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万圣节的真正意义范文

时间:2022-08-29 06:59:17

序论:在您撰写万圣节的真正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万圣节的真正意义

第1篇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克尔凯郭尔; 人生三阶段

中图分类号: B08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032-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虽然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概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但是,和谐社会的建设指导理念仍然需要更加细致的研究与进一步的完善。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作者认为,研究这种指导理念的工作应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社会)的关系;第三,人与自我的关系。在本文中,作者只想在人与自我的关系方面尝试做一点基础性的研究。

一、 “个体哲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毫无疑问,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过于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与道德,再加上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特殊性导致了我们变相地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从而使得我们对西方的个人(体)主义形成了许多的误解和偏见。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要完全抛弃集体伦理主义而投靠个人主义的怀抱,我在这里只是要强调,我们不能在这个现代化因素越来越多的社会里再像过去那样不重视个体及个体的独立与个性的价值了。

以商品-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一方面需要“个体性”的人,另一方面也通过自身的机制将社会人分离开来而个体化。暂时抛开西方关于个人主义或个体主义的理论丛林不管,我们自己在自身的市场化过程中对个体“孤立感”的感受逐渐增强不是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吗。

因此,当我们以商品-市场经济为基础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我们难道可以忽视“个体”这个基本的维度吗?我认为,“个体”,“个人”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子”、“细胞”、“微观层面”,而且,最重要的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已经开始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真正建立起来的新的“地基”。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必须在“个体”的层面重新认识社会,乃至重建社会。

所以,在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导理论的时候,我们应该自觉地关注“个体”及相关的个体哲学。由于西方文化在这方面不仅触及了关于“个体”的诸多根本性哲学问题,而且还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理论,因此我们在“个体”方面发展与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时,就必须认真对待西方的这类理论成果,这不仅包括20世纪西方曾经风靡一时的存在主义,而且还要特别注意克尔凯郭尔(S ren Kierkegaard,1813~1855)的哲学思想。

在这里作者之所以强调克尔凯郭尔的理论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是因为“克尔凯郭尔是所有生存哲学思想家的鼻祖。他是近代明确地追求做生存式思考的第一人。”[1]其思想不仅是原创性的,而且与现代存在主义比较起来,还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二、克尔凯郭尔的“人生三阶段”著名思想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丹麦刚刚开始伟大的工业化进程。虽然当时的丹麦像德国和西欧的其他地方一样流行的是黑格尔哲学,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自己的哲学思考方向――个体哲学。尽管他关于个体生存的哲学思想不被时代所器中,但却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

在他丰富多彩的个体生存哲学思想中,最著名的就是“人生道路三阶段”的思想了。

他认为,个体人的生活有三种基本的生活模式可供选择。它们是:审美的生活、道德(伦理)的生活和宗教的生活。对他来说,这三种生活模式、生存境界具有时间上的先后递进关系,即审美的生活道德(伦理)的生活宗教的生活。所以,三种生存模式也是个体人完整生命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

审美生活,审美阶段的本质是直接享受感官和艺术美感的生活。但是“以审美模式生活的人无法真正控制自己或自己的处境。他的生活状态是典型的漫无目的(ins Blaue hinein)。他只‘为眼前’而活,总是通过享受、兴奋、兴趣去打发每个瞬间。”[2]其结局是之后的空虚和悲观厌世。

道德生活是个体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并去履行普遍的道德义务,与人类社会所要求的东西协调共处的生活。其特征是以责任和义务为生活的重心。尽管道德生活很高尚,但他不能最终克服人在面对死亡和无限时的恐惧与颤栗,不能解决人的灵魂的终极问题。

宗教生活,对于克尔凯郭尔来说,宗教生活是他人生的最终选择,最后皈依,也是他生命的最高阶段。他的整个哲学努力就是为了走向上帝,来一种“绝望的一跃”,彻底摆脱纠缠其一生的精神痛苦。赵甲明先生对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生活做了这样的评断,他说:“因此,克尔凯郭尔的宗教人生,实际上指出了在大工业时代和大众社会,‘孤独的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真实存在,只能依靠一个无法证明的信仰,一种无法证明的激情,一个超越一切的永恒实在――上帝,即成为一个基督徒。”[3]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这三种生活模式之间是明显存在着鸿沟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三种生活模式的选择和坚持也是非常矛盾和痛苦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三、个体生存的完整、矛盾与和谐

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概括起来显示出一个链条:个体(个人)基督徒。即是说,个体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基督徒才是个体最真实的生命。但是,个体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基督徒的过程却处处都充满着陷阱,这个过程是一个交织着欢乐与痛苦、理性与困惑、清晰与模糊,对立与和谐的心路(天路)历程。而这个过程对我们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微观个体”之和谐生活却蕴藏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为人们审美生活的满足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条件,并且,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也是审美生活。那么,我们如何克服审美生活的缺点?如何帮助人们从审美生活里超越出来,担当起社会和国家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呢?人们的宗教生活在现代社会又如何得到高质量的满足呢?这三种生活模式之间的关系我们如何处理呢?人们应不应该在这三种生活模式中有一个唯一的选择呢?豪无疑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和谐是大有帮助的,同时,如果每个个体都做到了身心和谐,那么我们的和谐社会不就具备了宝贵的微观基础了吗。

我认为,在现代社会,我们没有必要必须最终只选择一种生活模式,这不仅不必要,而且也不可能。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以哪一种生活模式为中心呢?这个问题应该交给每一个个体根据自己的气质、性格、理想、条件来回答。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处理好这三种生活模式的关系,实现身心的和谐和幸福的生活。我认为,在这个方面,首先我们要树立一个明确的观念,就是人生本来就是复杂,矛盾的。“人是一种合题,是矛盾的合题”[4]其次,我们必须保护每个个体审美生活的基本条件和权利;再次,个体的审美生活必须要受到社会和国家道德和法律的限制,而且,每个个体都要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必要的时候要走出自己的审美生活,履行自己的道德职责;最后,社会和国家要尊重个体宗教生活的权利,并积极引导和保护公民的宗教生活。至于怎样最终做到个体的身心和谐,除了社会和国家提供的基本条件外,就只能依靠个体的不断努力了,因为人生的真理不在个体之外,而在个体的心灵之中。

参考文献:

[1][4](德)彼・沃得.克尔凯郭尔[M].鲁路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03-206.

第2篇

万圣节和万圣夜的区别

中文的“万圣节”实际上是指万圣节前夜,与真正意义上的万圣节不是同一个节日。

万圣节介绍

世界上大部分基督教教派都有的宗教性节日。在西方基督教派(罗马天主教、新教等)的传统中,万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在东方基督教派(东正教、东方正统教会、东仪天主教、东方亚述教会等)的传统中,诸圣节(万圣节)则是圣灵降临节(Pentecost)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因而标志着复活节季度的结束。

“万圣”是一个天主教、圣公宗和东正教的称呼,用于所有忠诚的圣者和殉道者,包括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这个节日是天主教和圣公宗的炼灵月的首日,是以圣者的名义庆祝的节日,而这日是用作庆祝所有被列入圣品的圣人的瞻礼。

由于是纯宗教性节日,通常只有基督徒庆祝万圣节。

万圣节前夜介绍

万圣节前夜(英语:Halloween),万圣节(All Hallows'Day)的前一天,即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一般在晚上。主要流行于撒克逊人后裔云集的美国、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等。

万圣节前夜,又名万圣夜。其英语名称中的“Hallow”源于中古英语的“halwe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诸圣节仍然被称为“Allhallow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圣人(All Hallows)的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Mass)。

万圣节前夜是西方基督教派的传统节日。但与万圣节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基督徒认为万圣夜没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只把这节日当作是普通的“节庆”看待。随着万圣夜逐渐演变成带有商业性的节日并借着商业而日渐普及,在东方基督教派为主的国家甚至非基督教世界,万圣节的庆祝活动也逐渐流行起来。

万圣节是什么意思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意思就是诸圣瞻礼,万圣节的那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在西方国家也叫“鬼节”。

第3篇

一进入10月下旬,年轻人们开始设计搜罗新奇另类的装扮,家有幼童的父母们也得替孩子张罗万圣节的行头和道具。年复一年,万圣节的花费也成为一笔不小的开支。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10月17日数据说,预计今年假日季美国消费者人均开支将达749.51美元,略高于去年的740.57美元。

零售业的调查显示万圣节消费在美国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今年全美将有1.7亿人欢度这一节日:51%的人会装饰他们的院子,45%的人会身着万圣服装,15.1%的人甚至会让他们的宠物也披上节日盛装。这一切将导致相关消费高达80亿美元,而人均消费则会从去年的72.31美元增长到79.82美元。例如我的海外朋友琳达在微博上秀的阳台照片,其中连晾衣服的小夹子都是带蝙蝠图案的,说是为了配合万圣节的气氛。

与此同时,四分之一的美国消费者声称低迷的经济形势将会影响他们的万圣节计划。这些人会想尽各种办法削减开支,其中包括自己动手缝制服饰,或者少买一些糖果等等。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专注回收衣料业务的社会企业USAgain 在节日来临之前倡导民众过一个环保的万圣节。他们所提供的最有说服力的数据是:跟万圣节有关的织物在节后有85%会被直接扔弃到垃圾填埋场,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USAgain 的建议包括以下几点:

鼓励DIY。即便是DIY,也强调要利用家庭中的既有物资来自制各种万圣节服装及装饰物品。此举不但低碳环保,也锻炼动手能力,更能作为极佳的亲子互动娱乐。

鼓励交换。万圣节服装之所以劳民伤财,是因为每年只穿一个晚上,而且还不好意思年年重样。因此家庭或者朋友之间相互交换万圣节行头既可以避免浪费,又能体验身着不同装束的新鲜乐趣,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鼓励upcycle(升级改造)。它比recycle(循环再用)更进一步,即换一种全新的方式使用一件旧物,例如把旧的枕套直接用作讨糖果的布袋。如何能让旧物变身焕发第二春,其实是最考验创意的。

无论是DIY、交换还是升级改造,都体现了近年来环保时尚领域的“慢消费”趋势。尤其在萧条、失业与自然灾害的背景下,与大规模生产和快速淘汰相对立的慢消费哲学既能从容应对经济不景气的挑战,又姿态高昂彰显政治正确,还可以提供广阔创意空间,真正八面玲珑。

第4篇

关键词:万圣节前夜中元节文化习俗

一、万圣节前夜的由来和文化习俗

1.万圣节前夜传说

万圣节定在每年的十一月一日,称为All Saints'-Day。旧名叫Hallowmas,不过万圣节的同根词Halloween更为响亮,一直沿用到现在,意思是“万圣节前夜”,即十月三十一日夜晚。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最早时,年轻的人们成群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punpkinlantern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其实是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为了摆脱鬼魂的纠缠,万圣节这天晚上人们会把家里的炉火灭掉,营造一个寒冷阴森的环境,并把自己打扮成鬼怪的模样,大声怪叫。即便吓不走鬼魂,也要让鬼魂分不清谁是活人、谁是鬼魂,从而无法找到替身。万圣节前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2.西方人的万圣节文化习俗

如今在西方,尤其欧洲和北美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仅仅用来赞美秋收,而是让它变成一场真正的“狂欢”。而脸谱化妆是万圣节传统节目之一。美国的街上四处可见精彩的现场表演、戏台上演的幻觉魔术、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种恐怖电影的放映。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所有人都可以则极尽所能的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万圣节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在学校时,他们会制作万圣节的装饰品:各种各样桔红色的南瓜灯。你可以用黑色的纸做一个可怕的造形:一个骑在扫帚把上戴著尖尖帽子的女巫飞过天空,或者是黑蝙蝠飞过月亮。这些都代表恶运。当然黑猫代表运气更差。有时候会出现黑猫骑在女巫扫帚后面飞向天空的造形。在万圣节的晚上,孩子们会穿着一些各式的鬼服提着用南瓜制成的灯笼,戴上面具和口袋外出。小一点的孩子必须和他们的父亲或母亲一块出去,大一点的孩子则一起到领居家,按他们的门铃并大声喊道:“恶作剧还是招待!”邻居们会评价孩子们们的化装。有时还会和孩子们一起玩,假装被鬼或者女巫吓着了。但是大人们通常会带一些糖果和花生放进孩子们的“恶作剧还是招待”的口袋里。如果没人回答门铃或者是有人把孩子们赶开,孩子们就捉弄他们,通常是拿一块肥皂把他们的玻璃涂得乱七八糟。有一个典型的万圣节花招是把一卷手纸拉开,不停地往树上扔,直到树全被白纸裹起。除非下大雪或大雨把纸冲掉,纸会一直呆在树上。这并不造成真正的伤害,只是把树和院子搞乱,通常会让大人们哭笑不得。最后孩子们各自回家,数数谁的糖果最多,和家人一起欢庆节日。

二、中元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

1.中元节的传说

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又称鬼节。 关于这个节日,有一个重要的佛教传说: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目连,看到他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着吃不饱的生活。于是目连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他的母亲不改贪念,一见到食物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于是讲述了《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供养僧众以祭其母。

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2.中元节的文化习俗

如今在北方的民间,中元节这一天, 人们会从很远的地方回家扫墓,在墓前摆上饺子、白酒、瓜果,烧些纸钱等祭奠已故的亲人。如果因路途遥远而无法回家的人,会在路边画上圆圈烧些纸钱祭拜。由此可见,在中国,“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祭祀方式简单但不失庄重,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同时向后辈及自己对这个特殊的节日阐述了感情的延伸,以及对未来的提醒,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中外“鬼节”文化差异

同样都是“鬼节”,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从综上所述的传说中我们就不难理解对于美国及西方人而言,万圣节的意义是扮鬼装鬼搞怪,是一个庆祝夏天这个季节结束迎来丰收的秋季的节日。

而中元节则是把我国的本土文化――“孝”文化的再现。它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对祖先的一种思念、一种崇敬,还有一种畏惧,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衍伸的总和。

这也同时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中在向学生们介绍外国节日时,要结合外国的文化习俗,同时结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探讨和发现,是学生能够在了解并丰富对本国文化的理解的同时,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第5篇

中美节日 习俗 内涵

一、节日的概念和作用

节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除了传统的庆祝活动外,节日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作为文化的载体,节日的庆祝方式和内涵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悄悄变化,而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和交流,也因为节日而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

二、清明节和万圣节的起源、习俗及意义

1.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清明节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都在此时远离冬日的寒浊,迎来温暖的春日。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非常的丰富有趣。在这一天,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墓,表达对祖先和已故亲人的缅怀之情。同时,因为清明节也被称为“寒食节”,所以这一天要禁火,为了减少寒食冷餐对身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大家还要一起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清明节通过对祖先和亡人的追思和缅怀,教育人们要珍视和尊重生命,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又充满了踏青游玩的欢笑之声,强健体魄,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正是这特殊的形式和重要的意义,使得清明节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特色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2.万圣节

万圣夜,英文称之为“Halloween”,为“All Hallow Eve”的缩写,是指万圣节的前夜。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提前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严酷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原因。

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由以前的逐鬼驱魔变得积极快乐。“死魂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以卡通形象出现,变得友善而滑稽。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地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让鬼节变得妙趣横生,而万圣节也成了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

三、清明节与万圣节的主要差异

1.习俗差异

清明节和万圣节在习俗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清明节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时至今日,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它更是重要的祭祀日。清明节当天,亲人们要结伴而行,携带纸钱、果品、酒食等到墓地,首先,为祖先的墓地“打扫”,如擦洗墓碑,拔除野草、添加新土;其次,陈设果品美食,点燃香烛为他们“送钱”“送食”,同时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健康。通过祭祖扫墓,人们主要表达的是对祖先及亲人的哀思。而且在举行扫墓仪式时,往往气氛严肃,步骤繁复。全程需双膝跪地,表达对祖先的敬畏。仪式结束后叩头行礼,并共同将剩余的酒食吃完,意为与祖先共同进餐,然后回家。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的万圣节仅保留了一部分原有的习俗,原有的祭祀仪式逐渐被人们所忘却,节日的宗教色彩也逐渐变淡,并不断向着奇特、怪诞和狂欢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天,小孩子们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地要糖,成年人也举行各种各样的狂欢活动,戴着鬼神面具,成群结队,“装神弄鬼”相互恐吓,他们游行在大街小巷之中,在稍显恐怖的气氛中,尽情寻找和创造着欢乐。“鬼节”在美国成了一年之中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万圣节成了一年一度真正意义上的狂欢节。

2.内涵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手工劳动就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劳作方式和经济来源。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劳力的多少往往会决定一个家庭兴旺与否。而在祭祖扫墓之时,家人要全员参与,能增强人们的家族观念,同时提醒家人“人丁兴旺”的重要性,体现了封建社会浓厚的宗族血缘关系。

与拥有悠久历史和封建传统的中国不同,独立战争之前的美国深受欧洲资本主义推崇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以及14、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相信,只要足够虔诚,就会与上帝建立联系。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等级之分,也无贵贱之别,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因此,在万圣节来临之时,几乎所有人都戴起面具加入狂欢,尽情释放,展现和张扬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其传统的祭祀仪式已难觅踪迹。

四、结语

通过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及美国的传统节日万圣节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美两国在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国的节日文化,并与本国的节日文化进行对比,使我们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弘扬本国节日文化,同时为吸纳他国节日文化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盖国梁.节趣.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2]陶德政.从中西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第6篇

万圣节当夜,怪物伙伴们在街道上玩得不亦乐乎,然而恐怖的南瓜怪却要将这里变成真正的噩梦……

Susan: Guys, good news!

Link: (to Bob) Hey, check this out. Shh!

Susan: Looks like that 1)yeti sighting was just a 2)hoax, so we’ve got the night off.

Bob: Enjoy your coffee. It’s normal. No one’s in it.

Link: (scares Susan from the coffee) This could use a little more milk. 3)Sheesh! ①Where is your Halloween spirit?

Susan: Hey, I’ve got plenty of Halloween spirit. Just wait till you see me 4)zombie 5)cheerleader 6)costume. Now where am I gonna get some really huge 7)pom-poms?

Link: Susan, you’re a real monster now, and that means you’re playing in the big leagues with the big boys. I got 50 years of missed Halloweens, all smushed up tight inside me just bursting to get out! This isn’t just any night! It’s our night! And when it finally comes, we got to 8)terrify.

Dr. Cockroach Ph.D.: Perhaps, my 9)finned friend. But for some of us, all hallow’s eve is more trick than treat.(reminisces about the past) I was but a 10)lad. My head filled with dreams of 11)particle physics and candy, sweet candy. The future before me seemed sugar-coated, until… “My 12)swirly pop!” ②From that dark day forth, Halloween was dead to me, forever.

Link: You know, I kind of want to throw you in the 13)trash right now.

Susan: Come on, guys, like you said, it’s our night, right? So let’s get out and have some fun!

Monger: Fun time’s over, monsters! It’s a no-go, I repeat, a no-go on Halloween.

Dr. Cockroach Ph.D.: Yes!

Bob: What?

Monger: We got us a major situation. A UFO has entered our airspace over California. And you ain’t gonna believe where.

Susan: Modesto?! Why is it always Modesto?

Monger: I thought it was kind of 14)freaky myself.

苏珊:伙计们,好消息!

猴鱼:(对果冻怪说)嘿,等着瞧。嘘!(译者注:Link想要躲在咖啡里吓唬苏珊。)

苏珊:看起来目击雪人的事件是场恶作剧,所以今晚我们可以放假了。

果冻怪:请喝咖啡。这就是杯普通的咖啡,里面没有人。

猴鱼:(从咖啡里跳出来吓唬苏珊)里面应该再放点奶。天啊!你没心情过万圣节吗?

苏珊:嘿,我很有心情啊。我可准备了件僵尸拉拉队服呢。现在我该去哪儿弄对超大的绒球呢?

猴鱼:苏珊,你现在就是个活生生的怪兽,你现在可是跟大人物们干大事业。我50年没过万圣节了,内心的小火苗呼之欲出。今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晚,是我们的夜晚,好不容易盼来了,我们要去吓人。

蟑螂博士:或许你说得对,长鳍的朋友。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万圣节前夜的回忆痛苦多于甜蜜。(回忆过去)那时我还小,脑子里只有粒子物理学和糖果,甜甜的糖果。未来的人生一片光明美好,直到……“我的波板糖!”(译者注:蟑螂博士小时候曾在万圣节前夜被人抢去糖果,并被扔进垃圾桶里,因此对万圣节充满痛苦的回忆。)自那黑暗的一夜之后,万圣节对我来说变得毫无意义,永远都是。

猴鱼:你知道吗,我想立马把你扔进垃圾桶里。

苏珊:振作点,伙计们,如你们所说,这是我们的夜晚,对吗?所以我们出去找点乐子吧!

疯狂将军:没得找乐子了,伙计们!今天不准外出,重复一遍,万圣节不准外出!

蟑螂博士:遵命!

果冻怪:什么?

疯狂将军:我们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一架UFO进入了加利福尼亚的上空,你们绝对猜不出在哪儿。

苏珊:莫德斯托?为什么总是莫德斯托?(译者注:Modesto是美国城市名。)

疯狂将军:我也觉得奇怪。

Dr. Cockroach Ph.D.: Any idea what we’re facing, general?

15)Invasion? 16)Abductions? 17)Probes?

Monger: Unknown. And I hate me some unknown. So I want you on the ground and searching Modesto for possible alien 18)intruders, 19)asap! Better yet, 20)pronto! And let’s keep this on a need-to-know basis, meaning nobody needs to know!

Susan: What about my parents?

Monger: Nope, not even your parents. It’s Halloween after all. We don’t want to go around scarin’ folks.

蟑螂博士: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将军?入侵?绑架?还是来侦察的?

疯狂将军:还不知道,我讨厌情况不明。我命令你们去搜查莫德斯托,尽快找出可疑的外星侵略者。最好现在就去!这是机密,意味着谁也不能说!

苏珊:能告诉我的父母吗?

疯狂将军:不行,父母也不行。今天可是万圣节,最好别吓着大家。

Smart Sentences

① Where is your Halloween spirit? 你没心情过万圣节吗?

Halloween spirit: show a lot of enthusiasm for Halloween(对万圣节有很高的兴致)。例如:

Look at the kids, they’re full of Halloween spirit.

看看那些孩子,他们对万圣节兴致很高。

② From that dark day forth, Halloween was dead to me, forever. 自那黑暗的一夜之后,万圣节对我来说变得毫无意义,永远都是。

sth. is dead to sb.: sb. is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sth.(某人对某事失去兴趣)。例如:

第7篇

万圣节的由来第一种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万圣节的由来第二种

方法法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最普遍的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

万圣节的由来第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