,通过对国际贸易、国内市场中产品价格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够得到一个期间的平均价格,这一价格属于透明的公允信息,可以此作为项目风险管理的依据;其次是企业外部信息反馈渠道,即建立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所在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对项目情况的信息反馈渠道。以及时了解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贡对献,在当地居民、政府和社会其他阶层心目中的公益形象,从而准确判断社会和政府对项目的态度与支持力度。同时通过行业协会及时了解IT项目目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及其在行业中随处的技术地位和竞争地位,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准确数据,通过与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建立企业内部信息反馈渠道,与项目的实际控制人进行频繁而深入的沟通,以便实现最准确、最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项目风险管理。

2.强化项目风险分析。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项目风险分析方法,对于更好的识别风险、预测风险和规避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风险因素的分析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分析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对此可采取以下策略:综合运用SWOT分析法和AHP分析法进行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的分析,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识别要素,再用AHP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操作步骤为:运用SWOT分析法低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有机结合,识别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与威胁要素;对上述被识别出的每组要素进行两两对比,采用特征值方法对各要素的优先权数进行计算,并把每个组中拥有最高优先权的要素抽取出来代表这个组,再对比计算四个要素的优先程度,并通过项目战略分析与评价得出对应的结果。这样一来,实现了对IT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所得结果更为可靠,可参考性更高,从而为IT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依据。

3.强化投后管理。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投后管理的关键在于,以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与转移为手段,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对风险管理者进行引导,以确保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风险投后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分阶段投资并保留中止投资的权利。通常,在分阶段投资模式中,只要风险投资者发现任何与被投企业经营相关的,可能影响自身投资回报的负面信息,都会停止下一阶段的投资,因此这种做法可以减少风险管理者针对项目剩余索取权争取重新谈判的行为;(2)通过股票赠与及股票期权等方式给予激励性报酬。这样一来,风险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IT企业创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成效乃至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风险管理者将更为积极地采取有效手段来参与被投企业项目风险管理活动,从而达到规避道德风险,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成效的目的。

三、结语

第6篇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的学者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有人认为教师起到中介的作用,课题组比较认可教育主体中的双主体理论,即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确实有一部分同学有自主创业的热情和想法。学生对创业教育存在需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创业教育的教师可以由专业教师和非专业教师组成。其中,非专业教师可以由著名企业的领导、心理学老师以及相关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等组成。自主创业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过程,而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

二、构建良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无疑为市场经济继续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着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但是,经济组织的多样化形成了众人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因此,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转变社会就业观念,各级政务机关改善自主创业政策,多方为自主创业开辟融资渠道等等方式方法,去构建良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

三、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理性的职业观,改变以往传统的就业观念,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指导大学生依法创业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品德教育、心理教育,而忽视法制教育。就业指导与法制教育的错位,对大学生在就业中违法事件频发、劳动纠纷扎堆负有主要责任。本课题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体系的构建,弥补学生在法律方面的欠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素质已经成为当代国民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

第7篇

我国创业投资起步晚,尚未完全形成体系,存在着包括资金来源不足、投资基金的规模不大、有关的法律政策尚未建立等问题。没有发达的创业投资制度,就不能在投资资本与创业企业之间搭建出通道。

2创业投资特点分析

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创业投资有如下特点:

2.1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创业投资的投资周期长,过程复杂,需要应对企业团队和市场各类不确定性;但一旦成功,其获利十分丰厚。

2.2投资人参与管理。创业投资机构往往会先对创业企业的团队、技术等进行尽职考察,以鉴别出真正有前景的项目。而在投资后则为企业提供丰富的“服务包”,如金融、会计、营销、财务、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增值。

2.3创业投资机构能为企业提供信誉,有利于吸引新的资金。经过创业投资家的筛选、观察和增值,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企业的信誉,有利于其进一步融资。

2.4对投资者而言,创业投资背景意味着某种“信号”。研究表明,有高信誉的创业投资背景的企业往往有更好的IPO原始收益和后期绩效。原因是创业资本介入已经说明创业企业潜力得到承认,经过投资管理团队的督促与引导后又实现了增值。此外,信誉高的管理团队在监管企业时,通常更注重投资研发,更注意培育市场开拓,因此企业往往有着较强的增长潜力。

2.5创业投资能够满足创业企业长期的资金需求,是一种价值投资,而非控股该企业,企业不用担心经营权丧失。表1是2011-2012年样本创业投资机构投资项目的持股比例统计,前三位依次是5%-15%,5%以下以及15%-25%,充分说明创业投资并不追求控股。同时,创业者在获得较大的股权比例后,也会更加努力工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6创业投资最终目的是成功退出,我国现存的主要退出方式包括IPO,收购和回购等。表2说明了收购和回购方式是我国创业投资机构的主要选择。而选择IPO退出只占16.7%,这可能是基于难度、成本等原因。

3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