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统武术范文

时间:2022-07-02 11:30:10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武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传统武术

第1篇

为什么武术申奥失败?我的答案之一就是:中国武术太厉害了,一旦申奥成功,外国人拿不到奖牌。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习武风气,并且武术高手众多。杨露禅,一代太极宗师,早年技成,四处寻人较量,无能胜者;霍元甲,力战俄国大力士,真正展现了中华武术的精髓——以小打大,百里之外令敌人闻风丧胆;杜心武,中华第一保镖,身形瘦削人称“侠骨”,却飞脚打败相扑。中国有太多的武术高手,更多的说法便是“高手在民间”,当然很多高手的事迹也是确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我们这些后辈无缘一观前辈们的风采,只能从他们后人身上窥得武术一二。像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题材大多是黄飞鸿系列,而演员不是别人,正是黄飞鸿的徒子徒孙们。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五郎八卦棍之类,正是黄飞鸿之绝技,没有真功夫,谁能教出好徒弟!

李小龙说过,“武术没有高低之分,但是练武的人却有高低之别”。练武一要有悟性,二要吃苦,三要坚持,四要真心。原始社会的人类与自然进行搏斗,他们要想尽办法生存,要运用大脑智慧,由此领悟出能击退野兽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逐渐演化成武术。所以要想练好武术,你必须熟悉它,认识它,理解它。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文化,蕴含着中国的儒释道医,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你就很难领悟到武术真谛,所以说外国人又怎么能轻易理解中华武术呢?传统武术,其意在于传承统一的武术。这个“统一”是一种智慧,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吃苦精神。练武路长且艰,没有近路,没有投机,只有苦练。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枯燥而疲累,每当习武者挑战身体极限时,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许多习武者都会有多少次想放弃的经历。他们可以不惧怕身体的痛楚,酷热、严寒,但却往往难以抵挡信念的动摇,这条路总是很远且未知,在习武的路上需要扛住许多有声的无声的反对,这种精神上的艰苦才最难熬。练武就像吃苦果,一点一点吃,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做事要坚持,练武尤甚。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谁能坚持下来,谁就能练成。当你一天一天反复练习的时候,你会自然地发现:你吃的这些苦已经转化成了一种不可战胜的信念。

中华武术流传几千年,其贵在于传承,更贵乎于有一批愿意传承武术的人。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武术高手?是因为他们注定要为武术献身,注定要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因为他们有着一颗奉献且坚毅的心。好不容易练成了武术,继承了几位名师的衣钵,如若不能传承下去,果真是大罪人。这些武术家以传承为己任,不图名利,即使生活困难也不放弃,这样的人武德非常高尚,值得尊敬。中国的武术精神之一就是“习武先习德”,一个人没有德行,武功再高也没有意义。练武要用心,练武要真心,中国有这样的练武人,外国人想在武术方面占到便宜,实在没有那么容易。

为什么武术申奥失败?我的答案之一就是:中国人正在武术路上走下坡路。武术在民国时又称国术,当时社会混乱,习武之人众多,也涌现出大批高手。后来因为很多老师教学时“留一手”以及各方面原因,武术逐渐走向萧条。至今,除了从几位已故的老人那里听说的厉害人物外,我只能看到李小龙的影子了。大家今天看见了荧屏上的李小龙,感叹厉害,殊不知过去有多少李小龙这样的厉害人物。什么“铁桥三”、“无影脚”、“龙爪手”之类,我就不多举了,像他们这样的高手通过努力已经练成了绝技,怎能不厉害,江湖上给出的名号就像是李小龙的“李三脚”、“勾漏手”一样不会是毫无根据的。但是现在的国人还那么拼命练武吗?武术界目前来讲的确是百花齐放,看上去很繁荣,但是过去那种百家争鸣的感觉我至今未曾找到。花开有最香,鸟鸣有最响,连攀比技艺的心都没有了,怎样出高手?没有攀比,怎来较量?没有较量,怎知我深浅?不知我浅,怎能苦练?不经苦练,怎能提高?倘若李小龙在世,武术很可能就会有一个质的变化,则申奥不难。

现在生活好了,又有几人愿意吃苦练武术?即使愿意练,真正的武术又去哪里找呢?现在的习武人面临以下四点尴尬:一是失传甚多,二是学艺无门,三是多方反对,四是没有资费。这四方面如果都不成问题,那便是验证了“穷文富武”之说。但是即便有这样的条件又有几人愿意吃苦练武?经常听人说:“现在和平年代,练武健健身可以,别无他用了。”殊不知,这正是对这个延续千年的文化的否定,可见武术文化正在渐渐流失。我见过也喜好武术之人,但是未有谁能坚持。吃不了这个苦,进不了这槛门。练武只有付出了,才会真正领悟到。如自己都不愿意苦练,怎么让他人信服?

目前传统武术正遭受现代拳术的冲击。大的武术没有门派之分,也无强弱之别,一招一式都是通过先人的智慧领悟总结出来的。但是,练传统太苦,大家都不愿练,这样就导致了一些武术教育家转移侧重点,冷落了传统武术。邻居早年练武多年,已有小成。我经常向他求教,但是终未有果。邻居学了很多东西却不传,又多年不练,已可见武术流失之状严重。早就听说我们村父辈有很多习武之人,也拜访过几位老师,果真练的都是好东西,但是都说遗忘了太多。现在的一些老师,或教学时不尽心,或没有真材实料。这样教出的徒弟最多就是耍耍花枪罢了,只是面子工程。外国人学不到奇妙的武术,申奥当然难以成功了。

第2篇

一、武侠文化的历史

韩非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在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开篇,就引用了这两句名言。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在他眼里,学文的和练武的都没有好人,只有改革家才能“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好在太史公对侠士有公正评价:“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史记》中记录的最大的侠者莫过于荆轲,因为他刺杀过秦始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慷慨赴死的壮烈足以令天地为之动容,可惜真就一去“不复还”,有一位同道“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其实,荆轲的剑术并不弱,且能以剑道游说于列国――“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以荆轲这样的剑客尚不能列为大家,战国时的中国功夫可想而知。像聂政在韩国的相府施展剑法时,“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何等的功夫!相比之下,荆轲确实差了一点,可惜他们的剑法,并没有留下来。太史公的一部《史记》为习武者立了两种传,一是《刺客列传》,二是《游侠列传》。

比《史记》稍晚一些的是《吴越春秋》一书,其中有吴越争霸时期,越女善剑的故事:“袁公操其本,而刺处女,处女应节人之三,女因举杖击之,袁公飞上树。”汉之后,佛教传人中原。东晋时,西域高僧佛图澄来华夏弘扬佛法。此后佛教在中原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描写武侠的笔记小说也多以神异称奇。如《唐传奇》中,裴的《聂隐娘》,说的是大将军聂锋之女,自幼被尼姑偷走后,训练成剑侠的故事,这篇传奇对后世中国的武侠小说影响深远。《韦自东》则描写了有关仙道修炼龙虎丹药的故事。《红线》和《兰陵老人》的叙述风格都对中国的武侠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水浒传》翻译成外文时,多译为“英雄传”或“侠客传”等。施耐庵对于武功的描写最接近实战搏击,以至于后世的研究者多疑其自身就是武林高手。《水浒传》中的好汉们所使用的武功与我们今天尚在练习的戳脚翻子、太祖长拳、六合枪等拳械都十分相似。十八世纪,中国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描写了一位“凤四老爹”,很有一些内家功夫的味道。书中写道,他将“一部《易筋经》记的烂熟的。他若是攒一个劲,哪怕几千斤的石块,打落在他头上身上,他会丝毫不觉得。”有一位叫胡八乱子的练家“使尽平生力气,飞起右脚,向他裆里一脚踢去。哪知这一脚并不像踢到肉上,好象踢到一块生铁上,把五个脚趾头几乎碰断。”有专家认为:小说中的这个凤四老爹即是江宁大侠甘凤池。不管是否,与其同时代的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一书中写道:“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

清末民初时,中国兴起了以宫白羽等为代表的新技击派武侠小说,以太极宗师杨露禅、八卦掌宗师董海川等真实人物为原型,创作了《童林传》等一大批小说评书类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精品,像《卧虎藏龙》被李安搬上银幕后,而享誉世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一位真正的中国武侠文学的巨匠,他就是金庸先生,他的武侠小说风靡了整个华人界,被文学评论界推崇为“金学”。金庸的成就源于他深厚的国学基础,使他能够成为融合中国的释儒道思想与武侠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武侠文化的历史跨度之长、内容之广博、想像之丰富、描述之精彩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拳谱密笈的历史

除中华民族外,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总结出关于冷兵器时代搏击术的完整文字,并使之形成近乎于哲学的理论体系,只听说十八世纪的法国有几本关于击剑方面的书,日本的剑客宫本武藏有一本《五轮书》,伊贺忍者有关于忍术的秘笈,但这些有限的文字都不够系统完整,且只停留在“术”的层面上,尚没有达到“道”的境界。唯有中国传统武术,现存的几百个门派均有自家的拳谱秘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学。

早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剑术就师承有序,各门派均有剑谱流传,可惜至秦代多毁轶,从《叔苴子》中能知当时的剑道之深:“教剑者有法,及其能剑,忘其法并忘剑矣,未忘法而剑者,临战斗而死于剑。”唐之后,少林武学兴起,很多武僧著有少林拳棍秘笈及练气法门的书籍,可惜后来毁于石友三的一场大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展武术挖掘整理工作。通备拳传人郑剑锋给我讲过进京献拳谱的过程。其实通备门早在宋代就有完整的拳谱在门内流传,温家拳系也在市井社会中很流行。明代唐顺之著的《武编选》中云:“一家数温家长打七十二行着,二十四寻腿,三十六合锁。赵太祖长拳多用腿;山西刘短打,用头肘六套;长短打六套,用手、用低腿;吕短打六套。赵太祖长拳山东专习,江南亦多之。三家短打,钺亦颇能。温家拳则钺所专习,家有谱。今不能尽述也。”唐荆川本是文人,倘能对武学如数家珍,可知当时各门派的大家造诣如何了。

1982年,我在北京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搞社会调查,写毕业论文,向一位陈老先生问及拳谱秘笈等事,陈先生告诉我要留意两部道家的武学秘笈:一是《七步尘技》,二是《真龙虎九仙经》。《七步尘技》未收入《道藏》,而《道藏》中的《真龙虎九仙经》述有九等仙侠法,其中有“剑侠”,可惜没有具体修炼法门,也许隐于洞府之中尚没示现尘世。但生活于元明二代的剑客毕云龙著的《浑冗剑经》却完整地流传下来了,所述内外家剑法的修炼、丹道与剑融合之法都详细,同时也示现了剑客的戒律等。剑侠门内的秘密,对于我们研究剑客的历史弥足珍贵。

南宋白云禅师的《莲花宝笈》经周潜川等先贤的传承,基本保留下来了,其中部分内容已于1959年正式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金庸小说中的一些炼气运气的神奇武功即源于这类秘笈的启示。李亦畲在1867年完成了《廉让堂太极拳谱》的编撰,使中国的武学理论完整地上升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空间中,武学修炼成了悟道、得道、实现生命超越的一种生存方式。

三、门派和秘密帮会的历史

第3篇

传统武术是我国的国宝。它不仅是一种力与美的高尚运动,而且是一门内含哲理与文化精神的艺术。其修炼的科学性、适应性,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并将其纳入中国文化的大道。所以,研究探讨传统武术,我们首先必须用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去诠释,循理以求道。我们练拳,追求的是一种乐道精神,是去体会一种快乐的意境,一种愉悦的享受,一种文化与人生的价值。武术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一门文化、一种艺术。

传统武术,由于具有可传播性,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它之所以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是因为它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它之所以对人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个性特征。人活百年之后会死,而具有文化思想基础的传统武术,却可以永存,无限地延续。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形成新的文化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传承,也形成了我们民族优秀的武术文化。影响之大,延续之久,独树一帜,至今放射着灿烂的光芒,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内涵哲理与深邃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武术,从体育的角度来讲,它是以功法为基础,以套路为载体,以技击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肢体运动的角度来说,它是一门由力至劲,由肢体到精神的运动学问。用文化的眼光看,它是道、德、技三位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道,作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古哲学理论,与武术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与结合。习武人练拳悟道,把道视为拳艺的最高层次,把富有哲理思想的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观念以及气本体论等道学理论融入武术之中,体现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觉,表现出传统武术高尚的文化品位。德,对于习武人来说,“武德为上”、“习武育德”、“以德服人”是各拳种各门派,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极倡导的一种理念与行为规范。因为国人理解“武”,是止戈为武,最终是和。因此,不用武、求中和、不战而胜的境界,被视为武的境界。古人云:“德者、得也。”德是根本,功法技艺的提高,离不开高尚的人格和达观向上的精神,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技,作为包含武道和武德的一门自卫武艺,自然而然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外兼修、练养合一、道技一体、以心为始、修炼自我、完善自我的运动风格。它不同于国外以征服别人为主要特点的搏击运动项目。虽然两者比较,也有其共同性,但各自代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所以,传统武术中的许多东西,用西方的一套文化理论,还远远解释不清楚。因此,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文化去诠释传统武术。但是,作为习武人,也大可不必把武术文化看得过于玄妙深奥。我以为,构成武术文化的主要思想精神,它是一种道德规范,一种养生实践,一种防身技巧,一种表演艺术等等,由此而形成的独特文化氛围,并把它贯穿于众多习武人的生活之中。实际上武术就是一种修炼人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人练拳,而是拳练人”。从而,也形成了不可估量的武术文化与人文价值。

二、习武修身,是一种行为的道德规范,它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传统武术,无论哪门哪派,都十分重视道德伦理精神,都把德艺双修视为一种高品位的修养。而其行为和修炼的道德判断、价值取向,则是以儒家的“仁学”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为基础。仁学和道学的伦理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两千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塑造高尚人格,建设文明社会,协调各种关系等方面,起着人类进步的滋润之力。而关系人体生理和精神的传统武术,自然也深深地烙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和浓厚的道德色彩。我们从各拳种各流派的拳谱内容、授徒规矩、技击思想、侠义行为等等方面来看,都不难看出,儒家所倡导的社会伦理原则和人道主义思想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也渗透于武术的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习武人走向崇尚道德之路,并构成了习武人的道德内涵――武德。历代武术大师倡导的尊师重遭,义气之风,爱国精神,自强意识,仁爱互助,贵和乐群等仁学思想,都在习武人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不仅积淀了一种宝贵的民族感情,而且,包含着一种沉深的理性观念。甚至,把传统武术视为“仁拳”,更加凸现出它的道德文化精神。

同时,习武人在修身实践中,也深受道家自然主义伦理思想的影响。道家崇尚的道德,是一种以“道法自然”为思想基础的伦理精神,是一种强调尊道贵德的大宇宙伦理思想,这种真朴自然,少私寡欲,把道德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伦理观念,对习武人也起着明显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的影响,使真正追求高层次的习武人,对于武德的修养,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做起,而永无止境。其精神境界则更为高尚。这种境界是善的境界、是美的境界、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自律平和,至诚无欺的道德,注重修炼心灵的高层次,注重人品的净化,人格的升华。这种高品位的修养,是伦理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习武人,而且对当今的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习武人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习武修身,涵养品德,讲正义,讲义气,讲修养,讲道德,继承和光大儒、道伦理思想的优秀传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武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将为人类道德文明,做出富有实际意义和特殊价值的贡献。

三、习武强身。是一种养生文化的实践,它蕴含着中华传统养寿思想的精华。

传统武术的核心虽然是技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武术强身健体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技击实战的淡化,在关系人类生存质量的健康事业上,传统武术更凸现出它的“养生、强身、益寿”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传统武术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武术养生文化。其养生思想之渊薮,则明显地表现出与儒、道、医等传统文化的血缘关系。

儒家主张“流水不腐”,提倡运动,重视心性修养,讲“仁者寿”。同时,也讲究“中庸之道”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食不厌精,尤其讲中和、适度、节制。静养主张“养吾浩然之气”,以保养人之精气神,动养主张“依于仁、游于艺”,高高兴兴,乐山乐水,调养心情,多做好事。这些珍贵的传统养生思想,均散见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拳谱之中,并为历代拳家所效法。在习武养生,练气调神的自我实践中,去体悟心性修养对拳艺的提高,对健身的作用。在习武养生的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自强自立,刚柔相济,行仁行义的立身精神。

传统武术的养生思想,特别是形意、八卦、太极三大拳种,都把重意识、重养气,顺自然,求虚静以及天人合一的平衡和谐特色,贯穿于拳理练法之

中,形成了传统武术重内、重合,重轻松的养生风格。道家讲“道法自然”,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把精气神作为主要修炼对象,这就抓住了人体运动健康的实质性问题,其修为方法,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入静调息,吐纳导引,培精养元,内外兼修,强内壮外,从而使道家一系列道功道术的养生理论,融合渗透于武术养生之中,例如形意拳丹田之说,桩功之论,就特别讲究“气沉丹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以及“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等气化理论。不难看出,道家的这些功法内丹理论,都被巧妙地移植到了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之中,并借用道家“气本体论”的哲学思想,把气作为提高拳技,习武养生的原力与本根。这种传统的“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修炼思想,把“养气、爱气”视为健身之大要,即使技击、散打,也是以身心健康为基础。因此,这种传统武术的修为方法,都贯穿着习武人追求“天人合一”、延年益寿、享受健康的生命理念和一种至高的生活艺术。

为了更好地吸收、借鉴传统的养生思想,提高养生质量,习武人还十分重视学习中医医学理论,使传统武术和中医整体观念结合起来,运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以及经络学说,科学地指导练功实践。因此,一般来说,习武人对人体骨骼、经络、气血、关节、穴位等人体的生理作用都有所了解,并运用于培养内气,疏通经络,穴位按摩等养生功法之中,医学理论在武术中的运用,使习武养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武术养生、功夫按摩、武术伤科以及运动医学等武医结合的技术成果,同时,也形成了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祛病养生功法,如“吐纳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洗髓经”等,均成为我们华夏民族特有的武术养生法,在武术保健,医疗及技击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传统武术不论动养,还是静养,其基本的精神,都体现出儒家的“中庸之道”、“贵和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虚静特色”,医家的“气血理论”、“经络学说”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统武术健身之道,就是养生文化的一种实践之道,它蕴含着中国文化和谐意识的特点,重合、重内的哲理,给人以愉悦身心的享受,延年益寿的良效。从养生的角度讲,传统武术将成为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大众化的休闲运动。

四、习武防身,是一种先天本能基础上的后天训练,它体现着传统武术可贵的仁爱,侠义精神和兵法哲学思想。

传统武术,说到底是一门博击的学问。武术的功法、套路、技击术三大运动内容,都以技击为主体意识。武术运动的本质特点,首先就在于它具有可贵的攻防技击价值。不论它延伸出多少其它功用,攻防技击性的特点,将永远存在。否则,就不称其为武术。因此,我们练拳习武,除了追求健身、演艺,陶冶性情之外,也应大力提倡学习防身自卫的技击知识,学习防身实战的技能技巧。当然,学习技击,不一定非打不可,也不一定非上擂台不可。除特殊情况之外,输赢胜负,生死搏斗并非目的。传统武术的技击特点,旨在增强攻防意识,提高自卫防御能力。因此,魂魄并练修本能,顺其自然圆中求,应是我们学习传统武术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其实,人无需锻炼,就有防御的本能,只是各人素质不同,自卫能力也不同罢了。事实证明,在特定环境下,人人都有这种无条件反射的先天本能,人在遇到危险紧急关头,都会自动做出保护自己的灵敏反应,都可能表现出非常态的力量和运动。这种人体迅速爆发,自动应急的潜在功能,我们称之为本能反应。学习武术的攻防技能,就是建立在这种先天防御本能基础之上的一种后天强化训练,经过练拳练打的训练,绝对和未经训练的人不一样。这种训练具有增强攻防意识,提高条件反射能力,灵巧肢体,提高技击自卫能力的作用。它的技击理论与实践,贯穿着我们民族的仁义道德思想,阴阳变化观念以及兵法思想与科学原理。

传统武术的技击特色,由于受“仁德”伦理精神的深刻影响,运用于技击思想中,也体现出一种仁爱精神。相传少林拳“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内家拳“不主动搏人”,太极拳“舍己从人,先化后打”,形意拳“先顾后打,顾打结合,防御为能”,八卦掌“随机而变,迂回侧击”等等技击思想,都是传统武术注重仁德思想的技击特色,这就不难看出传统武术的技击思想,并不以主动出击为能,而是以自卫防身为主要目的。先父布学宽先生常给晚辈武学讲:“意拳(指形意拳)之拳法,主张先守后攻,既能安全自己,又能克制对方。在技击中以武德为重,在自卫的原则下胜敌,故往往不是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战斗即要伤人,非在万不得已时,不要轻用。一般情况下,杀伤力强的毒手不可轻用,致命部位不要轻易出手”。充分体现出我们传统武术作为仁拳的一种善良宽厚精神。特别是在本门,同行之间切磋较技,更是强调武德为先,先礼后兵,把“技击争胜”的个性特征,纳入“以礼而行”的范畴。太谷形意拳门的拳艺切磋,就十分注意宽广的胸怀,谦恭的态度和互相尊重的友爱精神。在互不伤害的原则下,研究技艺。点到为止,讲究技法的奥妙,手法的变化,注重以巧取胜,先父布学宽生前极力倡导形意拳的“柔化打法”,就是要求以仁爱友谊精神去切磋拳技,既不伤身,又不伤感情。从而达到较技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武术技击赋予一种“人性向善”、“贵己存身”、“以武会友”的仁学内涵与阴性思想。然而,武术技击思想的宽厚精神,并不是无人性立场,是非不分,对于横行霸道,欺老凌弱,为非作歹的不道德行为,历代武术大师都倡导并发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侠义精神,表现出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传统美德。并强调武勇以民族观念,民族气节,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准则。反映出习武人的技击思想以仁德为主要精神的价值取向。

传统武术的技击原则与规律,始终以阴阳哲学思想为指导。技击中,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总的纲领,形成了极具哲学内涵的技击理论特色。由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皆由阴阳运动使然,阴阳变化观念也运用于拳理拳法之中,成为武术技击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演绎出一系列武术阴阳概念。诸如内外、刚柔、松紧、开合、动静、起落、进退、束展、快慢、虚实、吞吐、智勇等等,使武术技击之法,具有明显的阴阳特征。而实战中多变的手、眼、身、法、步和劲力的变化以及战略战术,也无一不是阴阳的展开与体现。传统武术从理论到实践,始终贯穿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的易学观念。因此,先师常日:“拳之大要、重在阴阳。”而“五行学说”在武术中的运用,又尤以形意拳颇具代表性。不仅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创编出五行拳,而且,技击特色也明显地

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形成基本的技击攻防原理,充满着阴阳互易,五行生克之理,闪烁着前辈的哲学智慧之光。

同时,传统武术还明显地吸取了《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作为技击理论的重要基础。并在技击实战中,广泛运用兵法战略战术,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我们常见的“知己知彼”、“引进落空”,“奇正之变”、“虚实互易”,“兵贵神速”、“速战速决”,“常山蛇阵”、“连环出击”,“避实击虚”、“以柔克刚”,“诱而取之、乱而取之”、“后发制人”、“不战而胜”等等,都是兵法思想在武术技击原则和方法中的广泛运用。在传统武术的技击思想中,还特别倡导以巧取胜,讲究技法的奥妙。而要产生良好的技击效果,就必须讲科学。由于一系列科学原理,诸如转圆原理、杠杆原理、反弹原理、松紧原理、极限原理等等原理在武术技击中的运用,使攻防技法更加细腻、精巧、多变、奥妙无穷,而产生良好的效果,甚至产生一种奇特而迷人的魅力。因此,任何一个习武者,要想获得“心手相忘”的圆熟境界,就应从微妙而细腻的技巧训练开始,讲究科学性,反复练习,熟中生巧,形成动力定型,条件反射,使深厚的功力与多变的招法,灵活地贯通到实战中去,使技击之法,成为防身自卫的“工具”,成为技法变化的一种艺术,体现出传统武术技击的独特风格和内涵意义。

五、习武演艺。是一种力与美的艺术展示,它反映出和谐统一的美学思想和品味意境的文化特征。

传统武术的运动之美,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享受。武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也如同戏剧、舞蹈、书法等艺术一样,除了独特的风格,创新精神以及技法的奥妙之外,它的美感特征:武德之精神美、形式之演练美、情趣之意境美,构成了传统武术善与美、力与美、意与美的艺术风貌,充分体现出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理念。

武德,集中地表现出习武人的思想精神之美。传统武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以孔孟仁学为准则,以美与善相统一的美学思想规范道德行为,倡导尊师重道,乐善助人,扶弱惩恶,行侠仗义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练拳习武,培养和提高习武人的伦理道德感情。形成了武德的传统精神之美,使武术的演练之美富于一种思想艺术的境界。同时,道家的“简朴自然”、“主静贵柔”、“天人合一”等一系列美学思想,也直接融化于武术之中,形成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刚柔相济,自然和谐的审美特色,反映出一种“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的文化内涵。

传统武术作为一种人体表现形式,不仅讲究内意,而且讲究外形,套路的演练性,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动态美感和各具特色的审美风格。例如:太极拳的舒缓轻柔、连绵不断;形意拳的包裹严密、劲力精巧;八卦拳的身灵步活、协调连贯;长拳的舒展大方、穿崩跳跃;南拳的厚重沉实、刚劲勇猛;戳脚的腿击连环、拳脚互用;少林拳的古拙紧凑、刚健敏捷等等,从外形上都体现着习武人的不同精神气度,内里更包涵着一种文化哲理和技击技法。无论是简单的质朴美,还是繁杂的气势美,都体现着一种生存自卫的实用性和拳法演练的艺术性。从各拳种演练的套路上,我们不难看出对立和谐、对称平衡、天人合一、丰富多样的美学特征,无论路线布局上的曲直、圆弧、斜线、对角等变化格式,还是整体上的起势、承接、、收势等约律化,都表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劲节、舒展优美的功架,浑厚博大的气势,动静相间的节奏、圆融活泼的神韵,从而构成了传统武术特有的巧妙变化的艺术之美,给人一种愉悦的享受,充分体现出武术的表演性、观赏性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社会价值。

传统武术,由于吸收了古典文化中重抒情写意的美学思想和“不求形似、力求传神”的观念。因此,在练法上强调动感、美感、节奏感的同时,也十分强调纯朴自然的平淡之美。并且,特别重视练出磅礴的气势、无穷的韵味、悠远的意境,使拳术中深层的“虚空说”内涵与丰富巧妙的拳法变化融合起来,形成了形神一致,内外合一的运动风格。有的拳种甚至形成了“重内不重外,重神不重形”的拳法特点,体现出一种阴性的抽象美学理性。不仅构成了传统武术的一种独特的神韵趣味,探幽发微的审美意境,而且,也寄托了习武人的一种内在而含蓄的感彩。这种传统的练法,追求的是一种神情意趣和修炼自我的意境之美。它使习武人在练拳习武中,感受到一种随心随意,妙趣横生的乐趣。既要练出自我,显示个性特点,又要获得精神上的愉快,心理上的满足。对于修心养性,怡情悟道,涵养品德自然也起着良好的陶冶作用。这种武术的文化价值,不仅使习武人重视武术动作的外在形式,而且,更注重内在的“神、情、志”,体现出既重形又重神的美学思想。因此,许多习武人把练拳习武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我修炼,自娱自乐,并把它视为一种“德艺双馨”的修养,,竭毕生之精力,去下工夫,静心磨练,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和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得一种兴趣上的自我满足以及技艺上的高境界。

六、结束语。

武术文化是传统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集中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古文化思想。实践证明,武术的概念,只有用文化的眼光去看,用自己民族的文化去理解,去诠释,才能准确地、全面地反映出武术的民族特色;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武术的思想性、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艺术性;才能显示出传统武术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否则,它只能是一种人体肢体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单纯的拳脚运动。如果我们看出了武术的文化性。武术就有了品位,就有了魅力。我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强势文化、先进文化。我们应当重视它、珍爱它、传播它。

第4篇

关键词 传统武术 竞技武术 发展

0前言

作为创生于农耕文明的中国武术,在其生存语境发生转变之际,必然需要转型才得以生存,于是,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之下,武术开始走上了“西化”之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的武术形态的形成对固有的传统武术造成了冲击,并形成了文化传播的断裂现象。武术科学化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对于传统武术的练功方法及拳理大多采取了审慎、怀疑甚至批判的态度。在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下,传统武术中蕴含的一些精髓,特别是文化内核逐渐流失。”与此同时,“竞技武术借助体制上优势一直居于官方统治地位,完全以一种中国武术‘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使得竞技武术,一路扶摇直上,愈演愈烈,而传统武术则慢慢被蚕食,走向末路,以中国武术一枝‘花’的形式“苟活”。

1传统武术及其技术特征

所谓传统武g,是相对现代武术而言的,是指外在表现风格各异,动作简朴,注重个性表达,讲究技击方法的“形似”,且蕴藏地域特色面貌的武术拳种。地域特色面貌即强调其具有“民间”的地域属性,“流传于民间的,就是‘传统武术’”。李富刚,贾亮:关于传统武术的定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哲学为导引,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并伴随着历史的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修身养性、自卫御敌、娱乐观赏等价值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者李龙的传统武术观则是创生于乡土社会,传承于民间群落,且是武术各派别的总称。

关于传统武术之界说,在武术界有众说纷纭之态,但是无论如何界定,关于传统武术之特征不能抛弃“地域性”、“传统性”和“技击性”。

2竞技武术及其技术特征

中国武术是发展到现代才出现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称谓。每一时代的武术人都在挖掘传统武术的的当代意蕴和价值功能,从而使其不断地“活”在当下。“基于生存语境的转变,武术的存在性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功能。”

中国武术的核心功能是技击,只有突出技击才能使武术更具文化特征。竞技武术是游离于武术本体之外的异化出的新运动,它与武术有关联,但决非武术本体。正如温力教授所说:仅从技击角度而言,世界各国的武技“大同小异”,它们是“同质异趣”的东西。所以武术的发展必须秀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方能立足于世界运动之林。竞技武术以技术传授为主,对传统武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涉及甚少,殊不知文化底蕴和人文特征才是武术的核心价值所在。然而国际上广泛开展的竞技武术,已经渗入了过多商业因素,使得竞技武术异化成为一种“类体操”项目。

3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视觉文化,眼球效应充斥于生活日常,“读图、视像”逐渐代替了“看字、赏画”,视听感官刺激掩盖了“化人、养心”的内在心志。用李泽厚先生的三层审美观点来解释,单纯视听感官刺激的满足只达到“悦耳悦目”,不能够给人以真正的审美,且颜值易逝;“形神兼备”、“势韵其中”所反映的是武术的“言值”承载,彰显出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以及表现出民族的精神、风格、气韵。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更是武术的“颜值”和“言值”。正如邓梅花在《中国武术电影的文化折射》中所提到的,武术是一种艺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这里的观赏性就体现出竞技武术;武术是一种体育,可以锻炼人的身体,武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激发着人的内心灵魂。这里的精神,就是指传统武术。视觉为王的当前社会,加之媒体的肆意炒作,使得人们臣服于视像化表征所带来的视觉感知和视觉冲击,使越来越多的大众热衷于追求“难、美、新、高”的竞技武术,聚焦于视觉享受的刺激,追求感官,忽视文化内涵,以“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这就要求“竞技”武术的“体育化”的“度”的把握,在追求“高、新、难、美”的同时,也应注重其理论建设。

竞技武术侧重感官娱乐,传统武术侧重精神娱乐,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共同实现着武术的娱乐功能。“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渊源,但又展现出各自的时代特征”。目前武术界中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是矛盾主体,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矛盾双方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总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或主要矛盾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当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会出现相互转化。诚如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揉搓“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似与不似之间,是之”传统与竞技之间,才是中国武术的完美阐释。

4结语

当下生活过于关注“颜值”,注重对感官体验的追求,对视觉享乐的贪慕,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认可。审美观抛开了语言文化曾经主导的理性思维,而臣服于视觉文化衍生下的视觉导诱。这种视觉至上的审美观让大众忽视了内在修为和德行优良的重要性,其后果是在西学东渐的社会里,作为东道主的主流文化――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渐渐被淡忘。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优秀的文化内涵,我们的社会亟待武术的“言值”担当――传统武术的“雄起”,以厚重的中华文化滋养精神、延展思绪。对深陷“视觉享乐”的人群进行精神重构和价值重塑。使社会的价值追寻和精神探路契合社会主流文化前行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于均刚.传统武术在科学化过程中对立问题的思辨[J].体育文化导刊,2005(7):40-41.

[2] 温力.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武术运动的综合创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4):39-45.

[3] 李富刚,贾亮.传统武术未来发展的趋势[M].搏击・武术科学,2005.5(5):16-17.

[4] 李龙.当代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关系之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0):137-140.

第5篇

在各种武侠小说以及跟魔幻差不多的影视作品的熏陶下,很多人就知道武术是种格斗技术,往深了说是种修炼方式――至于修炼出来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倒未必有人关心。

武术从最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个人认为,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最根本的差别其实与社会大环境相关,传统武术象京剧一样,有内涵而无法传承,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进行欣赏,大环境已经没有了,它必然面临着死亡。

一个真正练传统武术的弟子,其实都是属于某个门派或者家族的传承。他们要学的不光是那些刀枪棍棒,还要学习药物知识、医学知识(偏重于伤科)、行走江湖的“唇点”――也就是黑话等。

我们从头看起一个传统武术的弟子到底学过点什么。

格斗技术:拳脚兵器自然是要学的,但学习起来可不是现在那种学习的方式。师父收徒弟不会只收一个,师兄弟之间也不是象现在这种打套路的对练,而是真的要把一招一式学到骨子里。打为先,套子的东西要等会打了在好好弄。兵器也要学,基本带尖的学一种,带刃的学一种。天下奇门兵器有的是,但一般用起来还是刀剑枪这三大主兵最实用。有时候还要学习一点诸如“凳拐”等技术。这种功夫是利用当年中国随处可见的长条凳进行攻击,好用的很。但自从这种长凳越来越少,这功夫会的人也就少了。这证明一种功夫与社会环境有紧密的联系,甚至一种生活器材的消失,都可以导致一种功夫的消失。

除了这些以外,传统武术的弟子还要学习一种或者几种暗器:暗器分两种,一种是脱手的镖、箭、丸等,一种是藏在身上的短兵,比如匕首、火石刀、手刺等。别小瞧这些东西,我学的拳脚功夫里,就有掌里夹镖的手法,可以在近战的时候利用换掌的方式突然打出致命的飞镖。我试过,几乎没人躲的开。当然,用的不是镖,而是小石子。

药物知识:这东西分两种,一种是杀人的,一种是救人的。在兵刃、暗器上喂毒药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大致很多门派即使自己不鼓励弟子干这个事,也有几个单方在手里。同样,有毒死人的方子,自然也就要有解药。

除了这种方子外,点打穴位的解救方法也需要用药物进行配合。千万别以为点打穴位是传说,或者是认为点了穴位,只要找相应穴位一点就能解开。正经说吧,点穴一指头就够了,解穴而没有后遗症,十个指头加一个药方都未必好用。举个简单的例子,要是某人不幸被重手法点中了腋下的极泉穴,或者被鹰爪手的扣伤的话,大概是要借着药方养段日子了。

医学知识:传统武术的弟子开始学功夫的时候,师父的第一句话基本是“未学打人先学挨打”。所以,传统悠久的门派或者家族,都有些专门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方以及医疗知识,基本属于中医中伤科的范畴。但这种知识是一种不完备的知识,针对的主要是暴力创伤与强力震动所造成的伤害。

武术中有内外家的分别,但不论是内家还是外家,一样从传统的中医学说中寻找自己内练的理论依据。由于武术的专门性,所以武林弟子学习的经常只有普通的推拿按摩技术与一些跟练武有关的中医单方,比如练铁砂掌的洗手药方之类的东西。

总的看来,武术中的医学知识分成伤科治疗与保健。这也是一体的两面,比如推拿按摩与武术中的分筋错骨、点打穴位就是很好的例子。用于正,就是保健医疗,用于强,就是伤人的技术。

唇点及走江湖:“唇点”其实就是黑话,也是江湖上的行话,把刀子叫“片子”、把大枪叫“稻草”。这些东西是当年走江湖必须知道的东西。不然,拜访同道的时候,你就跟傻子一样,被人嘲笑为“空子”。这些东西也不是乱传,而是师父觉得你将来有吃一口武行饭的时候,在平时才会渐渐的教给你。自从解放以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结构完全瓦解,各地的码头与帮会基本荡然无存,后来随着改革后社会上重新产生的一些个例,许多东西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老的唇点还有,但更多的是新唇点。而传授这些知识的师父自己也没真的走过江湖,这东西完全没用了。

说了这么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传统武术与现代格斗技术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一种是综合了多种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生活方式,一种是为现代竞技体育所培养的单一人才。一个是为了生存,一个是为了比赛。这完全是两件不搭界的事情,而所有争论武术与格斗的人士都忘了这一点。结果就是典型的鸡同鸭讲。

无可否认,武术要不是具有格斗的功能,它当年就没有可能流传这么广、使用这么久。冷兵器时代,活命就是硬道理,不能保命的东西,基本就会被迅速的淘汰掉。但现代武术明显不如现代格斗技术实用。是不是我们的先人都走了弯路?

其实不是这样。从大的环境来说,现代竞技体育没有从中国发源,而冷兵器时代又被热兵器代替,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武术这东西由于与中国传统的巫、医、哲学相通,至少也是武术借鉴了其中的理论与实际的成分,所以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上,无法找到传承的人。这就象现在说到文科的学生,其古文的水平可能不如当年读过几年私塾的孩子。无他,环境改变了。而且解放以后,人们有意识地退化武术的格斗技能训练,把武术培养成了舞术。

除了这些外在因素外,这种社会的变革也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自己的生存结构。传统社会是一个变动缓慢、诱惑较少、交际需求不多的社会,而现代社会中,即使是农村的生活节奏与生存要求,也远远高于或者快于传统社会。认真学习传统武术,成了一种效益过低的东西。而且现代社会中,各种致死性比较高的技术,在先天上就有传授方面的顾忌。即使进行传授,也没有哪个师父在对练中过分进行强调、练习。社会形式的转型,在这里就显示了其改变人的最深层心理结构的力量:传授的东西已经从单纯的技艺流传,到了考虑法律与社会的接受程度上。

第6篇

本人自幼嗜武成痴,尤钟情于传统武术的格斗技击。我髫龄投师习武,少年寻师访友,可令我痛感失意和无奈的是,在我从小到大漫长而又艰辛的习武访师生涯中,遇到的身怀技击真功的拳家实在是少得可怜!这些拳家中的十之八九都将“推手对练”与“拆招说手”作为“技击术”夸夸其谈,在真正的散手对抗中往往一触即溃、不堪一击。当然,民间拳师中确有身怀实战真功者,可惜他们有的为生计奔波而无暇授徒,有的因思想保守而不轻易将真正的实战功夫系统完整地传给弟子。对于这些身怀技击真功的民间拳师,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其将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千万不能再让真功夫白白流失。

从央视《武林大会》来看,目前传统武术的实战技能发挥的确很不如人意,许多选手在擂台上都是毫无技法地胡抡乱打。平时自己练套路时他们虎虎生风、气势逼人,与同门对练时他们也是手法迅捷、进退灵活,可是上了擂台他们平时练的招式就不知道该怎样打怎样用了。这就是传统武术“练用脱节”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我们若不及时警醒,曾经以出色的技击效验令国人引以为荣的传统武术,若干年后也许只会剩下“一具空壳”和几段美丽动听的“技击神话”而已。

不过,令人鼓舞和振奋的是,在《武林大会》擂台赛的每个拳种对决中,几乎都会出现一两位功力深厚、技法全面的优秀选手。尤其是八卦掌擂台赛中脱颖而出的河北选手、八卦掌年度总冠军郝保军,他有着极为深厚的功力和十分全面的技法,是大家公认的所有比赛拳种中发挥最出色、打得最潇洒的一位选手。他将八卦掌变化万千的掌法和脱身换影的身法都发挥到了极致,充分展示了传统武功触景生情、随招打势的高妙技法,令人叹为观止!郝保军出类拔萃的超人功夫让观众大饱眼福,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武术的无穷魅力和无限希望。

第7篇

武术运动注重内外兼修,一招一式都具有攻防含义,若长期坚持系统训练,还可以直接为国防、公安建设服务。特别是武术教学中可以多方面的骒学生进行德育影响,武术练习历来重视武德教育,尚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教、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等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武术的练习,特别是追求技艺提高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这恰恰与素质教育合拍,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所共有的怕苦怕累、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有较好的校正作用。我们应该重视武术的教学研究,抓住影响武术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几年来我在武术课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与反思,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法避免单一、固定

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就不能仅用少数、重复的几种教法。例如学习手型可以综合步型、步法,配合形象化的语言,效果会大有提高,两臂侧上举的勾手,结合提膝平衡,谓之大鹏展翅,学生兴趣会提高。纠正动作也不一定教师亲自去做,人数那么多,累且不说,耽误时间是真,学生练习密度小,让学生自己去互相纠正,省时高效。

二、打破教学常规,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原来的教学中教师始终占主导地位,而且是以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阶段教学法”这一传统模式,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当然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它自身的优点,问题是武术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也许能获得意外的惊喜。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动作后,让几个体育骨干分别带领学生发挥创造力自编小套路来表演。让学生去评判套路编排、基本功是否成功和扎实。这不仅能跃课堂气氛,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而且更易建立浓郁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方案

武术基本动作及套路组合动作是经过多次练习,反复刺激才能掌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把握信息反馈,注意观察学生生理、心理及情绪的变化,才能把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条不紊,活而不乱。

四、提倡快乐武术,注重能力培养

当前的学校体育不在重视传统的老观念,老框框的教学模式,而注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的学会基本技术和技能。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武术课中不出现厌倦现象,特提出快乐武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教材教学的整齐划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对英德市西牛中学初一至初二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证明:发现被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占70%,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我国实行同一种体育教育模式,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学生都上同一种形式的体育课,测试同一类项目,这就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如今的学生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如与动物动作相联系的教材。例:青蛙跳远、武术鹰爪、篮板球的猿猴动作;与故事、童话结合,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童话中,用边做边说边唱完成教学内容。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便显得传统武术教材的新颖。使他们在练习中得到满足,而达到人人快乐。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因让学生体验成功,心理学家盖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感,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武术中一些简单的跳跃动作,在电影电视中也可以经常地看到,学生自己也能完成动作,甚至有时也很漂亮,于是学生对传统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2、融洽的师生关系。传统武术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快乐武术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要存在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通过老师的赞许和承认,体验到体育的成功和快乐,重新认识自己在这方面的潜能。体育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修,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其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上级与下级,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神情严肃,不容置疑,学生唯命诺之,言听计从。快乐体育则要求在启发式的基础上,实行主客体相统一。教师不是以教材代言人的身份来教授学生,而是加强学习指导,使学生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做到“我想学”。教师除了饰演好自身角色外,还必须饰演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一起游戏,与学生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做优美的动作,他们会视你为同学、朋友,与你交流,将他们最喜爱的活动告诉你,以便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安排教材内容,以达到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3、利用游戏教材体会运动技能。体育游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可以使学生在运动中身心得到愉悦、满足和发展。它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在传统武术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游戏教学,能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疲劳,有得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促进智力发展。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游戏,让学生快乐地参与练习,在快乐中体会运动技能。如上传统武术课中的腾空飞脚时,让学生做用双腿先后起跳的“贴膏药”的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动作并提高技能。

五、课后及时总结,吸取经验,不断提高

课后总结是课前准备的延续,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总结前次课的成分与失败之处,下次课才能够有所改进和提高,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在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用心去研究各个教学环节,使之更趋合理,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在总结中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