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8 01:30:10
序论:在您撰写品牌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品牌设计;品牌信仰;消费者;心灵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1.品牌设计促进品牌信仰的形成
品牌信仰是消费者通过广告媒体、社会舆论、消费体验等形式,对品牌产生的持久消费忠诚度,在消费行为之后可以获取愉悦与归属感的精神活动,属于企业品牌构建的最终阶段,在品牌信仰形成的过程中,品牌设计起到了促进作用。“品牌”的英文“Brand”,其词汇来源于“烙印”,意思是给牲畜打记号用烧红的烙铁。在当今商品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个记号就是对顾客的,这就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含义――“如何在消费者心中印下烙印”。
很多企业重视品牌设计,却没有树立品牌信仰。可口可乐是品牌,冰峰也是品牌,劳斯莱斯是品牌,夏利是品牌。为什么它们相差如此悬殊,却都称之为品牌?奥秘就在于品牌是一个与竞争范畴,优势在于抓住消费者的心灵。人对情感的需求引起了关注,企业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在品牌识别实施过程中传达情感价值对提高企业竞争力重要性,著名的品牌研究专家大卫・艾克(David A.Aaker)曾提出:“品牌的价值体现是企业品牌识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品牌识别总需要向顾客提供价值体现,品牌价值体现是品牌向顾客传递的,能够为顾客提供价值的功能性,情感性和自我表达利益的陈述,有效的价值体现能够加强品牌与顾客的关系,并成为购买决策的驱动因素。”在品牌为顾客提供的诸多价值体验中,情感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品牌的情感价值加深了拥有和使用品牌的体验。
2.让品牌成为信仰
2.1品牌精致细节化
以历史的眼光看品牌,会发现同一个品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但追求卓越是相同的本质。消费者决定产品设计风格、决定品牌品质和品位、决定品牌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因此,不断地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高技术、高品质、高品位的产品,是每一个品牌最重要的事。将品牌创新体现在细节深处,品牌的忠诚度会显著提升。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中国企业不做品牌就没有出路,而做品牌一定要有信仰。企业的竞争最终是内涵的竞争,把品牌做成一种信仰是一种境界,一个品牌最终可以走向成功,关键于它的产品所彰显的精神以及信仰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打动消费者的内心,是否在坚持信仰的前提下敢于创新。
品牌的作用是让广大消费者因为知晓与信任产生消费行为,也许苹果公司无法代表所有的美国文化,可是其却将精致的设计完美地展现给了世人,卓越超群的设计理念让世人无法抵挡。优质品牌可以提高目标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信赖,高性能产品也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企业都有可能面临资源短缺,什么事情都做到完美是不可能的,如果迷信广告孤注一掷,或者虚假宣传损人不利己,虽然有可能一时风光,但难免会陷入困境。中国古语云: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对于品牌也是一样,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国际化竞争的压力,决定了精致品牌是未来品牌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产品的质量、服务、品位,分别代表了消费者的利益、情感、社会需求。好的品牌必然有文化底蕴,而能够将好的文化底蕴展现出来的是追求精致的信念。
2.2品牌心灵化
建立品牌信仰,仅靠物质承诺是不够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承诺,能给消费者一种心灵体验。让品牌传达一种精神,赋予产品一种生命,奥运前后李宁加强了对“运动精神”的品牌构建,这种精神构建强大了李宁的自身品牌,向着国际品牌大迈步。这种独特的精神体验,可以超越产品本身的利益来获取顾客忠诚度。这种关于精神体验的品牌构建是超越产品自身的。就像耐克生产的贴牌,来自无数工厂车间的鞋子,贴上耐克的标识,瞬间就拥有了魔力,成了胜利者专属的用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从单纯的日用品消费转变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如坐在星巴克边与朋友小聚边看书,就如同在家般舒适惬意,这些感受都是消费者对商品体验的结果,由此可见,这里的咖啡,就不单纯是一种日常消费,而是具有体验价值、符合某些特定消费对象的商品,因此价值倍增。再如Dopure这个坚守创始人理念的欧洲牛仔品牌,未来在中国的发展继续以寻求拥有“纯粹生活向往”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客户,“服装的价值不应仅仅因庞大的销售量而存在,而应以每个人穿着它时候的精神享受而存在。”这句出自LinneaPettersson设计手记的对话已经成为Dopure的信条,并伴随Dopure在中国的光辉成长。目前有许多新兴品牌有着自己的个性,但是市场远不及那些已经具有特定消费群题的“名牌”,对于这类后起品牌来说,要细致的观察消费者情感体验的种种细节、深入研究功能和材质等如何作用于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在广告以及产品包装等品牌形象设计方面运用情感效应促进品牌的宣传推广。发展壮大的品牌,其成功奥妙都是真正懂得尊重消费者需求的过程。消费者往往是基于产品品质和服务的综合考虑产生购买动机,所以,品牌设计应该基于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进行策划和设计,要去创造消费者内心所期待的产品和服务利益,使消费者达到一种内在的满足,建立品牌忠诚度,实现品牌信仰化。
3.结语
品牌信仰对于企业品牌构建来说是一个终极目标,也是最不易达到的阶段。但不能因为艰难就放弃,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于广告的轰炸,他们已经逐步有了抵抗力。产品的物质属性对于他们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因为在很多的概念背后,更多的是换汤不换药的欺骗。现在一些品牌已经有了自己稳定的忠诚消费者,那么如何把他们转化为自己品牌的信仰者,使自己品牌能够成为常青树,超越品牌生命周期,是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西元男.创造现代企业的设计.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4.
[2] 杨志.基于消费联想的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 杰格迪什N・谢斯等.消费者行为学――管理学的视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无印良品”作为一个来自日本的拥有5000余种商品的“品牌”,其实并非是一种品牌的含义,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体现。其主要特点就是没有商标,强调“无品牌”,表现形式更是采用单调色彩,商品材质则选用原生态的材料,包装简约。“无印良品”的理念是删繁就简、去除浮华、直逼本质,突显当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印良品的特色,具有成为绿色设计的典型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剖析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提出对一个企业以及设计师来说,具有的重要意义即表明无印良品在秉承极简主义的美学风格的同时,使品牌延伸获得成功的秘诀。无印良品以“无”为原则,是真正的适度设计,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设计理念。
一、无品牌的先驱
(一)反物质图腾崇拜
八十年代末,日本充斥着一股追逐品牌与修饰的设计风潮,坊间甚至流传着,站在日本原宿的大街上,每五个路过的行人中就有一个背着满是LV标识的花纹包。在这起狂热的品牌崇拜风潮中,有一小股逆流却迎风而上,提出“无品牌的好产品”概念,并开始打造自己的无品牌版图。这便是MUJI――无印良品。
最初,MUJI只是一个仅在商店内部经营的家居品牌,由西友株式会社的总裁――堤清二,找来几位从事创作的朋友,在东京一家小型百货商店里创立的。到1983年才开始在东京的流行发源地――青山,成立了第一家独立旗舰店,迄今已有二十三年。从最初的几十种发展到今天的约5000种商品,“无印良品”建立了外延广阔的家居概念。
无印良品最为人所称道的无品牌精神, 则给了它一个特立独行的灵魂。尽管它极力贯彻“无印,无品牌”的精神, 却成为最有号召力的品牌之一。
(二)非主流
俗话说: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无印良品并非跟随主流,无印良品带着它的“无品牌”形象一路逆行, 并持续发展到今天, 在消费者心中有着相当高的美晋度, 并在世界范围内保持有许多如“ 粉丝” 一样的忠诚顾客。
在很多人眼里看来,非主流不及主流,大家认定的才是好的。如90后的衣着打扮光鲜艳丽人们称之为“非主流”,网上PS浓妆艳抹的照片也是“非主流”有很多人看不惯他们的“非主流”与他们格格不入。然而我们可想过时间的变革,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非主流不一定是错的,主流也不一定是对的。
非主流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如文化上的次文化,宗教上的异端,人群中的异类等。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概念。一个事物既可以从非主流变成主流,也可以从主流变为非主流(比如90年代流行的衣着打扮、语言文化等就从最初的非主流发展成主流);一个事物在某个环境是主流,到了另外一个环境就有可能变成非主流(比如国外街头艺人的街头即兴show,在国内上演肯定令人乍舌)。因此,没有绝对的主流,也不会有绝对的非主流。
二、设计美学的先驱
(一)朴素之美
简约质朴的生活态度。无印良品倡导的是一种简约,质朴的生活回归。那些经常下馆子吃饭以显示身份的人们开始频繁光临农贸市场,选择最原始的材料在家中学着烹饪一桌美食同时也享受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那些向往去名山大川旅行的人们不得不去附近的农村郊游,却无意中找到了一种安静的惬意……让一切回归到最初的本质,正是无印良品倡导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无形的态度,它可以延伸到你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二)哲学之道
极简主义风格的设计表征为一种美学上追求近乎极端简单的设计造型形态。无印良品的生活代表了一种极简审美观。原研哉在接受无印良品设计任务后,思构“World MUJI”一词,并给出“虚无”诉求,其形象广告均呈现出一个看似空无一物,却能容纳百川的容器。“虚无”的设计解读赋予了强烈的东方哲学观,构建了一个包含禅意的美学境界与生活态度,无和有即空与色的阐释。无印良品被日本乃至全世界设计界认为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禅的美学”体现。其No Brand设计,接近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境界。
(三)唯美之路
1、还原本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逐渐出现两极化倾向,一种是使用新奇的素材或是独特的造型,以独特性增加商品的竞争力;另一种则是尽量地以价取胜。但无印良品并非这两者其中之一,在发展过程中,无印良品已摸索出“展现本质”才是最高的设计原则,不强调所谓的流行感或个性,也不赞同受欢迎的商品应该抬高身价。相反地,无印良品是从未来的消费观点来开发商品,那就是“平实好用”。
2、注重情感
无印良品的创意精神, 体现在产品设计的情感化上, 比如设计师观察到一般人睡前阅读最后一个动作是摘下眼镜、关掉床头灯, 隔天早上第一个动作是用手摸索着找眼镜。所以开发出底座往中央凹陷的床头灯, 让眼镜顺势靠在灯杆上便于拿取。
3、崇尚自然
称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有人用“删繁就简、去除浮华、直逼本质、以人为本”来描述无印良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无印良品就提醒人们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去欣赏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感。
三、潮流导向的先驱
(一)环保
无印良品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表现在材料的严格选择和设计原则的从简。其反对奢华主义,倡导设计简洁、材质自然、包装简单的高品质产品。
在商品开发中,无印良品对设计、原材料、价格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例如服装类要严格遵守无花纹、格纹等设计原则,颜色上只使用黑白相间、褐色、蓝色等,无论当年的流行色多么受欢迎,也决不超出设计原则去开发商品。这是无印良品管理者的回答, 也是对“无印”概念的执著。这些体验, 让人们感受到一股强烈的不同于其他商品的视觉刺激。在吸引注意力的同时也借由产品、店铺设计等“不说话的推销员”而记忆深刻。
为了环保和消费者健康,无印良品规定许多材料不得使用。在包装上,其样式也多采用透明和半透明,尽量从简。由于对环保再生材料的重视和将包装简化到最基本状态,无印良品也赢得了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拥护。
(二)流行
“无印良品”不跟随流行而是带动流行,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带着颇具传奇色彩的设计烙印,它呈现了迥异于西方当代产品设计的特殊产品意象,传递了鲜明的设计哲学。设计师在推崇这种设计态度的同时,也提倡了一种生活方式。虚无,简约,绿色,健康,无论怎样,“无印良品”站在了一个哲学的高度,成为了设计创造生活方式的典范。
结语
无印良品以一种哲学的高度,把设计深入到人的生活方式当中,代表了一种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蕴的理念,和长远的品牌影响力,以实用,简约,质朴的品质创造了一种回归本质乐趣与满足的生活方式。它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深刻的警示与思考。设计能够创造生活方式,设计更需要有哲学内涵。
无印良品似乎是个异数,在无数堆砌泛滥时尚的消费观、鼓吹物欲享受的浪潮中,无印良品的设计战略及其产品群汇聚成为了抢眼的逆流,这种关注性却又成了其他正涌流激进品牌的钦羡。无印良品持续发展到今天, 在消费者心中有着相当高的美誉度,它的成功来源于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对自身理念的执着追求、内外如一的恰当表现、进行创意设计但并不因此据傲的姿态、以环保公益为己任,无印良品证明了并不是只能依靠广告才能树立品牌和取得消费者信任,专注于产品本身、从消费者的角度去为他们谋利益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做法。
1品牌设计要定位准确
品牌设计定位准确,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消费者的期望。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受众,即自己独特的消费人群。要进行恰当的品牌设计,要能够通过对于品牌形象的描绘,传达品牌的形象和企业文化内涵,让消费者通过这个标志正确认识到品牌的独特特征,将它和其他的品牌区别开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品牌设计的时候,对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品牌定位、受众定位做好恰当的分析,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企业的形象,引导消费者认同代表企业形象的符号,起到美化品牌形象、加深消费者印象、提高和拓展品牌声誉的作用。并且,好的品牌设计不能和时代脱节,要顺应时代的需要,将之和品牌本身的风格相结合,将创新和经典结合起来。如经典品牌香奈儿的品牌设计,一直以来以奢华与简洁并重作为自己的产品特性。在品牌推广上,奉行精英化、年轻化的策略,从新一代奢侈品买家身上进行新的市场定位和产品设计,作为世界知名奢侈品,香奈儿游走在尖端和平民之间,尤其主打女性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既提升了市场份额,又将企业文化理念散播出去,提升了品牌的形象。
2发掘不同的品牌内涵
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断发掘品牌内涵,寻找品牌价值与用户价值相一致的契机。品牌的内涵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它包含着企业成立以来的经营理念、文化氛围、员工情况等,传递着企业的人文气息,是企业的人性化表现。而针对消费者的不同文化水平、年龄层次、消费水平等,在进行品牌设计时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解析,展现企业文化的不同侧面,扩大受众面,增加接受范围,拓展市场的份额。如广东王老吉,在2000年前,王老吉凉茶是只在广东以及浙南地区销售的传统凉茶品牌,因为这个区域天气炎热,容易上火,而凉茶则是清热消暑的必备之品,在2003年之后,王老吉开始从广东及浙南地区向全国发展,将自己原本的立足点“预防上火,清热消暑”宣传开来,其亲民、实用的品牌形象很快传播开来,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将品牌的自有价值和用户的需要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王老吉凉茶当年销售额增长近400%,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巨大的市场成功。
3创造易于识别的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要易于识别,具有自己的特点,让人一见就能产生深刻印象。在这个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竞争剧烈,同类商品种类繁多,消费者在选择时拥有了更多、更广的选择。品牌设计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品牌在众多的同类品牌中脱颖而出,产生独特的、良好的第一印象。现在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苹果品牌,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独特的品牌设计的道路。在产品理念上,坚持创新、独特,对于产品的设计,坚持更快、更薄、更方便,其独特的“咬掉一口的苹果”商标成为众多年轻人心中对于电子产品的潮流标志。
4品牌设计的创新性
品牌设计要构思新颖,不断创新,不仅在形态上,还要在理念上进行革新。新的形态,不仅在于产品的外形、标志的设计上,也在产品的设计上是否越来越人性化、独特化上。这是企业迎合市场发展需要,迎合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迎合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审美水平需要的发展之路。对于企业来说,不断创新,需要从企业的经营理念上进行提高,体现在品牌设计上,则是将传统与经典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时代需要、又体现企业一贯理念的产品。如美国通用汽车在华的品牌定位,即是面向大众,以轻便、实用为品牌立足点,摒弃传统的重型机车为主的营销策略和市场定位。通用汽车在中国主打家用型汽车,几款主打产品皆以家庭生活、舒适休闲为品牌基调,将一贯以来的精密、严谨的品牌制作工艺放人新领域的开发之中,使得通用汽车的品牌形象焕然一新,在华的销售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5做好品牌标志的设计
作为品牌形象体现的品牌标志应当独树一帜,不仅在标志的尺度、比例、构成关系上营造出独有的企业形象,让消费者能够引起共鸣,还要能够通过商标设计突出企业的文化内核和企业形象,传达企业理念。在品牌形象设计中,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要根据所针对的销售人群进行设计,强调差异性,通过不同的标志传达不同的商业理念,如metersbonwe旗下的两个品牌,一个是面向较为高端的白领阶层的me&city,一个是面向青少年的潮流品牌metersbonwe,两者从品牌设计、营销理念上都有差别,在商标设计上,一个沉稳大气,一个青春活泼,体现了不同的品牌定位,传达着企业的内在信息。第二,针对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居民构成等特点,标志在设计上可以用地域性的、有区别的、专门的符号加在设计里,增进亲近感,将独特的地域文化放进商标设计之中,体现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如康师傅方便面在四川地区销售时,就将辣椒加在了商标下面,体现了四川重辣、尚辣的特点,将辣文化融入了企业的品牌推广和商标设计之中,受到了市场的欢迎。第三,进行品牌标志设计时,要综合、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既可以加入典型意象阐述商品内涵,又可以利用相关的图形、文字等符号来表示产品的抽象内涵和文化意义,运用撞色、对比、共用型等,在标志设计中营造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同时紧扣商品的特性和文化主题,给人以无尽的审美意境。第四,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化理念相结合,或将东西方元素融为一体,运用独特的文化符号进行独特创新。如北京奥运会里的祥云奥运火炬设计,极具中华特色的奥运五福娃设计等等,都将中国元素融入了现代化审美范畴中,二者相得益彰,展现了北京奥运会兼容并包的风格,展现了大国气度。第五,在标志设计中要注重灵活运用,对于良好的经验要学会借鉴,但并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运用独创性和艺术美感,结合品牌形象进行升华和提高,在艺术原则和市场需求的原则指导下,兼容并蓄,发展创新,以现代化、商业化、理念化、审美化作为品牌设计的追求方向,立足民族立场和本民族独有文化的基调,进行大胆的发展创新。
6构建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
构建起完善的品牌识别系统,进行市场整合的有效发展,通过CI设计,使得品牌形象视觉化、系统化,将品牌地位往精密化、质量化发展,提升品牌地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运用多种传播途径来进行市场整合,如互联网广告、户外广告投放、社会媒体宣传等,其中,网络手段作为新兴的、快捷的、受众最广、最方便的宣传手段,应当被加以更多的重视,将品牌的形象、品牌的价值、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渗透给消费者。
7品牌系统的保护
1.1具有开发价值的题材种类多,形成旅游纪念品的种类少
柳州三江侗族作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历史悠久,艺术形式种类繁多。柳州三江侗族在历史的沉淀中形成了大量的具有旅游价值的民间艺术品,例如,风雨桥、侗族刺绣、鼓楼、侗戏等等,无一不体现了柳州三江侗族人民的智慧。而其他的民间艺术品基本上都是由侗族妇女在家中闲暇时制作,基本上是用于日常生活中,或者用于零散的市场出售。真正作为旅游纪念品被投入市场出售的民间艺术品却很少,因此,这就造成三江县的旅游纪念品没有被真正的重视起来,更不用说形成一定的品牌。
1.2旅游纪念品的加工简单粗放,材料和工艺单一
很多旅游纪念品都是当地人们手工制作的。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结构,使得产品设计和制作相对落后,甚少会用到高新技术进行生产。这些产品的保鲜期较短,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很多游客因此不怎么会购买此类产品。再以观赏纪念品中的编织物、背带盖为例,这些手工作品的设计比较落后,形势较为单一,生产制作工艺也较为原始,缺乏现代气息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取向。此外,也有小贩在游区景点兜售现代饰品,虽然是大规模的工业化产物价格较为低廉,但是缺乏当地特色,款式也较为局限,设计不够新颖,因此游客也不会驻足选购。
1.3旅游纪念品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引导,内涵欠丰富
三江县作为一大旅游景区,其纪念品从设计到生产和销售都是独立分开的,产品整体缺乏协调性和统一管理。各部之间的信息传递滞后,造成新产品研发滞后现象。当前售卖的纪念品本土特色较少、人文含量较低,品牌效应和设计品味也有待提高。此外,虽然也曾多次举办纪念品设计评优比赛,但是那些优胜的侗族纪念品并没有得到大规模重视和投入生产。究其原因,制造企业和协管部门的合作不力为主,导致了制造上市落后于市场销售进度。
2柳州三江侗族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对策
2.1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题材和形式,加大开发力度
不管是器具、衣饰,还是食品、民间工艺品,只要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就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开发研究利用。柳州三江侗族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而且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色彩,可见,柳州三江侗族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国外也有很多以此为旅游纪念品开发的项目。比如,在马来西亚的双子塔上,其包含的旅游纪念品就多达上百种,材料工艺涉及面很广泛,包括木雕、牙雕、金属工艺、玻璃雕刻、激光制品以及印刷等等,这些纪念品可以是观赏式的摆件,也可以是方便携带的一些小挂件,并且价格的浮动范围也很大。另外,侗族的建筑文化符号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如木质模型、金属模型、智力拼图玩具、纪念本以及钥匙扣等等。
2.2提升旅游纪念品品位,打造民族特色品牌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国内外的旅游商品市场都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如何在旅游商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唯有让当地的旅游商品涵盖地方特色,这就必须要让其商品的档次及文化内涵得以提高,要摒弃原本只是以仿造为主的经营模式。旅游纪念品本身就应该是代表这一旅游地区的,是作为向全世界推广自身特色的窗口,因此,需要能够将三江县侗族文化底蕴与侗族的风俗向融合到一起创造出一款极具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当然其品位也需要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
2.3创新合作模式,拓宽旅游品牌设计渠道
对于纪念品的开发,地区可以与各大高校进行合作,利用高校对艺术上的设计及对于研发方面等的优势,让极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能够被研发出来。比如在柳州市的一座职业学院中,其就根据对侗族传统的建筑的了解,设计出了融合当地特色的茶具。这组茶具在外形上是根据风雨桥和鼓楼的外形来设计的,又融入了茶具所特有的功效,使得其不仅具有纪念价值,艺术性也很强,还能具有实用性,因此,这一产品刚出世就受到了旅游界相关活动的注视,荣获了很多的奖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不仅要在外表上吸引游客的注意,让游客能够通过纪念品的包装和文字说明来了解柳州三江侗族的风土人情,同时还要具备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底蕴,通过精巧的设计来形成独特的地域品牌形象。在推广手段上,可以借助民间艺人的影响力,将那些本民族的能工巧匠所制作的工艺品统一进行包装设计,形成统一的风格。在流通领域和市场营销方面,可以外包给专门的市场策划公司来进行推广,将民族品牌的构建引入良性循环。
我们有理由为这种“动物”般的驯化而感到愤怒。他们正在以“文化”的名义愚弄人类的智商。
中国的现实情形是,大部分品牌设计近似于“病毒”的编码工作——制造攻击指令、大量复制繁殖、实施饱和攻击、强行占据记忆体。
我们已被大量的视觉重复攻击得失去知觉、麻木不仁。这种重复刺激是如此简单、原始,原始得就像0101010101……这样的数字序列一样,令人乏味,但它总是契而不舍,如同一串串“病毒编码”源源不断地向人们脑袋里某个开放端口发送同一个攻击性指令,我们毫无防备,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入侵、占据、堵塞。
国内的品牌设计长久以来一直沿用一个类似于古代“八股文”的三段式结构:标志+基础系统+应用系统。设计服务商通常会给企业开出一张“设计零售清单”由企业自助选购,企业选定所需项目后,再由设计服务商对所选“零售商品”进行统一设计,最后整体打包交付(VI手册)——这就是“品牌设计”在中国的现实含义。
很奇怪,品牌设计不是在设计“品牌本身”,而是大费周折开发品牌末端各种繁杂的设计细目,他们不在乎品牌的核心价值能否成立,也不在乎品牌是否具有明确的竞争优势,只在乎品牌看起来是否很“像”品牌。
“品牌是什么”必须直面“品牌为什么”这一命题,“品牌如何发展”必须基于“品牌为何存在”这一必然逻辑。在大部分现存于世的中国中小型品牌身上,这些问题从来就没有被正式解答过,企业只是急切地想看到“我的品牌看起来如何”,设计服务商则宣称:如果品牌的设计细目不够多,则品牌的设计就不够有“深度”,貌似满怀企图,实则匪夷所思。
品牌是一个具有高度抽象性的价值建筑体系,它不会无缘无故发生,更不能仅通过一个“标志”再打包一堆“应用系统”得以迅速建立。在不追寻“因”的情形下产生众多的“果”,这缺乏起码的逻辑基础,品牌设计的真实含义在当下中国正被肆意曲解。令我们愤怒的是这一切仍在快乐地发生、结束,然后在别处继续轮回。
为了追求CIS系统所倡导的“统一形象传播”的最高指示,品牌视觉(VI)必须以“规范”的名义设计:信封的形式、纸质、字体、颜色等等,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的具体大小位置都需要统一规范,防止传播偏差,从品牌传播的角度上来说,这看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尽可能地保证了品牌的完整统一,并且一劳永逸。
但是当我们沿着一条动态发展的时间轴来观察,就会发现一个荒唐的事实:现实的“规范”,正是给品牌的未来判下“无期徒刑”。
设计是具有时效性的,它的新鲜度只能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至少有两种必然情况会让现时的设计失效:一是当社会整体审美趋势发生变化时;二是当设计被传播过久、观众对其乏味时。当其中任一情形出现,品牌必定落入尬尴境地:保持“规范”还是应时“调整”?维护VI的严肃性还是迎合顾客的品味?这是两难的问题,品牌VI手册里已经像《圣经》一样严厉地规定了“非对即错”的标准答案,那么在此刻,哪位“上帝”才能帮助品牌做出裁决?
“规范”在给品牌判下“无期徒刑”的同时,并未指出将来在何种情形下可以“减刑”,以及之后如何“改造”,这使品牌无法适应于未来,以现在的可控性管理未来的不可控性,这正是VI最大的漏洞所在——视觉规范变成了视觉徒刑。
关键词:全球化;品牌;战略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提供给消费者新产品、新品牌的选择多种多样,令消费者无所适从。消费者通常通过品牌来了解产品及企业的信息,依据品牌选购商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代名词,它还涵盖了企业声誉、产品质量、企业形象等多方面的内容。品牌是企业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向目标市场传输信息的主要媒介。它具有的风格代表了与众不同、高人一筹的经营理念,一旦迎合了目标市场的口味,它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引领市场潮流,影响消费群体的价值观。
商品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把人们对全球化品牌的兴趣煽动得日益高涨,决定了我们务必冲破传统思维定势,冲破品牌成长的羁绊,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充分把握好产品的定位,增加消费体验和乐趣,让自己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中傲视同侪,获得丰厚的市场利润回报。如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可口可乐(CocaCola)、微软(Microsoft)、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通用电器(GE)、英特尔(Intel)、诺基亚(Nokia)、迪斯尼(Disney)、麦当劳(McDonald''''s)、万宝路(Marlboro)等,所有这些品牌不仅牢牢地控制了本国市场,而且在全球的各个区域也保持着强劲的销售势头。这些品牌的定位在世界范围内均保持一致性,并且有着高度明确的诉求点:如迪斯尼意味着家庭娱乐;索尼(Sony)代表了家用电器等;有意思的是,上述品牌除了万宝路之外,其余几个品牌的名称均与其所属公司的名称相同。在一个品牌背后集中资源于全球化市场上运作,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如只有最强势的品牌才有资格赞助世界杯足球赛或奥林匹克运动会等。
全球化的市场从来都不是消费者驱动的市场,而是大公司在扩大其经济规模和市场控制份额的双重驱使下采取的必然举措。消费者在此被视为全球化的受益者而非驱动者。在消费者心目中,全球性品牌经常被感知为质量和信誉的保证,他们总易于把全球性品牌和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保持不断革新等正面形象联系起来。在一些较为落后地区的新兴市场,消费者把消费全球性品牌视为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表现或至少令他们感觉到自己是世界公民的一员,虽然这种感觉稍纵即逝。如“万宝路”已不仅是一个企业产品中的名牌,而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劳斯莱斯公司出品的劳斯莱斯和本特利豪华轿车,体现了一种英国式的富豪生活方式;雷达表长期积淀下来的“永不磨损”的品质特色等。
许多跨国公司在保持公司业务有机增长的同时,倾向于日益增多公司旗下所属品牌,以利于提高公司整体的市场占有份额。如一个品牌有几个系列,一个“少女情怀系列”,一个“金色秋韵系列”等,多个系列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多种需求,进而获得丰厚的市场利润。对跨国公司而言,同样的产品在全球不同的市场可能以不同的品牌名称出现和销售,或者同一品牌在全球各个市场以同样面貌出现,然而产品的配方却可能根据当地市场口味略作调整。如果一个国际化大公司若打算推广一个全新品牌,它往往会追随全球化战略,因为这样做能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和减少管理层面的复杂程度,免受消费者先入为主的感知困扰。对于通常更多的、已经存在的品牌而言,一个拥有全球化品牌战略意图的跨国公司可能会考虑品牌由地方化战略向全球化战略的迁移;或者是走双向路线:品牌由区域适应战略向产品标准化战略迁移。即同一个跨国公司可能在同一时间采用不同的品牌战略,当然这要视公司针对的产品类别、公司所针对市场的地理位置、所分布区域的数量和类型而定。如以下是四种不同的品牌战略的特征和具体的应用情况:
1地方化战略
地方化战略(产品冠以不同的品牌名称,配方则因地制宜)主要针对品牌已拥有悠久的当地传统且产品中某些成份源于当地知名资源,瞄准特定的当地顾客群而设计。在我国有着数不胜数的当地品牌,后起的公司为了有效整合资源优势,也极力同那些曾经一度声明卓著、深入人心的品牌竞争。2全球化战略
全球化战略(同一品牌,同样产品)看起来似乎是可以追随的最高理想,因为它使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享有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产品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并冠以同一品牌在全球行销;制造过程的复杂度、管理的复杂度以及市场推广的费用被降至最低点。然而实际上,此战略被有效使用的假设前提是,产品所有的诱人因素被谨慎地综合起来,而顾客的喜好也是全球无一例外的惊人一致——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小。因此,这一战略在使用时需三思而行——只有当公司依据可靠的国际市场调研分析,确认其生产的产品是针对一项全球性的需求因而是一种全球化的产品,而且品牌名称也应是全球消费者心理上能广泛认可的品牌——这种情形实在少之又少。一般只有大公司在推广崭新的品牌时才可能眷顾此战略。
3区域适应战略
区域适应战略(同一品牌,不同配方的产品)是一个有意思的替代性战略。即在同一品牌名称下生产的却是实际上不尽相同的产品。这一战略的假设前提是,虽然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已经建立了忠诚度和信任感,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的消费者习惯和需求差异,该品牌需要为特定区域的消费者提供适应他们特定的消费习惯、满足他们特定消费需求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如在欧洲各国市场上,洗涤剂的成分可谓千差万别:例如在德国,人们习惯于通过在静止的热水中浸泡的方式洗碗,而在西班牙,人们则更喜好用流动冷水冲洗的方式洗碗。那么由此看来,洗涤剂的化学配方肯定会针对各国不同的使用情况而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一个全球化品牌将自身定位于适应区域市场的终端产品的话,那么它必须满足用户对千差万别使用情况的产品功能的期待。即该品牌战略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要求产品针对不同的区域需求和期望做出“匹配”的举动,同时也保证了品牌实现稳定的销售预期。
4产品标准化战略
产品标准化战略(同样的产品配方,冠以不同的品牌)体现了对当地长期形成的基于某些品牌的传统忠诚度和地方特色的尊重,并且避免了为维护巨大的当地品牌家族形象而采取的产品标准化。此战略通过将尽可能多的同类产品特征结合在某一产品上,使得该产品得以在全球行销的规模上大批量生产,广告费用得以摊薄,最终结果的差异只不过是体现在产品上的品牌名称和制造商名称的不同而已。
5结论
二十一世纪的主要经济形态是品牌经济,品牌成为彰显产品差异,突现产品实力的标志,也是企业战略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全球纷纭复杂的品牌中处理品牌和产品决策,它需要灵活的建立在公司决策的切入点,决策要基于富有说服力要素的层级次序,即从产品功能到有形的产品特征以及无形的品牌形象心理感受。品牌产品的层级次序涵盖了可以轻易更改的产品要素和需要谨慎变化的品牌要素,因为品牌要素是与消费者共享的,它的变动首先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我们将以上处理品牌产品的四个基本战略视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它们使相互间各自排斥的目标达到一种可以接受的妥协点,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消费者认可度并且仍然保持具有吸引力的经济规模。即我们站在品牌的角度,应运用均衡的全球化和地方化品牌组合,确保获得最大限度的消费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山寨;品牌设计;模仿;后现代性
一“山寨”与山寨品牌设计
“山寨”在词典中的释义为“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有寨子的山区村庄。”[1]与现如今“山寨”一词意思最贴近的引申义来源于粤语中“山寨厂”一词,指设备简陋的家庭式小工厂。在香港的木屋区,人们称小的作坊工厂为“山寨厂”,出厂的产品叫作“山寨货”。所以“山寨”一词渐渐流变成不正规的代言词,进而还有模仿、冒牌的之意。如今“山寨”已发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中将要探讨的山寨品牌设计是山寨文化的一个部分。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专有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元素的组合,用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群体的商品和服务,并且使他们与其他竞争者的商品与服务区分开来”。从理论上说,创造了一个新的名称、标识、或者新的产品符号,也就创造了一个品牌[2]。视觉要素构成了品牌设计的主体,是品牌形象的主要来源和依据,而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山寨品牌设计大多采用对知名、经典品牌的视觉要素进行模仿、修改,以达到吸引或混淆消费者的目的。
二视觉的误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先看到形体的人与先看到色彩的人似乎各占一半。人在识别物体时,不像机械复制外物的照相机一样。只要有较少量的暗示线索,人们就能够辨识出来。或者仅是少数几个突出的特征,就能够确定对一个知觉对象的认识,并能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样式。[3]对新图案造型的感知也总会与视觉记忆相联系。品牌设计中“山寨”的常见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名称的模仿
一个好的品牌名称,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号,它能够强化定位,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与认同感,激感的联想,增进对品牌的信赖,在品牌推广上也极具优势,有的品牌名称暗示了产品属性,从品牌名称中就能了解产品的类别,如农夫山泉,云南白药。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乏处心积虑的模仿者,有的品牌名称仅仅假以谐音,有的只是在原有品牌上增减字符。如图1,山寨品牌纽巴伦(NEW•BARLUN)与知名品牌新百伦(NEWBALANCE)的名称、标志,甚至产品都十分相似,而“纽巴伦”是新百伦(NEWBALANCE)品牌的曾用名。有的山寨品牌更是利用了汉字相似的结构,如“洽洽”瓜子和“洽治”瓜子,“雪碧”和“雲碧”,这些都增加了消费者辨识的难度。
2字体的挪用
品牌设计中的标准字体是指经过精心设计的,表现品牌名称的字体。它有较高的识别性、独特性和审美性。标准字体可以与标志组合形成统一的视觉元素,每一个字的间距、笔画的粗细、长宽的比例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从而形成的特殊字体,也有不少品牌将标准字体与标志融为一体。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字体的设计和创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要体现创意和美感,更重要的是体现品牌的精神和内涵。如可口可乐的标志采用了斯宾瑟字体加上飘带图案,中国银行的标志采用了郭沫若的手迹。山寨品牌设计就常常挪用原版的字体,如图2,山寨的OWEGA与原版OMEGA门店,只是将原版的“M”换成了“W”,由于字体、间距相似度极高,两者很难区分。
3色彩的复制
色彩是设计形式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素,作为视觉诉求,它具有先声夺人的功效。品牌标准色是品牌形象设计中的一部分,是品牌所设定的一个或多个色彩组合,它可以让消费者通过观看就能获得对品牌的识别、理解和记忆。色彩带来的知觉刺激和情感联想,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及产品的特质。经典的标准色彩容易让人产生对品牌的联想,如星巴克(Starbucks)的绿色,麦当劳(McDonald's)的红黄配色,蒂芙尼(Tiffany&Co.)的知更鸟蛋蓝更被人们称为“蒂芙尼蓝”,成为品牌的专用色。山寨品牌设计就是利用了标准色的特点,复制了经典品牌的色彩,极易让人产生视觉上的误读,增加了消费者辨识的难度。有的品牌不仅标识的色彩相同,连门店装潢色彩与风格都与正版品牌如出一辙。
三山寨品牌设计的两面性
1山寨品牌设计的伪创造性
山寨品牌设计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山寨,“山寨技术”多来源于对先进垄断技术的学习和模仿,试图打破大品牌在价格上和技术上的垄断,满足中低端市场的需求,是技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阶段;“山寨广告”的语言大多都是网络语言,诙谐幽默,生动风趣,利于消费者记忆;“山寨娱乐”具有草根性,它反抗主流文化,同时又具有自娱自乐的精神,是与权威经典争夺话语权的表现。而商业领域山寨品牌设计,多是一种依靠仿制等有争议的手段实现短期生存,在低端消费和非正规经济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经济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对原有设计的认真再创作,而是一种投机取巧式的低端刻意模仿。众多消费者认为,山寨品牌设计是单纯模仿与剽窃,是侵权与盗版的代名词,是不尊重知识产权的体现。大部分山寨为了避免直接侵犯知名品牌的商标权,便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作细微的改动,混淆消费者的视觉,对公众造成了一定的误导。山寨品牌的经营者或因其品牌意识淡薄,或期许与名牌产品共享声誉,或是想打法律的球,仅仅想与假冒伪劣区别开来。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假冒伪劣包括四种情形:一是掺杂、掺假;二是以假充真;三是以次充好;四是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山寨品牌恰巧规避了以上几点,这为山寨品牌提供了生存空间。
2山寨品牌设计的后现代性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曾指出“山寨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它迫使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我们不妨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山寨。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是由美国评论家、建筑家和作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从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波普文化和波普艺术运动中发展而来,试图改变现代主义沉闷、单一和垄断化。[4]山寨品牌在设计上的增强情感诉求,营造欢娱、轻松的气氛,增加品牌的亲和力,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主流品牌设计追求的统一性、整体性、普遍性、固定性,而山寨品牌设计偏爱差异性、多元性、碎片化、复杂性、游戏性,尝试改变满街皆大牌的格局,传达出诙谐、轻松的意念。虽然大部分的山寨品牌设计处于低端模仿的阶段,但其中也包含着对经典设计的消解和叛逆,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挑战,对权威、主流的怀疑。山寨品牌设计试图填平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鸿沟,促成一个品牌多元,相互共生、杂糅多样的后现代品牌设计语境。图3是未出售商铺的店招,无一例外全都是山寨版,作为地产商对商铺的宣传,“浦发银行”变成了“普发银行”,“可莎蜜兒”变成了“可沙兒蜜”,这样的设计在吸引我们眼球的同时,也让人会心一笑。
四结语
山寨文化的出现和流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的两面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客观地去看待它的发展。品牌设计作为协助企业发展的实体形象,归根结底是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核心价值紧密联系,与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相一致。品牌设计的背后是基于产品的服务和体验。如果仅仅将山寨品牌设计当作赚取高额利润的捷径,必将是昙花一现。事实上,当今的不少知名品牌在发展之初是通过山寨起家的,如国内的一些运动品牌。在发展之初具有明显的模仿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锐步(Reebok)等知名国际品牌的痕迹,但这些山寨起家的品牌通过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升级,同时转型并升级品牌形象,逐步摆脱了原来的山寨模式,形成了良性发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型,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5]创新,是设计的本源,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对山寨品牌设计未来之路的最好诠释。
作者:孟浣女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局.2005:1187
[2]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4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