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01:43:58
序论:在您撰写展会工作安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根据市场中心2018年工作目标任务,展会部门应配合租赁管理工作的推进,以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为依托,组织好与房屋租赁相关的营销活动。
市场部及策划部已完成成都住房租赁服务大厅的改造升级,根据市局要求,可随时投入使用;截至10月30日,举办各类专题租赁交易会16次,预计11月17-18日参加“成都市人才招聘会”(暂定名)宣传我市租赁政策;确定住房租赁专题电视宣传片的拍摄方案,年底前完成拍摄制作。
举办时间
展会
3月5日
租赁政策和房源进社区(合能耀之城)活动。
3月7日
租赁政策和房源进社区(鹭岛国际)活动。
3月9日
租赁政策和房源进社区(美城悦荣府)活动。
3月16日
租赁政策和房源进社区(凯德风尚)活动。
3月20日
租赁政策和房源进社区(蓝光圣菲悦城)活动。
3月24日
租赁大厅开业暨市民体验日活动。
5月11日
租赁政策和房源进社区(复地雍湖湾)活动。
5月16日
租赁专场交易会进校区活动,组织自如科技,走进西南交大犀浦校区。
5月19日
参加2018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人才交易专场活动。
5月31日
租赁专场交易会进校区活动,组织租赁企业走进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6月6日
租赁专场交易会进校区活动,组织租赁企业走进四川师范大学。
6月8日
租赁政策和房源进社区(华润二十四城)活动。
6月13日
租赁交易会金牛区专场。
6月14日
租赁交易会天府新区专场。
6月15日
租赁交易会高新区专场。
9月27日-11月7日
公租房及租赁补贴专题租交会。
11月17日-18日
参加2018成都大型人才招聘会。
二、2019年工作安排
1.为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继续开展住房租赁专题营销活动,全年计划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十场(次)。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元至十月份,全部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占年计划的89.7%,同比增长30.5%;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6亿元,占年计划的86.4%,同比增长30.8%。
元至十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6亿元,占年计划的92.6%,同比增长36%;完成工业增加值55亿元,占年计划的90.9%,同比增长37.5%,预计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现销售收入166.8亿元,占年计划的97.8%,同比增长56.2%,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利润7.2亿元,占计划的80%,同比增长39.5%,预计增幅居全省第十二位;实现税金8亿元,占年计划的88.9%。同比增长55.7%;累计产销率98.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亏损企业10户,亏损面6.3%,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预计亏损额3600万元。
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占计划106.4%,完成工业增加值90亿元,占计划102.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占计划109.4%,同比增长36.5%;完成工业增加值65.5亿元,占计划108.3%,同比增长37%,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占计划117.6%,同比增长55%,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预计实现利润9亿元,占计划100%,同比增长39.8%,预计增幅居全省第十位;预计实现税金9.5亿元,占计划105.6%,同比增长38.5%;累计产销率98%,与年计划持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高于计划3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8户,亏损面5%,与市定目标持平,亏损额3500万元。
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预计29家,比2007年增加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预计28家,比2007年增加11家。
(二)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元至十月份,全市共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64个,总投资111亿元,已完成投资25.5亿元,占年计划34亿元的75%,同比增长40.14%。其中,市直共实施18个(已完工9个),已完成投资15.5亿元,占年计划19亿元(不含沁北电厂二期)的81.58%,同比增长23.54%;乡镇共实施146个(已完工50个),已完成投资9.97亿元,占年计划5亿元的199.4%,同比增长76.99%。
预计到年底,全市工业企业可完成投资29亿元,占年计划34亿元的85.29%,其中市直企业可完成19亿元,占年计划19亿元(不含沁北电厂二期)的100%,乡镇企业可完成10亿元,占年计划5亿元的200%。
二、2007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007年,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的幅度会有所下降,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
(一)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市经济增长已由高速扩张期向平稳较快增长期转换
从全国工业增长趋势来看,工业经济增长开始明显减缓,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的特征比较明显。尤其是上海、广州、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速度回落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全国利润增幅同比回落19.7%,亏损明显上升,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同比大幅提高50.4个百分点。我市工业在全国来讲,处于工业链条的低端,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不如高端产业。在发达地区遭遇效益回落时,其滞后影响在2007年将不可避免地波及我市。与此同时,受资源约束矛盾的影响,今年以来涉及工业领域的电价、油价、运价、水价、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较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从我省情况看,进入10月份以来,电力、煤炭和运力供需发生较大变化。从用电上看,到10月24日,省网用电量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发电量增长4.27%,比正常负荷低100-120万千瓦时。电力需求减弱,电源建设步伐加快,电力过剩的问题开始显现。同时,煤炭、铁路运输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企业的部分煤种开始积压,煤炭价格下降,铁路运输货源不足,近两个月铁路运输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据郑州铁路局的资料显示,六月底全局铁路请车满足率为60%,九月底上升为80%。煤、电、运是工业
共4页,当前第1页1 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这种状况的出现,预示着我省工业经济增速将极有可能出现回落。
从2000年开始,我市工业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速逐年加快,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2002年工业生产增速18.3%,比2000年增加6.1个百分点;2006年工业生产增速24%,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2006年工业生产增速29.1%,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2007年工业生产增速36%,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但是,由于我市工业结构的不合理,钢铁、冶金、化工、建材等主导行业全部在国家的重点调控范围之内,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加强和全国、全省经济增长的逐渐减缓,工业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市工业经济增长已由高速扩张期逐渐向平稳较快增长期转变。2006年工业经济增长预计为37%,增速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2007年预计工业增速将回落到20%左右。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年度内缺乏能够形成经济增长点的大项目
从近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工业项目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2006年全市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2.7亿元,同比增长234.2%,2007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85%,2006年预计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23.4%,这些投资极大地拉动了我市的工业增长。2007年,全市计划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3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8亿元,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2007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有以下特点:一是投资额度少,计划总投资比2006年少75.6亿元,年度投资比2006年少20.3亿元;二是项目规模小,在55个工业项目中,年度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只有4个,而2006年年度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达到9个;三是高新技术项目比重低,在37个新开工项目中,只有中原特钢的模具扁钢锻坯生产线技改工程列入先进制造业项目。由于2007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减少,同时年度内又缺乏能够形成经济增长点的大项目,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基数的膨胀也是造成2007年增速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6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10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74亿元,较2006年增加了124亿元,是2006年的2.44倍。基数的大幅提高,也使得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难以保持较高增幅。
根据对我市工业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全市工业主要经济增长因素的调查,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新增工业总产值41.13亿元,销售收入38.76亿元,利润19680万元,税金25050万元。
三、2007年工业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盛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和开放带动战略,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拉长产业产品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深化企业股权结构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不断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
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355亿元,同比增长18.3%;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18.9%。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252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79亿元,同比增长20.6%。
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20%。
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2.2%。
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税金12亿元,同比增长26.3%。
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计划98%。
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不超过5%。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计划180%。
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目标: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2家(豫光、济钢),超20亿元的企业1家(沁北电厂),超10亿元的企业2家(豫港焦化、豫源化电),超5亿元的企业6家(中原特钢、电业公司、恒通化工、丰田肥业、万洋冶炼、金利铅业),超亿元的企业23家(济源煤业、太行水泥、高压开关厂、奔月浮玻、天龙焦化、亿华铁路器材等)。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市计划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394255万
共4页,当前第2页2元,年度计划投资137860万元。市直工业企业计划实施项目22个,总投资300625万元,年度计划投资9260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46000万元;新开工项目16个,年度计划投资46600万元。乡镇工业企业计划实施项目34个,总投资93630万元,年度计划投资4526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12个,年度计划投资13230万元;新开工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32030万元。
四、2007年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不懈抓好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培植经济增长点
2007年仍然要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工作,抢时间、争进度,千方百计克服建设中的各种困难。2007年计划实施的工业项目现在已排出56项,要抓紧抓实抓好,确保按计划投产,发挥效益。
一是要抓好2006年计划开工而未开工的项目。包括百万吨捣固焦、12万吨树脂粉等,要针对这些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下大力气逐一解决,为项目建设创造基本条件,力争2007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二是要抓好在建项目。包括联创化工、15万吨煤焦油、10万吨再生铅、PPS、济钢环保改造工程等,确保2007年上半年竣工投产。
三是要抓好新建项目。中原特钢总投资1.6亿元的模具扁钢锻坯生产线技改、太行水泥百万吨水泥扩建、奔月浮玻二期生产线等。
四是切实抓好项目筛选和储备工作。目前,我们在项目储备上已经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储备的好项目、大项目屈指可数,大的经济增长点不多。所以,明年要在项目储备上狠下功夫。要组织企业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对接,收集项目信息,综合分析论证,扎扎实实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
(二)强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
"十一五"期间我们面临的最大发展机遇就是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这个机遇能否利用好,对整个经济的结构调整、上档升级至关重要。
一是要出台结构调整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洼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结构尽快升级。
二是要把明年定为"工业结构调整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掀起结构调整。
三是要在继续抓好传统优势产业上档升级的同时,突出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铅锌、树脂、焦炭要拉长产业链条;对深孔加工、白云制药、水晶、液压支柱等,要做大做强,膨胀规模,形成更大的经济优势。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不管是国家的宏观政策,还是目前的环境压力和企业利润空间,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要立足现实,根据发展的可行性,与环保部门共同排出限期治理、综合利用的时间表,一块一块抓落实,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明年重点要抓好铅锌行业的循环经济工作。以豫光集团为试点,促其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产业结构,在现有基础上加大铜、锑、铋的回收力度,开发引进钴、镉等金属的回收技术,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万洋冶炼、金利铅业也要进一步加快节奏,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全市铅冶炼企业要从2007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全部采取富氧底吹工艺,提升行业水平,提高综合效益。在抓好铅锌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要引导和支持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资源消耗行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对粉煤灰、电石渣、钢渣等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都要加大力度,变废为宝,形成新的产业。
(四)完善招商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要针对工业企业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引进的大项目不多等问题,切实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一是要切实以企业为主体,实行项目招商、产业招商、股权招商,以实实在在的利益吸引客商投资。
二是要进行对口招商,对国内外知名企业要主动上门对接,采取兼并、重组等各种形式,吸引其前来合资、合作,拓展我市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是产业招商,按照结构调整目录,有针对性地招商。对于一些企业产品有市尝生产有规模,但缺乏资金,不能满负荷生产的情况,要搞好产品招商,尽快形成经济优势。
(五)强化政策支持,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我们目前对工业经济发展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这些政策从目前来看,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政策洼地,对项目、对资金、对人才、对技术的吸引力还不够大,还需要再进一步研究出台一些新的优惠政策。特别是结构调
共4页,当前第3页3整,要研究新的办法,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吸引和带动金融、民间、外来资本参与我市工业结构调整。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元至十月份,全部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占年计划的89.7%,同比增长30.5%;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6亿元,占年计划的86.4%,同比增长30.8%。
元至十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6亿元,占年计划的92.6%,同比增长36%;完成工业增加值55亿元,占年计划的90.9%,同比增长37.5%,预计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现销售收入166.8亿元,占年计划的97.8%,同比增长56.2%,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利润7.2亿元,占计划的80%,同比增长39.5%,预计增幅居全省第十二位;实现税金8亿元,占年计划的88.9%。同比增长55.7%;累计产销率98.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亏损企业10户,亏损面6.3%,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预计亏损额3600万元。
2005年,全市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占计划106.4%,完成工业增加值90亿元,占计划102.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占计划109.4%,同比增长36.5%;完成工业增加值65.5亿元,占计划108.3%,同比增长37%,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占计划117.6%,同比增长55%,预计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预计实现利润9亿元,占计划100%,同比增长39.8%,预计增幅居全省第十位;预计实现税金9.5亿元,占计划105.6%,同比增长38.5%;累计产销率98%,与年计划持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高于计划30个百分点;亏损企业8户,亏损面5%,与市定目标持平,亏损额3500万元。
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预计29家,比2004年增加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预计28家,比2004年增加11家。
(二)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元至十月份,全市共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64个,总投资111亿元,已完成投资25.5亿元,占年计划34亿元的75%,同比增长40.14%。其中,市直共实施18个(已完工9个),已完成投资15.5亿元,占年计划19亿元(不含沁北电厂二期)的81.58%,同比增长23.54%;乡镇共实施146个(已完工50个),已完成投资9.97亿元,占年计划5亿元的199.4%,同比增长76.99%。
预计到年底,全市工业企业可完成投资29亿元,占年计划34亿元的85.29%,其中市直企业可完成19亿元,占年计划19亿元(不含沁北电厂二期)的100%,乡镇企业可完成10亿元,占年计划5亿元的200%。
二、2006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006年,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的幅度会有所下降,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
(一)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市经济增长已由高速扩张期向平稳较快增长期转换
从全国工业增长趋势来看,工业经济增长开始明显减缓,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的特征比较明显。尤其是上海、广州、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速度回落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全国利润增幅同比回落19.7%,亏损明显上升,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同比大幅提高50.4个百分点。我市工业在全国来讲,处于工业链条的低端,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不如高端产业。在发达地区遭遇效益回落时,其滞后影响在2006年将不可避免地波及我市。与此同时,受资源约束矛盾的影响,今年以来涉及工业领域的电价、油价、运价、水价、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较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从我省情况看,进入10月份以来,电力、煤炭和运力供需发生较大变化。从用电上看,到10月24日,省网用电量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发电量增长4.27%,比正常负荷低100-120万千瓦时。电力需求减弱,电源建设步伐加快,电力过剩的问题开始显现。同时,煤炭、铁路运输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企业的部分煤种开始积压,煤炭价格下降,铁路运输货源不足,近两个月铁路运输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据郑州铁路局的资料显示,六月底全局铁路请车满足率为60%,九月底上升为80%。煤、电、运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这种状况的出现,预示着我省工业经济增速将极有可能出现回落。
从2000年开始,我市工业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速逐年加快,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2001年工业生产增速18.3%,比2000年增加6.1个百分点;2002年工业生产增速24%,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2003年工业生产增速29.1%,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2004年工业生产增速36%,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但是,由于我市工业结构的不合理,钢铁、冶金、化工、建材等主导行业全部在国家的重点调控范围之内,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加强和全国、全省经济增长的逐渐减缓,工业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市工业经济增长已由高速扩张期逐渐向平稳较快增长期转变。2005年工业经济增长预计为37%,增速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2006年预计工业增速将回落到20%左右。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年度内缺乏能够形成经济增长点的大项目
从近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工业项目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2.7亿元,同比增长234.2%,2004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85%,2005年预计完成工业项目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23.4%,这些投资极大地拉动了我市的工业增长。2006年,全市计划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3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8亿元,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2006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有以下特点:一是投资额度少,计划总投资比2005年少75.6亿元,年度投资比2005年少20.3亿元;二是项目规模小,在55个工业项目中,年度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只有4个,而2005年年度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达到9个;三是高新技术项目比重低,在37个新开工项目中,只有中原特钢的模具扁钢锻坯生产线技改工程列入先进制造业项目。由于2006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减少,同时年度内又缺乏能够形成经济增长点的大项目,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基数的膨胀也是造成2006年增速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5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10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74亿元,较2003年增加了124亿元,是2003年的2.44倍。基数的大幅提高,也使得2006年各项经济指标难以保持较高增幅。
根据对我市工业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全市工业主要经济增长因素的调查,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新增工业总产值41.13亿元,销售收入38.76亿元,利润19680万元,税金25050万元。
三、2006年工业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和开放带动战略,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拉长产业产品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深化企业股权结构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不断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
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355亿元,同比增长18.3%;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18.9%。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252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79亿元,同比增长20.6%。
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20%。
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2.2%。
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实现税金12亿元,同比增长26.3%。
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计划98%。
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不超过5%。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计划180%。
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目标: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2家(豫光、济钢),超20亿元的企业1家(沁北电厂),超10亿元的企业2家(豫港焦化、豫源化电),超5亿元的企业6家(中原特钢、电业公司、恒通化工、丰田肥业、万洋冶炼、金利铅业),超亿元的企业23家(济源煤业、太行水泥、高压开关厂、奔月浮玻、天龙焦化、亿华铁路器材等)。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市计划实施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6个,总投资394255万元,年度计划投资137860万元。市直工业企业计划实施项目22个,总投资300625万元,年度计划投资9260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46000万元;新开工项目16个,年度计划投资46600万元。乡镇工业企业计划实施项目34个,总投资93630万元,年度计划投资4526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12个,年度计划投资13230万元;新开工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32030万元。
四、2006年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不懈抓好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培植经济增长点
2006年仍然要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工作,抢时间、争进度,千方百计克服建设中的各种困难。2006年计划实施的工业项目现在已排出56项,要抓紧抓实抓好,确保按计划投产,发挥效益。
一是要抓好2005年计划开工而未开工的项目。包括百万吨捣固焦、12万吨树脂粉等,要针对这些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下大力气逐一解决,为项目建设创造基本条件,力争200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二是要抓好在建项目。包括联创化工、15万吨煤焦油、10万吨再生铅、PPS、济钢环保改造工程等,确保2006年上半年竣工投产。
三是要抓好新建项目。中原特钢总投资1.6亿元的模具扁钢锻坯生产线技改、太行水泥百万吨水泥扩建、奔月浮玻二期生产线等。
四是切实抓好项目筛选和储备工作。目前,我们在项目储备上已经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储备的好项目、大项目屈指可数,大的经济增长点不多。所以,明年要在项目储备上狠下功夫。要组织企业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对接,收集项目信息,综合分析论证,扎扎实实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
(二)强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
"十一五"期间我们面临的最大发展机遇就是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这个机遇能否利用好,对整个经济的结构调整、上档升级至关重要。
一是要出台结构调整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洼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结构尽快升级。
二是要把明年定为"工业结构调整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掀起结构调整。
三是要在继续抓好传统优势产业上档升级的同时,突出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铅锌、树脂、焦炭要拉长产业链条;对深孔加工、白云制药、水晶、液压支柱等,要做大做强,膨胀规模,形成更大的经济优势。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不管是国家的宏观政策,还是目前的环境压力和企业利润空间,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要立足现实,根据发展的可行性,与环保部门共同排出限期治理、综合利用的时间表,一块一块抓落实,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明年重点要抓好铅锌行业的循环经济工作。以豫光集团为试点,促其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产业结构,在现有基础上加大铜、锑、铋的回收力度,开发引进钴、镉等金属的回收技术,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万洋冶炼、金利铅业也要进一步加快节奏,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全市铅冶炼企业要从2006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全部采取富氧底吹工艺,提升行业水平,提高综合效益。在抓好铅锌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要引导和支持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资源消耗行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对粉煤灰、电石渣、钢渣等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都要加大力度,变废为宝,形成新的产业。
(四)完善招商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要针对工业企业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引进的大项目不多等问题,切实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一是要切实以企业为主体,实行项目招商、产业招商、股权招商,以实实在在的利益吸引客商投资。
二是要进行对口招商,对国内外知名企业要主动上门对接,采取兼并、重组等各种形式,吸引其前来合资、合作,拓展我市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是产业招商,按照结构调整目录,有针对性地招商。对于一些企业产品有市场、生产有规模,但缺乏资金,不能满负荷生产的情况,要搞好产品招商,尽快形成经济优势。
(五)强化政策支持,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我们目前对工业经济发展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这些政策从目前来看,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政策洼地,对项目、对资金、对人才、对技术的吸引力还不够大,还需要再进一步研究出台一些新的优惠政策。特别是结构调整,要研究新的办法,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吸引和带动金融、民间、外来资本参与我市工业结构调整。
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2‰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今年须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打好“三大战役”,谋求经济发展新跨越
扎实推进工业强攻战
坚持加速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注重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产业招商;二是突出产业培育;三是突出要素保障。
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战
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提升全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突破口,注重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特色引领;二是坚持自主发展;三是坚持科学考核。
扎实推进跑项争资攻坚战
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注重做好“三个一批”:一是抓前期,策划生成一批项目;二是促开工,重点突破一批项目;三是保在建,加快实施一批项目。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再创“三农”工作新优势
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
深入推进10大粮食稳产增产行动,认真抓好34个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建设,确保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260万吨以上。
抓紧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着力抓好2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2.6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确保家禽出笼8800万羽以上,生猪出栏290万头以上,肉类总产达到32.8万吨以上;加快建设渔业健康养殖基地,确保水产品总产达到16.5万吨以上。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确保南丰蜜桔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油茶、太空白莲、烟叶、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15万亩、12万亩和10万亩以上。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重点培育年产值超30亿元的南丰蜜桔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年产值超20亿元的崇仁麻鸡加工业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粮食、莲籽、禽蛋、特种水产加工业省级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区;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使总数达到346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扶持力度,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
加大农业科技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力度,深入开展农业科普活动和科技进村入户行动。
继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52座小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和9条中小河流22.5公里治理任务;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完成8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9.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5万亩。完成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确保农机总动力增长10%以上,达到496万千瓦。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要求,抓好900个村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力争85%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点形成“一村一品”。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按照“3+5”模式,着力抓好2000个村点、20个集镇的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加强水库水质污染整治,坚决取缔严重污染水源、造成水质恶化的养殖项目。着力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管理机制,促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
多管齐下促农增收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进入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增加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民以土地等生产要素参股经营,增加财产性收入。
三、繁荣壮大现代服务业,拓展消费需求新空间
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
围绕创建“全省旅游强市”目标,完成全市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修编,指导推动有关县(区)开展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加大产业融合力度,打响“文化游”、“生态游”、“休闲游”三大特色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加强旅游强县创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创评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6家以上。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实力的外来投资者及民间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着力加快拟岘台等15个精品景区建设,力争市中心城区名人雕塑园、梦湖和宜黄曹山寺、南城醉仙湖创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支持有条件的景区成立管委会,切实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力争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旅游总人次分别增长18%和15%以上,达到76亿元和1000万人次。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
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步伐,鼓励发展村镇银行,新增8家左右小额贷款公司,力争新引进外埠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设立分支机构1家以上,积极推动市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动保险和证券业发展。创新开展农村信用体系示范点建设,增强信贷担保能力。鼓励银行业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20亿元以上,年末存贷比达到50%以上。
加快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
充分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建设物流总部经济区,着手开展有关县(区)铁路公路枢纽型物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专业市场建设,加强粮食交易市场建设管理,规划建设市建材批发市场和市海产品批发市场,以及一批蔬菜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大型商场和精品商业街。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农超对接,培养一批零售销售配送企业领头人;力争大米、冷鲜肉、柑桔、淡水产品进入外省门店数超过1000家以上。依托教育品牌,加快发展为教育服务的房地产、商贸、餐饮、家政等行业,使其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亮点。
四、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塑造城市新形象
强化规划龙头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产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认真做好市、县(区)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加强以专项规划为重点的规划编制,做好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力争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用地控规覆盖率达到100%。指导各县(区)做好控制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维护规划刚性,严格按程序和规定办理规划审批和许可。同时,坚决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城镇化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实施一批精品工程
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优化环境、凸显特色”的要求,抓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有序推进市中心城区建设“156”惠民工程,市本级今年计划投资55.5亿元,重点实施70个项目,包括新建或改造10个街头小游园、6个农贸(农超)市场、8条城市主干道、12条城区街道拆墙透绿及绿化提升等惠民项目。尽快完成赣东大桥、拟岘台等城市重点工程。
加强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
树立把“小城镇”当作“小城市”建设的理念,把小城镇建设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与提高“三农”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和“三农”服务中心。在集中抓好2个省级示范镇和21个市级示范镇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商贸重镇。
大力优化宜居环境
积极开展“两城同创”,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大力开展生态创建,力争成功创建1个省级生态县、10个省级生态乡镇、15个省级生态村、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和1个国家级生态村。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切实开展重点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地、县(区)界河水质监测和“环保抚河行”活动,全面实施重金属防治规划,确保抚河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率达100%,市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积极创新城镇管理机制
落实好市中心城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城市管理合力。稳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新模式,探索城市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促进农民工有序融入城镇。
五、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注入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统筹推进各类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做好非工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处置及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的落实等工作。全面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县(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启动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抓好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每村一所村卫生所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成市投资公司市场化转型工作,做大做强市政府投融资平台。继续推进各项财政管理改革,实行“零基预算”管理。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教育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和水务一体化改革等。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进一步扩大出口贸易,加大对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企业、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流通企业的帮扶力度,培育壮大一批外贸龙头企业。引进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10亿美元。夯实开放型经济基础,积极争取设立海关、商检机构,力争启动抚北铁路口岸作业区规划和建设,开通铁海联运班列,加强与湄州湾合作,建设无水港。加快推动昌抚一体化进程,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新兴产业。切实落实省政府出台的进一步支持微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对微小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支持服务力度,特别是积极助推科技型、创新型微小企业成长壮大。力争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2%以上。
切实优化宜业环境
围绕打造“诚信”形象品牌,积极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营造最适宜企业成长的“生态”环境。着力优化服务环境,建立企业特派员制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支持保护外来投资者,做到尊商、便商、安商、富商。同时,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建立有效推进机制,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激活各类创业主体,着力支持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领头创业,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立创业,推动广大农民致富创业。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创和谐稳定新局面
着力实施民生工程
一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三是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根据全县惠农政策落实情况通报,一些村社在惠农政策落实上宣传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监管不得力和群众反映处置不及时等问题,与县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引发了一些矛盾纠纷,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各村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惠农政策对基层群众维持生活、发展生产的重要性,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坚决杜绝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主要内容
一)重点整治惠农政策落实不公开、不公示、不公平的问题。各村社要如实公开公示各项惠农政策享受范围、标准和审批程序等内容。惠农政策受益对象,特别是农村低保、农村危旧房改造等政策受益对象要按照“四议两公开”三级公开、三榜定案”程序或民主评议小组进行公开评议。惠农受益对象确定过程中,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弄虚作假的行为,坚决杜绝村干部及其家属享受低保、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问题,坚决杜绝家电下乡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运行不规范的问题。
二)重点整治农村低保评定发放和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严格按照“六优先”十不准”制度,坚持“一类低保对象不拆户、不评议、受监督;二、三类对象必须评议,可拆户、不拼户、谁享受、谁签名”原则,严格执行个人申请、摸底排序、村(社)评议、乡镇审核,民政局审批的操作程序,评议核定农村低保受益对象。
三)重点整治“一册明、一折统”运行管理不规范和金融机构资金划转不及时的问题。要通过“一册明、一折统”方式,将惠农补贴发放到户,坚决杜绝村社干部代领统发和以现金形式发放。要规范《惠农财政补贴明白册》填写,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存折中资金项目打印要规范,不得将项目合并打印,打入存折的资金要严格按一周到帐的时限要求,将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打入农户“一折统”存折。
四)重点整治惠农政策知晓率不高,宣传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要突出阵地宣传,达到一村一栏、一组一板”和惠农政策宣传手册户均一册,全面覆盖。要利用各种手段将惠农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宣讲率要达到100%农户对强农惠农政策的知晓率要达到100%。
五)重点整治投诉渠道不畅的问题。各村社要向群众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设立举报投诉登记薄,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群众反映的涉及惠农政策落实方面的举报、投诉要认真进行调查处理,及时向投诉人反馈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六)重点整治强农惠农政策基础档案不完善的问题。镇、村、社要建立三级档案,对所有落实的惠农政策项目、享受对象的原始信息资料和个人申请、集体研究、群众评议记录及张榜公示的备案资料要统一归档。对农户基本信息、各类补贴的政策、依据、项目、标准、发放金额、时间和经办人等内容录入要全面、准确真实。
三、方法步骤
一)问题梳理阶段
一是动员部署。镇上要结合惠农政策落实现状和对惠农政策落实监管情况,认真调研梳理、精心筹备的基础上,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村社也要召开会议,做具体的安排。二是强化宣传。要加大对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围绕让农民群众达到四个明白”明白惠农政策的目的意义、明白惠农政策的具体项目、明白自己家庭享受的政策及标准、明白惠农政策受益对象的确定原则和审批程序)宣传目标,开展以“七个一”即:一个袋、一封信、一手册、一栏目、一专刊、一网页、一短信)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力求做到政策不漏一项,宣讲不漏一户”目标,把各项惠农政策宣传落实到位。
二)集中整改阶段
一是制定整改方案。针对存在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建立台帐、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时限要求、具体措施、分管领导和承办人员的责任,逐条逐项对照整改,跟踪督办,限时办结。二是集中进行整改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通过”要求,紧紧围绕重点整治的内容,采取有力措施,逐条进行整改。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各村在自查自纠和集中整改的基础上,对惠农政策落实集中整治活动进行认真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长效机制。
三)检查验收阶段
整改工作结束后,镇上将按照市、县关于《落实惠农政策集中整治活动验收办法》要求,镇上将采取重点检查和明察暗访等形式,对集中整治活动进行检查验收,对所有村的检查验收面要达到100%督查将采取“听、看、查、问、评”方式进行。
听”指听取汇报。主要听取开展惠农政策落实集中整治活动以来的基本做法、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的查纠整改情况。
看”指实地查看。一是实地查看镇、村两级惠农办公室是否达到六有”标准,即有专门场地、有机构门牌、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规范流程、有专门设备。二是实地查看宣传栏、公示栏是否达到一村一栏、一组一版”三是实地查看一封信农户是否张贴、确认打“√一手册是否装袋悬挂,镇村干部入户宣讲登记卡制度是否坚持落实。四是实地查看《明白册》中内容填写是否及时送达到户,正常运转。五是实地查验“惠农存折”否规范打印,否存在项目合并打印或打印不规范的问题。
查”指查阅资料,查部镇、村、组三级惠农政策档案是否完善。
镇惠农办公室主要查阅档案是否做到四有”即有审核会议记录、有农户基本情况登记表、有惠农资金发放花名册、有公示资料;农户基本信息、各类补贴的政策、依据、项目、标准、发放金额、时间和经办人等内容是否全面、准确、真实录入电子档案;农户家庭基础档案低保、低保边缘户、相对富裕户分类分盒存放。
村惠农办公室主要查阅档案是否做到五有”即有两委提议记录、有民主评议记录、有农户基本情况登记表、有惠农资金发放花名册、有公示资料。
组社主要查阅惠农政策宣传会议记录、农村低保村级民主评议小组成员推选会议记录和公示资料。
问”指交谈询问。一是和农户交谈询问其对惠农政策的项目、标准、确定原则、审批程序(特别是农村低保发放程序和“六优先”十不准”具体内容)政策知晓情况;二是和农户交谈询问在惠农政策落实政策中是否存在农村低保对象确定不准、村干部享受低保、平均分摊低保、虚报冒领惠农资金、民主评议公开公示不到位、资金发放中搭车收费等问题。
评”指满意度测评。每村随机抽取1个社,利用晚上等农闲时间召集社员进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满意度测评,掌握群众对惠农政策落实的总体评价。
对检查验收中发现问题的限时责令整改,直至验收合格。对惠农政策落实集中整治活动中整改不力、敷衍塞责、走过场的要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集中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惠农政策落实同当前开展的提质增效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提质增效年”活动促进惠农政策落实,以惠农政策的落实检验“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成效。
1.认真做好“元旦”假期值班工作,期间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2.认真做好免费便民代办服务工作,本月共代办各类业务11件,帮助高山边远群众解决办事难问题。
3.加强对食品、药品、民爆物品、消防等安全生产领域的监管工作力度,深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做到全月各类安全零事故。
4.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管督查力度,坚决查处“三无”车辆;加强对客运车辆的监管,严防超载超速行为发生,同时对客运线路安全进行时时监控;对非营运车辆违法载客现象进行了严厉整治,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结合全乡实际,拟定2015年度工作要点,做好全年规划。
6.强化维稳工作,做到零上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成功调解矛盾纠纷隐患1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7.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制定完善活动方案,建立民生、维稳、诉求等台账,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8.做好“春节”假期前困难群众的慰问工作,走访慰问贫困党员5名、老党员3名、老干部9名、贫困农民工4名,贫困残疾人9户、贫困母亲2名、低保户9户、五保户5户、重点优抚对象2户、其他贫困户78户,发放慰问金4.7万元,发放棉被115床,大米200斤,清油150斤。确保困难群众能够过上一个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
9.于1月30日召开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测评会议,对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进行测评。
1.认真做好“春节”假期值班工作。
2.在“春节”假期间加大对道路、食品、药品、民爆物品等安全生产各领域的监管工作力度,深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确保零事故。
3.认真组织乡村干部 “春节”期间的爱国卫生运动,确保全乡群众过一个干净、整洁的新春佳节。
4.做好“春节”假期的消防安全,特别是加强对假期间烟花爆竹、祭祀用火等安全隐患的防范,确保“零”事故。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健康发展和各项粮食工作顺利进行。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消防安全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对此我们有充分的认识。为了切实抓好全市粮食行业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我们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及时成立了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任组长,其他局领导成员实行包片负责制,带队对所在单位进行督查。与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安排部署,全面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
(二)制定工作方案,精心安排部署。
为进一步夯实粮食行业消防安全工作基础,全面提升粮食行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的发生,我局按照全市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制订了《市粮食局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及时召开会议,对粮食系统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进行专门部署,让大家明确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的总体要求、工作内容、方法步骤以及工作要求,并认真按照《方案》扎实抓好各阶段工作,做到了事前有安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总结,有始有终、善始善终。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共组织召开消防安全会议2次,制定消防安全方面的工作方案及预案1个,下发涉及消防安全方面的文件5个,组织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督查1次。
(三)建立健全制度,明确工作责任。
为明确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粮食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市粮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全市粮食行业实际,我们研究制定了《市粮食局安全生产责任制》,从而明确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安全生产责任人的职责,明确了涉粮企事业单位及其安全生产责任人的职责,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各企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加强消防安全监管。
(四)细化整治标准,建立长效机制。
局属单位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细化具体措施,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治标准,对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及时发现和消除火患,坚决做到对隐患的“零容忍”。同时,各单位严格按照要求,细化四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积极推进各阶段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和各项重点措施的落实,建立消防安全长效机制,确保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