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02:41:16
序论:在您撰写土木工程认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市场的供需调研
表明土木专业本科毕业生绝大多数不是从事理论研究,而是直接面向工程第一线。市场人才需求既希望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希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用人单位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更是需求工程技术人员要懂招投标概预算、懂工程成本核算;要懂设备安装、懂工程装饰装修;要懂项目现场管理、又要懂技术全面运用的高应用型技术人才。
2传统的本科“精英”教育模式下
“厚基础”的培养目标远不能适应当今快速增长的经济势头对应用人才的大量要求。实际上,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因此,强能力的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土木工程实践教学需要改革和加强。
3目前的教学体系设计和教学效果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如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理论课排课课时少、内容分量重、讲课速度快有很多的反馈意见,且考试不及格率高的现象普遍存在;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不够、前承与后续课程衔接不紧凑;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功素质培养不到位、不扎实;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分总关系相脱离;学生受教育的目标模糊,不明白大学四年后的自己应成为怎样的“才”。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去探索研究解决。
二理解和把握“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涵义
“重基础”:基础为能力发展所必需,基础指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理论基础教育可确认为“够用”“会用”即可,重点应放在通过实践强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上。“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的口径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土木工程”专业兼顾与“土”有关的各类相关专业,目前,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就建筑工程专业而言,就业服务的岗位已覆盖了城乡规划、行政建设管理、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项目招标、造价咨询以及房屋建筑、道路交通和市政工程的项目施工等。“强能力”:应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树立“重项目管理应用、强能力素质”的目标。把“不断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改革作为强素质能力的主要教学改革手段。通过统筹设计教学活动,强化和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和应用好“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三方面的尺度将是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中之重。
三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教学实践探讨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性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开设30多门,课程体系可细划为基本素质平台课、基础平台和应用能力平台。各课程之间有内在的衔接和规律。设计好基础平台、应用能力平台和基本素质平台各课程之间的合理的衔接,保证各平台课的实践部分的授课时数。以基础平台课服务应用能力平台课程为目的,课程内容环环相扣,逐级递进,如“三大力学”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关系、“三大结构”专业课程之间的异同,结构课程与项目施工类课程在行业中的应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分总关系。实现科学严密的教学课程体系。
2在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和强度
逐步实现实训实践的开放。“在强能力”的模式上,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解决实训(包括实习、实践、课程设计)课时偏低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调整重理论为重应用,如实践教学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30%。通过大量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实践能力。如《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在工程素质及工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授课以课堂教学和制图室实训教学相结合,课堂上强调“画法几何”内容部分的语法作用,以及“工程制图”内容部分的工程图线语言的交流作用。课堂讲授借助形体模型辅助教具,教学过程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掌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安排制图室实训课时占到总课时数的一半以上,进行工程技术人员制图和识图能力的基本功训练。实训部分在此基础上,系内将安排识读实际工程的施工蓝图进行拓展练习,并将施工蓝图实训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行开放,这是建筑工程系在今后课程改革的新举措。类似的专业课《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施工与组织》、《建设工程概预算》、《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钢结构》等拟在课改中逐一探索完善。
3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让受教育者明白人才培养的目标,把毕业设计这一大学期间综合性的终端训练,提前渗透到各学年的教学阶段当中,以便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把毕业设计课题选定到实际工程应用中,使学生有毕业前就业的成就感,增加毕业上岗就上手的自信心。
4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
引入“案例”———工程实例教学。结合理论教学适当引入施工现场视频、工程案例、动画和图片的多媒体教材以及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等案例资源,使学生身临其境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
5在实验室应用方面
沿袭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内容,针对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开设开放实验室,尝试改革传统实验教学的定时定点性、被动性、附属性等局限,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主动性和发展性。对大学生绘图技能和基本功的训练,我们开放了硫酸纸描图实训和CAD绘图实训;对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能力培养,我们开放了“广联达沙盘管理实训”与“广联达工程造价计价软件实训”;对岩土与地基基础有深造需求的大学生,我们开放了“西北地区特殊土研究实验室”,根据自身兴趣进行拓展和提升,初步实现分类教学、分类指导。
6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介入工程实训
包括认识实训、观察实训、演示实训和操作实训等。充分利用榆林学院在建工程项目资源,与建筑公司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生产实训基地,与现场总工、项目经理合作组成外聘现场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团,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目的。
7在质量保证上
[关键词]土木工程 创新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062-02
近年来,国家及社会均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技术不断革新的现状。目前,由国务院批准,并由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启动并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主要是对这一现状进行的积极革新。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对“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具体解释是:“质量工程”是以提高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提高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在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等 6 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支持和鼓励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深入改革和大胆创新,引导高校的本科教学方向,带动教学的全方位改革和创新。所以,对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配合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以及适应土木专业发展的趋势而进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内外工程类人才培养的不同模式
(一)国外人才培养的模式
国外工程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模式主要有美国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美国模式主要是由社会和学校两部分组成,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先进行工科基础教育,学生毕业后则由社会提供具体化、职业化的专门教育,并且有各专业的工程师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在完成所有项目以后才能成为工程师;欧洲大陆教育主要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其培养过程主要在学校完成,大学生在学校要先完成与工程师相关的基本教育和基础训练,获得职业资格认证,则在毕业时可以取得工程师学位。国外工程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均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和实践有着同等重要的要求。
(二)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工程教育则较为倾向于知识,其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出发点在于传承和创新人类的知识和文化,这种观念也被称为学科本位论。因此,也造成了中国土木工程教育的主要模式为: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学习,毕业进入专门企业以后,通过在企业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来完成工程师的职业教育,自此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
综上所述,中国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课程设置都是沿革了国外的相关模式,但因为中国教育界和高校对于大学生培养的认知是在于知识的引导与学习,因此也造成了大学生土木工程师职业化培养的滞后,不能与其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有力的结合,土木工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皆希望大学毕业生已具备与工程师相关的基本能力,土木工程企业无需再进行其基本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土木工程企业的用人观念也要求我们高校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变革。
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如上所述,中国工程教育人才较为偏向于知识的传承和创造,因此,我国土木工程教育的现状存在有多种矛盾体:第一,国家、社会、企业均需要工程师人才,而高等学校却不培养工程师。第二,学校教学主体缺乏工程实践经历,而学生却需要接受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第九届(2008 )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工作研讨会中,总结了国内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类型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定位。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最新的调研统计,我国目前共有362所高等院校开办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其中研究型大学(985、211学校)共有65所,主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型学校297所,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第二,不同类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在单位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单位性质(设计、施工、管理)、岗位层次( 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专业工程师) 等方面有所不同。
目前,较多高等学校对于实践性教学和创新型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以及没有充分合理的认识,部分高校只是简单地复制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使得高校毕业生一方面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另一方面从事施工技术时又缺乏相关的工程职业素养,从而导致了社会对于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教学质量认同程度的不断降低。
三、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均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辟论述。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和基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学发展观所实施的具体做法。
(二)从中观角度讲,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型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的现实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材料的更新,土木工程建设市场的开放,使得这一行业的垄断逐渐破冰,与土木工程施工和监理相关的企业也逐渐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经营模式,并试图向横向全面发展。但是,现今的山区高速公路、大型桥梁隧道工程、超高层建筑工程、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和港口航道工程等各项技术的难度不断提高,项目的管理与国际接轨,使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高校中对土木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日益陷于“学术化”和“通才化”,毕业生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失已然与社会对土木工程师的实际要求脱节,土木工程行业所需要的技术、管理、创新等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在高校中未能如愿以偿地培养出来,因此,要求开办有土木工程专业的各类高等院校,必须转换人才培养的思路,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三)从微观角度讲,探索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保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本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都存在着找工作难的问题,这一方面与高校人数逐年增多有关,但也与高校工科教育严重的产学脱节有关,高校教育只重学术性和与当代最新技术的脱节,使得学生对于实践有着眼高手低之惑。要解决“就业难”这种现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观念,并逐步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不断强化本科生工程技能方面的培养,加强工程类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建议
综上几点,我们通过对国内外工程教育的比较以及对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意义的认知,可以发现工程教育必须紧紧跟随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同时必须以社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操作能力为要求,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工程师人才。在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上,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在具体的教学中,第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逐步深化地为学生创造创新实践平台,改善实践环境,推动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第二,在设置培养方案的环节上,要不断地完善工程教育中的工程设计和实践类课程体系,使得这两方面的课程能够贯穿高校学生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争取使得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有较大的突破;第三,不断深入和摸索高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高校应当努力争取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实践基地的建设,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之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教育观念上,第一,做到大众化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平衡发展,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第二,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老师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校外企业技术老师则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将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将更为主动地学习和具有更高的工程设计创新能力。第三,要有国际化教育的思路,高等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和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所学专业领域中最高精尖的技术和知识,也使学生能够有高度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技术沟通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姜秀英,俞亚南,陈仁朋.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的架构与实施[J].高等建筑教育,2009,17(6):109-112.
[2] 朱炯.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5):93-96.
[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Z].
【关键词】风险;风险分析;决策理论;不确定性;风险厌恶
一、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中,关于环境保护、福利和个人的安全,同时可利用自然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因此,土木工程中的风险和可靠性分析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主要发展,并且作为土木工程应用中的一种决策支持工具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加。尽管在一些专业领域,对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行业的兴趣正迅速增加,然而,在土木工程领域,减少风险和风险缓解措施的相关计划并不被完全看好。风险和可靠性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工程领域,除了需要在一个或几个经典的土木工程学科有坚实的基础以外,还需要透彻的理解概率论、风险分析和决策分析。没有迹象表明,对风险评估的关注度将在未来减少。未来的发展和社会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将可能更多的需要加强对风险评估的关注。工程应用领域的风险决策分析的巨大需求和对各独立学科中的风险分析辨识的明显不足,其直接结果就是,经过多年发展风险分析的实践范围已扩大到相当广阔的范围。实践经验以及几个基准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根据各专业人士的执行情况和客户要求的不同,风险分析可能实际上代表不同的事情。这种情况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的,风险工程专业应该努力定义风险分析,为风险分析确定一个最好的工程实践,并建立一个分类和风险分析的标准化框架。本文尝试提供一个关键的概述和关于风险分析的一般性讨论,目的在于解决土木工程设施所产生的一些特殊问题。本文强调为风险分析建立一个正式的基础的必要性,并考虑了决策理论的风险分析,讨论和分析了这个视角下的各种缺陷。
二、风险的定义
Risk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概念,可以和Chance、Likelihood以及Probability这样的词互换使用,用来表明我们对某一讨论的事物的状态的不确定性。然而,既使我们可以从讨论的背景中理解不同的单词的具体含义,在工程决策中,我们依然有必要更加准确的认识风险一词。在后面我们将会看到,技术风险的典型定义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的预期后果。这种定义与保险业中关于风险,以及欧元、美元,人类的死亡人数,有毒物质的暴露极限等风险可能的解释是一致的。然而,尽管背后的理论和哲学的框架极其相似的,关于风险的定义、分析、处理和风险的监管要求,以及相关的术语,已经演变为不同的土木工程学科。
三、风险分析的具体实现
(一)概况
风险分析可以用一个通用的格式来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应用无关,风险分析是否执行与活动的风险是否可接受相关,或者是否为一个管理决策的基础服务。一种基于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的代码流程显示出风险分析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由于系统需求的变化,操作经验的增加,以及其它与系统性能相关的新信息,决定了风险分析是一个需要定期监测和审查的过程。
(二)危险识别
土木工程设施中的风险分析的一个任务便是找出潜在的风险,即风险的来源。这个过程在风险分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只有主观或客观上确定了危险的存在,才可能考虑风险的评估。如果所有相关的危害都是不确定的,则风险分析将导致有偏见的决策,这将导致不必要的付出,并且最终可能导致不可接受的对人和环境的高风险。不同的危险识别技术已在各种工程应用领域,如化学、核能和航空中蓬勃发展。其中主要有:初始危害分析(PH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风险筛查(HAZID SESSIONS)。土木工程设施中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然而,在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等方面,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很多时候都被忽略了。这就不能不引起了一些怀疑,风险分析是否是确保系统安全的唯一方法。
(三)逻辑树分析
如果已经确定了系统工程中风险的不同来源并且分析了风险的成因,那么逻辑树可以用于全局风险的进一步分析,并对各个组成部分的风险贡献做出评估。在后面将要描述到的风险分析的理论公式中,逻辑树分析为评估各分支概率决策树以及相应的后果提供了工具。在目前的风险分析中主要使用以下的逻辑树的类型:故障树、事件树、原因/结果图。由于故障树不能直接适用于依赖性基本事件,他们不是很适合于对所谓的普通失效事件概率做出评估。对于土木工程的应用,这种局限是很严重的,依赖性是一个普遍的特点,而不是风险事件中的例外。原则上,事件树可以处理这种依赖关系,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一般风险分析工具。
(四)不确定性建模
风险分析通常基于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而信息通常为不确定或不完全的。事实上,在影响决策和风险分析的变量可能会受到几个来源的不确定性影响,这些大致可归类为:(1)固有的或现象本身的自然变异性(偶然性或1型不确定性)。(2)模型的不确定性:(i)不确定性,是否所有影响模型的因素都包括在内;或(ii)不确定性,模型如何描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论或2型不确定性)。(3)统计不确定性(认识论的或2型不确定性)。对变量的了解程度越多,建模和统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就会减少,例如通过收集和分析额外的数据和开发改进的预测模型。然而,未来的事件并不总是同历史数据直接相关的,在试图对超出数据范围的事件进行预测的时候,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不确定性的来源,即使是相同的设备,也总是依赖于风险分析的目的。例如,为设计新的设施,其不确定性可能基于现有设施的历史数据的分析(即过去的经验)。然而,这些预测的不确定性可能无法捕捉到真实的这一新的建筑设施的不确定性(如混凝土质量或操作环境可能不同于预测)。因此,后验风险分析将会提供更为精确的结果。在对随机或非平稳过程建模时,风险决策分析中的参考期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个事件往往建模为遍历性随机过程,然而,长时影响或其他影响(如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也是需要考虑的。进一步的,短期参考周期的不确定性似乎显得更为合理,但当预测模型外推为长参考周期时,不确定性就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并增加不切实际水平的可能性。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例如,关于退化过程随机建模的长期预测的准确性是有限度的。最后,在许多情况下,风险分析中不太可能包括所有用于风险分析的概率模型的不确定性源。系统研究小组的专家表示,对于所有的失败事件,包括人为的错误,无法预料的失效模式等等,这些不确定性的来源本质上是非定量的。尽管如此,“最佳实践”要求执行质量保证措施和进行同行评审,通过改善不确定源来增加可靠性和分析的精确度性。
(五)风险评估
图1 先验分析和后给决策分析中的决策树
风险分析最简单的形式是所谓的先验分析法。在先验分析中,任何决策和活动之前,都会在统计信息和概率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在实践中,这通常出现在设计新设施的过程中。图1利用一个简单的决策树说明了先验分析的原理。在先验分析中,每一个可能的活动或选项的风险(预期效用)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评估:R=E[U]=■P■C■,其中R是风险,U是事件,P■是第i个分支概率,C■是第i个分支事件的结果。
图2 预后决策分析中的决策树
后验分析原则上是和先验分析具有相同的形式,然而,在分支概率和(或)决策树后果方面的变化反映了所考虑的问题已经转化为风险降低措施、风险缓解措施和额外信息收集的影响。后验分析可以用来评估活动的效用,这实际上已经由亚曼迪蒂斯完成了。例如,为了评估现有设施,设施的测试和检查将被寄希望于揭示更多设计、施工中的失误,从而获取更准确的可靠性分析。
预-后验分析可以用图2所示的决策树的说明。关于活动中使用的预-后验分析最优决策法可能在未来得到执行。预-后验分析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是需要对未来的行动制订一个明确的决策规则,并将在计划动作的结果基础上产生效力。预-后验分析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决策支撑工具,并被广泛应用于基于风险的检验计划之中。然而,到目前为止的预-后验决策分析在风险评估中已被严重忽视。
需要注意的是,先验或后验决策分析中不同事件的概率可由逻辑树分析、经典可靠性分析、结构可靠性分析和其它联合方法来评断。因此,风险分析除了为决策制订提供构架以外,还在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因素模型中发挥效用。下面部分将讨论的风险评估需要的两个组成部分:结果分析和概率分析。
1.结果分析。失败事件的后果通常是由直接影响人民和他们的环境,如生命伤害和经济损失来衡量。大多数竞争的后果是造成低概率高损失的灾难性后果。例如,据迈耶估计,核电站事故的后果是可能造成大约14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和30年的期间内(早期的和潜在的死亡)超过48000人的死亡。
估计后果的最主要困难是如何是比较直接经济损失(建筑物的损坏,生产损失),间接损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失业率)和非货币损失,例如生命的损伤、对环境的破坏、社会分裂等。事实上,一些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为不同活动造成的不同后果提供必要的比较手段。已经有各种尝试量化一个人的生命经济价值的方法出现,这些包括:(I)由于过早死亡而放弃的收入值为450000美元;(II)生命的统计价值相当于1600000美元至8500000美元;(III)政府补偿意外死亡金。然而,也许更有意义的计算方法是使用一个社会指标来反映个体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人均预期寿命等时间。
考虑到基于政治愿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巨大的经济影响力,如海上石油生产设施的退役,清理被污染的地下水和太阳能的开发,构建一个与政治价值无关的环境质量保护一致性框架是非常重要的。最终,这与环境质量和人类的生活质量是息息相关的。
传统上,结果模型的分析一直是基于安全损失的基础上,即生命损失或损伤。然而,最近的工作已经开始注目于现有服务设施,主要关注的是大检查,延长使用寿命,保持老化的设施运转的维修费用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户的延迟或停机时间造成的间接成本是可观的;例如,成本数据的分析表明,用户延迟和额外的车辆运营成本,比如交通改道或者桥梁关闭大约为初始建设成本的25%。
2.概率分析。经典可靠性理论用于分析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相同类型的,满足统计独立的大量因素构成的系统。这个发现在航空、核能、化学、建筑和工业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可靠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学科,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与质量控制。这些因素的失败概率可以通过从操作经验观察得来的相对失败频率来解释。(1)经典的可靠性分析。如前所述,经典可靠性分析主要用于估计那些能够预测在设计和操作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技术元件寿命的统计特性。这些特征包括预期的失败率,风险函数,预期寿命和平均失败间隔时间。模型所考虑的系统通过逻辑树,其各个因素由决策节点来代表,从而可以评估各种定量措施的效能,例如系统在指定周期内失败的概率,在系统中引入冗余的积极影响,检查和维修活动的成本等。大多数的技术系统的失败率形如浴盆曲线。对于许多技术组件而言浴盆曲线是很典型的,比如出生缺陷,生产失误率等。当部件存活了一定的时间,这意味着出生缺陷是不存在的,可靠性随之增加。此后一段时间随着年龄的老化稳态性能发生变化。具有恒定失效率的功能检查部件很少使用,然而,对于具有缓慢增加的失败率的功能性检查部件可能是有用的,可以计划使用只要这样的失败率不超过一定的临界水平。如果失败率函数在开始是准恒定,然后突然有一个急剧的下降也没有太大的用途。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替换策略更为合适。各种组件类型的浴盆曲线的有效性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不可能被认为是一直有效的。显然,图3显示的失败率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是恒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随时间变化的失败率被称为风险函数。这是一个条件失败率,定义为组件或者系统在时间t时刻的失败概率。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失败率的评价。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失败率数据可以从不同的应用领域的失败数据库中获取。当然在评估失败率的时候必须小心,如果组件在观察期的初期并不是新的,其失败率可能会超过估计(值),如果观察到的时间间隔太短,可能观察不到失败的发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各种文献提供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失败率也可能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来处理,在这里选择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参数可以在观察到的失败次数的基础上来估计。
图3 失败率函数的浴盆曲线
(2)结构可靠性分析与需求能力可靠性分析。关于结构组件或其它需求能力系统,如水坝,管道,机械零部件等的可靠性与电气元件相比较是不同的;即,在大多数情况甚至个别组件失效的机理下,既使许多年的时间间隔其发生失败的情况亦是非常罕见的。结构组件失效主要是由于极端事件,如极端风、雪崩、大雪、地震,或联合作用,而不是由于老化或系统退化。然而,当前土木工程设施的老化或者退化等其他形式的“故障”已越来越多的成为问题的源头。
对于可靠性分析,有必要建立基于参数的统计特性等可用信息的概率模型。这些信息可能包括有关年度极端风速资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等实验结果。事实上,荷载和抗压能力的概率模型的不确定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失败概率的相关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估必须对失败概率有充分的理解,即不再考虑结构的真实失败概率而考虑结构性能的不确定性。
对于一个结构组件,其不确定的抗力R和负荷S被建模为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fR(r)和fS(s),失败概率可以定义为:
P■=P(R≤S)=P(R-S≤0)=■F■(x)f■(x)dx
假设负载S和抗力R在统计上是独立的。抗力R的累积分布函数也可以被称为一个脆弱性曲线。脆弱性曲线是不依赖于负荷建模的,并有助于分离和确定抗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对结构可靠度计算的影响。该系统性能和具有高负载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密切相关,如地震、飓风、洪水等。
在一般情况下,抗力和负荷不能仅由两个随机变量来描述,而是通过随机变量的函数来描述。因此,失败概率的一般公式可以通过以下的n维积分来确定:
P■=■f■(x)dx
其中f■(x)为基本随机变量向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积分范围为失败区域。除了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和大多数实际应用中的数值近似方法以外,要解决式中的积分问题是不容易的。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基本原理的描述也可在JCSS概率模型代码找到。
(六)最优性和风险接受准则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通常和政治关系交织在一起。一些风险评估问题试图解决包括:谁来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水平?谁是风险承担的受益者和付出者?什么样的信息是“合理”的风险管理所必须的,以及应该怎样分析?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不同风险的结果,谁来评估风险管理的成功或失败?谁来决定不同风险之间的平衡?
这些问题都不容易解决,不能脱离风险接受准则来单独解决风险评估问题,即,什么样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风险接受准则的实施和发展涉及:第一,感知风险:确保系统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或允许的;第二,正式的决策分析:比较和平衡风险与收益的风险分析技术;第三,监管安全目标:发展和增强风险接受准则的立法和法律框架。
风险接受准则一般采用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英国健康与安全执行局和其他权威监管部门的规则,总体原则是:应尽可能合理压低(ALARP)或尽可能达到最低(ALARA)。例如定义为像 “低”,“合理”,“可能”,“达到”等等,这样的术语是非常主观的,容易被以保守的方式解释。
1.个人和社会风险。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要重新认识到风险接受是一个与人类权利相关的、基本的、哲学问题。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撰文对人类权利做了专门的规范,这里给出相关以便参考:
(1)所有的人都是生来平等的,有尊严和权利的平等与自由。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彼此间应有兄弟般关系。
(2)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都是自由和安全的个体。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有权不受任何歧视,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宣言强调要考虑所有的人是平等的,而且强调个人人身安全的权利,道德和法律上的义务。因此无论可接受风险的标准如何制定,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上述人权基本原则是不可违背的。
众所周知,安全是需要成本的,下面我们将做更多的讨论,因此社会个体成员的安全保证与社会所能承受的负担密切相关。然而,对于社会代表都应该有一个总体的道德义务去考虑投资与开销等“所有的资源能否很好的安排”,以尝试达到宣言中的目标。
当讨论“可接受的风险”问题时,有些人对于什么是“可接受的”可能跟社会观点相比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风险体验,或在决策方面有自己的偏好。土木工程或任何其他活动中的可接受准则主要受到来自社会个体成员的偏好的影响,而不是社会的偏好的影响,个人的偏好可能实际上同社会的偏好在总量上是矛盾,因此有必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可接受性,并同时确保个人的基本人权受到保障。
2.社会风险及风险规避。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之间是有区别的,个人风险主要表现为每年死亡数,或者死亡曝光数等,而社会风险通常表示一个F–N曲线,是一个死亡数(N)的累积频率(F)。风险的表示方式可能影响对风险的认知,例如,在统计意义上,个人的死亡风险10-5与1000人被杀的社会风险10-8是等价的。然而,社会似乎更关心造成很多人伤害的惨重事件,而不是一系列较小的危害同样数量个体的系列事件。这种偏好表现为典型的F–N曲线,例如,图4表明一个人每年的死亡风险概率10-4和一个每年以10-6的概率造成10人相同结果的事件的偏好,这表明随着后果的增加,风险规避行为也在增加。然而,从纯理性的观点来看,这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增加生命安全的合理途径。尽管使用F-N曲线作为风险分析有悠久的传统,但值得注意的是,F-N曲线并不能为比较不同活动之间的风险提供一致的方法。
图4 荷兰社会风险的安全目标
3.多属性和多目标风险决策分析。决策往往会导致不同后果,需要同时考虑如成本,生命损失,社区干扰和环境损害等等因素。此外,不同的利益群体可能有不同的目标和偏好,从而影响不同属性的组合效应。这种情况有时被称为多属性、多目标决策或者代表风险分析中的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理论和方法上讲,在多属性、多目标决策理论的框架下,这些问题可以很容易地处理。然而,必须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这些技术本身不对如何给不同的属性和不同的目标加权提供任何答案。无论拥有一个合理的方法的机会大与否,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如果有关各方之间的偏好是不可调和的,那么在一个基本的必要的决策分析调试之前,决策者必须明确并对各方偏好进行评估。然而,最后的加权决策和建立一个普通的共识面临着已有的决策理论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决策理论不仅仅是 “一次性”的数值分析,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和透明的过程。
4.其他的考虑。可以理解的是,本文的重点是对风险的定量分析和如何用此作为决策的工具。在定性的意义上,系统知识以及在风险分析过程中增加的性能也揭示了关于如何改进系统性能方面的新的见解。可能是因为风险分析一般包括系统建模中的逻辑性、系统性和严格的方法,从而导致必须在任何定量的结果之前对系统性能增加一些理解。只要风险分析的目的是了解系统的性能,而不是一个“数字游戏”,例如用于满足定量风险接受准则,那么风险分析就是一个对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的非常有效的工具。
四、结论与讨论
风险分析是通用的,因而其基本准则和理念是相同的,例如发电厂设备的最优化设计问题同1000座桥梁拥有者的资产管理非常相似。本论对这些原则提供了一个简短的概述,并重点讨论了的现行做法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相信风险分析师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这是值得安慰的。也许更重要的是,把这类信息传递给他们的客户—即最终的决策者。经验表明,并非总是这种情况。因此,从广义上讲,有必要增加对风险分析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专门针对以下的个人或团体的。第一,风险分析师:提供更好的具有一致性的方法、模型和数据,从而提高风险分析的可信度。第二,土木工程师:能够给风险分析师提供相关信息,对风险分析的结果进行严格审查。第三,决策者(业主,政府,社区):被告知他们的决定和他们的利害关系的合理性。
以下结论与建议(在没有特定的顺序)是互补的,可能适用于一个或多个的个人或团体:
1.有相当比例的工程师对风险分析持怀疑态度。原因可能包括“太难”,“太数学”,“不能想象如此低的频率”,“有一点物理意义”等,这些评论只是孤陋寡闻,只可能暴露出他们在正式的工程教育中接触概率理论和风险分析的不足。传统上,工程课程重点强调统计理论(如混凝土质量,水文)并不太在意概率论,但后者在预测失败概率的时候是比较有用的。而更多的重点需要放在风险分析和评估,规范发展,代码开发和资产管理的关系等方面。
2.对标准化的风险分析技术和概率模型的需求是明显
的,通过这个可以降低不同分析师分析结果的差异。不同分析师的结果如果差异巨大,可能被决策者、工程师以及公众所察觉,从而显示出其不精确的和不成熟的“科学”性,不能够为公共风险提供准确的预测。
3.应该承认,风险分析中的信息都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
4.人为错误是一个重要的风险源。风险分析可以限制那些可以量化的人为错误,但它本质上很难把包括诊断错误、高层决策水平或机构管理方面的失误包含进去。遗漏的人为错误来源于风险分析的假设、设计、建设和设施的运作。这些错误是否可以接受取决于如何使用风险评估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风险分析师为土木工程设施建议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在于考虑是否有助于提高人为错误的改善率,那么这是可以接受的。
5.对风险厌恶的处理很难达到一致性。如果F–N曲线,或其他不利的风险标准是风险评估的一个特征,那么在描述风险接受准则的时候这些特点应明确规定。这将导致一个更透明的决策过程。然而,更应该通过考虑结果模型去合理规避不良行为的风险。
6.现在有一个总的趋势,那就是有选择性的利用计算工具对风险的类型和用途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在风险管理中标准化已经取代了传统工具。原则上,标准化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工具的使用是否适当上。
7.在这些年来,社会的可用资源的很大一部分将继续或越来越多的花费在各种旨在维护环境效益的活动上。例如:过时的结构和设施的退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无污染的能源和一些其他开发。这些大量的重要的问题,目前被一些相当武断的、激进的利益集团和政治家以任意的方式处理。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应该被注意到,即该类问题的决策依据还不存在,因为我们提升环境质量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其次,这种决策往往是在不知情的偏好的基础上进行。重要和更困难的工作仍然留待解决。
8.风险分析涉及的人员或公众安全或公共资源都应该受到强制性的质量保证和同行评议。质量保证程序可以专注于内部的程序和实践。同行评审应包括一个独立和严格的审查,由公认的专家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有效性;课程实施方法
物理学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各个学科和领域的以突飞猛进的熟读得到发展物理学在20世纪以来更是站在了科学的前沿,推动了新技术、新产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可以说,物理学的发展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首先,物理是理工科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例如信息工程系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电学知识,建筑工程系的土木工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力学知识基础。其次,物理的学习过程会使学生掌握和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开阔思路、激发他们探索和创新的精神,真正提高人才素质[1]。
近年来,大学物理的基础地位正面临危机,教学时数逐渐减少,受重视的程度也在不断降低。但物理学领域在高温超导、纳米技术等应用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才向应用领域转移。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注重思维方法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
课程是高校实施教学过程的主体工程,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有效性。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养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程。课程的有效性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程度。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强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有效教学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合乎教学目标为实质,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关键。
大学物理课程的有效性包括教学的有效性和教育的有效性,而教育的有效性是以教学的有效性为前提。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进步和成绩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促进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有能力判断学生是否达到这些要求,而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时极度被压缩,教学大纲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需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适应现在的物理教学。对于应用型学院来说,高效低耗的课堂、有效的教学是十分必须的。高等院校也迫切需要改变这种教学低效的现状,而争取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有多方面的,仅在一下几方面加以讨论:
一、在教学设计或实施的过程中注重能力或者素质的训练与培养
大学物理以知识为载体,探索物理方法、启迪物理思维、渗透物理思想、培养科学精神。物理学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时空观、运动观、完整的物质世界图像;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清晰地物理思想、系统的物理思维方法;创新素质能力: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科学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基本物理思想为前提,利用猜想、类比、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物理结果,分析判断物理结果正确性的能力;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及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地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概括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模型、抽象物理原理的能力[3]。
二、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深度挖掘教材
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就要深度挖掘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不仅要发掘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授课时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要发现不同教材的证明、推导和计算方法的区别。物理教师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训练积极、发散的思维。每一个教师,上课前准备愈充分,教的会愈好。充分的准备还可以应付学生即时的需要。
三、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要求同时,突出重点内容
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基本教学要求》[4]。每节物理课在标题上就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同时教师要进一步明确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的要求,学生素质提升的要求。针对重难点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分解,使得大部分同学能够听懂本次课,或者至少有一部分内容是懂了的。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课上要用到的 生动、有趣、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图片引出本节课内容,所选图片要包含本节课所讲物理原理,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合高等数学知识
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关系密切,从常量到变量、从标量到矢量,不少学生在第一次翻阅大学物理教材时,看到书中大量的高等数学符号,不由得对大学物理课程产生畏难心态[5]。大学物理最常见的思想是将载流导线、某一截面或位移分成无数多个无穷小的微元,从而等效达到已知的状态”,其处理思想就是高等数学中的微分思想。凡是应用微元思想后,其叠加过程皆离不开积分,如果说微分更大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思路,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积分则是将思路转化为结论,将过程推演出结果的手段。
五、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提高课程导入的艺术性。用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与应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幽默的语言提高学生注意力。有效的课堂,师生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的交流反映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外交流可以是生活中的实际交流,也可以是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交流。营造民主的教学作风,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是加强师生课外交流的有效途径[6]。
大学物理教学要在教育理念上富有时代特色,课程设置上要新颖、实用,紧密联系就业市场的需求与专业特点[7]。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带头学科,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大学物理是其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理论、逻辑基础;同时,它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主动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认识物理课程的阶段性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促进学生物理认识能力的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8]。
参考文献:
[1]边静.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改革探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朱小芹,唐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研究.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2),76-78.
[3]张晚云,陆彦文,曾交龙.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4),119-120.
[4]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非物理 类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教育部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
[5]胡俊丽.刘兴来.扩招形势下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举措.物理与工程.2012,22(4),53-54.
[6]郭颖,潘峰.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科技信息.416-418
关键词:建筑学教育体系知识主体
教育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构成的,因此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讨论多半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学科本身的定义是清晰的,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历史学等;但建筑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上述学科一样,建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并不是非常明确,如建筑是艺术、建筑是建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及建筑是符号象征等,因此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既包含了造型艺术的法则又包括了工程技术的知识。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也由于自身概念的拓宽而不断增加。虽然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建筑学的含义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由于建筑学的学科概念的含混,对其研究对象的讨论一直是建筑理论讨论的重点之一,每一次对建筑学的大讨论都引发了对建筑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国建筑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样的道路。在当今信息交流十分频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日趋频繁,作为交流和学习的基础应当对建筑教育的特点作一次深刻的探讨。
一、传统建筑概念与建筑学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把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和与其相应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其中缘故值得思考。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作为器的建筑产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内部空间,也就是说,建筑仅是建造活动的客体,内部空间才是整个建造活动的目的。因此,建筑的外形仅是一个媒介或载体,通过载体达到“功用”的目的。其次,作为“器具”的建筑有等级之分,而划定等级的原则取决于“器具”使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这个等级是建筑形式、类型的基础,通过建筑的平面、屋顶样式、建筑用材和用色等方面体现出来。再者,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由于建筑形式预先由建筑类型而定,类型直接取决于主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因此,所谓“设计”工作也就是选择类型和解决建造问题。这样的“设计”工作与西方传统概念上的设计工作是不同的。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工地上的参照物是由大师傅根据建筑的类型和所备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构模型;建造过程中如遇问题,现场解决。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画画幅主要取决于结构构件的形状,表现的和西方建筑室内的绘画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画面和结构构件合二为一,后者绘画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综上分析,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塑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向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20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新事物和新学科也随之进来,“西学东进”是当时的潮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师的职业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因此,尽管中国建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建筑学仍是一个新的学科。
二、回顾建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诞生于1927年,即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其教员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国的留学生组成[1]。上世纪初,清政府有组织地派送中国留学生出去学习,建筑学也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在出国留学生中学建筑的有55人;其中40人去了美国[2]。学成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返回祖国,开办了事务所,成为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并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建筑院系。显然,由于所受建筑启蒙教育的原因,对建筑学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以西方传统建筑学的观念为基础,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释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释和西方建筑师的理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地道”与否的差异。这一观点无论从他们的作品中或对中国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显反映出来[3]。
这样,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转成“艺”,成了学问的对象。建筑是艺术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认,这和西方传统建筑学是一致的。作为艺术的建筑,其形式(外观)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对形式的研习就成了设计训练中的中心内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内容[4]。由于对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学习建筑、认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例如建筑设计初步课,对建筑的理解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西方传统建筑学的方法,从研习古典建筑开始,学习的方法是渲染,目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描绘领会古典建筑精髓的几何关系和形式美的原则。西方古典建筑学由于阿尔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奥(Pladio)的贡献,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为设计的原则。然而,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习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图纸上看到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是木构件搭接中空间关系的平面投形,“立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所谓立面的比例、几何关系等没有实质意义,这种作为认知的学习方法导致了对中国传统建筑认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也直接导致了建筑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化的设计方法。这种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其间虽然渲染的对象—建筑形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以渲染作为训练的手段并没有变,从“古典”建筑一直渲染到“现代”建筑[5]。表面上看,渲染作为训练工具并没有影响对新建筑形式的接受,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以这样的方法去理解“现代”建筑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都存在着对“形式”的误解。这种事实道出了在建筑教育中对建筑学的理解和对建筑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很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已不仅仅是训练方法,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对建筑形式认知和对建筑学的理解。教学体系统一化、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在中国建筑教育的教学模式普遍大同小异。仔细分析,在建筑教育发展过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学中国化之后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的讨论,知识体系和教授方式存在问题。
三、建筑学与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应该建立在建筑学学科的基础之上,建筑教育模式应取决于对建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西方建筑学而言,自维特鲁威(Vitruvius)开始试图回答建筑学的基本问题,阿尔帕蒂开始把建筑设计纳入学术领域,最后在巴黎美院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理论和体系。事实上西方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建筑事物的本体论和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几千年来西方建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回答“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同时也不断讨论“怎样做”的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最初延生在法国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学院,首先建筑是被作为艺术门类之一而被学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阐述自身审美原则的理论,即必须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论。巴黎美院是学术型机构,因此,对建筑学也要求要把它纳入可以接受的学术规范[6]。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为两个部分: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训练。这两种不同的训练来自不同的教授群体,学院内的教授和学院外的建筑师。学生们在学院内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以及数学,同时要到建筑师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通过设计竞赛获得设计成绩。在学院内,建筑设计理论的美学基础是建筑艺术的普遍原则,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形式美被提纯到美的定律,如对称、韵律、和谐和比例等。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优秀建筑的标准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范例,它建立在意义利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上。根据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则把美术从匠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把建筑师从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学家的地位[6]。
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在19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1939年逐渐成为美国建筑教育的主流,正是由于它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7]。当中国大批建筑学留学生前往美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建筑教育盛行巴黎美院模式的时期,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又是以杰出的巴黎美院模式而著称。中国在美国的建筑学留学生中,比较集中的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2]。尤其是宾大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有着完整的训练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了巴黎美院的设计原则。当时是帕尔·克瑞主管建筑设计教程,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学院派建筑设计师和教师。帕尔·克瑞对建筑形式构件分析的态度实际上是坚信古典的、无时间性和延续性,尽量避免认真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学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构件,并不重视形式的历史意义[7]。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教育模式对中国建筑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严格地说,奠定中国建筑教育基础的是源自美国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
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一般的、抽象的理论而不是特殊的、具体的实践,把建筑设计活动理论化,奠定了建筑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构成了建筑学的知识主体。这一点作为西方学术传统的一部分始终保留在建筑学的学科之中。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主导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知识主体的建筑理论始终没有在中国建筑学的学术框架中占有相应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风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构件的组合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对形式的敏感和反应成了主要的设计能力。形成了重视建筑设计(形式设计),忽视建筑理论的风气,甚至认为建筑理论形同空话,或把设计想法和设计手段与建筑理论混同起来。据此,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建筑教育源自巴黎美院”的看法有其不完全性,实际上是建筑“形式”的研习手法源自巴黎美院,但巴黎美院设定的关于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和学术规范并没有真正被中国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着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习手法被放弃了,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规范依然保留下来。
这种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理解的差异是中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本质上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学院中设计课教学的成果上,但却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论框架上和学术规范上。最终,形成了所谓建筑设计的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点是中国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也就是对建筑学认识的不同点。
四、结语
在中国,当建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大学里教授之时,就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上对建筑事物的认识,建筑学不是建筑,建筑学的知识主体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基础,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已放弃了古典学习方法,但并没有开始建构规范的建筑学体系;由于最初对建筑学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思维方式和认识论上的偏差。以这样的视角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风格”变换的历史;用同样的视角去看欧洲的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以及美国的后现代建筑等,就只能感兴趣其形式的差异,或从形式的差异去理解名词的差异,并不能认真地去研究其根源。
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为建筑学真正的中国化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定邦.国内早期建筑教育的开创.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4
[2]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2,18,19
[3]中国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0年7月版.182~185
[4]最初建筑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在教学大纲里还有许多数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等不少课目。张镛森.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3
[5]王文卿.基础教学话从头.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96~198
关键词:中国艺术;西方艺术;山水画;风景画;艺术作品;色彩意识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个问题的背景与实质是中西文化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深受中国学术界关注,中西文化的比较已经成为当今的显学。文化比较有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宏观的维度是将两种文化体系的整体进行比较,而微观的维度则是将两个文化中具有可比较性的具体问题进行比较,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则是文化比较研究的高级形态与最终目的。在文化比较研究中,微观的比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传统风景画进行比较,以说明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为我们正确对待中西艺术的传统以及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寻找理论依据。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传统风景画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因为他们研究的对象都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基本的关系问题,它表现着该民族特有的、深层次的文化气质。我们通过对比,能够从这里观察到中西两种文明的本质差异。在研究方法上,我们既不能以西方二元文化思维模式为基础对二者进行比较,也不能片面地以中国传统文化旧有的视角进行研究,而要以融会中西文化精华的、现代的观念对其进行分析。
山水画和风景画的比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理解中西方文化特点的切入点,宗白华先生曾指出,“各个美术以它特殊的宇宙观和人生情绪为最深基础”①。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最直接的显示方式,民族文化最深刻的特质通过艺术而澄明。所以山水画和风景画尽管在各自的文化整体中都是比较小的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两种文化的不同,进而把握两种艺术观的不同。
现在都知道这样一个现象,西方绘画重色彩,中国绘画重水墨,以至于根据它们的这个特点出现了彩画、水墨画这样的名称。中国人与西方人都是面对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其绘画为何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学者们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西对世界本体的理解不同。人们最早面对五彩的世界而产生表现的欲望时,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是一样的,不管是题材、形式、色彩,反映在作品上都非常相似。但是,随着各自世界观的完善,其艺术作品的风格、样式的距离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西方传统风景画的透视方法不同,还表现在对色彩的运用之不同。
山水画理论的成熟远远早于山水绘画,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理论成熟的标志。绘画作品的记载虽然很早,但是从传世的作品看,第一幅山水卷轴画应该是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宗炳首先认为山水的形质是作为道的显现之用的,而能体味到这一点的当然是“澄怀观道”的贤者。徐复观认为《画山水叙》论述的中心是“以玄对山水”所达到的意境。“在山水所发现的趣灵、媚道,远较之在具体的人的身上所发现出的神,具有更大的深度广度,使人的精神,在此可以得到安息之所。……而山水画之终于替代了人物画,成为而后中国绘画的主流的信息,也透露出来。”②王微进一步指出山水画产生的基础,认为在山水画中人们可以得到“神飞扬、思浩荡”的精神解放。之所以得到精神的解放不是因为“判躯之状”,而是在于“玄牝之灵”、“太虚之体”,“玄牝门,天地根”。他们提倡的山水画是玄学也即生活世界的本体之学的在绘画中的表现。
玄学是魏晋时代由何晏、向秀、王弼等发挥老庄思想揉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思辩哲学,它左右着当时的艺术美学思潮,这个时间成熟的山水画理论当然受它的影响。“玄”原意为黑中带红,“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说文》)。引申为黑色,“玄,黑也”(《小尔雅》)。所以有“遗思在玄夜,相与复翱翔”之语(汉末刘桢《公宴》),故玄学也称黑学,老子有“知其白,守其黑”的说法,就是知道现象界诸物(白)而守护无形无象的本体(黑)。玄字还有天的意思,“玄,天也”(《释言》)。礼天之官被称为“共玄官”(《管子・幼官》)。所以玄学又称天学,但是这里的天不是人格神,而是本体之别称,与道、无、玄同义。另外,玄字还有神妙莫测、深奥难解的意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这正是本体不可言说的特征。
中国画的本质在于通过对现实景象的描绘表现玄远的本体精神,是借有(形)写无(形),所以其重点并不在于客观物象的逼真性,如果过于逼真,其眼光就局限于现象诸物,而不再能够超越具体之物。中国画贵在似与不似间,太似就落入现象界,不似则本体无以显明。这种思想表现在色彩上,就是舍弃了可以描绘现实物象真实色彩的彩色,而选用了与真实色彩不同的墨色,以利于体现玄的精神。
《游春图》作为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从技法上看并不是成熟的作品,山水画的成熟当始于唐初李思训(653-718)、李昭道父子,他们在设色方面所采用的是“随类赋彩”、“以色貌色”,所以说早期山水画在色彩方面受到了自然物真实色彩的左右。二李以金碧青绿入画也是为了弥补当时皴染之不足。所以张彦远说“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是金碧青绿完成了山水画的形象,使之从初创走向了成熟,但这种山水画在色彩上过于近似现象界之物的颜色,显得太真实,使作品与欣赏者停留在了现象界的层次,无法显示中国文化最深刻的本体问题,这样,远离现实景物颜色的水墨取代青绿而成为山水画色彩的主流也就成为了必然。所以,水墨的出现应晚于金碧青绿,《历代名画记》“王维”条下说“余曾见破墨山水,笔迹劲爽”。荆浩《笔法记》说张璨“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王维(701-761)、张躁(生卒不详,中唐)稍晚于二李,此时的水墨并未排斥色彩的应用,纯水墨山水画的出现一般认为在晚唐。
虽然山水画在初生时期以青绿为主,而以“玄黑主张色彩静寂,从视觉感官色彩的。无,生出心理色彩的‘有’,在黑色中发现极简的色彩审美品性”③的水墨山水画紧随其后出现并在色彩上取代青绿、在门类上取代人物画。对水墨的肯定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进一步得到体现,“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无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雪飘,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解。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意在五色”是采用了自然界物象的真实色彩,这样的物象在色彩上就过于真实,从而影响了对超越现象的本体的表达,所以称之为“物象则乖矣”,物象“乖’’与“不乖”的判定准标不在于物象是否像西方绘画那样具有科学性的真实,而在于是否传达出了玄远的本体之境。总之,中国画在色彩上的特点是由中国文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越现象诸物的本体之境,由之,“墨分五色”的审美情趣成为历代文人画家追求的目标。
西方传统风景画是在人物画高度成熟的16世纪后期才独立的,从西方绘画传统观念上看,重素描、轻色彩的观念相当顽固。康德曾经说过:“色彩往往受到对美的形的要求的颇大限制,并且,即使是在容许色彩刺激的场合,也只有通过形才能提高色彩的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绘画进入真正的色彩时代,画家把当时自然科学各领域发现的成就充实于绘画,透视学、光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理学和心理学各学科均有涉及。再现自然先河的大师当是文艺复兴的达・芬奇,今天我们常乐道于他的绘画作品,而忽略了他的其他身份,他还是很有成就的科学家、工程师,并在物理学、生理学、地质学、土木工程学等领域提出创造性的观点。因此西方绘画表现出在科学的指导下而确定了道路。在他的画论里指出“绘画是一门科学”,他虽然没有留下风景画,但在他的笔记里记载了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观察所得,“应该依靠自然,而不应该抄袭那些已是向自然学习的大师”。在西方绘画题材始终以人为中心的情况下他提出了“画家的能力不能仅限于描绘人,也应及于风景、云雨和星星等”。此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的西方绘画美学思想的轨迹发生了偏移,以数学几何方式入手的审美标准,以表现物体质感和体积、准确的描绘光影效果的古典主义风格被以吸收新鲜科学知识的绘画风格代替。乔尔乔内实践了达・芬奇的理论,在他的《暴风雨》中把自然当作主要的关照对象,虽然忽略了人物的细致刻画,在构图上也过于平淡,而充满画面的光和空气将大地、树木、城市和人物都融为一体。乔尔乔内只活了三十几岁,提香接过了他的画笔,把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至高无上的技艺使他能够无视任何久负盛名的构图规则,却依靠色彩去恢复被他拆散的整体。”④
风景画经历了17世纪的荷兰海洋风景画派、18世纪的英国风景画派、19世纪法国枫丹白露画派直到赋予风景画在题材谱系中最高地位的印象主义的道路。在这个道路上,科学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牛顿在1676年用三棱镜折射出阳光的七色光谱。西方人开始确证了色彩在自然界中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看到的色彩是不可确定的幻影,色彩的显现是光的缘故。科学的色彩学是在19世纪才出现的。1816年叔本华发表了论文《论视觉与色彩》,1810年龙格、歌德也发表关于色彩的论著,1839年赫尔姆霍茨(1821-1894,德国科学家)出版了《论色彩的同时对比规律与物体固有色的相互配合》。在这些学术理论基础上,科学的色彩学逐渐建立。科学家们确定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测出各色光线的频率与波长。物理学家把可以引起人们视觉色彩反应的频率范围称为可见光谱,在光波为400-800纳米之间人们的视觉可以观察到紫、靛、蓝、绿、黄、橙、红七色。印象派画家通过外光写生,掌握了光与色的奥妙。科学家通过仪器掌握了波长与光谱。正当以马奈为首的具有新思想的画家们讨论外光写生时,赫尔姆霍茨发表了《色调的感觉》;谢弗勒(1786-1889,法国科学家)根据太阳七原色的解剖完成《色彩及其在工艺美术上的应用》一书,随后一年马奈的《奥林匹亚》参加Salon展。当时的一位学者亨利主张用光学和色彩学的新知识来实证印象派画法的真理,使得印象派的外光写生向更深一层的理论迈进,最终达到新的艺术境地。
总之,西方的绘画色彩的发展始终和科学的进步密切联系在一起,体现出(自然)科学性的世界观,而中国的水墨艺术的发展却一直是和中国的传统哲学密不可分的,直至今日。(责任编辑:徐智本)
① 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页。
②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③ 李广元著《色彩艺术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143页。
④ [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Chinese Ink Painting and Western Color Painting: Color Consciousness of Ancient
Chinese Mountains-and-Waters Painting and Traditional Western Landscape Painting
TAN Yi-bing
(School of Fine Arts, Shandong College of Arts, Jinan, Shandong 250014)
【关键词】会计学科;会计学术研究;会计教育;会计
一级学科;学术评价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属于会计学科的本科专业至少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三个专业,归属于工商管理专业类。其中,会计学专业设置最早,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部分高校就设置了会计学本科专业,其后不久,少数高校还一度招收了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可以说是从原会计学专业中衍生、独立出来的新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于1998年进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审计学专业则于1998年作为试点专业进入该目录,到2012年才正式进入该目录。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会计学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尽管财务管理学和审计学在该目录中尚不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专业),但许多高校已经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自行设置了财务管理学(有的高校命名为“财务学”)二级学科(专业),并招收普通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审计学也可以独立设置为二级学科,但目前尚不多见)。此外,在该目录中,会计和审计研究生均被设置为专业硕士学位。会计学术研究、会计学科和会计教育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会计学术研究和会计学科的设置直接服务于会计教育;会计学术研究的成果、水平、质量、风气、活跃程度,以及会计学科设置的合理性,也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教育的水平。反过来说,由于会计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会计学术研究的主体,所以提高会计教育的质量理应成为会计学术研究最主要的动力;会计学科设置也会成为会计学术研究的制约因素。会计教育的规模、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会计学术研究的水准,都是会计学科设置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本文重点从我国当前会计学术研究的导向以及会计学科设置的角度,论述了会计学科面临的发展瓶颈,以及对会计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会计学术研究的不良导向及其危害
(一)会计学术研究的不良导向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所从事的会计学术研究形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将会计研究划分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两种类型,而且基本上将实证研究等同于会计学术研究,同时对会计实证研究的理解和实际操作往往又非常狭隘。当前会计实证研究的基本做法是:利用一些公开的文献数据,参考一些英美国家的外文期刊,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工具,通过相关分析或回归分析来检验事先提出的假设。但是这些假设的理论依据及演绎推理过程常常十分薄弱,而且工具运用得并不娴熟。也就是说,时下流行的会计实证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从形式上看具有数理化、数量化、模型化、科学化、多学科交叉性等明显特征,比较符合目前高等学校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极推进高校国际化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前述特征的会计实证研究几乎变成了会计学术研究的代名词。而除这类会计实证研究以外的会计研究类型往往被笼统地称为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分类一度在经济学中非常流行。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兴起经济解释思潮,试图将经济学改造成像物理学一样的实证科学,其研究类型当然首先是采用研究“是什么”及“为什么”的实证研究;“应该是什么”及“如何做”的研究被称为规范研究,并因其不符合经济学所追求的实证科学目标要求而受到排斥。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会计学界追随经济学的这种发展趋势,将这一分类应用于会计学,并将实证研究作为正宗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规范研究也受到相当程度的排斥和抑制。事实上,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分类并不符合会计学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社会科学的学科特征,因为作为一门工程性质的社会科学,规范研究必然是其最重要的研究类型。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会计学界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高校国际化的进程中受到了美英会计实证研究模式的深刻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将会计实证研究搞得更加模式化、更加极端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会计学博士生及学术型研究生所做的研究几乎都是实证研究,这些论文往往局限于资本市场等比较狭窄的领域,对于政府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化等不太适合实证研究的专题则很少涉及。高校为了使得博士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尽快掌握会计实证研究的技巧和方法,不但成倍增加“计量”课程、削减会计类课程,而且举办的校内外会计学术讲座也几乎都是“实证”风格的。学术型研究生对于大量来自于会计理论及实践的会计问题视而不见,因为其难以写成实证研究样式的论文而不再感兴趣,或者由于知识结构所限只能去写实证研究类论文。在这种氛围之下,会计实证研究的课题设计也更容易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师对于写非实证研究类的会计论文没有积极性,因为写了也难以在被认可的杂志上发表。
(二)会计学术研究不良导向的危害
不可否认,开展一定程度的严谨的实证研究对于会计学科的发展是有益的,它有利于会计学与经济学等解释性学科的交叉联系,从而开拓会计研究的新视野。但是,盲目推崇会计实证研究,不理性地任意拔高实证研究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甚至将其视为会计学术研究的“正宗”或全部,则是很有害的。首先,尽管会计实证研究也进行一定程度的经验研究,但由于受其总体研究目的所限,更由于其形成的模式化状态,此类研究往往缺乏通过运用调查研究、案例研究、试验研究等多种手段对会计实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从而无法满足解决会计实践问题、健全会计(包括管理会计和审计)制度及发展会计理论的需要。其次,由于受到研究目的及定量研究方法的限制,会计实证研究热衷聚焦于资本市场等比较狭窄的领域,对会计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如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史及会计思想史、法务会计、国民经济核算等)缺乏应有的关注。再次,会计理论通常表现为用于指导、评价会计实践及其结果的建设性理论,在会计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会计准则、制度、方案、对策,通常表现为定性假设而非定量假设,而这种理论和假设往往难以纳入以定量研究为特征的实证研究模式。因此,该类研究通常表现为与会计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相脱节。最后,由于社会科学概念操作化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更由于会计研究工作者自身统计技术以及严谨性的欠缺,大量会计实证研究的研究假设缺乏比较成功的操作化过程(如对有关概念未经严格的定义、武断地以某一单一指标代表内涵丰富的抽象概念、相同概念或指标采用不可比的计量方法等)。因此,会计实证研究往往在经验层面上就缺乏可比性,也难以取得共识,而且相当多的此类研究中的研究假设缺乏明确的理论检验对象,其理论意义也就变得含糊不清。
二、会计学科未能实现有效整合且学科设置层次有待提升
(一)会计学科未能实现有效整合
会计学术研究之所以走上与自身的学科性质并不相匹配、进行会计理论与实践比较脱节的会计实证研究的道路,与会计学科未能实现有效整合且受到强势学科的挤压有密切的关系。自卢卡∙帕乔利于1494年发表《簿记论》起,会计学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50年代,会计学正式分化为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两大分支。众多的会计分支学科(如成本会计学、税务会计学、国际会计学、环境会计学、人力资源会计学、银行会计学等)也在此后陆续形成,但这些分支学科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纳入财务会计学或管理会计学两个分支。更令人遗憾的是,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两大分支后,放弃了会计学长期以来的形成的原则和理论框架,从而使会计学失去了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财务会计学主要采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概念框架,放弃了传统会计学的原则和理论架构,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然而其概念框架却陷入了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之中;而管理会计学虽然是一个多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却与理论框架独立的财务会计学并列为会计学的两大分支。由于缺乏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将其他已经有所发展的会计分支学科硬性纳入财务会计学或管理会计学框架的做法,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这些学科的发展。另外,从会计学中分化、衍生出来的财务管理、审计学,以及法务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等会计边缘学科,长期以来也未能在理论上实现与狭义会计学的有效整合(曹伟,2015)。因此可以说,整个会计学科体系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界兴起经济解释和实证研究的思潮,试图将经济学改造成像物理学一样的经验科学。196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可以认为这是对于经济学科学化努力的一种肯定。在这种背景之下,经济学无疑成为社会科学中的显性强势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前,会计学尚未受到经济学实证思潮的影响,长期以来会计研究者从会计实务和会计实践出发,探索会计自身的发展规律,归纳总结出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并将会计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开拓会计学发展的新局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美国会计学术界,追随经济学的新的发展趋势,将会计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中,逐步将实证研究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此外的研究方式一般被认为属于规范研究,进而受到排斥和抑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会计实证研究在美国迎来全盛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会计学术界开始对实证研究进行反思。但是,实证研究范式目前仍然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会计学术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合理地推断,在美国的普通高校中,会计学这种实用性学科,受到经济学这种强势的基础性学科的强烈挑战。高校会计学的研究人员为了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主动将会计学纳入经济学的羽翼之下,使会计研究更多地成了经济学研究的附属品。但是美国是一个价值多元的国家,其高校也是高度自治和价值多元的,因此,实证研究以外的会计研究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会计学科设置层次有待提升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几乎全部是公立大学,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在学科设置方面执行国家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高校自行设置学科的自微乎其微。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之前,会计学属于经济学门类之下的一个专业,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学位及博士后制度均设置齐全,当时还没有设置财务管理及审计学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及审计学的人才培养均通过会计学专业进行,并授予经济学学位。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管理学学科门类,会计学成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二级学科是学位授予单位实施人才培养的参考依据(第三条)。从此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开始突出一级学科的作用,并按照一级学科对普通高校进行学科评估(此前是更突出二级学科的作用,并按照二级学科进行学科评估)。应当看到,会计学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特征,属于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础性学科,其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工商管理的范畴;另外,只要有受托责任关系及其相应的会计活动,就需要相应的审计活动作为保障,因此审计的意义也早已超出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也是如此。尽管这三个专业具有分立的必要性,但是三者相互依存、密切联系,有共同服务于相同目标的一面,若不以宏观综合的视角看待和管理这三个专业,很容易画地为牢、人为割断联系,从而难以实现三者共同的目标。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科的评价和管理开始采取突出一级学科、淡化二级学科的背景下,各普通高校也开始按照学科门类及一级学科划定自己的核心期刊范围,并对核心期刊进行分级,以此作为对论文科研成果质量评价的依据。普通高校拟定的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大多以SSCI以及教育部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依据。CSSCI收录的期刊主要由中国社科院及省级地方社科院、各高校学报、国家级专业学会主办的期刊组成。该期刊目录很难照顾到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会计学和审计学各自只有一本期刊入围就是例证。高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为了能够在学校认可的更高层次期刊上,纷纷转向与会计理论、实践、教学比较脱节的、与经济学联系更紧密的、逐步模式化的实证研究。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存在多方面原因,然而会计类学科设置层次低、自身缺乏话语权,则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三、会计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社会和市场需求旺盛,就业门路宽广,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都是很热门的专业,办学高校多、学生多、生源好、教师多是这三个专业的重要特点。会计类专业办学层次齐全,本、硕、博都有,其中,硕士层次又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种类型,有条件的高校学术型硕士开始采取硕博连读的方式,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专业硕士不被鼓励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直接到实务部门就业。普通高校师资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一是国内外博士毕业生(也有少数优秀的学术型硕士毕业生);二是从国外高校教师中引进(会计类师资主要来自美英国家或擅长在美英国家期刊的英语系国家或地区)。近年来,会计学术界本来就存在对于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片面认识,而在按照期刊大类进行分级评价论文质量的制度背景之下,经过有关利益主体的博弈,最后在会计学术圈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固的均衡状态,即会计学术研究只有做“会计实证研究”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种学术评价制度和学术氛围之下培养的博士生和学术型硕士生,由于将大量时间用于“计量”课程,满足于依据一些现成数据及外文资料制作实证研究样式的,对于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这些学生又成为将来国家最重要的会计学术力量和师资来源,他们作为教师又将同样的学习和研究方式传递给未来的学生。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日新月异,由此产生的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方面的问题异常复杂、难解,不管是在政府监管层面,还是在社会和组织的管理层面,都对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端财、会、审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将由制造型大国转型为创新型和金融型大国,不管是宏观的经济管理还是微观的企业管理,难度都将成倍增加。财务管理作为金融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师资状况、教学状况和博士生的论文状况来看,会计教育不容乐观。先不说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能否满足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就拿具有基础性、规范性、法规性的财务会计来说,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采取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政策,而后者不仅不断公布新准则、修改旧准则,而且越来越复杂化。而研究生由于热衷于实证研究,对实证研究以外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其他领域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因此对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如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资本保全、决策有用性等)存在似是而非的理解,对于会计准则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缺乏清晰的认识。这样势必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在我国的正确运用,而会计准则则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和企业财务评价的重要基础。
四、关于会计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对会计学科进行理论整合,充分认识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后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两大分支,并衍生出财务管理、审计学、法务会计、国民经济核算等众多的分支学科。可以看出,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遵循着不断分化的总体趋势。在对这些会计分支学科进行理论整合时发现,会计学科体系其实应当分为如下几个层次:基础会计学、狭义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边缘会计学科、广义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反映了长期以来支撑会计学发展的最基础的理论结构,用来实现最基本的会计目标——分期核算企业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通过基础会计学可以形成企业基本会计报表:综合收益及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狭义会计学是建立在基础会计学之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对外报告会计和对内报告会计两个子系统。有人将财务会计等同于对外报告会计,将管理会计等同于对内报告会计,这种认识其实并不科学。因为如果是这样,税务会计、政府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对外报告会计系统就无法整合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则容易被误解为不具有内部管理职能。另外,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学科缺乏共同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基础,二者各自发展其概念框架且共同称之为会计学,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目前由FASB及IASB所主导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其自身也陷入了理论困境。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会计学科重新进行理论整合。理论整合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构建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基础会计学;其次,以基础会计学为基础,根据具体会计目标,建立对外报告会计和对内报告会计两个子系统(狭义会计学)。狭义会计学依然符合会计学的四大基本假设。从基础会计学(实质就是传统会计学)到狭义会计学,既是学科分化的过程,也是学科交叉发展的过程。如对内报告会计可以看作是基础会计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税务会计可以看作是基础会计学与税务管理的交叉学科等。典型的会计边缘学科目前主要有国民经济核算和法务会计学,它们属于狭义会计学与有关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前者可以看作是会计学(主要是基础会计学)与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等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后者可以看作是会计学与审计学、法学、检查学等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这两个学科虽然也是以提供货币信息为主,但由于它们不符合会计学的四大基本假设(主要是不符合会计主体假设),因此不将其纳入狭义会计学下。目前,国民经济核算通常设置在统计学科范畴,法务会计学则主要由法学学者在研究。会计学者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重点从会计学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和法务会计学。广义会计学则是对(狭义)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学科所做的又一次整合。财务管理是从会计学延伸而来,可以看作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的交叉学科;会计侧重于资金信息的提供,财务管理则是对资金运动的直接管理,所以二者联系紧密。审计是对会计和财务管理活动的鉴证和监督,所以审计学依存于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由于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三者同属于会计主体价值管理(资金运动管理)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将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包括成本管理)等学科整合为广义的会计学。从已有会计学科的基本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会计学科是在满足经济和社会管理要求的过程中,通过会计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以不断分化的形态向前发展的。显然,这种学科分化扩大了会计学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提升了会计的功能和作用。学科的交叉和分化对于学科发展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但是还需要经常性地对学科进行理论整合。通过学科的理论整合,可以进一步发现学科之间的理论关联,从而对有关学科进行调整,形成学科体系或学科群。比如,通过整合现有会计学科发现,有必要恢复和建立会计学的最基础的学科——基础会计学;将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并不十分恰当;狭义会计学符合会计学的四大基本假设;一些会计学科之所以被称为边缘学科的理由;有必要按照价值管理将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价值评估等学科整合为广义会计学;可以按照价值管理将广义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税务学进一步整合为一个以价值管理为特点的学科群。另外,会计学界应当有会计学属于基础学科的意识,将会计学同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来进行建设,认识到会计学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工商管理的范畴。会计最基础的功能是会计主体的货币计量和信息提供。会计主体不仅包括工商企业,还包括其他类型的企业以及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不仅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各种职能管理,而且服务于资本市场管理、金融管理、税收管理、国民经济管理,以及法务管理、社会责任管理等。作为企业或组织综合性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财政、金融、资本市场运行的不可分离的基础。会计还是市场经济得以建立和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因为市场经济建立在产权界定明晰的基础之上,会计通过复式记账法清楚地核算了法人财产权、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以及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来源——利润,因此如果没有会计,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都是难以想象的。从会计学中分化出来的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工商管理的范畴。只要有受托责任关系及其相应的会计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审计活动作为保障。审计是国家财政资金运行的保障,是资本市场和金融运行的必要制度安排。这些都足以说明审计的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了工商管理。另外,不仅工商企业需要财务管理,任何企业及有资金运行的组织都离不开财务管理,所以工商管理也难以涵盖财务管理。
(二)提升会计学科的层次,增加学科建设和评价的话语权
在目前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学科管理和评价的情况下,原会计学科被分割成几个二级学科,各自为政,在政府和学校层面进行学科建设和评价的话语权很薄弱。因此,有必要在会计学科整合的基础上谋求建设会计学一级学科。在国家没有批准会计一级学科之前,会计界也应当有会计一级学科的意识,为会计学科的发展和评价出谋划策。事实上,成立会计学一级学科的条件已经具备,笔者对此也做了专门论述(曹伟,2015),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①会计学有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基础理论结构;②会计学拥有众多的分支学科并已形成体系;③从会计分支学科中已经分化出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独立的专业;④会计学科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工商管理的范畴;⑤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专业既有分立的必要性,又有整合的必要性;⑥会计学科各专业具备很强的社会需求和较高的招生规模。最近一次政府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2011年)》,并没有将会计学列为一级学科。会计学界、教育界、实务部门,以及会计主管部门、有关团体,都应为此积极努力。尽管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如果主观上努力不足,准备不充分,可能下一次还是不能成功提升会计学科的层次。要做的准备工作至少有:①对有关会计数据进行统计,以示会计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影响之巨大;②对会计学科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以示会计学科和会计教育有着长期的渊源和共同的知识积淀;③呈现会计学独特的方法和理论,以示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④从理论上梳理和构建会计学的学科体系,以示会计学科逻辑严谨、根深叶茂;⑤整合属于一级会计学科的二级学科,论证这些二级学科的有机联系以及共同的目标;⑥论证会计一级学科独立的必要性,以及与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二级学科的关系。
(三)精心打造会计类学术期刊,发挥会计类期
刊及同行评议在会计学术评价中的推动作用我国会计类学术期刊其实并非很少,只是在按照学科大类进行学术评价的背景下会计期刊被边缘化了。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目前归属在教育部学科目录“工商管理类”之下。工商管理中的二级学科很庞杂,强势二级学科是企业管理等;而且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学术成果往往难以区分。因此,在进行学术评价时,这两个一级学科通常是捆绑在一起选择和确定核心期刊目录的,导致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期刊几乎垄断了这两个一级学科的核心期刊目录。进入CSSCI目录的会计类期刊只有《会计研究》和《审计研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近公布的“工商管理”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通用的A类期刊目录,也只有《会计研究》属于会计类期刊。但是,设置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三个专业的高校数量、硕博研究生人数、教师数量等指标,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工商管理类的其他专业相比,其相对数量要占绝对优势。在这种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会计研究的论文成果自然纷纷转向管理学和经济学期刊,这也是会计学术界不愿意触及会计问题、热衷于所谓会计实证研究的根源之一。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会计学术团体及会计学界的有识之士必须呼吁增加会计类期刊在学术评价核心期刊目录中的数量。提高会计类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也是这些会计类期刊提升办刊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另外,还应当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创办会计期刊以及会计学与有关学科相交叉的期刊,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除了北大、清华等极少数高校分别创办了以实证研究风格为主的会计期刊,绝大多数高校,尤其是一些老牌会计传统高校都还没有创办或形成有影响力且风格鲜明的会计学术期刊。会计学术评价最终还是要靠内容评价,因此必须建立同行学术评议制度。
(四)反思会计研究方法论,避免学术研究模式
化和单一化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一方面表现出“很热”的一面;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高校环境和评价体制之下,会计学术界人士(主要包括普通高校的教师和学术型研究生)尽管身在会计队伍中,但又有意无意地极力回避会计中的问题,“一窝蜂”式地热衷于比较模式化的会计实证研究。虽不能说这些会计实证研究与会计理论和实践无关联,实则是会计研究视野中的一个并非很大的领域;如此的“以偏概全”且追求形式化,又表现出会计学术研究“极冷”的一面。这一现象值得思考和研究。一位长期在国外任教、后来回国的著名会计学教授表示,在美国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他说:“一个头衔为‘会计教授’的学者,大概代表他是教会计的,他的学术专长很可能是信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心理学。会计只是应用技术,经济学与心理学才是学术。”这段话的前一句,可能意在说明存在于美国的一个事实:教会计的会计教授研究专长不是会计,而是经济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充其量在其专长的学科中加入些会计的“佐料”。而后一句话,则意在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观原因:会计只是应用技术,无须多加研究;经济学和心理学是学术,所以教会计的老师要研究学术就要研究经济学或心理学。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分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中的工程技术学科更是包含庞大的体系,难道从事临床医学的,为了做学术研究就一定要从事生理或病理研究吗?从事土木工程的,为了做学术研究就只能研究数学或物理吗?从事建筑学的,为了所谓的学术研究和多发表SCI论文,就都要研究建筑科技吗?显然,这是不可思议的。会计现在难道还只是500年前的复式记账法吗?上述观点反映出对学科的片面理解和对应用性社会科学的歧视。存在这种教学专长与研究专长相分离的现象是不合理的,是需要扭转的,而不应当是被鼓励的。会计研究走上模式化的“实证研究”之路,就是这种教学专长与研究专长相分离的表现。现在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摆脱这种局面。深刻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并且端正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认识,端正对于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认识,无疑都是必要的。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尽管与认识论有关,但最直接的原因还在于目前按照大类期刊等级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质量的制度背景下,会计学科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在制定评价规则方面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可以想象,在科研队伍十分庞大,拥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热门专业的会计学科,在一些高校的科研评价中只认可《会计研究》和《审计研究》两本国内期刊,会形成什么样的学术生态和结果!
(五)在会计学术研究中重视“跨行业”和“跨学科”研究,拓宽会计学的研究视野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已经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事实。但会计学科的学术研究却不尽人意。高校会计研究的高端人才不愿意关注会计的核心问题,研究内容与会计理论和实践越来越脱节,研究成果也不太被社会所重视,表现出“空心化”和“边缘化”的趋势。这一现象形成的总体原因比较复杂,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学科在20世纪经过学科分化以后,缺乏有效的理论整合,自身存在理论困境,从而未能形成严谨的学科体系;二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处于世界会计学领导地位的美国会计学术界,在会计学科面临自身理论困境及强势学科的压力之下,将服务于经济学等学科的会计实证研究作为会计学术研究的正宗,从而使会计学术研究陷于狭隘的境地,并逐步偏离以解决会计问题为导向的正确道路。进入21世纪之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引导下,我国高校为了尽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高校世界排名,通过制定有关学术评价制度,使美国高校学术界的会计实证研究方式迅速被我国会计学术界广泛接受,而且其在国内的应用比美国更为模式化和形式化。应当说,最早在美国会计学术界开展的实证研究,是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与会计学相交叉的一种跨学科研究,不失为会计学术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但遗憾的是,过分夸大了这种实证研究在会计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计学术研究应当在夯实会计学科自身理论的基础上,继续走跨学科发展的道路,以扩大会计学科在社会和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也为庞大的会计学术研究队伍提供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学术空间。传统的会计实证研究应作为会计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领域来看待,而绝非会计学术研究的全部。会计学跨学科研究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首先,会计学研究应注重与不同行业的结合。我国自从实行市场经济、按照西方国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设置会计学科体系以来,一直很注重一般工商企业会计的研究,但是由于矫枉过正,严重忽视了行业会计的研究,而一些特殊行业的会计问题却非常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如金融、保险、农业、互联网经济等。其次,会计学术研究除传统的纳入解释性学科研究循环的实证研究以外,应当大力开展与税务管理、金融管理、财政管理、企业管理、国民经济管理、法务管理、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提升会计学科服务社会和经济管理的能力,扩大会计学科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另外,在研究方法方面,逐步淡化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分类,突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和制度研究的结合;在开展经验研究时,提倡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鼓励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举。在进行学术评价时,应突出会计专业期刊,并注重研究成果的会计学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陈孟贤.当代会计研究方法:检讨和反思[J].会计研究,2007(4).
曹伟.论会计学科的理论整合及会计学的边界[J].当代财经,2015(1).
曹伟.会计学一级学科设置探讨[J].财会通讯,2015(1).
曹伟.应用型社会科学研究逻辑重构与会计研究方法反思[J].财会通讯,2014(10).
曹伟.论会计研究的研究类型和研究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15(2).
葛家澍,占美松.关于会计实证研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7(12).
袁卫.机遇与挑战:写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际[J].统计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