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8 18:14:03
序论:在您撰写石油工程专业实习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为毕业后尽快适应现场打下一定的基础。本文结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实际,对认识实习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1.认识实习的意义及课程建设现状
1.1认识实习的意义
石油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为期一周,是石油工程专业专业课学习前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观油田施工现场以及邀请长期从事钻井、采油、开发方案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作相关的专题技术讲座,提高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油气开发、开采等工作性质的认识,从而带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
1.2课程建设现状
自我校石油工程专业招生以来,即开始开设该专业的认识实习课程,本专业有针对性较强的实纲、实习指导手册、实习考核细则。经过三次认识实习的经验总结,这些教学文件在教学过程中几经修改,更符合培养合格石油工程师的要求。
依托地域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与长城钻探钻井一公司、辽河油田等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为保证实习质量,现场讲解人员以及专题技术讲座人也相对固定,讲座内容上紧跟行业发展的需求,突出新理念、新技术,保证了现场参观实习和专题讲座的质量。
2.认识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联系实习企业困难
对于传统的石油高校,依托油田,一般具有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学生认识实习基地比较完备。而新建的工科类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方式一般是由校方出面联系各企业,争取接纳学生,提供生产实习机会,然后校方才能安排和组织学生前往石油企业进行实习。但当前形势下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普遍存在着生产实习安排难、费用高、学生亲手操作机会少、油田企业安全压力大等问题。使得基地接纳学生人数有限,时间有限,影响了实习效果。
2.2实习经费不足
近年来,市场物价不断上涨,但学校下发的每个学生的实习经费却并未作较大的调整。实习经费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指导费、入厂费、交通费等需要,影响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单位的选择与联系。学校实习经费严重不足,使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绝大部分活动都安排在校内进行。认识实习的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实验。实习内容与生产实际偏差较大,学生得不到工程意识的锻炼。
2.3实习指导老师的现场经验有待提高
由于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没有现场工作经验,对于学生在现场实习发现的一些技术问题有些不能做出满意的解答,而现场技术人员通常只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熟悉,缺乏系统的讲解和理论的深度,导致学生难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
3.提高认识实习质量管理探讨
3.1优化实习内容,体现行业特色
认识实习是培养学生了解石油行业忘我精神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通过现场技术人员的讲解和对工作现场的亲身体会,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什么是铁人精神、什么是大庆精神,什么是奉献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积极推进“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工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大学校园文化的存在及其功能的凸显,对在校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石油高校而言,促进铁人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以铁人精神为旗帜来完善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及完美人格教育无疑是一条很好的路径。石油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中,通过为学生播放铁人王进喜纪录片、组织主题演讲等活动达到行业精神的培养目的。
3.2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建设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提高生产基地的质量,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基础建设,应循序渐进、力求完善。近几年来,石油工程专业依托地域优势,已建成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并与多家实习单位签订协议。实习点涵盖了石油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大部分工艺设备流程,基本上满足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实习要求。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实习的教学,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非常重要,实习指导教师不仅仅要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熟悉现场情况,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提前到实习基地进行考察,充分了解实习中的相关问题。目前,石油工程专业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缺少实践经验,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学院采用“重点培养,专人专项”的培养方案,即组织具有一定现场经验的教师去现场学习,重点培养。同时考虑到技术、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分配由专人负责单项的课程计划,将钻井认识实习和采油工艺认识实习分开,由专人负责。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检查,根据学生记录的实习日志,总结可能出现的问题,定期整理,以提高指导水平。
3.4完善考核体制
由于实习学生多,实习内容多样,不同的学生对于实习取得的认识不同,实习结束成绩考核时,需要建立完善、灵活的考核方法。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实习成绩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现场实习成绩,这部分成绩由现场导师按照学生平时的表现给出;第二部分成绩是依据实习报告及平时的出勤情况;第三部分成绩是在实习结束后汇报实习成果的考核方式。尽量制定细致的成绩划分标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完善的考核体制将为生产实习的高效进行增加动力,随着实习基地的进一步增加,根据实习内容的不同将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
4.结束语
通过对认识实习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的调整,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常规的钻采工艺原理,了解石油工程新技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为将来的毕业实习,甚至是工作及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石油工程 生产实习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石油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石油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施工、科学技术研究和生产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家各大石油公司及相关科研部门,从事生产、运行施工、管理与科研等工作。因此,培养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在工作中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基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生产实习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校期间,在油田各级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进行不同岗位的培训,一方面,达到加强专业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认知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石油事业,不畏艰苦的创业精神和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根据石油工业的形势,石油工程专业努力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提高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特点
1.实习内容、实习岗位多样化
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目前,石油工程专业主干学科为油气井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工程,生产实习涉及到油气井钻采工程设计和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能力的初步培养,涉及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石油开发地质学、油田化学、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石油技术经济等多学科知识点,要求深入到生产一线钻井队、采油队,生产科研单位地质所、地科院等单位实习,每个单位还设置了不同的岗位。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实习侧重点并不相同,在实习过程中要实际动手,参与油田职工进行的生产管理,例如,参与钻井、修井、洗井等作业过程以及参与抽油机的日常保养维护、注采管理等生产过程,分析和解决石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改造等,接受比较严格的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
2.实习环境、面向对象复杂多变
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围绕油田生产单位开展,才能对油田开发过程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实习环境从偏远的钻井队、采油小站到工作环境较好的油田开发研究所、研究院。面对的油田师傅包括现场技术人员和石油工程师。从生产现场一线的资料录取、现场管理、操作到油藏的整体开发设计、科学技术研究,整个实习过程都是学生们毕业后即将面对的真实的工作环境。这些与学校的学习内容、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存在一定强烈的对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转化、科技的发展来自于生产第一线实践,因此,生产实习过程是技能认识提高的过程,是学生受锻炼和自我锻炼的过程,是思想与现实碰撞的过程,是对学生个性化优良品质、科学精神的培养过程。
二、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模式
1.做好实习动员,树立安全意识
石油工程生产实习要接触到抽油机、钻井平台、作业平台、高压配水间、计量站等大型生产设备,某些实习岗位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学生初到现场,会对一些实际生产设备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由于对环境的不熟悉、安全操作规范陌生,很容易出事故。因此,在实习前首先开展安全知识教育,老师和现场技术人员开展安全讲座,加强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实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中。其次,学习不同岗位的规章制度,在接触操作设备之前熟悉安全隐患,配合现场实习岗位的师傅顺利完成生产实习。
2.完善实习教材,丰富教学方式
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材编写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岗位的实际特点,充分总结近年的实习经验,在与油田现场进行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规划,使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方式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切入点更加明确化。
合理安排实习进度,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知识传授方式。在实习开始之初,以录像、多媒体的方式将实习期间的重点内容和历届实习经历进行介绍,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资料,为高质量的实习效果建立基础。在实习中采用教师与现场工程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场资源,对工艺化、工程方法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分别以讲座、现场演练、课题研究等形式的授课方法开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时有助于理顺学生学习思路。开展班组式教学管理和实习模式,将学生划分成实习小组,在指定的相应现场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有针对性的将资料录取、数据处理、开发方案的制定等系列知识和技能串接起来,开展以现场生产问题为课题的研究工作,强化实际操作和应用,为高质量的实习提供了保证。同时,为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以及与现场技术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机会,对学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
3.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保证实习的良性开展
发挥学校地处胜利油田的优势,与胜利油田合作建立厂校合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胜利油田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及科研体系。学校与油田在多个领域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互惠互利关系,在胜利油田地质研究院、采油厂、钻井公司、胜华技校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基地,每年组织学生进行入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实习、结合生产实际问题进行科研实践。在胜利油田的大力支持下,稳固的实习基地和实习链条保证了实习的质量,也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同时,学校利用油田在校园内的油井设施进行改造,建成校内实习基地,更加有利于学生实习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学校又积极同大庆油田建立了联系,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实践范围。
4.灵活考查方式,完善考核体制
由于实习岗位多,不同的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实习结束成绩考核时,难以制定统一的成绩考核标准,各个岗位之间的成绩缺少可对比性。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灵活的考核方法。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实习成绩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现场实习成绩,这部分成绩由油田师傅按照学生平时的表现给出;第二部分成绩是将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及平时的出勤情况按一定比例统一纳入考试成绩中;第三部分成绩是在实习结束后行用多媒体汇报实习成果的考核方式,将其作为一个方面纳入成绩评定过程。同时,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细致的成绩划分标准,尽量消除不同岗位造成的实习成绩缺少的对比性,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
完善的考核体制将为生产实习的高效进行增加动力,我们还将不断发现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相应改革考核办法,完善考核体制。
三、结论与认识
经过多年的实践,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践教学体系逐渐完善,与企业已建立了稳固的石油工程生产实习基地,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带队老师,建立了科学的教学内容,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实习教学方式,建立了有序的组织方式,完善了考核体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习管理经验,使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根据石油工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宽生产实习教学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生产实习模式,为石油行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管志川,王瑞和,李明忠等.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6):95-97.
[2]金业权,王越之,汪崎生.石油工程生产实习问卷调查、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石油教育,2000,(1):102-104.
在开设石油工程专业的高校中,采油生产实习是石油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但目前的采油生产实习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针对采油生产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影响生产实习效果的五大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五项建议。
[关键词]
采油工程;生产实习效果;影响因素;对策
一、引言
石油工程专业是油气田开发的主干专业,主要包括钻井、采油和油藏三方面内容,因此,比较偏重实际应用[1-3]。生产实习是衔接基础理论与现场生产的重要纽带,可以加深本科生对生产现场的认识,巩固所学理论,提高操作技能,也为快速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4],因此,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的采油生产实习效果并不理想[5-6]。
二、影响实习效果的原因分析
1.现场动手操作机会较少
由于东部油田开发时间较长,产量不断下滑,开采难度增大,正常生产的油井数量在缩减。另外,目前的油价低迷,也迫使关停部分低效油井,最终导致采油队的工作量不够饱满。油田现场生产环境和条件比较复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或危险。同时,实习接受单位并没有承担学生实习安全责任的义务,并不希望学生在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操作。
2.难以接触到地下动态分析工作
地下油气水的动态管理,才是采油工程的真正核心。但由于现场资料有限以及实习安排等问题,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储层动态分析工作。应该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在地质管理方面的意识,重视地下储层的动态管理。
3.实习范围较窄
采油工程牵涉到地下储层、井下工具、采油设备和地面管网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实习,学生应该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但是,由于油田现场分工和管理的细化,采油和作业、井下工具等属于不同的公司,因此,在采油队实习时,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作业施工和井下工具。比如,比较常见的是抽油机采油方式,学生都知道抽油泵工作原理,但是,实习时,只能从地面观察抽油机的往复运动,对具体的抽油泵构造、安装方式和动力传递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等,并不能了解。如果能够到作业现场,就会很清楚地看到抽油泵的组装、下入和连接以及调试等,对抽油泵的工作原理会有比较直接的理解和认识。
4.对实际问题了解太少
在采油生产过程中,会面临地层、井筒和地面等多方面的问题,如地层出砂、井筒结垢、含水升高、注水困难等等,这些都比较棘手并需要及时解决。但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深,而这恰恰是需要了解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要注意的方面。
5.缺乏专业指导
由于实习单位和学校并没有签署正式协议,实习单位没有培训指导的义务,只是提供实习场所,所以现场人员并不给学生过多的指导和讲解。
三、对策
1.转变思维和培养模式
开设石油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多把培养理论创新型人才作为目标。由于我国多年以来,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不断水涨船高。本科生很难进入到研究单位,多直接到油田现场和生产前线,因此,学校所培养的本科生要适应这一变化,服务于油田的现场需要。
2.建立实习基地,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虽然油田单位可以接受学生实习,但受制于管理体制以及出于安全的考虑,学生并不能动手实际操作,实习效果大打折扣。要扭转这种局面,需要采用新的实习方式,如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与油田密切合作,利用油田报废油井,建立完善的采油工程实习基地;或与油田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采油实习基地共建共用机制等。
3.问题式专题式指导
由于实习范围较窄,学生对实际问题了解较少,可采用以生产问题为专题并讲解的实习指导方式。根据油田现场常见的生产问题,讨论其产生的原因、影响、解决方法、实际应用效果以及最新工艺技术等。
4.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相结合
参加实习的本科学生,多处于大三阶段。在这一阶段,可采用小组研讨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加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提升学生对全过程的了解。在大四阶段,可进行多个专题方向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将这三个环节连接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开设实习指导课
实习前,学生都学习了专业课程,掌握了较为专业的知识体系。但是,所学内容多偏重理论,与生产实际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应该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外,开设实习指导课,补充实际应用和操作的内容,为实习做好铺垫和准备。或者,在实习前,进行实习指导,让学生明确实习内容和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可通过制作或购买采油工程仿真软件,模拟油藏地下状态,再现修井过程和相应的故障排除等。本科生产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校与现场之间的重要环节。而学生的培养目标,最终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该加强生产实习的指导,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作者:李亭 单位:长江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士诚,陈小宏,胡品慧等.建设本科主干特色专业,培养高素质石油石化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73-75.
[2]胡书勇,张烈辉.大众化教育形势下石油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7,(3):65-67.
[3]李文华,贾顺莲,韩松等.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8,(3):53-56.
[4]胡友林,陈平中,徐绍新.探索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就业新思路[J].科教文汇,2009,(6):81.
关键词:石油工程;认知实习;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70-02
作为新升石油类本科院校,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在石油工程专业领域培养工程型人才的优势,2013级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大变革,大幅度提高了实践环节的学分比例,增加了认知实习环节。2014级及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在2013级的基础上做了些优化调整。
一、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
工科专业实习可分为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对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认知实习是在学习油藏工程、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三大主干专业课之前,到油气生产环境去参观认识,了解今后将要学习的专业内容和将来工作的对象,增加对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初级认识。生产实习是指石油类高等学校的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主干专业课之后,到油气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油气生产过程,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二、认知实习目的
石油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是学生了解石油工程专业知识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现场参观,并辅以现场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教师或现场专家的讲课、教学录相等环节,增强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了解工作环境和行业特点、常用工艺、关键设备及工具,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认知实习内容
石油工程专业认知实习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油气井工程和油气开采工程。油气井工程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钻机的组成(系统)及作用、钻井工具(钻头、钻杆等)的结构及作用、钻进过程、钻井液、固井工艺流程、固井设备的组成及作用、完井工艺流程、完井设备的组成及作用、钻井井场布置、井场设备配备、井场常用工具及用途、各种钻井仪表及作用。油气开采部分包括油气藏开发基本过程、裸眼完井和射孔完井、射孔工具、自喷采油方法、自喷井井下管柱、自喷井井口装置、自喷井井口流程、有杆泵采油方法、有杆泵采油关键设备、有杆泵采油管柱、有杆泵采油井口装置、有杆泵采油井口流程、潜油电泵采油方式、潜油电泵采油主要设备、潜油电泵采油管柱、潜油电泵采油井口装置、潜油电泵采油井口流程、采气方法、常用采气管柱、采气井口装置、采气井地面流程、油井采出液主要处理工艺(分离、稳定、除油)、油井产出液地面处理主要设备、气井采出流体主要处理工艺(脱水、脱硫)、天然气地面处理关键设备、注水工艺、注水管柱、注水地面流程、注水主要设备、酸化压裂工艺原理、酸化压裂主要设备与工具、压裂地面流程等。其他内容包括钻井及采油工程中的风险及措施等。
四、认知实习要求
总的来说,通过模拟油气生产环境,了解将要学习的专业课所包括的油气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知识。具体来说,通过认知实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油气井工程认知:①了解油气田开发的基本过程。②了解射孔完井工艺。③了解油气安全钻井的基本知识。④认识钻机、钻具。⑤熟悉油气井钻井过程。⑥了解钻井液。⑦了解固井设备、固井管柱。⑧了解固井过程。⑨了解水泥浆的组成及作用。⑩了解钻井过程中的HSE。
2.油气开采工程认知:①了解油气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②熟悉自喷采油工艺过程。③认识自喷井井下管柱及井口装置。④熟悉有杆泵采油工艺过程。⑤认识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及井口装置。⑥熟悉采气工艺过程。⑦认识采气井口。⑧熟悉油井和气井产出物地面处理工艺。⑨认识油气水地面处理设备。⑩了解油气生产过程中的HSE。
总之,通过石油工程认知实习,达到学生熟悉(理解)重点工艺和认识相关设备的目的。
五、认知实习方式
石油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有三种方式:基地参观、教师讲课和观看录像。利用国内石油高校唯一的一个全尺寸石油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将油气安全生产、钻机、钻井工具、辅助工具、钻进过程、钻井液、固井过程、有杆泵采油、采气工艺、油气井产出流体地面处理等内容的教学场所定在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指导老师讲解和学生直接观察来熟悉相关工艺和认识关键设备。在基地参观前,先由各个专业方向的指导老师在教室将要认知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主要介绍后续基地参观所要认知的石油工程专业基础知识(钻机、钻进、钻井管柱与工具、有杆泵采油工艺原理及三抽设备、采气工艺及井口装置、油井产出物地面处理工艺及设备、气井产出物地面处理工艺及设备)。
六、考核方式
实践课程的考核内容不外乎平时表现、纸质成果和考试表现。首次认知实习时的平时表现主要考查学生纪律、参与程度。纸质成果评价一是评阅实习笔记,二是看实习报告。认知实习主要采用口试方式来评价学生达到认知实习要求的程度。具体来说,以考勤和活跃程度为主要内容的平时成绩占20%,口试成绩占50%,实习报告占20%,实习笔记占10%。评阅实习笔记时,主要关注篇幅的长短、内容的完整性、层次的条例性、图表的正确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在实习报告评阅时,重点关注与笔记的差异性、内容的完整性、条例的清楚性和格式的规范性。口试时,由至少一名油田现场专家和三名校内教师组成答辩组,先由学生简单阐述认知实习的内容和成果,接着答辩教师提3-5个与认知实习有关的问题请学生回答,然后根据回答情况给出答辩成绩。
七、指导教师团队
石油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涉及到油藏、钻井和采油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指导教师必须由这个三个方向的老师组成,主要负责实习计划制定、实习组织、理论讲解、实习指导。同时,认知实习的主要场所为石油工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所以基地的钻井、采油和储运的教师也要参加认知实习指导,主要负责现场指导。第一届和第二届专业认知实习指导团队由6位教师组成,分属油藏、钻井、采油和储运方向。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3人。青年教师5人,中年教师1人。具有现场工作经历的教师1人。
八、教学效果
首届专业认知实习的学生共有225人,在计划的一周时间内,先后通过教师讲解、基地参观与观看录像的方式完成了计划的全部内容。通过此次认知实习,了解了油气藏开发的基本过程、钻井工艺、采油采气工艺、油气集输工艺,认识了钻井设备、采油气设备、油气处理设备,为第7周学习专业主干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指导教师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学习效果考核,最终优秀37人,良好82人,优良率53.0%。
后记
由于是首次开展石油工程专业认知实习,因此在认知实习内容、认知实习方式、考核方式和指导团队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认知实习内容主要依据校内实习条件来定,如果在校内外基地同时进行,则需要增加和调整部分内容;同时,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善或技术的进步,认知实习内容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首次认知实习主要是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参观认识为主,而校内基地为停产状态,与现场实际情况有差距,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到油田培训基地开展认知实习,可以采取见习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延庆,沈承金,隋艳伟,等.专业人士实习教学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33,(4):166-168.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石油工程学科发展和石油工业国际化市场需求,掌握石油工程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基本胜任油气钻井工程、油气开采工程和油藏工程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应用技术研发和现代油藏经营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显著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与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相比,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更加强调适应国际化市场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显著工程实践能力。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依托行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企业根据职业岗位群确定卓越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确定培养环节、构建课程体系、编制教学大纲、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改革。
二、教学体系建设
1.理论教学体系
①基础模块必须达到工科通式教育所必须奠定的基础。其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②专业模块。首先专业基础模块按照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除了满足专业培养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外,还要注重作为卓越工程师必须具备的从事工程设计、应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培养等需要的知识结构。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制图》、《渗流力学》、《石油地质基础》、《油层物理》、《油气层渗流力学》等课程。其次,专业基本模块以《油藏工程》、《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三大专业主干课程为基础焙养作为石油工程师所要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最后专业强化模块按照三个独立的专业方向(油藏工程、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构建课程体系,将各专业具体领域所要强化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相关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专业课程,以便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③国际化特色模块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具备从事石油国际合作项目所必需具备的经营管理方面的初步能力。课程体系由外国语强化课程(《英语口语》、《石油科技英语》、《商贸英语》、《第二外国语》)及经济管理课程(《国际石油经营与法规》、《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学》、《日ES风险管理》)等构成。
2.实践教学体系
①基本技能模块以基础理论课程所涉及到的各种实验课、CAO、金工实习等环节构成。②专业技能模块按照专业方向开设专业技能训练、专业认知实习、企业上岗实践等环节构成。③综合能力培养模块以综合性实验、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构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和综合能力培养模块的大部分教学环节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参与完成。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累计时间约一年。即“3+1”培养模式。
3.素质培养体系
①政治思想教育模块以培养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为基调焙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遵纪守法意识的政治合格人才。②身心素质教育以《心理学》、《人际关系学》、《健康与疾病》等课程为支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承受压力、保健与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③科技创新教育以开展各类科技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石油工程设计竞赛等为主题,由专业导师完成全过程的指导和培养。④职业生涯教育模块结合石油工程的职业特点焙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三老四严”的作风,以更好地适应石油工程专业的工作特点。
三、总结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型人才;核心竞争力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湖北省唯一一所以石油主干专业为特色、以工科为主的独立学院,石油主干专业学生人数占到全院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占到石油主干专业学生人数的近一半之多,石油工程学生的精神风貌、学习风气、就业状况等就直接反映出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石油工程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的提出,便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教育为本,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更是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密切相关,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1.1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学生具备核心竞争力
随着三大石油公司招聘条件、招考政策的收紧,以及用人规模的减小,导致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严峻起来,虽然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学生今三年来就业率都在90%左右,但是就业的专业匹配较以前有所下降,作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难及高职高专,专业技能难及一本二本,然而独立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大多对专业的期望相当高,因为在进行前选择专业的时候潜意识就认为石油工程专业就业的工资高,就业前景乐观,对工作环境的困难也估计不足,加之国家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私有制的更专业更精细的相关石油服务公司将成为国有石油企业生产的重要支撑,独立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对单位性质的过高期望将会进一步加大就业的难度,加之石油专业的学生无法又对前形势作出准确判断,想要在如此尴尬的境地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2石油资源的争夺需要学生具备核心竞争力
石油是宝贵的能源资源,世界各国对能源的争夺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有的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来争夺能源,保存国内石油资源,争夺开发境外石油资源.原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对石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当前的形势,各国对石油的政策上更着重于对海外石油资源的开发,因此能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成为了一门十分有分量的就业和发展的砝码.目前几乎所有的石油企业招聘条件中都明确要求英语四级,有些国有石油企业还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才能参加单位的招考,当然取得英语四级、六级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衡量和考核的标准及手段,最关键最为根本的目的是要能够运用语言交流.因此,石油资源的争夺促使高校培养的石油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实用英语这门核心的语言技能.
1.3创新性石油人才需要学生具备核心竞争力
着眼于世界各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创新已经逐渐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思想,传统的石油路线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国际石油资源的形势,从第一口油井出油至今几十年过去了,经过了几代石油人的不断努力,艰苦奋斗,已经为当下时代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及丰富经验,如今应把握好这些宝贵的财富,整理这些资料资源从中探寻创新出一条符合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并紧跟国际化的路线,而这样一条创新性路线,创新型的石油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促使高校培养的石油专业人才须具备核心竞争力.
2石油工程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普拉哈拉德和英国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首次提出来的,是指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后的知识与技能,是在企业经营中形成的不容易被对手仿效的独特的能力.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办学十几年来,数千毕业生如今分布在五湖四海的石油一线,经过回访校友、走访用人单位,综合表明:新时期的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成为满足时代要求的合格大学生.
2.1拥有一个良好心态
对所从事行业的就业环境要有充分的认识,石油专业就业环境相对其他专业来讲相对偏远,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既然选择了石油工程专业,在校期间就应当主动参加实习实践,投入实践当中,更深层次的去切身实际的了解所从事的行业,从实际出发去对石油行业进行正确的认识,而这些切身体会能够让学生头脑清醒的认识到就业环境,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能够心态平和脚踏实地的完成生产任务.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避免学生在未来从事石油行业所产生的心理落差,能够让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能够更快更好的投入到石油行业,完成学校学生与社会人的过渡转变.
2.2能吃苦
石油一线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文化生活相对单调,这就要求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耐得住寂寞具有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石油精神.当下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家中的独生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仅仅是行动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在心理上能够在石油第一线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辛劳,能够团结集体以大局为重.另一方面行动上能够脚踏实地,扎根一线,扛得住风沙雨雪,弯的下腰去实实在在的做生产任务,而不是有艰苦的任务向后退缩.
2.3能做点具体工作
当下的社会及国际形势,两手空空是没有丝毫竞争力的,必须积极培养自身的技能,能够有一技之长在手,会做一些实事,发展自身的各项素质,主动去学习各种技能,真真正正的能够动手去做实事,多参与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习实践,作为石油专业人才,除了具备一定的石油专业知识,应当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如地层描述、石油开采、测井录井、储运技术等方面至少要有一个方面的技术,能做点具体工作,才能立足,才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拓展自己的基础.
2.4具备英语交往的基本能力
踏出学校步入社会,良好的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语言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媒介,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心中真实的想法.语言交往能力不等同于考级考证的能力,目前不少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比较功利化,就是为了考级考证,真正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学习目的的少之甚少,要使自己成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必须把自己先变成国际化的人,就一定要具备英语交往的基本能力.
2.5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集聚,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行业,创新精神永远都是不过时的,一味的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是一定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的,在过去的实践中吸取经验,进行分析与处理,在未来创新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创新性路线,是符合当下时代及国际的形势.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新的道路,不断发展,逐渐实现自我价值.
3石油工程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实践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特别重视石油人才的培养,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石油文化熏陶人、以石油精神鼓舞人、以石油实践历练人的特色鲜明的石油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型石油专门人才.
3.1以石油文化主题教育为载体,健全思想熏陶体系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每年在石油工程专业学生中举办以“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为主题的石油文化节活动,将思想教育、专业教育融于学生活动之中,学生参与面广、教育效果良好,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功能.石油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包含五个个部分.第一部分:地层图绘制大赛;第二部分:石油生产模型制作大赛;第三部分:观看石油文化主题纪录片;第四部分:石油精神大讨论主题团会;第五部分:圆梦石油总结表彰会.通过石油文化节提高了专业技能、培养了创新能力、传承了石油精神、丰富了校园文化.
3.1.1提高专业技能
由学校组织,任课老师或专业老师带队的专业实习是目前高校常规教学和实践项目,不少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交个实习报告了事,效果甚微.在实践中引入学生技能比赛效果就不一样了,既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的专业技能,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增强了实践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石油文化节地层图绘制大赛,通过观察地岩样、绘制地层结构图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掌握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动手实践转化成专业技能.在绘制地层图的活动中,不少同学都觉得老师上课讲的道理听起来很简单,背几遍就会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地层图的绘制也让不少人重新翻开了曾经学过的课本重新去学习以前在课上没有弄明白的知识点.不少同学意识到知识的积累不是简简单单在课堂上的学习就可以完成的,而是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参加实践,通过动手实践找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理论知识盲点,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观念.
3.1.2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类对工具、知识和制度的有利变革,创新在人类竞争中具有决定作用,它是核心竞争力中重要的能力之一.但目前教学模式中最缺乏的就是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石油文化节的石油生产模型制作活动中,为了制作模型,学生自己收索图纸、了解模型构造以及机械原理,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创新和制作,最后展示出来的制作成果充满新意,有的学生在活动中找到灵感,还申报获批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石油文化节之石油生产模型制作活动不仅培养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专业设备的了解认识,还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1.3传承石油精神
组织观看以石油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加深对石油历史、石油文化以及石油精神的了解、传承和践行,特别是石油会战、铁人精神的纪录片,透过王进喜同志从普通的石油工人成为全国文明的铁人、从普通的报恩精神到铸就石油之魂的生动人生历程教育、启发学生,再通过召开主题团组织生活会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教育成果,引导学生领悟和传承石油精神所包含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忘我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4丰富校园文化
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相对富有,精神世界相对贫瘠,校园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交织,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石油文化节的开展以其形式多样灵活,集专业性、科技性、教育性、创新性和娱乐性于一体,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拓展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3.2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为抓手,完善专业培养体系
石油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课堂教育无疑是管中窥豹,应当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拟实训与现场实习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2.1校内实验平台构建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建院以来就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提出两个“压缩”两个“加强”即“压缩总学时量压缩理论学时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石油工程专业结合学院整体要求积极探索特色石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培养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培养专业教育的专业技能实验平台和培养个性教育的拓展发展平台,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融合,全面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2.2校外石油一线实训
工科专业重在实践.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石油专业特色鲜明,以培养现场石油工程师和管理师为人才培养目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石油一线生产实训,学习现场实用操作技能,补充校内实习实践的不足,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石油人才培养质量.
3.2.3现场生产辅导报告
组织学生在石油现场实习,现场为师、以现场技术工人为师,学习现场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完善石油专业知识结构,将书本知识与现场生产实践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现场管理、操作经验的高级应用型石油技术人才.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生存和发展,也联系着石油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不断提高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石油文化、学习石油知识、践行石油精神、献身石油事业.
参考文献:
〔1〕孙首臣.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2〕董振,周月.论大学生能力倾向发展的差异与核心竞争力培养[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5(1).
〔3〕周文芳.浅谈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7).
关键词: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导论》;教学改革
一、引言
作为石油能源消耗大国,我国石油行业十分重要,石油生产行业领域存在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无论是石油生产管理,还是技术应用都急需专业化人才。因此,石油工程专业已经成为重点特色行业,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需要对《石油工程导论》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旧课程体系下《石油工程导论》教学问题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的专业改革需求。
为了满足社会对石油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教育界对石油工程专业进行了详细的专业划分,将其分成了钻井工程、油藏工程以及采油工程三个部分。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同,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习《石油工程导论》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石油工程专业改革需求,为了提高专业的适应性,人们不得不重视对《石油工程导论》的教学改革[1]。
2.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传统的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学校为学生按照毕业后各自从事的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充分,知识面比较窄。不仅如此,学生学习《石油工程导论》时难免面临着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毕业后学生转岗困难,工作适应性比较差。学生毕业之后在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掌握能力不足,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方面过于强调理论体系,对石油工程专业课程的工程性缺乏重视。不仅如此,学生在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方面,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课程过于专业,内容偏窄且缺乏整体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描述能力不足,整体体现为专业教学内容过于陈旧。3.缺乏工程训练。传统的石油工程专业课程实践中,教师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操作经验,且石油工程训练明显不足。长此以往,学生毕业之后缺乏石油工程意识,工程设计能力较弱,无法在工程中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更加无法达到学校提出的石油工程基础训练要求,不利于毕业后的岗位工作发展。
三、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导论》教学改革实践
1.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创建多元化理论教学模式。
传统的石油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讲解《石油工程导论》教材内容为主,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改革需求,学生学到的知识被限制在书本中。由此可见,学校对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从教学方式入手,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形成多元化理论教学模式。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首先,扎实掌握《石油工程导论》基础理论知识。这些基础性知识是学生了解石油工程专业性质和特点的重要起点,所有专业的学习之初都要掌握基础知识。只有让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加容易学习后面的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或者动画教学模式。为学生讲解石油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时,为了让空洞且复杂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例如现场石油钻采工艺流程和钻井井下工具受力分析等,教师可以将提前录制好的操作视频,或者从网络中搜集到的实际案例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运用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的操作步骤。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使用动画软件,例如用3DMAX为学生制作出模拟石油开采的场景,按步骤为学生介绍知识点,从而起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最后,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效果。当石油工程专业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对目前学到的知识应用存在疑惑,甚至很多学生不了解这些知识会用在哪里。因此,建议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相应的《石油工程导论》理论知识,让学生小组讨论,从而寻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为学生列举出钻井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问题,让学生从作业流程中分析事故原因,从而举一反三,思考如果规避事故,事故发生时应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法,从而获得经验,思考更多问题[2]。
2.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前,针对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石油工程导论》《钻井液工艺原理》以及《油气储层保护技术》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这些课程比较独立,且自成体系,知识点会在各个课程中重复出现,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且浪费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建议进一步优化石油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优化《石油工程导论》教学效果,明确石油工程专业的重点内容。面对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匮乏,甚至很多学生还没有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建议教师重构课程内容,调整《石油工程导论》教学内容[3]。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要求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拥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综合应用,从而得到该领域工程师的基础操作训练。对此,建议石油工程专业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并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展开训练:(1)认识实习。该模式也被称为认知实习,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掌握《石油工程导论》基础知识后,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参观学习,从而强化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针对石油工程专业的课程,例如钻井工程,学生需要掌握各类钻井设备的使用操作和钻井工作流程知识。学校可以与钻井公司或者仪器生产商联系,并达成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经费作为实习经费。也可以聘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是否将石油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吸收。建议学校为学生建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平台中包含石油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模块设计以及实验内容等,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在选择实验内容的时候,建议学校为学生放开专业限制,鼓励学生多方面学习,结合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训练的需求,以及实验教学的实用性特点。建议将石油工程专业教学课程实验详细划分,不同实验教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明确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