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文课堂范文

时间:2022-06-01 22:05:01

序论:在您撰写语文课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语文课堂

第1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开展评选语文课堂之星,让语文课堂星光闪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作用,培养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以及鉴别、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互评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课堂 课堂之星 积极性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于漪老师也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目前有这样一些做法,如精心设计导语、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了新的经验和收获,那就是积极开展评选语文课堂之星,让语文课堂星光闪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课堂之星的定义

所谓课堂之星,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评价作用,当一节课结束时,由若干名学生组成的评选小组选出他们认为在本堂课上表现最优秀突出的学生作为课堂之星,并对该学生进行颁奖表彰。

2.评选课堂之星的依据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评选语文课堂之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作用,培养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以及鉴别、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互评的激励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任何一个人都渴望成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学生尤其崇拜明星、想当上明星。评选语文课堂之星就是利用学生这种心理,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努力尝试当明星的风采,感受明星梦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从而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展现自己。

同时,在评选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写作、口语表达等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评选的要求与操作

3.1 成立课堂之星评选小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同一小组的学生座位相对集中在一起。每一节课由一个学习小组担任评选小组,依次轮流。每一学习小组的人数应是奇数,便于在评选时举手表决。比如:我班有70名学生,就7人一小组分为10个学习小组(即10个评选小组)。这10个小组从一开学就分配好,排好次序,固定人员,均匀搭配。

评选小组的成员要求在课前就准备好奖品,在选出课堂之星后要即兴写好颁奖词。奖品形式不拘,可以是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或一本书、一本小影集,或一张自己做的卡片、书签、一个棒棒糖等等,但在颁奖时要能说出送此奖品的意义。

3.2 评选办法。评选小组的每个成员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同时,要留意其他同学的学习表现情况(课前预习、交流发言、质疑问难等),下课前两分钟,评选小组就要根据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讨论评出本堂课的课堂之星。

3.3 颁奖。评选小组推选一名成员上台宣布获奖学生名单。然后邀请嘉宾(嘉宾可以是老师、班干部或者以前的课堂之星)上台致颁奖词并颁奖,获奖学生也要即兴发表获奖感言。总之,颁奖仪式要正规、有氛围,要让获奖学生感受到当上明星的成就感和荣耀感。

3.4 上明星榜。下课后,语文科代表把获奖学生的名字写到明星榜上,到期末进行统计,评选出获得课堂之星最多的作为学期明星,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邀请部分领导、教师以及家长参加,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让家长为孩子而自豪。

4.指导学生写颂奖词、获奖感言

开展评选课堂之星,要先用一定时间指导学生写作颁奖词和获奖感言,让他们观看一些颁奖晚会的录像、视频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上台的台风,颁奖、受奖时的礼节等等。

如何写颁奖词呢?颁奖词是对受表彰的公众人物颁发奖项时由颁奖活动主持人宣读的致词。写颁奖词注意以下几点:①高度概括,简洁精炼。颁奖词要以极其简洁精炼的语言高度地概括当选者的闪光点,予以浓墨重彩地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比如:给刘翔的颁奖词 :“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②词吻意合,富有特色。颁奖词根据获奖者表现的不同,或明快,或凝重,或平和,或庄严,于人于事于情于理都显得十分和谐得体;③语句清新,文笔优美。颁奖词语句长短结合,风格刚柔并济,抒情、描写、议论各有侧重,有的还恰当引用了一些名诗名句,尺幅之间,文彩飞扬,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④言志寓义,饱含深情。颁奖词要有赞扬之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比如: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郭明义的颁奖词:(郭明义)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如何写获奖感言?首先,要扼要表达一下自己的获奖心情;其次要简单而全面地对你获奖给予过帮助的师长、父母、同学、朋友甚至观众等等表示感谢;要阐述一下自己对未来的目标或设想,表示要再接再厉,争创好的成绩,并希望他们继续支持你;最后,要面带灿烂的笑容,对聆听你获奖感言的在场的人们的衷心感谢! 总之,要条理清楚,简单明快,饱含感情。

指导学生写颁奖词、获奖感言,就是把对语文的学习、写作运用、口语表达等相结合起来,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最好展现。因此,教师要认真给予指导。

5.评选课堂之星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

在开展评选课堂之星模式以来,不断总结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每个学生对语文课都充满了期待,都想在课堂上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他们在课前都能自觉去预习,查找资料,为上课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堂开动脑筋,积极发言,争着表现自己。以前从不举手的同学也争着发言了,从不敢上台的同学也能大方自然的登台讲演了。语文课堂不再像以前那样显得死气沉沉,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悦、有活力。从考试成绩来看成效也明显,我所教学的五班和六班在每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看看同学们对奖品意义的解说吧:

“送你一支小小的笔,代表你是这节课上最棒的一个。同时又表示你已迈出了奔向成功的第一步,希望你以后一如既往,一步一个脚印,永争第一。”

“送你一个笔记本,希望用它记下你的喜怒哀乐,多年后翻开它,想想今天,你一定会快乐无穷。”

“送你一枚小小的书签,虽然不是很精美,但它是我亲手做的,代表了我最真诚的祝福。”

“送你一个棒棒糖,希望你甜蜜每一天,快乐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看看同学们颁奖词:

“不爱举手的你总是沉默,但沉默真的让你失去了光彩,就好像玫瑰花没有香味。希望你从此以后不断攀登,踏上快乐的旅途,释放出你的活力,从现在做起,从课堂之星做起。”

“在宇宙之巅,有无数颗星,或许你不是最亮的一颗,但是你是最特别的一颗。因为你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你一步步走向成功,绽放光芒。这光芒比慧星要明,比恒星要亮。这节课,因为有你,我们的教室篷筚生辉。”

“成绩优异、聪明能干的你,唯一的缺点是不爱举手发言,不愿把你的智慧之光释放出来。但今天你让我们刮目相看,看到了你积极、主动的一面。希望你以后继续上演今天的故事,给我们为你鼓掌的机会。”

“你是海鸥,是自信;你是鲤鱼,有梦想。因为有了这次自信、梦想,在茫茫人海中,更坚定了你前进的步伐。无论在什么时候,不要想着有奇迹,要的是恒心、信心。有了这些,那脉动的海岸就在眼前。”

“在这似水流年的日子里,我们微笑,我们哭泣。上课时,你总是低头沉默,仿佛你的手被千斤石头压住,举不起来。但是,在今天,你举起了你那双被石头压住的手。我们看到了你的勇气、自信。我希望你以后更加充满信心、勇气,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

看看同学们的获奖感言:

“此时此刻,站在这里的我是万分激动,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我非常感谢同学们对我的支持鼓励,让我成了这节课的课堂之星。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做课堂之星。谢谢!”

“我很高兴,今天又成了课堂之星,非常感谢大家。我想,只要老师和同学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就会给你们一个惊喜。” ……

第2篇

关键词:还原课堂素养;语文;名师讲堂

至今记得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语文教育哪些需要忘掉?回首想想,是啊,哪些需要忘掉呢?我们小学学过的语文课文内容还有几篇至今还记得?大多数都忘掉了。教师的分析、讲解也忘掉了,留下的唯有语言――语文最基本的东西。语文课应该姓“语”,这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区分语文课优劣的试金石,应该是有没有真正的“语文味”。一节课,如果能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着力于夯实“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自然是优质课,一节好的语文课。这些年关于语文课教学的研讨、报告、模式、口号层出不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难道我们语文教师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聆听名家课堂,让我深切感受到,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还原语文课堂。还原语文课堂,就是要摒弃语文课堂中不必要的表演、拓展等形式化的东西,让看似热闹的语文课返璞归真,写好字,读好书,运用好语言文字,实现语文的独当之任。

那么,如何还原语文课堂呢?

一、踏实的课堂

1.踏实的课堂,紧扣题目

于永正老师认为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上课伊始,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黑板上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出了课题:爱如茉莉。认真、规范地书写是语文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因为它书写的不仅仅是字,而是一种态度。这位老师正是在用语文的规律教语文,还原语文的真面目。之后,于老师请孩子们读读题目。孩子们大声地读着:爱如茉莉。老人和颜悦色地说道:“爱是轻柔的、美好的,令人温暖的。带着这份轻柔与美好,再来用心读读课题。”这一次,孩子们读得很轻很柔,这份淡淡的爱似乎已在孩子们心中涌动着、奔腾着。在孩子们读得没有感情时,这位老人俯下身子,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鼓励的眼神,激励的话语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入情入境地学习。这种课堂是踏实的,是实在的。

2.踏实的课堂,紧抓朗读

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教师和作者、学生和作者之间的对话,应该是能够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学习、渴求知识的最高境界。让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难忘时光,留给学生无尽的回味乃至深远的影响。在课堂上,于老师要求孩子们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母女的对话。于老师与一名女学生来示范读。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读女儿的话,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读母亲的话。朗读开始了。于老师用天真的语气对着女学生喊道:“妈,你在做什么?”女学生禁不住笑了,我们也笑了。于老师说,读谁像谁。我是文中的女儿,当然要这样读了,又要求这位“母亲”认真读懂文中文字,也做到读谁像谁。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情感体验”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母亲”经过这一指导,这才如文中所述:一边修剪茉莉,一边与“女儿”说起话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被尊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地被激发,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活泼开朗、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语文素养自然提高。

语文教学的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我想,此时的这位“母亲”,定想文中人物所想,感文中人物所感,使文本与作者达到共鸣,深切地感受到朗读有意思。

3.踏实的课堂,紧锁生字

于老师执教《爱如茉莉》时,找出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爱,就是一个个简单的动作,并用一句话说说为什么爱如茉莉。之后,再让学生从茉莉怎样,爸爸妈妈的爱怎样,说得更深刻一些。孩子们说得真好:茉莉花,很不起眼,但它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爸爸妈妈虽不曾用言语表达爱意,但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关爱的眼神,传递着他们深切的爱意,这种爱如茉莉花般清香深远,所以说爸爸妈妈的爱如茉莉。在孩子们精彩纷呈的回答中,这堂课达到了。多么完美的一堂课,多么踏实的一节课。我心中不禁为之拍案叫绝。课还没有结束,于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篇课文中的两个生字:幽、嵌。这两个生字不单笔画多,而且很难写好。于老师先让孩子们细心观察,再描红,掌握生字笔画的占位,接着临帖,最后指两名学生上黑板书写,又对这两个生字加以评析并一一指出不足之处,再次提醒孩子们汉字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规范、美观。真是一个一丝不苟的老人,真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老师,他让我们汗颜!他给我们上了一课,那就是抓好写字教学,一定让学生写好字,让语文姓“语”。

二、朴实的语文素养

训练任何一种语文能力,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加强读的训练。

读,分为朗读和阅读,朗读要提倡自然,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越是美的文章,越是要用轻声来读,一轻一重总关情。这是赵志祥老师反复提到的一句话。读,要做好六个方面。即:读对(读正确)、读顺(读得流利)、读美(读出感情)、读懂(理清文字信息)、读通(揣摩怎么写的)、读活(迁移运用)。朗读要狠抓正确,流利,读出感情。饭菜重口味,教学求纯美,研文能若此,何患不得味?阅读,就是多读给孩子们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从而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

一堂好的语文课,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本身就是一堂诗意的语文课。语文教师可以不是歌唱家,唱出美妙的歌声,也可以不是诗人,写出华丽的小诗,但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素养,要善于发现、引导、培养。

那么,我怎样还原语文课堂,上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并把自己的精彩化为学生的精彩呢?如何以最接近孩子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以最主要的问题来拉动最丰富的感悟空间,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呢?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我更深刻地感到“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第3篇

在我看来,语文课堂的“臃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臃肿”

繁多的教学目标冲淡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主线。语文课似乎承载了太多的功能,比如政治的、伦理的、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甚至连环境保护都要纳入到教学目标中去,似乎只要与课文有那么一点点关联,哪怕是天文地理,也会成为语文课堂不得不肩挑的担子。除去这些语文之外的因素,一些课堂的教学目标设置也显得数量过大。一些教师甚至对目标的设置当成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更有甚者,设立的目标与课堂的内容完全脱节。这些做法,使得课堂缺乏中心、缺乏灵魂,学生不易抓住学习的方向,课堂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二、课堂容量的“臃肿”

多媒体技术时代下,语文课堂呈现出大容量的特点:或者是上千字的作者介绍或背景介绍,或者是十来幅的图片,或者是长达五六分钟的流行歌曲演唱,或者是十来分钟的视频。这些东西都只有在多媒体的帮衬下才能实现。找这些资料对于任课老师来说无疑是一项苦差,网海茫茫,即使可以百度一下,但同样的资料数不胜数,光是挑选就费时费力,更糟糕的是,冷静下来想想:这些资料与课堂的核心内容有多大关系呢?即使和文本的讲解有关系,但学生的心理能接受如此的“轰炸”吗?

三、教师讲解的“臃肿”

这主要源于长期应试教育状态下形成的“满堂灌”现象。教师滔滔不绝,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有两种教师行为我不能认同,一是教师没完没了地讲,从上课直到下课,中间不留空隙,看似讲得很多,但学生听得效果并不好;一种是教师为了迎合所谓的新课程教育,完全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看起来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其实是赶热闹。

四、训练的“臃肿”

语文课堂的“题海战”,以高三为甚,但受此影响,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呈现出大训练的态势。学生形容高三语文课堂试卷满天飞,这的确很真实。大多数学校、大多数学科,整整高三一年,基本都用来复习。复习课的常态是讲了练,练了讲,这种状态会持续到高考前。不知道这种“题海战”对于语文学科究竟有几分科学性。我有多年高三语文教学的经历,也目睹过一些重点名校的语文课堂。虽然教师不同,学生有异,但课堂的框架是一样的,毫无生机的气氛是一致的。

我以为,针对上述几种现象,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的简约化

简约,指内容的清晰,而非内容的简单。王君老师说:“课堂减肥意味着精简教学目标,凝练教学线条,整合教学板块,减慢教学节奏。其目的是放慢教学脚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自由,让课堂上生命的发展真正在场。”

2.科学地处理好语文教学和技术手段的关系,不能以容量大小来衡量课的优劣

语文课堂应该注重文本教学,而不是技术手段。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可能成为课堂的主角,过多地使用技术,会使课堂喧宾夺主。因此,我们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要学会取舍,不能因为图片的漂亮,就多投影几张,不能因为歌曲的动听,就没完没了地播放,要时时抓紧文本教学这个核心。语文学科的本质决定了这是一门关于文字的学问,而非绘画、音乐等。一句话,语文课堂要力求朴实,回归单纯,无需赶潮流。

3.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思想,我以为,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内容。钱梦龙先生上课有一个特点,即在课前让学生就课文提些问题,收集过来成为老师备课的内容,以待上课时来解决,可见,这种课堂内容才真正顾及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学生的主体性还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时间,或朗读,或讨论,或独立思考。我不止一次地发现,有些教师布置思考题,说好给学生五分钟时间思考,结果一分钟不到就开始提问;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学生还未来得及做笔记,幻灯片已经转到下一张了。这种不太让老师们注意的细节,其实是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及思考的权利,自然也谈不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

4.以阅读、感悟、体验为主,以适当训练为辅的语文教学行为应该成为教学常态

教育的目标是人的成长和人的幸福,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非囚犯,更非机器。语文需要读,要开口读、大声读、动情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语文更需要求异思维。语文教学更需正本清源,从其学科本质入手,注重学生的朗读及对文本的感悟,注重异质思维的培养,力求通过精美的文学作品来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语文教育应该以情感培养为主,不断去充实、完善学生的个体生命。

第4篇

一、摒弃多元素杂糅,还原纯净语文课堂

近来有幸听了一节初中语文课――《桃花源记》,这篇经典古文被老师演绎成了一部“话剧”。一上课老师就让学生分析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场景下相遇,会说怎样的话,你想扮演哪个角色。于是三两个学生上台表演还原情境,互相作揖问好,寒暄话长;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指正不足,再上台复演;老师最后再用上多媒体、音乐渲染气氛。课尾竟然和“中国梦”联系起来,要同学们努力学习,担负起复兴中国梦的责任与使命。老师语言铿锵有力,激动不已。嗟乎,这是一节语文课吗?这是一节学习古文的语文课吗?言文并重、词语积累、语句通顺、经典背诵这些最基本的要求,要什么时候去解决呢?当然,这是一个极典型的例子,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动则小品扮演、歌舞进入,更多的是对一个优美文本语言的理解、想象,被直白、定格的多媒体画面所替代,富有个人理解意识的诵读被标准的音像朗读所取代,等等。我们的语文课堂太杂了,太急于唤出清清静静、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与运用的语文课堂。

二、防范语文与思品同化,凸显本体语文教学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各级各类大家、新秀都上过,或是涕泪纵横,或是满脸憎恨,各样精美图片的展现与那一把大火是万万少不得的,如此这般,那何不把这一课放进《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链接历史资料,举办课后手抄报、演讲等各种活动,那样不是更深化吗?课后有一习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的昔日辉煌?”只有呈现了那样“不可估量”的价值,才能以感悟出“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笔墨的写法,我们向学生渗透了多少?“有……还有……”这些关联词的学习与运用;“殿堂与亭台楼阁”、“买卖街与山乡村野”,这其中每段话虽并列但又分类鲜明;“漫步园内――流连其间,有如――仿佛”的对仗工整,这些作者语言运用的准确与精炼性,是语文课堂中的“本体”,是语文教学需要偏重的,人文、思想教育是渗透于语言文字学习中的,而不是像“贴标签”,进行单纯地提炼,去强化、突出的。

再如二年级《清澈的湖水》一课,教师应当渗透爱护环境的教育,但不能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口号作为教学的主旨,低段教学的重点――生字学习:可以将“幼――幻,赏――常”提出比较、学习、记忆;“眼”、“睛”两个生字的左右结构书写指导要落实到位;更要将“像”比喻句的学习、运用作为一个重点,通过文本中比喻句的读、诵、背,转化为学生运用这一句式的习得。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习得,是语文本体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切莫无条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偏离作者文本意向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是目前的教育理念,这没有错,错就错在老师有时放任自流,无条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各种违背文本主体的奇谈怪论。例如,《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向祥林嫂“学习拒绝改嫁的精神”,《皇帝的新装》中的骗子是“义骗”,《愚公移山》中的行为是在破坏生态环境等等。学生主体式当代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封闭性压倒了开放性,造成了对经典文本的肆意歪曲。

“严监生”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可在教授这一课时,有同学提出严监生勤俭节约,教师也点头首肯,那么世界“四大吝啬鬼”,可以说都是勤俭持家的正面人物了?教学偏离了作者精准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写作方法:惟妙惟肖、形神统一、活灵活现得刻画出了这一奄奄一息,而又拼命伸出两根指头,竟是为了那两茎灯草的“吝啬”形象。《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真正的教学核心是侧重写作方法的学习与习得,而并非是否节约的辩论。

“语文”,叶老解释的多好,“语言和文字”,如果教师能抓住文本语言的得法输入,使得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得法输出,那么语文课是真正落到了实处。这个“得法”,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万变不离其中,一个是“语”,一个是“文”,让教者能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之后的厚重学习,做到“深入”,站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通俗讲解,化繁为简,做到“浅出”,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教语文,还原一个纯净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第5篇

新课标,新课程已实施好几个年头了,但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之一是:仍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过去怎样讲,现在仍然怎样讲,过去老师怎样教我,现在我怎样教你。我讲你听,我说你记。从课题、作者到课后练习,一手包办,你听我的。自己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

现状之二是:自己不钻研教材,没有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课堂上照本宣科,漏洞百出。有位八年级语文都是在教叶老的《苏州园林》时,说“全文共十一个自然节,把第一节划为第一部分。第二到第十节划为第二部分,第十一节划为第三部分。”学生茫然,但慑于教师权威没有吱声。听课者将课文一数,课文只有十个自然节。下课后座谈,听课老师问授课者,授课者说:“过去的教师用书和现在教师用书不都说十一个自然节吗?”另一位语文教师讲《我的叔叔于勒》时,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课后有教师问:“你怎么说是于勒呢?”回答说:“课后臧玉书的分析不是这样说的吗?”其实,这一问题早有定论。我想,小说的主人公定位不同肯定会使小说的主题思想表现的侧重点不一样。

现状之三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节课全部设计成了问答题,学生回答不出不做进一步引导,问了张三问李四。问学生“飞流直下几千尺”“疑似银河落几天”,问“白求恩是哪国人?今年多大岁数了?”的语文教师不是一两个人的现象。课堂上问来问去,毫无思考价值的“质疑”,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是教学过程既缺乏层次面,又缺乏适时的引导。虽然美其名曰“师生互动,平等对话”,实则闲扯。

现状之四是:片面强调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感受、感悟。一节语文课,声、光、色、像齐备。教师忙于操作,学生眼花乱。在课堂上,课文被肢解成了练习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了“蜻蜓点水”。学生自主感知、感悟课文的空间失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思维和模式被教师的“课件”牵住了“鼻子”。有些课甚至“走”的更远,语文课堂成了电影、电视课,一节课黑板上空无一字,这种现象现在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不是背离了语文教学发展的主流方向,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了。

探究这些现状背后的原因其一是:有些语文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敬业爱岗精神缺乏。这些人并非素质不高。目前任何一所农村初中,教师大专学历达标率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由于不思进取,教育理论刊物不订、不看,语文教育界的“三老”是谁,不知道。“程翔,程红兵”更不知何许人也。语文新课标的“三个维度”也说不清楚。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便我行我素了。这绝非个别,也并非夸张。

原因之二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魔影仍然飘浮在中学的上空。县乡教育行政主管对教师的考核仍然是“唯分数论”。平时竞赛、期中期末考试之后,排学生排教师。上面三令五申,县乡岿然不动。难怪教师们说:“考试不是考学生,是在考老师。”单一的评价机制,谁敢进行带有风险性的教改呢?万一失败,家长不满意,校长也不愿意,学生与上级领导就更不用说了。

第6篇

课改推进下的语文课堂“动”起来了,“活”起来了。然而,在热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被表面的热闹所迷惑,少了一份倾听,少了一份思考。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语文课更应该追求一份宁静,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静下来,去默读,去倾听,去思考。在静的氛围中,让学生和文脉和谐共振,让学生的情感启航,让学生的思维激情碰撞,让学生的感悟精彩生成,努力营造一个读思并举、张驰有度的语文课堂。

一、静心默读

阅读需要静心思考,潜心感悟,课堂教学就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酝酿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而事实上,我们的教师经常是未等学生把课本读通顺,便忙着组织课堂交流了。一提问就期望学生马上能给你个惊喜,或者一有问题就立刻让学生小组讨论。不经过独立、深入的思考,就不可能产生独特的思想;没有独立的思考,小组讨论也就没有了思想的碰撞,更难以激发智慧的火花,只是流于形式而已。“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给足时间让学生静心潜读,全体师生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场面,同样是一种撼人心魄的美,一种外静内动的美。

二、静心聆听

记得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左藤学在《宁静的课堂革命》一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良好的倾听习惯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用心倾听在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营造一个宁静、和谐的倾听环境,让学生乐于倾听。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课时,他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力的声音范读课文,将直板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成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表现出词的精神和生命,启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带着情感走进“征途”与“故园”,读出画面与情景。当学生融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时,王崧舟再次启动了他情感充沛的范读,强化学生的情感,链接学生的表象,形成生活画面,凸显人物形象。此时的课堂很安静,学生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感受。一旦产生了共鸣,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语言学习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了。

“静能生慧”,语文阅读需要学习者有良好的“静心”心态。只有静心,才能有效倾听他人的发言,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才能调动旧知、结合新知进行思考。

三、静心潜思

一位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恰当地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比武刚开始,林冲为什么就说自己输了?有何用意”“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败了”等问题,通过适当的深入追问和点拨引导,让学生静心潜思、自主探究。学生专心默读林冲与洪教头比武过招的过程,一些同学甚至还拿出了少儿版的《水浒传》,说要看看“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背景,对照课文来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潜思研读的局面。静心潜思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初读时的疑问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林冲“谦让”“礼让”“忍让”,其武艺高强、足智多谋、谦逊识礼的形象便深入学生的内心。在疑难处,我们不妨“放一手,退一步”,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这个时候表面上看课堂可能有点沉闷,但是这静悄悄的背后,是学生在积极思考。

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空,留下凝神静思的时光。语文教学绝不能以紧锣密鼓的快速讨论,旋即点拨的速成代替“思想”的生成。“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恐怕学生的思考会更加成熟,更有个性,相信一旦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碰撞出绚丽的思维火花。

四、静心品悟

静心品悟是教师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的深度后,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文本解读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咀嚼、品读、感悟文本,在文本中圈点勾画,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老师只需静静地巡视,让学生孵化自己的思想,此时最忌暗示式的引导。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是深情的,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在静静的读思中去体会。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姥姥的剪纸》结尾处一段的教学:他自己深情并茂地示范读了一遍,再让学生默默地读,静静地思,从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否联想到了自己的姥姥、奶奶?之后,课堂出现了几分钟的沉默!在一片寂静中,孩子们纷纷交流,离别情、祖孙情在学生心中奔涌。他们已经静心品悟到了这段文字的内涵美:“剪纸”,不光指的是姥姥的剪纸记忆,更是姥姥与“我”情感联接的桥梁,是寄托着“我”与姥姥情感的载体。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静心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被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深深的感动。

第7篇

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层出不穷。语文教学出现新气象,但看上去热闹流畅的课堂,就是简约高效的课堂吗,华美的疑似有效课堂是自然课堂吗?笔者主张语文课堂当回归自然。

自然的课堂拒绝假课堂,带点苦涩滋味。行云流水的假课堂,一定经过预演,常常看到一些公开课,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演讲,每一个问题的提出,不管难易,学生们都竞相回答,思维也完全和教师吻合,好不热闹。教师的思路几乎全班都被调动起来,加上精美课件的配合,气氛不可不谓浓烈。师生对答如流,没有一点堵塞不畅的地方。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学生都做了多方面的准备,比如充分的备课或预习;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的教师事先“关照”过学生某些困难问题的答案,甚至为了追求效果而多次试教,发现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不流畅、影响效果的地方就会和学生们上下其手地沟通,以便在公开课的时候能够顺畅地走过这些环节。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一节行云流水的课,未必就是好课,有课能是预演过的假课堂,并不能暴露课堂上应该暴露出的教法欠缺和思维盲点,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失效,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首先就必须做到求真、求实,这样问题才能脱离掩盖而真实地显露。自然的课堂也许推进过程不顺畅、观赏性不强,暴露的问题常常令精心备课的执教者心中苦涩,但是,能够正视自己课堂上暴露出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能够走向实效的第一步。

自然的课堂拒绝锦上添花,带点喜剧是色彩。“重拳出击”的课堂,让更多学生变成“沉默的大多数”。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常常会说:“这个问题我们请某某来回答。”教师所请的学生,往往是思维敏捷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有利于课堂环节推进的那些学生,至于那些回答问题一向容易不准确的学生,往往请他们回答问题尝试一次之后,就不再叫他们了,原因是这些学生的回答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可能超出课堂问题的预设,使教师没法继续课堂教学;或者他们的答案不全面,需要在引导,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基与这些考虑,教师们往往喜欢请一些班级的“重量级”人物来回答问题,采用“重拳出击”的方式,既节约时间,又省略引导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只是优秀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而更多的学生被边缘化,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在课堂上不声不响,优秀学生回答的连珠妙语他们听不进去,自己对题目的思考和答案组织也可以省略,认为老师反正也听不到自己回答问题,所以偶尔开开小差问题不大。长此以往,这样的既不违反纪律,也不参与课堂的“沉默的大多数”就被造就出来了。所以,我们还要备学情,一个60人的班级和一个30人的班级,上课前考虑的流程应该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兼顾到更多的学生,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我们实现实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自然的课堂充满个性率真,带点五味杂陈。沸反盈天的课堂,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个性需求,有些教师执教中推进问题时,喜欢采用齐答、自由回答等方式。这些方式简单易行,节约时间,颇受青睐。于是乎,教师一提问,课堂上沸反盈天,各种答案纷纷涌现,有科学的,也有不科学的;有大部分学生也可以回答出大众化问题,也有极个别学生才能回答出的难题,教师执教却比较方便,因为只要有人开了口,引导就可以很方便: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并存时,教师取正确的答案进行引导;浅层面的答案和深层面的答案并存时,教师选取浅层次的答案进行推进;全面的答案和片面的见解并存时,教师选取全面答案进行概括;甚至,出现某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以“我们下课再讨论”的这样没有原则的开放型话语蒙混过关。何等的经济、方便!在这样课堂模式下,一切知识讲解的出发点都只是教师的思路,学生们的疑问并不能得到真正解决,看似教师的提问都有学生回答,课堂既流畅又热闹非凡,可是事实上,全班能够回答的问题,作为一个学生这个独特的个体就真的没有问题了吗?他们自己心目中对课文的合理怀疑能够解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耐心倾听每个学生的想法,化解 他们心头和疑云,兼顾共性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个性需求,是我们追求语文教学实效的必由之路。

无论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如果忽视了学生心灵成长,或者学生的话语权没有得到充分最重,那么这样的课堂无疑都是失败的。因此,我们追求的实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关注学生的终身成长为宗旨的,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愉快、轻松、高校地学习,感受自身的价值,感受共享的甜蜜,感受成长的幸福。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在灵动的生命内诗意地栖居,语文课堂应当洗尽铅华,走向自然。