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草原文化范文

时间:2022-03-15 12:38:47

序论:在您撰写草原文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草原文化

第1篇

一、梳草原文化脉络——文化自觉

文化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在人类的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探索和理解之中,它的发展和延续与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习俗和信仰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生存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继而产生不同的文明。文化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不同环境能否适应之分。博大的中华文化,正是在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以和而不同的方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过程中,凝聚了13亿中国人、56个民族的力量,以“多元一体”这样一个基本形态造就了几千年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这种文化造就文明的巨大力量,就是文化自觉。

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大系中悠久而古老的文化主源和类型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保有独树一帜、自成一元的特质和卓尔不群的文化风格,并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持久的、广泛的和深远的历史性作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草原上的各民族创造了以游牧文化形态为主导的草原文化,并造成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游牧文明,将草原文化推向新的历史时期,这种文化便具有了历史统一性和连续性并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品格;而这种品格表现为历代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对自身文化始终保持自我觉醒和自我创建的状态。由此,这种品格所蕴涵的力量即是草原文化自觉。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丰厚,首先需要文化自觉。纵观草原文化发展历程,文化自觉是其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正是保持了高度的文化自觉,草原文化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这种文化自觉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各民族对其文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并始终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达到文化的自我认识、自我尊重、自我创建。随着我区经济建设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GDP的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唯一目标。在当前,草原文化自觉便成为推动草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区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内蒙古以文化概念来定义发展,以新的视角认识草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赋予其崇高的使命——从更深层次、更高境界探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題。这是新的文化自觉,是一种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的责任担当。

草原文化自觉是草原文化自信与草原文化自强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保证。在今天这样一个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时代,弘扬草原文化,尤其需要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的文化自觉。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才能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草原文化,怎样建设我们的草原文化。

二、享草原文化荣耀——文化自信

文化作为一种民族心态,是一个民族的多数成员对于自身精神价值的把握与昭显。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文化的特质。因此,一个民族只有坚信自身文化理念的正确性,由此而产生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与肯定,以及长期积淀的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才能为社会进步营造出一种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

历史上,草原文化之所以延绵不断、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巨大包容力和高度开放性的传统。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拥有对自身文化价值高度认同的坚定、对外来文化长处高度包容的从容,形成了特色鲜明、品格迥然的草原文明。历史证明,只有对自身文化价值高度认同的坚定,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开拓创造的活力;只有对外来文化长处高度包容的从容,才能有海纳百川的视野,积博大的胸襟。在当今必然地造就了“只有一个地球”的新的“封闭性”全球文化环境中,草原文化以其具有穿越时空和全世界共同借鉴价值的特质尤显其必然的优越之处。这种文化彰显出的天然的优势,就是文化自信。

草原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这种文化自信,归根到底,就是草原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信力。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积淀着草原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草原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草原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草原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独特资源;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正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对于自身既有文化具有充分的自豪,对于现实文化具有充盈的认知,以及对于未来文化发展具有充足的信念的品格,构成了草原文化自信。

文化全球化,让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逐渐趋于一元;同时,为草原文化横向开拓提供了大好的时机。以什么样的态度审视自己、放眼世界,考验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草原文化的自信,来源于历史深处。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草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就是草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基。在全球文化的语境中,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推动草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草原文化自信,基于草原文化自觉,亦源自于对未来的草原文化自强。而从本质上来说,民族文化强区必须建立在草原文化自信上。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礼敬自豪地对待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传统,我们才能饱含深情地对草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进行现代诠释并创造性弘扬发展,使其惠及当代、恩泽后人。

三、创草原文化辉煌——文化自强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每一个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相对于技术、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文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标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因而成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历史上,草原文化作为实践的产物,对社会生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进而成为不断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时代的变化,草原文化必然也要变化,其文明成果也会变化。文化力量是经济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更高的社会需求。随着我区的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真正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同推进,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亦成为一个普遍诉求。这表明,草原文化走向世界、展现其独有的风采和魅力的时机已趋成熟。因此,只有立足自己的实际,突出自己的特色,进而使草原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强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走向民族文化强区的目标。这种通过文化的自身力量走出一条具有草原品格与气派的文化建设之路,就是文化自强。

草原文化自强,有着“看得到”、“看得懂”的实在内容。一个民族文化的盛衰、强弱取决于其文化品格。在草原文化起源和传承进程中,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草原文化承载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厚望。草原文化品格的核心是草原文化在其起源和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是凝结在草原文化之中、决定着草原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因此,走向草原文化自强,绝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走出一条与草原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长远目标相承接的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草原文化自强之路。

内蒙古是文化资源大区,但还不是文化强区。所以,讲软实力,从根本上取决于草原文化在培育和形成草原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过程中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取决于草原文化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竞争中发挥其长期性、战略性作用。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方能生生不息。在崇尚绿色、追逐环保的今天,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迎来了无限的商机,而草原文化力量所具有的持久性品格在于更直接、更现实地承担起提升软实力的责任。实践证明,草原文化不仅是精神意义上的财富,亦是经济增长点。草原文化只有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内蒙古经济发展只有体现出草原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因此,草原文化力量作为“软实力”有其“硬道理”,它喻示出草原文化是一种普遍影响的力量、融会贯通的力量和恒远连续的力量,只有增强草原文化软实力,才能推进民族文化强区之路。

第2篇

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为地域文化之一种,而游牧文化则为经济文化之一型。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近两年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理问题。虽然学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题讨论,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分歧已有所表现,其中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从而对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质疑。本文试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并重点说明二者之间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

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着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着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从上述简略的界定中不难看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实际上,不少学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称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视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称,都是从这个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出发作出的界定。然而,超出这种特定的范围和时期,再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进而质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显然是缺失必要的逻辑基础和科学依据的。因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就完全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前者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从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列入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序列。明确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类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从内在属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二、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看,二者之间也有

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由于草原文化是依草原生态环境生成的,因此草原文化实际就是依草地资源的分布而蔓延于世界各地的。现在我们确切知道的是,草地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草原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以上。其中最大的一片是欧亚大草原,从我国大兴安岭东侧到欧洲多瑙河下游,东西跨110个经度,绵延万余里。这些草原由于气候和植被条件不同,又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甸类、沼泽类等不同类型。而生活在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原上的人们所创造的草原文化虽然存在地域的区别,但都是以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具有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因而在更高层级上都属于草原文化。

如果说草原文化是紧随草地资源分布的话,那么游牧文化的分布就不尽其然。据ThomasJ·Barfield的《游牧选择》一书介绍,现今世界上存在着五个主要游牧地带:1、横贯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至非洲大裂谷一线的东非热带草原。2、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3、地中海沿岸经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到中亚山区一线。4、从黑海延伸至蒙古的欧亚大陆草原。5、高原及其邻近山区高原。还有一些学者对游牧文化的分布作出另外的归类和划分,这里我们不再详细引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对游牧文化分布的划分不管有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却非常一致,即他们都没有把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同草原地带的分布完全等同起来,有的甚至认为只有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才是游牧文化的真正分布区域。

从上述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不尽相同的分布情况来看,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和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具有很多质的差异性。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主要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的,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则主要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的。三、从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看,二者之间也具有明显的非同步性。

关于草原文化的起源问题,包括草原文化兴起的区域、起源的时间、最早的主要生产门类和经济文化形态等等,似乎至今还未得到专门的研究,更谈不到有确切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预设(也只能作为预设)提出的基本看法是,草原文化同其他古老的地域文化如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黄河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以中国北方地区为例,从距今大约70万年前开始这里就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到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阶段,这里相继出现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为代表的早期草原文化繁荣景象,被学者确认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关于游牧文化起源问题则早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相当集中的讨论,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即:“狩猎说”、“农耕(畜牧)说”、“气候说”、“人口说”。后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尽管视角更加新颖,但主要的进展也只表现于提出“混合经济说”和不同来源说,由于对游牧文化起源缘由的不同认识,导致学界对其起源时间的认识出现重大差异。对于这一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游牧文化起源可追溯到较早时期,例如狩猎或早期畜牧阶段。虽然我们不能把早期畜牧业视作游牧,但起源阶段的游牧又很难同畜牧作泾渭分明的划分。这一时期大致在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间,而其形成期应在青铜器时代中晚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

四、根据上述游牧文化

起源问题的讨论情况,我们试采用一种“相互印证”的方法,具体讨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与区别。为此,我们将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历史阶段,并加以简要说明与阐释。

一是前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时间大致在从远古到游牧文化形成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多种文化,即采集、渔猎、畜牧、农耕等相继出现并处于交互作用状态。由于草原各地类型、气候及族群不同,这些经济文化类型在各地出现、持续及处于主导地位的状况也千差万别。但总的看,在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中,采集、狩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兴盛期,时间大致从游牧文化形成期到其衰退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多草原文化分布区域,特别是在欧亚草原地区,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完全交融在一起。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完全可以与研究游牧文化等同起来。

三是后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转型期,时间是大致从游牧文化衰退期开始的。这一时期

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农业、工业作为新兴文化的因子,其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草原文化再度迎来了多种经济文化并存的格局。 通过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历史分期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的关联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即:在前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主要是以狩猎、畜牧、农耕文化形态存在的,如果说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有什么关系的话,只不过是为游牧文化的孕育、产生创造条件而已;后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更多的是同新的文明形态结合在一起,游牧文化在草原文化中已处于“隐而不彰”状态;只是在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才大致处于重合状态。因此,我们不能不分时期、不顾历史条件简单地将草原文化指称为游牧文化。

五、从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内涵、分布、起源、发展历程中的比较分析,我们还看到这二者之间在建构特征上也有明显不同。

首先,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作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首先是指孕育、成长于某一草原地域的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内。这里,草原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蕴涵着特有的普遍意义。草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相对于两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这些大的地域文化而言,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种多民族文化,是由部落联盟、民族族群共同创造开发的文化,而不是单一的或单一民族主导的民族文化,因而使草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态和族群文化样式。而游牧文化,作为一种经济类文化主要是产业经济与民族的统一,虽然游牧生产也离不开草原区域,但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同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还是有重大区别的。

第3篇

关键词:草原文化;建构;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58-02

进入21世纪的今天,草原民族及其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因此,发掘草原文化的合理内核,保护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对草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已为众多人士关注。笔者在研读大量相关资料基础上,立足于草原文化自身研究现状,对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类型、分期及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总结现有成果,推动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

关于草原文化的概念问题,学者们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1.政协主席陈光林等人士认为:“所谓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1]

2.“草原文化主要是指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牲畜的草原区域创造的独特文化 , 是由草原地理环境 (自然因素) 、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 (人文因素) 多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2]

3.“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 ,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3]

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创造主体以及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概念的主要内容。从上述的三个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是草原,创造主体是世代生活在草原的居民,与其他文化一样,其具有丰富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说,生活在草原地带的人们创造出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就应当是草原文化,该种文化包括游牧文化、狩猎文化以及农耕文化等。

二、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问题,目前是学术界在草原文化研究领域很难形成共识的焦点。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内涵“一是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二是以多样的贸易需求为特征的经济贸易理念;三是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开放生态理念。”[4]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崇尚自然,践行自由和英雄崇拜”[5];也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基本精神是英雄精神、自由精神、务实精神、开拓精神和顽强精神。”[6] 这些提法,从不同的层面论述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正如吴团英所说,“草原文化作为统一的认知对象……应当具有基本的、稳定的、同一的内在属性和特质。” [7]基于此,草原文化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自然生态理念。草原文化是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形态,而游牧生产是最具生态特征的生产方式。不仅将人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将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草原文化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

二是诚信伦理观念。诚信伦理观念体现在物质生产过程、生活习俗和政治文化之中。草原民族推崇以诚立命的道德标准。

三是自由开放。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环境,自由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

四是英雄崇拜。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蒙古族是拥有英雄史诗最多的民族之一。

三、草原文化的分期

关于草原文化的分期问题,学界提出众多观点,仅就中国草原文化的分期就存在以下观点。

1.按草原文化的发展演变脉络,即草原文化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实际进行分期。有学者对草原文化作如下分期:“(1)扎赉诺尔文化――朱开沟文化为北方草原文化起源期。(2)朱开沟文化――公元209年为草原文化形成期。(3)以游牧文化为突出特点的草原文化发展期(公元前209至公元906年,约1116年)。(4)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嵌合、交融的草原文化拓展丰富期(907―1911年)。(5)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期(1911―1949年)。”[8]

2.将北方草原文化进行历史分期,又考虑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基本特征,对草原文化历史分期进行划分:“ 以原创游牧文化为主要特点的区域文化形成期(公元前 209 年至公元 906 年); 拓展地域空间和经济类型的文化跨越发展期(907 ―1205 年); 在统一中国的大背景下创新与吸融相互渗透的全面发展时期( 1206―1911 年)。”[9]

草原文化的发展既有逐步的形成过程,也有在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的剧烈变化。所以,对草原文化的合理分期对研究草原文化有重要意义。

四、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界大致有以下观点:(1)多元化特征。李登样认为:草原文化系统本身具有多样性,“草原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型如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10]因此,草原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另外,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创造的,因而,草原创造主体具有多元特征。(2)生态化特征。乌云巴图认为,游牧必须具备三要素:人、家畜和环境,而人(牧民)充当调节者的角色,相当于一个生态因子。“牧民的所作所为必须服从于其他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维持。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态属性。”[11];马桂英认为:“……质朴的自然观,再加上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 , 使他们同大自然融合为一体 , 导致各民族原始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归顺自然、顺应自然、适度师法自然的价值观。”[2]。(3)开放性特征。李登样,马桂英认为:“ 游牧民族四海为家 , 视野特别宽阔 , 能够广泛接纳各种文化 , 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 ,任何时候都能恰倒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2] (4)历史传承的悠久性。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都证明了草原文化的历史可谓悠久。(5)区域分布的广阔性。在历史上,广阔的北方草原一直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域,所以草原文化一直是这个广阔区域的重要文化形式。(6)构建形态的复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是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光林.深化草原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 2007-09-21(9).

[2] 马桂英.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2006,(1).

[3] 论草原文化的建构特征[N].光明日报,2004-12-21.

[4] 王利俊.草原文化传统价值的当代启示[J].实践,2005,(2).

[5] 吴团英. 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1).

[6] 乌云巴图.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J].实践,2006,(1).

[7] 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

[8] 金海.深化草原文化研究 推进文化大区建设[N].实践,2006,(10).

[9] 何天明.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对本区域文化历史分期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07-20(9).

[10] 李登祥. 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1] 乌云巴图.草原传统文化的流变与特征[J].实践,2006,(3).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grassland culture

PANG Yu

(Humanity and tour school,Huhehaote vocation college,Huhehaote 010021,China)

第4篇

一、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层次性

草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草原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是物质层次即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中层是制度层次,例如人们行为方式、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等;深层是社会意识的总和,例如人们社会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观和哲学、信仰等。草原文化的变迁就是这三个层次的文化成分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草原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中,其表层结构最不稳定,也最容易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一般由草原文化表层结构的变迁引起中层结构的变迁,然后再导致深层结构的变迁。例如,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逐渐代替了马、勒勒车、桦皮船、滑雪板等传统交通工具。而与之相关的马文化以及原有的车、船经验和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生活需要。又如,随着生存环境剧烈而不断的变化,草原民族狩猎技术(围猎)、组织等绝大部分文化因子均已呈现明显的衰落或断档现象。再如,传统社会以阶级地位、等级制度、世袭家族来界定的社会角色日益被现代教育和培训制度、竞争机制所取代,表明自己社会身份和出生的世袭家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与技术的掌握程度。草原民族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动摇,原有的社会结构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形成了以村屯为基础的社区。人们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原有的社会关系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结构。此外,在血缘及地缘“呼日也”阶段,人们的行为主要由习惯法来规范。定居以后,习惯法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新的社会关系准则和国家法律取代习惯法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上,萨满教、佛教等是草原民族信仰的核心,人们寄托于神灵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生活安宁。随着现代科技及医疗的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替代了萨满的权威,人们对萨满的幻想开始动摇。这是草原文化变迁的一般模式和层次性。

二、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因素

引起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因素,有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强大影响等。

谈草原民族文化变迁当然离不开中国这个大的社会背景。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草原民族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进步。传统的游牧生产业已经深刻受到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当代商业文明的影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使传统的草原文化开始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各种传播媒介的普及,外部社会发达的科学文化、优良的生活条件、发展机会的吸引及与异族通婚的日益普遍等等,都在继续动摇着传统社会、传统文化所遗留的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观念形态的。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的社会背景和发展取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它所带来的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也对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冲击。

面对巨变的环境以及环境变化带给传统社会的冲击,草原民族丧失或放弃了游牧生活,改变了自己传统的经营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些是自觉的,有些不是自觉的,已经具有了农贸集市和小镇、社区居住的经历和习惯,更重要的是已经没有了草场和大规模的畜群,生活和环境迫使他们逐渐接受和认同了农耕文化。

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使草原民族传统游牧经验和技术处于新的适应和选择当中,草原民族传统的“呼日也”、“阿伊勒”的游牧和轮牧的社会组织形式被新的旗、苏木、嘎查行政区划所取代,传统的春夏秋冬四季牧营地亦被定居畜牧所冲销,传统的分群放牧也被“草畜双承包”制所打破。

现代化的技术、效率、价值观和认知模式改变和作用着草原民族的意识和行为方式。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与国民一体化和社会整合相交融,从而日益摆脱自然发展和自生方式状态,处于改革激变的社会形态之中。现代化技术、工具和机器手段的日益更新和先进,通讯卫星、电视、电话、电子计算机、互联网、通讯光缆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和晋级等,都对草原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异质文化的广泛传播,文化交流的全面展开,使传统文化日益呈现断裂态势。此外,社会交往的对象和范围,改变民族内部和族际之间的人口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也是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

三、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具体形式

当代草原文化的变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取代,即比较完整地吸取和接受了某种异质文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新元素取代了先前存在的东西。但实际上是新的文化特质经若干世代逐渐地替代了旧的文化特质,而不是一下子由新的代替了旧的。例如马、蒙古包、服饰、饮食等;二是融合,即以原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对其他文化传统或文化因素的精神实质进行改造和吸纳(整合、涵化)。融合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一个文化接受的过程。融合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个文化系统可能自愿或被抛弃一些原有的特质,又由于传入新的特质而得到补偿。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产生许多变化之外,还有创造的过程,这就是本文化系统中的特质与外来的特质相结合,或者说新的文化特质加入原有的体系中。

四、当代草原文化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同民族的文化变迁有着各自独特的轨迹,我们应当做到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考察当代草原文化变迁过程并给予某种指导。从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整体方向来讲,它是积极的和有利于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但由于文化变迁自身的复杂性,当代草原文化在其变迁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例如当代草原文化各个层次文化成分的变迁的不同步、社会成员对当代草原文化变迁接受过程的不同步、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不平衡性(中心区和边缘区)、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草原文化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化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把握都是当代草原文化变迁中急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当代草原文化变迁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政府和社会成员(民间)应该各司其职。政府应当给予政策引导,对传统文化价值给予足够重视,应当加大对当代草原文化优秀文化传统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社会成员(民间)应该让保护、传承与开发草原文化成为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一)草原文化本身具有的适应性、整合性及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异、发展的动态规律。我们应该遵循草原文化变迁、发展的自然规律,正确引导其变迁及发展。

(二)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有的民族因为固守传统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时间和潜能,迅速走向衰败,出现了现代化的困惑和传统文化的断裂;有的民族因为没有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被世界所淘汰。草原民族要敢于大胆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要把外来文化融汇于草原文化传统结构之中。

(三)传统文化已经日益失去生长环境和社会基础,保留民族风俗者已寥寥无几。我们要进行多层面的宣传,让保护、传承与开发草原文化成为人民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四)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上,因社会阶层的不同、时代不同,草原民族内部成员持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期待和理解。一种是积极学习吸收适应现代化带来的一切,同时也不排除一些人的盲目崇拜,而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妄自菲薄;一种是抵制、排斥现代化,表现出封闭消极、悲观的态度与心态;还有一种是或平和或随遇而安、麻木不仁。我们应当大胆吸收先进、有用的优秀文化,创造出更丰富、更美好的草原文化。

(五)积极推进草原社会、文化转型,又要在此过程中将传统草原文化予以保留并加以弘扬。弘扬草原优秀传统文化,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中有的将得以保存,有一部分会消失,还有的将被创新后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新的文化风景线。

(六)把草原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功能体系,对其传统文化加以重新解释和选择,进行价值转换和现代化处理,融合到现代化的生活实践中,从而开掘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在当代,草原传统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定程度的创造性转换,一些传统价值观、生态观获得了现实存在的意义和功能。如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信用意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忠诚,对尊重大自然等思想理念被大量吸收。

此外,草原民族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美味佳肴都应该是草原地区促进旅游、交通、商贸、餐饮等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内涵极其丰富、哲理性很强的谚语、诗歌、文学、戏曲等积极内容,这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将会做出更大贡献。草原传统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经济资源。也就是把草原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将文化资源全面推向市场,使传统文化成为该地区市场运行大环节中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

第5篇

    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为地域文化之一种,而游牧文化则为经济文化之一型。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近两年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理问题。虽然学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题讨论,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分歧已有所表现,其中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从而对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质疑。本文试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并重点说明二者之间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

    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着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着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从上述简略的界定中不难看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实际上,不少学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称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视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称,都是从这个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出发作出的界定。然而,超出这种特定的范围和时期,再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进而质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显然是缺失必要的逻辑基础和科学依据的。因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就完全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前者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从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列入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序列。明确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类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从内在属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二、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看,二者之间也有

    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由于草原文化是依草原生态环境生成的,因此草原文化实际就是依草地资源的分布而蔓延于世界各地的。现在我们确切知道的是,草地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草原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以上。其中最大的一片是欧亚大草原,从我国大兴安岭东侧到欧洲多瑙河下游,东西跨110个经度,绵延万余里。这些草原由于气候和植被条件不同,又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甸类、沼泽类等不同类型。而生活在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原上的人们所创造的草原文化虽然存在地域的区别,但都是以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具有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因而在更高层级上都属于草原文化。

    如果说草原文化是紧随草地资源分布的话,那么游牧文化的分布就不尽其然。据ThomasJ·Barfield的《游牧选择》一书介绍,现今世界上存在着五个主要游牧地带:1、横贯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至非洲大裂谷一线的东非热带草原。2、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3、地中海沿岸经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到中亚山区一线。4、从黑海延伸至蒙古的欧亚大陆草原。5、西藏高原及其邻近山区高原。还有一些学者对游牧文化的分布作出另外的归类和划分,这里我们不再详细引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对游牧文化分布的划分不管有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却非常一致,即他们都没有把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同草原地带的分布完全等同起来,有的甚至认为只有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才是游牧文化的真正分布区域。

    从上述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不尽相同的分布情况来看,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和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具有很多质的差异性。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主要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的,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则主要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的。三、从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看,二者之间也具有明显的非同步性。

    关于草原文化的起源问题,包括草原文化兴起的区域、起源的时间、最早的主要生产门类和经济文化形态等等,似乎至今还未得到专门的研究,更谈不到有确切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预设(也只能作为预设)提出的基本看法是,草原文化同其他古老的地域文化如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黄河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以中国北方地区为例,从距今大约70万年前开始这里就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到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阶段,这里相继出现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为代表的早期草原文化繁荣景象,被学者确认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关于游牧文化起源问题则早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相当集中的讨论,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即:“狩猎说”、“农耕(畜牧)说”、“气候说”、“人口说”。后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尽管视角更加新颖,但主要的进展也只表现于提出“混合经济说”和不同来源说,由于对游牧文化起源缘由的不同认识,导致学界对其起源时间的认识出现重大差异。对于这一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游牧文化起源可追溯到较早时期,例如狩猎或早期畜牧阶段。虽然我们不能把早期畜牧业视作游牧,但起源阶段的游牧又很难同畜牧作泾渭分明的划分。这一时期大致在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间,而其形成期应在青铜器时代中晚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

    四、根据上述游牧文化

    起源问题的讨论情况,我们试采用一种“相互印证”的方法,具体讨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与区别。为此,我们将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历史阶段,并加以简要说明与阐释。

    一是前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时间大致在从远古到游牧文化形成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多种文化,即采集、渔猎、畜牧、农耕等相继出现并处于交互作用状态。由于草原各地类型、气候及族群不同,这些经济文化类型在各地出现、持续及处于主导地位的状况也千差万别。但总的看,在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中,采集、狩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兴盛期,时间大致从游牧文化形成期到其衰退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多草原文化分布区域,特别是在欧亚草原地区,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完全交融在一起。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完全可以与研究游牧文化等同起来。

    三是后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转型期,时间是大致从游牧文化衰退期开始的。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农业、工业作为新兴文化的因子,其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草原文化再度迎来了多种经济文化并存的格局。

    通过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历史分期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的关联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即:在前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主要是以狩猎、畜牧、农耕文化形态存在的,如果说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有什么关系的话,只不过是为游牧文化的孕育、产生创造条件而已;后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更多的是同新的文明形态结合在一起,游牧文化在草原文化中已处于“隐而不彰”状态;只是在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才大致处于重合状态。因此,我们不能不分时期、不顾历史条件简单地将草原文化指称为游牧文化。

    五、从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内涵、分布、起源、发展历程中的比较分析,我们还看到这二者之间在建构特征上也有明显不同。

    首先,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作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首先是指孕育、成长于某一草原地域的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内。这里,草原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蕴涵着特有的普遍意义。草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相对于两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这些大的地域文化而言,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种多民族文化,是由部落联盟、民族族群共同创造开发的文化,而不是单一的或单一民族主导的民族文化,因而使草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态和族群文化样式。而游牧文化,作为一种经济类文化主要是产业经济与民族的统一,虽然游牧生产也离不开草原区域,但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同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还是有重大区别的。

第6篇

艺海斑斓,舒展草原文艺优美画卷

千帆竞秀,百舸争流,我们的思绪在科尔沁草原上安代的顿踏和密林深处生命的朴实与宁静中驻足;洗尽铅华,余音绕梁,我们的心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和古朴的民歌荡漾。乡音俗语的风趣,诗情画意的熏染,这是艺术之花的绽放,这是草原文化之风在绿色大地上的普惠。文化节从草原文化理论研究、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文艺精品创作和地方特色文艺作品展演等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展示展现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实践中民族文化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我们舒展了一幅优美的草原文艺画卷。

《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览》于6月27日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幕。此次展览将28幅大型历史题材油画与100余件(组)出土文物相结合,对比展现匈奴与中原的不同文化风貌及文明碰撞、交融的历史,油画的丰富性、感染力与文物的真实性、实证性相结合使展览更具观赏性与说服力。将油画展与文物展相互印证与说明,是文物展览形式的一个有益的探索,也是此次展览的最大亮点与创新。其实,整个文化节中,从草原文化节开闭幕式简约而经典的形式,草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化与发展,舞台剧创作与市场化的对接,乃至灯光、舞美的调试与设置等无不显现着创新的痕迹。创新是艺术永恒生命力的源泉,创新是保持草原文化节清新形象的保证。乌力格尔主题晚会在充分表现蒙语说唱艺术的同时,配以音乐、舞蹈等,经过重新组合,使表现形式变得鲜活,表现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体现了这一古老艺术的融合力和艺术张力,为我们拯救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鄂伦春自治旗将展览与演出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参与文化节的自觉与自信,也使草原文化节展现民族文化更加多元、立体。

7月2日晚,《“聆听草原”——马头琴专场音乐会》在乌兰恰特上演,万马奔腾的气势,风吹草原的,沙场秋点兵的肃杀,春回大地的生机,在鼓、筝、口琴、钢琴等乐器的配合下,辅以华丽多彩的灯光背景,马头琴以其独有的民族风格,让所有的观众感受一次心灵的震撼。作为民族乐器,马头琴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集中展示在一场音乐会上,通过独奏、重奏、齐奏、合奏等多种表现形式为我们展现了马头琴独特的演奏风格、技巧和方法,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让我们的思绪如流云般在草原上徜徉,仿佛看见了牧民与草原一起沉醉在蔚蓝的故乡。一朝展示百年功。文化节所有活动都注重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健康的文化追求,都经过精心的筛选和反复的排演,饱含着各项目组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今年展演的4台入选剧目是从29台申报剧目中筛选出来的,与往届相比,参演作品无论是在舞美、音乐的制作上还是戏剧性的体现上普遍有了较大的提高。经典民歌演唱会选取具有民族、区域、体裁和题材代表性的民歌作品40多首,经过近一个月的排演排练,全面、真实、生动地集中展现我区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展现了民间艺术强劲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精彩的内容让人回味,而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则体现了草原文化节组委会对于繁荣我区文艺创作和提升文化惠民质量与水平的长远考虑。本届草原文化节对于适合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牧区演出,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进行了集中展演,既为了调动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了检阅服务基层、服务农牧民的实力和水平。小戏小品优秀作品展演在考虑地域特点的同时兼顾蒙语创作,共筛选了2010年以来创作的新作品15部(汉语7部,蒙语8部),由14支基层乌兰牧骑和剧团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魂牵梦绕二人台”精品晚会通过传统二人台经典、改编二人台经典、新创二人台优秀剧目的巧妙结合,融入现代创作理念,利用现代舞台表现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地将二人台艺术进行展示,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一次大检验、大练兵。

艺术之花,只有绽放在人民大众的土壤上才能更加清新芬芳。文化节精美而丰富的节目,为全区各族群众献上了文化的盛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直接观看剧(节)目演出的观众达到1万人次以上,而观看展览、电影的群众多达60万人次,通过优秀剧(节)目巡演和展播,文化节将惠及全区大部分各族群众。

硕果累累,彰显宏观政策引导活力

第7篇

草原文化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弘扬草原文化,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文化支撑。

弘扬草原文化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厚,是内蒙古从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文化源泉。多年来我们着力弘扬草原文化,促进了内蒙古文化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发展,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有力地提升了内蒙古的软实力,推动了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今后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必须紧紧围绕进一步弘扬草原文化这个核心,通过建立完善草原文化传承、开发、保护体系,建立完善促进草原文化产业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包括有利于弘扬草原文化在内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途径,使草原文化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弘扬草原文化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从本地区文化资源实际出发,着力发挥本地区的文化优势,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内蒙古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文化资源、文化优势所在。弘扬草原文化,必将不断为推动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活力,这是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动力之源。

弘扬草原文化,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文化条件和文化保障。内蒙古经过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这个新起点上,弘扬草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就能够为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贡献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弘扬草原文化,就是要为内蒙古的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更好地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内蒙古。

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草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

近年来,我们提出和倡导了“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是草原文化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是草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品质之所在;是贯穿草原文化全部历史和各个层面的灵魂,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全部文化行为所遵守的准则。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包含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对外交往的思想观念,有着丰富的历史的精神内涵,是草原文化形态特征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