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09:53:37
序论:在您撰写前滚翻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们在第2期讨论了教案中的教材分析与教学重难点之间的关系,这期将深入探讨几个理论问题:(1)学情分析应包含哪些内容?(2)课堂教学目标的格式如何?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制定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4)教学目标与教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请大家议一议学情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三种假设:假设之一:课堂教学目标只与教材存在关联,与学情没有关系;假设之二:课堂教学目标与中等以上学生的水平和基础相关;假设之三: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分成不同的层次,以照顾体育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
【江苏苏州·凌志雄】:我的观点是:(1)学情分析应包括两大部分:①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即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班级水平、成熟程度、心智发展水平及对所学内容的态度等进行分析。②分析学生的技能储备。即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新授知识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制定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从时间逻辑上说,学情分析是即时的,而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因此,要设计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就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有了准确的学情分析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而教学重难点应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来确定教学重难点。
【江西南昌·胡敏】:(1)“假设之一:课堂教学目标只与教材存在关联,与学情没有关系”这个假设理念我不赞同。要完成一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不光需要对教材做好分析,同时也需要对所要授课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解并分析,才能更好地做好课的设计,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2)“假设之二:课堂教学目标与中等以上学生的水平和基础相关”这句话也不全面。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基础会有影响,但不能片面地认为与中等以上学生的水平和基础相关,要知道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体育弱势学生,他们对教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关注他们,会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还会造成良性的“蝴蝶效应”。(3)“假设之三: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分成不同的层次,以照顾体育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赞同。体育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是“弱势群体”,体育教师要多关注,由于他们基础较差,会有自卑心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更不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有目的地将他们的目标降低,帮助他们在完成目标的同时寻回自信,提高了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福建泉州·郑钦漂】:我认为,首先,分清三者主次关系即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有的放矢: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作为主体的他们,学情尤为重要,设计再好的目标,如果没有切中学情,就犹如对牛弹琴,如果没有因人而异,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其次,要把好脉。第三,教案文本应该追求底部深厚,中部坚挺,顶部开花。一份有份量的文本教案,不要面面俱到,唯有切合实际,专注关键,理清顺序,关注过程,重视结果,教学的最终领悟才能实现最大化。
【甘肃兰州·瞿学维】:我认为,学情分析就是任课老师多去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习惯、兴趣、班级的基本情况等方面,对备课和上课很重要。大的方面,有助于制定教学目标,细节方面,可以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去考虑如何分组?需要多少器材?等等。
【山东临沂·于松峰】:我的观点是:(1)学情分析包括:学生此年龄段的身体素质情况、兴趣爱好、男女生的差异、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接触程度、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等。(2)课堂教学目标:我们通常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来确定,确定的每一个目标都必须有明确地针对性与可测量性;在技能目标中,大致分两个层次,一部分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掌握程度,另一部分又会达到什么程度。(3)在全面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分析,确立本节课教材教学的重难点,有了学情分析与教学的重难点,才能准确地制定出教学目标。(4)教法与教学目标对应并为教学目标服务,教法既有导入、启发、辅助练习等,也有难点突破、提高动作技术质量的方法。
【江苏南京·李安成】:我认为:(1)学情分析应包含:学生情况分析;学理情况分析;教学场地器材情况分析;教学环境情况分析;教学天气因素情况分析;教师教学本身情况分析。(2)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制定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首先,我们应该对教材的学理、教材本身、教学保障、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其次,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学情分析。然后,制定教学目标,最后,依据教材教法来确定教学重难点。(3)教学目标与教法之间的关系:教材教法当中实质上涵盖了某个技能动作的正确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预设可能出现的错误技术动作、针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技术动作所能采取的针对性、实效性纠错策略、教法建议。因此,教学目标在前,教学方法在后。先依据教材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再选取出适合学生学练的教学方法。
二、小学教案编制技能案例分析
【案例】:
一、教材内容:乌龟赛跑
二、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50人
三、学情分析:小学生喜欢跑跑跳跳,这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其中快速跑就是其中一项热门的体育活动。它动作简单,容易开展,但简简单单的跑枯燥无味,可运用情境导入以及多种渠道设计这堂课,主要强调育心和育体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欢乐的气氛中达到应有的效果。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注重强调如何让学生赛跑,使他们在形式多变的辅助练习中掌握技能,整节都是腿部活动,结合游戏(保龄球赛)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活动,让学生享受体育,拥有健康。
四、教学目标:⑴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大胆展示自己;⑵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快速跑辅助练习,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跑的基本要领,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⑶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快速跑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喜悦;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五、教学流程:集合情境导入摆臂后蹬跑胸前贴纸跑保龄球赛放松操;其中快速跑练习为:摆臂、后蹬跑、胸前贴纸跑:三个动作的要领示范讲解清楚,摆臂练习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击掌的节奏性锻炼学生的协调、灵敏能力;胸前贴纸跑是跑时将闪光纸贴于胸前,严禁纸掉落在地面,所以学生意识到只有拼命的跑才能不让纸掉落,以便来锻炼学生的跑速,但要强调学生跑时的正确姿势和安全问题。
【浙江省温州·项为人】:以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来看,不适宜进行后蹬跑教学,建议利用跨步跑或单换跳作为跑的辅助练习较为妥当。另外,正确的摆臂姿势只能通过走—慢跑—中速跑等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逐渐建立与掌握摆臂的概念与技术,而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就能实现90%的学生初步掌握,况且是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在贴纸跑中早已忘乎所以了,还管什么正确的摆臂,跑得快就行。建议技能目标为:通过跑的辅助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跑的正确姿势,体验与感受快速跑的方法与乐趣,培养快速奔跑能力。
【山东·李登云】:我认为这个教案至少有5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快速跑不是热门的体育活动,很少人用快速跑去锻炼,采用慢跑的较多。其次,快速跑运动并不简单,要有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等,内容很多,每一项学起来都不是那么简单,以著名的飞人“迈克尔·约翰逊”为例,他的跑步姿势则非常的怪异,挺胸、撅屁股、梗脖子等,这是非常标准的错误动作。第三,保龄球对快速跑要求不高,换句话说,这个游戏对本节课的教材没有帮助作用。第四,单纯的摆臂练习和后蹬跑练习是专业运动员或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方法,非常枯燥,建议换一种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的方法。第五,学生贴纸跑,有的老师采用贴报纸跑,我在上课的时候用过几次,确实,学生为了不让纸掉下来拼命的跑,但是在跑的时候,学生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纸别掉下来,采用各种身体姿势进行保护,这样就忽略了跑的姿势,导致动作变形。
三、初中教案编制技能案例分析
【案例】:
一、教材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保健》二年级教材。鱼跃前滚翻(第2次课);变向跑(复习)。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学校初二年级男生,二(3)班,共40人。该班男生特别喜欢体育活动,身体素质普遍较好,班级纪律好,集体荣誉感强,在鱼跃前滚翻第一课次后,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鱼跃前滚翻”基本技术动作,为本课次授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理解变向跑运动在生活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优美流畅,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学习变向跑提高快跑过程中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通过艺术体操教学,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四、学练法
1.前滚翻练习,2次;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两腿有伸直过程。2.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练习3~4次;要求:双手远撑。3.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并结合图解,归纳、诱导、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及保护帮助方法。4.学生在保护帮助下自由练习鱼跃前滚翻。5.跃过同伴平举的手做鱼跃前滚翻动作并逐渐过渡到穿越呼拉圈动作。6.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结合教师评价,组内讨论进行自我评价。选择练习难度,通过练习反馈进行自我调整。按照练习难度分为三组:基本完成组(A组)、达标组(B组)、创新提高组(C组)。7.请2-3名不同类型的同学示范鱼跃前滚翻动作。8.反应跑练习:背对或面对前进方向,从不同预备姿势开始,听信号转身跑2次。9.复习各种形式的变向跑:“之”字形跑、绕圈跑、折返跑各2次。10.变向跑接力游戏。
【河北石家庄·翟国胜】:我认为该教案有以下几个问题:(1)鱼跃前滚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对学生的身体多方面要求比较高,是否可以将两个教学内容调换一下位置,先进行复习内容变向跑练习,充分活动身体的各部分器官组织,再进行新授鱼跃前滚翻的教学;(2)技术是完成动作的方法,是理论,它与技能是有区别的,而技能是完成该动作的能力,所以说学生掌握的是鱼跃前滚翻技术,而不是该动作的技能;(3)教学目标定的高了。两次课让25%的同学比较熟练优美的完成动作,80%的同学能够完成鱼跃前滚翻,可能困难一些,因为每次课主教材的有效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很难完成,因此建议在目标上降低一些,当然如果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远撑前滚翻的动作技能,达成目标可能容易些;(4)根据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的原则,无论是远撑前滚翻还是鱼跃前滚翻,动力的来源都是摆臂前伸及下肢的快速蹬地,做鱼跃前滚翻的目的是假想越过障碍物及遇到危险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因此,可以借助跳箱的最上面一层或者折叠的小体操垫子。作者采取钻过呼啦圈的设计很好,也可以由一位或两位同伴在练习者前面手臂拉在一起,起到辅助与保护的作用;(5)教师把学生分为完成、达标、创新三个组别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考虑到技术的难度,练习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分组过多可能会影响教师的巡回指导,建议分为两个组即可,可以命名为达标创优组(基本能完成动作的同学或学困生)和勇攀高峰组(比较熟练完成动作的同学)。
【江西南昌·胡敏】:从上述教案部分内容看,课的内容安排和教学设计还是较合理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翟国胜老师提出的“两个教学内容调换”我也觉得会好些。另外,有些学校由于垫子不多,在“学练法”内容中,要达到一定的练习密度在时间上会比较紧(关键是要看这个案例设计中器材的安排);在通过辅助器材练习鱼跃前滚翻时,除了上述的几种方法,还有一些例如毛巾、书等也可以。安全保护和帮助非常重要。
【江苏南京·李安成】:我认为教学目标与学练法应改为如下表述:
(1)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跳跃腾空前滚翻是区别于蹲撑前滚翻的关键,理解变向跑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健身意义。②技能目标:5~10名男生有明显的高度和远度,同时滚动圆滑、流畅、动作轻松、协调稳定、姿态优美这样的优秀评价标准;3~5名男生能有跳起动作,同时滚动不够圆滑,动作不够流畅稳定、协调轻松和不够优美的合格评价标准;其他所有的男生有腾起的高度和远度,同时能具有圆滑滚动、动作轻松、协调稳定、姿态比较优美的良好评价标准。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艺术体操教学,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
(2)学练法:①兔跳接前滚翻,体会身体跳跃起、直臂顶肩的动作。②从高处向下做远撑前滚翻,体会手支撑与顶肩的动作。③越过红横幅做鱼跃前滚翻,体会蹬摆充分、身体腾起要有一定高度。④越过不同距离的鱼跃前滚翻,体会手向远处支撑。⑤组合动作:侧手翻—鱼跃前滚翻,体会身体侧向翻转与腾空、滚动的身体感觉。⑥向学生传授一下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现场示范、学生模仿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技能,保护者站(跪)立在练习者的侧面,一手托肩,另一手托大腿,帮助练习者缓冲、低头、前滚。
四、高中教案编制技能案例分析
【案例】:
一、教材内容
高中体育课(足球选项):学习脚内侧踢球、停球技术;教学比赛。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二年级足球班男生,共45人。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概念。
2. 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法
(一)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
教法:(1)讲解脚内侧正面传地滚球;(2)给学生做正确示范动作;(3)学生练习,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学法:(1)踢固定球,做脚内侧踢球、支撑腿站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练习;(2)两人一球,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
(二)学习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
教法:(1)讲解脚内侧接地滚球;(2)教师示范;(3)学生练习,巡回辅导,纠正错误动作。
学法:两人一组,每组一球,一人用脚内侧传地滚球,另一人用脚内侧接球,然后再练习用脚内侧接、传球,两人反复练习。
【浙江湖州·张万永】:我认为,第一,教材内容应改为“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这一点误区很大。第二,学情分析应结合“教学内容”来谈。第三,运动技能目标不够具体,是否能按照“内容、条件、标准”的要求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第四,教法阐述相对简单,无法看出成效,而且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未作表述。
【浙江宁波·andychar】:这份高中足球选项课教案类似于我们平时上课的一份简案。总的来说思路清晰,简单明了。但没有明确本次课的课次,相应的教学目标也比较笼统,没有突出本课次重点和解决本课次难点的教学策略。该教案细化了本课的学情分析,简化了该课的教法与学法。该课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观察、纠错辅导、学生反复练习,建议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提高教学效果。既然该课是高中足球选项课,那么,最好能增加“课课练”这个项目,以便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最后,第四部分的“教法”可改为“教学过程”,且每个教学步骤应明确相应的组织形式。
【江西赣州·廖全胜】:我认为有两点需要思考:(1)学情分析那一段,后半部分可以不要,改成学生对足球学习情况的介绍。(2)教学目标中脚内侧踢、停球技术可以发展灵敏性,加强合作。至于能不能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靠某一节课来完成好像不可能。
【浙江金华·邵伟德】:该教案中“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的学法是:(1)踢固定球,做脚内侧踢球、支撑腿站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练习;(2)两人一球,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这个学法安排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练习1与练习2似乎颠倒了,应先进行“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后踢“固定球”;其二,这个技术中有三个分解的较为固定的技术关键:一是支撑脚离球的位置;二是摆动腿运行的轨迹;三是触球脚内侧的部位与球体的部位。就这两个练习能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吗?
【点评与总结】:在上期讨论的基础上,本期着重“学情分析内容;课堂教学目标的格式;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网路交流与讨论。在此基础上,还结合了小学、初中、高中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老师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就学情分析而言,有的老师提出了学情分析应包括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班级水平、成熟程度、心智发展水平及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学生的储备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新授知识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的老师认为学情分析应是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兴趣爱好、男女生差异、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接触程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等;还有的老师认为学情分析应包含学生情况、学理情况、教学场地器材、教学环境、教学天气因素;教师教学本身等方面的分析。以上观点主要的差异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若从宏观角度来看,学情分析应包含学生、教师、教材、环境、天气等,也就是说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学情分析只指来自学生方面的情况。到底哪一种视角较为正确?我们认为,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学情分析若涉及的面太广,就会造成教案各个要素之间内容重复的现象。因此,从微观角度分析学情较为客观;其次,在进行学情分析时不应面面俱到,而要着重围绕与结合上课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不能空谈,这样才更有针对性。
P键词:年轻体育教师;教学反思;成长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4-0050-02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发展的公式:“教师发展=经验+反思”,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反思,从而促进自身发展。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1]。年轻体育教师面临新课程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通过教学反思,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适应新课程的发展,成为新课改的主力军。
一、教学反思源于课堂
对于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体育教师来说,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会显得无从下手,笔者的经验就是真正走入你的课堂,不要只停留在教案中,而是将你的身心全部投入到课堂实践中去。教学反思的思考点就在于课堂中那些令你感到惊喜、存在疑惑和采取某种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的地方,因此,教学反思要从教学实践的整体感受出发,反思成功点、不足之处,以及产生疑问的地方。
1.从整体上感受一节课,包括教师自身的感受、学生的感受。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是否有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重难点的讲解是否得当,组织形式是否适合本节课的内容,并为本节课服务,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学生生理和心理是否得到有效锻炼等;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内容,达到预期目标,并且在练习中生理、心理同时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2.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寻找课堂的亮点,如教学过程中新颖的、比较吸引人的地方,并且通过这种方法或形式,教学目标达成度很高。比如在《体育教学》2014年第4期《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中,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图片头、手、脚固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定位,增加了学生学习乐趣与练习激情,使得学习效果显著,这就是本节课成功的地方。
3.反思不足之处:尽管课前教师对课堂各环节做了很多预设,但实际教学中总会出现不足之处,教师要进行及时反思,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中,通过两个秘笈(头、手、脚固定;垫高垫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但是学生在做动作时会出现团身不紧,不能做到抱膝起的完整动作。笔者课后针对课堂中出现的这种情况,进行反思,如何加强学生团身意识,改进动作,做到抱膝起,并做出如下调整:(1)增加辅助练习:抱膝团身滚动。在课的开始部分,笔者加入抱膝团身滚动练习,让学生体会团身感受。(2)分解示范动作到位:笔者发现只要将示范动作再详细分解,加强学生从蹲撑开始,蹬地、抱膝滚动,蹲撑结束,然后起立,让学生看明白最后抱膝的动作,以及抱膝的时间,强调先能够完成滚动过后的蹲撑,不要急着站起来,这样就有效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难点了。
同时,在本节课中组织形式上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中,队形的调动上,特别是慢跑抢垫子游戏,学生会出现乱跑现象,不成一路纵队;在做前滚翻练习时,出现一个同学还没做完,另一个同学已经在垫子上,有扎堆的现象。教师进行反思,改善这些缺点,做出相应的改动,要求学生一轮抢垫子游戏之后慢走成圆形,再过渡到慢跑;第一个同学做完与下一个同学击掌后该同学才能开始做动作,改进过后教学效果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4.反思有疑惑的地方: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不解和可疑之处。在《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中,学生学习前滚翻,利用垫子垫高,形成一种坡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滚动的速度,便于团身抱膝起。本教学设计中是先练习基本动作,后进行垫高练习,如果将顺序颠倒,又会达到怎么的学习效果呢?有了这样的疑问,就可以带着疑问进行实践,进行比较。先练习后垫高有利于学生体会蹬地动作,先垫高练习,有助于学生完整动作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自己的教学设计的具体情况进行择优选择。
二、教学反思的形式
教学反思的形式有很多种,没有规定的格式,常见的有教育随笔、教育案例和教案修改等。
1.教育随笔,教师的随手笔录,利用这种形式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与心得。教师在写教育随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从小处入手”。关注课堂中的“小问题”,注重细节,例如:体育课堂上,天气热时学生都会将衣服堆放在一起,这样不管是在放还是课结束拿衣服时都会浪费时间,有时还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解决方法:教师在场地边摆放好各小组的标志,让学生分组有序地的摆放衣物,避免一哄而上。二是要“及时”,有些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教师要立即进行记录,记录下问题现象,对此产生的疑问,以及怎么样解决,进而整理成文。例如:每年九月开学后,体育教师就要进行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在进行练习时,笔者想要记录下学生每次练习的成绩,作为比较,但是发现按照学生学号记录成绩不便捷,怎样能快速准确地记录下学生平时练习的成绩,看出他们练习成绩的曲线呢?笔者就将这个问题一直放在心里,不停地进行思考。三是要“实际”,随笔不是你坐在办公室里空想而来的,而是教师记录课堂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笔来源于实际课堂,反作用于课堂。就如何快速有效地记录学生练习成绩为例,笔者想到建立一张体育课堂站位表(表1),并在站位表中标号学号,这样能够记录学生一个周期的练习成绩,教师可以根据成绩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学生练习也非常积极,努力创造自己的新纪录和最好成绩。
2.教育案例,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教育情境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这些看法与点评会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可以借鉴优点,吸取教训,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案例:体育课堂中,班级的“小胖”让我印象深刻。班级里,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因为体型肥胖,同学们都叫他“小胖”。天气渐渐崃耍在操场上慢跑1圈做做准备活动他就已经大汗淋漓了。这天,同学们都已完成任务在休息,可是不见“小胖”的踪影,学生指着跑道上那卖力奔跑的身影,说他还在跑步,我当时就很奇怪,他跑到我跟前时,我叫住了他,问他为什么还要跑步,他说:“没看到我在减肥嘛!”我哭笑不得,一年级的学生就已经想到要减肥。让我惊讶不已,是多大的压力才让一个这么爱吃,这么爱玩的孩子要去减肥,我决定要帮助他。于是,我和他一起商量了他的“减肥大计”,从均衡营养到适当锻炼,科学的、循序渐进地进行减肥,并且让他知道,现在是长身体的年龄,不能过度的节食,让他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情况,保持健康的减肥观念。同时,也私下里跟班级几个小干部和同学们说,以后不准叫他“小胖”了,这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当我给他测量体重,比开学时少了几斤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3.教案修改,是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在原来教案基础上进行修改。对教案进行修改是教学反思最直接的结果,这里的教案可以是自己的教案,也可以是对别人的教案在实践中发现有不足之处进行的修改。体育教师一般都要进行多个班级的教学,课时教案的预设往往与教学实践不一致,这时教师就要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对教案进行修改。比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发现一节课学习下来学生对前滚翻的重难点并没有很好的把握,那么在教案中,教师就要针对某一环节的设计增添或删改。当教师进行下一课时或是下一个班级时,就会做出相应的改进,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高。在2013年《体育教学》第5期中,作者发表了《对2012年11期高抬腿教学设计片段的教学反思与修改建议》,作者在阅读《高抬腿教学的设计片段》一文之后进行实践与反思。这份教案对于体育教师来说,简单易行,教学重难点表述简洁准确,并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游戏,借助竹竿检验动作的正确度,有效地解决了重难点,学习效果显著。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些许不足之处,提出个人看法:(1)利用竹竿解决重难点,普及性不强;(2)在组织方法上,分组应考虑学生的身高因素;(3)练习方法应考虑到高抬腿练习的运动负荷及练习的趣味性;(4)游戏比赛标准[2]。通过反思,教案更成熟,同时教师也在反思中进行了学习与提高。
对于年轻体育教师来说,多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最好的教育研究,是对自身教学的研究。在研究中,能够发现更加科学的教学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将教学反思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它是年轻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的超越。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教案;收集与利用;最大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36-01
一、收集的窍门
1.以体育教研课的主题方向进行收集和整理
从研讨主题角度来收集公开课的教案。例如1:2008―2011年近三年的杭州市江干区,开展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教案如1:小学五年级《支撑跳跃》为主教材,以“跳上成跪撑-起立-向前挺身跳下”为教学内容,突出体育课堂技能教学,挑战教材难点。主题是“阅读体育课堂,提升教学技能”。如2:《跑:曲线跑》《跑:折返跑》《跑:障碍跑》展示自己对教材独特的理解。对教材不同的处理,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手段。
2.以体育单元教学思路进行收集和整理
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帮助教师理清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抓住课时重难点。
例1:主题式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如水平一《跳跃单元教学设计》、水平二《耐力跑的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例2:问题解决式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如水平二技巧类教材《侧手翻单元教学设计》《前后滚动单元设计》《跪跳起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等。从不同练习手段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收集第一课时教案、第二课时教案、第三课时教案等等。
3.以教材内容系统性与学段间的衔接进行收集整理
体育学科的运动技能特点,决定了同一个教材,在不同年级、水平、年龄、个体差异,在各个学段间教学策略是不同的。如何开展不同水平阶段教材内容的衔接和系统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例1:2012年杭州江干区进行以中小学教材衔接与系统教学为主题的研讨课,如一年级《前后滚动》、三年级《前滚翻》、七年级《远撑前滚翻》、八年级《鱼跃前滚翻》。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系统教学为主线进行收集不同水平,类似教材的教案进行研究。例2:选择相同教材不同内容研讨课,如篮球从小学到初中有梯度的展示课四年级《篮球:原地运球》、五年级《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七年级《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4.以校本教研特色活动进行收集和整理
收集校本课程教案,主要目的是研究探讨和挖掘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本区域体育特色发展。例如:二年级《短网:正手挥拍》、三年级的《快乐活力板》、四年级《短网:双手反手击球》、五年级《羽毛球》、七年级《花式跳绳》等教案。这些教案相对来说,属于教学设计比较陌生、也不经常上课的教材。所以收集校本课程的教案具有借鉴作用。
5.以体育专题研讨内涵进行收集和整理
通过体育专题研讨的途径,发掘教材的内涵,提高教师处理教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提高。例如:2011年浙江省中小学体育“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会的教案。研讨了教学目标的正确性、教学重难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目的性及适用性、评价标准的确立等,重点对单元课时之间如何衔接、课时安排是否合理有效进行探讨等。如《前滚翻成直腿坐》《后滚翻接跪跳起》《立定跳远》《跳上成蹲撑――各种姿势下》教案分别进行研讨。
二、使用的妙招
1.妙用设计之思路
收集整理研讨课教案,对各个教材进行分析,探讨研讨课设计思路,理解上课老师如何进行教学意图的设计,给我带来怎样的启发。例如,去聆听专家、听课教师、快速准确地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引导大家对教材的理解,从中学习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会什么等思路问题。
2.采用方法之原理
从教学设计中,先了解教案中教学方法、练习手段是如何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再理解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反思在实践教学中,看方法、手段对目标达成的效果如何,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如何处理等,这就是从优质的教研课中要学习的资源。
3.改造为我所用
收集利用研讨课教案时,先认真听课,边记录,边听专家的点评、写听课反思。回来后,可以按照研讨课的教案与自己的听课反思相结合进行上课。课后再次反思,修改教案,再创新进行上课。将研讨课中好的东西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与体会。对收集的教案应该理解、感悟、内化,并付诸于日常教学并创造条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4.借用目标与过程和谐统一思路
收集优秀教研教案,认真学习和观摩上课老师对教学目标是如何设置、如何分解、分层落实的。学习在教学中预设目标与实践操作中产生什么矛盾,教师如何解决,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突破等问题。
此次研修活动,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人”:我们有幸得到教研室冯老师的指导,冯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的课堂指导能力,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在我校的8位研修团教师中,樊媛洪担起了此次活动中最具挑战性的执教任务;学校古栩睿主任是智襄团领军人物,将团队紧紧凝聚在了一起;大家集体磨课、分工合作,显示着团队的智慧和凝聚力,充分发挥了实验小学老师的合作精神,浓浓的校本研究氛围。
我们上课的内容是五年级《前滚翻转体90度》,属于小学高年级水平三的内容
1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术目标:让学生能初步学会并体验《前滚翻转体90度》动作方法,培养运动安全意识;
3身体和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4适应目标:培养学生能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第一次试教的教学设计的主要流程是:
(准备部分):猴子游戏――(基本部分)前滚翻转体90度(结束部分)身心调节
说明:1上完课以后有些老师就提出来 ,上课过程看不出重难点(2)开始部分与结束部分游戏与课题内容脱节。3没有掌握学生对前翻动作基础,直接教学转体90度有一定的困难,于是就有了我们的第二次的设计。
(准备部分):找朋友(热身)――垫上徒手操――(基本部分)《前滚翻转体90度》――(结束部分)身心调节
说明:用“找朋友”游戏来热身,用于学生的身心激活,然后做与课题有密切联系的徒手操,这样能达到热身,又能在做徒手操的过程中,为后面的课做好铺垫;也就是确定把第二个流程作为我们来柳州参加青赛课的最后流程。
当我们进入第二个流程,采用先让学生自主尝试练习,然后老师示范,学生再练习的学导式教学方法,(但是从自主尝试――到老师示范――再到学生练习),这个过程包括分组练习,分组讨论,优秀学生展示,要完成一个环节至少要用8分钟的,花时间太多了,也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最后我们一致同意把教师的前滚翻与转体90度分别示范改一次性示范。
《护卫兵》游戏活动,由各个小组自已创设障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脑,动手,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让让他们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后来效果还真不错,学生勤于思考,讨论积极,并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其次在让学生游戏中知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我也是环保一员,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 但是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学校学生人数很多,每组多达到15至17个人,每个同学的意见都不一致,(比如说在设置“跨”的障碍时大个一点的同学把它放高一点,矮的同学喜欢低一点,胖和瘦的也有来争论),导致学生在创设障碍中用大量的时间,第二次试教也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次试教在昨天上午进行,整个上课流程思路清晰,教法方法也很好,但是组织学生仍有很大的困难,课堂气氛活跃不起,由各个小组自已创设障碍游戏比赛存在原则性安全防范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较强技术性的动作不能用于速度游戏来进行比赛。比如,有些学生在比赛中把前滚翻转体90度,质变地做成了鱼跃前滚翻,脱节了本节课的课题,所以我团队认为把“自已创设障碍游戏比赛”这个环节改为“小组展示会”,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把本节课学到东西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
在区同课异构公开课上,两位教师上远撑前滚翻和耐久跑的教学内容。课前仔细看了两位教师的教案,设计的都是非常的新颖,教学手段都非常的合理,然该校学生都没有学过前滚翻。第一位教师上课的时候,学生都懒懒散散,不愿意练习,邀请学生示范的时候都躲着不愿意,教师拉也拉不过来。该教师没能及时调控学生学习的情绪,整节课仍然按照教案一步一步上下来,到耐久跑的时候学生竟毫无兴趣,跑了几步就开始走喊着跑不动。课后这位教师低着头沮丧的说,学生连前滚翻都没有学过,都不愿动,跟自己学校的学生完全不一样。当第二位教师看了第一堂后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在课的导入说了句“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大家相互配合上节精彩的体育课”,课的开始部分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游戏,此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在复习前滚翻练习中,由小组长带领并进行组组比赛,教师主动去抓较差学生并帮助保护。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接下来的远撑前滚翻的教学,学生不仅配合而且乐学,最后在教师的领跑下学生是快乐地完成耐久跑练习。
在外校上公开课,由于体育教师对外校班级的各种情况都不了解,课堂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可测的,有的是不可测的。在诸多不可预测的情况下,那么体育教师如何有效的驾驭课堂呢?
一、课前
1、多预设
要对学情进行认真分析,备课时多预设。因为体育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开放的场地,加上对外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教师并不能预知。要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多考虑一些容易疏漏的细节。预设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在备课过程中,充分预设一些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实施的过程中间,教师不必“死”用教案的预设去考虑生成,应根据课的实践的具体情况,对教材的进一步发掘,对学情的更深入了解,“活”用教学设计的内容,一节课的闪光点往往就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灵感闪现。
2、敢质疑
现在很多小学学校对体育课不重视,对一些小学生该学的技能没有教,加上初中中考的压力,很多体育教师只围绕中考项目内容进行教学。备课时,当你不了解情况时,应该就当学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有学过,不会我怎么教,如何快速的教会,不影响下面的教材的正常进行。
二、课中
1、良好的教学心态
从两堂课可以看出,如何调控学生的情绪,是上好课的关键。良好的教学心态是前提。教师健康的教学心态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课堂上教师的心态是否健康,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积极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充满热情,这对一堂课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各种消极心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堂课,我们才能把握全局,操控自如。
课堂的主导情绪应先是快乐的教学情绪气氛,让学生处于快乐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教师运用情绪的感染功能,以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导致师生共乐的教学气氛。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愉悦、满足的状态,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
2、用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绪可以传染给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绪。老师的情绪更具有感染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在接触新的老师上课时,心里都有一定隔膜,但是教师做好课的引导部分,可以让学生较快的了解教师,融入课堂。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以良好的人格魅力、积极饱满的情绪、超群的技艺、豁达的个性以及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创造良好的课堂情绪。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教师要用童真、童心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的一句:“你真棒! 真不错! 老师相信你会练得好!”老师的一个切实肯定的眼神,赞许的大拇指,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都会给学生一种惊喜和兴奋。师生之间一旦产生一种自然的协调默契,教学中的一切都将是成功的动因,而达到教师愿教、爱教、乐教、会教,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的理想境界。
3、用灵活的手段激励学生
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也是师生人际交往活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是师生关系的折射。融洽、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赖感、亲切感。而形成课堂教学这种“配合好”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本身。第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不愿动,不想跑,不能只怪学生没学过,能力差。遇到此类情况,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寻找积极的方法去化解这些不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是教学的核心,是学习的主人翁。他们爱听表扬的话,老师巧用激励方法,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有些练习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发挥小群体的优势,改变过去死抓住学生不放,生怕学生不会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练习反馈,学生往往练得到位、主动。对于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顺应这一特点,把教学活动的安排和他们好动的天性结合起来,可以邀请示范,也让其做小组长,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前滚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学习也比较快,一般只是个别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马上掌握,对于这些较差学生犯错误时,要宽容指点;当学生有进步时,要鼓励表扬;当有苦恼时,要安慰体贴;当学生有困难时,要雪中送炭,用爱的暖流滋润学生的心灵。此时教师无私广博的爱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一定影响,只要班级比较差的学生能够动起来、练起来,加上初中学生好强心理,整个课堂情绪将其乐融融,生机勃发。
4、因势利导,积极应变
因势利导是教学过程中调控课堂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教材、学生个体差异、班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课堂氛围。教学中我们应善于把握课堂气氛的“势”和学生的“势”积极应变,我们才能控制课堂。一是顺势而为之,当课堂练习的积极性高,学生参与性强,练习内容适合学生的兴趣,应积极把握学习方向,引导学习兴趣;二是善于借势,就是借助课堂上或学生的一些倾向性来推动学习进程。因势利导的方式方法很多,要因时、因势而定,关键是把握“势”、顺着“势”、凭借“势”的力量,向有利方向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在无势可借时,我们应设置情境、穿插有趣的活动、听取学生的建议等积极造“势”,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因势利导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策略,是把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倾向性导向教学目标上的艺术。
一、备教材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首要工作。为此,首先要认真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的内容和程序,国家对学生体育知识结构和质量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熟知所教年级的教材内容,还要熟知其他年级的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的知识技术体系;明确教材在各水平中的位置与教学目标。例如,在以往的公开课教学中,我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老师在教《前滚翻》这一教材,学生学得也枯燥,我认为在不同水平教学时,可适当提高动作技术的难度,如:六年级可以让学生做连续两次的前滚翻起立接球。这样,更能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又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保障
在备课时,要明确教材的结构;学生在学习中易犯的错误,应该如何纠正;动作的安全系数及如何保护与帮助等。只有充分了解了教材,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当练习立定跳远时,学生出现双脚轮流落地;练习前滚翻时,学生出现头着垫的位置不正确,滚翻时身体直立起来,重重地摔在垫上时,我们应该要采取何种教学措施进行纠正,这是在备课时就应该事先想到的。
二、分析学情
选定教材后,就要针对教材,分析学生对此教材的了解程度、现有的运动水平、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等,这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因为再好的教材与教学思路,最后都是要通过学生来实施教学的。
三、制定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目标统领内容。因此,分析了教材与学生之后,要制定出确实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时,要做到:
1.教学目标要具体
在以往的教案中常见到这样的陈述,例如:“通过技巧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现在看来这一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可操作性及检测性不强,它缺少了学生完成动作的条件和最低标准,学生完成到何种程度算是“初步”掌握了呢?教师如何评价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⑴谁(教学对象)学生;
⑵做什么?(完成的行为)肩肘倒立;
⑶做到什么程度?(行为水平)至少滞留3秒钟,以及动作规范;
⑷条件?(完成行为的条件)不加任何辅助保护条件。
因此,我把这一目标改为:“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在不加任何辅助保护条件的情况下,肩肘倒立滞留至少3秒钟”,这样的教学目标会更为具体、明确,也有利于老师检测学生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2.教学目标要合理
教学目标太高,对于学生来说可望而不可及,那就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要求他学会体前变向运球,这样的教学目标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都还没熟练掌握原地运球,就做体前变向运球,那只能是一团糟,何来的实效?
3.目标范围要适度
教学目标过大、过泛,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教学活动中是难以完成的。如教学生学做仰卧起坐就提出“提高身体素质”,这样的目标就过于笼统,身体素质包括很多的方面,仰卧起坐练习主要是提高腹部力量。因此,我觉得,仰卧起坐的教材目标定为发展腹部肌肉的力量会更为恰当。
4.教学目标要精
一堂体育课不可能解决多个问题,现实中学生也不可能掌握提高多项动作技能。因此,目标不必定多项。比如:在水平三蹲距式跳远的第一课时,可以定为:初步学习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动作技术。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说好第一句话——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见,一个精彩的导入,既可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们要设计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双杠“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新课时,向学生说:前滚翻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动作,今天老师要把这个动作搬到双杠上来做,你们相信吗?这时就使学生产生了“如何在双杠上做前滚翻”的好奇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新课中。
2.提好一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提问”或者“问题”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课堂教学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度,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如:在学习鱼跃前滚翻时,老师先进行动作演示,然后提问:它的动作是什么样的?与前滚翻的动作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与帮助?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来展开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动作。
3.用好体育器材——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体育器材的合理选择利用是上好课的前提。在设计课时器材能简就简,一方面可以节省上课时布置场地的时间,另一方面减少器材搬运过程中的损耗。能“一物多用”的,要合理运用。如:报纸在跑的教学中,可以展开做贴报纸跑,可以折成纸棒放在地上让学生练步幅,可以夹在背后做“抓尾巴”游戏,可以做接力棒。因此,器材的选择与使用应做到既有“三秋树”的简练,又有“二月花”的新颖。
一、合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统领课堂教学,判断一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是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无法达成或者对其达成度无法进行判断,就不能给予课堂教学一个肯定的评价,所以优质教案首先要有合适的教学目标。
1、适当与具体的定位
课前要充分分析教材,明确本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当的教学预期目标,即描述出通过练习,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程度。目标过高,课堂教学难以完成,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判断;相反,目标过低则显得课堂教学没有作为。
如果对学生非常了解,教学预期目标就应制定的更细,如:70%的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其余30%达到什么程度;其中的几个优秀生又会达到什么程度,个别学困生应帮助他们学到什么等。
2、清晰的目标描述
使学生初步掌握或基本掌握某项动作技术、发展学生哪些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意志品质等描述都很笼统,应该具体到某一环节。比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前滚翻动作用力蹬腿、有头后部着垫、双手抱腿的技术要领”;“在学生进行障碍跑练习中,不断增加障碍的个数,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这些描述就相对比较具体。
二、高效的教学手段
高效的教学手段是高效课堂最直接的体现,一个优质教案必须呈现出高效的教学手段,也就是呈现的教学手段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问题。
再以最常见的前滚翻教学为例:教师拿一个盒子与一个球,分别向前翻转盒子与滚动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然后以示范为参考,让学生探究如何使身体形成一个球形,再让学生结合练习进行尝试体验,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有的教师拿一张大挂图,前面三个字“前滚翻”,其中“滚”字很大,下面一个箭头指向一个看上去正在滚动的球,箭头再指向前滚翻动作的团身抱腿环节,球与团身抱腿虚线连接,接下来是垫子上团身抱腿来回滚动的图片,教师一句话“同学们,让我们尝试在垫子上滚动起来吧,记得相互交流一下你的体验!”,应该做什么学生已经很明白了,他们会立刻积极地投入到尝试体验中。两种教学手段的不同教学效率已经显而易见了。
三、细致的安全预案
这一点在一些教案中被忽略,有教师认为做好保护与帮助就可以了,其实安全预案不仅是保护与帮助,还包括:
1、练习器械的安全
比如在抛掷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到是否会有个别学生抛掷的很远,有学生掷偏方向会怎样,抛掷时器械脱手会怎样,依照这些调整好学生间的安全距离、科学安排练习场地。
2、动作容易出现的危险及预防
如后退跑练习,如果速度很快,很容易使身体失去重心而造成摔倒(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练习前提醒并要求学生速度不能太快。再比如技巧手倒立,手臂支撑不住而使头部猛的着垫,很容易伤到颈部,要不断提醒学生加强保护,还要教会学生侧转身化解。如果教师不提前重点强调,学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很大。
3、练习区周边场地与器材的安全
比如我们在单双杠附近进行练习、或者练习区周边有台阶、山羊、平梯、肋木等,要考虑到学生的好动心理,强调好私自跑去练习会出现的严重后果,并做严令禁止的要求。
4、注意练习中身体的危险信号
这点在强度极大的练习中或者量很大的练习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拼命的跑,固然是意志品质的锻炼,但是身体的伤害也很明显;在长距离的跑中,要提前告知学生出现什么身体感觉可以坚持,什么情况不能坚持。
这些安全预防措施必须呈现在教案中,教学中也必须反复强调,因为我们已经有太多惨痛的教训。
四、教法中呈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方法要体现出对学困生的不同要求与给予不同的练习方法。
比如学习跳远,本节课重点解决快速助跑与快速踏跳的衔接,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准确的踏跳,而有个别学生很难准确的踏板,教师就需要做不同的安排:让这几位同学使用体操教学踏板(在地上挖坑平放),或者是在地面上划出一个四五十厘米宽的“踏板”,这样他们就不必将精力过多的注重到准确踏跳上,而将精力集中到快助跑与快起跳的衔接上。
五、科学合理的分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有助于学生彼此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有利于教师的区别对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